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19-
第1课 齐桓晋文之事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借鉴 文白对照
新知导学
重难探究
读写拓展
目标一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 施
1.孟子提出的“推恩”的方式和“推恩”的目的各是什么? 提示“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推恩”的目 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2.孟子提出“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为齐宣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图景?有什么作用? 提示描绘了一幅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既加强了 思想上的说服力,又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16-
第1课 齐桓晋文之事
首页
新知导学
重难探究
读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知识 知识梳理
6.记特殊 (1)是以后世无传焉(宾语前置,应为“以是”) (2)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应为“未闻之也”) (3)莫之能御也(宾语前置,应为“莫能御之也”) (4)何由知吾可也(宾语前置,应为“由何”) (5)王坐于堂上(短语后置,应为“于堂上坐”) (6)牛何之(动词宾语前置,应为“牛之何”) (7)将以衅钟(省略句,“以”后省略了“之”) (8)百姓之不见保(被动句,“见”表被动) (9)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介词宾语前置,应为“以何异”) (10)构怨于诸侯(介词短语后置,应为“于诸侯构怨”) (11)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介词短语后置,应为“于王之朝立”)
新知导学
重难探究
读写拓展
(3)形容词作名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人;儿童)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小的东西;大的东西)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美香甜的食物) 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的衣物)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的国家,大的国家) (4)形容词作动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重;爱护)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百合花》PPT课件

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
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
牲的。
“
体会写作之美
“
2.小说中前后呼应的细节 刻画有几处?加以分析, 概括细节描写的作用。
➢ 明确:(1)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 这一细节,不仅直接表现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即 将参加战斗的乐观情绪,而且说明他对大自然、 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一、细节描写有助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 二、细节描写有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细节描写能描绘作品的典型环境 四、细节描写能深化文章的主题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一个跟女同志说话都会满脸是汗,衣服刮破却不肯让 缝,枪筒里插菊花的小通讯员,是多么的腼腆、羞涩、执 拗又热爱生活呀!可恰恰是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为了救护 群众放弃了自己的性命。同样淳朴善良的新媳妇一针一线 地为已经牺牲的小通讯员缝着衣服,最后将自己唯一的嫁 妆,那条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在了那平凡的拖毛竹 的青年的脸上。何其伤感,作者又是怎样巧用心思,达到 这一效果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小说《百合花》。
“
欣赏形象之美
“第二件事: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她开始又羞
3.新媳妇是怎样一个人? 前后有何变化?
又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 员解衣拭身子,通讯员牺牲后,她以极为深切 的哀悼之情,流着泪为他缝补肩上的破洞,并
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
“
第二课时
➢ 任务活动四 体会写作之美
体会写作之美
写作之美
“ 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及细节描 写,体会本文的写作之美。
“
体会写作之美
“➢ 明确: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起着刻画主题的作 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哦,香雪》PPT优质课件

➢ 任务活动二 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导图引路
1.下面是本文的结构思维导图,读完课文后,将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哦,香雪
引子1~4段:火车开进小山村。
开端5~61段:姑娘们精心打扮,等待火车,寻求新奇
发展61~70段:①
。
高潮71~77段:②
。
结局78~81段:香雪深夜归来,姐妹相遇,共同欢呼
明确:
①香雪准备鸡蛋,爬上火车,换取铅笔盒 ②香雪实现愿望,换 取铅笔盒,徒步返回
小说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事和抒情的背景,小说通过对香 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 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并由此抒发了美好而内涵丰富的情感。
➢ 任务活动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激情导入
这是一个火车进站一分钟发生的故事。请用最简短的 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个铅笔盒,是虚荣心的
候,还是悄悄地把鸡蛋塞在了女学生的座位下面,
表现,意味着纯真而质
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纯朴的香雪。
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你认为她爱慕虚荣吗?
“
欣赏形象之美
“ 2.有人说,香雪不喜欢她
(2)香雪觉得女学生是在哄她,“台儿沟再穷,她也
父亲亲手做的“小木
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当她知道“北京话”有
不同的表现?
以,当她看到火车上的女学生有这样的铅笔盒时,
她就更加注意了。
“
欣赏形象之美
“②根本原因: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与别人的需求
1.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 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她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比
现有什么异同?为什么 别人更勇敢,更突出。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
会有这种与其他女孩子 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在山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PPT课件

人物档案
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 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多次被授予 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选为党的十一大代表,第五、第六届 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委。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称为 “燕京第九景”。1987年,张秉贵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 不幸去世,享年69岁;1988年,北京市百货大楼在大门广 场处为其竖立半身铜像至今,陈云同志亲笔为其题词:“一 团火”精神光耀神州。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 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04
拓展延伸、收束全文
延伸拓展,收束全文
1.现在王府井全国所有门店都贴有两句话:一切从顾客出发,一切让顾客满意,这 和张秉贵“一团火”精神有什么联系吗? 明确 这是“一团火”精神最通俗的提法。的确,即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张秉贵 的服务精神也具有很强的超前性,抛开一些带有那个年代色彩的革命用词,其服务 意识在现代商业社会依旧是主流。实际上西方的“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是正确的” 的提法和王府井的“一团火”精神,全力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体 现以人为本精神。
目 录
1 了解人物生平 2 任务活动探究 3 特点总结 4 拓展延伸,收束全文
01
了解人物生平
人物档案
张秉贵,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到纺织厂当童工,17 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旧社会的苦难经历,让张秉贵 不堪回首。新中国成立的50年代初,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 楼招聘营业员,尽管规定只招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已经 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被破格录取,当上 “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他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 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 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他苦练 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 技艺。所谓“一抓准”,就是指一把就能抓准分量;“一口 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第二单元 PPT课件 图文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她说工作一点都不开心,找不到半点成就感。 末了,她问我:学姐,为什么想找一份 自己热 爱的工 作这么 难呢? 我问她上一份工作干了多久,她说不到 三个月 ,做的 还是行 政助理 的工作 ,工作 内容枯 燥乏味 不说, 还特别 容易得 罪人, 实在不 是自己 的理想 型。 我又问了她前几份工作辞职的原因,结 果都是 大同小 异,不 是因为 工作乏 味,就 是同事 不好相 处,再 者就是 薪水太 低,发 展前景 堪忧。 粗略估计,这姑娘毕业不到一年,工作 却已经 换了四 五份, 还跨了 三个行 业。 但即使如此频繁的跳槽,她也仍然没有 找不到 自己满 意的工 作。 2 我问她,心目中理想型的工作是什么样 子的。 她说, 姐,你 知道苏 明玉吗 ?就是 《都挺 好》电 视剧里 的女老 大,我 就喜欢 她样子 的工作 ,有挑 战有成 就感, 有钱有 权,生 活自由 ,如果 给我那 样的工 作,我 会投入 我全部 的热情 。 听她说完,我尴尬的笑了笑。 其实每一个人都向往这样的成功,但这以赴的 工作, 而是全 力以赴 工作, 投入了 自己的 全部以 后,才 有了地 位名望 钱财。 你要先投入,才会有收获,当你真正投 入做一 件事后 ,会明 白两件 事:首 先你会 明白, 把一件 事认认 真真做 好,所 获得的 收益远 大于同 时做很 多事; 你会明白,有人风风火火做各种事仍未 有回报 ,是因 为他们 从未投 入过。 从“做 了”到 “做” ,正如 “知道 ”到“ 懂得” 的距离 。 3 之前单位有一个姑娘,工作特别拼命, 只要说 起她的 名字, 大家都 会赞不 绝口: 这姑娘 工作拼 命的程 度,连 男人们 都比不 上。 后来有一次,在公司的期刊上我看到了 对这姑 娘的采 访,来 公司四 年多, 这期间 做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故都的秋》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其余四幅图面的景物如何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秋果胜景” 图:
01
“ 悲 凉 ” — 03 —西北风、 尘沙灰土的
世界。
02 “ 清 ” — — 果实成熟的 八九月;
教学过程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为什么在课文第12段中要插入
一段议论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文字? 明确:
“秋蝉嘶鸣”图:
教学过程
其余四幅图面的景物如何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0 1 “静”——处处蝉鸣声;
0 2 “悲凉”——秋蝉衰弱的蝉声。
0 3 “闲话秋凉”图:
0 4 “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
0 5 “静”——息列索落的雨声;
06
“悲凉”——凉风、雨后话秋凉的 “都市闲人”。
感谢观看
教学过程
巧用排比句,增强感染力。
文中运用了许多并列的句子或短语,具有工整、雅致之美, 抒情味很浓,同时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显示出作者很 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如“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其中, “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短语运用排比,既有流畅的 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且“来得悲凉”比前面两句更 舒缓而深沉。
人生格言:
我们要知道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自己有恒心,坚持努力, 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在我们心里必须懂得: 1. 人生想学习一点东西,就应该先学会谦逊。 3.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4. 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5.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7.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9.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梦游天姥吟留别》PPT电子课件

这首诗多次换韵,押的韵有“ou”“u”“enɡ”“üe”“i”“inɡ”“ɑn”“ɑi” “ɑ”等。
任务活动三 解决疑难
解决疑难
1.重点字词
我欲因之梦吴越:
失向来之烟霞:
栗深林兮惊层巅:
虎鼓瑟兮风为马: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势拔五岳掩赤城:
烟涛微茫信难求:
解决疑难 2.概括本诗思路。 ➢ 明确:梦由(梦前)——梦境(梦中)——梦感(梦后)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2课时
任务活动一 研读第三节
研读第三节
1.“世间行乐亦如此”中的“此”指什么?
➢ 明确:指上节所写的梦境如烟,瞬息即散。这表明了作 者陷入重重矛盾后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和伤感情绪。 “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矛盾里无可奈何的 自我解脱。
任务活动四 提升练习
提升练习
照例子仿写:
面对人生的沉浮,李白发出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愤慨;
面对人生的沉浮 ,
。
面对人生的沉浮 ,
。
面对人生的沉浮,我发出的是
。
任务活动五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李白的人生在天宝三年经历了一次沉重的挫折, 但经历了挫折后的李白却走出了与官宦之道不一样的 精彩人生,秀口一吐,就吐出了半个盛唐。人生总会 有灿烂的阳光,也会有凄冷的风雨。让我们从李白人 生如梦的感慨中感悟到他积极一面,相信乌云上面有 晴空,风雨过后是彩虹。
任务活动四 研读第一节
研读第一节 1.前四句诗写了什么?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什么要从瀛洲写起?有什么作用?
➢ 明确:写天姥山的神秘飘渺、迷离恍惚。以瀛洲来陪衬天姥(侧面描写)。天姥 山像传说中的瀛洲一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 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 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任务活动三 解决疑难
解决疑难
1.重点字词
我欲因之梦吴越:
失向来之烟霞:
栗深林兮惊层巅:
虎鼓瑟兮风为马: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势拔五岳掩赤城:
烟涛微茫信难求:
解决疑难 2.概括本诗思路。 ➢ 明确:梦由(梦前)——梦境(梦中)——梦感(梦后)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2课时
任务活动一 研读第三节
研读第三节
1.“世间行乐亦如此”中的“此”指什么?
➢ 明确:指上节所写的梦境如烟,瞬息即散。这表明了作 者陷入重重矛盾后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和伤感情绪。 “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矛盾里无可奈何的 自我解脱。
任务活动四 提升练习
提升练习
照例子仿写:
面对人生的沉浮,李白发出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愤慨;
面对人生的沉浮 ,
。
面对人生的沉浮 ,
。
面对人生的沉浮,我发出的是
。
任务活动五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李白的人生在天宝三年经历了一次沉重的挫折, 但经历了挫折后的李白却走出了与官宦之道不一样的 精彩人生,秀口一吐,就吐出了半个盛唐。人生总会 有灿烂的阳光,也会有凄冷的风雨。让我们从李白人 生如梦的感慨中感悟到他积极一面,相信乌云上面有 晴空,风雨过后是彩虹。
任务活动四 研读第一节
研读第一节 1.前四句诗写了什么?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什么要从瀛洲写起?有什么作用?
➢ 明确:写天姥山的神秘飘渺、迷离恍惚。以瀛洲来陪衬天姥(侧面描写)。天姥 山像传说中的瀛洲一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 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 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立在地球边上放号》PPT精品课件

2. 归纳概括郭沫若早期 诗歌的特点。
雄伟和壮丽的景色。诗中的自然形象具有异乎 寻常的规模、面积、体积、威力,它们引起读 者惊异、赞叹,一种狂暴的激情荡涤心胸从而
使人由这种自然形象产生对社会生活的某种关
于崇高和伟大的联想,表现出一种正面的崇高
“ ,一种富于乐观进取精神的壮美。
3.1 拓读明技
“直抒胸臆的特色。《炉中煤》通篇都是以炉里燃烧着 的煤的口气来抒写的。所谓“炉中煤”,已经由诗的副
朗读辨境
1.2 整体感知
这首诗给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什么? ➢明确:宏伟、强力、壮丽、炽热。
1.2 整体感知
这首诗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第四行有什么作用? ➢明确:(1)诗的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海涛汹涌、海天之上白云怒涌的宏伟而
壮丽的画面。(2)第四行“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是过渡,是由景 入情的过渡,它进一步突出了海涛汹涌的壮丽景象,又引发了最后三 根据以上分析谈谈你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 明确:这首诗的描写的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诗歌 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这首诗堪称为郭沫 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从其诗歌中最能感受到“五·四 ”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据作者说,在那段时间里,“惠特曼的那种把 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暴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 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我的作诗的经过》) 这首诗,正是这种惠特曼式的“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它是在感情激 荡时一气呵成的,是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其气势汹涌,灼热逼人。
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他的《女神》中大部分 作品写于1920年前后,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开一代诗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资料为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课件,全面覆盖教材各单元的教学要点。从古代诗文到现代散文,从文学名著到思想文化,每个单元均精选经典篇目,深入剖析文学价值与艺术特色。课件中详细解析了课文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文本结构、语言风格及思想内涵,助力学生全面理解作品,提升文学素养。同时,针对各单元特点,配备了丰富的练习题,包括阅读理解、文学鉴赏、写作训练等,旨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拓展思维视野。此外,还特别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实践,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本课件内容详尽,设计科学,是教师备课与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