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5.2 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案模板
主题:平抛运动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平抛运动的基本原理、公式及相关概念,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
关问题。
时间:1课时(40分钟)
教学内容:
1. 平抛运动的定义
2. 平抛运动的基本特征
3. 平抛运动的运动方程
4. 平抛运动的应用
教学步骤:
引入(5分钟):介绍平抛运动的定义及相关背景知识。
探究(10分钟):通过实验或示例解释平抛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讲解(10分钟):讲解平抛运动的运动方程及其推导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应用(5分钟):讨论平抛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相关问题。
总结(5分钟):总结本课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并提醒学生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策略:
1. 给予示例:通过实际案例或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
2. 提供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相关概念。
3. 引导思考:启发学生思考平抛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
1. 参与情况: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练习和实际案例分析的积极性。
2. 知识掌握:学生对平抛运动的基本原理、公式及相关概念的掌握情况。
3. 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能否独立解决相关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扩展:
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实验,观察和记录平抛运动的规律。
2. 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拓展平抛运动的应用领域。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深入了解平抛运动以及其他相关运动的知识。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教案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平抛运动的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3. 能够应用平抛运动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应用平抛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引入1. 导入:通过视频或实验展示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引出平抛运动的概念。
2. 提问:请学生讨论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区别和联系。
二、讲解1. 定义:讲解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独立。
2. 公式:介绍平抛运动的运动方程和相关公式(包括平抛运动的水平速度、竖直速度、运动时间等)。
三、练习1. 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通过公式计算物体在平抛运动中的各项参数。
2.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初速度下物体的平抛运动轨迹并进行分析。
四、应用1. 讨论:进一步讨论平抛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如棒球运动、投掷物体等。
2. 解决问题:布置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2. 反馈:布置作业,检测学生对平抛运动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视频或实验材料;2. 课件PPT;3. 练习题和实验器材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通过引入、讲解、练习和应用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 知识掌握:通过练习和实践,检测学生对平抛运动的掌握程度;3. 解决问题:通过应用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研究平抛运动【教学目标】1.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
2.通过实验,知道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能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
3.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平抛运动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知识与能力】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在研究抛体运动中的作用。
经历抛体运动的探究过程,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和解决抛体运动问题。
能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的抛体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器材进行物理实验以解决实际问题,实验中能考虑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方法。
通过合作实验,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抛体运动的对称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通过对抛体运动规律的探究,培养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热情,并从中体验到探究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
有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有关的抛体问题。
通过合作实验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合作意识,在合作中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具有团队精神。
【情景导入】1.运动员水平击出的排球,水龙头喷出的水流……都是平抛运动,请运用力和运动的关系确定平抛运动是怎样的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简答:由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与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并且重力为恒力,加速度为g(大小、方向恒定),故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2.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扔炸弹,试分析炸弹做何种运动?简答:炸弹离开飞机后由于惯性,具有与飞机同样的水平初速度,且受重力,初速度与重力方向成90o角,所以做曲线运动。
图6―3―1【达标检测】1.如图6—3—9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 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 ,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 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 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 .B 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 球在离开轨道后( )A .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图6―3―8图6―3―9B .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解析:位于同一高度的A .B 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说明了A 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新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 精品教案

52 平抛运动 [精讲精练] [知识精讲]知识点1、平抛运动的分解(如图所示)注意: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水平位移和落地速度等方面的注意问题: (1)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在空中运动的时间ght 2=,其值由高度h 决定,与初速度无关。
(2)它的水平位移大小为x= v 0gh2,与水平速度v 0及高度h 都有关系。
(3)落地瞬时速度的大小22y x t v v v +==220)(gt v +=gh v 220+,由水平初速度v 0及高度h 决定。
(4)落地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tan θ= gt/ v 0,h 越大空中运动时间就越大,θ就越大。
(5)落地速度与水平水平方向夹角θ,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α,θ与α是不等的。
注意不要混淆。
(6)平抛物体的运动中,任意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的速度变化量△v=g △t ,都相等且△v 方向怛为竖直向下。
(7)平抛运动的偏角与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平抛运动的偏角θ即为平抛运动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所以有:tan θ= 22121020x yt v gt v gt ==tan θ=2x y常称为平抛运动的偏角公式,在一些些问答题中可直接应用该结论分析解答。
(8)以抛点为原点,取水平方向为x 轴,正方向与初速度v 0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 轴,正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上任意一点A (x ,y )的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交于x 轴上的B 点。
B 点的横坐标x B =x/2。
(9)平抛运动中,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在竖直方向上分位移之差△h=gT 2都相等。
(10)平抛物体的位置坐标:以抛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y 轴正方向,沿初速度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据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在竖直方向上自由落体运动知: 水平分位移x= v 0t , 竖直分位移y=gt 2/2,t 时间内合位移的大小22y x s +=设合位移s 与水平位移x 的夹角为α,则tan α=y/x=( gt 2/2)/ v 0t =gt/ 2v 0。
(完整版)《平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课题:§5.2 平抛运动一、任务分析1。
内容分析《平抛运动》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二节,教材从学生实际接触、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出发,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先后讲述了抛体运动、平抛运动的概念,着重分析讨论了平抛运动的规律,分别是“平抛运动的速度"、“平抛运动的位移”,而在教材最后涉及“一般的抛体运动”,拓展斜抛运动的知识。
2.课标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能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起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的轨迹。
要求学生知道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知道用实验方法得到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理解确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方法;知道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独立性和同时性;体会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
3。
教材分析《平抛运动》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二节.教材对平抛运动的讲述分为三个层次:(1)通过讨论与交流和生活实际现象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平抛运动;(2)通过实验的分析和利用已有的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建立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物理模型,掌握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的计算推导;(3)通过理论上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和频闪照片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并且能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这样安排,比较注重体现探究实验,比较注重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相结合,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明白,物理规律不仅可以直接由实验得到,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二、对象分析1.心理特征作为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惧怕高中物理.而对于新的物理知识,有了更强的求知欲望.2。
知识和能力特征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合运动、分运动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所遵循的规律;知道了一般的曲线运动的特点,并有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来处理曲线运动;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5.2平抛运动

tan2tan定任通意过时该刻段的时速间度内的水反平向位延移长的线中一点
结论总结
a、运动时间t 2 h g
即运动时间由高度h惟一决定
b、水平射程为 x v 0
2h g
即由v0、h共同决定
c、合速度 v v02 2gh d、速度的变化量 △v=g△t,△t时间内速度改变量相等,
△v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v0 O
x
α P (x,y)
vx α
y
vy
v
合速度:v vx2vy2 v02(g)t2 速度的偏向角: tan vy gt
vx v0
二、平抛运动规律
2)位移
水平方向:x v 0 t 竖直方向:y 1 gt 2
2
O v0 θ
x
P (x,y)
y
合位移: s x2y2 (v0t)2(1 2g2t)2
v0
vx
30°
vy v
2.跳台滑雪是一种极为壮观的运动.如图所示,运动员从 倾角为30°的山坡顶端的跳台上A点,以v0= 5 3 沿水平方 向飞出,恰好落到山坡底端的水平面上的B点.不计空气 阻力,取g=10 m/s2,求: (1)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AB之间的距离. (3)运动员何时离开斜面的距离最大?
10.小球从空中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落地前1s时刻, 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300角,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 向夹600角,g=10m/s2,求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及抛出的 初速度。
一、平 抛 运 动 定义: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条件:(1)初速度v0水平(2)只受重力作用 运动性质: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研究方法:采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运动规律 (1)速度关系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

5-2 平抛运动一平抛运动1.平抛运动的条件:(1)物体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2)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
2.抛体运动的性质:由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其加速度恒为g,是匀变速运动;又因重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因此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3.抛体运动速度变化的特点:抛体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均为△v=g△t。
4.解决平抛运动问题的方法:将其分解为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
最常用的分解方法: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
【例1】在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例2】关于平抛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加速运动B.匀变速运动C.匀速率曲线运动D.不可能是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例3】我国自行研制的“J-20”战机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J-20”战机可对空作战,也可对地攻击。
设“J-20”战机在高空中以300m/s的水平速度匀速飞行,某时刻扔下炸弹A,相隔1s又扔下炸弹B,不计空气阻力,在以后的运动中,关于炸弹A与炸弹B的相对位置关系(两炸弹均未着地之前),正确的是()A.炸弹A在炸弹B的前下方,两炸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B.炸弹A在炸弹B的后下方,两炸弹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炸弹A在炸弹B的正下方,两炸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D.炸弹A在炸弹B的正下方,两炸弹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二 平抛运动的速度1.平抛运动的速度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以抛出点为原点,取水平方向为x 轴,x 轴的正方向与初速 度v 0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 轴,正方向向下,物体在任一 时刻t 位置坐标P (x ,y )的速度为v t ,如图所示。
人教版必修2 5.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学生间的对蜡块的运动讨论,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谦虚好学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对一个运动能正确地进行合成和分解【教学难点】具体问题中的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判定。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对于直线运动中,建立一维坐标,据运动规律,就可以确定任意时刻的位置,进而知道它的运动轨迹。
出示图片:小车在一维坐标上的运动出示图片:小球的抛体运动如果研究复杂的运动,我们怎么办呢?本节所学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如果研究复杂的运动,我们怎么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题讲授新课一、红蜡块在平面内的运动演示:观察蜡块的运动1.实验器材红蜡做的小圆柱体、一端封闭长约1m 的玻璃管、清水2.实验步骤(1)在一端封闭、长约1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的小圆柱体A,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橡胶塞塞紧。
(图甲)(2)把玻璃管倒置(图乙),蜡块A沿玻璃管上升,观察玻璃管上升的速度。
学生了解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学生观看视频总结实验结论学生阅读课文回答:如何建立坐标系?蜡块的位置P的坐标是通过对实验的仔细观察,了解蜡块的运动情况锻炼学生观察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理解蜡块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原因。
帮助学生(3)在蜡块匀速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紧贴着黑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图丙),观察蜡块的运动情况。
说明:蜡的密度略小于水的密度。
在蜡块上升的初期,它做加速运动,随后由于受力平衡而做匀速运动。
出示蜡块运动的视频教师归纳实验结论3.实验结论(1)水平方向:蜡块随管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2)竖直方向:蜡块相对管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3)在黑板的背景前我们看到蜡块相对黑板是向右上方运动的。
那么,蜡块向右上方的这个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呢?要想定量地研究蜡块的运动,就要建立坐标系,具体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平抛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研究并认识平抛运动的条件和特点。
2.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进一步理解运动合成和分解的等时性和独立性。
3.掌握平抛运动分解方法,推导平抛运动规律并会运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4.知道什么是一般的抛体运动,定性了解一般抛体运动的分析处理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平抛运动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2.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中“化繁为简”
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重点难点
重点: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难点:对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理解。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推理归纳
教学用具
平抛运动演示仪、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粉笔头从桌面边缘水平飞出,观察粉笔头在空中做什么运动,这种运动具有什么特点,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平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举例:用力打一下桌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小球所做的运动就是平抛运动,并且我们看见它做的是曲线运动。
分析:平抛运动为什么是曲线运动?(因为物体受到与速度方向成角度的重力作用)2.平抛运动的特点
下面用电脑给学生演示《平抛运动》多媒体课件。
演示一: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比较(如图1)。
对桌面上的红色小球,给它一水平速度v0,当它离开桌面的同时将另一绿色小球从桌
子边沿自由下落。
(这时两小球用慢镜头下落,学生看得非常清楚)
在下落过程中我们可随时单击鼠标使运动暂停进行观察,可以看到任一时刻两小球在同一水平线上,从而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
演示二:平抛运动与匀速直线运动的比较(如图2)。
让红色小球以水平速度v 0抛出的同时,让另一黄色小球以速度v 0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样可随时单击鼠标使运动暂停进行观察。
可以看到,任一时刻两小球都在同一竖直线上,从而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
演示三:竖直及水平方向上的全面观察(如图3)。
让红色小球以水平速度v 0抛出的同时,让黄色小球以速度v 0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让绿色小球从桌子边沿自由下落,同样可随时单击鼠标使运动暂停。
可以看到,任一时刻平抛红球与竖直方向自由落体的绿球在同一水平线上,与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的黄球在同一竖直线上。
通过上面的演示,让学生总结,得出结论:
平抛运动可看作
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
即:①受力特点:只受重力的作用;②运动特点: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加速度为g 的运动。
练习:
1.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
A .物体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B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C .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 .物体受到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答案:C
2.关于平抛运动,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抛运动是一种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运动
B .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C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D .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与初速度大小无关,而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
答案:CD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二)平抛运动的速度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9页,归纳总结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学生看教材,思考讨论并总结。
教师提问,归纳。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0,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等于g 。
所以,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两个分运动来研究。
平抛运动的速度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 轴(正方向和初速度v 0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 轴,正方向向下,则
水平分速度:v x =v 0竖直分速度:v y =gt 合速度:
教师:根据我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否判断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学生看书、思考并回答: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来越小。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做教材P 9例题1。
学生:做例题。
教师:巡视并指导,投影展示部分同学的做题过程,并点评,出示标准的解题步骤。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什么叫位移?如何表示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从抛出经某一段时间的位移?
练习: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 )。
A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 .瞬时速度为v 0
C .运动时间为2 v 0/g
D .速度变化方向在竖直方向上
答案:CD
(三)平抛运动的位移1.研究方法: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 轴(正方向和初速度v 0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
y 轴,正方向向下。
2.分位移(即位置坐标)的表示方法:水平位移:x=v 0t 竖直位移:212
y gt =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计算合位移?怎样表示其方向?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合位移:
方向:0
tan 2y
gt
x v α=
=演示实验: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后,A 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同时B 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
t v =0
tan y x
v gt
v v θ=
=
S =
现象:越用力打击金属片,A 球的水平速度也越大;无论A 球的初速度多大,它总是与B 球同时落地。
用课件模拟教材图5.2—6的实验。
结果分析: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并不影响平抛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而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的,且不受竖直方向的运动的影响。
教师:请同学们做教材P 11例题2。
教师巡视并指导,投影展示部分同学的做题过程,并点评,出示标准的解题步骤。
教师:数学上的抛物线怎样定义?物理上的抛物线怎样定义?两者什么关系?学生看书总结,了解物理规律的认识历程。
教师提出问题:若物体的抛出方向不水平,这样的抛体运动我们称之为一般抛体运动。
我们是否可以借助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研究一般抛体运动呢?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
练习:1.在平台上水平抛出一物体,经t 秒后它的速度的大小增大为原来的倍,则2初速度为 ,这时经过的水平位移为 。
(重力加速度为g )
答案:gt ;gt 2
2.一物体做平抛运动,在落地前1 s 内,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由37°变为53°求:(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 (2)物体在这一秒内下落的高度。
(g =10 m/s 2)答案:(1)22.4m /s ;(2)17.5 m (四)一般的抛体运动
1.研究方法:竖直、水平两个方向分解。
2.规律:
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初速度不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1.什么是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3.平抛运动的规律
同时也定性的了解了一般的抛体运动及其分析方法。
四、课堂练习
1.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经时间t ,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 0,则t 为( )。
A .
B .
v g 0
2v g
C .
D 0
2v g
答案:A
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的方向和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α的正切tan α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是下图中的( )。
答案:B
3.有一物体在高h 处,以初速v 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速度为v 1,竖直分速度v y ,水平飞行距离S ,则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 )。
A
B
C .
D .
2y
h
v 1
S v 答案:ABC
4.一同学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只在纸上记下重锤线y 的方向,忘记在纸上记下斜槽末端位置,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如图所示的曲线,现在我们可以在曲线上取A 、B 两点,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它们到y 的距离AA′=X 1,BB′=x 2,以及竖直距离h ,从而求出小球抛出的初速度v 0为( )。
A .
B 2
2
21()/2x x g h -2
21()/2x x g h -C D 12
22x x g h +12
22x x g h
-答案:A
5.将一个物体以水平速度v 0抛向一个倾角为α的斜面,物体与斜面碰撞时的交角β。
求:
①飞行时间。
②到达斜面时的速度。
答案:①v 0tan (β-α)/g ②v 0 /cos (-) βα五、布置作业
教材P12第1题、第4题。
2
x A
'
A
B
1
x B '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