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碧月彩云中5词三首(一)声声慢》178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珠星碧月彩云中5词三首(一)声声慢》169PPT课件

示例: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 使人亢奋,引人抒怀;可助兴,可消愁。
(意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特点)
(内涵)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秦观)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 •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赵嘏)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刑两年,经人搭救坐牢九日 。
• 1134-1155: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李清
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孤独终老。
为何而愁
• 愁之内涵:
•
亡国之恨
•
丧夫之痛
•
颠沛之苦
•
孀居之悲
作品内容和风格
• 前期:生活闲适,夫妻情深;多写生活情趣、闺怨 离愁; 风格清丽柔婉。
• 后期:亡国丧夫,漂泊江南;多写悼亡之悲、故国 之思、孀居之苦;风格哀婉凄楚。
早期作品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 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 把青梅嗅。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 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 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何写“愁”?
一、直接写愁(直接抒情)
声 声 李慢
清 照
• 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 • 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 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 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珠星碧月彩云中5词三首(一)声声慢》174PPT课件

--袁行霈--
学习模板
我从词中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读出了李清照的愁,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
无力地倚着窗儿,感到白日漫长难熬。她 呆望室外,陷入无限沉思之中。寂寞之情 显露无遗。
叁 “生命之音”
-生命之音-
A、前期词? B、后期词?
前期词与后期词
↘↗ → 快乐指数低 童年 生活质感弱
快乐指数高 成年→生活质感强
1151-1155年?在杭州悲苦离世,无子嗣死因死时不详。
初读提示
1.由背景信息把握全词情感基调。
2.有感情地朗诵本词。
听读提示
试着轻声跟读,体味词情。
概括词信息
时间:
事件:
地点: 人物:
环境: 情感:
概括词信息
时间:秋、傍晚 事件寻觅独饮…
地点:家中 人物:词人
环境:冷清凄凉 情感:愁
绝望
一剪梅(前期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与夫小别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 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特点:大视眼、大生活、大情
苦难谱写生命之音
国
家
夫
己
亡 家 丧独
国 国 夫居
之 之 之之
恨 思 痛悲
1.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清.赵翼)
2.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王国维 3.悲剧震撼人心……鲁迅 4.悲剧成就美……曹禺
苦难之于文学
作业
1、当堂背诵全词
2、课后请拟写一封信寄 给李清照,说说心里话。
学习模板
我从词中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读出了李清照的愁,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
无力地倚着窗儿,感到白日漫长难熬。她 呆望室外,陷入无限沉思之中。寂寞之情 显露无遗。
叁 “生命之音”
-生命之音-
A、前期词? B、后期词?
前期词与后期词
↘↗ → 快乐指数低 童年 生活质感弱
快乐指数高 成年→生活质感强
1151-1155年?在杭州悲苦离世,无子嗣死因死时不详。
初读提示
1.由背景信息把握全词情感基调。
2.有感情地朗诵本词。
听读提示
试着轻声跟读,体味词情。
概括词信息
时间:
事件:
地点: 人物:
环境: 情感:
概括词信息
时间:秋、傍晚 事件寻觅独饮…
地点:家中 人物:词人
环境:冷清凄凉 情感:愁
绝望
一剪梅(前期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与夫小别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 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特点:大视眼、大生活、大情
苦难谱写生命之音
国
家
夫
己
亡 家 丧独
国 国 夫居
之 之 之之
恨 思 痛悲
1.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清.赵翼)
2.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王国维 3.悲剧震撼人心……鲁迅 4.悲剧成就美……曹禺
苦难之于文学
作业
1、当堂背诵全词
2、课后请拟写一封信寄 给李清照,说说心里话。
语文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版必修3 词三首(一) 课件

姓名 生卒年
字号称谓
籍贯
李煜
937—978 字重光,初名从嘉,世称
李后主 江苏徐州
五代时南唐国主。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 建隆二年(961年)继位。李煜精书法,善绘画, 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 相关材料 最高。后降宋被囚,千古杰作《虞美人》《浪 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李煜文、词、 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录在《南唐二主 词》中。
2.“春花秋月”本是两种美好的事物,指代一年中的良 辰美景,但是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请说说理由。 我的答案: 春__花__秋__月__,__本__是__美__好__景__物__,__而__对__于__亡__国__之__君___,__却__勾__起__他__对_ 伤__心__往__事__的__怀__念__,__更__感__到__今__天__的__无__比__凄__凉__。___他__对__人__生__已__经_ 绝__望__,__所__以__见__了__春__花__秋__月__的__无__尽__无__休__反__而__觉___得__厌__烦__,__甚__至_ 是__诅__咒__了__。__因__为__他__过__去__的__那__些__快__意__的__享__乐__生___活__,__大__都__是__同_ 春__花__秋__月__联__系__在__一__起__的__。__现__在__春__花__秋__月__年__年___相__似__,__而__昔__日_ 欢__乐__却__一__去__不__回__,__所__以__他__发__出__哀__怨__的__感__叹__。______________
14.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 15.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16.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17.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 18.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珠星碧月彩云中5词三首(一)声声慢》171PPT课件

3、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志趣相
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 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 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 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 作品之一。
合作探究:
A:找出全词的“词眼” B:应该用怎样的情感读这首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整体感知,把握基调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愁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语速缓慢 语调低沉
声 声 慢
李 清 照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生平及不同时期创作风格。
2、加强诵读,通过对作品的把握,提升学生的 诵读水平。
三、走进作者,知识积累
1、作者介绍: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南 宋女词人,作品集《漱玉集》。词 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 山东济南人。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词被誉为婉约 正宗,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父亲李格 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 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 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 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 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 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 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 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珠星碧月彩云中5词三首(一)声声慢》135PPT课件

(二)、“易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 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 凄婉悲怆的格调。
《武陵春·春晚》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比拟作结,化虚为实
《一剪梅》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流动之愁,难以排遣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对比作结,因愁消瘦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诗歌中叠字用得好,表情达意或强烈、或委婉、或 深沉;状物描景绘声绘色,可见可闻;并且读起来 掷地有声,显示其音律美。
作用: 1.增强语言的韵律 2.既摹声又可绘色 3.升华作者的情感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暖还寒”,通常是用来形容早春气候特点的,是说天 气忽然暖和起来,一会儿又转寒,这是用来形容深秋气候 变化无端。 “将息” ,应作平息,静息,也有排遣、打发的意思。
因乍暖还寒的时候,很容易引起人们 的烦闷,更容易牵动人的愁绪。这两句写 深秋气候的变化莫测及自己在这种气候影 响下的烦躁不安的心情。
它承上兜住了前面一连串的感慨,启 下引出了下面的种种铺叙。
三 杯两盏淡酒,
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淡
欲以酒暖身,借酒浇愁 ,哪 知“淡酒”无力,怎么能抵
愁
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 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
经历了一场再嫁人、离异系狱的灾难。 53岁: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71岁: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 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闺怨离愁 南渡后: 词风——清丽柔媚
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李清照被人戏称为李三瘦
第一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武陵春·春晚》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比拟作结,化虚为实
《一剪梅》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流动之愁,难以排遣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对比作结,因愁消瘦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诗歌中叠字用得好,表情达意或强烈、或委婉、或 深沉;状物描景绘声绘色,可见可闻;并且读起来 掷地有声,显示其音律美。
作用: 1.增强语言的韵律 2.既摹声又可绘色 3.升华作者的情感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暖还寒”,通常是用来形容早春气候特点的,是说天 气忽然暖和起来,一会儿又转寒,这是用来形容深秋气候 变化无端。 “将息” ,应作平息,静息,也有排遣、打发的意思。
因乍暖还寒的时候,很容易引起人们 的烦闷,更容易牵动人的愁绪。这两句写 深秋气候的变化莫测及自己在这种气候影 响下的烦躁不安的心情。
它承上兜住了前面一连串的感慨,启 下引出了下面的种种铺叙。
三 杯两盏淡酒,
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淡
欲以酒暖身,借酒浇愁 ,哪 知“淡酒”无力,怎么能抵
愁
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 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
经历了一场再嫁人、离异系狱的灾难。 53岁: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71岁: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 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闺怨离愁 南渡后: 词风——清丽柔媚
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李清照被人戏称为李三瘦
第一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珠星碧月彩云中5词三首(一)声声慢》163PPT课件

声声慢
李清照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 难将息(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滴。这次第(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学习目标:
1.以意逆志,感受词人愁情之深; 知人论世,探究词人愁情之因。
2.诵读品味,置身诗境,赏析作品言愁之精妙。
整体感知:
1.结合课下注释,自由朗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我看到了…… 我听到了…… 我感受到了……
整体感知:
意象:淡酒、急风、秋雁、 黄花、梧桐、细雨
别是一家
李清照
长葛市一高
朱文娟
别是一家
李清照
长葛市一高
朱文娟
早期作品:
如梦令(一)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二)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早期作品: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
意境:凄凉、萧瑟、哀伤 形象:景和人
合作探究: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合作探究:
触景生愁 亡国之悲 丧夫之痛 飘零之愁 孀居之苦 遗失金石古籍 人到暮年
品读赏析:
从词中找出最能打动你的一处词句进行批注。
(提示:从修辞手法,景与情的关系,炼字用 词等方面进行批注。)
选择的词句:
批注: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珠星碧月彩云中5词三首(一)声声慢》138PPT课件

词坛
济南二安
词坛
济南二安
幼安、易安
“审容膝之易安”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李清照经历了人生的三大磨难: • 一是丈夫早逝,遭遇感情生活磨难; • 二是国家破碎,身世飘零,居无定所; • 三是晚年孤独,身边无亲无友。
乱世中的美神 —梁衡
易安体
• 其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 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 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具有“神”愁“ 形”瘦“,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
1.隐士 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 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2.斗士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 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 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 城尽带黄金甲。”
• 体会下写面出的了诗愁句的分量别、是通形过、那重些。意抽象象写的愁的愁?通写过出意了愁 象的什一么下特子点变?得具体可感,愁托付给了一江春水、
• 一川“问烟君草能、有满几城多风愁絮?、恰黄似一梅江雨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 雨。”—— 贺铸《青玉案》
3.伤感
李清照《醉花阴》菊花,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
4.高洁品格 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 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 枝宁自枯”。
• 苏东坡有一次去相府拜见王安石,刚好王不在, 只见案上有咏菊诗,只写下头两句:“西风昨夜 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了暗自好 笑,他认为菊花即使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他 步原韵,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 人仔细吟。”王安石读过苏东坡有嘲笑之意的续 句以后,觉得苏东坡观察不够全面。后来二人政 见不和,苏东坡被贬滴黄州。苏到黄州后,一天 正值风雨交加,苏与友人在菊园赏菊,亲眼看到 了落英缤纷,“满地铺金”的场面。
济南二安
词坛
济南二安
幼安、易安
“审容膝之易安”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李清照经历了人生的三大磨难: • 一是丈夫早逝,遭遇感情生活磨难; • 二是国家破碎,身世飘零,居无定所; • 三是晚年孤独,身边无亲无友。
乱世中的美神 —梁衡
易安体
• 其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 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 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具有“神”愁“ 形”瘦“,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
1.隐士 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 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2.斗士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 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 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 城尽带黄金甲。”
• 体会下写面出的了诗愁句的分量别、是通形过、那重些。意抽象象写的愁的愁?通写过出意了愁 象的什一么下特子点变?得具体可感,愁托付给了一江春水、
• 一川“问烟君草能、有满几城多风愁絮?、恰黄似一梅江雨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 雨。”—— 贺铸《青玉案》
3.伤感
李清照《醉花阴》菊花,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
4.高洁品格 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 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 枝宁自枯”。
• 苏东坡有一次去相府拜见王安石,刚好王不在, 只见案上有咏菊诗,只写下头两句:“西风昨夜 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了暗自好 笑,他认为菊花即使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他 步原韵,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 人仔细吟。”王安石读过苏东坡有嘲笑之意的续 句以后,觉得苏东坡观察不够全面。后来二人政 见不和,苏东坡被贬滴黄州。苏到黄州后,一天 正值风雨交加,苏与友人在菊园赏菊,亲眼看到 了落英缤纷,“满地铺金”的场面。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珠星碧月彩云中5词三首(一)声声慢》160PPT课件

无法言说的孤寂之愁 无处寄托的相思之愁 无人怜爱的凄苦之愁
四、后期词: 国破家亡之愁 颠沛流离之愁 孤苦无依之愁 凄凉落魄之愁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 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 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 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 动许多愁。
惜春自伤之愁 孤苦凄凉之愁 国破家亡之愁
三、前期词:家愁、情愁 闲愁、离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 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 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 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孤独寂寞的家愁情愁 互相思念的闲愁离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 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 比黄花瘦。
一生寻觅,终生求美的李清照,将身致残, 把心撕碎,写尽无穷的愁,也铸就无穷的美。
声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 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 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声 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
慢 个愁字了得?
颠沛流离之苦 家破人亡之恨 孤苦无依之悲
李清照——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易安的一生
❖ 天真矜持快乐无忧的宦门少女 ❖ 才情过人婉约清丽的曼妙女子 ❖ 终日凝眸柔肠愁结的闺中思妇 ❖ 颠沛流离晚景凄凉的落魄红颜
二、 创作的两阶段
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从愁情角度分析: 前期词:家愁、情愁、闲愁、离愁
后期词: 国破家亡之愁 颠沛流离之愁 孤苦无依之愁 凄凉落魄之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声
声
慢李 清 照
】
李清照大事记
1103年: 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 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 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1131年: 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 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 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 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词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词人 的情感?(即词眼)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颗消愁散
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人。——离愁
总结:酒是“愁”的象征。
风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为什么词人看到“雁”过就 伤心?
李清照: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
作者是如何抒愁的?
直接抒情的句子是:
寻寻觅觅,冷冷清 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寻寻觅觅
动 作 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
环 境 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 受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意象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有哪些方 面的内容?
孀居之悲 思夫
愁 沦落之苦 思乡
亡国之痛 思国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 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 内容:闺怨离愁
渡 前Βιβλιοθήκη 词风:清丽婉转南 内容:怀旧悼亡 渡 后 词风:凄婉哀怨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总结: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 离情正苦;一叶叶,一 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 子》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雨 以 声 衬
细雨绵长,细雨与 情
愁绪相似。
顿
生
凄
凉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之
总结 诗词的鉴赏方法
•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 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 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 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 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感
知人论世
李清照大事记
1103年: 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 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 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1131年: 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 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 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声
声
慢李 清 照
】
李清照大事记
1103年: 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 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 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1131年: 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 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 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 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词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词人 的情感?(即词眼)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颗消愁散
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人。——离愁
总结:酒是“愁”的象征。
风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为什么词人看到“雁”过就 伤心?
李清照: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
作者是如何抒愁的?
直接抒情的句子是:
寻寻觅觅,冷冷清 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寻寻觅觅
动 作 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
环 境 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 受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意象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有哪些方 面的内容?
孀居之悲 思夫
愁 沦落之苦 思乡
亡国之痛 思国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 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 内容:闺怨离愁
渡 前Βιβλιοθήκη 词风:清丽婉转南 内容:怀旧悼亡 渡 后 词风:凄婉哀怨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总结: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 离情正苦;一叶叶,一 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 子》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雨 以 声 衬
细雨绵长,细雨与 情
愁绪相似。
顿
生
凄
凉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之
总结 诗词的鉴赏方法
•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 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 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 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 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感
知人论世
李清照大事记
1103年: 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 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 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1131年: 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 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 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