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合集下载

王国维三大境界理解

王国维三大境界理解

王国维三大境界理解
王国维所说的“人生三大境界”是指:少年时期的“天真烂漫”、中年时期的“智慧成熟”和晚年时期的“淡泊寡欲”。

1. “天真烂漫”是指人生的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人们充满了朝气蓬勃和活力,对生命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2. “智慧成熟”是指人生的中年时期,这个时期的人们逐渐成熟和稳重,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开始关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思考自己的人生使命和责任。

3. “淡泊寡欲”是指人生的晚年时期,这个时期的人们开始淡泊名利,追求精神的满足和内心的平静。

人生的三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和重要性,它们构成了人生的完整和丰富。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de)感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de)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我要到达(de)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柳永(de)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我(de)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de)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这句话比喻经过长期(de)发奋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de)情绪.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de)欣喜.这三段名句,被王国维信手拈来,赋予它们全新(de)含意,贴切生动地描绘了人们这三个阶段(de)思想感受与心路历程.可见,王国维精通中国古典诗词,阅读过超多作品,并烂熟于心,故能准确地选用其中思维特征与艺术形象最恰当(de)传世名句,寥寥数语,就点透了三种境界,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de)深刻印象.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同时,使得此三境界之说富有鲜明中国特色与浓郁(de)艺作为一位富有创新精神(de)学术大师,人生三境界说确实鹤立鸡群,登上了高峰,对确立他在美学界(de)泰斗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de)作用.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de)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说一个人(de)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de),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随着年龄渐长,经历(de)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de)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de),不平(de),忧虑(de),疑问(de),警惕(de),复杂(de).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de)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de)水.一切(de)一切都是人(de)主观意志(de)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de)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de)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de),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de)生命是短暂(de)有限(de),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许多人到了人生(de)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de)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de)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de)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de)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de)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de)做人与处世了.王国维透过深入思索和仔细琢磨,悟出了每个人成就大事业都要经历(de)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混沌迷茫,不知前路在何方.第二阶段是在上下而求索,历尽艰苦磨难而不悔,开始见到曦微(de)曙光.第三阶段是豁然开朗,最后找到了事业成功(de)钥匙,顿时感到,答案原先以为远在天边,实则近在眼前.这三个阶段,能够概括为迷惘—求索—顿悟,细细品味,真是人生事业成功无法逾越(de)三个阶段,从哲学角度讲,就是人生事业成功必然经历(de)客观规律.。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第一章:初境界——顿悟之境在生命的早期,我们刚刚觉醒,开始感知世界的存在。

这个阶段,我们对于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和疑问。

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不断扩大,逐渐理解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我们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很多的探索和成长,悟出了一些基本的道理和真理。

1.1 自我认知与认知世界在初境界中,我们开始对自己进行认知。

我们深入思考自己是谁,我们有哪些特点和潜能。

同时,我们也开始认知世界,观察和思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

我们学会了欣赏自然美和人文美,感受到了大千世界的宏伟和复杂。

1.2 情感与人际关系初境界中,我们对于情感和人际关系的认知也日益深入。

我们开始发展友谊和爱情关系,体验到了情感的美妙与复杂。

我们学会了理解他人,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并逐渐培养起了同理心和包容心。

1.3 理想和信念在初境界中,我们开始明确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我们学会了坚持和努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能保持积极和乐观的态度。

第二章:中境界——净化之境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和经历的积累,我们进入了人生的中境界。

在这个阶段,我们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反思,对自己和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我们渐渐摆脱了过去的迷茫和困惑,开始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心灵的净化。

2.1 感悟人生的矛盾和挫折在中境界中,我们开始意识到人生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挫折。

我们明白了人生没有完美的答案,也体验过失败和失望的滋味。

但我们在这个阶段学会了接受困境和磨难,懂得忍耐和等待。

2.2 求索真理的光明与黑暗在中境界中,我们对于真理和道德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们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思考善恶和道义。

我们体验到了道德与利益的冲突,也感受到了真理的光明和黑暗。

我们坚守着内心的道德底线,并努力寻求真理的指引。

2.3 超越物质与追求精神升华在中境界中,我们开始超越对物质的追求,追寻心灵的升华。

我们对于美的追求更加纯粹和深入,欣赏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智慧。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篇1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际路”;其次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许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抱负、事业、爱情;还有人形象地比方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历程,是个冗杂而多变的过程,对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初识世界,纯净无瑕,一切都是新奇的、生疏的,眼睛观察什么就是什么,你告知他这是山,他就熟悉了山;告知他这是水,他就熟悉了水,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点: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说“6”“9”不掉头,就出了个题:“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竞赛题目决不会就字面那么简洁,结果谁都不敢马上抢答,而是苦苦思考。

突然,一个6岁的小女孩争着说等于15,人们都向她投去异样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珍宝的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备自己的思想太冗杂了,错过了抢答的时机。

这里说了一个简洁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这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冗杂了,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尔虞我诈,互不信任,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不再轻易信任眼前的一切,而是专心、用脑去熟悉这个世界。

发觉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冗杂,感觉到社会并不那么单纯,现实也并不那么美妙,常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王国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国学大师,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人生三种境界的论述,引发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和深刻思考。

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句诗分别出自晏殊、柳永和辛弃疾的作品,王国维借用它们来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从立志到成功的不同阶段
和心态。

第一境界是在迷茫中树立远大的目标。

这个时候的人像是独自登上高楼,在寒风中望着天边的路。

他心中有着无限的渴望和抱负,但也感到困难重重和孤独无助。

他需要有勇气和决心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第二境界是无怨无悔地付出努力。

这个时候的人像是为了心爱之人而消瘦憔悴。

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和荣辱利禄,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他不畏艰险困苦,不惧风雨打击,只坚持不懈地奋斗。

第三境界是在平静中达成成就。

这个时候的人像是在茫
茫人海中寻找某个人。

他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喜怒哀乐。

但当他回头一看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并且拥有了真正的幸福。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是一种智慧和哲理,它告诉我们要有远见、有毅力、有平常心。

只有经历了这三种境界,才能成就大事业、大学问。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提出的“人生三大境界”包括:
1.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立寒秋,望江北去。

”这词句出自宋代
词人柳咏的《雨霖铃》,王国维将之作为“昨夜西风”境界的来源。

这是一种悲苦的境界,描述了一个人在孤独和痛苦中挣扎,面对着无尽的苦难和困境。

2.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宋代词人柳永的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句子,王国维将其作为“衣带渐宽”境界的来源。

这是一种执着的境界,描述了一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或爱情而不断努力,尽管面临困难和挫折,但始终不放弃。

3.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句子,王国维将其作为“蓦然回首”
境界的来源。

这是一种顿悟的境界,描述了一个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寻找之后,突然发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东西,这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感悟,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哲学和心理学的深刻理解。

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从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第一境界:________学习与探索人生中的第一境界是学习与探索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通过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探索世界的奥秘。

我们努力追求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这个阶段,我们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追寻真理和追求进步。

1.1 学校教育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获取知识。

学校教育是我们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石,我们从中学习到了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学校教育,我们获得了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2 自主学习除了学校教育,我们还应该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课程和自我实践来不断充实自己。

自主学习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二境界:________实践与拓展人生中的第二境界是实践与拓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开始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

我们要勇于面对挑战和风险,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1 工作实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进入职场,通过工作实践来提升自己。

工作实践是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且不断改进和提高。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2 社会实践除了工作实践,我们还应该进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他人的需求和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社会。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扩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境界:________自我超越人生中的第三境界是自我超越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已经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成就上,而要不断超越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核心观点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核心观点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核心观点
20世纪最伟大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人生的三种境界,古今凡成大事者,必经此三境。

这三种境界皆出自宋词之中,自经出现便成为有大志,大抱负者的人生指导思想。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它出自北宋大词人晏殊的《蝶恋花》,由词人被宋真宗赏识时所写。

这一句要告诉我们的是要想成功必须先立志,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只有站的足够高你才能看清远方的路。

一个“独”字也写出了在立志变强的过程中必定是孤独的,这跟尼采的观点相同,只有孤独的人,才会有真正的时间去思考。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它出自北宋大词人柳永的《蝶恋花》。

这句看似在写至死不渝的爱情,但王国维要告诉我们的是坚持。

当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后,就要坚持走下去,为了理想,就算满身伤痕又如何。

自古成大事者,哪个不是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若无坚韧不拔之志怎会轻易成功。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句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句也是写爱情。

王国维称其是人生最终之境与于辛弃疾之意有些矛盾,但也恰到好处,成大事者,注重积累,积小步,而千里。

只要努力去做,达到一定程度,便会豁然开朗,成功便在眼前。

境界之说只可意会,玄之又玄。

要想达到这人生三境的确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与其一天碌碌无为,何不由此一试,感受王国维大师所说的境界之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人生三境界
——读《人间词话》有感翻开《人间词话》时,看到的似乎只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段段简明扼要的评论和观点,因为有些对我来说还是十分晦涩难懂,就要看下面的注释,这样思路一直断断续续着,但却有种魔力,让人的心变得沉静,沉浸于古时一首首词作、一位位词作家和评论家的思想中。

说起这本书,人们最熟悉的还是那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也。

这三种境界从中学时代起就被广泛引用于习作中,我对这三境界的印象似乎就仅限于明白含义然后引用,却很少思考我自己的想法。

而今有时间去细细品味,顿时就感觉词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当你遨游其中你会发觉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当我们行进在追求梦想的路上,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明确目标与方向,而这一过程注定要接受世俗的眼光。

很多时候,在成功之前,你的梦想在世人面前只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没有触及的可能,因此,孤独是必然的。

独上高楼,然,高处不胜寒啊,也许忍受孤独是一个成功者必须要做的第一步罢。

然而成功是没有捷径的,机遇只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的头上。

大家都愿意相信,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但是
上帝的任务只是告诉你有窗,存在希望,却不会告诉你如何开窗,于是就出现了不同,坚强者在希望中奋斗,而懦弱者只会在希望中等待。

结果显而易见。

就像那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在奔向成功的道路上,艰苦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也许追逐梦想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收获成功后的喜悦却是无法复制的。

那是你追寻已久的梦中情人,恍然间就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

那是你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中寻寻觅觅,终于漂泊归于宁静,发现一直在追寻的就在你的眼前。

坚持不住的时候,告诉自己再坚持一次,那是一颗不甘放弃的心在一次次坚持后终将见到希望的颤动。

于我而言,《人间词话》中那些宛若天成又震撼人心的唯美语句总是散发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平静了在喧嚣尘世中躁动不安的心灵,也让疲惫的我们找到了一处歇脚之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