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末复习随堂检测(十三、十四)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上册期末达标监测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上册期末达标监测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上册期末达标监测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题目: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B. 纬线长度都相等C.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D.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答案:C解析:A. 每条经线都是半圆形,故A错误;B. 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故B错误;C.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C正确;D.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但题目要求选择关于经线的说法,故D错误。

2.题目:下列现象中,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 四季变化B. 昼夜长短的变化C. 昼夜更替D. 五带的形成答案:C解析:A. 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导致的,故A错误;B. 昼夜长短的变化也是地球公转的结果,故B错误;C. 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故C正确;D. 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不同纬度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而形成的,故D错误。

3.题目:关于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自西向东运动的物体向东偏B. 南半球自东向西运动的物体向西偏C. 沿赤道运动的物体无偏向D. 北半球自东向西运动的物体向南偏答案:C解析:A. 北半球自西向东运动的物体(如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向南偏,故A错误;B. 南半球自东向西运动的物体(如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向北偏,故B错误;C. 沿赤道运动的物体因地球自转线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故无偏向,故C正确;D. 北半球自东向西运动的物体(如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向北偏,故D错误。

4.题目:下列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 高气压带均是由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C. 气压带、风带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D.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北半球是对称的答案:D解析:A. 低气压带不一定都盛行上升气流,如副极地低气压带,故A错误;B. 高气压带不一定都是由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故B错误;C.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但北半球的夏季是每年的6月到8月,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不完全一致,故C错误;D.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北半球是对称的,故D正确。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第13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第13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则②地对跖点的经纬度是()A . (70°E,10°N)B . (90°E,10°S)C . (70°E,10°S)D . (110°E,10°N)(2)④点在①点()A . 东北方向B . 西北方向C . 西南方向D . 东南方向(3)③地的气候类型是()A . 温带海洋性气候B . 温带季风气候C . 温带大陆性气候D . 苔原气候2. 读某岛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A . 位于赤道附近,印度洋B . 位于美国西部,南太平洋C . 位于东半球,西北太平洋D . 位于我国东南方,东海上(2)关于图示岛屿上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 汛期短,水量小B . 流量大,季节变化小C . 流程短,水流急D . 呈向心状从四周流向中间3. 下图是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单位: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P地区的地形为()A . 大陆架B . 海岭C . 海沟D . 大陆坡(2)该处海底地形的成因是()A .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B .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C . 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D .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4. 下图是“南亚地区旱涝灾害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旱涝灾害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 . 纬度低,蒸发量大B . 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差C . 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D . 湖泊少,对径流量调节能力差(2)图中甲所在国家的水稻主要分布在()A . 德干高原西北部B . 半岛沿海地区及东北平原C . 德干高原中部D . 西北部印度河流域5. 下图为“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风带是A . 东北信风带B . 盛行西风带C . 东南信风带D . 极地东风带(2)M所在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别是①气候温和湿润②光照不足③消费市场广阔④海上交通便利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6. 2014 年4 月,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她的行李箱里装满了猪肉、鱼油、饼干等农产品,来中国进行“推销”。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2、3十世界地理(到非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埃及是传统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5%。

近年来,随着埃及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

下图为埃及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埃及耕地面积扩大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B.水源C.地形D.气候2.埃及水稻种植区A.地下水资源较丰富B.黑土土层深厚C.尼罗河水灌溉便利D.气候条件优越卢卡拉机场位于尼泊尔东北角的喜马拉雅山区,是世界最危险的机场。

卢卡拉机场由100名当地人靠敲凿搬运石块、踩踏沙土修建而成,其海拔2860m,跑道长460m,宽20m,跑道坡度18.5°。

时至今日,卢卡拉小镇尚未通行公路,所有生活物资全部依靠卢卡拉机场进行转运,每年有众多登山者经该机场前往珠穆朗玛峰。

下图为卢卡拉机场及周围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与卢卡拉机场成为最危险机场关联性最小的条件是A.高海拔短跑道B.净空区域小C.气象条件复杂D.冰雪覆盖厚4.飞行惊险,建造困难,但卢卡拉机场依然修建的主要目的是①促进人口迁移②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③创造极限运动④方便登山者快速进出珠峰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日本的“母亲湖”。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琵琶湖湖水逐渐富营养化,发生了蓝藻暴发现象。

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3小题,总分60分)1.(4分)下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 )A.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B.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C.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D.东南亚沿岸—西亚沿岸—南亚沿岸2.北极航道是( )A.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B.太平洋联系大西洋、印度洋的捷径C.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的捷径D.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2.(6分)读大陆、海洋分布模式图,回答下题。

1.图中大陆可能是( )A.亚欧大陆、非洲大陆B.南美大陆、北美大陆C.南极洲大陆、非洲大陆D.南美大陆、非洲大陆2.图中四个地区所在沿海海域的海水温度分布不正确的是( )A.a>c B.b>d C.a>b D.d>c 3.字母附近地区可能为荒漠的是( )A.d B.C C.B D.a 3.(4分)下图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山脉的走向是( )A.东北-西南走向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南北走向2.该半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大致是( )A.由南向北减少B.由西向东减少C.由北向南减少D.由东向西减少4.(4分)读经纬线图,其中X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地位于大陆西海岸,回答下题。

1.X、Y两地位于( )A.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B.B.南半球大西洋两岸C.C.北半球太平洋两岸D.南半球印度洋两岸2..位于Y地所在国的是( )A.富士山B.大分水岭C.巴拿马运河D.硅谷5.(4分)下图为90°经线穿越的四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1板块为( )A.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2.图中1、4板块交界处形成( )A.喜马拉雅山B.安第斯山C.落基山D.阿尔卑斯山6.(4分)读世界某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年内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

湘教版地理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及解答参考

湘教版地理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及解答参考

湘教版地理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国的四大盆地中,有一个盆地既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又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它是()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2、被誉为“高原之舟”的动物是()A、骆驼B、牦牛C、黄牛D、山羊3、题干:甲、乙两地分别位于地球的两大半球,两地之间距离最远的大洲是:A.非洲B.北美洲C.南美洲D.南极洲4、题干:以下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黑河与鸭绿江的交汇处是我国最东端B.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2800米以上C.我国的最大și cel mai lat delta este în sudul JiangsuD.吐鲁番位于四川省5、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 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平原地貌为主,地势平坦,易于农业发展B. 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山地地貌为主,地形崎岖,农业发展受限C.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易发生洪涝灾害D.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干燥,植被覆盖率低,农业发展困难6、下列关于中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错误的是()A.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B.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C. 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D. 寒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东南丘陵的自然特点?A、土壤肥沃,多紫红色胶土B、地势起伏大,丘陵广布C、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D、气候湿润,但季节性干旱明显8、湖南省的主要农业类型有:A、水稻种植业为主B、畜牧业为主C、林业为主D、渔业为主9、题目: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B. 季风气候显著C. 高原气候独特D. 《黄帝内经》记载的“五运六气”是我国最早的气候理论 10、题目:下列关于我国农业分布的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A. 南方地区盛产水稻,北方地区盛产小麦B. 黄河流域是我国著名的农产区,特别是小麦的产区C.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季风气候区,经济作物种类繁多D. 西北地区干燥少雨,以发展耐旱农业为主11、下列关于中国地形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面积较小B. 中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面积较小C. 中国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山地面积较大D. 中国地形以盆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较小12、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说法错误的是:A. 长江流域流经中国多个省份B.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C. 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D. 长江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13、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自然资源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B、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东部的石油储藏区C、水资源充沛,长江及其沿岸湖泊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D、矿产资源贫乏,以农耕业为主1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以重工业为主,冶金、机械制造业等较为发达B、以轻工业为主,纺织、服装等制造业较为发达C、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业较为发达D、以高科技产业为主,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较为发达15、我国四大高原中,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是:A. 云贵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宁夏高原D. 青藏高原16、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水平风向带的是:A. 冬季风B. 夏季风C. 动力风带D. 地形风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高二世界区域地理期末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高二世界区域地理期末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亚和西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回答1~2题。

1.关于中亚和西亚地理特征的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地区受副高控制,气候干旱B.外流区域面积广大C.以灌溉农业或游牧畜牧业为特色D.以阿拉伯人为主2.关于中亚和西亚地理特征的不同点叙述正确的是()A.中亚地区不直接濒临海洋,西亚直接临海B.西亚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中亚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C.中亚地区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西亚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D.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中亚地区石油资源缺乏3.下列关于中南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山河相间,呈南北纵列分布B.每年6月到10月吹西南季风,是雨季C.属于印度洋板块D.半岛上的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4.甲城和乙城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相同,而且该气候在当地分布面积均较小,其原因主要是() A.两地大气环流均较弱B.甲乙两处均受寒流影响C.两地均是高原为主的地形D.甲处因海陆分布,乙处因地形影响5.当乙地附近河流处于丰水期时,甲所在国北部盛行什么风()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读图,完成6~8题。

6.图示区域表示的是()A.印度B.澳大利亚C.巴西D.阿根廷7.图中字母M、S、N、W分别表示()A.谷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综合性工业中心B.谷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C.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D.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8.该国广阔的平原地区并不是主要的经济区,其制约因素是()A.科学技术B.人口密度C.气候状况D.水文状况2008年10月16日上午国家海洋局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

该考察站位于80°25′01″S,77°06′58″E(如下图所示),高程4 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西南方向约7.3千米。

2024年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人教版地理高二上学期期末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B.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C.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东岸D.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2、关于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带有周期性的变化,而非单一的整体变化B. 自然带按纬度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而按经度变化则无规律可循C. 自然地带有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变化D. 自然带分布受地理位置、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3、在以下地理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造成的地质现象是:A、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B、亚马逊河流域的河曲C、加利福尼亚地震带的活动D、长江中下游的围湖造田4、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洪涝灾害频发B、可能加剧北方地区干旱,影响农业生产C、有利于促进我国渔业的发展,扩大渔业捕捞范围D、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灭绝5、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全年降水稀少,以干旱气候为主B、华北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东北地区全年降水充沛,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属于温带季风气候D、华南地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6、以下关于我国地理界线的描述,错误的是: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秦岭—淮河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C、青藏高原是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D、南沙群岛位于我国的最南端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在近地点时自转最快B、地球在远地点时自转最快C、地球自转速度在一年中保持不变D、地球自转速度随季节有所变化8、下列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人教版地理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人教版地理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A. 平原广阔,山地较少B. 山地丘陵为主,平原较少C. 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原和盆地为辅D. 沙漠和草原为主,耕地较少2、关于气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由于纬度较高,都是极地气候C. 南回归线附近地区普遍为热带沙漠气候D.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3、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D. 城市化进程4、关于河流侵蚀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河流侵蚀只发生在河流的上游B. 河流侵蚀在中游表现为侧蚀加强,河谷展宽C. 河流侵蚀不会形成三角洲地貌D. 河流侵蚀作用对河流下游影响最大5、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起伏D. 人类活动6、关于季风气候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降水充沛B. 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干燥少雨C. 季风气候区农作物生长季节与雨季吻合D. 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7、我国四大高原中,海拔最高的是:A. 黄土高原B. 云贵高原C. 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8、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明显B.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包括亚热带、温带、寒带等C. 我国东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D.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少雨9、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其厚度均匀分布于全球各地。

B.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由固态岩石构成,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C. 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D. 内核是固态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镍,温度低于外核。

10、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起伏D. 植被覆盖11、下列关于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正确的是:A. 秦岭-淮河线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C.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 2000米等高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12、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B. 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C. 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D. 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小13、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自然资源可以无限开采而不影响其再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随堂检测(十三)
1、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危害、水土流失治理的具体措施。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主要危害:
治理的具体措
农业技术措施: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随堂检测(十四)
1、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与“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和西线方案相比较,东线工程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优势:
劣势:
3、为什么南水北调三线方案中要优先实施东线和中线方案?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水源区的环境有何不利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