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D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战国时期的变法D. 秦朝的建立【答案】C4.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5. 下列哪个战争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A. 淝水之战B. 巨鹿之战C. 楚汉战争D. 官渡之战【答案】C二、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由______建立的。

【答案】嬴政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

【答案】郡国3. 楚汉之争的胜利者是______。

【答案】刘邦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修筑万里长城,推行法治,强化国家机器等。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答案】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太学,选拔人才,推广儒学,统一思想;开辟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流;征服南越、东胡、朝鲜等,拓展疆域。

四、论述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

【答案】楚汉之争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战争结束后,刘邦建立了汉朝,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

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在于:一是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央集权;三是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经验教训,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商朝B. 唐朝C. 宋朝D. 秦朝答案:D2.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指从公元前多少年到公元多少年之间的时间段?A.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B.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C.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D.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答案:C3. 下列哪个工具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最早使用的?A. 石斧B. 陶器C. 石锛D. 磨盘答案:A4. 以下哪个宗教起源于中国?A.B. 教C.D.答案:D5. 以下哪位皇帝是明朝的创始人?A. 宋太祖B. 刘邦C. 朱元璋D. 康熙答案:C第二部分: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它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最终通过殿试的人可以成为官员。

2. 说说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答案: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商路,连接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

它起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时期,对于促进东西方文化和商品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品不仅有丝绸,还有瓷器、茶叶、药材等。

3. 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于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简要描述一下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结构。

答案: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结构是以皇帝为中心的等级制度。

社会分为皇帝、官僚、地主、农民和奴隶等不同阶层。

皇帝统治全国,官僚负责政务,地主收取农民的租税,农民务农生活,奴隶为奴隶主工作。

5. 请简述一下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

答案: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是指远古时代的传说时期,据说由三皇和五帝统治。

三皇分别是伏羲、女娲和神农,他们是人类的始祖和文明的创造者。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子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子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子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火药B. 电视C. 飞机D. 印刷术答案:D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明朝C. 唐朝D. 清朝答案:D3. 中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A. 23B. 34C. 45D. 56答案:D4. 以下哪个国家是中国的邻国?A. 韩国B. 英国C. 加拿大D. 澳大利亚答案:A5. 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A. 上海B. 广州C. 北京D. 成都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长城。

答案:中国的长城是古代中国修筑的防御工事,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长城横贯中国北方,总长度约21,196公里。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答案: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起源于东汉时期。

通过将纸浆制成纸张,造纸术极大地改进了人们的书写和记录方式,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5分)1. 请解释什么是封建制度。

答案:封建制度是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形式,指君主授予贵族土地和特权,贵族提供军事和政治支持,以保证封建君主的统治。

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直到近代才被废除。

2. 请解释什么是农耕文明。

答案:农耕文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文明形态。

农耕文明的特点是人们依靠农业生产为生,形成稳定的定居生活方式,并出现城市、政治组织、文化等各种社会形态。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的国旗是红色的。

(√)2. 中国的首都是上海。

(×)3. 《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著作。

(√)4. 中国的国花是玫瑰花。

(×)5.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五、附加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一位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答案: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字叫孔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汉文帝D. 汉景帝答案:B3. 下列哪个战役是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之间的决战?A. 马陵之战B. 桂陵之战C. 长平之战D. 巨鹿之战答案:C4. 下列哪个文档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制定的,规定了土地、人口、赋税等制度?A. 《农战法》B. 《九章算术》C. 《汉律》D. 《推恩令》答案:D5.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行省制度?A. 秦朝B. 汉朝C. 三国D. 元朝答案:D6. 下列关于岳飞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他是南宋的建立者B. 他在抗金战争中表现出色C. 他是北宋的著名词人D. 他是明朝的名将答案:B7.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北京条约》C. 中日《马关条约》D. 中英《天津条约》答案:C8. 下列哪个事件爆发后,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九一八事变D. 一二八事变答案:B9. 下列哪个会议确立了为党的指导思想?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三大D. 中共七大答案:D10.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 1949年1月1日B. 1949年10月1日C. 1950年1月1日D. 1950年10月1日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

答案:秦朝2. 汉武帝时期,发明了____,使我国古代数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答案:十进位制3. 隋朝时期,开通了____,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大运河4.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____、杜甫、白居易等。

答案:李白5. 宋朝时期的两大发明是____和指南针。

七下历史科目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下历史科目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下历史科目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3. 隋朝时期,哪位人物开创了科举制度?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武则天答案:A4.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A. 秦朝B. 汉朝C. 元朝D. 清朝答案:C5. 明朝时期,哪位人物领导了农民起义?A. 李白成B. 张献忠C. 洪秀全D. 孙中山答案:A6.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7. 下列哪位人物是辛亥革命的首领?A. 孙中山B. 毛泽东C. 周恩来D. 邓小平答案:A8.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 五四运动B. 南昌起义C. 抗日战争胜利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D9. 以下哪个政策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 抓革命、促生产答案:B10.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A. 四人帮被粉碎B. 中共十大C. 邓小平复出D. 毛泽东逝世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汉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主要货币。

答案:铜钱3. 隋朝时期,______开创了科举制度。

答案:隋文帝4. 唐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答案:长安5. 宋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经济中心。

答案:江南6. 明朝时期,______领导了农民起义。

答案:李白成7. 1840年,英国发动了______,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初一历史下半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半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半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火药B. 电话C. 太阳能D. 电视答案:A. 火药2.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下列哪个?A. 汉字B. 英文字母C. 埃及象形文字D. 阿拉伯文字答案:C. 埃及象形文字3. 以下哪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A. 李白B. 威廉·莎士比亚C. 费尔南多·佩索阿D. 亚历山大·普希金答案:A. 李白4. 以下哪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A. 高斯B. 爱因斯坦C. 居里夫人D. 神农氏答案:D. 神农氏5. 以下哪个是我国的长江?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小清河D. 长江答案:D. 长江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火药。

火药。

2. 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北京。

3.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

4.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

秦始皇。

5. 中国的国花是牡丹。

牡丹。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这些发明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长江。

答案:长江是中国境内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它流经中国多个省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带和交通要道。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对”,错误的写“错”。

1. 中国的首都是上海。

(错)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喜马拉雅山。

(对)3. 中国的国花是菊花。

(错)五、问答题请回答以下问题:1. 你认为历史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它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指导我们的行为。

2. 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哪个方面最感兴趣?答案:我对中国古代文学最感兴趣,尤其是古代诗词。

它们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启发和感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核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核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核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A.夏朝的建立B.商朝的建立C.周朝的建立D.秦朝的建立2. 下列哪个是夏朝建立的时间?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1046年D.公元前221年3. 下列哪个是商朝都城遗址?A.安阳B.西安C.洛阳D.郑州4. 下列哪个是西周实行的制度?A.分封制B.郡县制C.县制D.联邦制5. 下列哪个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战役?A.长平之战B.马陵道之战C.桂陵之战D.牧野之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

7. 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是__________。

8. 周武王在__________打败了商军,结束了商朝。

9. __________是西周实行的制度,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

10. __________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争霸战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要介绍夏朝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

12. 请简要介绍商朝的兴衰过程。

13. 请简要介绍西周的分封制及其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4. 请论述春秋时期五霸的争霸过程及其历史影响。

15. 请论述你对西周“礼治”社会的认识。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A2.A3.A4.A5.A二、填空题答案6.夏朝7.辛弃疾8.牧野之战9.分封制 10.桂陵之战三、简答题答案11.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

12.商朝始于公元前1600年,灭于公元前1046年,历程分为:商汤建商、武丁盛世、帝辛败亡。

13.西周实行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形成了“礼治”社会。

四、论述题答案14.春秋时期五霸的争霸过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成为霸主,争夺对中原的统治权。

历史影响:促进了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战国时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考试试卷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A.涿郡B.洛阳C.余杭D.长安2.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文中所说的“选举制度”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3. 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史实中不正确的是A.任用魏征等贤臣B.建立唐朝,定都长安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4. 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的女皇帝,得到了史学界的基本肯定,这主要是因为她A.执政时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B.继续推行选拔贤才的政策C.处事果断,手段严厉D.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5.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A.文景之治B. 开皇之治C. 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6. 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A.《金刚经》B.《大唐西域记》C.《天方夜谭》D.《荷马史诗》7.“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

它的设计者是A.李春B.鲁班C.李时珍D.宋应星8.唐代诗人白居易可能经历的事情是①用纸写诗②读《史记》和《资治通鉴》③欣赏昆曲《牡丹亭》④参加科举考试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③④9.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出现了许多的“圣人”。

下列选项中,搭配错误的是A.医圣——张仲景B.书圣——王羲之C.诗圣——李白D.画圣——吴道子10.下列有关隋唐社会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政权并立B.兼并战争频繁C.繁荣而又开放D.封建社会危机11.下列人物中曾参与抗金斗争的是A.岳飞B.苏轼C.司马光D.张择端12.下列图片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生活的是A.赵州桥B.敦煌壁画C.《步辇图》D.《清明上河图》13.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①用鱼烹制的菜肴很普遍②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表演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④人们在传阅《红楼梦》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14.中国瓷器的辉煌时代是A.唐代B.宋代C.元代D.清代15. “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全面超越北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地区”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表现,这一过程最终完成于: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16. 下列图片中哪一货币的出现代表着最发达的商品经济?A.铲形钱B.半两钱C.开元通宝D.纸币铜板拓片17.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选项填入下列相应的表格中。

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选项1、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是( )A. 小麦B. 玉米C. 高粱D. 水稻2、被历史学家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武则天3、下列反映唐和吐蕃交往的史实是()A. 张骞出使西域B. 丝绸之路的开通C. 文成公主入藏D. 昭君出塞4、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其职责是()A. 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B. 经营管理农村集市贸易C. 经营交子的管理和发行D. 对商户征收重税5、下列经济现象中,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的是()A. 各地出现较大的工商业城市B. 一些手工业生产部门规模很大C. 一些地方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D. 手工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6、“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这些历史故事能从下列哪部书中读到()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西游记》D. 《水浒传》22、他的书法吸收了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他是()A. 董其昌B. 徐渭C. 郑板桥D. 陈洪绶8、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一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A. 彝族B. 汉族C. 女真族D. 回族5.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坤,号称“贪污之王”,他一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A. 发生在顺治时期 B. 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体制度的确立C.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D. 限制了皇帝的权力20、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

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A.加强了对宗教事业的管理B.团结了广大宗教人士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4)下图为广州十三行的图片,反映的政策是()A 重农抑商B 闭关锁国C 文化专制D 八股取士12、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以下哪个朝代()A. 秦朝B. 东汉C. 西汉D. 唐朝1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长安B、洛阳C、涿郡D、余杭14、唐朝长安城内繁华的商业区叫做()A、坊B、市C、瓦肆D、勾栏15、有朋友想收藏唐朝最有特色的陶瓷制品,你推荐他收藏()A. 唐三彩B.青花瓷C.白瓷D. 青瓷16、假如要考订中草药曼陀罗花的麻醉效用,应查阅的古代医书是()A.《伤寒杂病论》B. 《千金方》C.《本草纲目》D. 《农政全书》17、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A.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B. 东南亚一带C. 印度洋一带D. 非洲南端24、“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其法律依据是()A.《尼布楚条约》B. 设置台湾府C. 雅克萨之战D. 清朝的疆域图19、一首《七子之歌•澳门》唱出了澳门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强烈心愿。

历史上,1553年霸占我国澳门的殖民国家是()A. 英国B. 美国C. 葡萄牙D. 荷兰20、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的特务机构是()①兵部②锦衣卫③东厂④刑部A. ①②B.③④C.②③D. ①④2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被应用于航海实在()A.战国时期B. 三国时期C. 唐朝D. 北宋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北宋的四川地区B.南宋的四川地区C.北宋的汴梁地区D.南宋的临安地区28、“此天地间必不可无此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编写此书的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此书是()A.《史记》B.《三国志》C.《资治通鉴》D.《汉书》30、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③鉴真和尚东渡日本④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3)七年级3班小琪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 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二卷非选择题26.改错题(共5题,找出错误1分,改正1分,共10分)(1)、宋应星的《农政全书》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错误:改正:32、、唐朝工匠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错误:改正:(3)、明朝前期,郑成功七次下西洋。

错误:改正: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明朝统治者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理解,再解题发挥,制造了大批的“文字狱”。

错误:改正:(5)、其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的唐朝诗人是李白。

错误:改正: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分)(一) 材料一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取经,前后历时10余年,跋涉5万余里,历尽千辛万苦。

…又将其所见所闻,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材料二受日本僧人礼请,东渡传律,前后五次率众渡海均告失败。

后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

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描绘的两位唐朝文化使者是谁?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4分)答:(2)材料三中的“天朝”指哪个朝代?“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3分)答:(3)对比以上两种对外政策,谈谈你的认识。

(3分)答:(二)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18、材料一中的“长策”指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创立于什么朝代?这种制度的最大获益者是谁?(3分)答:(2)对这种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3分)答:(3)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3分)答: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材料一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唐代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北宋 11 224 760 62.9% 6 624 296 37.1%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2)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从唐代到北宋期间,南北方人口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答:(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答:31、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明朝中期以后的什么经济现象?“机户”与“机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分)答:29.读图回答问题。

(13分)(1)根据图一,与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3分)答:(2)根据所学知识,写出金、南宋、元朝的开国皇帝。

(3分)答:(3)从图二可以看出,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什么行政制度?(1分)答:图一南宋疆域图二元朝疆域(4)从图一到图二,发生了什么显著的变化?(2分)答:(5)宋元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分别是什么?对此作出贡献的人物及代表作品有哪些,各举一例。

(4分)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 D D C A C B A D C C B A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选项 B A C A A C C D A C C D26 (1) 错误:(《农政全书》)改正:(《天工开物》)(2) 错误:(唐朝)改正:(隋朝)(3) 错误:(郑成功)改正:(郑和)(4) 错误:(明朝)改正:(清朝)(5) 错误:(李白)改正:(白居易)27.(1)使者:玄奘、鉴真(2分)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2分)(2)朝代:清朝(1分)政策:闭关锁国(2分)(3)开放促进繁荣,闭关自守致落后;我国古代对外政策由对外开放转向闭关锁国;咋子对外交往中应积极学习别国长处,发展自己。

(3分)28.(1)从唐代到北宋,南方的人口逐渐超过北方(1分)(2)经济重心南移(1分)原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社会安定;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分)(3)资本主义萌芽(1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2分)29、(1)科举制隋朝皇帝(3分)(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3分)(3)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3分)30、(1)金、西夏、蒙古(元)(3分)(2)金:阿骨打南宋:赵构元:忽必烈(3分)(3)行省制度(1分)(4)从政权分立到国家统一;国家版图不断扩大(2分)(5)宋:词(1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分)元:曲(1分)关汉卿《窦娥冤》(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