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处理流程图

合集下载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图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图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图报告制度危急值是指患者可能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是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出现意外和严重后果。

此外,制定和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也能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理论水平,促进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加强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包括放射科和CT室。

放射科的危急值包括一侧肺不张、气管、支气管异物、液气胸、急性肺水肿、心包填塞、纵膈摆动、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食道异物、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外伤性膈疝、严重骨关节创伤等。

CT室的危急值包括脑内出血、脑干、丘脑出血、脑疝、肺动脉内栓子、冠状动脉狭窄率大于70%、主动脉夹层或胸腹主动脉瘤、脏器多发挫裂伤、多发骨折、胸腹腔积血、气胸、肺组织压缩70%以上、膈下游离气体、肠梗阻、套叠、扭转、血管明显狭窄或闭塞、患者突然出现大汗淋漓、脉搏细数、肢体湿冷、血压下降等。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可以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同时,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也得到了增强,医技人员也更加主动参与临床诊断,促进了医疗团队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1.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急性脑干梗塞、巨大脑动脉瘤(直径超过2.5厘米)、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出血倾向的动脉瘤、急性脑出血(出血量超过30毫升)、急性脑干出血、急性重症脑炎、急性一氧化碳及药物中毒性脑病、硬膜下血肿并脑疝、弥漫性轴索损伤;2.急性肺动脉栓塞、主干动脉栓塞、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急性心包填塞;3.实质性脏器巨大肿瘤破裂出血、外伤性或自发性脏器破裂出血、急性重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4.急性外伤性脊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明显压迫脊髓的硬膜外血肿;5.宫外孕。

四、超声科“危急值”:1.宫外孕破裂出血;2.胎盘早剥;3.小儿肠套叠;4.外伤性腹腔出血(肝、胆、胰、脾、肾破裂);5.急性心肌梗塞;6.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5厘米),并合并胎儿呼吸、心率过快(>160次/分钟)或过慢(<120次/分钟)。

危急值报告流程图

危急值报告流程图

危急值报告流程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
确认仪器设备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
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
误,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
员“危急值”结果
必要时可复查标本,结果与上次一致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在《危急值报告记录本》上详细记录报告情况
临床科室接电话人复述危急值结果,立即转告值班医师,并记录和签名主管或值班医师认为该结果
与临床病情不符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检查,必
要时重新留取标本复查主管或值班医师认为该结果与临床病情相符
应结合临床情况即刻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必要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
科主任
主管或值班医师需在6小时内将接收
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
关措施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各医技科室在病人检
查过程中发现急、危、
重症状时应立即启动
急诊急救应急预案,联
系临床医护人员采取
紧急抢救措施。

危急值报告流程图

危急值报告流程图

危急值报告流程图危急值是指实验室检查或医疗设备监测结果出现异常,提示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状态,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为了确保危急值得到及时、准确地报告和处理,本文将介绍危急值报告流程图及其相关内容。

一、危急值报告流程图危急值报告流程图是一个简单的流程图,用于指导实验室或医疗设备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并报告危急值。

该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1、监测结果出现异常当实验室检查或医疗设备监测结果出现异常时,操作人员应立即确认结果是否属于危急值范围。

2、记录危急值信息一旦确认结果属于危急值,操作人员应立即将危急值信息记录在相应的记录本或电子系统中。

记录内容包括患者信息、检查项目、异常结果值、报告时间等。

3、立即报告医生或相关科室操作人员应立即通过、短信等方式报告医生或相关科室,说明危急值情况,并等待指示。

4、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根据医生或相关科室的指示,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给予药物治疗、紧急手术等。

同时,将治疗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或相关科室。

5、持续监测和记录操作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测和记录,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或相关科室。

二、危急值报告流程图的意义危急值报告流程图的意义在于:1、确保危急值得到及时发现和报告,避免因延误报告而导致的医疗事故和纠纷。

2、促进实验室或医疗设备操作人员与医生或相关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3、有利于医院对危急值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三、总结危急值报告流程图是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利于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提高。

通过流程图的指导,实验室或医疗设备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危急值,从而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也有利于促进医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因此,各医院应当重视危急值报告流程图的制定和实施,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图一、危急值报告1、定义:危急值是指检查结果出现异常,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的情况。

门诊危急值-处理流程1

门诊危急值-处理流程1

门诊“危急值”处理流程图
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
输是否有误;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察看近期
相应检验结果;追询与病情是否相符 非正常上班时间通知急
诊医生,急诊医生分析、
处理并记入病历 重新采集,复查 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
对结果进行复查
正常上班时间,通知接诊医生,接诊医生分析、处理并记入病历
正常报检验结果
分诊护士填写科室危急值登记本,并通知医生
填写医技科室危急值登记本,电话报告患者所在诊区分诊护士 存在错误 复查结果正常
复查结果仍然为“危急值” 正确。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图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图

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为加强危急值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或“危急情况”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该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紧急救治。

一、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超声科 危急情况心电图 危急情况药学部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听电话,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检验科如果闪屏20分钟后科室未处理医学影像 危急情况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容(一)报告处理流程当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危急值结果在工作站闪屏,临床科室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立即处理;如果闪屏20分钟后科室未处理,检验科需立即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由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听,在中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

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附件1)(三)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附件2)三、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药学部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容(一)报告处理流程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复核患者病史情况,并请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或值班主任)复核。

复核后,立即通知到病区当班医护人员,报告科室做好本科室的登记工作。

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到报告并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

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报告容1、医学影像科“危急情况”(1)普放室“危急情况”:①小儿一侧肺不;②气管、支气管异物,纵隔摆动;③小儿液气胸(大于50%以上)或力性气胸;④急性肺水肿;⑤心包填塞;⑥食道异物、纵隔气肿;⑦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肠套叠、外伤性膈疝;⑧严重骨关节创伤: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骨盆多发骨折。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图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图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一)患者“危急值”报告程序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验)结果发出,详细、规范登记后,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

2、相关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详细、规范登记,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负责或值班医生。

负责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结合临床情况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需讨论、会诊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甚至医务科。

事后及时记录处置细节。

3、管床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登记制度“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谁登记。

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质控与考核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

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文件下发之日起,“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

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将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来自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检查,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需会诊讨论辅检科室发现并确认危急值 电话通知相关病区 值班人员接收电话报告并记录 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上级医师、科主任,必要时上报医务科记录处置细节决定方案,采取措施。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程序及流程图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程序及流程图

V
02
结果判断
|
03
危急值报告流程图展示
|--异常--| ||
VV
危急值报告流程图展示
危急值报告 正常结 果报告
VV
||
危急值报告流程图展示
• 临床医师处理 结束
危急值报告流程图展示
|
1
V
2
记录与归档
3
危急值报告流程图展示
01
02
03
04
|
V
```
结束
关键步骤解析
01 接收样本
02 样本检测
02
03
04
危急值
指检验结果高度异常,可能表 明患者处于生命危险状态,需
要立即采取行动的指标。
报告时限
从发现危急值到通知医生的时 间限制,通常要求在最短时间
内完成。
复核与确认
为确保报告的准确性,要求对 危急值结果进行复核和确认,
避免误报或漏报。
记录与追踪
对危急值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 记录,以便后续追踪和改进。
操作符号
表示具体的操作步骤或处理过程,通常使 用矩形表示。
流向符号
表示流程的方向或顺序,通常使用箭头表 示。
判断符号
表示流程中的决策点或分支点,通常使用 菱形表示。
危急值报告流程图展示
``` 开始
|
危急值报告流程图展示
V 接收样本
|
危急值报告流程图展示
V 样本检测 |
危急值报告流程图展示
01
THANKS
感谢观看
临床医生。
制定标准化流程
建立完善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和 处理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 任人和时限要求,提高工作效 率和准确性。

“危急值”处理流程图

“危急值”处理流程图

“危急值”处理流程图
存在错误
正确
复查结果正常
复查仍然为“危急值”
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 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察看近期相应检查结果;询问与病情是否相符 重新采集,复查 对结果进行复查
正常报检验结果
填写医技科室危急值登记本,电话报告患者所在病区 接报告者填写科室危急值登记本,并通知床位医生或值班医师 非正常上班时间通知值班医生,值班医生分析、处理并记入病程,并于交班时通知床位医生 正常上班时间,通知床位医生,床位医生分析、处理并记入病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