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导言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必修二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必修二在高二历史的学习中,必修二是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高二历史常考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理解这一历史课程。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对于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深刻的影响。
高二历史常考的知识点包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
我们需要掌握这些概念的含义和相互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二、中国古代史的学习1. 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包括唐朝的统治制度、科举制度、交通与经济发展、文学艺术等。
2. 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包括北宋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的变化、农村经济的发展、科技与文化的繁荣等。
三、中国近代史的学习1.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介绍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以及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2. 戊戌维新与百日维新:分析戊戌维新和百日维新的背景、原因,以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四、世界近代史的学习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战争过程、以及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2. 俄国十月革命: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五、中国现代史的学习1.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研究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原因,以及对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的影响。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历史进程,以及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总结:高二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等方面的内容。
同学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并能够在考试中准确应用。
通过努力学习和复习,我们可以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油!。
高中历史导言课

于是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 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 容不下一块功德牌坊,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在哪里,那个礼仪之邦?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 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衫,你却说我行为异常?为什么我 倍加珍惜的汉装,你竟说它属于扶桑?为什么我真诚的告白,你 总当它是笑话一场?为什么我淌下的热泪,丝毫都打动不了你的 铁石心肠? 在哪里,那个信义之乡?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我不愿为 此痛断肝肠,不愿祖先的智慧无人叹赏,不愿我华夏衣冠倒靠日 本人去宣扬。所以,我总有一个渴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拾起自 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 记住吧,记住吧,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曾经有一条河流 叫长江,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曾经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了解过去,才能认识现在和预测未来)
• 3、历史充满智慧,读史可以明智
4、历史要会考、高考。
你主要从哪里 了解历史知识?
你觉得从这些途径中获得的历史知识可靠吗?
电视剧中的历史错误——《三国演义》
• 曹操有一次去打袁术,军中缺粮,曹操下令 让管粮官把大槲换成小槲,有些士兵饿得去 吃玉米。 • 其实玉米是在明朝中期的时候才被引进中国, 三国的时候中国哪儿有玉米。 • 电视剧中蜀汉军队打出的旗子上写的是一个 “蜀”字。 • 蜀汉的国号本来是“汉”,“蜀”是当时魏、 吴两国对刘备政权的一种带有歧视性的叫法, 而“蜀汉”则是后世史家的称呼。旗子上应 该写“汉”字 。
一千年前的中国
一千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 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
一千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11 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 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 的首都则有150万人。 一千多年前中国华北的钢铁业年产就达125万吨,这是 个什么概念?公元1788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钢 铁业年产才有7.6万吨。 一千年后的西方人说:“一千年前的中国经济总量最高 时占当时世界的80%。” 一千年后,竟然有为数不少的中国人震惊地说:“这怎 么可能?”
历史开学导言课

第一篇 什么是历史? 第二篇 为何学历史? 第三篇 如何学历史?
第一篇 什么是历史? 历史就是对过去的事
情所做的客观的记录
甲
历:甲骨文:一只脚,表示人穿过树
骨
林。《说文》:历,过(空间)也,
文
传(时间)也 。
篆 书
史:甲骨文:表示一种特殊身份、职 位的人。《说文》:史,记事者也 (手在记事),从又持中。中,正也 。
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事实本身,
利具,整理一切可逢 识,有选择的记录。
着的史料。史学便是史料
——葛剑雄
学。——傅斯年
第一层面是指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是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去真实发生过的
事情,具有客观性,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
史学就是研究和阐述 发展的历史。第二层面是用文字或其他方
(2)按学术价值分类 ①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是指原 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 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的资料, 直接反映当时情况。 ②二手史料:是指后人的记录、转 述或研究成果,间接反映当时情 况。史料价值:一般而言,一手 史料比较客观、真实,史料价值 较高,二手史料主观色彩较强, 史料价值偏低。(注意:不是绝 对,需要甄别)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
要素。(5分)
答案:叙述一定时空框架内的历史事物;有指导思想;
客观、准确的记载;丰富的史实;有作者的认知。
第一篇 什么是历史?
通史
高中历史教材
专题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外历史纲要(下)》
高一年级学习 (合格性考试)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历史:人对过往事物的理性认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1.1第一单元导言课

基本特征:以庭为主要基本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即个 体小农经济。
知识结构展示:(宏观把握专题知识脉络)
农业
经济状况 经济活动
手工业
特
古代中国
点
经济
商业
经济制度 经济政策
导言课流程:专题相关理论解读
1、经济结构:
(1)结构的概念:即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 度,也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商业为辅的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 (3)古代中国经济的特点: 特点——农业发达、手工业先进、商业繁盛;发展轨迹: 从长期领先于世界到走向落后。
单元导言课
课标要求:
基本内容
基本认识
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 度
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商业发展的概貌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重农抑商
海禁等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 因
导入:解读专题标题
提出问题:
1、什么是经济结构? 2、结合引言谈谈你对古代中国经 济结构及其特点的理解。
5、自然经济(来自引言表述)
自然经济的概念来自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 为,自然的意思是合乎人类和事物本性的,是合理的。经济, 希腊语原意是“家庭管理”。是为了获取自然供给的东西,自 然也是合理的。
概念:生产是直接用于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 而不是用于交换的经济形式。
本质特征: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
3、土地制度:
广义的土地制度是指因土地的归属和利用 而产生的所有土地关系的总称。狭义的土地制 度仅仅指土地的所有制度、土地的使用制度、 和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
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大全五篇]
![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682ee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e.png)
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大全五篇]第一篇: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高一历史导言课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所以本课我采用这一设计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自主获得知识。
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学期导言课,是高一学生的第一节历史课,本课的学习内容很多,也不复杂,学习内容有四:知道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历史的作用)怎样学习历史?高中历史学什么?掌握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和历史学习的价值。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进入高中,刚刚入学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对高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教师有新的认识,并在新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虽然初中已学了三年历史,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价值还不清楚,初中常见的历史学习是死记硬背,学生缺乏好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学习方法单一,同时学生对历史综合运用能力也非常薄弱,这无疑给高中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历史,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框架结构,掌握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结合自身的体验,讨论学习历史的价值(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学习历史的价值,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探究历史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历史的方法在初中时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单一,因此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十分必要难点:学习历史的价值学生只有感到学习历史是对自己的人生是有用的,才会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首先老师在这里祝贺大家升入了高中,正式开始高中课程的学习。
老师姓谢,名正燕。
诶,同学们注意了,一听老师的名字是不是有矛盾的地方呀,花谢了又艳?其实不是这样子滴,老师的名字是燕子的燕,而不是花开正浓的艳,想来老师的爸妈在取名字的时候也是考虑到矛盾这一点而没有选择这个“艳”。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导言课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作初,第二个小时叫作正。
例【如资:料子拓时A展的.】两个提小时高就叫了子初市、子场正。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
如《扬州C慢.》“淳造熙丙成申”国,“淳民熙”经为南济宋孝结宗赵构昚年失号,衡“丙申”是干支纪年D。 .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升学需求(选修历史)选择的课程。 每个模块2学分,1学期,经考核合格,达到学业质量标 准的水平3或水平4,可获得相应学分。是学业考试的内 容,记入高考成绩。
校本课程,课标建议的课程是学生根据专业发展(历史 相关专业)或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选择的课程。每 个模块2学分,1学期,经考核合格,达到学业质量标准 的水平3或水平4,可获得相应学分。考试成绩记入综合 素质评价,供高校招生参考。
一、高中历史课程
必修课程
选修Ⅰ课程
中外历史纲要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模块1 国家制度与社会
治理
模块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模块3 文化交流与传承
选修Ⅱ课程
校本课程
(学校自主开设)
建议模块1 史学入门
建议模块2 史料研读
必修 课程
选修Ⅰ 课程
选修Ⅱ 课程
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共同基础课程,1学年,是对学业质 量水平进行评价的重要内容。学生经必修课程学习,经考 核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2,可获得4学分,可以毕业。
离。材)2料9纯.议话2题0;世二是纪避免2面0面年俱到代,即,“广泛中议论国”。度论的量点多衡,但的没有一状点说况清理是透,,原因“:缺同少对一象意秤识,也解决,办法有:“公专论秤一点、”
我们来看私2018秤年天、津卷米:请秤结合、全文油分析秤,文之中的分“我”为别何要”寻找“徽墨同。(一《虹天关何平处落也徽墨,》)有库平、漕平、
高中历史必修二导言

8.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
区域集团化:又叫区域一体化,指同一区域的 一些国家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加强经济 合作,通过某种形式(条约、协议)组成贸易 组织
3.产业革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 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 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 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 扩充到其他行业。 4.经济政策、经济制度 经济政策: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经济问题而制定 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经济制度: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占主要地位的 生产关系的总和
背景图:徐扬《乾隆南巡图》 描绘乾隆十六年(1751) 宋朝庆历年间的广告 货币 清高宗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爱迪生 认门前白兔儿为记 楼车模型 江浙的历史画卷。共 12卷, 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 不误宅院使用,转买兴贩, 封面背景为启跸京师部分。 别有加饶,请记白
历史(Ⅱ)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 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 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 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活 领域的认识,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西 古代希腊民主、罗马法、(二) 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发展和 新变化 (二、六) 方 近代欧美代议制 (三)
科学社会主义 (五) 当今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八)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八)
高二文科班历史导言课ppt课件

社会史观 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件的历史,包括价新航路的开辟 (1)全球史观: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 界逐渐连成整体 (2)文明史观: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 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 (3)现代化史观: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 路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 (4)革命史观:是殖民掠夺之路 (5)社会史观: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 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 一定社会的基础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 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 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 设施。
1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
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3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 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 映。
表达、知识的综合联系
能力:读题审题的能力;材料处
理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 证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16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 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 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 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24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 为主题,解读材料一。(10分)
(1)新航路开辟;(2分)新旧世界(或新旧大
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4分)物种交流
密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
(4分)
25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 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 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 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 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 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 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 “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 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 国的影响。(1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经济规律、经济危机
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 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 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6.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 式。 商品经济: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 式。
7.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或叫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经济运 行体制。是国家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 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10.阶级和阶层
阶级: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人们对于 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因而引起经济地位不同 和收入不同而形成的大的社会集团。 阶层:使人们基于相同的社会地位、职业和收入 等形成的社会群体。
资本主义国家的中产阶层:实际上是具有 中等收入水平的不同职业者
政治发展史
经济成长史
古代经济基本结构(一) 中 古代政治制度(一) 国 近代列强入侵及民主革命(四)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与资本主义 的曲折发展 (三)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七)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五)
1.什么是经济?
经济这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严复曾将经济一词翻为生计。 日本人将其正式翻为经济,后由孙中山先生从日将这一说 法引入中国。
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
2.商品、市场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市场: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狭义)
世界市场: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
背景图:徐扬《乾隆南巡图》 描绘乾隆十六年(1751) 宋朝庆历年间的广告 货币 清高宗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爱迪生 认门前白兔儿为记 楼车模型 江浙的历史画卷。共 12卷, 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 不误宅院使用,转买兴贩, 封面背景为启跸京师部分。 别有加饶,请记白
历史(Ⅱ)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 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 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 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活 领域的认识,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西 古代希腊民主、罗马法、(二) 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发展和 新变化 (二、六) 方 近代欧美代议制 (三)
科学社会主义 (五) 当今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八)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八)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根源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 经济(经济基础) 决定 反作用于 政治(上层建筑)
3.产业革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 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 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 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 扩充到其他行业。 4.经济政策、经济制度 经济政策: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经济问题而制定 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经济制度: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占主要地位的 生产关系的总和
又叫指令型经济 市场经济:或叫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经济运 行体制,也是一种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 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覆盖全社会 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8.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
区域集团化:又叫区域一体化,指同一区域的 一些国家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加强经济 合作,通过某种形式(条约、协议)组成贸易 组织
雄为了实现或维护一定阶级 或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
书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赖建诚 《经济史的趣味》
视频:《大国崛起》和《大国重器》
【温馨提示】
必修二教材的特点: 密集琐碎的知识点, 经济活动完整的阶段式的呈现, 缺少事件和人物。 落实预习; 高效课堂(小测、笔记等); 独立完成作业(《学探诊》); 重视单元测验、期中考试,可以避免补考。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 一个有机整体。
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 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指人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 能力
生产 劳动资料 物的因素 资料 劳动对象 劳动者 ——人的因素
生产力
生产关系: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核心和基础)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