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友邱少云 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反思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课感人至深的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篇范例。

对学生来说,本课是一篇较易读懂的文章。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学,然后围绕阅读提示和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交流,最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但是,一节课下来,觉得教学实际和原来的设想相去甚远。

课后我和老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我经历了一次教学思想的洗礼。

事后,我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了这节课的几大不足:
一、放手不够,教学目标过于繁琐、零乱
对于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在阅读方面要减少头绪,加强综合,让学生在多样的方式中自己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特别是让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独到的见解。

但是,由于这篇文章是一篇精读课文,在课堂上,我还是过于注重课文内容的讲解,没有真正地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实,课后回想,课后练习2这样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战士们在潜伏时为什么必须做到“纹丝不动?”“邱少云在火中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这些问题,学生完全能够自己弄懂。

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拔,通过朗读体会邱少云的伟大精神。

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自主学习,得出结论。

二、重讲轻读,忽略对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出题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尽管在教学设想中,我安排了十五分钟的朗读训练。

但在教学时,朗读的时间却被挤占了不少。

朗读不能是纯粹为读而读,应该分散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采用各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通过正确的评价,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去体会,从而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最后,再通过感情朗读释放自己的情感,把进入那种万分危急和紧张的情境,使自己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只重视完成课堂任务,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这节课中,为了完成课前预定的教学任务,课堂安排得满满的,学生有那么多的问题要解决,学生有那么多的发言需求,字词教学的时间都被挤走了。

尽管我采用了预习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去掌握,然而效果不是最理想。

感触最深的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字、词教学也应该重点进行指导,在前几次考试中,字词考查的错误率竟然超过1/5。

因而我觉得,小学高年级学生还是处于知识积累阶段,而且自主学习能力还不是最佳,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适当安排时间,巩固字词,因为深厚的语文功底来源于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例如,在教学本课时,教我就可以抓住“纹丝不动”这个词,联系上下文,推敲评析、理解词意,进而明确这次潜伏任务的纪律,从中体会邱少云严守纪律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四、新课程的课堂是舞台,亦成看台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课堂中是平等中的首席。

学习过程不是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的过程,更不是亦步亦趋于教师主观的教学设计。

教师的作用更大的应是在课堂中不断的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自由、共振的平台,给学生自主、自我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敢张扬、能张扬。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堂永恒的主题和底线。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全身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真正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