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9.2增强生命的韧性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说课课件

的
值教识育和。看待挫折。(重点)
韧 性 》 说 课
2、学设会置发依掘据生新命课的标力“量客,观活分出析人挫生折价和值逆。境(,难寻点) 3找、有树效立的生应命对的方责法任,意养识成,勇养于成克勇服于困克难服和困开难拓和进意志
取的坚优强良的品人质生”态、度“。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之间的 联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板书设计:
1、挫折的含义
增 生活难免有挫折 强 生 命 的 韧 性
活动一: 正视挫折,分析利弊(8-10分钟)
《天才生高考失利自杀》 (视频演示)
断臂钢琴师 刘伟 (文字演示)
程,拿10到岁对班时级因比第事以三故上名截两;去个1双2材岁臂学,料会耽请游误同泳学学,习们1两4辩岁年在,论全利国用残假疾期人追游回泳课 锦标赛上夺得两“金挫一折银;的1利6岁与因弊训?练过度患免疫力疾病与游泳
四五、畅布谈置收课获下,作归业纳:总结 (5分钟)
1、搜集一个战胜挫折、自强不息的感人事例,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写出你的启示。
2、搜集3-5条有关战胜挫折的名人名言。
强,接受新知快,这是本节课教法、学法的
设置依据。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
学法
1.演示法
2.辩证讨论法
重点
3.艺术欣赏陶冶法 难点
1.联系实际法 2.合作探究法 3.自主学习法
设计理念分析
《
增
强 生
会学 乐学
命 的
学生
韧 性
树德 扬德
》
说
课
《
教学过程分析 (45分钟)
增
强
一、情境导入 (2分钟)
生 命 的 韧 性
板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

你用过吗?
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么?
他曾经和马云一样,也是参加了多次高考,可马云最终还是考上了大学,而他,参加三次高考之后,依然没有考上大学,最后去做推销员了,推销文具。在30岁的时候,决定创业,经过10年的创业,他把自己创立的品牌,做到了该行业的老大位置,他就是晨光的创始人陈湖雄
陈湖雄经历的挫折体现为?高考失利
欣赏视频:森碟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的积极意义
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方法与技能
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欣赏、培养幽默感
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
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关心、帮助他人
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有一种绝望叫无能为力
有的时候,斤算我们拼尽全力,依然无法战胜挫折,这时候,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活动五:生命的力量
阅读感悟:
阅读教材P108页“阅读感悟”,思考下列问题:
爸爸为什么说孩子成长了
生命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探究与分享:我遇到的挫折
面对挫折,我容易产生的消极念头:
如何调剂自己的消极念头:
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
哪些因素是自己不能改变的:
知识目标:挫折的含义,挫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生命力量的含义,发掘自身生命力量的积极意义,懂得借助外力发掘自身生命力量。
重点
什么是挫折?
挫折认知的作用?
挫折的消极影响?
挫折的积极意义?
生命的力量?
发掘自身生命力量的积极意义?
如何借助外力发掘自身生命力量?
增强生命的韧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9)

思考:对一件事的不同看法体现了什么?
③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 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归纳总结
2.面对挫折时不同的表现及其原因? P106
表现: ①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与行为反应。 ②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③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 应。 原因:
结论:挫折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对待挫折的态度,挫折是把 双刃剑,我们要正视挫折,把挫折变成人生的财富。
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有一批登山者从不同的路线接近峰顶。突然,一阵猛烈的 风暴压住了他们。有一位业余登山者,当风暴开始袭击时,几 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有成功,最终他屈服了,也就永远地倒下了。 另一位登山者,因失去知觉倒在雪地中。当他清醒过来,马上 意识到自己面临生与死的抉择,这是,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 要努力活下来。他知道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所以,一直不停 地走着。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好似几个世纪,他一步一步艰难地 挪动着。最后,他回到营地,迷迷糊糊地倒在帐篷前,队友最 终把他救活了。
1.什么是挫折?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 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 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 败。
生活中的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 们常说的挫折。
甲
乙
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我数学
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我数学
考了59分,看来我还有很多不足
考了59分,我真的太笨了,我
的地方。
人们对挫折的认根本识不和是态学度习不的同料,。
这位登山者在风暴中活了下去,给我们什么启示?
感悟: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如同光秃秃的树干会长出新芽,断尾的壁虎会长出新的尾巴,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勇于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意识,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念;使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来战胜挫折。
2.提高学生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提高学生应对挫折,解决挫折的能力。
3.懂得及时调整自己,勇于面对挫折;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积极战胜挫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教学难点: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生命的力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为什么要发掘生命的力量?为了对抗挫折。
那么挫折又是什么?挫折是试图挫败我们的种种折磨。
怎样摆脱挫折的折磨,拨云见日,踔厉前行?(二)新课1.增强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增强内力)(1)播放视频:《尼克胡哲》。
(2)战胜挫折的第一大方法:增强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简称增强内力。
2.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
(引入外力)(1)举例:两只狐狸吃葡萄。
(2)战胜挫折的第二大方法: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
简称引入外力。
3.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坚定毅力)(1)案例:长津湖战役。
(课件)(2)战胜挫折的第三大方法: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简称坚定毅力。
(三)课堂总结1.战胜挫折的三大方法:增强内力、引入外力和坚定毅力。
这三大方法以木桶来作为比喻:加长板、补短板,扎牢铁箍,不断的添加和盛满不洒不漏的生命之水,扑灭任何妄图吞噬我们的挫折火焰。
2.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板书设计:1.增强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增强内力)战胜挫折的方法2.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引入外力)3.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坚定毅力)配套练习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江梦南半岁时双耳失聪,她凭借不懈努力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增强生命的韧性》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韧性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增强自己的韧性。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韧性,培养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持和适应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较快,面临着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挑战。
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韧性,学会面对困难,增强心理素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韧性的概念,认识到韧性对生命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坚持和适应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增强心理素质,提高生活质量。
四. 教学重难点1.韧性概念的理解。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坚持和适应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韧性,培养其面对困难的信心。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提高认识。
3.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找出改进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韧性现象,如运动员在比赛中克服伤痛,学生面对困难坚持学习等。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韧性?为什么我们要增强韧性?2.呈现(10分钟)介绍韧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韧性对生命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韧性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面临困难时如何坚持和适应的经验。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讨论和分享,总结出增强韧性的一些方法。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给出建议。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韧性?让学生举例说明,并提出自己的计划。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上册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 案

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目标】1.通过分享交流、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认识挫折的不可避免性,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2.通过观看视频与交流探讨,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3.通过合作交流,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引领学生发现、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重点】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教学难点】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写字游戏,体验挫折小游戏:体验左手写字,10秒钟之内书写“百折不挠”四个大字。
教师过渡: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甚至是失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这些挫折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话题: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讲授新课:环节一:畅所欲言,直面挫折(一)你说我说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挫折经历,你当时有何感受?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教师归纳: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对待挫折的态度,有的人愈挫愈勇,也有的人自暴自弃。
(二)情景剧表演:《拿到数学成绩单后》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是遇到挫折后,人们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有的人愤怒、生气、抱怨他人和环境;有的人情绪较为平静,向他人倾诉,寻求帮助;有的人勇敢、乐观,积极面对挫折,克服困难。
教师提问:情景剧表演的这三位同学,面对挫折,有着不同的行为反应,那你们知道这三位同学对待挫折的做法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共同总结:人们对待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待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教师过渡:既然人们对待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待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那么请你根据这三位同学的态度预测一下他们的做法分别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三)小小辩论赛: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正方同学:挫折是好事反方同学:挫折是坏事教师归纳:挫折既是坏事也是好事。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九课 珍视生命第二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韧性,理解韧性对生命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生命的韧性。
3.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合理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二. 学情分析1.七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初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于生命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对于如何面对挫折,保持生命的韧性有一定的需求。
3.学生可能存在对生命韧性理解的片面性,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含义,认识到韧性对生命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生命的韧性。
3.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合理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韧性,理解韧性对生命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生命的韧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命的韧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内涵。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悟,互相启发。
4.自我反思法:让学生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和做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教学PPT。
3.相关案例资料。
4.课堂讨论所需道具和物品。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播放一段关于生命韧性的短片,让学生感受生命的韧性。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命韧性?为什么我们要增强生命的韧性?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面对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从能力层面来看,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无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请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如何培养生命韧性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需要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参与者以及活动评估方法等。
作业反馈:
1. 针对学生的短文作业,我会逐一批改,对学生的写作技巧、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对于表达清晰、观点明确、分析深入的学生,我会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存在表达不清、逻辑混乱、分析不深入的学生,我会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改进建议。
在讲解韧性的基础知识时,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韧性的概念和组成部分。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还是挺快的,他们也能跟上我的思路。不过,我也注意到有几个学生在课堂上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部分内容不太感兴趣或者听不懂。下次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我可能需要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进来。
从素质层面来看,学生们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正在形成中,他们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治观念。同时,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也在逐步发展,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们有着各自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些习惯对于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认真听讲、主动思考等。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 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 同。
生活难免有挫折
3、 挫折的消极影响:(及时调整自己的必要性)
①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 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 ②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 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③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探究与分享
在这些情境中: O你认为哪些是 挫折,哪些不是 挫折?为什么? O说说你曾经遇 到的挫折,看看 你认为的挫折, 在其他同学眼里 是否也是挫折。
自主学习:
1、挫折的含义? 2、产生不同感受、行为反应的原因? 2、挫折的消极影响?积极影响?
生活难免有挫折
学习新知
1、 挫折的含义: 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 说的挫折。
课后练习
2、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你认为对这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 B ) (1)生活不是坦途,我们需要经历适当的挫折,提高自己承 受挫折压力的能力 (2)没有自然界的风和雨,就不会出现彩虹 (3)经历挫折之后,就能培养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 意志 (4)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适当的挫折有利于我们避免盲目 乐观、精神懈怠,使我们获得更丰富的生活经验 A(1)(2) B(1)(4) C(3)(4) D(2)(3)
挫折产生的原因:
(1)自然因素:如不可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
(2)人为因素:
社会因素:如战争、恐怖事件、社会动乱等
学校因素:老师教育方法不当、同学关系不 融洽等 家庭因素:家庭变故、教育不当引起压力等
④个人因素: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 外貌的缺陷等
探究与分享
O惊慌 O无助 O愤怒 O烦恼 O焦虑 O紧张 O担忧 O沮丧 O气馁 O悲伤 O着急 O……
增强生命的韧性
“心想事成” “万事如意” “一帆风顺”
这只是我们的愿望 而已,人生不如意 十之八九,挫折在所 难免。
创景设情
尼克·胡哲198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 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肢,但勇于面对身 体残障,用他的感恩、智慧以及仅有的 “小鸡腿”(左脚掌及相连的两个趾头), 活出了生命的奇迹。
尼克语录: “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 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 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 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际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别看你所欠缺的,虽然我日后不能牵着妻子的手,但却 可以拥抱她的心。”
探究与分享
爱迪生发明灯泡时,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 了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 “你已经失败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 还是放弃吧!”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 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 丝。”最后,经过几千次的实验,他终于成功了。
从爱迪生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①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②正确认识挫折,及时调整自己,发掘生命 的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日本的坚强教育
司马迁是汉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年轻时、就立志干一番事业。 后来做了太史令,专心致志于《史记》的写作。但因“李陵事件”受到诛连, 触怒了汉武帝,被捕入狱,受到了极不人道的酷刑,在肉体和精神上受到了很 大的创伤。出狱后,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他以顽强的毅力终于写成了共 计50万字的《史记》,这部著作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判断: 1.挫折是伟人才会遇到的,与平凡人无关。 2.人生难免有挫折,不必理会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3.”吃一堑,长一智”,所以凡是遇到挫折 的人都会变得聪明起来。 4.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所以挫折越多越有 利于成功。 5.人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如何,关键看其对 待挫折的态度。
5、怎样正确对待挫折? 重点 (怎样增强生命的韧性?)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自我调节 和自我修复能力。
④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扥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⑤坚持目标、不断努力 ⑥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课后练习
1、 应对挫折,摆脱挫折的困扰,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你认为 面对挫折,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B ) (1)不顾一切地采取措施,释放或发泄因挫折而产生的不良情 绪 (2)面对挫折,具体分析挫折,抓住关键问题,理智寻找解决 途径 (3)向老师、父母寻求帮助,学习别人的经验,克服遇到的挫 折 (4)善于发现自己拥有的面对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和不懈 努力 A(1)(2)(3) B(2)(3)(4) C(1)(2)(4) D(1)(3)(4)
生活难免有挫折
4、 挫折的积极影响 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 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 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孙杨在里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0.13秒的微弱劣势不敌20 岁的澳大利亚小将霍顿,收获一枚银牌。赛后,心有不甘的孙杨在混 合采访区内与一名相识的记者抱头痛哭。 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孙杨以1分44秒65的成绩夺冠,也为中国游泳 队获得里约奥运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