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含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含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含带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在答题纸上按要求把正确的答案涂黑。

)1.“入郭登桥出郭船(当年在大如城堡般的龙舟上进进出出)红楼日日柳年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沉溺于红楼温柔乡)。

君王忍把平陈业(想当初您意气风发率领大军灭陈统一)只博雷塘数亩田(可如今只落得国破身亡葬身雷塘荒野)。

”唐朝诗人罗隐这首诗描写的是A.对隋朝重新实现全国统一的赞叹B.对隋朝开凿贯通南北运河的佩服C.对隋文帝缔造的强盛王朝的向往D.对隋炀帝奢腐致身死国亡的嘲讽2.“对食不能餐(面对饭食吃不下)我心殊未谐(心中忧愁睡不安。

眇然贞观初(贞观年间但回想)难与数子偕(贤臣良相皆不见)。

”从杜甫写于安史之乱之后的这几句诗里,可以看出贞观之治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B.唐太宗推行革新措施C.唐太宗善于选人用人D.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3.“长安百花时(长安城里百花开)风景宜轻薄(嬉戏玩耍好风光)。

无人不沽酒(人人喝酒兴致高)何处不闻乐(处处音乐处处歌)。

唐朝诗人刘禹锡《百花行》)里的这几句诗描绘的是A.初唐景象B.盛唐气象C.中唐风光D.晚唐风景4.“两邦世代称盲圣,六犯风涛誓舍身。

同天风月启诗情,招提境,神往奈良城。

”这是当代佛教领袖赵朴初先生(1907年—2000年)的一首词,词中反映的是A.鉴真东渡B.遣唐使来华C.玄奘西游D.唐和新罗关系5.“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愿望是A.勤奋苦读,参加考试B.参军入伍,杀敌报国C.反抗压迫,推翻暴政D.养花弄草,悠闲生活6.“诸君傅粉涂脂(各位大男人只顾涂抹脂粉百事不问)问南北战争都不知(就连南北战争都不知)。

恨孤山霜重(恨孤山的白霜太厚)梅凋老叶(使梅花凋零老了叶子);平堤雨急(平堤上的雨下得太急)柳泣残丝(使柳条衰残像在哭泣)。

历史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答案

历史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答案

一、历史的足迹(共10 分)
1.(4 分) D → B → F → E → A → C
2.(3 分)
实物史料:B、C 文献史料:F
模拟、示意、复原:A、D、E
3.(3 分)
根据基本要素的涵盖度、叙述的完整性、历史语言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分层赋分。

二、中国近代化历程(共10 分)
1.(4 分)
洋务运动( D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A )
新文化运动( B )2.(6 分)
1史料价值最高的是D,理由:D 是研究李鸿章的一手文献史料,直接证据。

2史料价值最低的是A,理由:A 是文学作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可信度低。

(言之成理即可)
(三).复兴之路(共10分)
1.第一次鸦片(1 分)侵略与屈辱;侵略与危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

(2 分)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从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走向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等。

(2 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等。

(任答三条,得5 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标准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标准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标准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标准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完成了大一统,建立了汉朝?A. 秦始皇B. 汉高祖C. 隋炀帝D. 唐太宗标准答案:B3. 下列哪个是汉朝时期与匈奴和亲的政策?A. 安置匈奴B. 抗击匈奴C. 和亲匈奴D. 驱逐匈奴标准答案:C4. 下列哪个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司马懿标准答案:A5. 下列哪个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之一?A. 东魏B. 西魏C. 南齐D. 北周标准答案:B6. 下列哪个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端?A. 洛阳B. 长安C. 开封D. 扬州标准答案:A7. 下列哪个是唐朝时期与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A. 怛罗斯之战B. 燕然之战C. 白马之围D. 淝水之战标准答案:A8. 下列哪个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A. 后梁B. 后唐C. 后晋D. 前蜀标准答案:D9. 下列哪个是宋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杜甫B. 白居易C. 苏轼D. 李清照标准答案:C10. 下列哪个是元朝时期的蒙古族统治者?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铁木真D. 窝阔台标准答案:B11. 下列哪个是明朝时期的女真族领袖?A. 努尔哈赤B. 皇太极C. 福临D. 慈禧标准答案:A12. 下列哪个是清朝时期的著名收复台湾的人物?A. 康熙帝B. 乾隆帝C. 顺治帝D. 施琅标准答案:D13. 下列哪个是鸦片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A14. 下列哪个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天津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C15. 下列哪个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D16. 下列哪个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C17. 下列哪个是辛亥革命的首领?A. 康有为B. 孙中山C. 黄兴D. 陈独秀标准答案:B18. 下列哪个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康有为B. 孙中山C. 黄兴D. 陈独秀标准答案:B19. 下列哪个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废除二十一条B. 打倒军阀C. 反对帝国主义D. 实现民主标准答案:A20. 下列哪个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点?A. 上海B. 广州C. 武汉D. 长沙标准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隆基C. 李渊D. 李治2. 宋朝的都城是?A. 洛阳B. 开封C. 杭州D. 长安3.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发生在哪一年?A. 1449年B. 1450年C. 1451年D. 1452年4. 以下哪位是清朝的“康乾盛世”时期的一位皇帝?A. 康熙B. 乾隆C. 嘉庆D. 道光5. 中国近代史上,哪次战争导致了中国被迫开放多个通商口岸?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中日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2. 隋朝的都城是长安。

()3. 元朝的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建立者。

()4.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指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5. 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共和国。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________、火药和印刷术。

2.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__。

3. 宋朝的货币是________。

4. 明朝的“靖难之役”发生在________年。

5. 中国近代史上,________战争导致了中国被迫割让香港。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政治改革。

2. 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3. 简述宋朝的“靖康之变”。

4. 简述明朝的“土木堡之变”。

5. 简述清朝的“鸦片战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唐朝的一位官员,请描述一下唐朝的政治制度。

2. 假设你是宋朝的一位商人,请描述一下宋朝的经济状况。

3. 假设你是明朝的一位士兵,请描述一下明朝的军事制度。

4. 假设你是清朝的一位文人,请描述一下清朝的文化状况。

5. 假设你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位革命党人,请描述一下辛亥革命的背景和目标。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一、选择题(2*12=2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1、隋炀帝为加强南北联系和交流,征发数百万民工()A. 修筑长城B. 修建都江堰C. 开凿大运河D. 兴建北京城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是()A.维吾尔族 B. 苗族 C.回族 D. 白族3、宋朝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①苏轼②关汉卿③辛弃疾④李清照⑤赵孟頫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②③④4、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我国增设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法定节假日。

这些节日早在宋代都有了,那时最受重视的节日是A. 中秋节B. 元宵节C.元旦D. 重阳节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6、“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A. 灭亡西夏B. 建立元朝C. 统一蒙古D. 定都大都7、如果你是明太祖在位时的一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应去()A.南京B. 北京C. 西安D. 洛阳8、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这说明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9、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A.造纸术和火药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10、假如你是唐初的一位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会经常处理下列哪些少数民族的事务?①吐蕃②回鹘③突厥④靺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与那里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汉文帝D. 汉景帝答案:B3. 下列哪个战役是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之间的决战?A. 马陵之战B. 桂陵之战C. 长平之战D. 巨鹿之战答案:C4. 下列哪个文档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制定的,规定了土地、人口、赋税等制度?A. 《农战法》B. 《九章算术》C. 《汉律》D. 《推恩令》答案:D5.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行省制度?A. 秦朝B. 汉朝C. 三国D. 元朝答案:D6. 下列关于岳飞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他是南宋的建立者B. 他在抗金战争中表现出色C. 他是北宋的著名词人D. 他是明朝的名将答案:B7.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北京条约》C. 中日《马关条约》D. 中英《天津条约》答案:C8. 下列哪个事件爆发后,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九一八事变D. 一二八事变答案:B9. 下列哪个会议确立了为党的指导思想?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三大D. 中共七大答案:D10.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 1949年1月1日B. 1949年10月1日C. 1950年1月1日D. 1950年10月1日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

答案:秦朝2. 汉武帝时期,发明了____,使我国古代数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答案:十进位制3. 隋朝时期,开通了____,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大运河4.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____、杜甫、白居易等。

答案:李白5. 宋朝时期的两大发明是____和指南针。

七下历史科目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下历史科目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下历史科目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3. 隋朝时期,哪位人物开创了科举制度?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武则天答案:A4.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A. 秦朝B. 汉朝C. 元朝D. 清朝答案:C5. 明朝时期,哪位人物领导了农民起义?A. 李白成B. 张献忠C. 洪秀全D. 孙中山答案:A6.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7. 下列哪位人物是辛亥革命的首领?A. 孙中山B. 毛泽东C. 周恩来D. 邓小平答案:A8.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 五四运动B. 南昌起义C. 抗日战争胜利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D9. 以下哪个政策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 抓革命、促生产答案:B10.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A. 四人帮被粉碎B. 中共十大C. 邓小平复出D. 毛泽东逝世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汉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主要货币。

答案:铜钱3. 隋朝时期,______开创了科举制度。

答案:隋文帝4. 唐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答案:长安5. 宋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经济中心。

答案:江南6. 明朝时期,______领导了农民起义。

答案:李白成7. 1840年,英国发动了______,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如云集于河东之地。

”这段话反映了哪位皇帝的治理成果()A.宋太宗B.宋真宗C.宋仁宗D.宋理宗16.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包括()A.指南针B.火药C.印刷术D.蒸汽机17.下列哪位不是唐朝的著名诗人()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18.以下哪个不是唐朝的科举制度()A.进士B.举人C.秀才D.状元19.下列哪个不是唐朝的著名画家()A.吴道子B.张择端C.顾恺之D.韩干20.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是()A.元宝B.钞票C.金条D.交子答案:1.B 2.C 3.A 4.D 5.C 6.A 7.B 8.D 9.A 10.D 11.A 12.C 13.B 14.D 15.B 16.D 17.D 18.C 19.C 20.D1.隋朝在哪一年统一了全国?()A。

581年 B。

589年 C。

605年 D。

618年2.从历史的角度比较秦、隋两朝的相似之处不包括哪个选项?()A。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

为巩固统治,修建巨大工程C。

短命王朝 D。

采取残酷手段3.法律制度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哪个?()A。

《隋律》 B。

《唐律疏议》 C。

《贞观氏族志》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5.隋唐时期,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途径是哪个?()A。

建立军功 B。

努力耕织 C。

参加科举考试 D。

依靠门第出身6.现今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国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我国古代主要是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员,下列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皇帝是哪个?()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明太祖7.研究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哪个?()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学习效果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运河的中心是( B ) A 、长安 B 、洛阳 C 、余杭 D 、涿郡
2、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曾有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她是( C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3、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
A 、隋朝
B 、唐朝
C 、元朝
D 、宋朝 4、中国有句佳话“和同为一家”。

“和同为一家”是指( B )
A 、唐和吐蕃的关系
B 、隋和吐蕃的关系
C 、唐和回纥的关系
D 、唐和匈奴的关系 5、玄奘西游到达的是( A )
A 、天竺
B 、新罗
C 、波斯
D 、阿拉伯 6、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出现在( D ) A 、西汉 B 、东汉 C 、隋朝 D 、唐朝
7、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C )
A 、
B 、
C 、
D 、 8、对“苏湖熟,天下足”最准确的理解是( D )
A 、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B 、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C 、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D 、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 9、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说明了( B ) A 、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 、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 、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10、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 A ) A 、铁木真 B 、元昊
C 、完颜阿骨打
D 、阿保机 岭北行省 辽阳行省 11、与右图相关的朝代是( D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2、读右图,这本书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B ) 中 ①造纸术 ②印刷术 四 国 ③指南针 ④火药 ⑤地动仪 大 古
发 代
A 、②③④⑤ 明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1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B ) A 、唐朝 B 、南宋 C 、元朝 D 、明朝 14、明初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的目的是( C )
A 、更改旧的机构名称
B 、扩大机构的管理权限
C 、加强君主权力
D 、解除元朝的民族压迫 15、元朝时期我国开始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 ) A 、回族 B 、藏族 C 、契丹族 D 、蒙古族 16、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的主要目的是(D )
A 、平定回部叛乱
B 、抵抗荷兰侵略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7、如果你是右图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D )
A 、熟读四书五经
B 、会写规范的八股文
C 、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D 、在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18、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

”是说人的心胸要 明朝科举考生看榜图 宽广,我国古代封建官制中的“丞相”一职,开始设置 和最后废止的朝代分别是在( A ) A 、秦朝、明朝 B 、西汉、明朝 C 、秦朝、唐朝 D 、唐朝、明朝 19、宋朝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而设立的机构( B ) A 、布政司 B 、市舶司
C 、转运使
D 、户部 20、右图是一位学生画的历史漫画,如果请 家,多安全啊!老百姓 你为这幅漫画命名,最恰当的应是( B ) 都丰衣足食呢 !
A 、君主集权的强化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重本抑末
D 、闭关锁国政策 二、改错题(每小题中都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 21、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玉带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1)错误: 玉带桥 (2)订正: 赵州桥
22、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辽东,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西夏 金 南宋 辽 金 南宋 西夏 辽 北宋 西夏 金 北宋
(1)错误:辽东(2)订正:鸭绿江
23、唐玄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错误:唐玄宗统治时期(2)订正:唐玄宗统治前期24、有句广告词叫:“药材好,药才好。

”一医学爱好者想了解我国古代有关药物学方面的知识,
有人建议他查阅明朝着名的医学家李时珍着的《伤寒杂病论》。

(1)错误:《伤寒杂病论》(2)订正:《本草纲目》25、北宋司马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着。

(1)错误:司马迁(2)订正:司马光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0分)
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材料二明政府规定……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
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
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1)材料一中的“新科进士”是古代哪一重要选官制度的内容它创建于哪个朝代(4分)
科举制度;隋朝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这种制度到明朝时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带来哪些不良影
响(4分)
内容上:四书五经;形式上:“八股文”。

不良影响: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你希望历史学科考试有哪些改变(2分)
历史考试要与现代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历史考试不能束缚考生的思想,要能促进考生的学习兴趣等。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材料二
(1)材料一、二的钱币分别发行于什么朝代(4分)
唐朝;北宋。

(2)材料二的纸币当时称为什么最早出现在哪一地区它的出现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交子;四川;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3)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货币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
由金属货币发展为纸币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0分)
28、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
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8分)
探究一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

元朝在地方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
行省制度
探究二经济篇
(2)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着提高的标志。

下图是唐朝时期发明和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

它们的名称分别是曲辕犁。


筒车。

(2分)
探究三文化篇
(3)举一例宋元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2分)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或火药的广泛运用)
探究四感悟篇
(4)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29、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包括中国与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以及侵
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在这个过程中,友好交往是中外交往的主流。

结合下列有关隋朝至清朝时期的对外关系的两组图片,回答问题:(12分)
第一组
①鉴真准备东渡②郑和下西洋的海船模型
第二组
③戚继光④郑成功接受荷军投降图⑤雅克萨之战
(1) 主题命名
结合图片中的信息,分别为这两组图片命名一个合适的主题。

(4分)
第一组:友好交往
第二组:抗击侵略。

(2) 人物追踪
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5分)
六次东渡鉴真;②七次下西洋郑和;
③明代抗倭戚继光;④收复台湾郑成功;
⑤雅克萨之战康熙帝;
(3) 国家识记
第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与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友好关系(3分)
日本,亚非等许多地区
七年级历史(下)学习效果评价参考答案
二、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指出错误2分,订正或理由2分,共20分)
21.玉带桥改为赵州桥22. 辽东改为鸭绿江23. 唐玄宗统治时期改为唐玄宗统治前期24. 《伤寒杂病论》改为《本草纲目》25. 司马迁改为司马光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2分)
26、(12分)
(1) 科举制度;隋朝(4分)。

(2)内容上:四书五经;形式上:“八股文”。

不良影响: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3) 历史考试要与现代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历史考试不能束缚考生的思想,要能促进考生的学习兴趣等。

27、(1) 唐朝;北宋。

(2) 交子;四川;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3)由金属货币发展为纸币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8分)
28、(1)行省制度;(2) 曲辕犁和筒车。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或火药的广泛运用)(4)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

29、(1)友好交往;抗击侵略。

(2) 鉴真;郑和;戚继光;郑成功;康熙帝。

(3)日本、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