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资格考试冲刺笔记__2011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资料

合集下载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笔记-(整理)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笔记-(整理)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笔记-(整理)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笔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①②③④⑤1、心理学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相当于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础的规律。

2、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心理过程(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和人格(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3、心理现象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产生和发展。

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

4、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结合产物。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5、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6、心理学在19世纪以前属于哲学范畴,19世纪中叶才引进实验方法,德国生物学家韦伯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即韦伯定律。

7、德国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8、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学派;德国心理学魏特海墨、克勒和科夫卡创立完形心理学,也叫格式塔心理学;杜威创立机能主义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派,他认为心理分意识和无意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9、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个案法;④实验法,由实验者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自变量,由自变量引起被试者的心理行为变化叫因变量。

10、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神经元有: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22、视觉适宜的刺激波长是380-780纳米,听觉的适宜刺激为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

适宜听觉是1000到4000赫兹。

23、听觉器官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和内耳组成。

声音由音调(声波频率决定)、响度(声波振幅决定)和音色(声音波形决定)组成。

24、最基本的味觉:甜(舌尖最敏感)、苦(舌前部)、酸(舌后边)、咸(舌根)。

25、人的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心理咨询师三级冲刺笔记

心理咨询师三级冲刺笔记

心理咨询师三级资格考试冲刺笔记心理问题分类: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2.典型症状及行为。

3.是否有自知力。

(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普通)心理学的定义: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

普遍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认知: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语言、思维、想象等。

情绪和情感: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题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

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需要: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能力:是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条件。

人格:(个性)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并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领会):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需要、动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力,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性;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特征,它们都是人格的组成部分。

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识记):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级心理咨询师全笔记,背过,考试必过

三级心理咨询师全笔记,背过,考试必过

(S- ——德·魏特——美·詹姆 ——奥地利·弗而且开始了对无意识(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 ——美·罗杰马斯洛——人格方面的研重提倡充分发原则:1、 2、辩证发展原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观察法:在自有目的、有计划地从就某一问题,用让他回答,通过口头-访谈 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

主试者在严格控观察被试者由实验者选择用来引(研究者试图预测的: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除自变量之外的一研究不同的对记忆效果影 记忆方法——因 性别年龄、知识经环境——控制:是神功能组成:细胞: 脑N:12对(有感觉的,有 分管颈部以下 自主NS:(一般不受意识支配) 交感:唤醒有机体,调节有机体能量。

副交感: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

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平衡23、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脊髓、脑干、间脑、小脑(识记):中枢NS 是指大量的NC 集中的地区 脊髓大脑 中枢NS 最低的中枢 外周NS 的脊N 胞体、构成NF 脑干:脑的最古老部位 延脑 脑桥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等胜利活动的主要机构 中脑 延脑——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脑桥——NF 上下行的通道,也是联系大脑与小脑以及两个小脑半球之间的NF 的通道 中脑——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脑干网状结构——许多散在的N 核团和上下行NF 的交织构成是调节瞳孔与觉醒的N 结构使集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间脑: 丘脑:控制睡眠和觉醒中起重要作用。

下丘脑:调节内脏器官和内分泌S 的活动,激活情绪。

小脑: 保持身体平衡,调节紧张度,实现没有意和不随意运动的机构。

24、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识记):大脑 大脑皮层指外层聚集的N 细胞体 大脑白质指内部是髓鞘化了的NF 几个裂缝 中央裂:把两个半球分开的裂缝核裂:大脑与小脑分开 外侧裂:左右两侧的裂缝 25、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领会):(称单侧化)右利手 左半球:①言语功能占优势②概念形成③逻辑推理④数学运算等右半球:①不需言语参加的②空间知觉③形象思维④音乐⑤美术⑥情绪表达⑦识别能力占优势 左利手 有的和右利手相反,有的则没有单侧化现象若又利手的人左半球损伤,则言语功能障碍而且难以在右半球再建言语中枢 布洛卡区:左半球主管言语的区域——损伤——运动性失语(表达性失语) 法·布洛卡 割裂脑实验:右利手 ——言语功能优势美·右半秋——空间知觉优势 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内分泌系统、垂体腺、(识记): (一)垂体腺:受丘脑控制垂体前叶:影响生长速度、长持续时间,活动。

心理咨询师三级冲刺笔记

心理咨询师三级冲刺笔记

心理咨询师三级资格考试冲刺笔记心理问题分类: •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2.典型症状及行为。

3.是否有自知力。

(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刺激的性质 现实因素(一般事件) 现实因素(相对强烈)持续的时间 两个月以内 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反应的强度 不良情绪、可以控制 痛苦情绪、难以控制是否泛化 未泛化 已泛化•神经症的判定:1分 2分 3分 三项得分相加后计算总分: 3分,不是神经症; 4-5分,可疑神经症; 6分及以上,神经症。

病程 短程(小于3个月) 中程(3个月到1年) 长程(1年以上) 精神痛苦的程度 轻度(可自己摆脱) 中度(须别人帮助才能摆脱) 重度(几乎完全无法摆脱) 社会功能 工作学习交往轻微妨碍 工作学习交往效率明显下降,部分工作和避免某些社交 不能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完全回避•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正常 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不正常 神经症 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含疑病症)重性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躁狂症 抑郁症 双相障碍(躁郁症) 其他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癔症(歇斯底里症)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普通)心理学的定义: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

•普遍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三级心理咨询师全笔记-考试必过概要

三级心理咨询师全笔记-考试必过概要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必背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笔记11、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普通心理学定义: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

3、普遍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4、认知: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想象等。

5、情绪和情感: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6、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7、需要: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8、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9、能力:是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条件。

10、人格:(个性)批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1、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领会):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需要、动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力,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性;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特征,它们都是人格的组成部分。

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先有心理过程,而后逐渐形成了人格。

人格形成以后,又会对心理过程具有制约的作用。

12、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识记):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

心理现象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又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才由初级不断发展到高级的。

动植物和植物没有心理,只有有了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了心理。

像环节动物只有一条简单的神经索,它们只具有感觉的心理现象,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大脑,它们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能够对事物外部的整体加以认识了;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有了思维的萌芽。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笔记(整理版-全)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笔记(整理版-全)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笔记(整理版-全)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笔记(整理版-全)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是对心理咨询师专业能力的综合考核。

为了更好地备考,下面整理了一份全面的笔记,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心理咨询理论基础1.心理咨询的定义和特点: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专业的心理专家倾听和引导,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获得内心平衡和身心健康的过程。

其特点是自由、平等、保密、正向性和自主性。

2.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1)尊重和保护来访者的权益;(2)关注来访者的需求和问题;(3)建立和谐的咨询关系;(4)辅助来访者提高问题解决能力;(5)持续专业发展和自我反思。

3.心理咨询的流程和技巧:(1)建立信任关系:通过积极倾听和关注来访者的体验,建立亲近和信任的关系;(2)问题澄清和分析:帮助来访者澄清问题,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3)目标设定和计划:和来访者共同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4)实施干预: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并进行实施;(5)评估和总结: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估,并与来访者一起总结和反思。

第二部分:心理评估与测试1.心理评估的概念和目的:心理评估是指通过多种测量工具和方法,对来访者的心理特征和问题进行系统和客观的评估。

其目的是全面了解来访者的心理状况、问题和需求,为后续的干预和辅导提供依据。

2.常用的心理评估工具和方法:(1)个体面谈:通过面对面的对话了解来访者的问题和需求;(2)临床观察:观察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的语言、行为和情绪表达;(3)问卷调查:通过让来访者填写心理问卷获取相关信息;(4)心理测验:使用心理测验工具对来访者的个性、智力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

3.常见的心理测验工具:(1)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用于评估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2)EPQ:艾森克个性问卷,用于评估个体的人格特征;(3)WAI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用于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4)SDS:自评抑郁量表,用于评估个体的抑郁状况。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笔记(重要)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笔记(重要)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笔记(重要)国家三级心;笔记11、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6、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16、科学心理学的建立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冯特于18;脑桥——NF上下行的通道,也是联系大脑与小脑以及;的条件反射;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笔记(重要)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笔记(重要)笔记 1 1、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普通心理学定义、普通心理学定义: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

3、普遍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普遍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人格。

人格。

4、认知认知: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认知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想象等。

5、情绪和情感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6、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意志7、需要、需要: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8、动机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动机9、能力、能力:是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条件。

10、人格:人格:人格(个性)批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1、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领会):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领会)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需要、动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力,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性;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特征,它们都是人格的组成部分。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笔记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笔记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笔记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笔记(重要)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笔记(重要)笔记1 1、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进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一般心理学定义、一般心理学定义: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样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

3、普遍心理学的内容能够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普遍心理学的内容能够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人格。

人格。

4、认知认知: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讲是作用于人的感受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认知的过程。

包括:感受、知觉、经历、表象、言语、思维、想象等。

5、情绪和情感相伴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16、科学心理学的建立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冯特于1879年莱比锡大学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冯特于1879作是科学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心理学产生的标志17、学派的纷争代表人物学派的纷争代表人物(识记):学派的纷争代表人物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钠——研究化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内省的方法构造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美·华生——环境决定论观点——抛开意识,探究刺激和反应(S-R)行为主义学派关系格式塔心理学派——德·魏特海墨——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士——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和作用机能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不仅注重对意识的研究,而且开始了对无意识研究精神分析学派(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专门是性冲动)18、当代心理学研究的要紧取向(领会)要紧取向:要紧取人本主义心理学——美·罗杰斯·马斯洛——人格方面的研究——心理学的第三势力,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19、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原则:1、客观性原则2、辩证进展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原则20、方法:1、观看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打算地系统观看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方法:、观看法:发觉心理现象产生和进展的规律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咨询师三级资格考试冲刺笔记口诀大全先把书快速看一遍,然后把下面的内容反复看几遍,通过考试是不成问题的。

、心理问题分类:、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典型症状及行为。

是否有自知力。

(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刺激的性质现实因素(一般事件)现实因素(相对强烈)持续的时间两个月以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反应的强度不良情绪、可以控制痛苦情绪、难以控制是否泛化未泛化已泛化、神经症的判定:1分2分3分三项得分相加后计算总分:3分,不是神经症;4-5分,可疑神经症;6分及以上,神经症。

病程短程(小于3个月)中程(3个月到1年)长程(1年以上)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可自己摆脱)中度(须别人帮助才能摆脱)重度(几乎完全无法摆脱)社会功能工作学习交往轻微妨碍工作学习交往效率明显下降,部分工作和避免某些社交不能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完全回避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不正常神经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含疑病症)重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躁郁症)其他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癔症(歇斯底里症)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的定义: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

普遍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认知: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语言、思维、想象等。

情绪和情感: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题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

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需要: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能力:是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条件。

人格:(个性)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埋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领会):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需要、动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力,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性;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特征,它们都是人格的组成部分。

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先有心理过程,而后逐渐形成了人格。

人格形成以后,有会对心理过程具有制约的作用。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室心理活动的器官(识记):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

心理现象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又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才有初级不断发展到高级的。

动植物和植物没有心理,只有有了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了心理。

像环节动物只有一条简单的神经索,它们只具有感觉的心理现象,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脊椎动物有了脊椎和大脑,它们有了知觉的心理显现,能够对事物外部的整体加以认识了;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有了思维的萌芽,只有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有了意识,人的心理师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人的大脑是最复杂的物质,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

从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说明了心理师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

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心理师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领会):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

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似的机械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心理上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木业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

应该把心理和物质对立起来,不能混淆,否则会犯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心理师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领会):心理是在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领会);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的科学。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学派的纷争代表人物(识记):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钠——研究化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内省的方法行为主义学派——美*华生——环境决定论观点——抛开意识,探索刺激和反应(S—R)关系格式塔心理学派——德*魏特海墨——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完形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斯——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和作用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不仅注重对意识的研究,而且开始了对无意识研究(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领会):人本主义心理学——美*罗杰斯*马斯洛——人格方面的研究——心理学的第三势力,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研究心理学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辩证发展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和方法。

(2)调查法:就某一个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来分析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口头——访谈问卷——回卷法(3)个案法: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

(4)实验法: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和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自变量:由实验室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

因变量:(研究者试图预测的行为):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控制变量:除自变量之外的一切能够对被试者的心理或行为产生影响的客观条件。

例:研究不同的对记忆效果影响的记忆记忆方法——因变量记忆效果——自变量记忆材料、性别年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环境——控制变量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的定义(识记):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

组成:细胞体、树突、轴突。

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脑N:12对(有感觉的,有运动的,有混合的)脊N:31对,分管颈部以下身体相关部位的感觉运动自主NS:(一般不受意识支配)(1)交感:唤醒有机体,调节有机体能量;(2)副交感:使有机体回复或维持安静状态。

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平衡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脊髓、脑干、间脑、小脑(识记)中枢NS是指大量的NC集中的地区:(1)脊髓;(2)大脑中枢NS最低的中枢:(1)外周NS的脊N胞体、构成;(2)NF脑干:脑的最古老部位延脑;脑桥—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等胜利活动的主要机构;中脑延脑——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脑桥——NF上下行的通道,也是联系大脑与小脑以及两个小脑半球之间的NF通道中脑——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脑干网状结构——许多散在的N核团河上下行NF的交织构成是调节瞳孔与觉醒的N结构使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主义并激活情绪。

间脑:丘脑:控制睡眠和觉醒中起重要作用;下丘脑:调节内脏器官和内分泌S的活动,激活情绪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节紧张度,实现没有意和不随意运动的机构。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识记):大脑:(1)大脑皮层指外层聚集的N细胞体(2)大脑白质指内部是髓化了的NF几个裂缝:(1)中央裂:把两个半球分开的裂缝(2)核裂:大脑与小脑分开(3)外侧裂:左右两侧的裂缝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领会):称单侧化右利手:(1)左半球:a、言语功能占优势b、概念形成c、逻辑思维d、数学运算等(2)右半球:a、不需要言语参加的b、空间知觉c、形象思维d、音乐e、美术f、情绪表达g、识别能力占优势左利手:有的和右利手相反,有的则没有单侧化现象若右利手的人左半球损伤,则寓言功能障碍而且难以在右半球再建语言中枢布洛卡区:左半球主管言语的区域——损伤——运动性失语(表达性失语)法*布洛卡割裂脑实验:右利手(1)左半球——言语功能优势美*斯佩里(2)右半球——空间知觉优势内分泌系统、垂体腺、甲状腺(识记):(一)垂体腺:受丘脑控制(1)垂体前叶:影响生长速度、生长持续时间,并影响其它腺体活动。

(2)垂体后叶:控制泌尿、血压,影响分娩,乳汁分泌。

(二)肾上腺:(1)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素类固醇,对机体的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有重要影响。

(2)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与自主中交感NS活动所引起的现象类似。

兴奋和意志神经活动基本过程:(1)兴奋:N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活动状态转为活动或较强状态。

(2)抑制:N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强活动状态转为静息或较弱状态。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反射、反射弧和反馈:反射:机体在NS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规律性回答。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N通路。

由感受器、传入N、反射中枢、传出N、效应器组成。

反馈: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N中枢,使N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动物和人具有的不学而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研究将无关刺激物与非条件刺激物多项结合后形成的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工具条件反射):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知觉的种类(识记)(领会):(一)物体知觉:对物体的知觉空间知觉:对物体大小、形状、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距离知觉(深度知觉):判断远近距离的知觉。

双眼知觉: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是判断远近的主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