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第17讲
高考生物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第17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7.×
高考生物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第 17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1.萨顿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假说
•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 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 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 系。
•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 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F2中红眼和白
高考生物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第 17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配子♀配 子
XW
Y
XW
XWXW(红眼 □7
(红
♀)
眼♂)
Xw
□8
(红眼 ♀)
XwY(白眼♂)
• 3.测交验证
• 4.实验结论:基因在 ________上。
高考生物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第 17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三、伴性遗传 1.概念:10 ________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 11 ________相联系的遗传方式。 2.伴 X 隐性遗传 (1)红绿色盲。 基因位置:隐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 上。 患者基因型XXbbYXb((患患病病的的男女性性))
携带着从亲代传
递给子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 3.理论依据
•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 。染色体在
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
形态结构。 高考生物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第
17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 个来自母方,染色体也是如此。
•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
• (2)在遗传分析图解的书写过程中,常染色 体上基因不需标明其位于常染色体上,性 染色体上基因需将性染色体及其上基因一 同写出,如XWY。
第17讲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讲义)(解析版)-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7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目录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3)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 (3)知识点1萨顿的假说 (3)知识点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4)考向1结合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查生命观念 (8)考向2结合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及拓展,考查科学思维 (9)考点二伴性遗传的特点与应用 (10)知识点1性染色体的类型及传递特点 (10)知识点2伴性遗传的应用 (12)知识点3伴性遗传中的致死问题 (12)知识点4性染色体相关“缺失”下的传递分析 (13)考向1围绕伴性遗传的类型和遗传特点,考查科学思维 (13)考向2结合伴性遗传中的特殊情况,考查科学思维 (15)考点三人类遗传病 (16)知识点1人类遗传病概念及分类 (16)知识点2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 (16)知识点3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实验) (17)知识点4“五步法”判断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17)考向1结合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特点,考查生命观念 (19)考向2结合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考查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20)考向3结合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推导,考查科学思维 (21)考向4结合电泳图谱的分析,考查科学思维 (22)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含2024年高考真题) (24)05长句分析.规范作答 (30)一、教材知识链接 (30)二、教材深挖拓展 (31)三、长句规范作答 (31)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知识点1萨顿的假说1.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2.原因: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3.表现:1.萨顿假说在遗传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不属于提出萨顿假说依据的是()A.细胞的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均一个(条)来自父方,一个(条)来自母方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答案】A【解析】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但是不属于萨顿提出假说的依据,属于萨顿提出的假说,A符合题意;B、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一般都成对存在,说明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可能存在平行关系,属于提出萨顿假说的依据,B不符合题意;C、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一般都成对存在,分别来自父母双方,这说明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可能存在平行关系,属于提出萨顿假说的依据,C不符合题意;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的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这说明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可能存在平行关系,属于提出萨顿假说的依据,D不符合题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7讲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夯基提能作业本(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A组基础过关1.(2018某某单科,13,2分)关于复制、转录和逆转录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逆转录和DNA复制的产物都是DNAB.转录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C.转录和逆转录所需要的反应物都是核糖核苷酸D.细胞核中的DNA复制和转录都以DNA为模板答案 C 逆转录和DNA复制的产物都是DNA,A正确;转录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B正确;转录需要的反应物是核糖核苷酸,逆转录需要的反应物是脱氧核苷酸,C错误;细胞核中的DNA复制和转录都以DNA为模板,D正确。
2.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亲代DNA能通过自我复制在亲子代之间表达遗传信息B.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即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C.基因的转录既可发生在细胞核中又可发生在线粒体内D.在烟草花叶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自身的RNA和蛋白质答案 C 亲代DNA能通过自我复制在亲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在亲子代之间表达遗传信息,A错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B错误;细胞核和线粒体中都含有DNA,都可以发生基因的转录过程,C正确;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因此其蛋白质和RNA 的合某某发生在烟草细胞中,D错误。
3.许多基因的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内富含CG重复序列,若其中的部分胞嘧啶(C)被甲基化成为5-甲基胞嘧啶,就会抑制基因的转录。
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条单链上相邻的C和G之间通过氢键连接B.胞嘧啶甲基化导致表达的蛋白质结构改变C.胞嘧啶甲基化会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D.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无关答案 C 在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上相邻的C和G之间不是通过氢键连接,而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A错误;胞嘧啶甲基化导致的是表达过程中基因转录被抑制,对已经表达的蛋白质结构没有影响,B错误;根据胞嘧啶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转录可推知,抑制的实质就是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C正确;由于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转录有关,所以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有关,D错误。
2018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复习课件: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17讲

以伴性遗传原理考查性染色体异常现象的分析
3.(与细胞分裂异常结合)(2016·海口市高三调研)如图为红绿 色盲遗传系谱图。如果该夫妇染色体数目正常,且只有一方 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则图中 3 号 的出现原因不可能是( D )
伴性遗传的类型、特点及基因位置
类型
伴X染色体隐性 伴X染色体显性
伴Y染色体遗传
遗传
遗传
基因位 置
隐性致病基因及 显性致病基因及 其等位基因只位 其等位基因只位 于X染色体上 于X染色体上
致病基因位于Y 染色体上
患者基 XbXb、XbY
因型
XAXA、XAXa、 XYM(无显隐性
XAY
之分)
类型
伴X染色体隐性 伴X染色体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17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考纲点击] 伴性遗传(Ⅱ)
一、基因在染色体上
1.萨顿假说 (1)假说内容:基因是由__染__色__体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 的。也就是说,基因在__染__色__体__上。 (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平__行_____关系。 (3)方法:_类__比___推__理___法。 2.实验证据
染色体变异后,仍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可用遗传图解解决
(1)部分基因缺失:可用 0 代替缺失的基因,然后分析遗传图 解,如 XAXa×XAY,若 a 基因缺失,则变成 XAX0×XAY→ XAXA、XAY、X0XA、X0Y。 (2)染色体缺失:可用 0 代替缺失的染色体,然后分析遗传图 解,如 XAXa×XAY,若 Xa 缺失,则变成 XA0×XAY→XAXA、 XAY、0XA、0Y。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17讲人类遗传参件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7.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 √ ) 8.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以选择艾滋病或白化病。 ( ✕ ) 9.应该在家族中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 ( ✕ ) 10.监测和预防手段主要有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 √ ) 11.通过DNA探针可判断胎儿是否患21三体综合征。 ( ✕ ) 12.通过遗传咨询可推算某些遗传病的发病率。 ( √ )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答案 B 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发病率男女 均等,A错误;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为B、b,则 女性患者基因型为XbXb,其中一个Xb来自父亲,故父亲的基因型为XbY, 为色盲患者,B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发病 率女性高于男性,C错误;“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是显性遗 传病的特点,而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具备上述特点,D错误。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考向2 以实例分析的形式,考查因减数分裂异常导致的遗传病的相关 内容 3.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 从根本上说,前者致病基因的来源与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 A )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脏病;
(2)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由于食物中缺少维生素A,家族中多个成员患夜盲症; (3)大多数遗传病是先天性疾病,但有些遗传病在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才表现 出来,因此后天性疾病不一定不是遗传病
注意: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如Aa不是白 化病患者;不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会患遗传病,如染色体 异常遗传病。
【导学教程】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第17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课件

【对位训练】 1.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 定律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条件之一 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
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有9种表现 型
解析
基因型为 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有 4种表现
(3)发生时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经减数分裂产
生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开 等位基因分离(基因的分离定律),而随非同源染色体的 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基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在进行有丝分裂或无性生殖的过 程中不发生这两大规律。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其实是独立的两对等位基因同时进行基因的分离, 分离的结果通过乘法定理结合起来,如AaBb×aabb可以 解成Aa×aa和Bb×bb两种组合方式。
4 .假设家鼠的毛色由 A 、 a 和 B 、 b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基因型为 AaBb 个体
与 AaBb 个体交配,子代中出现黑色家鼠∶浅黄色家鼠∶白 色家鼠= 9∶6∶1 ,则子代的浅黄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
个体比例为
A.1/16 C.1/8 B.3/16 D.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 实验材料 。
2.对性状分析是由一对到多对,遵循由单因素到多因 素的研究方法。 3.对实验结果进行
统计学
分析。
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 (1) 适用生物类别:真核生物,凡原核生物及病毒的遗 传均不遵循此规律。 (2) 遗传方式:细胞核遗传,真核生物的细胞质遗传不 遵循此规律。
第17讲 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二、DNA的复制过程
解旋
脱氧核苷酸
解旋酶、DNA聚合酶
碱基互补配对
4.过程
能量:ATP
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复旋
合成方向:子链的5’ →3’DNA聚合酶移动 3’→ 5’
?
?
母链(旧链)子链(新链)
形成两个子代DNA:
5. DNA复制所需条件?①模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②原料: ;③酶: ;④能量: ;
原理:用 技术和 技术,根据复制后DNA分子 即可确定复制方式。
同位素标记
密度梯度离心
在试管中的位置
DNA以什么方式复制?
沃森、克里克
3.演绎推理
①若为半保留复制,离心后的DNA分布位置如下
3.演绎推理
考点1 DNA结构模型的构建 (科学史)
4. 诺贝尔奖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撰写的论文在英国杂志《自然》上发表.1962,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人因这一研究成果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考点1 DNA结构模型的构建 (科学史)
2021·广东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 )① 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② 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③ 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④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向1 DNA的结构分析
【典例1】(2021·漳州一模)下图为某双链DNA(由甲链和乙链组成)的局部结构简图,图中数字①~⑥表示不同物质或氢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图中⑤为氢键,且③与④可为 碱基对或 碱基对B.图中①为腺嘌呤,②为胸腺嘧啶,①②通过氢键连接C.图中⑥为磷酸基团,此DNA片段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图中甲链与乙链方向相反,但两条单链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第17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果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
➢ 已知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观察羊的毛色(白毛和黑毛)遗传图解,
C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白毛B.图中三只黑羊的基因 型一定相同C.图中四只白羊的基因型一定不同D.Ⅲ2与一只黑 羊交配再生一只黑羊的概率为1/3
个体与任何一个异性个体交配的机会均等。
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检验核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
正交
P ♀长毛×♂短毛
↓
F1 全为长毛
P ♀长毛×♂短毛
↓
F1 全为长毛
P ♀长毛×♂短毛
↓
F1 全为长毛
反交
P ♀短毛×♂长毛
↓
F1 全为短毛
细胞质遗传
P ♀短毛×♂长毛
↓
F1 全为长毛
(2)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为研究一纯合高茎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所结
籽粒是全为纯合子、全为杂合子还是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某同学选取
了该玉米果穗上两粒种子作为亲本,单独隔离种植,观察、记录并分别统
计子一代植株的性状,子一代全为高茎,他就判断该玉米果穗所有籽粒均 为纯合子,可老师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选__择__样__本__太少, _实__验__有__一__定__的__偶__然__性__,__不__能__代__表__全__部__籽__粒__的__遗__传__因__子__组__成___。
核基因在 常染色体上
P ♀短毛×♂长毛
↓
F1 ♀长毛 ♂短毛
核基因在 X染色体上
➢ (必修2 P2相关信息)玉米也可以作为遗传实验的材料,结合玉米花序与 受粉方式模式图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机 抓取, ①要________ 且每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1.(必修 2 P8 基础题 T3 改编)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 将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得到 F1,让 F1 自交得到 F2。取 F2 植株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已知非糯性花 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 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A ) A.1∶1 C.2∶1 B.1∶2 D.3∶1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概念 基因型相同 自 的个体间雌 交 雄配子的结 合
作用 ①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 ②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 定 ①测定 F1 的基因组成;
测 F1 与隐性纯 交 合子杂交
②可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理论解释的 正确性; ③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2.(深入追问)(1)人工去雄的目的是什么?应在什么时期进 行?
提示:防止自花传粉;开花前。
(2)孟德尔验证实验中为什么用隐性类型对 F1 进行测交实 验? 提示: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隐性配子,分析测交后代的性
状表现及比例即可推知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从图中得知: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的性原细胞可产生两种类 型的配子,即 A 和 a,比例为 1∶1。 (2)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3)适用范围 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②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
人工授粉 :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花粉撒在去 图中②为___________
雄花的雌蕊柱头上 ↓
再套袋隔离: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出的 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2.分离定律的假说——演绎过程 (1)实验过程及现象——发现问题 实验过程 结果 ①P 具有相对性状;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①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②测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取决于杂种子一代产生配子的
种类及比例。 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4)分离定律的实质——得出结论
等位基因 。 ①研究对象: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___________
②发生时间: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等位基因 随___________ 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形成比 ③实质:___________
相等 例___________ 的两种配子。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雌、雄生殖器官 , (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 雌、雄配子 , 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___________ 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
纯种。 ②豌豆花大,便于人工异花传粉操作。
相对 ③___________ 性状明显,易于区分且遗传稳定。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杂交方法
去雄 图中①为___________ :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外来花粉 干扰 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___________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17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分离定律(Ⅱ)
2.基因的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遗传学的核心概念辨析、分离定律的研究方法及 实质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自花传粉 、 ①豌豆是___________ 闭花受粉植物, 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1.核心概念辨析 (1)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2)与杂交方式相关的概念及其作用 概念 基因型不 杂 交 同的个体 间雌雄配 子的结合 作用 ①通过杂交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 一起,得到新品种; ②通过后代性状分离比,判断显、隐 性性状
c.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
一 中的___________ 个。
随机的 。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F1(Dd)产生配子的数量中 D(♂)=d(♂)、D(♀)=d(♀); D(♂)≠D(♀)、d(♂)≠d(♀)。 ②遗传图解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3)探究“假说—演绎”法中“假说”与“演绎”的内容(一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①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是 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 子(D∶d=1∶1)。 ②属于验证演绎推理的是测交实验。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2.分离定律的实质及适用条件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如图表示一个基因组成为 Aa 的性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
【感知考题】 (原创)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B ) ①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②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XAY、XaY 属于纯合子 ③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④A 和 A、b 和 b 不属于等位基因,C 和 c 属于等位基因
显性 ②F1 全部表现为___________
性状;
性状分离 现象, ③F2 出现___________
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2)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①理论解释
遗传因子 决定的。 a.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
成对 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 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