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胺合成酶产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
产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的菌株的选育的开题报告

产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的菌株的选育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γ-谷氨基甲酰胺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成分,可用于治疗胃肠功能不良、消化道溃疡、肝脏病、心血管疾病等。
γ-谷氨基甲酰胺的合成主要使用
化学合成方法,但该方法存在环境污染、反应步骤多、反应条件严格等
问题。
因此,使用微生物代谢工程技术合成γ-谷氨基甲酰胺越来越受到关注。
γ-谷氨基甲酰胺的合成是依靠产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的微生物。
因此,选育高产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的微生物菌株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产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的菌株的选育。
二、选育目标
本文选育的目标是高产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的菌株,具有以下特点:
1. 高效稳定:能够在不同条件下稳定产生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
2. 高产能:能够产生大量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
3. 操作简便:菌株易于培养,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三、选育方案
1.分离筛选: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出可能产生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的菌株。
通过筛选,得到具有高产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潜力的菌株。
2.优化培养条件:针对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的合成需求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
包括优化培养基成分、pH、温度、气体氛围等因素。
3.基因重组: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基因引入到高产菌株中,以进一步提高合成酶的产率。
四、预计研究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计选育出高产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的菌株,并实现该菌株的规模化生产。
提高了γ-谷氨基甲酰胺的生产效率,为该药物的药物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生物合成研究

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生物合成研究近年来,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生物合成研究成为了许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
这是因为谷氨酰胺合成酶是细胞内重要的代谢途径之一,和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对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生物合成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价值。
谷氨酰胺合成酶是一种负责合成谷氨酰胺的酶,谷氨酰胺是一种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
在细胞合成谷氨酰胺时,两个分子的胺基化合物——谷酰胺和L-谷氨酸通过谷氨酰胺合成酶的作用被反应生成一分子的谷氨酰胺和一个水分子,反应式如下:谷氨酰胺 + ATP + L-谷氨酸→ ADP + Pi + L-谷氨酰胺该反应的生物学功能非常重要,因为细胞内的谷氨酰胺将参与到蛋白质代谢、细胞生长和分化、硝化和葡萄糖代谢等多种代谢途径中。
目前,针对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生物合成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功能、结构和功能调控机制这三个方面。
一、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功能已经有许多研究表明,谷氨酰胺合成酶对于细胞内合成谷氨酰胺具有关键的作用,而谷氨酰胺又是多个代谢途径的重要原料之一。
此外,谷氨酰胺合成酶也能调节氮代谢和氨基酸合成等机制。
因此,谷氨酰胺合成酶在细胞内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
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结构虽然在不同生物体内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组成、结构和催化机制存在差异,但是大部分细菌和真核生物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都是由两个亚基组成的。
这两个亚基分别是主亚基和辅助亚基,主要区别在于辅助亚基能够稳定主亚基的三维结构并且参与反应过程。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X射线晶体学等技术对谷氨酰胺合成酶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其结构和催化方式,并且发现谷氨酰胺合成酶还能够参与到细胞的其他代谢途径中。
三、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功能调控机制细胞通过一系列机制来调节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其中包括酶的翻译后修饰、合成酶的配体结合和合成酶的转录和翻译等机制。
此外,在有些细胞中,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也能够被外部信号所影响,如温度、pH值、外源化学物质等。
谷氨酰胺转胺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沈阡j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圉3.6装液量和摇床转速对产酶的影响Flg.3.6Effectofloadvo】umeandrotationspeedonMTGactivity3.2.2.2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接种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发酵周期,接种量大,有利于缩短发酵时间,但过大时,会使发酵前期菌体过量生长,反而会影响正常发酵。
并且较高的接种量会增加种子培养过程的难度和工作量,也会增加染菌的可能性。
接种量过小.发酵起动速度慢,菌体繁殖时间延长,也不利于酶活的提高。
从图3.7可知,当接种量增大时,婀G酶活增大.接种∥量为lO%时,酶活达到最高。
当接种量大于10%时,婀G酶活随接种量的增大而减小。
因此,适宜的接种量为lO%。
l・53争z鎏0‘90.60.30O2468101214接种量(%)图3.7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starterⅫount0nMTGactivityFig.3.7Effectof3.2.2.3初始pH对产酶的影响初始PH不当,可能严重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郑美英等,2000)。
通过采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将盐析后的酶液经聚乙二醇2000充分浓缩后上柱,用O.2mol/L的Nacl溶液洗脱,流速为1.8mI。
,瑚in,每管收集约l0111L。
如图4.2所示,洗脱过程中共收集到2个主要的峰,其中第二个峰为活性峰。
测定酶活及蛋自含量可知,酶经过ScphadexG・100层柝后,比酶活达到1.1lU/如g,酶又被纯化了3.17倍。
4.2.L3酶的纯化结果酶的各步纯化结果如表4.1所示。
寰4.1■TG的纯化结果T曲.4.1Resultof口Llrificationof町G粗酶液29”.94611.34O.2l一一盐析沉淀ls髓.36524.160.3385.67t.57透析脱盐、冻千后t379.604救.酾O.3578.921.68SeDH8dexG.100层析338.00375.18lIIl61.325.26由表4.1可知,在提取的各个步骤中,MI’G的比活力逐渐上升,由O.2lu/rng上升至1.1lu/mg,酶被纯化了5.26倍,说明MrG经过盐析沉淀、透析脱盐、冻千及S印HadexG.100,除去了大量的杂蛋白。
植物体内谷氨酰胺合成酶活力的测定

四、方法
1.粗酶液提取:称取植物材料1g于研钵中,加3ml提取缓冲液,置冰浴上研磨匀浆,转移于离心管中,4℃下15,000g离心20min,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2.反应:1.6ml反应混合液B,加入0.7ml粗酶液和0.7ml ATP溶液,混匀,于37℃下保温半小时,加入显色剂1ml,摇匀并放置片刻后,于5,000g 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测定540nm处的吸光值,以加入1.6ml反应混合液A的为对照。
3.粗酶液中可溶性蛋白质测定:取粗酶液0.5ml,用水定容至100ml,取2ml 用考马斯亮蓝G-250测定可溶性蛋白质。
4.原始数据记载
5.结果计算:GS活力(A·mg﹣1 protein·h﹣1)=
式中 A—540nm处的吸光值;
P—粗酶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mg/ml);
V—反应体系中加入的粗酶液体积(ml);
T—反应时间(h)。
产谷氨酰胺转胺酶(TGase)菌株的分离、鉴定及Tgase基因的克隆表达的开题报告

产谷氨酰胺转胺酶(TGase)菌株的分离、鉴定及Tgase基因的克隆表达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产谷氨酰胺转胺酶(TGase)的菌株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一种酶菌,它能够将谷氨酰胺酸和赖氨酸转化为肽键,并在食品制品中形成特有的结构和品质。
TGase可以用于改善食品的物理性质、味道、质量、保存性和口感等方面,广泛应用于肉制品、饮料、面包、乳制品和海鲜制品等。
因此,分离、鉴定和克隆表达TGase基因,对于探究其生物合成机制,提高食品品质,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1.从肉类或海鲜制品中采集样品,并进行筛选和检测,分离出一种产TGase的菌株。
2.针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
3.通过16S rDNA序列比对,进一步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
4.对该菌株的TGase基因进行全长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
5.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对该菌株TGase基因进行表达,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和分析。
三、研究计划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从肉类或海鲜制品中采集样品,并进行分离纯化。
2. 菌株分离:菌株鉴定的具体方法是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特性、生化特性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16S rDNA序列比对进一步确定菌株分类地位。
3. 克隆表达:根据该菌株的TGase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其进行全长克隆。
构建表达载体并进行原核表达,分析其表达产物。
4. 结果分析:对分离、鉴定、克隆表达和表达产物的检测进行结果分析。
四、研究前景通过本研究的实验,将能够分离、鉴定TGase产生菌株,并初步探讨其生物合成机制。
同时,能够对该菌株的TGase基因进行克隆表达,获得其表达产物。
这将有助于深入探究TGase的生物学功能和代谢途径,促进该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为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检测

迪信泰检测平台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检测
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是高等植物氮代谢中的关键酶,能催化铵离子和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参与氨同化过程,不仅可以防止铵离子过多造成的生物毒性,而且谷氨酰胺也是氨的主要储存和运输形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可作为衡量植物氮素同化水平的一项重要生理指标。
测定原理:谷氨酰胺合成酶在ATP和Mg2+存在下,催化铵离子和谷氨酸合成谷氨
酰胺,谷氨酰胺进一步转化为γ-谷氨酰基异羟肟酸,在酸性条件下与铁形成红色
的络合物,产物在540nm处有最大吸收峰,通过吸光值的变化即可表征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
迪信泰检测平台采用生化法,可高效、精准的检测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变化。
此外,我们还提供其他氮代谢类检测服务,以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生化法测定谷氨酰胺合成酶样本要求:
1. 请确保样本量大于0.2g或者0.2mL。
周期:2~3周。
项目结束后迪信泰检测平台将会提供详细中英文双语技术报告,报告包括:
1. 实验步骤(中英文)。
2. 相关参数(中英文)。
3. 图片。
4. 原始数据。
5.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信息。
迪信泰检测平台可根据需求定制其他物质测定方案,具体可免费咨询技术支持。
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GS)1、培养条件:将菌株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在30℃下培养3 d,再从种子培养基接种到产酶培养基上,摇床培养条件为28℃下培养36 h,液体培养摇床的转速为160 r/min。
2、无细胞抽提液的制备(1)菌体收集。
菌株在摇床培养36 h,在转速8 000 r/min 下离心20 min,以质量分数为1%的KCl溶液洗涤2次,得到湿菌体,放入-20℃冰箱中保存,备用。
(2)超声波破碎。
融化冻存的菌体,加入3倍体积的浓度为0.05 mol/L 咪唑-HC1缓冲液(pH 值7.0,含浓度2 mmol/L的DTT,用于保护酶蛋白的二硫键,免受超声波的破坏;含浓度2 mmol/L 的Mg 2+,用于稳定酶活力),制成菌悬液,用超声波破碎器于冰浴中在功率400 W,工作1 s,间歇3 s 条件下处理20 min。
然后在温度4℃,转速8 000 r/min 下离心30 min,上清部分即为无细胞抽提液。
3、酶活测定[1]:反应总体积为3 mL,1.6 mL的反应混合液(pH 值7.0)0.1 mol/L的Tris- HCl 80mmol/L的Mg 2+20 mmol/L的谷氨酸钠盐20 mmol/L的半胱氨酸2 mmol/L的EDTA 80 mmol/L的盐酸羟胺再加入0.7 mL的浓度40 mmol/L的ATP溶液,最后加入0.7 mL的粗酶液,混匀。
于37℃下保温0.5 h。
加入显色液(含浓度0.2 mol/L的TCA,0.37 mol/L 的FeCl 3和0.6mol/L的HCl混合液)1 mL,终止反应并显色。
空白对照采用上述反应液体系,不加酶液蒸馏水补足反应体积。
在波长540 nm 处比色测定形成的γ-谷氨酰羟肟酸。
在上述条件下,1 min催化形成1μmolγ-谷氨酰羟肟酸所需要的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力单位,比活力为U/mg 蛋白。
A计算公式为:GS 酶活力=t⨯⨯VP式中:A———540 nm 处的吸光度;P———粗酶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mg/mL;V———反应体系中加入的粗酶液体积,mL;t ———反应时间,h。
_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
!1!%>?/@ 电泳 检测酶的纯度
A5B
浓缩胶的浓度分别为 &$C 和 #C , 染色剂为考马斯亮 操作电压 $$0F , 电泳时间为 (G#H 。 蓝 D%$E0 ,
50 0 0
图1
&’$’# &’$’#’&
粗酶酶学性质的测定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分 别 在 $0 、 $E 、 (0 、 (E 、
中图分类号 : TS201.2+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02- 0306 ( 2007 ) 01- 0060- 03
的发酵水平不高 , 商品酶的价格较高 , 直接限制了该 酶的应用。本实验室筛选出一株产 MTG 能力较强的 灰 轮 丝 链 轮 丝 菌 ZC60 , 经摇瓶液体发酵后得到的
50
100
150
200
250
mL
Sephadex G- 100 层析的洗脱曲线
采 用 !1!%>?/@ 电 泳 检
设其中的最高点酶活 #0 、 #E 、 E0 、 EE 、 I0J 下测定酶活, 为 &00C , 其余与之相比得相对酶活, 由相对酶活对 温度作图, 即得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
MN/ 的 纯 度 鉴 定
[1]
MTG 的纯化方法
酶 的 ( NH4) 2SO4 盐 析 沉 淀
1.2.3.1
MTG 为 胞 外 酶 ,
发 酵 液 经 过 4℃过 滤 或 冷 冻 离 心 后 , 收 集 滤 液 , 即 得 粗酶液。在粗酶液中加入固体硫酸铵至饱和度为
50% , 在 冰 箱 中 过 夜 , 离 心 ( 5000r /min 、 10min ) 后 , 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氨酰胺合成酶产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刘川顺1,2,*李平1,李健2(1.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200092;2.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合肥230036)收稿日期:2010-03-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6138);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9ZR1434500)。
作者简介:刘川顺(1986-),男,安徽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
*为通讯作者。
摘要:通过对枯草杆菌、黑曲霉、米曲霉3种菌株的筛选,得到3种菌株具有产谷氨酰胺合成酶(GS )的能力,其中米曲霉产酶能力较高,对米曲霉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使其产酶能力提高了15.6%。
确定了米曲霉最佳超声波破碎条件为:功率400W ,工作1s ,间歇3s ,超声20min 。
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最佳酶促反应时间为30min ,最适pH 值为6.5,最适温度为60℃,并且得出了M g 2+和M n 2+对维持酶活至关重要。
关键词:谷氨酰胺合成酶;米曲霉;紫外诱变;酶学性质中图分类号:TQ925+.9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1-9646(X).2010.07.001Screening and Enzyme Property of Enzyme-producing StrainsLiu Chuanshun 1,2,*Li Ping 1,Li Jian 2(1.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China ;2.College of Tea &Food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6,China )Abstract :By screening Bacillus subtilis ,Aspergillus niger and Aspergillus oryzae ,three kinds of strains have producted the ability of glutamine synthetase (GS),in which Aspergillus oryzae has the higher production ability of enzyme ,its production capacity of enzyme is improved 15.6%by ultraviolet mutagenesis of Aspergillus oryzae strains.The best ultrasonic fragmentation conditions of Aspergillus oryzae are determined :the power 400W ,the work time 1s ,the intervale time 3s ,the ultrasound time 20min.The best enzyme reaction time of GS is 30min ,pH 6.5,the temperature 60℃,M g 2+and M n 2+are essential to maintain enzymic activity.Keywords :glutamine synthetase ;aspergillus oryzae ;ultraviolet mutagenesis ;enzymatic properties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 ;EC6.3.1.2)是生物体中最古老、存在最广泛的酶[1],参与许多生物体的氮代谢和碳代谢。
它是生物体氮代谢的关键酶之一,而氮的同化作用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因此该酶及基因在细菌、真菌、植物体中得到了广泛研究[2-3]。
它可催化下式的反应:L-谷氨酸+氨+ATP=L-谷氨酰胺+ADP+无机磷酸。
它也是体外酶法转化合成茶氨酸的重要酶类之一[4],更是谷氨酰胺工业化生产中极其重要的催化剂,是非常有价值的物质,其需求量日益增多。
目前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合成法和发酵法。
发酵法虽然在经济效益和产量上占有优势,但是缺乏成本低、效率高和稳定性好的生产方法。
因此菌株的选择及优化和发酵工艺的改进是目前发酵法研究的热点。
黑曲霉和米曲霉均属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中的2个常见种,是重要的和安全的工业发酵菌株,也是多种酶的生产菌株,具有产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能力。
米曲霉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和美国饲料公司协会1989年公布的40余种安全微生物菌种之一[5]。
Hashimoto T 等人[6](1999年)报道米曲霉的菌丝由多细胞组成,是一类产复合酶的菌株,除产蛋白酶外,还产纤维素酶、糖化酶、木聚糖酶、淀粉酶和植酸酶等。
目前微生物发酵生产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菌株主要是节杆菌、棒杆菌等细菌,因此该曲霉菌株的优化和发酵工艺的改进,可以为生产谷氨酰胺合成酶开辟一条新途径。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菌种黑曲霉2279、米曲霉、枯草杆菌,均为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室保存。
1.1.2主要仪器及设备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Beckman 公司提供;第7期(总第214期)农产品加工·学刊No.72010年7月Academic Periodical of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Jul.文章编号:1671-9646(2010)07-0004-042010年第7期JY92.Ⅱ型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宁波新芝仪器公司产品;752型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提供;无菌操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提供。
1.1.3培养基与培养条件(1)斜面培养基(g/L):马铃薯200,葡萄糖20,琼脂20;自然pH值,高压灭菌20min。
(2)种子培养基(g/L):蔗糖20,蛋白胨20,M gSO4·7H2O0.5,KH2PO41,pH值6.0,高压灭菌20min。
(3)产酶培养基(g/L):葡萄糖20,蛋白胨20,M gSO4·7H2O0.5,KH2PO41,谷氨酸钠0.5,CaCl20.3;pH值6.0,高压灭菌20min。
1.2试验方法1.2.1培养条件将菌株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在30℃下培养3d,再从种子培养基接种到产酶培养基上,摇床培养条件为28℃下培养36h,液体培养摇床的转速为160r/min。
1.2.2紫外诱变(1)诱变方法。
取活化的米曲霉菌株,制成菌悬液,使孢子悬液中孢子浓度控制为1×106个/mL左右。
取5mL菌悬液加入直径为9cm的平皿,在距功率15W紫外灯20cm处搅拌照射不同时间,将未经紫外照射处理的样品作为对照,在红灯下稀释涂平板,在30℃下避光培养72h,根据平皿菌落数计算致死率[7]。
(2)筛选方法。
以菌落大小、形态和颜色为指标进行初筛,随机挑选50个单菌株进行培养,斜面培养3d,经传代2次后,接种于产酶培养基中,摇床发酵培养进行复筛。
复筛和遗传稳定性的测定均以测GS酶活力为指标。
1.2.3无细胞抽提液的制备(1)菌体收集。
菌株在摇床培养36h,在转速8000r/min下离心20min,以质量分数为1%的KCl 溶液洗涤2次,得到湿菌体,放入-20℃冰箱中保存,备用。
(2)超声波破碎。
融化冻存的菌体,加入3倍体积的浓度为0.05mol/L咪唑—HC1缓冲液(pH值7.0,含浓度2mmol/L的DTT,用于保护酶蛋白的二硫键,免受超声波的破坏;含浓度2mmol/L的M g2+,用于稳定酶活力),制成菌悬液,用超声波破碎器于冰浴中在功率400W,工作1s,间歇3s条件下处理20min。
然后在温度4℃,转速8000r/min下离心30min,上清部分即为无细胞抽提液。
1.2.4蛋白质的测定方法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测定可溶性蛋白质[8]。
依据标准曲线得到蛋白质含量。
1.2.5酶活力的测定按Spafio[9]方法测定谷氨酰胺合成酶的γ-谷氨酰基转移活性。
反应总体积为3mL,1.6mL的反应混合液(pH值7.0)内含浓度0.1mol/L的Tris-HCl,80mmol/L的M g2+,20mmol/L的谷氨酸钠盐,20mmol/L的半胱氨酸和2mmol/L的EDTA,80mmol/L 的盐酸羟胺,再加入0.7mL的浓度40mmol/L的ATP 溶液,最后加入0.7mL的粗酶液,混匀。
于37℃下保温0.5h,加入显色液1mL,终止反应并显色。
显色液内含浓度0.2mol/L的TCA,0.37mol/L的FeCl3和0.6mol/L的HCl混合液。
在波长540nm处比色测定形成的γ-谷氨酰羟肟酸。
在上述条件下,1min催化形成1μmolγ-谷氨酰羟肟酸所需要的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力单位,比活力为U/mg蛋白。
计算公式为:GS酶活力=AP×V×t.式中:A———540nm处的吸光度;P———粗酶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mg/mL;V———反应体系中加入的粗酶液体积,mL;t———反应时间,h。
2结果与讨论2.13种菌株酶活力的比较3种菌株酶活力的比较见图1。
从图1可知,枯草杆菌、黑曲霉、米曲霉都具有产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能力,经过比较试验,发现米曲霉相对于另外2种菌株具有较高的产酶能力,且稳定性高,因此选取米曲霉作为出发菌株,用于后续的诱变和酶学性质试验。
2.2谷氨酰胺合成酶发酵条件的优化选择米曲霉作为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生产菌株,对米曲霉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选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作为碳源;选取牛肉膏、蛋白胨、酵母浸出粉、硫酸铵作为氮源,无机盐为硫酸镁、磷酸钾、氯化钠、磷酸二氢钾、谷氨酸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产酶培养基成分。
通过试验,确定培养基的成分为:蔗糖2%,蛋白胨2%,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1%,谷氨酸图13种菌株酶活力的比较987654321枯草杆菌菌株酶种类酶活力/U·mg-1黑曲霉米曲霉刘川顺,等:谷氨酰胺合成酶产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5·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年第7期钠0.05%,氯化钙0.03%(主要是调控培养基的pH 值)。
对培养条件进行研究,得到摇床培养的初始pH 值为6.0,培养温度为28℃,摇床转速为160r/min ,培养36h ,在此培养条件下,在菌体内生产并积累GS 为最多。
2.3米曲霉菌株的紫外诱变2.3.1诱变时间的确定紫外照射时间对致死率的影响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