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7.医院污水处理新技术
医院污水处理的新兴技术应用与前景展望

医院污水处理的新兴技术应用与前景展望医院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任务,它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兴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污水处理的新兴技术应用以及前景展望,并分点列出相关内容。
一、新兴技术的应用1. 高效生物膜反应器高效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附着生长在载体上处理废水的技术。
它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质量高等优点。
在医院污水处理中,高效生物膜反应器能够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不同孔径的膜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溶解物质和溶液分离的技术。
在医院污水处理中,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提高水的质量。
3. 光催化技术光催化技术是利用光能激发催化剂催化反应,降解有机物质和杀灭微生物的技术。
在医院污水处理中,光催化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细菌,提高水的净化效果。
4. 氧化还原技术氧化还原技术是通过给予物质电子,使其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在医院污水处理中,氧化还原技术可以去除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二、前景展望1. 环境保护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的关注,对医院污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兴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净化医院污水,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
2. 资源回收的可行性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
通过新兴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其中的有用物质进行回收利用。
比如,可以利用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灌溉,将其中的营养物质提供给植物生长。
3. 技术创新的推动医院污水处理的新兴技术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污水处理技术将不断涌现,为医院污水处理带来更多的选择。
4. 国际经验的借鉴在医院污水处理方面,一些国外的技术和经验值得借鉴。
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医院污水处理的体系,并提高处理效果。
污水处理新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新技术介绍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污水处理一直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并保护环境,人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新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较为先进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希望能为环保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1.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膜对废水进行处理的技术。
通过构建生物膜,使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形成一种稳定的膜状结构,从而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
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微孔膜或超滤膜对废水进行过滤和分离的技术。
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和截留作用,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和溶解性有机物等污染物。
膜分离技术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等领域。
3. 生物吸附技术生物吸附技术是利用某些微生物或生物材料对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进行吸附和去除的技术。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或生物材料的亲和结合作用,可以有效地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吸附到生物体表面,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和处理。
生物吸附技术处理过程中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对环境无污染,具有较高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4. 电解氧化技术电解氧化技术是利用电解原理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氧化分解的技术。
通过施加电压使废水中产生氧化性物质,进而破坏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处理。
电解氧化技术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产生的氧化物无需二次处理,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等方面。
5. 微生物组合技术微生物组合技术是将多种不同功能的微生物组合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技术。
通过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和互补优势,可以更全面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物质,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
微生物组合技术不仅可以适应各种废水的处理需求,还可以减少对外部药剂的依赖,降低运营成本,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污水处理新技术。
总的来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污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污水处理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污水处理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污水处理是一项关乎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工作。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加剧,污水处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目前,污水处理领域涌现了许多新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处理效率,还降低了处理成本。
本文将重点介绍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一、新技术1.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技术是一种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先进处理方法。
通过生物膜的生长和附着,微生物能更有效地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从而提高处理效率。
2.蓝藻处理技术:蓝藻是一种能吸附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微生物,可以有效地减少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蓝藻处理技术通过培养蓝藻来处理污水,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3.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技术是一种通过树脂、纤维等材料对污水中的离子进行吸附与交换的方法。
这种技术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净化水质。
4.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氧化剂来降解、分解污水中有机物的方法。
常见的高级氧化剂包括臭氧、过氧化氢等。
这种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可靠性强的特点。
二、发展趋势1.智能化和自动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应用,污水处理也不例外。
未来的污水处理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远程监控、自动调节和自动排放等功能。
这将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处理效率。
2.资源化利用: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主要以去除污染物为主,但随着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资源化利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例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能源,或者将其中的营养物质用于农业生产等。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还能够实现循环利用。
3.节能降耗: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常常耗费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药剂,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节能降耗,采用高效的新技术和装备,降低处理成本。
4.一体化设计: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常常需要占用大面积土地,同时设备繁多,运行成本高。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倾向于一体化设计,通过集成各种处理设备,将占地面积减少到最小,并且降低运营成本。
污水处理新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新技术介绍污水处理一直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解决传统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许多新技术被引入到污水处理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当前最为先进的污水处理新技术。
一、生物膜反应器技术生物膜反应器技术是一种基于微生物附着生长原理的污水处理技术。
它利用一种固定化的生物膜,将废水中的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生物膜反应器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并且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较少,降低了后续处理的难度。
该技术在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厌氧处理技术厌氧处理技术是一种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的污水处理方法。
它通过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并产生可再生能源如沼气。
相比传统的好氧处理技术,厌氧处理技术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能节约处理成本。
此外,厌氧处理技术还可以降解一些传统工艺难以处理的有机物质,提高处理效果。
三、电化学处理技术电化学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括电沉积、电传导、电解等过程。
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废水中的污染物,电化学处理技术能够将其转化为可沉淀或易氧化的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电化学处理技术对于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并且操作简便、处理效率高。
四、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指利用氧化剂在特定条件下氧化降解有机物的技术。
常用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紫外光氧化、过氧化氢氧化等。
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质,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此外,高级氧化技术还具有高度选择性和低副产物生成的特点,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五、微生物燃油技术微生物燃油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废水转化为生物燃油的方法。
该技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转化和降解,产生可用于替代传统燃油的生物燃油。
微生物燃油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废水处理的问题,还具有资源回收和能源利用的双重效益。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引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选择。
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新型设备与工艺方案

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新型设备与工艺方案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医院的废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药物残留以及病原微生物等,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对污水处理的要求。
因此,研发新型设备和工艺方案成为解决医院污水处理难题的关键。
一、新型设备1. 高效生物滤池高效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生物膜技术进行废水处理的新型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固定生物膜,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生物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较低分子量的物质。
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高效生物滤池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能够有效去除医院污水中的有机物。
2. 纳滤膜技术纳滤膜技术是一种利用微孔径膜进行分离的新型设备。
纳滤膜具有较高的截留效果,能够有效去除医院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细菌等微小颗粒。
同时,纳滤膜还可以选择性地分离一些高分子有机物质和药物残留,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纳滤膜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逐渐成为医院污水处理领域的热门设备。
二、工艺方案1. 一体化流程将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集成在一个系统中,形成一体化流程,可以有效减少设备占地面积,简化运行管理。
一体化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等多个环节,通过各个环节的协同作用,使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2. 氧化还原处理氧化还原处理工艺是应用电化学原理进行废水处理的一种新型工艺。
通过外加电场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氧化还原处理工艺具有反应速度快、效果稳定等特点,可以有效处理医院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药物残留。
3.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将有机物质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去除的工艺。
通过将废水经过活性炭柱,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氯化物、氨氮等物质吸附降解,提高废水的水质。
活性炭吸附工艺具有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在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对于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来说,新型设备和工艺方案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医院污水处理的新趋势

医院污水处理的新趋势医院污水处理的新趋势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医院作为人们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也面临着日益增加的污水排放问题。
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的物质,如何有效处理医院污水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医院污水处理的新趋势逐渐形成。
一、湿地处理技术的应用湿地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效、经济且环保的污水处理方法。
它通过利用湿地植被的生态功能,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通过土壤和植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将有机物逐渐转化为无机物,从而实现对医院污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
湿地处理技术具有构造简单、装置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廉等特点,逐渐得到了医院污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
二、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膜对污水中的物质进行截留和分离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膜分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等优势,可以有效去除医院污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和溶解物等有害物质,得到高质量的水源。
此外,膜分离技术还可以实现对部分有价值的物质的回收利用,提高污水处理的综合效益。
三、生物膜技术的应用生物膜技术是一种利用活性污泥或固定化微生物膜对医院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方法。
生物膜技术具有对高浓度有机废水适应能力强、对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院污水处理中。
此外,生物膜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的去除,减少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并能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四、深度处理技术的创新医院污水中除了含有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浮游生物等常规污染物外,还含有一些特殊性质的污染物,如医疗废品、药残等。
这些特殊性质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潜在威胁。
因此,医院污水的深度处理技术也愈加受到关注和研究。
近年来,一些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如电化学氧化、超声波氧化、高级氧化等被引入医院污水处理领域,通过对特殊性质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实现医院污水的深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污水处理的新技术与新趋势

污水处理的新技术与新趋势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需要大量用水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开发出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趋势,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一、新技术1. 生物滤池技术生物滤池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膜附着在滤料表面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
通过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的活动,有机物质在生物滤池中被降解和去除。
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滤池技术具有污泥生成量低、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
这种新技术在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利用半透膜使溶液中物质分离的方法。
在污水处理中,反渗透技术通过半透膜将污水分离成生活用水和浓缩污泥两部分。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还能够降低浓缩污泥的体积,减少后续处理的难度。
3. 光催化技术光催化技术是利用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活性氧类物质,对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的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物质和氧化无机物质,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等优点。
光催化技术在水环境修复和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
二、新趋势1. 绿色节能在污水处理领域,绿色节能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传统污水处理方法中能耗较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运用于污水处理中,如利用太阳能、生物能源、废热回收等。
这些绿色节能技术不仅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还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 智能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污水处理的管理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容易出现漏检、误操作等问题,而智能化管理则可以通过自动监测、预警等手段,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化管理包括远程监控、智能控制、自动化设备等方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减少人为因素对污水处理的影响。
3.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通过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废物的最小化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
医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与趋势展望

医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与趋势展望医院污水处理是保障公共卫生和环境健康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医院污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因此,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来处理医院污水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医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和未来趋势展望,以期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厌氧消化技术1. 厌氧消化是一种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方法,可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
2. 与传统的好氧处理方式相比,厌氧消化技术对能源的需求更低,能有效降低处理成本。
3. 厌氧消化技术还可以产生沼气,可用作能源回收或发电,进一步提高处理系统的可持续性。
二、生物膜技术1. 生物膜是一种将微生物附着在多孔载体上,利用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的技术。
2. 与传统的好氧处理方式相比,生物膜技术具有降解效率高、处理周期短等优点。
3. 生物膜技术可以适应高浓度有机物的处理,如医院污水中的药品残留物。
三、化学氧化技术1. 化学氧化是一种利用氧化剂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处理方法。
2.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臭氧、过氧化氢等。
3. 化学氧化技术可以有效降解医院污水中的有机物,提高处理效率。
四、膜分离技术1. 膜分离是一种通过膜的孔径、压力等特性,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微生物等分离出来的技术。
2. 膜分离技术的优点包括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等。
3. 膜分离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可以高效地去除微生物和悬浮物,提高出水质量。
五、未来趋势展望1. 环保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医院污水处理领域的创新和应用。
2.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将逐渐出现。
3. 进一步强化资源回收利用,如沼气发电、污泥焚烧等技术的应用将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研发更加环保和高效的医院污水处理技术,如微生物菌种改良、新型氧化剂的开发等,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保证公共卫生和环境健康的前提下,医院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污水处理新技术
一、医院污水处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危害性大。
来源主要是医院的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片照相室和手术室等排放的污水。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细菌、病毒和化学药剂,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
如果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污水,不经过消毒处理排放进入城市下水管道或环境水体,往往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引发各种疾病及传染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医院污水的特点决定对其无害化处理是非常严峻的问题:一些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在社会上蔓延,对现有医院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水平及其设施,将是一种严重的考验。
近期世界范围内,正在流行的呼吸系统传染疾病--非典型肺炎,对医院污水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及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非典型肺炎,世界上称之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或英文简称SARS。
是现今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我国是受SARS影响最严重的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通告,从现有材料分析“非典”传染不受地域和人群限制,有可能跨国、跨人群快速蔓延。
我国卫生部新近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医院卫生消毒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严格控制“SARS”的扩散。
但是,从当前医院污水处理的现状来看,我国医院污水大面积的无害化处理势在必行,针对医院污水安全、高效的处理工艺技术研发更是刻不容缓!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清华大学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为主体的--"医院污水安全化新型成套处理工艺"项目的开发,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对医院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地把住医院污水这一关,防止和控制"SARS"病原体的蔓延和扩散。
二、现有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当前,众多医院正在全面展开对SARS的防治工作。
但是,现有大部分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实际中,存在相当大的问题,这对控制病原体随污水扩散,防止SARS的疫情蔓延,都是极为不利的:
1. 污染物处理效率普遍不高
医院污水的主要水质特征之一为来源及成分复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化学药剂,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
常规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在处理过程中,受到技术工艺的制约,主要是活性污泥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少,系统内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不完全,并且,一些病原微生物易随出水排放、扩散等,使得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对医院污水中,对于主要有机、无机污染物,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处理效率不高。
2. 对空气的污染严重
由于医院污水水质特殊,常规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无封闭措施,曝气供氧过程产生的气泡扩散形成了大量的气溶胶分子。
这些气溶胶大分子表面附着了一些病原微生物,向空气中扩散传播,这就为传染性疫病的传播打开了另一条通道。
特别是对于类似“SARS”这种高度呼吸道急性传染病蔓延的有效控制,是绝不可取的。
3. 对出水消毒效率不高
在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病原微生物随出水排放,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医院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中存一些问题:现在常用的氯消毒方法毒副作用很大,臭氧、二氧化氯毒副作用较小的消毒剂又由于其高昂的费用,往往由于运行不正常而限制了有效的使用。
三、项目关键技术创新点
1. 新型高效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应用
结合相关医院污水处理实际,我们提出以清华大学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为主体的--“新型高效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应用,是从理论和技术角度利用该工艺系统内生物保有量大,一体化、高效、占地与投资省、出水水质稳定突出优点。
在处理过程中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完全,大大提高了医院污水中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效率。
2. 系统基本无污泥排放
“新型高效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对微生物及大分子物质的的截留效率高,有效控制了出水中微生物的含量。
在处理过程中,污泥产生量小,基本无污泥排放。
这大大降低了系统外排病原体的数量,极大地减低了其扩散蔓延几率。
3. 系统出水的高效UV消毒工艺应用
由于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中不含悬浮物,我们运用清华大学与俄罗斯合作研发的“高效紫外(UV)消毒工艺”技术,对工艺出水及排放气体进行消毒。
该工艺与传统的消毒方法相比具有突出优点:高效广谱杀菌,能够在数秒钟内杀死病毒和细菌。
无二次污染,不产生副产物。
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安全。
经济性能优越。
运行过程可实现全自动控制。
4. 系统全封闭性
系统采用全封闭结构,对排放的气体也进行消毒,消除了气溶胶大分子携带病原微生物对空气的污染,避免了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5. 整体系统实现完全自动化控制
工艺在实现安全、高效处理同时,在系统配套和运行操作上实现了完全自动化控制。
厌氧生物膜法处理聚酯高浓度废水
1 高浓度废水水质
主要成份有乙二醇、二甘醇、芳香族化合物对苯二甲酸、低
聚物单体等。
刚开始,生产不稳定用P放的高浓度废水COD 达12000~15000mg/L,流量为40~50m3/d,生产稳定之后COD约为8000~10000mg/L,流量逐渐增大到70~100m3/d。
pH一直稳定在约4~5。
2 厌氧处理工艺流程
厌氧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2.1 生物膜厌氧反应器
废水由反应器底部的8根布水管均匀进水,当废水流经生物膜悬浮性载体时,有机物得以厌氧降解,并连续不断产生沼气供火炬持续燃烧。
在反应器内,微生物以固着形态生长,不易随水流失,泥龄长,产泥率较低,出水悬浮物少,几乎不用排泥。
该反应器有效体积约为900m3,顶部有倒圆锥形的三相分离器,产生的沼气由顶部通气管直
通火炬。
2.2 泥水分离器
该分离器内置斜板装置,60°倾角,当厌氧反应器内有少量污泥随水流出时,可在此进行沉淀收集后重新打回厌氧塔,这样可以延长污泥在塔内的停留时间,增加污泥量,最终提高厌氧塔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3 厌氧反应器的菌种驯化
按外方要求,需进口专用于聚酯废水厌氧处理的污泥,这样将耗资数百万美元,最后是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池中的污泥进行接种驯化的,经过3个月的培养,接种成功,火炬持续燃烧甲烷气体,厌氧塔的处理情况逐渐稳定,并且处理效率达到70%~80%。
4 生物膜厌氧工艺的稳定运行数据分析
实际进水水质:
流量:50~80m3/d(设计流量 150m3/d)
COD浓度:5000~11000mg/L
(设计值20000mg/L)
容积负荷:0.28~1.22kg[COD]/(m3·d)
pH:3~5
实际出水水质:
4.3 水力停留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由于生产上排放废水量尚未达到废水站的设计水量,所以实际的HRT=13~17d,停留时间延长,能有利于微生物更充分地降解有机物,提高处理率,使厌氧出口COD充分降低以减轻好氧系统的负担。
当然在设计时也并非HRT越大越好,因为会相应增加基建成本,增大反应器体积和占地面积。
4.4 污泥停留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众所周知,甲烷菌的世代期很长,增长速度很慢,只有让污泥在消化器中停留时间足够长才能有效地降解COD,完成甲烷化过程。
传统的污泥消化池工艺低效的原因在于池内的污泥停留时间和水力停
留时间相等,甲烷菌无法正常生成,从而难以提高处理率。
此套生物膜厌氧工艺专门设计了污泥回流泵,将在泥水分离器中沉淀的污泥重新打回厌氧塔,使污泥在塔内不断循环,大大提高了泥龄,提高了污泥浓度,增强了处理能力,而且节省了处理污泥设备。
4.5 pH对厌氧处理的影响
一般认为厌氧反应最佳pH=6.8~7.2。
实际运行中发现厌氧出口的pH明显超出此范围,8月平均pH=7.64,9月pH=7.48,12月pH=7.45,1月pH=7.44,表明厌氧塔内呈微碱性状态。
当通过人为控制使pH略有降低,但仍在7.0左右,出口COD反而有所上升,当pH重新调高时,出口COD随之下降。
碱性状态能抑制有机酸的过分积累,增加缓
冲能力,促进甲烷菌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