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生素药品评价性抽验基本思路与方法的思考_胡昌勤-2013
抗生素杂质研究与控制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张哲峰
2013年10月 成都
1
杂质
•
任何影响药物纯度的物质统称为杂质。
-原料药中不属于原料药的任何成分。
•
-制剂中不属于原料药或辅料的任何成分。
无治疗作用、影响药物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 Fanconi征候群现象—差向四环素、脱水四环素以及脱水差向四环素
Cl
N O N
F S
Cl
COOH
N
O O N
F N
HN
CH3 CH3
O
S
COOH
CH3
O
COOH
A 452 .1 452,268
B 471.2, 471.347
16
H2N N O
S
HN N
S
COOH
O
பைடு நூலகம்COOH
6-APA在特定条件下扩环生成7-ADCA,成为6-APA物料中的一种杂质。
F O C N Cl O CL HN N O COOH Cl S F O
11
降 解 产 物
特定 结构 单元
杂质谱概念的引入,进一步厘清了抗生素杂质 研究与控制的基本思路
以终为始
以源为始
避免了高风险杂质失控
被动控制
主动控制
实现了杂质的根本控制
个别控制
系统控制
全面掌控各种潜在杂质
12
杂质谱分析—由“以终为始”到“以源为始”
案例:基于杂质谱分析,四个具有遗传毒性警惕结构的潜在杂质 需要高度关注,但最初建立的分析方法未全部检测到,鉴于其风 险程度,重新建立针对性方法检出,在毒理学评估基础上,进行 了严格控制(杂质对照品法,ppm水平)。
抗生素的鉴定方法

抗生素的鉴定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抗生素的鉴定方法。
你们知道吗,这就像是在一个大宝藏里找宝贝呀!
比如说咱去逛超市,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要找出自己想要的那个,
是不是得有办法呀!抗生素的鉴定也一样呀!那咋鉴定呢?一个常见的办法就是看它对细菌的作用。
就好像咱打游戏,不同的技能对不同的怪物有不同的效果。
咱把细菌当成怪物,抗生素就是我们的技能。
哇,要是一种抗生素能迅速把那些坏细菌打得落花流水,那它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宝贝”呀!
咱再说说另一个方法,观察它的化学性质。
这就好比看一个人的性格特
点一样。
有的抗生素可能比较“活泼”,有的可能就比较“沉稳”。
通过各种化学实验,就能了解它们的独特之处啦!比如说,把它和某些试剂混合在一起,会出现特别的颜色变化或反应,这多神奇啊!
还有啊,可以从它的来源去判断。
这就好像知道一个人来自哪里就能猜
到他的一些特点一样。
一些抗生素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出来的,而有些则是通过人工合成的。
嘿,想想就觉得很有意思呢!
抗生素的鉴定可真是个有趣又重要的事情。
只有准确地鉴定出抗生素的种类和性质,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们来对抗疾病呀!不是吗?所以啊,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个事儿,可别小瞧了它哟!这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战胜疾病的大门呢!
总之,抗生素的鉴定方法多样且有趣,就等我们去深入探究和发现啦!难道不是吗?。
抗生素效果评估

抗生素效果评估抗生素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在医疗实践中,评估抗生素的效果对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优化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效果评估的原则、方法和常见评估指标。
一、抗生素效果评估的原则抗生素效果评估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个体化评估:抗生素治疗效果的评估应基于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感染部位、感染程度、病原体类型、感染耐药性等因素。
2. 有效性评价:对抗生素治疗效果的评估应准确、客观地反映药物对感染的治疗效果,避免主观偏见。
3. 可行性和实用性:抗生素效果评估方法应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方便临床医生进行判断和决策。
二、抗生素效果评估的方法1. 临床症状评估:抗生素治疗后,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如发热、疼痛、红肿等,来评估抗生素的效果。
2. 实验室指标评估:通过化验检查,如血液培养、尿液培养等,判断病原体的存在与负荷量的变化,进而评估抗生素的效果。
3. 影像学检查评估:对于一些感染部位不好观察的情况,如深部组织感染等,可以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评估抗生素的效果。
4. 细菌耐药性评估:对于感染耐药性高的病原体,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通过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评估治疗效果。
三、常见的抗生素效果评估指标1. 细菌清除率:用于评估抗生素在感染部位的杀菌效果。
可通过病原体培养和计算清除率来评估抗生素的疗效。
2. 体温恢复时间:用于评估抗生素治疗后患者发热的恢复时间,通常发热消退时间较短表示抗生素治疗效果良好。
3. 炎症指标变化: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在抗生素治疗前后的变化,可以反映炎症的缓解程度和治疗效果。
4. 患者症状缓解程度:通过患者自身的主观感觉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抗生素治疗效果。
5. 再发率:治疗完成后一段时间内的再发率,反映抗生素的持久治疗效果。
总结:抗生素效果评估是指导抗生素治疗的重要工具,通过评估抗生素的效果,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在治疗方案上的选择和调整。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发布日20070423期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标题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作者审评三部部门正文容审评三部审评五室英摘要:本文对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的管碟法在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如线性与围中溶液浓度与直径的关系、精密度的测定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归纳其错误的问题,给出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多组分抗生素方法学验证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是国际上通用的、经典的抗生素测定方法。
自20世纪40年代建立至今,在各国药典中被普遍采用。
虽然伴随着HPLC等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一些抗生素品种的效价已被化学分析法所取代,但由于①微生物检定法可直观、特异地反映出抗生素品种的抗菌活性;②多组分抗生素由于结构与不同活性组分生物活性的差异,化学测定结果难以准确表征组分组成、含量和生物活性间的关系;③许多抗生素品种由于各种原因如无特征紫外吸收等,目前没有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表征其活性,故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目前在各国药典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且短期化学分析法不可能完全取代微生物检定法。
中国药典2005年版仍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的管碟法测定其效价,目前申报已有国家标准的该类制剂较多,在质量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现就常见的问题加以分析,希望对注册申请人有所帮助。
一、方法的建立1、供试品与标准品的同质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原理以供试品与标准品同质为前提,方法建立前,首先应确定供试品与标准品是否同质,包括化学结构、所含组分及组分比例的一致性,对于制剂还要考虑辅料的影响是否造成供试品与标准品不同质。
2、培养基、试验菌、缓冲液和培养条件的选择可参照中国药典建立,在此不再赘述。
3、检定方法的确定可采用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二剂量法及三剂量法等。
一般确定线性与围采用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常规含量测定采用二剂量法,标准品标定采用三剂量法。
4、抗生素溶液的稳定性选定的品种可参照中国药典现行版附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品种,若溶剂和缓冲液与其不同,应考察抗生素储备溶液和测定溶液在室温、40℃和不同pH值缓冲液中,以及放置不同时间的稳定性,以确定抗生素储备溶液和测定溶液的存放时间和条件。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LLQ

H
H2N
COOCH2CH2N C2H5 2
普鲁卡因
NH2
COOCH2CH2N C2H5 2
NaN2O+HCl
N N +C l-
C2H5 2NCH2CH2OOC
红色
(三)光谱
1、IR法
以阿莫西林为例
3180cm-1
N-H
β–内酰胺 C=O
3470cm-1
1780cm1
O-H
1690cm-1 仲酰胺C=O
NH2
ON
CH3 COOH
CH2 COHN O
S CH3
N
CH3
COOH
NH2
C2H5 2NCH2CH2OOC
普鲁卡因青霉素
头孢拉啶
CH2 CONH
NH2
O
S
N
CH3
COOH
CH2 CONH
NH2
O
S
N
CH3
COOH
头孢氨苄
头孢羟氨苄
HO
CH2 CONH
NH2
O
S
N
CH3
COOH
S CH2 CONH
返回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RCO HN O
*
*
S
41
6A 5 B
7 N41
23
23
*
CH3
CH3 COOH
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
A:β–内酰胺环 B:氢化噻唑环
青霉素族
RCO NH
** A 77 6 6
S
51 42
B
O
8
N51
33
24
CH2R1
COOH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原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

学术探讨·167·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原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曾尚勇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药剂科 广西 南宁 530001【摘要】目前我国临床上抗感染药物中常用药物为抗生素药物,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但是,伴随抗生素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即抗生素滥用现象,增加了抗生素不良反应及耐药性,对疾病治疗及患者的康复造成不利影响。
本研究从抗生素滥用现状出发,分析滥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以将抗生素应用效果加以提升。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现状;对策;原因在临床治疗中抗生素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并且其应用率呈现逐年持续增长的趋势,抗生素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但是伴随抗生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是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危害着患者的健康。
我国在近些年来部分医院有抗生素滥用情况存在,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耐药性,对治疗效果造成极大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以抗生素滥用现状为出发点,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研究分析结果进行如下综述。
1.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对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进行分析可知,主要为三方面滥用情况严重,一为在临床上滥用抗生素,很多医师在临床用药时以经验为依据,对患者病原学送检率较低;或者在利益的驱动下,对患者用药时选择进口药、新药及价格贵的抗生素,抗生素选择并不合理。
抗生素滥用情况主要包括联合用药不当、药物配伍不合理、疗程不准确、给药方式不正确等。
根据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儿童输液中包含抗生素药物所占比例为97.3%,而抗生素联合用药所占比例则为30%以上,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对药物控制并不严格,一般手术围术期均要采用抗生素进行预防[2];二为患者自身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应用主体为患者,抗生素滥用的主要原因也为患者因素,因为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抗生素随意应用和购买,有较差的依从性,也不遵循医嘱,因而造成抗生素滥用情况发生。
国产醋酸麦迪霉素颗粒剂的质量评价

国产醋酸麦迪霉素颗粒剂的质量评价姚尚辰;张夏;胡昌勤【摘要】目的对国产醋酸麦迪霉素颗粒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现行质量标准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综合评价上市产品的质量及现行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的可控性.结果 15批国产醋酸麦迪霉素颗粒合格率为93.3%,产品在贮存期可能因降解导致效价降低.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多组分抗生素的质控理念,建立了醋酸麦迪霉素组分/杂质控制方法,对产品中18个主要小组分的结构进行了推测,其中9,3”-二乙酰麦迪霉素A1(主组分)、9-乙酰麦迪霉素A1、9,3”-二乙酰吉他霉素A6和9,3”-二乙酰麦迪霉素A2为活性组分,其他组分为杂质;统一了效价测定方法,采用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为检定菌,采用加入0.3%酵母浸出粉的抗Ⅷ号培养基,解决了抑菌圈不清晰,无法采用抑菌圈测量仪测量的难题.结论国内醋酸麦迪霉素颗粒质量总体良好,质控标准需进一步完善.%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domestic midecamycin acetate granules.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pecification of midecamycin acetate granules combining with exploratory researches,and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drug assessment program in 2015,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o the quality of 15 batches of listed products of midecamycin acetate granules was carried out.The specification was also evaluated.Resul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the test products was 93.3%.The potency of the products may be reduced due to the degradation during storage.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control concepts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of multi-componentantibiotics,a component/impurity control method for midecamycin acetate was established.Eighteen major components in the product were found and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Among them,9,3"-diacetylmidecamycin A1 (the main component),9-acetyl midecamycin A1,9,3"-diacetylatedkitamycin A6 and 9,3"-diacetylmidecamycin A2 were the active components,and the others were the impurities.The potency assay of the cylinder plate method was unifi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the inhibition zone was not clear in some tests and it was difficult to be measured by instruments,in which Bacillus subtilis [CMCC(B)63501] served as the test organism and Ⅷ medium with 0.3% yeast extract powder wereused.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domestic midecamycin acetate granules is generally under good control.However,the quality control specification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7(042)006【总页数】7页(P496-502)【关键词】醋酸麦迪霉素;药品标准;质量评价;组分控制;有关物质;效价测定【作者】姚尚辰;张夏;胡昌勤【作者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7;R978.1醋酸麦迪霉素(midecamycin acetate)是麦迪霉素A1的乙酰化产物,其主要成分为9,3''-二-O-乙酰麦迪霉素A1[1];由于较麦迪霉素吸收好,血药浓度高,作用时间长[2],且味不苦,故更适合于儿童用药。
对抗生素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再评价的思考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9年3月第44卷第3期.281.文章编号:1001-8689(2019)03-0281-08卜专论(对抗生素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再评价的思考胡昌勤(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2629)摘要:对抗生素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再评价应遵循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基本属性。
国家评价性抽验大数据揭示,目前上市的国产仿制药,对处方与工艺的评价是关键,对药品生产过程一致性的评价是重点,选择适宜的参比制剂开展系统的药学对比研究是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抗生素;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中文分类号:R97&1文献标志码:ARethought on quality consistency evaluation/re-evaluation for domesticantibiotic injectionsHu Chang-qin(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Beijing102629)Abstract Quality consistency evaluation for generic drugs is currently the most popular topic in China.As antibiotic injections ar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therapy,the quality consistency evaluation and re-evaluation for domestic product are more multiply concerned.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national quality evaluation of postmarketing drugs over the years and the literatures review study,it is thought that the evaluation for domestic antibiotic injections should follow the basic properties,including safety,efficacy and quality control on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the big data of national post-marketing drug examination,the differences of prescription,process and manufacturing consistency between generics and brand-name drugs are the key points on the evaluation.The most effective way is to carry out a systematic pharmaceutical comparative research with an appropriate reference product.Key words Antibiotics;Generic drug;Injection;Quality consistency evaluation收稿日期:2018-12-25基金项目:“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No.2017ZX09101001-007)作者简介:胡昌勤,男,生于1958年,研究员,从事抗生素质量分析与评价,E-mail:hucq@第一作者:胡昌勤,汉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第十一届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 京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化学药品检定首席专家,抗生素室主任兼任微生物检测室主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收稿日期:2012-09-10基金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化学新药质量标准研究与评价技术平台课题(课题编号:2011ZX09303-001)作者简介:胡昌勤,男,硕士,研究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化学药品检定首席专家,抗生素室主任兼微生物检测室主任;E-mail:hucq@文章编号:1001-8689(2013)01-0001-11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年1月第38卷第1期对抗生素药品评价性抽验基本思路与方法的思考胡昌勤(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 100050)摘要:开展药品评价性抽验是近年来药品检验所的一项重要工作。
如何客观地评价国内药品的质量现状;分析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而明确产品质量提高的方向,是评价性抽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对历年抗生素评价性抽验结果总结的基础上,对评价性抽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药品质量;评价;抽验;质量控制;质量标准中图分类号:R978 文献标识码:AStrategy on quality evaluation of post-marketing antibiotics in ChinaHu Chang-qin(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Beijing 100050)Abstract Quality evaluation of post-marketing drugs in China is a key work for quality control institutes recent years. However, how to evaluate objectively the quality of domestic drugs emphasized on fi nding the main problem of product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is evaluation. After summarizing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antibiotics recent years, author expounds how to approach the common problems of post-marketing drugs by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from routine examination data, and how to evaluate quality, manufacture process and specification of drugs by using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echniques such as LC-MS methods, database technology, toxic evaluation methods for trace quantity compound and dissolution pro fi le comparing technology etc. i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evaluation. The hot issues in those fi elds focus on impurity pro fi ling control, dissolution/disintegration evaluation of oral preparation, compatibility of API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with packing materials and rationality of pharmaceutical formula. The quality of post-marketing drugs in China will be improved greatly by revising drug speci fi 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Key words Drug quality; Drug evaluation; Examination based on sampling; Quality control; Speci fi cation药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药品上市的最基本条件,而药品质量的可控性是保障药品安全、有效的基础。
虽然在药品的研发、注册、批生产等多个环节中,药品生产企业及药政管理部门已经从多方面、多角度对药品的安全、有效及质量可控性进行过评价,但药品上市后仍能暴露出许多问题。
目前我国的药品研发、生产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有较大的差距,现存的600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水平参差不齐,药品的研发多以仿制为主,且低水平重复的现象较严重。
由于在药品研发阶段企业的投入不足,因此许多质量问题在药品上市后暴露出来。
而药品一旦上市,由于政策、利益、难综 述DOI:10.13461/ki.cja.005116. 2 .对抗生素药品评价性抽验基本思路与方法的思考 胡昌勤度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企业不愿意对所发现的问题单独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如何发现并解决上市药品的各类质量问题,是现阶段药品监管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传统的药物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准确的分析数据。
但现代分析科学已由单纯的提供数据上升到从分析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成为解决生产和科研工作中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药品的常规检验数据中,蕴藏着丰富的与药品质量有关的信息,将常规检验工作向质量评价方向转变,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运用先进的分析手段,尽可能地从常规检验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促使药品质量的提高。
是新时期对药检工作者提出的新课题。
近年来,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全国各药品检验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上市药品进行评价性抽验。
其目的可以概括为:客观地评价国内药品的质量现状;分析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而明确产品质量提高的方向;通过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为指导全国更好地完成评价性抽验工作,本文在对全国历年抗生素评价性抽验总结的基础上,对评价性抽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
1 药品评价性抽验的基本思路药品评价抽验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通过市场监督的手段,分析同品种药品的质量状况,发现其主要质量问题;通过对问题原因的深入分析,促使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并探讨在质量标准中增加相关质控项目或修订相应的质控指标;通过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进而提高上市药品的质量(图1)。
可见,评价性工作通常需要药品检验人员、药政管理人员和企业的协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发现问题并将问题与药品质量标准相关联是促使药品质量提高的关键。
评价性抽验工作是一项延续性的工作,即对相同的品种可以在不同年度通过连续跟踪的方式动态评价其质量变化的趋势;且在评价中采用与国内外高质量的同类品种比较的设计方案,使得企业更易明确提高产品质量的努力方向。
例如对国家基本药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从2000年起,国内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生产企业逐渐以丁基胶塞取代天然胶塞,之后在国家组织的多次全国性抽验中,发现多批次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产品存在“溶液澄清度”不符合规定的现象,产品几乎涉及国内所有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生产企业。
为此,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原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检院)从2003年起针对头孢曲松钠与丁基胶塞的相容性问题开展研究,证明胶塞中释放出的抗氧剂2,6-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可以与头孢曲松钠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并导致头孢曲松钠浑浊[1]。
2008年国家局再次启动了对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评价性抽验,并针对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溶液的澄清度”不符合规定现象仍较严重这一问题,2008年9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市场司在食药监市函[2008]118号文《关于做好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处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对2008年12月1日以后在药品流通、使用环节发现澄清度不符合规定的样品,要严格按《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进行查处;2008年12月2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食药监办[2008]765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使用丁基胶塞的头孢类注射剂监督管理的通知》,再次强调了加强对丁基胶塞与头孢类注射剂相容性监管的决心,并给出了快速评价头孢曲松钠与药用(卤化)丁基胶塞相容性的方法。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在随后进行的跟踪评价性抽验中,可以看到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溶液澄清度的不合格率逐年下将,至2011年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合格率大于95%,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2 制订评价性抽验方案评价性抽验工作,每年基本从3月开始至11月结束,有其明显的周期性。
对品种承担单位,其工作程序基本分为制定方案、实验和总结3个主要阶段。
图1 药品质量评价工作的基本思路Fig. 1 Basic thinking on quality evaluation of post-marketingpahrmacueticals. 3 .制定严密的评价方案是圆满完成评价性抽验任务的关键。
根据药品评价性抽验工作的基本思路,从药品质量控制的角度,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的理念, 应从实现对产品生产工艺的精确控制为目的,深入理解产品的关键工艺参数及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属性、辅料属性和工艺参数)和产品效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问题制订方案。
从方法论的角度,每次评价性抽验方案应有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技术路线,从设计理念上要实现“宏观评价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从技术方法上要充分运用“综合分析技术”。
通常通过评价性抽验可以发现以下问题:①药品是否符合其质量标准的规定;②药品是否符合产品的申报工艺;③药品质量标准中的质控项目是否能对生产工艺有较好的控制作用;④该品种是否存在较好/更好的生产工艺;⑤药品质控方法是否为最优方法。
2.1 从常规抽验数据中发现共性质量问题对抽验样品按药品质量标准进行全检是评价性抽验首先必须完成的任务。
由于检验对象基本覆盖了全国的主要销售、使用单位,因此其检验结果可基本反映出该品种的质量现状。
对大量的常规检验数据,不应仅注重其“合格/不合格”,而应利用各种新理念、新方法从常规抽验数据中发现共性的质量问题。
如2000年的全国抽验中,在112批来自28个生产企业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中,含量不符合规定约占7%。
通过跟踪某企业产品的出厂时间与含量的关系,发现含量与出厂时间呈明显负相关,提示含量在药品的贮存期不断降低;进一步将产品的含量降低情况与头孢哌酮钠的生产工艺相关联,发现导致样品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是冷冻干燥工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