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课件第1单元 第3课
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百合花哦香雪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2.“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如何理解这 两句话? 答案 因为“她”是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所以在包扎所照顾男伤病员,为他 们擦拭身上的污泥血迹会感到羞涩,放不开手,但这句话真正的意图是为下文通讯 员牺牲,此时新媳妇“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做铺垫。` 3.在谈到借被子被拒时,小通讯员说:“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结局(56~57段):新媳妇执意将自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入殓
2.小说以“百合花”为题的寓意。
答案 (1)百合花,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本文题目以借代的手法,用 “百合花”借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 (2)更重要的是,作者赋予了“百合花”以丰富的象征意义,即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 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 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 “百合花”象征着人情美、人性美。
答案 (1)①俊俏的新媳妇,过门才三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紧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 一肚子笑料没笑完。 ②善良纯朴的农村妇。如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 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 (2)小说主要写了她在两件事情上态度的前后变化。 第一件事:对于那一条作为新娘子唯一嫁妆的新被子,她开头出于舍不得而不愿借给伤员盖, 后来却主动用它来给烈士收殓遗体。 第二件事: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她开始又羞又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 员解衣拭身子,通讯员牺牲后,她以极为深切的哀悼之情,流着泪为他缝补肩上的破洞,并 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 新媳妇的性格变化,我们也是逐步认识到的。开始作者让我们着眼的是新媳妇的娴静、美丽、 忸怩、羞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了解了她的内心,她的淳朴、善良, 她对解放军的热爱。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课文全解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课文全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语文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课文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课文全解【基础知识】重要字音:青苔(tāi)荆棘(jí) 火钵(bō) 忸(niǔ)怩麦糟(zāo) 炖(dùn) 肉团箕(jī) 凌侮(wǔ) 叱(chì)骂多音字:瓦菲菲薄泥巴拘泥漂泊湖泊青苔舌苔重要字形:碾碎辗转堤堰揠苗助长偃旗息鼓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纽扣枢纽重要词义:典押:把土地和房屋押给别人,换取一笔钱,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凌侮:欺凌,侮辱。
近义词辨析:养育:抚养和教育。
养活:供给东西使生活。
文学常识: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著名诗人,有诗集《黎明的通知》,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文本释要】《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
追溯诗人的身世,可以为我们找到解读这首诗的钥匙。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地主家庭。
据说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
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
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
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
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
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
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这首诗一共13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1、2节为第一部分,写“我”和大堰河虽然阶级出身不同,却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我是地主的儿子”,却“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高中语文 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 第3课 《老人与海》课件(共51张ppt)

3.本文为什么以“老人与海”为题?“海”在文中有什么 作 用?
明确 (1)题目:本文写的是老人捕获大马林鱼后在海上独 自捕鱼、与鲨鱼搏斗的全过程,让我们经受了一场大海的风浪 的洗礼,也充分领略到大海的壮阔、美丽、富饶、仁慈、凶险、 残忍的种种场景。因此以“老人与海”为题。
(2)作用:以“海”作为背景,更能烘托出老人在厄运险境 中的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硬汉精神。
文本探究·思维培养
[ 整体要勇敢地面对失 败的主题。桑地亚哥在同象征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 败了,但他并没有在厄运面前屈服,认为人虽可以暂时战 败,但人的精神和意志是永远也打不垮的。“一个人并不是 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 品味探究 ]
功失之交臂?抓住梦与理想,这一生我们唯一要做的是:永 不放弃!蒲松龄自勉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 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是不是也应该做一个有志 者,永不放弃呢?
新知导学·常识积累
[ 资料助读 ]
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899年生于 芝加哥,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从小酷 爱体育、捕鱼和狩猎。1917年中学毕业时, 正值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因眼睛
②是的,为人类的艺术,别的力量是______不住的。 (鲁迅《写于深夜里》)
答案 1.①阻止 ②阻挡
2.年轻 年青
辨析 年轻:表示相对年龄。就是说,“年轻”总是用 在比较之中。年纪不大的人可以比较,年纪大的人也可以 比较。年青:指绝对年龄,指处在青少年时期,强调年龄 正是青年时代。
年轻
年青
例句 ①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______化 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上册ppt课件:第一单元-第3课-哦香雪

配套新教材-语文-RJ-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哦,香雪
3. ”是啊,它有什么理由在台儿沟站脚呢?台儿沟有人要出远门吗?山外有 人来台儿沟探亲访友吗?还是这里有石油储存,有金矿埋藏?台儿沟, 无论 从哪方面讲,都不具备挽住火车在它身边留步的力量。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反复、拟人的手法,强调火车不在台儿沟停留的坚决态度,接着连 用三个问句申明不能停车的理由,造成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与下文火车 鬼使神差般地在这里停留一分钟进行对比, 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作用: 作者描写了一种月色明朗的景色,为下文描写香雪审视铅笔盒做铺垫,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 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 的枕木 变成一片模糊。回 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 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作用: 这是作者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景物,香雪想到“四十个鸡蛋也没有了, 娘会怎么说呢”,于是对眼前的景色产生了一种特有的感受,表现她内心的彷徨和不 知所措。
8.写香雪对小木盒态度的变化,有什么作用? 通过描写香雪对小木盒态度的变化来表现她思想观念的变化,香
雪原本同父辈一样坚守贫穷,现在开始感到羞涩。小木盒“有几分羞 涩地畏缩在桌角上”,用拟人的手法写物,而实际也是写人,写出了 香雪羞涩自卑的状态。
11
配套新教材-语文-RJ-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哦,香雪
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凤娇说话大胆直率,为下文描写她对 “北京话”非同一般的感情做铺垫。 香雪寡言少语,性格文静腼 腆,内心世界极其丰富。 “那个姑娘”虽没名字,但泼辣活泼的 性格也跃然纸上。
9
配套新教材-语文-RJ-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哦,香雪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

诉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诗人把爱和恨、赞美和诅咒交织在一起,
表达了他对当时罪恶社会的愤慨和不平。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RJ语文· 必修1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RJ语文· 必修1
•
• • •
1.本诗第3节选取了哪些景象?用了哪些修饰语?表达了什么内
[对应考点: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及思想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家庭的乐趣。指家庭团聚的欢乐,老人和孩子在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其乐融融的样子。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 • • • • 2.在第4节中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的哪些生活情景?这些情景 [对应考点: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活情景:诗人在第4节依次回忆了大堰河把我抱
好心人的帮助、路边美丽的蝴蝶、一路随行的小狗,点点滴滴都被 樊蒙记录在了微博里。这段圆梦之旅,成了母亲欣慰的回忆,而他 的孝行也感动了许多人,网友们亲切地称樊蒙为“疯狂孝子”,更 有网友赞誉樊蒙为“当代二十四孝的典范”。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是高一必修1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
本文是诗人艾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作带有自传性质。
这首叙事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描写了大堰河的悲惨命运,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以及劳苦大众的热情赞美和深切同情,对黑暗旧社会的诅咒和揭露。
教学时可从鉴赏重点“情感与意象”入手,既品人,又品文。
2、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诗歌的起始单元,学生在初中时学习过简短的诗歌,对诗歌有一定了解,但停留在感知阶段。
作为传统篇目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堪称经典,但是写作时代距离学生较为久远,需要教师创设阅读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缩小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减少阅读障碍,从而理解大堰河这个形象的当代意义,学会感恩。
3、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技术准备教学方式与手段:诵读、启发法、问题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4、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全诗共13节,篇幅较长,需要学生课前熟悉文本。
为保证预习质量,我布置了两次预习作业:(1)第一次预习作业:大堰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以“为大堰河写传记”的形式写了一篇阅读感受,文体不限。
(2)第二次预习作业: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
5、教学内容:作者介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高一语文课件: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人教版必修一)

卡片摘录 一、作家作品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 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他加 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 被捕入狱,《大堰河——我的保姆》 即写在狱中。其诗发表后引起轰动, 艾青一举成名。
代表作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 《火把》等。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获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艾青在诗歌园 地辛勤耕耘六十年,为新诗发展作出了卓越贡 献,被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他的诗 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1985年,艾青 荣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艾青在国内外都享有 崇高的声誉。
21 童养媳( xí ) ○ .
⑩保姆 ( mǔ ) . ⑬荆棘 ( jí ) . ⑯衬 衣(chèn ) . 制 炮 . 两臂 . ③臂 胳臂 .
pào páo
f ēi 瓦菲 . ②菲 薄 fěi 菲 .
i 青tá (1) 鞭chī
苔 笞
niǎn (2) zhǎn
碾 碎 辗 转
大yà n 堰 河 揠 苗助长 (3)yà yǎn 偃 旗息鼓 nɡ 煌 辉huá 张huá nɡ 皇 失措 (5) nɡ 遑 论 huá nɡ 徨 彷huá
这首诗的结构很清楚,前四句写树的地上景观,后四句写 树的地下景观。这两种景观都是树的生存景观,但实际是 写一种社会的、人民的生存景观。更确切地说,诗人是在 写当时中华民族的一种生存状态和精神。
名句背诵 1.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2.哀念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3.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 《谁氏子》) 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 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游子吟》) 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6.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7.老母一百年,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优秀课件

冰山理论 形象与思想的比例 1932 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 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 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 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 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 七”。 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 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后来, 大家在研究任何文学作品的时候, 总是首先要搞清楚水下的“八 分之七”,因为这一部分是冰山的基础。
提示: (1)通过这句内心独白, 可以看出老人与鲨鱼斗争的艰 难, 也更好地表现了老人的“硬汉”性格。 (2)这是回忆脚受伤事 件之后说的话,这句话表现了老人的冷静清醒以及乐观的心态。
4.第 29 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对应考点:分析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提示:特点:昏暗、孤寂、苍凉、阴险,远离人烟,深 不可测。 作用: 暗示桑地亚哥无助的悲凉和所处环境的艰险。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他的那些言语精简、意蕴深沉的小说 准确捕捉并界定了一个时代的风貌。1926 年发表成名作《太阳 照样升起》 ,作品表现战后青年人的幻灭感,成为“迷惘的一 代”的代表作。20 世纪 40 年代,以西班牙内战为题材的小说 《丧钟为谁而鸣》是其战争题材的又一力作。二战后,他定居 古巴,用写作和钓鱼来打发时间。1952 年发表中篇小说《老人 与海》 ,1954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 年,海明威因不堪病痛 折磨而自杀。之后,他所开创的言简意赅的对话式文体依然长 久地影响着后辈作家,而他所代表并塑造的硬汉形象也成为受 人崇拜的男子汉英雄气概的象征。
写作动机 海明威在 《老爷》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通讯 《在蓝色的海洋上》 报道这件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 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 年圣 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 别墅“观景庄”,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 的海》)。到 1951 年 2 月 23 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 8 周。 4 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 致的赞美。 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 一部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屋yán 檐 shàn 赡 养 zhān 瞻 仰
三、贴心记住的词 1.瓦菲: 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2.天伦: 指父母、子女等关系。 3.赡养: 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 4.忸怩: 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1.大堰河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也是抒情的对象。对这 一形象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典型细节进行描绘,诗中有哪些令人 感动的细节?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你如何理解这些细节?
语文 必修1 RJ
第一单元 现代新诗
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
1课前.识记基础
2课堂.巩固演练
1课前.识记基础
一、容易读错的音
冰屑.( 溘.死( 叱.骂( 凌侮.( 麦糟.(
xiè ) kè ) chì ) wǔ ) zāo )
粗糙.( 火钵.( 忸.怩.( 咒.语(
cāo ) bō ) niǔ )( ní ) zhòu )
4.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艾青是以《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力作而闻名世界的,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诗歌里,诗人对于养育了他的 保姆——大堰河予以热情的颂扬;而对于自己________的家庭, 则予以批判。然而,时过境迁,当诗人长眠于大地数十年后, 被艾青批判的对象——他的那个地主之家却以________的理由 和艾青的名义________地受到了保护,而大堰河的墓地却长满 了荒草,通往墓地的小路还像原来那般蜿蜒泥泞。
[提示] 第四节用了一组排比的诗句具体描述大堰河勤劳 朴实的性格和它无私的胸怀;第七节连用了六个“它含着笑”, 表现了大堰河不知苦和累,易满足,见到乳儿的欣慰,写的是 母爱。
2.如何理解“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这句诗,背 后的真情是什么?
[提示] 一方面揭示了大堰河与我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 相当深刻地揭示了隐藏在“养育”的诗意背后的“买卖”(剥 削与被剥削)关系下的悲剧性;“大堰河”也就不再是一个人类 学上的农民,而是社会学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被压迫、被 剥削”的农民形象。诗人不可抑制的愤怒之情给这首诗注入了 “愤激”的“旋律”。
A.冠冕堂皇 富丽堂皇 堂而皇之 B.富丽堂皇 冠冕堂皇 堂而皇之 C.堂而皇之 富丽堂皇 冠冕堂皇 D.冠冕堂皇 堂而皇之 富丽堂皇 解析:选 B “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 诗文词藻华丽。“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堂而皇之”,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干某事,多含贬义。
5.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状元笔记”的热销,究其原因,是国人的“状元”情结 在作祟。今天,虽然高考与科举大相径庭,但作为最严格的全 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 来国人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A.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 状元身上仍然附着着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 拜。
4.诗中反复说:“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 而长大的大堰河的儿子。”怎样理解诗中的“我”以及诗人寄 予其中的深刻含意?
[提示] “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 的大堰河的儿子。”这是融入了诗人个人痛苦的生命体验的诗 句。一方面是“地主的儿子”,一方面又是“大堰河即农民的 儿子”。前者使中国作家有可能接受现代科学文化,成为现代 知识分子;后者则使他们与中国土地上的农民有着几乎天然的 血缘关系,形成摆脱不掉的“农民情结”。这两重身份就表现 为“谁是自己的家”的选择的困惑。
3.诗歌的第 9 节,写大堰河的死,为什么要强调“在她的 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提示] 这一节描写大堰河的死与上一节描写大堰河的梦 形成强烈对比,以梦之乐衬死之悲,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同 情与没有回报大堰河的悔恨之情。将甜美的梦境与凄惨的去世 进行对比,暗寓了大堰河最卑微的希望也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 的梦境。
虱.子(shī) 凌侮.(wǔ) 寂寥.(liáo) 揣.摩(chuǎi)
解析:选 A A 项,屑—x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豆箕 忸怩不安 草菅人命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瓦菲 怙恶不悛 不落巢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屋檐 挺而走险 流言蜚语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D.典押 徒有虚名 鬼斧神工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课堂.巩固演练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油漆.(qī) 团箕.(jī) B.盛.饭(chénɡ) 忸怩.(ní)
冰屑.(xiāo) 披荆斩棘.(jí) 埋.怨(mán) 叱.骂(chì)
C.酱.碗(jiànɡ) 火钵.(bō) D.逶.迤(wēi) 碾.米(niǎn)
解析:选 D A.箕—萁;B.巢—窠;C.挺—铤。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________的妹妹,我坐着油漆过的 安了火钵的炕凳。 ②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________。 ③诗中,没有剑拔弩张之势,没有________之威,他对大 堰河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娓娓动听的陈述之中,像是自然流 淌的感情的河。
纶经 纶.纶 巾.
lún ɡuān
菲瓦菲.薄.
fēi fěi
泊停 血泊 泊. .
bó pō
炮炮 炮. .弹 烙
pào páo
二、容易写错的字 青tái 苔 鞭chī 笞
niǎn 碾 碎
zhǎn
辗
转
瓦fēi 菲 fēi 蜚 声文坛 文采fěi 斐 然
chǎn 谄 媚
qiā
掐
死
yàn 堰 河 yǎn 偃 旗息鼓 yà 揠 苗助长
A.熟悉 凄苦 盛气凌人 B.熟识 凄惨 咄咄逼人 C.熟识 凄苦 咄咄逼人 D.熟悉 凄惨 盛气凌人 解析:选 C “熟悉”侧重于清楚;“熟识”侧重于认识 时间久。“凄惨”侧重于处境的悲惨;“凄苦”指生活的困苦。 “咄咄逼人”和“盛气凌人”都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异: 前者的应用范围广,不仅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 等,后者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