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庄子的四个小故事,人生的四种大境界

合集下载

庄子的成语故事

庄子的成语故事

庄子的成语故事
庄子的成语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个:
鲲鹏展翅:北海有一条鱼,名字叫鲲。

鲲非常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变化成鸟,名字叫鹏。

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生活在小水洼里的鹌鹑讥笑它说:“你要飞到哪里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之间翱翔,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

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逍遥游》,讲述了庄子对于自由的追求。

庄子借助大鹏展翅的形象,表达了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世间万物的思考。

作文素材——庄子孟子

作文素材——庄子孟子

心不优乐,德之至也在庄子看来,没有快乐忧愁的境界是人最原本的德性,即“心不优乐,德之至也”。

人之所以有快乐和忧愁,与个人的得失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己有所得就快乐;有所失就忧愁。

在人的心境与大道融为一体的时候,心中就没有任何东西,也就没有了自己和自己的得失。

既然没有自己和自己的得失,那也就没有了快乐和忧愁。

人与大道融为一体,也就是人的本性回归于道。

这是人本性最纯洁的时候,庄子将本性称之为德,心中无忧无乐,就是德性最为完美的时候。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人贵有自知之明,除了认识自己的长处之外,最重要的还要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思改进,也才能思考如何改进。

一个执迷不悟的人是不会想到改变现状的。

所以说“知其愚者,非大愚也”。

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将心态时时归零。

只有将自己心中那杯长满青苔的死水倒掉,方能承受学习过程中新注入的清冽甘泉。

还要经常将杯子倒空,因为我们每次学习吸收新东西,很快又会将我们心中的杯子装满。

庄周晓梦迷蝴蝶庄周梦蝶是表现庄子齐物论思想的名篇。

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就能无往而不快乐。

庄周梦蝶的故事写得轻灵飘渺,常被后世哲学家和文学家们引用。

有人说庄子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庄子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子,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虽然每个人都向往逍遥之境,但是庄周梦蝶是庄周渴望的境界,而蝴蝶梦庄周,也是蝴蝶的选择、向往。

至人无己庄子在《逍遥游》中告诉我们“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认为,不但蝉、小鸟和在一乡一国有作为的人们是小识小见,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就连在九万里高空飞翔的大鹏和能驾风而行的仙人列御寇,由于扔有所凭借和依托,所以也达不到真正的逍遥游。

真正的逍遥游是至人、神人、圣人那样的忘我、无为、无用、无所依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追求人生呢?“神人、圣人”的境界太过高远,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追求“至人”的修为。

庄子的小故事及哲理

庄子的小故事及哲理

庄子的小故事及哲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庄子那些超有意思的小故事和其中蕴含的大哲理。

你们知道那只超级自由的大鹏鸟不?庄子说呀,在那遥远的北冥,有一条大鱼,这鱼可大了去了,大到咱都没法想象。

后来这鱼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只大鹏鸟,那翅膀张开,简直遮天蔽日呀!这大鹏鸟一拍翅膀,好家伙,就直接冲上九霄云外去了。

这像不像咱有时候想要突破束缚,追求自由呀?咱虽然不能像大鹏鸟那样飞那么高那么远,但咱也可以在自己的生活里,努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呀!咱也可以像大鹏鸟一样,有远大的志向和追求,对不对?还有那个庄周梦蝶的故事呢!庄子有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可美了。

等他醒来,就开始犯迷糊了,哎呀,到底是我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我庄周呀?这多有意思啊!这其实就是在告诉咱,有时候咱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能分得清呢?就像咱在生活中,有时候会觉得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啥,这时候咱就得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别被那些表面的东西给迷惑了。

再说说那个“无用之用”的故事。

有棵大树长得奇形怪状的,木匠都看不上它,觉得它没啥用处。

但庄子就说了,正因为它没用,所以它才能自由自在地生长呀,没有被人砍去做这做那。

这就好比咱身边有些人,可能看起来没啥特别的本事,但人家活得开开心心的,不也挺好嘛!咱不能总是用那种功利的眼光去看事情呀,有时候那些看似没用的东西,说不定才是最珍贵的呢!你说庄子这人咋这么聪明呢?他能从那些平常的事情里看出这么多大道理来。

咱也得学学他,多观察观察身边的小事,说不定就能从中悟出点啥来呢!别总是忙忙碌碌的,都忘了停下来思考思考人生啦!咱的生活不就像庄子的那些故事一样嘛,充满了各种奇妙和惊喜。

咱要学会在这些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前进的动力。

别总是抱怨生活不容易,要像庄子那样,用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反正我觉得庄子的这些小故事和哲理呀,真的是太有用啦!咱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

庄子寓言故事5则,小故事大道理

庄子寓言故事5则,小故事大道理

庄子寓言故事5则,小故事大道理庄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他以超凡脱俗、玩世不恭而闻名。

庄子的作品《庄子》中,有很多寓言故事,这些故事虽然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以下是五则庄子的寓言故事。

1. 鹿角之争从前,有两只鹿相争不下,都认为自己的鹿角最漂亮、最有用。

于是,它们去找了一只鹿,希望它能够评判出谁的鹿角更好。

那只鹿看了一下,说:“你们的鹿角都很漂亮,没有什么好坏之分。

”听了这个评判,两只鹿彼此握手言和了。

寓意:人们总是喜欢拿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争论谁更好。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没有必要去苛求谁更优秀。

在相互包容理解的基础上,和平相处才是最重要的。

2. 乌鸦变色从前,有一只乌鸦每天都会在树上叫个不停。

有一天,一只白鸽对它说:“你这样叫太吵了,我们都听不清楚其他声音。

”乌鸦不屑地说:“叫就是我的自由,谁也管不了。

”白鸽不再理会它,只是静静地飞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乌鸦忽然发现自己的羽毛变成了五颜六色,它再也没有了嘹亮的叫声。

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执着于自己的独特之处,而忽视了与他人的和谐共处。

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掘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

3. 王侯的梦一天晚上,一个王侯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翔自由自在。

当他醒来后,他开始思考:“我到底是王侯还是蝴蝶?我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份?”然而,他无法得出答案。

寓意:庄子通过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们常常纠结于自己的身份、身世,却很难找到真正的答案。

其实,我们是无法完全了解自己的本性的,只有将心放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与幸福。

4. 梦蝶的故事庄子有一天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当他醒来后,他开始思考:“我是庄子做梦,还是蝴蝶梦见庄子?”他无法确定自己是谁,因为在梦里,他和蝴蝶没有了界限。

寓意: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人们常常难以辨别自己的真实身份。

《庄子·逍遥游》中讲了4个醍醐灌顶的故事,你真的读懂了吗?

《庄子·逍遥游》中讲了4个醍醐灌顶的故事,你真的读懂了吗?

《庄子·逍遥游》中讲了4个醍醐灌顶的故事,你真的读懂了吗?第一故事是大鹏鸟和小学鸠鸟的故事。

庄子在这一篇中几次引用了“大鹏鸟”的寓言,来展现了拥有大智慧和大格局的人的心境。

庄子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擅长以夸张的寓言故事来讲道理,庄子说:北海有条鱼,名字是鲲,体型很庞大,有几千里长,它变化为鸟,叫做鹏。

鹏的背部很宽广,也有几千里。

鹏展翅高飞,翅膀就像天边的云朵。

这只巨鸟,在海风大作时,就会迁徙大南海去,南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

这短短的一段描述,充满诗意和想象力,在这里,庄子用大鹏鸟来比喻为大智慧和大格局,和一种“逍遥”的人生态度。

然后庄子用大鹏鸟和其他的蜩[tiáo]和小学鸠做了对比。

蜩与学鸠嘲笑大鹏鸟说,你从北海飞到南海,要飞到九万里高,同时还要顺风而行,并且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而我们一纵身就可以飞起来,一会停在树枝,一会儿高飞,一会落在地上,为什么要飞九万里的高空去呢?讲完了故事,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拥有小知识比不上大智慧,小寿命比不上长寿命。

朝生暮死的细菌不会明白一天的时光;春生夏死、夏生冬死的寒蝉不会明白一年的时光,这些都属于小寿命。

楚国南方有一棵冥灵树,以五百年为春季,以五百年为秋季;上古时代有一棵大椿树,以八千年为春季,八千年为秋季,这些是大寿命。

彭祖活了八百岁,到现在还以长寿特别有名,一般人与他相比,不会觉得悲哀吗?这里值得一提的时,古代人们认为一年只有两季,即春季和秋季。

这里庄子通过,细菌、小鸟、蝉这些短寿命的生物,来对比了冥灵树、大椿树这些长寿命生物。

说明了,每个人甚至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格局和眼界的局限,小格局的人无法理解大格局的人的心境。

第二个故事是尧和许由的故事许由据说是尧舜时期的一位隐士。

有一天,尧帝说要把天下让给许由,尧帝说:“太阳月亮都出来了,而小火把还不熄灭,它的亮度,能和太阳月亮相比吗?已经下雨了,还要去灌溉农田,这不是徒劳吗?我把君王的位子让给你,天下一定会大治,而我还在君王的位置上,我自己都感到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吧。

与庄子有关的故事典故

与庄子有关的故事典故

与庄子有关的故事典故
1. 刻舟求剑:庄子的弟子莊周告诉他的朋友:“当我把船划过
河流的时候,剑落入河中。

我把船停了下来,欲将剑从河水中捞起,但船在移动,剑却在不停地漂流。

”这个故事寓意着人
们过于执着于旧有的观念和努力,而忽略了环境的变化。

2. 蝴蝶梦:庄子云游四方,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芬芳的花丛中飞舞自如。

当他醒来的时候,他不确定自己是庄子还是一只蝴蝶,他思考着现实和梦境之间的界限和真实性。

这个故事表达了庄子对人的存在和真实的反思。

3. 朝菌不知晦:庄子曾和他的朋友韩非讨论幸福与快乐的话题,庄子说:“有些菌类只在早晨的时候出现,而对于这些菌来说,黎明之后的时间便是晦暗的。

”庄子以此比喻人们对于幸福和
快乐的概念和追求,认为他们常常因为对于外在条件的执着而忽略了内心的喜悦。

4. 逍遥游:这是《庄子·逍遥游》一文中的典故,庄子在这篇
文章中描述了他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和境界,主张摆脱繁琐的社会壁垒和压力,以达到心灵的自由。

5. 黄粱梦:这个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故事中描述了一
个梦中梦的故事,主人公梦见自己成为蝴蝶,但醒来后又不确定自己是梦中的蝴蝶还是人。

庄子通过这个典故强调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模糊,认为人们应该超越对现实的追求而寻求真理和内心的安宁。

庄子的10个段子:小故事,大智慧

庄子的10个段子:小故事,大智慧

庄子的10个段子:小故事,大智慧一、庄周梦蝶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感到十分快活和舒畅,已经完全忘记自己是庄周了。

但是,庄周突然醒来之后,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蝴蝶变成了自己。

到底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李煜曾有诗: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生死之间,是否只是一场大梦?庄子借梦蝶,模糊了真实和梦幻的界限。

梦里是真的,还是现在是真的?点上方绿标收听真如上师美妙佛音翻棺盗尸的人,在这世上有个称呼,盗墓贼——我叫吴小二,十八岁的我却不在高校,而是在一处无人知晓的地下古墓。

我们一行人顶着矿灯帽,走在漆黑的地下甬道,周围的风声像是死人的哀嚎。

尽管戴着看似结实的矿灯帽,但我还是觉得一股凉气擦过我的头皮,使我的头皮发麻。

看着长长的甬道,我不知道那甬道过后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就这样走着。

老人常告诉我,这世上不会有走不到的尽头,而我们的行话确实这世上不会有走不完的甬道。

果然,我的面前出现了一堵墙,砌墙的石头和周边甬道的墙壁颜色明显深了许多,就连我这刚刚入行的毛头小子都知道,这墙是用来阻绝人的。

这样的设计在当时是防止盗墓贼进入的最好设计,可是现如今科技发达的世界里,已经算不上什么了。

漆黑的甬道多出了活人的声音,我站在一边看着其他人从包里掏出零部件,在安装一个我叫不上名字的仪器,据说这是专门找人设计的盗洞仪器,几秒就可以做出一个洞。

和我一行人中,有一个人好像很懂,一直是他安排人怎么做。

人多力量大,一个仪器没几分钟就被安完,接着矿灯的灯光,我看清了那仪器的模样。

一个三脚架支撑着地面,上面放置着表盘,表盘表面是玻璃做的,里刻都都是英文,我一个没上学的人来说,就是天文。

但还是看到那表盘前有一个兵乓球大的孔,对准着那堵封墓墙,我很好奇没有电没有发动机,这东西是怎么用的,就故意凑近去看。

因为我之前站在一边,围观只能站在后面,而围观的人个头都比我高点,没看清那人到底是怎么操作的。

必备庄子作文素材

必备庄子作文素材

概括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质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那么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二、哲学观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的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

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

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三、10个话题1、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挖苦和挖苦。

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

2、境界有大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无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3、感悟与超越: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攘攘皆为利往。

可见名利二字是世人难以舍弃的追求。

但是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淡薄为大,因为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庄子所说的“逍遥游〞。

4、认识你自己:庄子里有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由于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于是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素材:庄子的四个小故事,人生的四种大境界
庄子很喜欢以动物形象寓意哲理。

他将生活的极大智慧,写进了很多故事里。

北冥之鱼
庄子在《逍遥游》里写了一条名为鲲的鱼,能化作鹏,遨游于九天。

它会乘着六月的风,飞去南冥。

可是庄子却说它不自由,一旦没有风,就只能从高空坠落。

站在风口,谁都能飞起来。

这样的自由,靠的是外物。

人一旦被物质所捕获,必然会失去纯粹的自我。

陶渊明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人不能不为五斗米折腰。

他情愿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

官场再好的锦衣玉食,也不如手中一杯菊花酒。

荣华富贵转眼就成了别人口中的笑谈趣事,又有什么好在乎的呢?在庄子的智慧中,不为物所累,是人生的第一层境界。

濠梁之鱼
有一天,庄子和惠子路过濠水的桥上。

庄子说:“你看这些儵鱼在下面游得多么快乐。

”惠子却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庄子立刻答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生活就像一出戏,我们不在别人的曲目里,怎么能知道别人的悲欢。

好的快乐从来都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眼里的。

与其绞尽脑汁去想着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倒不如努力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不要因为有人喊你出门,就放弃读书。

浮于表面都是风光,沉下心来自有答案。

也不要因为你的乐趣无用,就放弃它。

乐趣的种子,迟早会结出花,让你的生活变得芬芳。

在庄子的智慧中,不为别人的评价所累,是人生的第二层境界。

权贵之腐鼠
惠子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

惠子很惶恐,以为他是来取代自己。

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说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雏,这鹓雏,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

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庄子又对惠子说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在庄子的智慧中,人生的第三层境界是不乱于人。

你汲汲于求的,可能是别人厌恶的东西。

人生在世,不能被别人挟裹,为了大众的目标去活,你得活出自己的样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这样的一生才算没有白活。

无用之用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

庄子问伐木者,这么高大的树木,怎么没人砍伐。

伐木工人回答说:“这棵树木一点用处都没有,用来做船,船就会沉在水底,用来做房屋的柱子,容易受到虫子的腐蚀,因为它不是一棵成材的树木,所以并不砍伐它,才能有如此之久的寿命。

”听了此话,庄子说:“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

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

树木弯曲,虽不能用,但是却不能妨碍他自由自在的生长。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活法,不同的标准下,有着不同的价值。

有时候看似无用也是用。

人不能总是用“利益”来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天生万物,各有不同,不单为取悦人而存在。

就像教育孩子,也许有的孩子不能成为顶尖的人才,但是却不妨碍他发展自己的兴趣,他的成长本身就有价值。

在庄子的智慧中,人生的第四层境界就是找到自我。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个例,不是每一条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所有的幸福都无法复制,活得通透舒服的人,都读懂了庄子的四重人生智慧: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找到自我。

身体可以带着镣铐跳舞,心灵要则插上自由的翅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