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二系列精品课件语文:2-4《氓》 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课件:第4课《氓》(52张ppt)课件

思考?
1.概括情节。 2.男子来求婚时女的心情怎样? 高兴 总之,这里女子是 模样像个老实人 为 多情的,也没多考 自古嫁人是标准 何 虑,知人知面不知 高 表现是个温柔心 心啊,这就为悲剧 兴 百般安慰要嫁君 埋下种子。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表现不咋的 , 挺好发脾气。 男子如何 姑娘嫁人时,千万要注意!
《诗经》“六义”
名称演变:
《诗经》原称 《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共收集西周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孔子时代,《诗》已经被用为儒家学派的教 材。汉代独尊儒术,把它奉为经典,称为《诗经 》。
内容组成: 风
雅
颂 兴 颂 赋 比 兴
艺术手法: 赋 比 诗经六义: 风 语言形式:
预习作业
正音及意义:
垝(guǐ) 垣(yuán) 筮(shì ) 葚(shèn) 隰 (xí ) 靡(mǐ)
匪我愆期(qiān) 拖延 将子无怒(qiāng ) 愿、请 无与士耽(dān) 沉溺 自我徂尔(cú) 往 士也罔极(wǎng) 无 言既遂已(suì ) 顺心、满足 及尔偕老(xié) 同 言笑晏晏(yàn) 欢乐的样子 女也不爽(shuǎng) 差错 渐车帷裳(jiān)(cháng) 溅湿、浸湿
女:温柔体贴、纯真热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氓》课件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 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
世纪)500年间的诗歌,共__3_0_5_篇。先秦时代
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因其书为毛公所 传,又称《毛诗》,汉代以后儒家奉为经典, 才称为《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 三大类。其中十五“国风” 占160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氓》课件(3 5张PPT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氓》课件(3 5张PPT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登上那堵破土墙, 面朝复关凝神望。 复关遥远不得见, 心里忧伤 泪千行。 情郎忽从复关来, 又说又笑喜洋洋。 你去卜卦问吉祥, 卦象 吉祥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 把我财礼往上装。
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氓》课件(3 5张PPT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氓》课件(3 5张PPT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桑树叶子飘飘下, 又枯又黄任飘零。 自从嫁 到你家来, 三年挨饿受清贫。 淇水滔滔送我归, 车帷溅湿水淋淋。 我做妻子没差错, 是你奸刁缺 德行。 做人标准你全无, 三心二意随性情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氓》课件(3 5张PPT )
语文:2-4《氓》 精品课件

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手法?
议论、抒情
第三章和第四章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 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等诗句,这属于一种 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尔卜尔筮”等四句表明恋爱终于有 了结果。这是一段怎样的姻缘?
神灵显示,这是一段天赐良缘。
“以我贿迁”,娘家以丰厚的嫁妆祝佑着女
儿的幸福。 姑娘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嫁给了男青年。 至此,一个完整的叙事段落结束。
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 从女主人公的这段回忆来看,她的婚 姻是否像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父母 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
第二章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垝垣(音guǐyuán):破颓的墙
。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 ]
到时候城上来等待,盼望你回到关门来。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复关:借代复关地方的那个男子]
左盼右盼不见你的影,不由得泪珠滚过腮。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载……载……:一边……一边……]
一等再等到底见你来,眼泪不干就把笑口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体:卜筮的卦象。咎:灾祸]
只为你求神问过卦,卦词儿偏偏还不坏。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这里指嫁妆]
1-2章,追叙恋爱生活。姑娘既痴情,又温柔,充 满幸福的憧憬。
我让你打发车儿来,把我的嫁妆一起带。
在第一节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 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 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请用简炼的 语言概括出这三个场景。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
男人们沉溺于爱情,说甩马上甩;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人们沉溺于爱情,摆也摆不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2单元4氓课件

作业: 《诗经·邶风·谷风》被视为《氓》 的“姊妹篇”,请分析《氓》与《谷风》 中女子形象的异同。
三岁为妇,靡(mǐ)室劳矣。夙(sù)兴(xīng)夜寐(mèi),靡有朝矣。言既遂(suì)矣, 至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矣。兄弟不知,咥(xì)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dào)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yàn),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预习检测
请结合诗文分析概括女子的形象。
要求:找出对应的诗句,并有感情地朗读。
恋人(第1、2章): 纯真、痴情 温柔、体贴
妻子(第3、4、5 章):
贤惠、 忠贞、 吃苦耐劳
弃妇(第6章):
理智、自爱、 刚强、决绝
当代著名学者鲍 鹏山说:“在《诗经》 中最完美的女性,我 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 子。”
讨论:除了男子的变心之外,女 子身上也有导致这场婚姻悲剧的 原因吗?
(1)概括每节大意 第1节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恋人相思,结婚 劝诫女子勿痴情
控诉男子移情别恋
第5节 叙述婚后的苦楚和处境
第6节
今昔对比的怨恨与决绝
(2)给诗歌分层
(3)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自己的语言 复述。
求婚
答应
恋爱
结婚
变心
决断
诵读课文: 注意情感的 变化,语气的 抑扬顿挫
风诗 经 氓 · 卫
·
氓(méng) 氓之蚩蚩(chī) ,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qí),至于顿丘。 匪我愆(qiān)期,子无良媒。将(qiāng)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guǐ)垣(yuán),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lián)。既见复关,载 (zài)笑载言。尔卜尔筮(shì),体无咎(jiù)言。以尔车来,以我贿(huì)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wò)若。于(xū)嗟(jiē)鸠(jiū)兮!无食桑葚(shèn)!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dān)。士之耽兮,犹可说(tuō)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yǔn)。自我徂(cú)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shāng),渐 (jiān)车帷裳(cháng)。女也不爽,士贰其行(xíng)。士也罔(wǎng)极,二三其德。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4《诗经 氓》课件(共32张)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
05
第五章,接着追叙她婚后的操 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
不幸
及尔偕老,老使我 怨。淇则有岸,隰 则有泮。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 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 滔滔终有岸,沼泽虽 宽有尽头。回想少时 多欢乐,谈笑之间露 温柔。海誓山盟犹在 耳,哪料反目竞成仇 。莫再回想背盟事, 既已终结便罢休!
06
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 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 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
上一刀两断
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 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 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 虐待和遗弃的痛苦。此诗通过弃妇的自 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 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
《诗经 氓》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 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 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其中6篇为 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 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 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 的社会面貌。
01
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
乘彼垝垣,以望复 关。不见复关,泣 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 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 迁。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 复关凝神望。复关遥远不 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 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 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 祥,卦象吉祥心欢畅。赶 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 往上装。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0:42:58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72021/8/272021/8/27Aug-2127-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7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精品课件】《氓》

【精品课件】《氓》一、教学内容《氓》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诗文,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四单元。
本文详细讲述了古代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反映出当时社会风气及道德观念。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诗文的结构与内容,理解诗中的意象及修辞手法,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氓》的词句含义,了解古诗文的背景和特点。
2. 分析《氓》的结构和内容,领会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氓》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氓》的词句含义,体会古诗文的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劳动妇女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关注。
2. 诵读:让学生齐读《氓》,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3. 讲解:分析诗文的结构与内容,讲解词句含义,解答学生的疑问。
4. 例题讲解: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氓》的结构与内容2. 意象与修辞手法3. 作者的思想感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氓》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阐述,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古代劳动妇女的古诗文,如《孔雀东南飞》等,加深对古代社会风貌的认识。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现代社会中的女性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分析《氓》的结构和内容,领会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4课诗经两首--氓PPT课件

文章小结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 批判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带给 妇女深刻的痛苦。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不 仅有个人原因,更主要的是那个时代,那个社 会造成的。我们在憎恨氓始乱终弃的同时也应 该想到,这个悲剧也是那个社会的产物。
请总结本课学习中涉及到的成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 陈述。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即比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赋、比、兴的手法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 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听录音,归纳每章的内容, 分析课文结构:
整体把握
具体研读
婚变
1.诗三、四、五章刻画了女主人公是什么样的形象?
勤劳、忠贞,同时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负心 丈夫的怨恨情绪。
朗读全诗,思考这首叙事诗讲了一个 怎样的故事?故事中的女主人公的心
情有怎样的变化? (请用诗中的关键词回答)
女主人公的感情经过了“耽”—“悼 ”—“怨”的情感发展过程。
“耽”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
《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 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 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按体制《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 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 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人教版必修二 4 《氓》课件30张

像无名的野花散发着远古的芬芳, 那是天真的时代,圣人未生,青牛未西 行;那是天性还不受压抑的时代,人们 在大地上游行,自由的相亲相爱。后人 为其中无处不在的质朴和真诚感动,评 价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前人有“诗经六义”之说,即风、雅、颂;赋、比、 兴。赋、比、兴是前人归纳的《诗经》的三种最常见 的表现手法,后人一般沿用宋代朱熹的解释:“赋者,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即“比喻”;“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借其他事物作为诗 歌的开头,兴这种手法能渲染气氛,衬托感情。
以现代观点看 来,这是一篇 典型的女性文 学,探讨的是 男女之间永恒 的情爱和平等 关系,甚至是 一篇古老的女 权宣言。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性的痴情让自己万劫不复
一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女性
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 妻子“夙兴夜寐” 丈夫“二三其德” 难道就做丈夫永 远的附庸?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如果和这样的男子 偕老,便是苦难重重,苦海无边了!
• 到时候城上来等待,盼望你回到关门来。左盼 右盼不见你的影,不由得珠泪滚过腮。一等再等 到底见你来,眼泪不干就把笑口开。只为你求神 问过卦,卦词儿偏偏还不坏。我让你打发车儿来, 把我的嫁妆一齐带。
桑树叶儿不曾落,又绿又嫩真新鲜。斑鸠儿阿,
见着桑葚千万别嘴馋!姑娘们阿,见着男人不要 和他缠!男子们寻欢,说甩马上甩;女人沾上了, 摆也摆不开。 桑树叶儿离了枝,干黄憔悴真可怜。打我家到你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女主人公最终选择 了决绝而不是留恋。
这 里 还 涉 及 到 一 个 问 题 :
当爱情走入婚姻,家庭怎样才能牢靠? 夫妻关 系如何才能持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诗歌在形式上有何特点?
整体 感知
★★ 题题目目::题目取自于句首,并不是标题, 不能代表诗篇的内容。
★★ 句句子子::基本句式是四言,朗读时一般 读成“2—2”节拍。
★★ 结结构构::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 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 语语汇汇::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
m氓én之ɡ c蚩h蚩ī
展现了古人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所以,孔子评价它说:“《关睢》,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八佾》)又在这个的基础上说:“《
长诗》短三不百一,一的言荇以蔽菜之啊,,曰‘她思在无邪左’右。地”(寻《觅论语你·为;政美》丽) 娴静的淑 女啊,我在日夜地追寻你!日夜不得的追寻,让我日夜 的不竭地思念;思念啊思念,让我翻来覆去、彻夜无眠!
弄风骚”等。
“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 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 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 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国风”的主要内容
其一: 在《七月》中,我们看到了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
活,
在《伐檀》中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 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 胆地提出了正义的指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 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
明确:·(板书)感情基调:热情、幸福 ·不是。从她的回忆看,二人恋爱自由,婚
姻自主。
第三章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沃若:新鲜润泽的样子] 桑树叶儿不曾落,又绿又嫩真新鲜。
于(xū)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声] 斑鸠儿啊,见着桑椹千万别嘴馋!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沉迷。] 姑娘们啊,见着男人不要和他缠!
《柏舟》还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反抗意识。
基调健康、乐观的恋歌(如《静女》、《木 瓜》等),更给爱情诗增添了一种和谐、喜 悦的情愫。
所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
其四:
“国风”中还有不少民歌对统治 阶级的荒淫无耻,予以有力的讽 刺和鞭笞,如《新台》、《南山 》、《株林》等都是这方面的名 篇。
以
说
是
千
美情子
古
,质的 韵朴一 它
绝 唱 。
律纯首 是
和真古 描
谐,老 写
,语的 男
意言情 子
境朴歌 追
优素, 求
美优感 女
。
【译文】
。《国风》的开篇,是这首著名的《关雎》,千古传唱,历久不衰。这
“首自关诗己关以对一一”位位“年窈关轻窕男美关子丽”的、口贤的吻淑雎, 敦鸠借 厚用 的啊雎 采,鸠 荇亲 女双昵 子双相 的鸣伴 热的 恋叫景 和在象 追,求水热,中情表的地达表了沙达对洲了与 ; 美她相丽伴娴相静随的的仰淑慕与女渴啊望,,感正情是浓郁君而子真仰挚,慕悠的悠的佳欣偶喜!,淡淡的哀伤,
送子涉q淇í
匪我qi愆ā期n
qiānɡ
将子无怒
ɡuǐyuán bǔ shì jiù
乘彼垝垣 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以我h贿u迁ì
xū jiē jiū
shèn
dān tuō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无与士耽 犹可说也
其黄而y陨ǔn 自我c徂ú尔 淇水sh汤ān汤ɡ ji渐ān车c帷há裳nɡ
mǐ
sù mèi xì
xì pàn
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咥其笑矣 隰则有泮
将( qiāng ) 愿,请
咎( jiù ) 灾祸 贿( huì ) 财物 愆( qiān ) 拖延 氓(méng) 民 渐( jiān ) 溅湿、浸湿 洵( xún ) 诚然,实在 靡( mǐ ) 无、没有
隰( xí ) 低湿的地方 耽( dān ) 沉溺 徂( cú ) 往
诗 经
诗经
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 之 不 得 , 寤寐 思 服 。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右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 差 荇 菜 , 左右 芼 之 。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长短不齐的荇菜啊,她在左右不停地采摘你;美丽娴静 的淑女啊,我要用悠悠的琴瑟声来亲近你、感动你!
长短不齐的荇菜啊,她在左右不停地拔取你;美丽娴静 的淑女啊,我要用欢快的钟鼓声来快乐你、打动你……
1.识记文中有关通假字,掌握源自本文的
成语。识记《诗经》的有关文学常识。
学 2. 诵读课文,掌握《诗经》的章法、句
第二章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垝垣(音guǐyuán):破颓的墙
。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 ]
到时候城上来等待,盼望你回到关门来。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复关:借代复关地方的那个男子] 左盼右盼不见你的影,不由得泪珠滚过腮。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载……载……:一边……一边……] 一等再等到底见你来,眼泪不干就把笑口开。
淇水边的爱情——
(卫风)
氓
诗经三首《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习
法特征。 3.学习《诗经》的赋、比、兴等表现手法。
目 4.理解所选三首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
诗经》中的写实精神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标
《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包括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 (公元前7世纪)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 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因 其书为毛公所传,又称《毛诗》,汉代以后 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3)“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
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 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 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 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 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之源,其内 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国风”为主,故 文学史上把这类诗称为“风体诗”。 ★《诗经》的诗以四言为主,主要有“兴” “比”“赋”三种表现手法: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比:借物托情。 赋:铺陈叙事。
“诗经六义”:风、雅、颂、兴、比、赋。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 即指当时15个王国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 间歌谣,是《诗经》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部 分;“雅”是朝廷乐曲,有“大雅”和 “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有 “周颂”、“鲁颂”、“商颂”。“雅” 和“颂”,都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 的乐歌。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明确:初次相逢 定情相送 约期相别
(3)提问:在这些场景中表现了两人 什么性格?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 ,在漫长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样的 表现?
明确:男青年急躁、任性,姑娘则温柔、 体贴。 “乘彼 垣”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 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现。
“复关”大概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 会“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足 见对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恋爱中的姑娘 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满生 不, 极 相 。,
。活 专没 其 识
形
到 ,有 诚 的容老 反一 挚 的勤
。 复定 可 好
劳
常 无的 信 朋
。
用 常操 。 友
夙
分析全文
1、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梳理课文的 行文思路。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后,明确: 《氓》全文共六章,是按“恋爱—— 婚变——决绝”这样的思路叙述的。 板书:恋爱(一、二章) 婚变(三、四、五章) 决绝(六章)
淇水汤汤(shāng),渐(jiān)车帷裳。[渐:浸湿] 一条淇水莽洋洋的水,车儿过河湿了半截帷。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差错。贰:有二心] 做媳妇的哪有半点错,男子汉儿口是心又非。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罔,无。极,准则。德,心意。] 男子的爱情,朝三暮四哪儿有个准。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 “四书”指《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
关于《诗经》——地位
★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 “五经”之一:诗、书、礼、易、春秋 ★ “六艺”之一:诗、书、礼、易、乐、春秋 ★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 ★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将女无怒
(通
毋 不要
)
于嗟鸠兮
(通 吁 表叹息
)
隰则有泮(通 畔 河边
)
犹可说也 ( 通 脱
以 白守 二 信 总早 夙
称 头。 三 誓 角。 兴
颂夫 婚妇 姻共 美同
偕 老 :
形 容 心 意
三 心 二 意
其 德 :
形 容 誓 言
旦 旦 :
指 儿 时 就
之 交 :
兴 , 起 来
早 起 晚 睡
夜 寐 :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 男人们沉溺于爱情,说甩马上甩;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人们沉溺于爱情,摆也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