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传神 得意忘言——传统的意象说与王国维境界说之异曲同工

合集下载

汉语言问学专升本必看

汉语言问学专升本必看

1、"六义"最初的顺序,排在第二位的是( ).(2)()A.赋B.雅C.比D.风标准答案:A2、“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这种比较符合诗歌创作和鉴赏规律的见解出自明代诗论家()。

(2)()A.谢榛的《四溟诗话》B.李贽的《童心说》C.王士贞的《艺苑卮言》D.袁宏道的《序小修诗》标准答案:A3、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2)()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标准答案:D4、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2)()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标准答案:C5、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

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2)()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标准答案:A6、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2)()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标准答案:D7、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2)()A.形象性B.愉悦性C.独创性D.逻辑性标准答案:B8、谢榛的“情景”说是主张()。

(2)()A.情景交融,主客体之间达到完全的融合统一B.情为主,景为附庸,二者不能融合混淆,模糊不清C.诗的主题思想应以情景衬托显现D.先情后景,以情觅景标准答案:A9、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2)()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的自然界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标准答案:D10、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12月超星尔雅中华诗词之美正确答案之欧阳体创编

12月超星尔雅中华诗词之美正确答案之欧阳体创编

2017年12月超星尔雅中华诗词之美正确答案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王国维认为,最早将词诗化的文人是哪一位?()(1.0分)1.0 分A、温庭筠B、韦庄C、苏轼D、李煜我的答案:D2曹丕在《与吴质书》中为谁美志不遂而叹息?()(1.0分)1.0 分A、屈原B、王粲C、应玚D、李煜我的答案:C3下列不属于新批评流派的观点是()。

(1.0分)1.0 分A、意图谬误说B、感应谬误说C、细读D、读者反映论我的答案:D4“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中的“张公”指的是谁?()(1.0分)1.0 分A、张载B、张协C、张华D、张良我的答案:C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哪一时期?()(1.0分)0.0 分A、南唐B、五代C、北宋D、清代我的答案:B6“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1.0分)1.0 分A、举隅B、转喻C、暗喻D、明喻我的答案:C7“上不似诗,下不类曲”出自()。

(1.0分)1.0 分A、王国维B、谭献跋C、王水照D、李笠翁我的答案:D8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1.0分)1.0 分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无人刊刻流传当时传唱度低我的答案:D9由物及心指的是下列哪一种诗歌表现手法?()(1.0分)1.0 分A、赋B、比C、气D、兴我的答案:D10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一观点出自()。

(1.0分)A、王士祯B、司空图C、严羽D、王国维我的答案:D11“手把齐纨相诀绝”中的“齐纨”指的是什么?()(1.0分)1.0 分A、丝绸B、手绢扇子D、簪子我的答案:C12下列哪一位才子吟出“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之句?()(1.0分)1.0 分A、王之涣B、苏轼C、杜甫D、纪晓岚我的答案:D13关于柳永的词,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1.0分)1.0 分A、形式上由小令开拓出长调B、内容上由伤春转变为悲秋C、写出小令之中的幽微婉约的好词D、带给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我的答案:D14下列哪一位“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之句相关?()(1.0分)1.0 分A、阿娇B、庄姜夫人C、歌伎D、杨贵妃我的答案:D15“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出自()。

尔雅通识中华诗词之美考试答案(定稿)

尔雅通识中华诗词之美考试答案(定稿)

尔雅通识中华诗词之美考试答案(定稿)第一篇:尔雅通识中华诗词之美考试答案(定稿)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句话出自()。

1.0 分A、《论语》 B、《史记》 C、《礼记》 D、《春秋》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王国维的“三境界”说,第二境界是()。

1.0 分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C、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D、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对李霁野先生描述不正确的是()。

1.0 分 A、民进成员 B、中共党员 C、著有小说集《影》 D、江苏人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南溟》这首作品,诗名典故出自()。

1.0 分 A、《法华经》 B、《山海经》 C、《老子》 D、《庄子》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王国维认为“写境”是()派。

1.0 分 A、理想 B、写实 C、自然 D、想象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上片中出现了()个典故。

1.0 分 A、1 B、2 C、3 D、0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鹊踏枝》词牌名,又名()。

1.0 分 A、《黄金缕》 B、《卷珠帘》 C、《一箩金》 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周敦颐认为“自李唐”以来,世人都比较偏爱()。

1.0 分 A、菊花 B、莲花 C、牡丹 D、梅花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9“衣锦尚褧”出自古书()。

0.0 分A、《诗经》 B、《论语》 C、《花间集》 D、《礼记》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10与西方诗歌比较,中国诗注重()。

1.0 分 A、写作的技巧 B、表达的技巧 C、声调 D、以上都有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1《诗经》中祭祀歌颂祖先的歌诗是指()。

1.0 分 A、国风 B、雅 C、正声 D、颂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2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带着理论性的论词的文章是()写的。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真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真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以意逆志知人论世2.发愤著书·3.止乎礼义4.缘情体物5.诗经楚辞6.气盛言宜不平则鸣7.白居易与元九书6.别是——家9.清空意趣lo.独抒性灵性灵11.一字风流12.境界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庄子的)“虚静”说”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

“虚静”.最早是老广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

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

认为虚静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帅》里提出“坐忘;”“坐忘”就是“虚静”。

(1分)这是要人;以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2分)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出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趴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

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十最力旺盛.才能创作山和造化天丁完全一致的作品。

(2分)2.(李渔戏曲创作的)“立主脑”说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结构》里列《立主脑》一节,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

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亦然。

”提出了戏曲创作要“立主脑”之说。

(1分)文中又说:主脑是“作者立言之本意”,就是说,一部戏曲是为何人何事而作。

一本戏中只有一人是主要人物,其他是陪衬;也只有一事是中心情节,其他也是陪衬。

这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就是一部戏曲的主脑。

(1分)所谓“立主脑”就是要决定这部戏曲是为何人何事而作。

立了“主脑”,就要集中主要精力来描写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其他的众多人物和事件都要围绕中心人物和中心情节来展开。

(3分)(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李渔《闲情偶寄》选录”》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B 2.D 3.D 4.C 5.A四、翻译题(10分;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我听到世人说,诗人很少有显达的,而多数都处于穷顿困厄之中,真是这样吗?(2分)大概世上所传的诗,多数是出于古代穷顿困厄的人的言辞吧。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天祥在缧绁之中,是常拿了这几句诗勉励自己:“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B.尼采说艺术世界的构成由于两种精神:一是“梦”,梦的境界是无数的形象(如雕刻);一是“醉”,醉的境界是无比的豪情(如音乐)。

C.四项协议顺利签署后,两岸大体上就能完成“三通”进程(通邮、通航、通商),这将为今后两岸关系更加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D.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希望广大作家以更加自觉的姿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沉潜生活,冷静思考,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创作出更多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主体地位、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建筑的新奇美观与节能环保并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关键是在项目设计方案阶20070323段,就要像重视建筑外观设计一样,是否重视建筑的生态和节能设计。

B.中美分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不仅符合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也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C.“百家讲坛”是个成功的舞台,走上它的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辉煌。

从易中天开始,到现在,则轮到了一位女性(于丹),这个再次以《论语》系列创下“百家讲坛”收视高峰的北师大教授。

D.据统计,多哈亚运会大约90%的专卖产品来自中国,“中国元素”已经成为本届亚运会的一道亮丽风景。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他的节奏、他的理念,超越了大多数人,所以容易产生争议;有争议,说明受关注;有争议,说明他人气旺。

B.他说他的改变来自学校温暖的关怀:“让我感激的是老师们对我那么好,现在我对学校很有感情,因为我在这里能够时时感到成长的力量。

”小杰说。

C.这组策划报道正处于植树季节,时效性强,“用数据说话”,不仅具有说服力,更具有号召力——号召市民投身到护绿建绿的队伍中来!D.作为中国惟一一家常驻伊拉克新闻机构——新华社的首席记者,聂晓阳新近出版了一本深入解读伊拉克现场报告《为历史流泪》。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_试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_试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_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教材指出: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确实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2.教材认为,《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它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仪”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

3.汉代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

4.曹丕《典论论文》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对后代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很大影响。

5.陆机《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要求。

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深刻认识。

6.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期盛言宜”之论;在《送孟东野序》中则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思想,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7.教材指出:李清照在《词论》中,除了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外,还对词的创作提出了一些别的审美要求,主要有:一、勿“不平则鸣”,二、要有“不平则鸣”,三、讲“故事”,四、格调要高雅典重。

8.教材认为,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其次,他又提出了“清空”的审美要求;第三,他还提出了“意趣”的审美要求。

9.明代公安派作家袁宏道继承了思想家李贽提出的“童心”说理论,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力图纠正前后“七子”派的复古模拟之风。

10.教材指出;清代诗论家叶燮创作分成“在物者”即创作客体与“在我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

11.在文学方面,梁启超积极提倡“诗界革命”、“文界”和“小说界革命”。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曹丕在《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1分)其内涵:首先,所谓“气”是指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

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

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

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

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

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

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

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

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

西南大学2019秋[0324]《美学与人生》在线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2019秋[0324]《美学与人生》在线作业答案

0324 20192单项选择题1、认为艺术是创作家的“白日梦”的是()1.黑格尔2.荣格3.弗洛依德4.亚里士多德2、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关系是()1.前者以后者为基础2.同时产生3.后者以前者为基础4.完全等同3、在荣格看来,艺术家应该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人”,即()1.个体的人2.审美的人3.集体的人4.拥有自由意志的人4、强调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功能的是()1.梁启超2.宗白华3.柏拉图4.康德5、中国古代文论中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1.形式说2.符号说3.娱乐说4.表现说6、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系统理论总结的著作是()1.《诗艺》2.《判断力批判》3.《理想国》4.《诗学》7、在西方的喜剧理论中,倡导“预期失望说”的美学家是()1. C. 霍布斯2.柏格森3.弗洛伊德4.康德8、“诗缘情而绮靡”是()提出的观点。

1.陆机2.孔子3.严羽4.曹植9、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1.工具的制造和使用2.审美意识的确立3.审美学科的确立4.巫术活动10、美育与德育的社会作用()1.相互替代2.相互包容3.相互补充4.相互对立11、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1.《诗学》2.《大希庇阿斯篇》3.《判断力批判》4.《诗艺》12、西方美学上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的美学家是()1.康德2.柏拉图3.亚里士多德4.叔本华13、“悟”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1.活动的起始环节2.意象的复制环节3.主体感知的升华4.主体必定要达到的层次14、艺术敏感主要是指艺术家的()1.感悟力2.表现力3.理解力4.想象力15、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1.理念论2.唯心论3.绝对精神论4.实践存在论16、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所具备的感性形态是()1.纤细2.宏大3.小巧4.和谐17、《诗品》的作者是()1.亚里士多德2.钟嵘3.严羽4.刘勰18、以下不是朱光潜先生著作的是()1.《谈美》2.《判断力批判》3.《西方美学史》4.《文艺心理学》19、艺术的存在方式是()1.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2.艺术品→艺术接受→艺术创造3.艺术接受→艺术品→艺术创造4.艺术创造→艺术接受→艺术品20、喜剧的主要特点是()1.大众喜闻乐见2.形式与内容悖离3.嘲笑现实4.紧追时尚21、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1.形式说2.娱乐说3.模仿说4.表现说22、艺术品赖以存在的实体和媒介属于()1.形式符号层2.意象世界层3.物质实在层4.意境超验层23、马克思把艺术归结为一种意识形态,这说明艺术品是()1. B. 意象思维的结晶2.精神产品3.物质产品4.抽象思维的结晶24、优美的形象一般表现为()1.内容与形式的冲突2.形式比内容重要3.内容比形式重要4.内容与形式互为表里25、艺术鉴赏过程的三阶段依次是()1.感、品、悟2.品、悟、观3.观、品、悟4.想、品、悟26、诗与画在其作品结构中都必然具有且性质相同的层次是()1.形式符号层2.意境超验层3.意象世界层4.物质材料层27、指出“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是()1.康德2.鲁迅3.柏拉图4.黑格尔28、西方创立“美学”学科的美学家是()1.亚里士多德2.柏拉图3.黑格尔4.鲍姆嘉通29、《美是自由的象征》是以下哪位美学家的作品?()1.柏拉图2.黑格尔3.亚里士多德4.高尔泰30、在艺术孕育过程中,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主要是()1.模仿2.反映3.感动4.认识31、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1.抽象2.喻象3.兴象4.仿象32、意象的主要类型不包括()1.抽象2.喻象3.形象4.仿象33、"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艺术接受中的()1.悟2.观3.想4.品34、美学思想得以形成的直接基础是()1.客观存在着的美2.审美意识3.美学学科4.艺术活动3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古希腊的()1.柏拉图2.亚里士多德3.黑格尔4.康德36、不主张载道说的美学家是()1.柳宗元2.孔子3.韩愈4.陆机37、最早提出“寓教于乐”原则的西方学者是()1.贺拉斯2.柏拉图3.尼采4.亚里士多德38、不属于从美的主观感受来定义美的美学家是()1.席勒2.立普斯3.毕达哥拉斯4.谷鲁斯39、《蒙娜丽莎》所属的审美范畴是()1.优美2.崇高3.悲剧4.喜剧40、下列要素不属于艺术想象的是()1.意象的鲜明2.意象的发展3.意象的触发4.意象的形成41、“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说明了美的()1.主观性2.时代性3.个人性4.民族性42、以下提倡符号说的美学家是()1. F. 黑格尔2.苏珊.朗格3.雷纳克4.亚里士多德43、在中国当代的美学讨论中,蔡仪主张美是()1.主客观的统一2.客观的3.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4.主观的44、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境为有我之境的()1.“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5、西方最早讨论到相当于崇高这一范畴的人是()1.朗吉弩斯2.毕达哥拉斯3.亚里士多德4.康德46、蔡元培提出的学说是()1.“以美育代宗教”2.“以科学代宗教”3.“以艺术代宗教”4.“以艺术代宗教”47、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1.亚里士多德2.弗洛伊德3.康德4.柏拉图判断题48、“飞流直下三千尺”所体现的美学形态是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