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阱结构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效率的影响

合集下载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光取出效率增强研究进展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光取出效率增强研究进展

第31卷,第4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Vol 31,No 4,pp 871 8762011年4月 Spectro sco py and Spectr al AnalysisA pril,2011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光取出效率增强研究进展刘 默,李 同,王 岩,张天瑜,谢文法*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吉林长春 130012摘 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 ED)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在照明和显示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OL ED 具有全固态、响应速度快、易于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

由于磷光材料的应用,其内量子效率几乎达到了理论的极限值100%,但其外量子效率却只有20%左右,制约外量子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器件的光取出效率。

本文从提高OL ED 光取出效率的方法入手,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顶发射和底发射有机发光器件光取出效率增强的研究现状、最新进展及以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有机发光;光取出效率中图分类号:T N38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4/j issn 1000 0593(2011)04 0871 06收稿日期:2010 09 15,修订日期:2010 12 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707016,60723002,60937001,11074096,61077045)资助作者简介:刘 默,女,1987年生,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硕士研究生 e mail:lykz yr@*通讯联系人 e mail:xiew f@引 言1963年,P ope [1]等首次观察到了蒽的电致发光,此后,有机电致发光这一新技术逐渐进入了科学家的视野。

由于最初制作的器件驱动电压普遍较高,有机电致发光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实用价值。

直到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T ang [2]等,采用超薄薄膜技术制备了在10V 下亮度为1000cd m -2的绿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 ganic lig ht emitting devices,OL EDs),这一突破性进展使得OL ED 的研究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广泛地开展起来。

《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的理论研究》

《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的理论研究》

《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的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量子阱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结构,在光电子器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光致发光是量子阱中电子与光子相互作用的重要过程,而间接激子在其中的作用则成为研究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的理论机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二、量子阱与光致发光量子阱是一种具有特定尺寸和形状的纳米结构,其内部电子的能级结构具有明显的量子化特征。

当光照射到量子阱上时,其内部电子与光子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光致发光现象。

光致发光是光电器件中重要的物理过程,对于提高器件的光电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间接激子的概念及性质间接激子是指由两个不同能谷的电子和空穴组成的复合体。

在量子阱中,间接激子具有独特的性质,如较长的寿命和较高的迁移率。

由于间接激子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提高量子阱的光致发光性能。

四、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的光致发光机制在抬高量子阱中,由于能带结构的特殊性,间接激子的形成和迁移成为可能。

当光照射到量子阱上时,能量被吸收并转化为电子的激发能。

这些激发态的电子和空穴可以通过库仑力相互作用形成间接激子。

由于间接激子的特殊性质,其在空间上的迁移可以导致更高效的能量转移和辐射复合过程。

因此,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光致发光的效率和亮度。

五、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为了研究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的光致发光机制,我们采用了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半经典模型等方法。

DFT可以用于计算量子阱的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等物理性质,从而为研究间接激子的形成和迁移提供基础。

半经典模型则可以用于模拟光致发光过程中的电子与空穴的相互作用以及辐射复合过程。

通过这些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的机制。

六、结果与讨论根据理论计算和模拟结果,我们发现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具有显著的增强光致发光效果。

通过分析不同能谷间电子的迁移过程以及间接激子的形成和迁移规律,我们发现这些过程对提高光致发光的效率和亮度具有关键作用。

基于量子阱结构的高效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基于量子阱结构的高效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基于量子阱结构的高效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赵波;苏子生;晋芳铭;闫兴武;初蓓;李文连【摘要】High efficiency red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were fabricated based on multiple quantum well ( MQW) structure. A type- Ⅱ MQW structure is formed by using 4,4'- bis (N-carbazolyl) -1,10-biphenyl ( CBP): bis (1 -phenyl-isoquinoline) ( Acetylacetonato) iridium (Ⅲ ) (Ir(piq)2 ( acac) ) as the red emitting layer and 4,4'-bis ( N-carbazolyl)-1,10-biphenyl (Bphen) as the charge control layer. The MQW device shows a maximum luminescence and current efficiency of 15 000 cd/m2 and 7. 4 cd/A, respectively. The current efficiency of the MQW device is enhanced by 21%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device. The improvement is attributed to the well confined of the holes and electrons in the MQWs and the balanced charge carrier injection, which results in an increased charge carrier recombination probability and enhances the efficiency.%采用多重量子阱结构制作了高效红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4,4′-bis (N-carbazolyl)-1,10-biphenyl (CBP)掺杂bis(1 -phenyl-isoquinoline)(Acetylacetonato) iridium(Ⅲ)(Ir(piq)2 (acac))为发光层,4,4′-bis(N-carbazolyl)-1,10-biphenyl (Bphen)为电荷控制层,形成了Ⅱ型双量子阱结构,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5000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7.4 cd/A,相对于参考器件提高了21%.研究结果表明:以Bphen为电荷控制层形成的Ⅱ型多重量子阱结构能有效地将载流子和激子限制在势阱中,并且使空穴和电子的注入更加平衡,从而提高了载流子复合的几率和器件的效率.【期刊名称】《发光学报》【年(卷),期】2012(033)008【总页数】5页(P803-807)【关键词】量子阱;磷光;Ir(piq)2(acac);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者】赵波;苏子生;晋芳铭;闫兴武;初蓓;李文连【作者单位】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383+.1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在平板显示和照明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1-2]。

OLED器件结构的研究进展

OLED器件结构的研究进展

OLED器件结构的研究进展摘要: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材料方面通过采用磷光材料理论上已达到100%的内量子效率,但传统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约为20%,严重阻碍了OLED的发展。

本文简介了OLED的工作原理,综述了国内外OLED器件的优化设计结构:光栅结构、纳米颗粒结构、凹凸界面结构、微腔结构、微透镜阵列结构和量子阱结构。

关键词:OLED,结构优化,微结构,量子阱Development of the structure of OLEDAbstract: Through decades of development, nowadays,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 have achieved 100% inter quantum efficiency(IQE) by using phosphorescent materials. However, the 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OLED structures only have 20%, which seriously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OLED.After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OLED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es of OLED, which including grating structure, nanoparticles structure, concave-convex interface structure, micro-cavity structure, microlens arrays film structure and quantum well structure, are reviewed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Key words: OLED, structures optimization, microstructure, quantum well1.引言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由于同时具备主动发光、材料选择范围广、低驱动电压、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柔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制备工艺简单等特性[1],被认为是下一代的平面显示器新兴应用技术。

《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的理论研究》

《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的理论研究》

《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的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进步,量子阱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结构,在光电子器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光致发光现象是量子阱中电子与光子相互作用的重要过程,而间接激子在其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本文将重点探讨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的理论机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二、量子阱与光致发光量子阱是一种具有能级分立的纳米结构,其能级分立特性使得电子在其中的运动受到限制,从而产生一系列独特的物理现象。

光致发光是电子在吸收光子后跃迁至高能级,随后通过辐射跃迁回到低能级并释放光子的过程。

在量子阱中,这种光致发光现象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丰富的色彩。

三、间接激子的概念及性质间接激子是指由电子和空穴组成的复合粒子,它们在量子阱中的运动受到库仑力的影响。

与直接激子相比,间接激子具有更长的寿命和更低的辐射跃迁速率。

在抬高量子阱中,间接激子能够通过散射、迁移等方式参与光致发光过程。

四、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的理论机制在抬高量子阱中,间接激子的形成与光致发光过程密切相关。

当光子进入量子阱时,电子被激发跃迁至高能级,形成间接激子。

这些间接激子通过散射、迁移等方式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逐渐靠近并最终与空穴复合,释放出光子。

这一过程对光致发光的效率、颜色等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五、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为了更好地理解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的机制,我们建立了一系列理论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

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和麦克斯韦方程,我们得到了电子和空穴的运动轨迹以及光子的传播路径。

这些结果为我们深入理解间接激子在光致发光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我们的理论模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通过改变量子阱的能级结构、尺寸以及外界环境的温度、压力等因素,我们观察到了不同条件下的光致发光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存在显著提高了光致发光的效率和色彩纯度。

纳米光电子学中的量子阱结构

纳米光电子学中的量子阱结构

纳米光电子学中的量子阱结构纳米光电子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来改变电子和光子的相互作用,从而开发出更高效、更小型化的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

量子阱结构是纳米光电子学中的一种重要的纳米结构,它由一层材料夹在两层不同的材料中形成。

量子阱结构具有特殊的电学和光学性质,可以用于制造半导体激光器、太阳能电池等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

量子阱结构的原理量子阱结构由一个薄的二维量子结构被夹在两个三维的大能隙材料中形成。

由于这个二维结构中电子的运动只受到限制,因此形成了一个“量子盒子”,可以在其中进行量子态的激发和传输,从而达到更好的电学和光学性能。

由于建成它的基本组件是纳米结构,因此其特性将依赖于尺寸和形状。

这使得我们可以利用量子的特性来控制电子和光子的工作方式,开发出更小型化和高效的电子和光电子器件。

量子阱结构的特性量子阱结构的主要特性是电学和光学性质的改变。

由于其二维结构中电子的运动受到了限制,因此电子的激发能量和波函数变得离散化。

这种离散化和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材料的一些特殊性质,如更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更长的寿命和更高的注入效率等。

这些特性使得量子阱结构在半导体激光器、光电倍增管、太阳电池等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量子阱结构在半导体激光器中的应用半导体激光器是一种利用带间跃迁产生激光电磁辐射的半导体器件。

量子阱结构可以在激光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改善激光器的特性,如降低激光器的阈值电流、提高激光器的效率、增加激光器的工作温度范围等。

此外,量子阱结构还可以用于改变激光器的频谱特性。

例如,控制量子阱结构的厚度和形状可以获得更激发光子的更高或更低能量。

因此,量子阱结构对于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量子阱结构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

传统的太阳能电池主要采用晶体硅材料,但是其效率限制较为严重。

量子阱结构可以用于改善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2024年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的理论研究》范文

《2024年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的理论研究》范文

《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的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在量子物理的众多领域中,间接激子在量子阱结构中的光致发光现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深度的研究方向。

这一现象的深入理解对于我们提升光电设备如发光二极管(LEDs)和激光器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的光致发光现象进行理论研究,旨在揭示其内在机制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二、间接激子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间接激子。

间接激子是指电子和空穴在半导体中由于库仑力作用而形成的电子-空穴对。

与直接激子不同,间接激子的电子和空穴拥有不同的动量和能量,其跃迁需要声子的参与。

这种跃迁机制对于光致发光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抬高量子阱的结构与特性抬高量子阱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结构,其中量子阱的能级被人为地抬高。

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分离电子和空穴,减少它们的复合几率,从而提高光致发光的效率。

我们将重点研究在这种特殊结构中,间接激子的形成、迁移以及光致发光的过程。

四、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的光致发光过程在抬高量子阱中,当光子入射时,它们首先被吸收并激发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即间接激子。

这些激子在量子阱中迁移,并在能量匹配的情况下进行辐射复合,发出光子。

这一过程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包括激子的形成、迁移、复合以及与声子的相互作用等。

五、理论研究方法为了深入研究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的光致发光过程,我们将采用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模拟方面,我们将利用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原理,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激子的形成、迁移和复合过程。

实验研究方面,我们将利用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观察和分析光致发光现象,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六、研究结果与讨论通过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我们发现:1. 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的迁移速度受到能级抬高的影响,抬高的能级有助于减少激子的非辐射复合几率,提高光致发光的效率。

2. 激子的辐射复合过程受到声子的影响,声子的参与有助于激子的能量匹配和光子的发射。

量子点量子阱材料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量子点量子阱材料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量子点量子阱材料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科技的不断追求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光电器件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光电器件的制造中,材料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量子点量子阱材料(quantum dots and quantum wells)由于其独特的光电性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光电器件中。

量子点和量子阱被视为是半导体量子化新技术的产物,它不仅能够改善半导体材料的性能,而且可以用于高效、先进的半导体电子器件的制造。

它们的应用范围从普通的发光二极管(LED)到更高级的太阳能电池和激光器,皆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量子点量子阱材料具备特殊的能量级结构,其能量不连续,且常常以点状和层状构成。

这种结构使得它们可以具备独特的性质,比如比普通半导体具有更窄的能带和更大的波长范围等等。

并且,因为其能量级是离散的,而不是连续的,量子点和量子阱在束缚粒子的限制下,其能级间距离发生显著的窄化,这就决定了它们是制造高效光电器件的理想材料。

比如说,利用量子点材料可以制造出能够发出深红光的LED,而这种颜色的LED早期无法制造,是因为没有材料能够满足它发光的要求。

而随着量子点的出现,制造深红光的LED不再是问题。

此外,利用量子阱结构也能够制造出稳定的发光器件。

除了发光器件,量子点和量子阱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并且可以大幅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目前,世界各地的科技研究中心都在致力于研究并开发更加稳定、高效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

因为其能级更集中,能捕获更多的光子,从而提高电流输出。

此外,量子阱还可以被用于制造激光器。

这是由于量子点的能带结构具有排斥作用,仅仅能够放出单一波长的光。

由于其结构具有极快响应速度,所以可以制造出比常规激光器更快速、更精度的激光器。

可以说,量子点和量子阱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除了上述几个应用领域之外,还有诸如传感器、光晶体和量子通信等等领域也都有广泛的应用。

可以说,利用量子点量子阱材料制造出的光电器件,不仅具有高效、稳定、性能良好等优点,而且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相同电流密度 50 mA / cm 的情况下, 器件 B 的亮度 2 最大, 其最大亮度 值 为 371 cd / m , 这主要是因为一
( c ) 器件 C
图2
Alq 3 和 BCP 所用有机材料分子的化学结构 TPD ,
定周期数 的 量 子 阱 结 构 能 够 有 效 地 将 电 子 和 空 穴 限制在发光层中, 从而增加了发光层中激子的形成 概率, 因而提高了发 光 层 中 参 与 复 合 发 光 的 激 子 的 数量, 使发 光 的 亮 度 得 到 提 高 . 然 而 具 有 三 个 周 期 的量子阱结构器件 C 与传统的一个周期结构器件 A 相比亮度反而下降 了 . 这 说 明 阱 结 构 的 周 期 数 并 不 是越大越好, 在我们 的 实 验 中 两 个 周 期 的 阱 结 构 器 件亮度最大, 当 阱 结 构 周 期 数 超 过 两 个 时, 器件对 载流子的 限 制 效 应 过 大, 反 而 会 降 低 器 件 的 亮 度. 并且随着周期数的增 多, 空 穴 由 靠 近 ITO 的 第 一 个
第 59 卷 第 11 期 2010 年 11 月 10003290 /2010 /59 ( 11 ) /8093-05




ACTA PHYSICA SINICA
Vol. 59 , No. 11 , November , 2010 2010 Chin. Phys. Soc.
量子阱结构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效率的影响
实验中所用衬底为 60 Ω / 口的导电玻璃 ITO , 在 再 依 次 经 过 酒 精、 丙酮 使用之前先 用 洗 涤 液 清 洗, 及去离子水超生清洗, 每次各 10 min. 然后用氮气将 衬底吹干 . 实验中所用材料的分子结构如图 2 所示 . 电致发光器件是利 用 热 蒸 发 的 方 法 制 备 的, 蒸镀有 机物的 腔 体 真 空 度 保 持 在 5 × 10
-5
Pa. 有 机 物 的 蒸
发速率 保 持 在 0. 04 —0. 09 nm / s. Al 电 极 的 蒸 镀 是 在无机蒸镀腔中完 成 的, 蒸镀过程中无机腔的真空 度保 持 在 8 × 10
-4
Pa , Al 电 极 的 蒸 发 速 率 保 持 在
11 期
朱海娜等: 量子阱结构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效率的影响
. Qiu 等 人 介 绍 了 利 用 有 机
多量子阱 结 构 作 为 有 机 电 致 发 光 器 件 的 空 穴 传 输 层, 这种类 似 于 Ⅰ 型 量 子 阱 结 构 的 空 穴 传 输 层 提 高了有机电 致 发 光 器 件 的 效 率
[14 , 15 ]
. Yan 等 人 [16 ]
制备了类 似 量 子 阱 结 构 的 器 件, 提高了器件中电 从而提高了器件的效率, 制 子和空穴复合的概率, 备的器 件 具 有 较 低 的 电 流 密 度 和 较 高 的 发 光 效 0. 32 ) 得 到 了 色 坐 标 为 ( 0. 32 , 率. 通过 调 节 发 光, 的白光器件. 本文 讨 论 了 由 tris-( 8-hydroxyquinoline ) alumi-
朱海娜 徐 征

*
赵谡玲 张福俊 孔 超 闫 光 龚 伟
100044 )
( 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 2010 年 1 月 2 日收到;2010 年 2 月 25 日收到修改稿)
实验中共制备了五种有机量子阱结构电致发光器件, 分别对这五种量子阱结构器 件 的 电 致 发 光 特 性 进 行 了 研 分析了量子阱结构的周期数和势垒层的厚度对器件 电 学 性 能 的 影 响 . 实 验 结 果 表 明 适 当 周 期 数 的 量 子 阱 结 构 究, 主要原因是量子阱结构对电子和空穴的限制作用, 这种限 器件的亮度和电流效率比传统的三层结构器件的要大, 制作用提高了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中形成激子和复合 的 概 率, 从 而 提 高 了 发 光 的 亮 度 和 效 率. 当 改 变 阱 结 构 器 件 中势阱层的厚度时, 也会对器件的亮度和效率产生影响, 采用适当的势阱层厚度能够提高器件的亮度和效率 .
穴阻挡层 的 厚 度 变 薄 时 量 子 阱 结 构 对 载 流 子 的 限 制作用会变 弱, 所 以 在 相 同 电 压 下, 器件中的电流 密度会随着势垒层的厚度降低而增大 . 从图 3 ( b ) 和 图 4 中 可 以 看 出,器 件 D 具 有 相 同 电 流 密 度
2. 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中共制备了下面五种有机量子阱结构 电致发 光 器 件: A : ITO / TPD ( 50 nm ) / Alq 3 ( 30 nm ) / BCP(15 nm) / Al ;B:ITO / TPD(50 nm) /[ Alq3 (15 nm) / BCP ( 7. 5 nm ) ] Alq 3 ( 10 2 / Al ; C : ITO / TPD ( 50 nm ) /[ Alq 3 nm ) / BCP ( 5 nm ) ] 3 / Al ; D : ITO / TPD ( 50 nm ) /[ ( 15nm ) / BCP ( 5 nm ) ] 2 / Al ; E : ITO / TPD ( 50 nm ) / [ Alq 3 ( 15nm ) / BCP ( 3 nm ) ] 2 / Al. 比 较 了 这 五 种 量 子 阱结构电致发光器 件 的 发 光 特 性, 分析了器件结构 亮度和电流效率的影响 . 对器件电流密度,
量子 阱 结 构 首 先 在 无 机 器 件 中 得 以 广 泛 研 究
[ 1, 2]
. 基于无 机 量 子 阱 的 研 究 得 到 了 量 子 限 制 效
应等一系列特殊的 性 质 . 量 子 阱 结 构 的 研 究 对 于 提 高半导体光电器件 的 性 能 起 到 了 很 大 的 作 用 . 有 机 So 和 Forrest 量子阱结 构 器 件 的 研 究 始 于 1989 年, 等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60978060 , 10774013 , 10804006 , 10974013 ) , 教 育 部 博 士 点 基 金 ( 批 准 号:20070004024 ) , 博士点新教师基金 ( 批准号:20070004031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批准号:2010 CB327704 ) ,北京市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 批 准 号:1102028 ) ,北 京 市 科 技 新星计划( 批准号:2007 A024 ) 资助的课题 . 通讯联系人 . E-mail : zhengxu@ bjtu. edu. cn
8094




59 卷
厚度, 也能够提高器件的亮度和效率 .
1 nm / s , 当器件从有 机 蒸 发 腔 中 被 传 送 到 无 机 腔 过 程中真空环境不被 破 坏 . 采 用 石 英 晶 体 振 荡 测 厚 仪 来监测材料 的 厚 度 和 蒸 发 速 率 . Keithley 2400 作 为 直流电 源 . 实 验 结 果 的 测 试 是 在 室 温 情 况 下 测 量 的 . 所有的电致发光光谱均由 CCD 测得 .
[ 3, 4]
首次报道了 利 用 PTCDA 和 NTCDA 制 备 的
并在这种量子阱结构器件中 有机量子阱结构器 件, 得到了类似于无机 量 子 阱 的 激 子 限 制 效 应 . 研 究 结 果表明利 用 有 机 多 层 量 子 阱 结 构 可 以 提 高 有 机 电 致发光器件 的 性 能
[ 5 — 13 ]
8095
周期的阱 层 传 输 到 第 二 个 周 期 的 阱 层 的 概 率 也 就 这 样 有 效 发 光 层 的 厚 度 就 变 小 了, 所以当 会越小, 周期数大于 2 时, 器件的亮度反而会下降 . 而且当器 件的周期数增多时, 器件内部的界面数也会随着增 过多 的 界 面 会 造 成 器 件 内 部 的 无 辐 射 复 合 增 多, 强, 这可能也是器件 周 期 数 增 多 器 件 的 亮 度 反 而 会 下降的原因 .
图1
( a ) 所制备的器件的能级结构器件 A , ( b ) 器件 B , D 和 E;
因此在相同电压下, 三个器件的电流密度大小随周 期数的增加 而 变 小 . 在 相 同 的 电 流 密 度 下, 这三种 器件的亮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规律 . 图 3 ( b ) 给出 了这三种器件的亮度 -电流密度特性曲线 . 三种器件 的电致发光亮度都 随 着 电 流 密 度 的 增 大 而 增 强 . 在
3Hale Waihona Puke 结果与讨论利用 Alq 3 和 BCP 两 种 材 料 交 替 生 长 制 备 成 不 同周期数 的 量 子 阱 结 构 来 作 为 器 件 的 发 光 层 和 空 穴阻挡层, 为了研究 量 子 阱 结 构 的 周 期 数 对 这 种 有 机电致发 光 器 件 的 电 流, 亮 度 和 电 流 效 率 的 影 响, B 和 C, 制备了器件 A , 其中器件 A 为传统的三层结 为一个周期的量子阱结构器件, 器件 B 和 C 构器件, 利用多层的发光层( Alq 3 ) 和空穴阻挡层( BCP ) 分别 制备成两个和三个 周 期 的 量 子 阱 结 构 器 件 . 三 种 器 件的电流密 度 -电 压 特 性 曲 线 如 图 3 ( a ) 所 示, 从该 三种器件中 曲线中看出在驱动 电 压 相 同 的 情 况 下, 的电流密度大小随 阱 结 构 周 期 数 的 增 加 而 变 小 . 这 主要是因 为 量 子 阱 结 构 对 器 件 内 部 的 电 子 和 空 穴 具有限制作用, 从图 1 器件的能级结构中可以看出, Alq 3 和 BCP 两种材料构成 了 I 型 量 子 阱 结 构, 这种 所以能 结构由于势阱层与 势 垒 层 之 间 存 在 能 极 差, 够将电子和空穴限制在阱 层 ( 发 光 层 ) 中, 从而降低 了在器件内部传输 的 电 子 和 空 穴 的 数 量, 并且这种 限制作用会随着量 子 阱 结 构 周 期 数 的 增 加 而 增 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