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中考物理第二轮讲练测习题43

合集下载

2015年物理中考二模试题

2015年物理中考二模试题

初四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小华同学根据平时观察和日常经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般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米/秒B.手托一个鸡蛋静止时,鸡蛋对手的力约10牛C.教室里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消耗的功率约为600瓦D.把掉在地面上的物理课本从地面捡回桌面需克服重力做功约3焦2.人呼吸时,在肺的体积由最大变到最小的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A.大于大气压 B.等于大气压C.小于大气压 D.无法判断3.以下物理量单位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 lkW =1000JB.1m/s=3.6km/hC.lkg/m3= l03g/cm3D. lkg=9.8N4.如图所示,物体S 在平面镜前,所成的像为S'。

若在镜后AB处放一块不透明的塑料,则像S'将会()A.不变 B.变暗 C.只剩一半 D.消失5.如图是两扇玻璃窗户的示意图。

右边的一扇被一块飞来的石头击裂,左边这扇同样的窗户被与石头同重的网球以同样的速度击中却没有裂。

其主要原因是()A.石头对玻璃冲击动能较大 B.网球对玻璃撞击力较大C.石头对玻璃的压强较大 D.网球对玻璃的压强较大6.如图所示,“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很纳闷,于是,向镜子走近点看自己,则其像会( )A.不变 B.变小C.变大D.可能变成人像7.小明同学到北湖游玩,他看到以下现象,可以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A.湖水中的太阳 B.海市蜃楼C.湖水中的游鱼D.阳光下自己在地面上的影子8.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①“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②“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飞流直下的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2015届中考物理第二轮讲练测习题41

2015届中考物理第二轮讲练测习题41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模拟试题物理部分(二)卷Ⅰ(选择题,共47分)一、选择题(15~19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15.在物理学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在力学方面由于贡献巨大,被称为“经典力学之父”,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B.安培C.牛顿D.亚里士多德16.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大拇指的面积大约1cm2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70o CC.演唱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时间约5minD.成年大象的质量大约50kg17.生活中有很多的“镜”,其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A.放大镜B.望远镜C.梳妆镜D.三棱镜18.关于声音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B.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电磁波能传播信息,但没有能量D.我们使用的录音机就是利用电磁波传播声音信号的19.下列关于家庭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控制灯泡的开关一定接在零线上B.保险丝熔断后,换上新保险丝即可通电C.只有不高于220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D.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20.使用下列简单机械一定能够省力的是()A.杠杆B.定滑轮C.斜面D.轮轴21.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单杠运动员上杠前在手上擦镁粉是为了增大摩擦B.篮球运动员将球投出后,球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C.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就向前运动,因为水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水的作用力D.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球拍的作用力只能够使球改变运动状态2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滑动变阻器滑片右移,L2C22题图故障可能是L1断路D.闭合开关,只有L1发光,故障可能是L2断路卷Ⅱ(非选择题,共73分)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第24小题3分,其他小题每空1分,共34分)23.如图是我国航空母舰“辽宁号”的图片。

2015年中考物理第2次模拟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5年中考物理第2次模拟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5年中考物理模拟测试卷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图所示的都属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3.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反射角为A、0°B、30°C、60°D、90°4.如图所示电路,R1与R2的连接方式和开关S控制的元件是()A.串联,R1和R2 B.串联,R2C.并联,R1 D.并联,R1和R25.小朱在测量一电阻的阻值时,用相同的器材设计了两个电路,电路图如图所示。

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到最右端(电压表、电流表均未超过量程),下列说法正确A.甲图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大B.乙图的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大C.甲图的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大D.甲图和乙图的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一样大6.学了物理,张杰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非常关注,他进行了下列估测:①手上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 1.2cm;②从教学楼的第一层爬到第三层,人升高的高度约为12m;③成年人的高度约为 1.7m:④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 1.5m:⑤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以上估测中比较合理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7.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当一个在平原生活惯了的人来到西藏,往往出现头晕、恶心等现象,主要原因是()A.西藏上气温太低B.西藏的阳光太强C.西藏海拔高,气压太低 D.西藏海拔高,气压太高8.如图所示,能正确的描述冰的熔化过程的图象是9.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 、建筑工地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 、戴上防噪的耳塞C 、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D 、在市区种植花草树木10.如图所示,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臀部有灼热的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大小一定不变B.没有发生能量转化C.重力势能一定越来越小D.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11.底面积相同的A、B两个容器,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如图,比较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是( )A. F A=F B,P A=P B B.F A > F B,P A=P BC. F A < F B,P A > P B D.F A=F B ,P A < P B12.王伟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图)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A. B. C. D.二、填空题13.在图中,甲是一个金属扳手,乙是一双竹筷。

201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题物理答案

201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题物理答案

二模物理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共20分,第17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1.5、运动。

12.小、排斥。

13.变大、支持14.反射、属于。

15.轻敲、运动状态、小磁针。

16.(1)主光轴上或在同一高度;(2)缩小、照相机等、右、漫。

17.(1)低(2)3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共34分,每图每空2分)
18.略
19.(1)b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在、不能。

(4)看错了入(反)射角。

20.(1)温度计示数(变化)、受热匀均。

(2)略.(3)水;比热容.
21.(1)略(2)最小值。

(3)0.65 。

(4)B(5)a 。

四、解答题(共16分,22题6分23题10分,写出必要的文字与说明)
22.(每问2分)
(1) 水密度不变,随深度增加压强增大(能说出随深的关系即可)
(2) 2.25×104Pa
(3) 5.4×105J
23.(1)1 (2分)
(2)3V (2分)
(3)6Ω(2分)
(4)12Ω或3Ω(4分)
由于水平和能力有限,问题存在再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2015届中考物理第二轮讲练测习题28

2015届中考物理第二轮讲练测习题28

第七讲力【考纲要求】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3.能用力的图示表示力;4. 会用测力计测力的大小;5. 知道如何探究重力。

【命题趋势】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对概念和规律的记忆、理解和应用,通过观察和实验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点探究】考点一、力的理解【例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B.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D.两个物体学会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解析:解答习题的关键是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表明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就必存在两个物体,故选项B 正确,选项C错误,当两个物体间有学会作用时,就会产生力,不一定要求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如磁铁间的引力等,而相互接触的物体,若没有相互作用,则不能产生力,故A.D答案均错误,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

答案:B方法总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离不开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接触的物体可能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可能也有力的作用。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不是一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二、力的示意图及其画图方法【例2】如图1所示,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受到与水平面成30°角的斜向右上方100 N的力,画出小车受到的拉力的示意图。

解析:首先力的示意图必须能用图表示出一个具有惟一作用效果的力,而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所以应该明确每个力的三要素,才能准确地用力的示意图表示这个力。

而力的示意图只要求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即可,力的大小可标可不标。

答案:小车受到的拉力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方法总结: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顺序是:①先找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所以应该根据情况选准受力物体;②再用带箭头的线段标明力的方向;③再在线段旁边注明力的大小。

2015物理中考模拟题与答案二

2015物理中考模拟题与答案二

2015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二一、选择题(共24分每题4分)1.某同学用导线把一个开关和一个灯泡接在一节干电池的两极上,当他断开开关时,小灯泡亮了;当他闭合开关时,小灯泡就不亮了。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开关与小灯泡并联,开关闭合后发生短路,该电路是错误的B.电路的连接是正确的,只是因为开关发生短路现象C.电路的连接是正确的,只是因为开关发生了断路的现象D.开关能够控制小灯泡的亮、灭,这个电路是正确的2.如图的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人站在路灯附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教室里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属于光的镜面反射现象D.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纸上形成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现象4.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超声波产生5.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2V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6.手提水桶静止不动,属于平衡力的是( )A. 手对桶的拉力和桶对地球的引力 B. 桶对手的拉力和桶受的重力C. 桶受的重力和桶对地球的引力D. 手对桶的拉力和桶受的重力二、填空题(共22分每空2分)7.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某原子的直径为2.8×10-10m= nm;(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μm= m;(3)公路上行驶的轿车速度为72km/h= m/s。

8、小清同学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了一个自动恒温加热鱼缸,如图所示,A为一段软导线,左侧的温度计是电接点水银温度计,B为一个小型电热器,其铭牌如表所示.该装置能使鱼缸中的水温大致保持在℃,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水银是,装置某次连续正常工作2min,电热器可放出J的热量.9.有许多的短波广播电台发射的短波波长都在25cm附近,那么他们对应的频率大约在Hz附近。

2015年北京中考二模物理汇编(压轴篇--大题)(带答案)

2015年北京中考二模物理汇编(压轴篇--大题)(带答案)

2015 年北京中考二模汇编——压轴篇(大题)海淀45.图 24 所示是家用电热水壶的照片。

其工作原理是,壶内底部有一个电热丝电阻,通电 后将电能通过电热丝转化成内能。

电热水壶的相关参数如表格所示。

根据表格中的参数计算:(1)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壶内电热丝 电阻的阻值;(2)由于用电高峰时,用户输电线路 的电压下降 5%,此时电热水壶的实际 功率(认为电热丝电阻不变) ;(3)在高峰用电时,输电线路电压下 降5% 后,要使此电热水壶的功率仍要 达到额定功率,可以对壶内电热丝进行改造, 过程和结果。

46.图 25 甲所示是一幅小型起重机吊起货物的图片,货物挂在动滑轮的下端,绳子的自由端通过放置在起重机上的卷扬机竖直向上拉动, 最右端是为了防止吊起货物时起重机向左倾倒而挂的配重。

起重机吊起重物时主要结构可简化成如图DE 水平且长度都为 1m ,BC 段的水平距离 CF 也为 1m ,前轮与地的接触点在 B 点的正下 方,后轮与地的接触点在 D 点的正下方。

起重机的自重(含配重)为3×104N ,重心在 CD中点。

起重机的钢丝绳重和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g 取 10N/kg 。

(1)为使起重机吊起货物时不发生倾倒,求起重机最多能吊起货物的质量图 2图425 乙所示。

已知 AB 、CD 、你有哪些方法?写出必要的m ;( 2)当起重机吊起质量 m 1=2×102kg 的物体以 v 1=0.5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卷扬机的输出 功率 P 1=1.1kW 。

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3)当起重机吊起质量 m 2=3×102kg 的物体仍以 v 1=0.5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求卷扬机的甲乙 图 25输出功率 P 2。

A B西城46.如图 29 所示为某家用电热水器工作电路简化图。

表中为三种加热模式相关参数。

求:(1)该电热水器按 “加热模式 1”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计算结果请保留整数) (2)该电热水器按 “加热模式 1”连续正常工作 10min 所产生的热量;(3)若该电热水器连续正常工作 20min ,消耗电能 0.8kW h 。

201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201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201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满分:90分 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测量工具表盘上标有Kwh 字样的是:A . 电压表B .电能表C .电流表D .秒表2.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A .小明体育中考50米的平均速度约3.6Km/hB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C .两个鸡蛋均摊在1米2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约1PaD .我市五月份平均气温约2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能量的物体一定在做功B .使用机械能省力但不能省功C .力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快D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会慢慢停下来4.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 .灯的开关接在灯与零线之间;B .导线或用电器起火时要立即用水扑灭;C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D .用测电笔时手要紧捏笔尖金属体部分;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处于固态的物质不可能变成气态B .酒精擦到皮肤上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汽化吸热C .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D .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属于汽化现象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冰吸热温度不变是因为其内能没有改变;B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永不停息的分子是不可再分的;C .石油等化石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只要开发总还是有的;D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越快,其音调越高;8.下列关于光学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 .凸透镜所成的像不一定是实像C .晚上能看到月亮说明月亮属于光源D .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9.电风扇通电时扇叶会飞速转动,下列各图与之工作原理相同的是10.请根据表内给出的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据,判断分析该电路可能是电路图中的:A B C DB.小球拉着细线竖直向下 D.机翼的造型有利于飞行二、填空题(共20分,第17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11.如图11所示,汽车通过高速公路ETC 通道时,不停车也能缴费通行.如果通道长是15m ,车速3m/s ,汽车通过通道的时间是 ▲ s ;以汽车为参照物收费站是 ▲ 的.12.如图1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将一块橡皮大小且不带电的“碳海绵”吸起,这说明了“碳海绵”的密度 ▲ (大、小),带正电的“碳海绵”靠近该玻璃棒时彼此间会发生 ▲ (吸引、排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机械运动
【考纲要求】
1.参照物并描述物体的运动;
2.简单的速度、路程、时间的运算;
3.探究运动的特点
【命题趋势】
从中考命题看,判断物体运动情况、参照物的选取、运动的相对性、速度概念的理解、速度单位换算、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平均速度的计算常以填空、选择题型出现.平均速度的测量可能会以填空或实验题型出现.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培养学生对运动过程的分析能力和建立运动图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点探究】
考点一、长度的测量
【例1】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C.D.
解析:A、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A错;
B、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B错;
C、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所以C错;
D、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
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考点二、参照物
【例2】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刘翔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C.地面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解析: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以主席台是研究对象,主席台位置的变化是相对于刘翔的位置而言的,故参照物是刘翔.故A正确.
故选A.
答案:A
方法总结:告诉了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时,要以物理情景中出现的物体为参照物.
考点三速度的计算
【例3】2011年11月3日1时23分,“神舟八号”到达距“天宫一号”30米的停泊点,开始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对接.(1)从30米的停泊点到相互接触共耗时_________秒.
(2)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_________ 的.
解析:(1)从停泊到相互接触的时间为t= = =150s;
(2)“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以对接完成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静止的.故答案为:(1)150;(2)静止.
答案:(1)150;(2)静止.
点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不同,运
动状态也不一样.
【经典考题】
1、(2014年广东省)在水平高速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此时汽车的牵引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行李架上的物体以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
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2.(益阳市2014)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

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机超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30m。

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以下列哪个目标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对峙时我军飞行员是静止的A.日本军机B.海面上的军舰 C.海面D.海岸
3. (2014年武汉市)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
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
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
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D.小明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
4.(2014•泰州)“神舟”飞船在太空中高速飞行,而坐在其中的航天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这是因为,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5.(2014•泰州)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相同时间比路程.
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v=,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②(①/②)是相同的.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其关系是1m/s= 3.6km/h.
6.(2014•江西)阳光明媚的春天,王爷爷带着三人驾着小汽车一起去春游,行驶途中,同一时刻四人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指针式速度表,观察到的数据如下,此时车的实际行驶速度应该是()
A.100km/h B.98km/h C.96km/h D.没有观察到【模拟预测】
1.“五•一”假期,小英随爸妈外出旅行,途中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
2.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
3.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2km的隧洞,火车完全在洞中的时间是s,火车上乘客看见洞中的路灯在后退,乘客是以为参照物.
4.小林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他乘坐的火车为参照物,他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5.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它们的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可知,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填
“甲”或“乙”)。

6.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
照物分别是和。

7.图20中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cm.
8.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

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

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
【经典考题】
1. 答案:等于,行李架(或汽车/车厢),公路(或地面、路面)2.答案:A
3. 答案:D
4.
5.
6.
解:因为王爷爷(司机)带三个人乘车,坐在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因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只有丙看不到表盘,无法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表盘垂直,所以只有司机位置读数正确,甲和乙读出错误,故此时实际速度为100km/h;
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模拟预测】
1.D
2.A
3.90 火车
4.静止
5.乙
6.行船 太阳
7.2.50
8.解:(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过桥时,由 2221t v S S =+得 m 6002221=-=S t v S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