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六下语文人教版课件ppt课件

掌握生词的读音、词 义和基本用法。
学会运用生词进行简 单的语言交流。
通过例句和语境,理 解生词在文中的作用 和意义。
重点词语解释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包括成 语、熟语、短语等。
通过查阅词典和参考书籍,深入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学会运用重点词语进行造句和语 言交流。
词语搭配与运用
掌握常见词语的搭配方式和规 律,如名词与动词、形容词与 名词等。
详细描述
文章层次是文章内部的组织结构。划分文 章层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 辑。通过划分文章层次,可以明确文章的 观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从而更好地把握 文章的整体思路。在划分文章层次时,可 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段落和句子来进行。
阅读理解技巧与方法
总结词
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
详细描述
阅读理解技巧和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的关键。常见的阅读理解技巧和方法包括预 测、推断、总结、联想等。在阅读过程中, 要善于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积极思考并理 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阅 读习惯,如集中注意力、合理分配时间等。
记叙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二:结构松散、缺乏逻辑性。解决方法:在写作前 先构思好文章的结构和框架,明确文章的主题和重点, 使文章更加紧凑、连贯。
描写文写作指导
描写文定义:描写文是以描绘事物、景色为主要内容,以 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描写文要素:包括被描写的事物、景色的特点、描写的手 法等。
描写文结构:通常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句子修辞手法辨析
总结词
识别并理解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修辞手法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通过辨析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 的深层含义。例如,“她像一朵花一样美丽”这个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她”比作“一朵花”,强调了她的外貌美丽。
学会运用生词进行简 单的语言交流。
通过例句和语境,理 解生词在文中的作用 和意义。
重点词语解释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包括成 语、熟语、短语等。
通过查阅词典和参考书籍,深入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学会运用重点词语进行造句和语 言交流。
词语搭配与运用
掌握常见词语的搭配方式和规 律,如名词与动词、形容词与 名词等。
详细描述
文章层次是文章内部的组织结构。划分文 章层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 辑。通过划分文章层次,可以明确文章的 观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从而更好地把握 文章的整体思路。在划分文章层次时,可 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段落和句子来进行。
阅读理解技巧与方法
总结词
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
详细描述
阅读理解技巧和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的关键。常见的阅读理解技巧和方法包括预 测、推断、总结、联想等。在阅读过程中, 要善于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积极思考并理 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阅 读习惯,如集中注意力、合理分配时间等。
记叙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二:结构松散、缺乏逻辑性。解决方法:在写作前 先构思好文章的结构和框架,明确文章的主题和重点, 使文章更加紧凑、连贯。
描写文写作指导
描写文定义:描写文是以描绘事物、景色为主要内容,以 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描写文要素:包括被描写的事物、景色的特点、描写的手 法等。
描写文结构:通常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句子修辞手法辨析
总结词
识别并理解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修辞手法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通过辨析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 的深层含义。例如,“她像一朵花一样美丽”这个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她”比作“一朵花”,强调了她的外貌美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PPT

想__腊__八__粥__、_猜__腊__八__粥_、_看__腊__八__粥__、_吃__腊__八__粥__。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第二部分(2-20):描述八儿看妈妈熬腊八粥,在 一旁急切地等待,以及吃腊八粥的过程。 第三部分(21):一家人回味腊八粥。
课文解读
默读课文,作者是按什么思路给我们展示八儿与
词语解释
零七八碎: 零碎而杂乱。 万象更新: 一切事物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
新气象。 万不得已: 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张灯结彩: 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 庆事情的景象。
残灯末庙: 指庙会结束。残灯,花灯逐渐少了、 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
同学们,你们 知道关于腊八粥 的知识吗?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 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 至今 。古时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民间流传着吃 “腊八粥”(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 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 日食俗。
会写字
做年饭、穿新衣、贴春联、贴年画、 灯火通宵、鞭炮不绝。
“截然不同”把除夕与元旦的活动分隔开来。除 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
6.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 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 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思考:过元旦时,描写了人的哪些活动, 表现了什么?
春节结束
默读课文,作者以时间为序,写了春节前后哪些
民风民俗? 春节前的准备
北京的春节开始得早。
1.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 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 年里最冷的时候。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第二部分(2-20):描述八儿看妈妈熬腊八粥,在 一旁急切地等待,以及吃腊八粥的过程。 第三部分(21):一家人回味腊八粥。
课文解读
默读课文,作者是按什么思路给我们展示八儿与
词语解释
零七八碎: 零碎而杂乱。 万象更新: 一切事物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
新气象。 万不得已: 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张灯结彩: 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 庆事情的景象。
残灯末庙: 指庙会结束。残灯,花灯逐渐少了、 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
同学们,你们 知道关于腊八粥 的知识吗?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 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 至今 。古时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民间流传着吃 “腊八粥”(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 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 日食俗。
会写字
做年饭、穿新衣、贴春联、贴年画、 灯火通宵、鞭炮不绝。
“截然不同”把除夕与元旦的活动分隔开来。除 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
6.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 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 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思考:过元旦时,描写了人的哪些活动, 表现了什么?
春节结束
默读课文,作者以时间为序,写了春节前后哪些
民风民俗? 春节前的准备
北京的春节开始得早。
1.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 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 年里最冷的时候。
六年级语文下全ppt课件ppt课件ppt

03
第三单元
写作实践与提高
04
第四单元
文学名著导读
02
基础知识
字词学习
字音字形辨析
学习易混淆的音近字和形近字, 如“辩”与“辨”,“慌”与“ 谎”等,通过对比和练习,加强 学生的记忆。
词语积累
学习并积累课本中的新词和常用 成语,通过造句和语境应用,加 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句子理解
句子结构分析
、条理清晰。
范文解析
《我的家乡》
通过描绘家乡的美景和风俗习惯,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范文解析中重 点讲解了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语言表达和结构安排来表现文章主题和情感。
《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通过叙述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范文解析中强调了选材 和布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和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 力。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03
阅读理解
文章主旨
01
02
03
总结概括
能够准确、全面地概括文 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理 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或 情感。
提炼关键词
从文章中提炼出关键的词 语或短语,帮助理解和记 忆文章内容。
把握结构
了解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大 意,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整 体思路和逻辑关系。
细节分析
细节理解
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中的细 节信息,包括人物、事件 、时间、地点等具体内容 。
05
复习与巩固
单元复习
系统回顾 总结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系统回顾所学内容。
单元复习
查漏补缺
针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帮助学生填补知识漏洞。
单元复习
强化记忆
2017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要求: 1、必须交代时间、人物、事件起因、经过、
结果 2、尽量不要看课本 3、发言清晰、响亮、流畅
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各抒已见
孔子不能定谁是谁非
初出
日中
两小儿 辩日
如车盖(大—近) 如盘盂(小—远)
{
}
沧沧凉凉(凉—远)如探汤(热—近)
孔子 不能决
返回
四、质疑、讨论、思考
学生质疑、讨论
一夜的工作》;《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 》 第四单元: 《14.卖火柴的小女孩》;《15.凡卡》;《16*.鲁宾逊漂流记》;
《17*.汤姆·索亚历险记》;《口语交际·习作四》;《回顾·拓展四》 第五单元: 《18.跨越百年的美丽》;《19*.千年梦圆在今朝》;《20.真理诞生
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1*.我是最好的老师》;《口语交际·习作 五》;《回顾·拓展五》
),
此(
) ?”
一儿曰:“日初出(
),
此(
) ?”
孔子(
)。
两小儿笑曰:“(
)!”
3、直接背诵(脱稿)
两 小 儿 辩日
2、匆 匆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 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 家、学者、民主战士。中国著名的 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的著作十 分有特色,影响很大。朱自清是在
时间是抽象的,但作者却 把它写得形象可感。说说作 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呢?
读第四段,从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 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 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 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 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 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 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 这一遭啊?
结果 2、尽量不要看课本 3、发言清晰、响亮、流畅
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各抒已见
孔子不能定谁是谁非
初出
日中
两小儿 辩日
如车盖(大—近) 如盘盂(小—远)
{
}
沧沧凉凉(凉—远)如探汤(热—近)
孔子 不能决
返回
四、质疑、讨论、思考
学生质疑、讨论
一夜的工作》;《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 》 第四单元: 《14.卖火柴的小女孩》;《15.凡卡》;《16*.鲁宾逊漂流记》;
《17*.汤姆·索亚历险记》;《口语交际·习作四》;《回顾·拓展四》 第五单元: 《18.跨越百年的美丽》;《19*.千年梦圆在今朝》;《20.真理诞生
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1*.我是最好的老师》;《口语交际·习作 五》;《回顾·拓展五》
),
此(
) ?”
一儿曰:“日初出(
),
此(
) ?”
孔子(
)。
两小儿笑曰:“(
)!”
3、直接背诵(脱稿)
两 小 儿 辩日
2、匆 匆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 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 家、学者、民主战士。中国著名的 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的著作十 分有特色,影响很大。朱自清是在
时间是抽象的,但作者却 把它写得形象可感。说说作 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呢?
读第四段,从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 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 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 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 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 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 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 这一遭啊?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课文18:《跨越百年的美丽》
01
总结词:女性风采
02
详细描述:本文以居里夫人为代 表,讲述了女性在科学领域中的 杰出贡献和独特魅力,彰显了女 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理解内容
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特点。
学习生字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如“桃花心木”、“枯 萎”等。
背诵课文
要求背诵全文。
02
CATALOGUE
第二单元
课文4:《顶碗少年》
• 课文概述:本课讲述了一个杂技表演中顶碗少年 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故事。
课文4:《顶碗少年》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精神。
理解内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背诵课文
要求背诵《学弈》和《两小儿 辩日》。
课文2:《匆匆》
了解作者
了解朱自清的生平事迹和主要 作品。
学习生字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如“匆匆 ”、“徘徊”等。
理解内容
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 作特点。
背诵课文
要求背诵全文。
课文3:《桃花心木》
了解作者
了解林清玄的生平事迹和主要作品。
课文概述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寒 冷的冬夜中卖火柴,最终因寒冷而死亡,揭示了当时社会 的不公和冷漠。
重点词语
课文中出现了许多重点词语,包括“慈爱”、“欢乐”、 “灵魂”、“幸福”等,需要学生掌握。
句子解析
课文中有许多感人的句子,如“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 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这 些句子展现了小女孩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课文12:《凡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

力。
不同文体写作要点分析
记叙文
强调六要素齐全,叙述清晰,描写生动,注重情感表达。
说明文
讲解如何抓住事物特点,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做到层次分明、 逻辑清晰。
议论文
阐述如何提出明确论点,运用论据进行有力论证,做到有理有据 、令人信服。
优秀范文欣赏与借鉴
01
提供各文体优秀范文,引导学生 欣赏、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 达方式。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 下册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教材分析 • 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 • 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 口语交际与表达能力提升策略 • 文学鉴赏与审美能力提升策略 • 复习巩固与拓展延伸
01
CATALOGUE
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与编排思路
强调基础
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通过 生动的课文、丰富的练习和实践 活动,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
《西游记》奇幻情节与主题思想
通过欣赏《西游记》中的奇幻情节和主题思想,感受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人生哲理。
《水浒传》英雄形象与社会价值
通过分析《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和社会价值,理解作品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文学作品鉴赏报告
展示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成果,包括主题理解、人 物形象分析、艺术特色评价等。
关爱自然
通过学习描写自然风光的 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 环境,培养热爱自然的情 感,树立环保意识。
关心他人
通过学习描写人物品质、 情感的课文,引导学生学 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与他人和谐相处。
02
CATALOGUE
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
精读、略读与速读技巧讲解
精读
深入剖析文章,理解字词 句段,体会作者情感和思 想,培养分析、评价、鉴 赏能力。
不同文体写作要点分析
记叙文
强调六要素齐全,叙述清晰,描写生动,注重情感表达。
说明文
讲解如何抓住事物特点,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做到层次分明、 逻辑清晰。
议论文
阐述如何提出明确论点,运用论据进行有力论证,做到有理有据 、令人信服。
优秀范文欣赏与借鉴
01
提供各文体优秀范文,引导学生 欣赏、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 达方式。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 下册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教材分析 • 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 • 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 口语交际与表达能力提升策略 • 文学鉴赏与审美能力提升策略 • 复习巩固与拓展延伸
01
CATALOGUE
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与编排思路
强调基础
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通过 生动的课文、丰富的练习和实践 活动,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
《西游记》奇幻情节与主题思想
通过欣赏《西游记》中的奇幻情节和主题思想,感受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人生哲理。
《水浒传》英雄形象与社会价值
通过分析《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和社会价值,理解作品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文学作品鉴赏报告
展示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成果,包括主题理解、人 物形象分析、艺术特色评价等。
关爱自然
通过学习描写自然风光的 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 环境,培养热爱自然的情 感,树立环保意识。
关心他人
通过学习描写人物品质、 情感的课文,引导学生学 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与他人和谐相处。
02
CATALOGUE
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
精读、略读与速读技巧讲解
精读
深入剖析文章,理解字词 句段,体会作者情感和思 想,培养分析、评价、鉴 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读熟课文,读懂故事
学 弈
弈秋,通国之 诲 鹄 二人弈,其一人 虽 将至,思 之为听;一人 善弈者也。使 专心致志,惟 听之,一心以为 其智 弈秋 弈秋 有鸿 与之
援弓缴 而射之。虽
俱学,弗若之矣。为是
弗若与?曰:
非
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 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 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 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 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 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 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 说:不是这样的。
1、初试背诵(减去文中少量字句,引导背诵) 孔子( ) ,见两小儿( ) 。问其( ) 。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 ) ,而日中时( ) 也。” 一儿以( ) ,而日中时( ) 。 一儿曰:“日初出( ) ,及日中则( ) , 此不为( )而( )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 ) ,及其日中如 ( ) , 此不为( )而远者凉乎?” 孔子( )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 ( )乎!”
学 弈
弈秋,通国之 诲 鹄 二人弈,其一人 虽 将至,思 之为听;一人 善弈者也。使 专心致志,惟 听之,一心以为 其智 弈秋 弈秋 有鸿 与之
援弓缴 而射之。虽
俱学,弗若之矣。为是
弗若与?曰:
非
然也。
2.理解句意,读懂课文。
学 弈
善弈者也。使 专心致志,惟 听之,一心以为 其智 弈秋 弈秋 有鸿 与之
说说下列“之”分别指什么。
1.一人虽听之
( 弈秋的教导 )
鸿鹄
2.思援弓缴而射之 (
)
3.虽与之俱学
4.弗若之矣
( 他,指前一个人 )
( 他,指前一个人 )
看图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
两 小 儿 辩 日
选自《列子 汤问》
一、读课文
正音
dòu 辩斗 tāng 探汤
yú 盘盂
cāng 沧沧凉凉
shú wèi zhì 孰为汝多知乎
他,指 那个专心学习的人
他们,指学弈的两个人
( 其
其一人专心致志 为是其智弗若与
这个人,指不专心学习的人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1、使弈秋诲二人弈。 (人们)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 2、思援弓徼而射之。 想着引弓箭去射天鹅。 3、为是其智弗若与?
以为(说)是这个(人)的智力比不上(那个人)吗?
试一试
• • 《1.文言文两则》;《2.匆匆》;《3.桃花心木》;《4*.顶碗少 年》;《5*.手指》《口语交际· 习作一》;《回顾· 拓展一》 • 第二单元: • 《6.北京的春节》;《7*.藏戏》;《8*.各具特色的民居》;《9*. 和田的维吾尔》;《口语交际· 习作二》;《回顾· 拓展二 》 • 第三单元: • 《10.十六年前的回忆》《11*.灯光》;《12.为人民服务》;《13*. 一夜的工作》;《口语交际· 习作三》;《回顾· 拓展三 》 • 第四单元: • 《14.卖火柴的小女孩》;《15.凡卡》;《16*.鲁宾逊漂流记》; 《17*.汤姆· 索亚历险记》;《口语交际· 习作四》;《回顾· 拓展四》 • 第五单元: • 《18.跨越百年的美丽》;《19*.千年梦圆在今朝》;《20.真理诞生 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1*.我是最好的老师》;《口语交际· 习作 五》;《回顾· 拓展五》
4、读书明理
1、两个人同时在最好的老师指导下 学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2、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5、我能背
学 弈
善弈者也。使 专心致志,惟 听之,一心以为 其智 弈秋 弈秋 有鸿 与之
弈秋,通国之 诲 鹄 二人弈,其一人 虽 将至,思 之为听;一人
援弓缴 而射之。虽
俱学,弗若之矣。为是
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 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 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 若与?曰:非然也。
yì yǔ jù
fú
yǐ
学弈 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yú
huìhó nghú zhuó
诲
鸿鹄
弓缴 弗若与
【字音】
思援[yuán]弓缴[zhuó]而射之 为[wèi]是其智弗[fú]若与[yú]?
弈秋,通国之 诲 鹄 二人弈,其一人 虽 将至,思 之为听;一人
援弓缴 而射之。虽
俱学,弗若之矣。为是
弗若与?曰:
非
然也。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虽然与第一个人一起学,但是不如他 。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为:谓,说。 其:他,指后一个人。 与:吗。 非:不是。然:这样。 说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 不是这样的。
初出 日中
如车盖(大—近) 如盘盂(小—远) 两小儿 { } 孔子 不能决 辩日 沧沧凉凉(凉—远)如探汤(热—近)
返回
四、质疑、讨论、思考
• 学生质疑、讨论
教师引导质疑
• 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 其根据是什么? • 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 孔子 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可取吗? •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返回
二、学生分组讨论
• 1、疏通文意,理解文中有关字句 • 2、学生就不懂得字词质疑,其他学生 讨论、回答 • 3、重点字句检测
三、复述故事
要求: • 1、必须交代时间、人物、事件起因、 经过、结果 • 2、尽量不要看课本 • 3、发言清晰、响亮、流畅
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各抒已见 孔子不能定谁是谁非
2015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 册课件 第一单元:
2015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 册课件
第一单元 • • • • • • • 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2.匆匆 3.桃花心木 4*.顶碗少年 5*.手指 口语交际· 习作一 回顾· 拓展一
学 弈
一、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学
•
弈
•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
弗若与?曰:
非
然也。
知识巩固
一、解释词意。
弈: 下棋 善:善于,擅长 援: 引,拉
(一)
教导 诲:____
天鹅 鸿鹄: ____
一起 俱: ____
弗若: 不如
这样 然: ____
知识巩固 (二) 二、解释下面“之”和“其”的含义
通国之善弈者也(
之 (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的
天 鹅
)
) )
启示
1 、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 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源自独立思考, 大胆质疑。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 知”,要诚实谦虚。 4、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 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返回
五、背诵(减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