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与神经外科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成人应用机械通气的生理学指标
通气力学
呼吸频率 每分通气量 最大吸气压 肺活量 >35次/min <3或>20L/min < 20cmH2O(绝对值) <15ml/kg
<50mmHg >50~60mmHg <200 >350~450mmHg
气体交换
PaO2(FiO2>0.6) PaCO2 PaO2/FiO2 P(A-a)O2(FiO2=1.0 )
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应用IPPV的另一适应证, 其作用机制是在患者心输出量严重减低的 情况下,降低氧耗。Aubier等在心源性休 克犬模型上进行了研究:自主呼吸组在3小 时的自主呼吸试验过程中全部死亡,而另 一组除加用机械通气外,其余处理完全一 样,结果全部存活。
心源性休克
在对28例心源性休克应用主动脉球 囊泵治疗的非随机对照研究中,加用 气管插管和PEEP行正压通气的患者比 未用呼吸辅助的患者有更多的撤除主 动脉球囊的成功率(10例通气者的9例 对18例未通气者中的5例。此结果提示 但尚不能确定心源性休克作为IPPV的 独立适应证。
每一位机械通气者是否都需要 气管插管?
20+年前答案也许是肯定的, 但今天,无创通气已较普遍应用, 并已有前瞻性对照研究证明, COPD急性加重患者,有相当一部 分经NPPV后可避免IPPV,并缩短 住ICU时间,减少费用。
每一位气管插管患者是否都需 要机械通气?
有些患者,例如上气道阻塞(急性会 厌炎等)和不能有效廓清气道(严重球麻 痹,不能有效咳痰等),也许需要建立人 工气道,但其通气能力是基本正常的,并 不需要通气辅助,但要考虑气管插管阻力 增加对患者的影响。有些ICU在插管后常 规给予机械通气,加用低水平(5~8cmH2O) 的压力支持(PSV)。
机械通气对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护理

・4 631 ・
者 的毛发较黄 、 皮肤 和眼虹膜 色泽变浅。 3 苯 丙 酮 尿 症 的 临 床 特 点 智力低下是本病 最突出的特点 , 儿出生时一般正 常 , 患 未 经特殊 的膳食治疗 , 通常在 3个月 ~ 6个月 时开始 出现症 状 , 1岁时最为明显 , 半数 左右 患儿 有锥 体外 系损 害症 状 , 激 、 易 好动 、 肌张力高 、 共济失调 、 颤等。约有 2 %患 儿有抽 搐发 震 5 作, 多见 于智力障碍严 重及年 龄较小 者。部分 患儿 有腱 反射 亢进及肌张力增强 , 病情严重者甚 至有 脑瘫 ,0 8 %患儿脑 电 图 检查异常 , 气脑 造影 可见 脑皮 质萎 缩 。骨发 育 迟缓 、 门齿 稀 疏; 患儿可有 呕吐 , 且较 严重 , 易误 诊 为幽 门狭窄 。 毛发颜 色 在新生儿期 尚正常 , 后转 为黄褐 色 , 皮肤 白嫩 , 出现湿疹 样 易 皮疹。尿有“ 霉臭 ” 鼠尿气 味” 或“ 。
[ ] 薛辛 东. 1 儿科学[ . 民卫生 出版社 ,0 2 1 314 M] 人 2 0 :1 .1 . [ ] 易著文. 2 儿科临床 思维 [ . M] 科学 出版社 ,0 3 3 23 3 2 0 :4 -4 . [ ] 周长文. 3 中华综合 医药研 究[ . 国中医药 出版社 ,9 8 1 — M] 中 19 : 1
~
目前 , 国尚无满 意的低苯 丙氨酸饮食 , 我 使得一些患儿虽 然能早期诊 断 , 但未能及早 进行 合理低苯丙氨 酸饮食疗 法 , 仍 发展智力落后 。所以 , 呼吁我 国开展 低苯丙 氨酸 乳品或 食品 的研究 , 以确保苯丙酮尿症 患儿得到及时有效 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2周再次被检查 。然 而 , 国很 多医 院没 有开展 此项 检查 , 我
神经外科专科ICU室使用呼吸机的医院感染控制论文

神经外科专科ICU室使用呼吸机的医院感染控制【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呼吸机的消毒与使用情况,按照规范要求执行,从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方法:了解呼吸机的消毒方法和管理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呼吸机清洗、消毒流程,对神经外科icu室所有使用呼吸机的住院病人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调查2009年神经外科icu室使用呼吸机的住院病人为89例,女32例,男57例,感染率为8.56%。
比2008年下降了12.36%。
结论:规范呼吸机的消毒和使用管理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对控制医院感染起到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呼吸机;清洗消毒;控制医院感染【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34-01神经外科患者具有病情重、住院时间长、昏迷及卧床时间长、手术创伤大,死亡率高等特点,呼吸机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成为现代医院不可或缺的医疗设备,且数量在不断增加。
然而,神经外科是我院医院感染的高发病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及死亡率的上升,使患者的生命受到极大危险。
我们根据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地预防控制措施,把握好呼吸机使用中的各个环节,从而能够极大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现将我科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神经外科icu室所有使用呼吸机的住院病人列为观察对象,共计人数为89例,男57例,女32例;<60岁的61例,≥60岁的28例;调查对象均为病情危重、必须使用呼吸机的病例。
1.2 调查方法感染管理科对神经外科呼吸机的消毒与使用情况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 为临床医生和护理工作做出具体的预防控制方案及合理有效的抗感染计划,每天深入病房进行质量检查,及时纠正呼吸机使用中的不足,并且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时上报。
1.3 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2001 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进行医院感染病例诊断。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6) 2016-10-26 Neurosurgery气道管理是所有重症患者基础治疗的重要内容,气道管理不当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包括气道评估、氧疗、人工气道的建立、维护和撤除、呼吸支持治疗及人工气道并发症的防治等。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联合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共同发布了《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6)》。
人工气道的建立1.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出现呼吸中枢功能不全、气道不畅、呼吸功能不全时必须建立人工气道2.人工气道主要指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也包括口咽通气管和喉罩等临时气道保护措施。
3.在建立人工气道前,应该对操作难度进行评估4.建立人工气道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避免操作导致的继发损害人工气道的管理1.需要定期对人工气道进行评估:人工气道建立并给予必要的呼吸支持措施后,患者呼吸、通气、氧合状况改善,缺氧得以缓解。
必须严密监测人工气道的通畅程度、固定是否妥善、气囊压力情况等。
应定期评估人工气道的固定状态并随时进行调整以确保妥善固定。
无论是气管插管还是气管切开导管,都有移位甚至脱出的风险。
随着患者体位的改变,人工气道的位置也会改变。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调整可能会出现导管脱出和位置异常,威胁患者生命。
气管插管在口腔内可能打折或扭曲,如果不进行定期检查很难发现。
气管切开管相对容易固定,但在皮肤外固定良好的情况下,皮下段和气管内部分可能出现位置改变,如尖端脱出气管移位到皮下层或管口与气管成角造成气管局部压迫等,应及时调整。
应定期评估人工气道是否通畅,及时调整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人工气道的内壁常常因黏附痰液造成气道狭窄甚至阻塞。
痰液黏稠、气道湿化不充分和不充分的痰液引流是主要原因。
呼吸时可以听到人工气道口因气流流速明显增快增强的气流声,甚至可以听到哨音。
吸痰时吸痰管进入不畅和痰液黏稠具有重要提示作用。
必要时可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
通过定期的评估并调整气道湿化和痰液引流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气道痰痂形成。
神经外科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神经外科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神经外科是专门负责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科室。
在神经外科中,护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关键人员。
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神经外科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常见神经外科护理诊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机械通气综合症:对于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的患者,护士应该密切监测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气道压力,确保通气通畅,并定期检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的固定情况。
同时,护士还应该注意预防并处理呼吸道感染和肺炎,并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镇痛和抗焦虑治疗。
2.脑脊液漏:脑脊液漏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护士的护理重点是预防感染和尽量减少脑脊液丢失。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脑脊液引流情况,注意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并随时记录。
在更换引流系统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护士还应该教育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和咳嗽,以减少脑脊液丢失。
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SIRS是一种炎症反应的全身性综合征,常见于严重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白细胞计数,及时发现并处理炎症反应。
护士还应积极预防感染,并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常见神经外科护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神经功能评估:护士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神经功能,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射、肌力和感觉。
这有助于早期发现神经功能障碍,并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
2.防止褥疮:褥疮是神经外科患者面临的常见问题,护士应该定期翻身患者,避免长时间的压力。
此外,护士还应教育患者和家属如何正确转移和移动患者,防止摩擦和皮肤损伤。
3.预防深静脉血栓: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手术风险和血栓形成倾向评估,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抗凝剂、穿弹力袜、进行被动运动和教育患者踝蹲运动。
4.疼痛管理: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是专门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提供全面监护和护理的特殊病房。
该病房拥有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医护人员,旨在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1. 病房概述: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是一间特殊的病房,位于医院的神经外科科室内。
病房面积约为XXX平方米,设有XX个病床,每个病床都配备了先进的监护设备和医疗设施。
2. 设施设备: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呼吸机:用于支持患者的呼吸功能,提供人工通气和氧气输送。
- 心电监护仪: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心率,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问题。
- 血压监测仪:用于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脑电图仪:用于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帮助医生判断脑功能状态。
- 输液泵和输血设备:用于给予患者药物和输血,确保患者的营养和药物治疗。
- 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用于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氧合问题。
- 病床侧边监护仪:用于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
3. 专业人员: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由专业的神经外科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组成。
他们具备丰富的神经外科护理经验和技能,能够提供全面的监护和护理服务。
- 神经外科医生: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病情评估和讨论。
- 护士: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给药、更换敷料、协助患者活动等,同时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处理患者的变化情况。
- 技术人员:负责维护和操作病房内的各种医疗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
4. 护理服务: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服务旨在提供全面的监护和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具体护理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监测生命体征:护士会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术后患者的机械通气

三、通气模式选择及参数调节
肺保护通气策略的核心是强调了PEEP和小 潮气量的应用,术中应用5-20cmH2O的PEEP 可以减轻肺萎陷伤的发生,同时应用肺复 张手法(recruitment maneuver,RM)可明 显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
三、通气模式选择及参数调节
胸科手术患者的机械通气通常具有挑战性, 患者往往伴有明显的合并症,包括各种心 肺疾患,并且常需要进行单肺通气,围手 术期的肺部并发症也相当常见,并且病因 多种多样。胸科手术患者术中更应采取肺 保护通气的策略,避免过大的潮气量和过 高的平台压。
自主呼吸模式,用于克服呼吸阻力
逐步减少压力利于脱机
三、通气模式选择及参数调节
2、通气参数的调节
三、通气模式选择及参数调节
具体参数设置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潮气量:依据患者的理想体重,一般选 择在8-10ml/kg,但在肺容积减少的患者(如 ARDS),为避免容积伤的发生,可选择小潮 气量通气4-8ml/kg;
四、呼吸机的撤离与气管内导管的拔除
因此拔管前应对患者进行仔细评估,符合 拔管条件的患者至少拥有一定的气道保护 能力,意识清醒,GCS>8分,咳嗽能力对于 神经肌肉疾病很重要,咳嗽的峰流速应达 到160L/min以保证成功拔管。
四、呼吸机的撤离与气管内导管的拔除
痰量增多也可能是拔管失败的重要原因, 每小时吸痰次数大于1次往往提示拔管失败, 最后需要考虑到患者出现喉头水肿和上气 道梗阻的可能性,拔管前应提前处理。
(3)吸气流速:需要根据患者的吸气需求 而定,一般在40-100L/min,过低的吸气流 速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出现人-机对抗;
三、通气模式选择及参数调节
(4)吸呼比:正常吸呼比为1:2-1:3,由于 病态肺泡时间常数延长,需要更多的吸气 时间进行充盈,故延长吸气时间可以改善 氧合,而在肺组织弹性结构发生破坏的情 况,例如COPD患者,需要更长的呼气时间 以排出CO2;
神经外科技能操作试题含答案

神经外科技能操作题库(一)(外科护理19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0分)1 全身麻醉是凭借()或其他方式产生( )的抑制作用,从而改变中枢系统中功能达到手术时()的目的。
(药物中枢神经系统无痛)2 麻醉诱导前对患者呼吸的频率、()及()起伏状况进行了解。
(深度胸腹式呼吸)3窒息,出现呼吸道梗阻,应立即查找()、及时解除(),必要时采取面罩加压给氧及()维持呼吸。
(原因呼吸道梗阻气管插管)4意识是指人体对环境刺激产生的相应()及()的反应状态。
(内容行为)5当网状上行激活系统抑制或大脑皮层功能受到损害,使个体觉醒状态减弱,意志内容的减少或改变,即为()。
(意识障碍)6全麻手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4~6小时)7 许多疾病在治疗和抢救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足的()。
(机械通气气体交换)8应用呼吸机的病人气管插管后给予半卧位,床头抬高30度,可使(),(),同时防止返流误吸。
(膈肌下降胸廓扩张)9 气管插管的固定时用一根长35CM、宽2CM的胶布,从另一端剪开(),未剪开的一端固定在一侧(),剪开的一端胶布以()部分未中心,交叉固定在另一侧()。
(32CM 颊部气管插管外露颊部)10 护士要随时检查气管插管的插入的(),及时发现导管滑入()或滑出,导管要固定牢靠,避免随()使导管上下滑动损伤粘膜。
(深度一侧支气管呼吸运动)11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意义在于:保持(),减少(),防止发生(),()。
(呼吸道通畅气道阻力肺不张肺炎)12 吸痰动作应轻稳,吸痰管不宜插入(),以防引起(),一次吸痰时间以不超过()为宜,每次()吸痰管。
(过深剧烈咳嗽15秒更换)13 发生气道阻塞,除可能为痰痂外,还可能为()脱落到()末端。
(充气气囊气管导管)14 正常人体的肺泡内气体的相对湿度为(),温度为()。
(100% 37度)15 雾化吸入使应用()原理,将水滴撞击成(),悬浮在气流中,输入()进行湿化的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压型通气的缺点
• 输出的潮气量 是一变量,依 病人肺功能的 改变而变化:
–气道阻力 (A) –肺顺应性 (B)
定容型通气的优点
• 潮气量保证,不会因肺功能改变而发生变化
顺应性
定压型通气:潮气量减少
V
定容型通气:压力增加
V
P
P
定容型通气的缺点
可致高气道峰压——发生气压伤 所设定的吸气流速可能会不能满足病人所需 吸气流速的不协调增加了病人呼吸肌的做功, 可导致:
定容通气预设通气量和流速限制(正弦波、减速或恒速 波型),呼吸机送气达预设容积后停止送气,依靠肺胸 的弹性回缩力被动呼气 定容通气时,气道压和肺泡内压是从属变化的,故应监 测气道压并设置报警限
定容通气构成了VCV、VA-CV、IMV和SIMV的基础, 故可将它们统称为容积预设通气
定压型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 通过鼻、面罩、接口器等相对无创的方式 与呼吸机连接进行的通气方式统称为无创 通气。
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的区别
• 根本区别: 人机连接方式不同 • 呼吸机可以相同 • 通气模式不能区别
什么是呼吸机?
—理性的认识
• 呼吸机是一种能将含氧气的空气送入肺部, 将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排出体外,帮助呼吸系 统完成通气的装置—生理学的定义 •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 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 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 置—力学的定义
通气策略
• 虽然不推荐过度通气,然而:
– – – – 必须避免高碳酸血症或低氧血症 低氧血症将导致酸中毒,血管扩张 达到目标血气水平 如果CO2很高或很低,要缓慢逐步回复正常 水平
脑损伤通气策略
• PEEP会增加ICP • 如果一定需要使用PEEP,应该使 床头稍抬高
谢谢大家!
– 病人不舒适 – 气体交换受影响
正压通气两大基本类型优缺点的比较
压力预置型通气 潮气量随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而改 潮气量恒定,肺泡通气水平一致 变 气道压力不超过预置水平, 防止肺泡 肺胸顺应性改变或气道阻力增加时, 压过高所致肺损伤 可产生过高气道压,易致肺损伤 容量预置型通气
易人 -机同步,保留自主呼吸,减少 不能对病人的通气需要变化作出反 镇静剂和肌松剂的应用 减速气流波形, 肺泡在吸气早期即充 肺泡在吸气中后期才完全开放 盈,有利肺内气体分布均匀,改善 V/Q 比值 应,易发生人-机对抗,增加呼吸功
• 压力恒定 • 吸气流量为一变量——呈 减速波型 • 病人感觉较舒适,可减少 镇静剂的使用 • 时间切换: (A)
——压力控制通气
Pressure
Flow
• 流量切换: (B)
——压力支持
A
B
定压型通气的优点
减速波型较为符合生理需要
气体进入肺泡较快, 改善肺泡内气体 分布、通气血流比和氧合 相对较低的吸气峰压
• Ti:
• 0.8 ~ 1.2 s
• I:E
• 1:2 ~ 1:1.5
• 延长Ti或增加I:E ,可增加气道压力 和加强氧合。
• 辅助呼吸时,Ti宜短(1s),以改善 人—机协调。
压力
时间
小 结
潮气量或压力
PaCO2
通气频率
吸氧浓度
PaO2
PEEP
神经损伤的一般治疗原则
• 确定脑部的氧气及养分输送能符合 需求 • 供给 = 动脉血氧含量x大脑血流 <CBF> • 需求 = 大脑新陈代谢氧需求速率 • 自体调节作用连接供给及需求 • 整体的与局部的供给及需求
通气模式正不断发展并应用于临床
什么是常用的通气模式?
重症监护病房(ICU)中 机械通气应用情况
一项多中心描述性研究
Esteban A,et al. How i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employed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n international utilization review. Am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161(5):14508
FCCS 2007, 4th Edition
全身性治疗原则
• 增加携氧量 –充足全身性的氧气输送 –最佳的平均动脉压 –避免预防性或常规的过度通气 –血容积正常 –气管插管时可考虑lidocain注射 –蜘蛛膜下出血需使用 Nimodipine
FCCS 2007, 4th Edition
脑循环的特点
什么是呼吸机?
• 靠自身动力和控制 能力来实现呼吸功 能的机器。 • —精密的电子气泵!
小结:机械通气的基本概念
• 支持对象:通气和/或氧合功能障碍的患 者
• 支持器械:精密的电子气泵(呼吸机) • 支持目标:帮助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 合
• 支持目的: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
一种脏器功能支持手段
机械通气能解决什么问题?
正压通气可分为“定压”和“定容”两大类
定压型通气以气道压来管理通气 定压型通气时,气道压是独立参数,而通气容积是 从属变化的,与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相关 许多通气模式如PCV、APRV、PSIMV、PSV、 PSIMV+PSV等,都是在定压通气基础上改进的, 故统称为压力预设通气
正压通气的两大基本类型
• 脑灌注压(CPP) CPP=MABP-ICP MABP:评均动脉压 - 间断的,持续的 ICP:颅内压 – 脑室导管,脑实质内 动脉血氧含量依然重要
脑损伤病人常合并低氧血症
• • • • • • 脑损伤病人常出现昏迷与呕吐 误吸经常发生在现场与急诊 胃内容物的误吸可导致肺损伤 因此发生脑损伤合并低氧血症 脑损伤+低氧血症=神经源性肺水肿??? 纤支镜很有用
ICU与神经外科
世界上第一个“铁肺”(呼吸机的原 型)安装在纽约的Bellevue医院
什么是机械通气?
—感性的认识
病例学习
• 女性,65岁,因外伤后意识障碍2小时入院,既往 有COPD基础,目前患者导管吸氧3L/min,但 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喷雾治疗后呼吸功能损害持 续进展。查体:T37.2℃, HR110次/ 分,BP160/110mmHg, R37次/分,呼吸急促以 及双肺弥漫哮喘鸣音,查ABG:PH:7.24, PaO2 65mmHg , PaCO260mmHg。 • ——需要机械通气吗?采用哪种方式进行通气 支持? • ——通气参数如何设置? • ——通气支持的目标?
小
结
选择压力预设通气还是容 积预设通气取决于医生对其优 缺点的取舍。
呼吸机通过 对气流的控制实现通气目标
什么是通气模式?
通气模式就是通气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控制、 辅助、支持和自主呼吸的理想结合和不同组 合—力的分配 通气模式可以理解为呼吸机如何对呼吸进行控 制和辅助,也就是呼吸机何时开始送气、如何 进行送气、何时停止送气—力的控制
完全休息
大量体力消耗
模式的选择=仅仅是医生的选择
小 结
选择A/C、SIMV还是PSV取决 于医生判断应该对患者实施多大 程度的支持。
呼吸机参数调整
• 潮气量 Vt:4 ~ 15 ml / kg。
• 压力限制或压力支持:
–平台压不超过 30 cmH2O; –峰压不超过 40 cmH2O。
通气频率
ICU中的机械通气
前瞻性研究
参加国家: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智利、 西班牙、乌拉圭和美国 共计412个ICU
4152名患者
—ICU的床位使用率中位数为83%
1638名(39%)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呼吸机模式 模式 VCV
ICU中的机械通气
应用百分比 47% 46% 6% 15% 医生的喜好 62% 36% 8% 4%
机械通气是支持呼吸的一种手段,能缓解 严重的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为抢救呼 吸衰竭的基础疾病及诱发因素争取时间及 条件,最终目的是要使病人恢复有效的自 主呼吸。
适应症
急性呼吸衰竭 • 1.脊髓灰质炎、重症 肌无力、多发性神经 根炎、毒蛇咬伤等所 致的呼吸肌麻痹者。 • 2.电击、溺水、窒息、 药物中毒;中枢病变 如脑炎、脑血管意外 引致呼吸停止。 • 3.肺部病变引起急 性呼吸衰竭如呼吸窘 迫综合征(ARDS)。 慢性呼吸衰竭 1 .慢性呼吸衰竭经 抗感染、解痉、祛 痰呼吸兴奋药等一 系列治疗效果欠佳 者 2.重症急性肺水肿药 物治疗效果差者。 3。严重呼吸肌疲劳, 用以呼吸肌休息治 疗。
SIMV、PSV或SIMV+PSV SIMV PSV
SIMV+PSV
25%
24%
2%
其他模式※ 7% ※包括PCV、BiPAP、 IRV、APRV等
ICU中的机械通气
脱离呼吸机的模式
模式 PSV SIMV SIMV+PSV 间断T管 每日T管 使用比例 36% 5% 28% 17% 4% 医生的喜好 22% 7% 29% 34% 7%
其他
--
9%
小 结
对机械通气模式来说, 临床上最常应用的仍然是 A/C 、 SIMV和PSV。
机械通气模式
定压通气 完全控制 PCV 定容通气 VCV
PSIMV±PSV
SIMV±PSV
完全支持
PSV
机械通气的模式
患者的呼吸功
呼吸机的呼吸功
指令通气
同步指令通气
有支持的自主呼吸
完全自主呼吸
机械通气的模式
美国重型颅脑损伤诊治指南
应尽一切可能避免低血压(收缩压< 90mmHg),现场发现呼吸暂停、发绀 (PaO2<60mmHg),应立即行气管内插管 辅助呼吸予以纠正。治疗过程中,平均动 脉压保持在90mmHg以上,同时脑灌注压 在7: 在严重颅脑创伤后, 如果颅内压(ICP)不高, 应 避免长期过度通气(PaCO2 25 mmHg) • 指南: 严重颅脑创伤后最初24小时内不应预防性使用 过度通气(PaCO2 35 mmHg), 因为脑血流的减少会 影响脑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