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生理

合集下载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月经的临床表现】
(一)月经
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 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二)初潮 (三)月经周期
【月经的临床表现】
(四)月经持续时间及出血量
✓3~7d,30~50ml
(五)月经血的特征
✓不凝血
(六)月经期的症状
✓通常无特殊不适
【月经周期的调节】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圆韧带 阔韧带 主韧带 子宫骶韧带
前倾 中央
前倾
【内生殖器】
(三)输卵管
间质部 峡部 壶腹部 伞部
(四)卵巢
【骨盆】
(一)骨盆的组成
骨骼:2块髋骨+1块骶骨+1块尾骨
【骨盆】
(二)骨盆的分界
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 为界,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
【骨盆】
(三)骨盆的平面
入口平面 中骨盆平面 出口平面
孕激素 松弛 分泌 闭合,黏液分泌减少、变稠 抑制收缩 细胞脱落 腺泡发育
负反馈 减少 体温升高
【 生 殖 器 官 的 周 期 性 变 化 】
(一)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1. 促卵泡素的变化(FSH)
排卵前24h ;持续24h;月经前
2. 促黄体生成素的变化(LH)
排卵前24h ;月经前

(一)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四)骨盆轴
【骨盆底】
外层
【骨盆底】
中层
【骨盆底】
内层
【邻近器官】
(一)尿道 (二)膀胱 (三)输尿管 (四)直肠 (五)阑尾
二、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1. 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 2. 儿童期(childhood) 3. 青春期(adolescence or puberty) 4. 性成熟期(sexual maturity) 5.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 6. 老年期(senility)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

坐骨结节间径或称 出口横径:
孕妇取仰卧位,两 腿弯曲双手紧抱双 膝,使胯关节和膝 关节全曲。测量两 坐骨结节内侧缘, 正常值为8.5~9.5cm。 此径小于8cm时应 加测出口后矢状径。
第27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出口后矢壮径:
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 至骶骨尖端长度。检 验者带指套右手食指 深入孕妇肛门向骶骨 方向,拇指置于孕妇 体外骶尾部,两指共 同找到骶骨尖端,用 尺放于坐骨结节径线 上。用汤姆斯出口测 量器一端放于坐骨结 节间径中点,另一端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36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 两侧壁内聚, 坐骨棘突 出, 尺骨弓较窄, 骶坐切 迹窄呈高弓型, 骶骨较 直而前倾, 致出口后矢 壮径较短。因男型骨盆 呈漏斗型往往造成难产。 较少见, 在我国妇女中 占1%~3.7%。
第37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4.骨盆最小平面范围,前面是耻骨联合下 缘,两侧为坐骨棘后面为: (D) A.第4~5骶椎间 B.第3~4骶椎间 C.骶岬 D.骶骨下端 E.骶尾关节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42页
5. 选择题: 6. A. 女型骨盆 B. 扁平型骨盆 7. C. 类人猿型骨盆 D. 男型骨盆 8. E. 均小骨盆
第8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9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10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11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12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13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14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15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输卵管:连接卵巢和子宫的管道,负责输送卵子和受精卵
04
阴道:连接子宫和外生殖器的管道,负责排出月经和分娩
2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生殖激素分泌
01
雌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女性特征
03
雄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女性特征
02
孕激素:维持妊娠,促进胎儿发育
04
促性腺激素:调节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女性特征
05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01
物理治疗:使用激光、微波等物理方法进行治疗
0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疾病,如肿瘤、畸形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02
4
女性生殖系统保健
健康生活方式
01
均衡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02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03
适量运动:进行适当的运动,如瑜伽、慢跑等
生殖周期
女性生殖周期分为月经周期、排卵周期和妊娠周期
排卵周期:指女性卵巢周期性排卵的过程,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
妊娠周期:指女性受精卵着床、发育和分娩的过程,通常持续40周左右
月经周期:指女性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和修复的过程,通常持续28天左右
生殖功能
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子,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05
乳腺:分泌乳汁,哺乳婴儿
06
生殖器官功能
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01
输卵管:输送卵子,受精场所
02
子宫:孕育胎儿,产生月经
03
阴道:性交通道,分娩通道
04
生殖器官发育
01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共45张PPT)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共45张PPT)
淋 巴:与血管伴行,分内、外生殖器淋巴。
神 经: 外阴部为阴部N(运动和感觉N)
内生殖器由交感和副交感支配。
五、★骨盆
作用:
骨骼:骶骨、尾骨、两块髋骨 关节: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尾关节 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 标记:骶岬、坐骨棘、坐骨结节、耻骨弓 分界:耻骨联合上缘、骶岬上缘、髂耻缘连线 类型:女性、男性、类人猿、扁平型 女性骨骼特点:宽、浅、结构薄而平滑、利于胎儿娩出
素的敏感性;宫口松弛,粘液增加 输卵管:增加上皮C活动,利于受精卵运行 阴道上皮 :促进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
乳 房: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 促进水钠潴留
促进骨钙沉积
★孕激素生理作用
子宫:使子宫肌松弛,降低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利于受精卵生长发育;使内膜转为分泌期
输卵管:抑制其收缩 阴道上皮 :促进阴道上皮C脱落 乳房:使乳腺腺泡发育 促进水钠排泄
骨盆的平面 入口平面
中骨盆平面 出口平面
骨盆轴
六、 骨盆底
由耻骨联合下缘、尾骨尖、耻骨降支、坐骨升支
及坐骨结节围成 坐骨结节连线分前后三角:尿生殖和肛门三角区
盆底组织 外层: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 肌、 肛门外括约肌,肌腱会合成中心腱
中层:即泌尿生殖膈。上、下筋膜、 会阴深横肌、
下丘脑
GnRH ↓
垂体
↙ ↘↘
FSH LH
↘↙ 卵巢↘
↙ ↓↘
卵泡 排卵 黄体
↓ 雌激素
↓ 雌、孕激素
三、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一)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 FSH:排卵前24h左右低峰,24h左右直降
❖ LH:排卵前24h陡峰, 24h左右骤降
❖ 雌激素:排卵前高峰,排后7-8天第二峰

女性生殖生理

女性生殖生理

女性生殖生理1. 引言女性生殖生理是指与女性生殖系统和生殖功能相关的生理学过程。

它涵盖了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功能以及女性生殖周期中的各个阶段。

了解女性生殖生理对于保持女性健康和了解生殖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女性生殖器官、生殖周期以及与女性生殖相关的常见生理现象。

2. 女性生殖器官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部性器官。

内部性器官主要包括卵巢、子宫和输卵管,而外部性器官则包括阴道和外阴。

2.1 卵巢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位于盆腔内。

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激素。

女性在出生时,卵巢内含有数百万个初级卵泡,但只有一小部分会发育成为成熟的卵子。

每个月,卵巢会释放一个卵子,这个过程称为排卵。

2.2 子宫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器官,位于盆腔内。

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地方,它的内膜会在每个月的生殖周期中厚度变化,以便为受精卵提供良好的着床条件。

如果没有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会在月经期间脱落,形成月经。

2.3 输卵管输卵管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通道。

当卵子从卵巢释放后,它会通过输卵管向子宫移动。

受精卵会在输卵管中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并沿着输卵管移动到子宫进行着床。

2.4 阴道和外阴阴道是连接子宫和外部生殖器官的通道,它在性交过程中充当通道。

外阴包括阴蒂、阴唇和会阴等部位,它们共同构成了女性的外部生殖器。

3. 女性生殖周期女性生殖周期通常被称为月经周期,它是指从月经开始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开始的前一天的时间间隔。

女性生殖周期一般为28天,但也有一定变化范围。

女性生殖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

3.1 经期经期是女性生殖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最容易被注意到的一个阶段。

在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月经。

一般情况下,经期持续3-7天。

3.2 卵泡期卵泡期是女性生殖周期中的第二个阶段。

在卵泡期,卵巢会开始发育卵泡,其中一个卵泡会发育成熟并释放卵子。

3.3 排卵期排卵期是女性生殖周期中的第三个阶段。

第二章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章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分泌早期 月经周期的第15~19日。此期内膜腺体更长 ,弯曲更明显。腺上皮细胞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的空泡,间 质水肿,螺旋小动脉增生。
2.分泌中期 约在月经周期第20~23日。内膜较前更厚并 呈锯齿状;腺上皮细胞增大,糖原空泡突破细胞顶端,排入 腺腔(顶浆分泌);间质更加水肿,疏松,螺旋小动脉增生 并卷曲。
女可有下腹部及腰骶部坠 胀感、疲倦、情绪 波动、乳房胀痛等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 经期卫生:正确认识,经期卫生,异常情况的 处理。
三、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产生并排 出卵子
排卵 黄体的形成及退化
卵巢的 功能
卵泡闭锁
合成并分 泌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雄激素
多肽激素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3.分泌晚期 约在月经周期的第24~28日。此期内膜厚约 10mm,呈海绵状。内膜腺体腔有糖原分泌;间质更加疏松、 水肿,表层上皮细胞下的间质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螺 旋小动脉增长,更加弯曲,管腔也扩张。
五、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下丘脑、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调节、相 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 系统,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分泌期: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雌、孕激素 共同作用下形成。
增生期:
1.增生早期:周期的第5—7天。内膜薄、腺体少、 间质密、血管直细。
2.增殖中期:周期的第8—10天。内膜增厚、腺体 增加、间质水肿、血管弯曲。
3.增殖晚期: 周期的第11—14天。 内膜更厚、腺体弯 曲、间质网状水肿、 血管弯曲增粗。
五、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1、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促卵泡素的变化 促黄体生成素的变化 雌激素的变化 孕激素的变化

《女性生殖生理》课件

《女性生殖生理》课件
- 免疫调节对胚胎着床的影响
- 免疫调节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 免疫调节对分娩的影响
女性生殖系统免疫调节的机制 - 细胞免疫应答 - 体液免 疫应答 -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 细胞免疫应答
- 体液免疫应答
-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女性生殖系统免疫调节的临床意义 - 不孕症与免疫调节 - 反复流产与免疫调节 - 试管婴儿与免疫调节
排卵
排卵的定义:排卵是指女性卵巢中的卵子从卵泡中释放出来,进入输卵管等待受精的过程。
排卵的周期性:女性的排卵周期通常为28天左右,排卵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阶段。
排卵的生理机制:排卵受到激素的调节,当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这些激素刺激卵泡的生长和发育,最终导致排卵。
排卵的异常情况:如果女性存在内分泌失调或其他疾病,可能会导致排卵异常,如无排卵、排卵 延迟或不规律等。
运动对女性生殖的影响
有氧运动对女性生殖 的影响 * 改善血液 循环 * 促进激素分
泌 * 减轻压力
* 改善血液循环 * 促进激素分泌
* 减轻压力
力量训练对女性生殖 的影响 * 增强骨盆 肌肉 * 改善姿势和 平衡 * 减少跌倒风

* 增强骨盆肌肉 * 改善姿势和平衡
* 减少跌倒风险
瑜伽和普拉提对女 性生殖的影响 * 减轻压力和焦虑 * 增强核心肌肉 * 提 高柔韧性和平衡能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对女性生殖的影响
饮食调整: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 摄入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增加蔬 菜、水果、全谷类等健康食品的摄入。
运动锻炼: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 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 体素质和免疫力,减少生殖系统感染的 风险。
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时 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 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月 经不调等问题。

《女性生殖生理》课件

《女性生殖生理》课件

PART
03
生殖健康与疾病预防
REPORTING
生殖健康对于个人和家庭的意义
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幸福、保障人口素质。
生殖健康对于社会的意义
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口政策实施。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注意个人卫生
合理饮食与运动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01
02
03
04
早期发现生殖系统疾病,及时治疗。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避免不洁性行为。
01
生殖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研究女性生殖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揭示生殖健康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02
生殖系统与代谢系统的关系
研究女性生殖系统与代谢系统的关系,探讨生殖健康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加强生殖生理与其他学科如免疫学、内分泌学、心理学等的合作,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跨学科合作
VS
妊娠和分娩是女性生殖过程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阶段,需要母亲和胎儿的共同努力。
详细描述
在妊娠期间,母亲需要提供良好的营养、休息和护理,以支持胎儿的发育。同时,母亲也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等。分娩时,母亲需要保持足够的体力和耐力,以应对分娩过程中的挑战。胎儿也需要配合母亲的身体变化和分娩过程,以确保顺利出生。
总结词
总结词
绝经是指女性月经停止的生理现象,更年期是指女性从育龄期过渡到老年期的阶段。
详细描述
绝经是指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停止的生理现象。通常情况下,女性在45-55岁之间经历绝经。更年期是指女性从育龄期过渡到老年期的阶段,伴随着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等一系列生理变化。在更年期,女性可能会出现潮热、心悸、失眠等症状,需要适当的护理和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膜厚度 增生期 (排卵前) 增生为 主 (5-14d) 由 1mm→3 ~ 5mm修 复—自腺 体开口开 始上皮化
腺体 由直、稀、疏 →多、弯、长 上皮由立方形 →高柱状(假复 层)(核分裂相 多)
间质
血管
由直小A 酸性粘多糖 (AMPS)多(支 →稍弯螺 架作用)cell 旋小A 由圆形→多角 形(核分裂相 多) 分泌期 先↑6mm后 更长、更弯呈 AMPS↓ 螺旋小A (排卵后) ↓1/5~ 锯齿,上皮假 迅速增生, 通透性↑ 分化为 1/3 复消失(单层排 细胞呈多角形 增长超出 主 列)腺体分泌 →分化为肥大 内膜厚度 (2WKS) ↑(核分裂相↓) 的蜕膜cell →更弯曲 (核分裂相↓) 月经期 (E+P)↓↓→肌层收缩→内膜血运↓→缺O2+PGF2α释放 (E+P) (1~4d) →螺旋小动脉痉挛→内膜缺血、坏死、剥脱→月经来潮
卵泡发育的分期
成熟卵泡的发育必经以下4期 成熟卵泡的发育必经以下 期
始基卵泡(primordial follicle):孕20周时达峰 始基卵泡 值约6~7×106,出生时降至1~2×106,青春 期减至300,000。 窦前卵泡(preantral follicle) 窦前卵泡 窦腔卵泡(antral follicle) 窦腔卵泡 成熟卵泡(preovulatory follicle or Graafian 成熟卵泡 follicle)
其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颈粘液结晶 阴道粘膜脱落细胞 基础体温 输卵管及乳房
月经周期的神经内分泌轴调控
生殖调节激素 GnRH( GnRH(下丘脑分泌) ) FSH及LH(由腺垂体产生) 卵巢激素:E2、P及抑制素 其他可影响月经周期的 激素:PRL、T、ACTH 激素 及甲状腺激素。

孕烯醇酮 17ɑ–羟孕烯醇酮 ɑ 羟孕烯醇酮 脱氢表雄酮 DHEA) (DHEA) 雄烯二酮 雌酮 睾酮 雌二醇 孕酮 17ɑ–羟孕酮 ɑ 羟孕酮
卵巢排卵及激素分泌的综合调控
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E、P、T相互关系 、 、 相互关系
E + 子宫内膜分泌象 + 子宫及阴道内膜吸贮糖原 + 孕卵着床 + 发育乳房 + 角化阴道上皮 + 宫颈粘液分泌 + 钠水潴留 + 子宫及输卵管收缩 ﹣ Gn-RH分泌 + 增殖子宫阴道 ﹣ 男性化 + 同化蛋白 ﹣ Gn-RH分泌 + P + + + ﹣ ﹣ ﹣ ﹣ ﹣ ﹣ T + + ﹣
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是卵巢周期性变化的最直观表现。 根据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可将月经周期 月经周期分为如下4 月经周期 期: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 月经期 卵泡期、 月经期。 卵泡期 排卵期、黄体期及月经期 子宫内膜组织学的周期性变化是确定卵巢是否排 卵的最可靠依据。对应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将子宫 内膜组织学的周期性变化分为:增生期 增生期(早、中、 增生期 晚)、分泌期 分泌期(早、中、晚)及月经期 月经期3期。各 分泌期 月经期 期特点如下:
E
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1、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一个标志,子宫内膜 受E、P影响,由增生期变为分泌期,在分泌后 期有萎缩、剥脱伴随子宫出血。 ●月经的临床表现 经期 月经史:初潮 —— 绝经年龄(或末次月经) 周期 月经量:正常为30~50ml 月经血特征:暗红色、粘稠、不凝
始于40岁以后,历时 ~ 年不等 年不等。 始于 岁以后,历时1~10年不等。 岁以后
岁以后。 指60岁以后。 岁以后
女性生殖生理
physiology of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第二性征初现 生殖器官发育 生长突增 月经来潮 生殖能力未臻成熟
女性生殖生理
黄体形成
黄体退化
黄体细胞的功能表达
排卵后黄体血管化,使黄体颗粒细胞能直接摄取 胆固醇合成孕酮(P),形成排卵后P分泌峰。 黄体细胞继续合成E2,形成排卵后E2第二个分泌 峰(稍低于排卵前峰值)。 孕酮抑制新的卵泡发育。 黄体退化后导致E2及P同步下降,解除对FSH的 负反馈抑制,FSH又开始升高。 黄体期末FSH刺激新的卵泡开始发育。
FSH与LH协同产生雌激素学说 与 协同产生雌激素学说
排卵前激素分泌


排卵的机制
LH解除卵母细胞成熟抑制因子(OMI)作用, 使初级卵母细胞(2n)完成第1次减数分裂变成 次级卵母细胞(n)。 LH解除颗粒细胞黄素化抑制因子(LI)作用, 使排卵前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产生少量孕酮→ 正反馈产生FSH峰,同时增加卵泡壁的膨胀性。 FSH、LH及孕酮联合作用:①激活蛋白水解酶 (纤维蛋白溶酶、胶原酶等)→排卵孔;②使卵 泡液中PGs增加,协助排卵。 排卵发生在LH峰后10~12h(E2峰后24~36h)。
女 性 生 殖 生 理
physiology of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女性生殖生理
physiology of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指出生后4周内。 指出生后 周内。 周内 从出生4周~12岁左右。 岁左右。 从出生 周 岁左右 指10~19岁。 ~ 岁 岁左右开始, 从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 年。 岁左右开始 历时约30年
physiology of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卵巢的解剖特点
女性生殖生理
physiology of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排卵 黄体形成及退化 卵泡闭锁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成熟卵泡的结构
成熟卵泡模式图
月经周期的神经内分泌轴调控
月经周期的神经内分泌轴调控
月经周期的神经内分泌轴调控
正常月经周期的变异
排卵前卵泡功能的表达
窦前卵泡 ①颗粒细胞开始出现FSH受体;②FSH 诱导颗粒细胞合成芳香化酶;③开始少量合成雌 激素。 窦腔卵泡 ①颗粒细胞开始表达LH受体;②FSH与 LH协同作用于颗粒细胞及泡膜细胞开始大量产生 E2;③E2负反馈抑制FSH分泌;④优势卵泡竞争 FSH使其余卵泡闭锁。 成熟卵泡 E2分泌达峰值,并正反馈作用于下丘 脑形成排卵前LH脉冲性分泌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