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4.4 人与生物圈 教案

合集下载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4.4 人与生物圈 探究课件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4.4 人与生物圈 探究课件

五:生物圈的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圈的的稳态是人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思考:人类如何改变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才能更好 地维持生物圈的稳态,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1、节约能源,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
2、努力开发新能源 3、物质生产方面
原料--产品--废料
原料--产品--原料--产品
D.②③④
练习2:
在印度的孟买市南下了一场酸雨致使许多农庄的
水稻叶片突然枯黄,如用火烧烤过一样,几天后局部
枯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D)Biblioteka A.酸雨中有许多有毒物质B.酸雨改变了水稻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正 常酸碱度
C.酸雨中含有SO2,使土壤酸性增大 D.上空,气杀中死的叶N片O上、细NO胞2被氧化遇雨成HNO3,滴在叶片
燃烧

动植物遗体碎

屑、排出物
土壤或水体中的SO42-
分解者
火山爆发 石油等化石燃料
四、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⑴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大气中SO2过多 ⑵大气中SO2的三个主要来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⑶酸雨的危害:
使水体酸化从而使鱼的生殖和发育受到严 重影响;直接伤害植物的芽和叶,影响植 物的生长;腐蚀建筑物和金属材料等。被 称为“空中死神”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
土壤圈
二、生物圈的形成
原始大气 无氧气
厌氧型 (原始生命)
地球的理化环境 长期相互作用 生物
产生O2并逐渐增多
光合作用的 生物出现
进化 需氧型 加快 生物出

海洋中高 等生物
O3层 形成
陆生生 物出现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生 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4.4 人与生物圈--森林生态系统 精品教案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4.4 人与生物圈--森林生态系统 精品教案

森林生态系统
教学目的
1.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B:识记)。

2.森林的合理利用和保护(B:识记)。

重点和难点
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是重点。

教学过程
【板书】
人类资源的宝库
森林生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生物圈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体
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
森林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注解】
(一)森林生态系统
1.分布区域:(较)湿润地区
2.整体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长期稳定
3.主要生物:植物以乔木为主,动物多树栖攀缘
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4.生态效益是生物圈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主体(生产力最高,生物圈的能量基地)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5.合理利用和保护
森林是可再生资源,合理的采伐不会使其消亡;多造人工林,保护天然林
【同类题库】
.地球上每年生产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是(A)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八年级生物下册14.4人与生物圈教案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14.4人与生物圈教案北京课改版

14.4人与生物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圈的组成(2)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3)学习怎样保护生物圈2、过程与方法:养成查阅资料和汇总信息的好习惯,体验个人总结的愉悦心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了解生物圈的组成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以及学习怎样保护生物圈。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重点(1)了解生物圈的组成(2)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四、教学难点(1)了解生物圈的组成(2)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过渡】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球理化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的生存和进化,生物的生命活动不断改变着地球理化环境,进而又影响生物进化。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二)讲授新课1.人类和其他生物所共有的生物圈可以看做是一个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地球上的大气圈底部、全部水圈和岩石圈上部,包括地球上生存着生物的所有圈层。

2.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60亿。

因此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把10月12日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旨在提醒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关注人口问题。

3.我国人口特点: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4.我国主要资源情况与世界水平比较,人口多给自然资源造成压力,人均占有量少总量人均量与世界水平相比与其他国家相比水资源19.2万亩第4位2400立方米第88位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1/4是美国的1/5加拿大的1/40耕地2.8万亿立方米第6位不足2亩第67位是世界平均水平美国的1/6俄罗斯的1/8加拿大1/15森林第5位人均不足2亩世界第121位远低于世界人均12亩水平草地第2位几十位以后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5.新增人口多影响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多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多给就业带来压力6.人口数量的剧增会造成人均资源占有量的骤减,导致粮食不足、能源危机人类对地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生态的破坏,如土壤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资源锐减等。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14章生物与环境教案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14章生物与环境教案北京课改版
4.论述题:阐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及其重要性。
答案: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生态系统可以通过内部机制维持其稳定性和功能。这种能力对于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5.探究题:研究一种生物入侵现象,并说明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探究题目:以水葫芦入侵为例,水葫芦是一种外来物种,在我国南方水体中迅速繁殖,破坏了当地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了当地水生生物的生存。
强调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六、知识点梳理
1.生物与环境的概念
-生物:指所有生命形式的总称,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
-环境:生物生存的非生物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授《生物与环境》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开场提问和案例分析,我发现学生对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强烈的参与热情,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课堂展示和点评,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得到了锻炼。
简短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生物与环境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基本概念、相互作用和原理。
过程:
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生物与环境案例分析(20分钟)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八下北京版第十四章生物与环境教学设计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学科教学专题培训系列

八下北京版第十四章生物与环境教学设计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学科教学专题培训系列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环节。在本节课的导入中,我将采用以下方式:
1.展示图片:给学生展示一组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图片,如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植物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等,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提出问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物会适应环境?环境对生物有哪些影响?”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方法总结:总结观察、实验等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情感教育:强调保护环境、生物多样性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4.反馈与评价: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6.创意手抄报:鼓励学生制作一份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创意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设计新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作业布置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适度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案例分析:分析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总结反思: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7.课后作业:布置与生物与环境相关的思考题和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8.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掌握环境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八年级生物下册 14.4 人与生物圈课件 北京级下册生物课件

八年级生物下册 14.4 人与生物圈课件 北京级下册生物课件

2021/12/12
第七页,共五十五页。
冥王星
• 距大阳59.13亿 千米,公转周期 248.53年。半径 (bànjìng)1350千米, 是地球的0.21倍。 重量是地球的 0.0017倍。表面 温度-220℃。大 气厚,主要成分 冻结的甲烷。
2021/12/12
第八页,共五十五页。
地球(dìqiú)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五页。
毁林开荒(kāi huāng)
泥泥石石流流
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系统 , (shēnɡ tài xì tǒnɡ)
导致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2021/12/12
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五页。
2021/12/12
沙尘暴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五页。
2021/12/12
猎杀——物种(wùzhǒng)灭 绝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
的物质,而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人 口(rénkǒu)增长必然会造成水源
的短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水的需求量更大,而工业的发展(fāzhǎn) 对水的消耗,工业废水处理不当,农 药的使用导致对淡水的污染,加之人
们节水意识不强,使水资源更加短缺。
2021/12/12
年份 1953年 1964年
人口
601938035 723070269
1982年
1031882511
1990年
1160017381
2000年 1295330000
2010年
2021/12/12
1370536875
第十五页,共五十五页。
分析资料:世界人口(rénkǒu)每增加10亿各需要的时间

人口(亿) 增加数(亿)
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同时也触发 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第四节 人与生物圈》教学设计(北京市省级优课)

《第四节 人与生物圈》教学设计(北京市省级优课)
提高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新课讲解
5.提问:
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故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什么意义?措施有哪些?
6.讲述:
保护生物圈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已经建立20个自然保护区,而其中9个都位于咱们延庆。下面请同学介绍延庆自然保护区的情况。
感受延庆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变迁,寻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3.演示:
雾霾图片
14.讲述:
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发布红色预警:12月19日7时至12月22日24时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请市民做好健康防护,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单号单日、双号双日行驶,纯电动汽车除外);全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露天烧烤;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企事业单位可实行弹性工作制。
大家都知道咱们延庆被称为夏都,咱们举办了世葡会,2019年要举办世园会,2022年还要举办冬奥会,之所以会吸引世界的目光,主要源于咱们良好的生态环境。
3.讲述:
但是,大家知道吗:延庆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在辽金元时期曾是帝王的园囿,萧太后、金章宗、元仁宗都曾生活于此,其生态环境由此可见一斑。但是,近代以来,频繁的战乱造成延庆生态极度脆弱,建国初期时,全县森林绿化率不足7%。20世纪80年代,延庆森林覆盖率不足30%。荒山秃岭,沟壑纵横,冬春时节,北风怒号,飞沙走石,延庆曾是北京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夏日雨季时则山洪频发,毁坏农田和村庄,脆弱的生态环境让延庆人民感到自卑。而现在延庆获得太多的殊荣。
通过具体数据,体验延庆生态பைடு நூலகம்护的成果,提高热爱家乡的自豪感。
活动
分享交流:延庆自然保护区
松山、野鸭湖
列出主要生态环境类型、主要物种、意义

八年级生物下册 14.4 人与生物圈导学案 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14.4 人与生物圈导学案 北京课改版

14.4人与生物圈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了解生物圈的组成(2)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3)学习怎样保护生物圈2、预习范围教材第十四章第四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今年五月,惠安一海域发生赤潮导致的鲍鱼大量死亡.产生赤潮的原因是________.2.生态系统是指在________内,________ 与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在城市生态系统中,________起重要的支配作用.三、预习检测1、“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以下关于“低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碳”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低B.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容易导致地球出现温室效应C.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遏制白色污染是转向“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D.“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2、“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以下关于“低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碳”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低B.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容易导致地球出现温室效应C.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遏制白色污染是转向“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D.“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3、汶川大地震将改变部分珍稀动物的食物结构和生活习性,直接导致其数量的减少,并造成了生态功能的下降等。

为了保护这些特有物种,你认为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 A.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严格控制污染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水污染的主要根源是________,工业废水,________污水,农业、化肥等都会污染水环境.二、随堂检测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B.SO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SO2的植物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2、修剪下的行道树枝叶不就地焚烧,而用于栽培蘑菇等,其意义是()①减少城市大气污染②将城市垃圾变成有用的资源③减少城市垃圾总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3、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综合检测结果,2012年5月初日照以东海域出现赤潮,最大面积106.3平方公里,你认为以下哪项不可能是“赤潮”发生的原因 ( )A. 工业城市将大量污水排入该海域B. 农田里大量化肥最终流入该海域C. 工业有机物、农药最终流入该海域D. 在该海域养殖的海带密度、面积过大参考答案预习案1、A2、C3、B探究案1、A2、D3、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生物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口增长的趋势及特点。

2.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所造成的巨大影响。

能力目标:
1.解读相关图表,分析人口的增长趋势与特点。

2.提高阅读分析,提取信息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巨大影响,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确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人口的双重属性;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相互关系。

2.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性;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性。

3.保护野生生物的重要意义。

保护野生生物的各项措施。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分成三组,明确组长及组员名单。

2.布置调查任务:
①控制人口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②环境污染如何介绍和治理。

③物种资源对环境的意义。

小组讨论: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有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的行为?
3.每组选一个标题(彼此不重复)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成幻灯片(最好图文并茂),在课堂上汇报。

小组讨论内容每个同学都要做好发言的准备。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我们已经学过了生态系统,了解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环境是如何协同工作,和谐共生的。

而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比起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呢?
2.展示图片:青山-绿水-蓝天-小鸟的天堂-繁华的都市-拥挤的人群-密集的厂房-高丽的排污烟筒-污水-灰蒙的天空-垂死挣扎的小鸟。

3.通过这些图片大家看到了什么?
人类再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人类活动对于生物圈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人与生物圈”这个看似遥远庞大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命题。

二、认识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的范围有大气圈底部,全部水圈,岩石圈的上部。

(一)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产生影响。

1.人口增长。

2.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3.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二)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责任,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的共同家园。

但是,地球上适于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空间是有限的,可被人类利用的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和水资源等也是有限的。

三、召开“如何保护生物圈”的研讨会。

面对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你能提出哪些建议来保护我们的生物圈呢?
上节课上已经给每个小组分配了任务,分别是:
1.控制人口增长。

2.防治环境污染。

3.保护生物资源。

相信大家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了充分的准备,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展示的规则:
1.每组有3~5分钟展示讲解时间,三分钟时我会举手示意,请各小组展示不要超过5分钟。

没有展示任务的小组填写好自己的评分表和做好知识要点整理。

2.展示完后其他两个小组可以就展示小组的内容作出补充或提出疑问。

展示小组作出解答。

3.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学术讨论,谨言慎行。

大家记好我们的规则了吗?
(第一组展示讲解:环境污染。


通过第一组同学的展示,我们了解了环境污染的类型,和防治方法,同时他们也告诉了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如何去做。

治理环境污染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不仅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和参与,还需要国家政府的
努力。

而为了平衡环境问题中的不同意见,决策者需要权衡每一个建议的利弊。

这也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个难点。

大家已经是中学生了,这个世界终有一天会交到你们这代人的手中,所以希望大家不仅要对我们身边环保小事上心还要对家国大事关心。

(第二组:保护生物资源。


通过第二组的展示,我们可以看到保护物种资源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和宏伟工程。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知道,阿司匹林最初就是从柳树的树皮中提取成分研制而成的。

现在销售的药物中,几乎有一半最初是在野生动物身上发现的。

金银花感冒冲剂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药物,它的原料就来自于金银花这一种常见的花园植物。

而著名的抗癌先锋——紫杉醇,也是在研究太平洋紫杉树强大的抗疾病和抗虫害能力过程中从树皮中提取的化学物质。

没有人清楚这个地球上具体有多少个物种,也没有人知道究竟还有多少有用的生物资源未被发现,而更可惜的是也许我们还没有发现这个物种,它却已经永远的消失了。

我在想每消失一个物种,我们的后代也许就少了一种救命的药物、一种温饱的食材、一个发展的可能。

但保护物种的道路中我们总是不能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保护物种和扩展人类生存空间之间找到平衡点。

而我们在防治环境污染中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在南极洲的问题上,我们就面临着解决就业这一大难题。

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人口膨胀过快的原因。

(第三组展示讲解:控制人口。


在提倡“退耕还林”的时候,在遥远的非洲,人们仍旧依靠焚烧森林获取耕地。

作者不禁问道:“他们不知道这样烧山会影响空气,造成烟尘,弄不好还会把自己的家都烧掉。

”当地人回答,他们知道,但是如果不烧荒他们就没有粮食,就没有饭吃,这比空气什么的重要多了。

难道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办法来代替刀耕火种让当地的农民吃上包饭吗?可是局限于当地的地理情况和经济状况,刀耕火种是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在生存面前谈及环境似乎像玩笑一般,我们可以看到庞大的人口,给人类的发展和生物圈的稳定带来了压力。

我们需要控制人口但是并不只是一味的降低人口,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人口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因为人并不是只能消耗自然毁灭自然,我们同样也可以通过生产技术创造资源,保护生态。

这就要求我们在人口问题上既要控制人口数量,还要提高人口素质两方都要平衡。

所以国家在计划生育这一政策下,也在积极的开展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的素质。

三、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责任。

如何保护我们的生物圈?
1.控制人口增长。

2.防治环境污染。

3.保护生物资源。

四、总结。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人口的激增,出了破坏生态、环境污染等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进而影响了全球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