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浮列车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方向
磁悬浮列车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展望

磁悬浮列车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展望磁悬浮列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它利用磁悬浮技术,使列车在轨道上悬浮行驶,减少了轮轨摩擦和空气阻力,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行驶,并且能够提供更加舒适的乘客体验。
由于这种交通工具在运行时不会产生排放物,因此它也被认为是一种环保的交通方式。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磁悬浮列车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展望。
技术研究磁悬浮列车采用了磁悬浮技术,它的关键是通过电磁力使列车在轨道上悬浮,能够消除轮轨摩擦和空气阻力,使得列车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行驶。
同时,列车上的电机会不断地感应轨道上的电磁场,产生一直作用于列车上的推动力,使列车保持不间断地运行。
磁悬浮列车的主要技术包括轨道、车辆、供电和控制等方面。
其中轨道的设计和制造是磁悬浮技术的核心之一。
磁悬浮列车的轨道可以分为永磁轨道和感应轨道两种。
永磁轨道是将磁铁安装在轨道上,通过磁场来产生列车所需要的悬浮力和推动力。
而感应轨道则是将铜制物质安装在轨道上,当轨道内有磁场时,会在感应轨道内产生电流,进而产生磁场,使列车悬浮和运行。
车辆方面,磁悬浮列车通常采用了双向永磁同步电动机,能够产生高速、高功率的推动力,同时还能够较为稳定的悬浮于轨道上。
在车辆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轻量化和空气动力学,以便提高列车的速度和行驶效率。
供电方面,磁悬浮列车通常采用了线圈供电系统或导电轨道供电系统。
线圈供电系统是在轨道上设置线圈,通过变压器将高压电流传送到车辆上,直接驱动列车的电机进行运行。
而导电轨道供电系统则是在轨道上安装导电轨,通过接触轮与轨道之间的接触,从轨道上获取电能,驱动列车的电机行驶。
控制方面,磁悬浮列车通常采用了自动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感知和调节轨道和车辆的状态,以确保列车的安全和稳定性。
同时,该系统还能够进行列车定位、速度控制和电力分配等功能。
应用展望磁悬浮列车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它可以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地铁等多种场合。
例如,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世界上很多城市已经投入使用了磁悬浮列车,如上海磁浮列车、广州磁浮列车等。
磁悬浮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磁悬浮技术的发展与展望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磁悬浮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这种新型高铁技术在未来将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首选。
一、“第四代铁路”——磁悬浮技术磁悬浮技术是指通过磁力作用使列车浮在轨道上,不接触轨道进行移动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铁路技术,磁悬浮技术有着更快的速度、更舒适的乘坐体验、更低的能耗以及更少的环境污染等优势。
因此,磁悬浮技术被人们称呼为“第四代铁路”。
磁悬浮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在德国、日本等国家就开始对磁悬浮技术进行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磁悬浮技术也不断更新升级,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高端技术。
二、磁悬浮技术的应用目前全球应用磁悬浮技术的城市主要包括中国上海、德国汉堡、日本长崎、韩国仁川等。
其中,中国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投入运营的磁悬浮线路,其时速可达到430公里/小时,刷新了世界上列车行驶速度的最高纪录。
除了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外,磁悬浮技术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可以通过磁悬浮设备对建筑材料进行运输,并且无需铁路等地面设施。
这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了人工搬运的危险,同时也能减少地面建筑工程的污染。
三、未来展望在未来的发展中,磁悬浮技术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高速铁路建设中,磁悬浮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磁悬浮列车在高速铁路领域的应用将会极大地提升人们出行的速度,同时也将进一步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
除此之外,磁悬浮技术未来有望在太空探索、记忆储存以及化学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磁悬浮技术在现代科技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磁悬浮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高端技术,它不仅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其他领域也有着极大的潜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磁悬浮技术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为人们出行与生产提供更好的方便和体验。
磁悬浮列车的发展现状

磁悬浮列车的发展现状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力悬浮和推动的高速铁路交通工具,相比传统的轮轨列车,磁悬浮列车具有更高的运行速度、更低的摩擦阻力和更小的噪音污染。
近年来,磁悬浮列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发展现状如下。
首先,磁悬浮列车的技术日趋成熟。
中国是世界上磁悬浮列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悬浮列车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上海磁浮示范线作为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线路,在2019年通车并正常运营,刷新了磁悬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纪录。
此外,中国还在青岛、成都等城市规划建设了磁悬浮列车线路,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其次,磁悬浮列车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逐渐扩大。
除了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在推进磁悬浮列车项目。
例如,德国已经建成了一段长约30公里的长距离磁悬浮线路,中日韩三国也正在合作建设连接三国的磁悬浮列车线路。
此外,其他国家如美国、法国、瑞士等也在进行磁悬浮列车技术的研究和试验。
再次,磁悬浮列车的运营效益逐渐显现。
与传统轮轨列车相比,磁悬浮列车具有更高的运行速度和更短的行程时间,可以在短时间内连接相隔较远的城市。
这对于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提升人们的出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磁悬浮列车的低噪音和低振动特性也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乘客的出行舒适度。
最后,磁悬浮列车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磁悬浮列车的建设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投资。
其次,建设磁悬浮线路需要克服地质地形、环境保护等多种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难度。
另外,磁悬浮列车的规模化运营和运营管理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总之,磁悬浮列车作为一种新型的高速交通工具,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水平的提高,相信磁悬浮列车将在未来的交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磁悬浮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磁悬浮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磁悬浮技术以其高速、低能耗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备受关注和推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磁悬浮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1. 磁悬浮技术的起源与发展磁悬浮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使用磁力将物体悬浮起来的可能性。
然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磁悬浮技术才真正得到重大突破。
在日本,中央新干线的磁悬浮列车(Maglev)项目开始启动,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2. 磁悬浮技术的应用领域磁悬浮技术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医疗器械、电梯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以其高速和平稳的特点,成为未来高铁发展的一种重要选择。
此外,磁悬浮技术还可用于磁悬浮轴承、磁悬浮搅拌器和磁悬浮离心机等领域,提高设备的效率和性能。
3. 磁悬浮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磁悬浮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例如,日本的JR中央新干线磁悬浮列车已经商业化运营,最高时速可达500公里。
与此同时,中国、德国、美国等国家也在积极研发和推广磁悬浮技术。
上海磁浮示范线作为中国的磁悬浮项目,在设计和技术上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4. 磁悬浮技术的未来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磁悬浮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随着磁悬浮列车的商业化运营,人们对于磁悬浮交通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磁悬浮列车不仅可以提供高速运输,还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其次,磁悬浮技术还有望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应用。
磁悬浮技术可以减少飞行阻力,提高航空器的效率和速度。
另外,磁悬浮技术在医疗器械、智能电梯等领域也将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5. 磁悬浮技术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尽管磁悬浮技术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磁悬浮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其次,磁悬浮技术需要专业人才来进行设计、建造和维护。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加大对磁悬浮技术的支持和投资。
磁悬浮列车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磁悬浮列车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第一章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原理磁悬浮列车,是指把电磁力和永磁力应用于列车运行中的一种车辆系统。
它是一种利用强磁场将列车悬浮在轨道上的新型交通工具。
磁悬浮列车实现了“无轨行驶”的技术突破,内部采用了磁悬浮原理,推动运行采用了电磁感应作为动力源。
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原理为:利用列车舱内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场,吸引两侧轨道中的永磁体,使列车悬浮于轨道上方形成永磁浮力支撑。
当列车在运行时,通过另一组电磁铁来推动车体行驶,从而实现列车的行驶。
第二章磁悬浮列车技术发展历程磁悬浮列车技术起源于1905年,其原理的开创者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肯普夫,他首先提出了磁悬浮列车的概念。
随着磁悬浮技术的发展,磁悬浮列车已经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发展。
第一时期是研究阶段(1950年代-1970年代),在这个阶段中,磁悬浮技术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内,并没有实质性地应用到交通运输领域。
第二个阶段是试验阶段(1970年代-1990年代),研究人员将对磁悬浮列车的试验真正地引进交通运输领域。
先是美国洛杉矶实验了磁悬浮列车,此后,日本和德国也在其本国进行了试验,最终发展出了磁浮列车的实用技术。
第三个阶段是运营阶段(21世纪以后),随着磁悬浮列车的成功运营,磁浮列车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被用于城市快速运输和机场联运等领域。
第三章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应用和前景磁悬浮列车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快速交通、机场联运、国家铁路急行、高速列车等领域。
首先,磁悬浮列车可以替代传统轨道交通,实现更高的运行速度和更大的运输能力。
其次,磁悬浮列车还可以被用于空港快速交通,提供机场与城市快速交通的衔接服务。
最后,磁悬浮列车也可以被用于国家铁路急行和高速列车等领域,实现更高的运行速度,从而更快地将旅客和货物运输到目的地。
总体来说,随着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拓展,其未来也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力作为驱动力的高速列车,它不需要铁轨,能够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实现悬浮运行。
磁悬浮列车技术应用于城市交通和高速铁路,具有运行速度高、安全稳定、能耗低等优势。
本文将探讨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应用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应用涵盖城市交通和高速铁路两个方面。
1.城市交通城市交通是磁悬浮列车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磁悬浮列车可以实现高速行驶,运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400-500公里,远远超过传统地铁和轻轨交通的速度。
同时,磁悬浮列车不需要铁轨,可以在城市中的高架桥和地下隧道里运行,克服了传统地铁和轻轨交通受地形、交通和建筑物影响的局限。
在城市中应用磁悬浮列车技术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目前,上海和广州已建成了磁悬浮列车线路。
上海磁浮线路连接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全长30公里,最高运行速度可达每小时431公里。
广州磁悬浮列车线路连接广州市和佛山市,全长33公里,最高运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00公里。
这些磁悬浮列车线路的运行证明了磁悬浮列车技术在城市交通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2.高速铁路磁悬浮列车技术在高速铁路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比于传统高速动车组,磁悬浮列车的运行速度更高,能耗更低,运行效率更高。
磁悬浮列车可以实现每小时600公里的运行速度,这是目前传统高速动车组所无法达到的。
同时,磁悬浮列车的电动机能够将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再次使用,能耗要比传统高速动车组低约30%。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磁悬浮列车在高铁领域的应用研究。
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高速铁路——长沙磁浮快线已经开工建设,将连接长沙和湘西。
在未来,中国还计划建设包括京沪磁悬浮高速铁路在内的多个磁悬浮高速铁路项目,预计到2030年,中国磁悬浮列车里程将超过5000公里。
二、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交通运输领域的需求越来越高。
2024年高速磁悬浮列车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高速磁悬浮列车市场发展现状简介高速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基于磁悬浮技术的新型交通工具,其特点是不接触轨道,通过磁力悬浮和推进系统实现高速运行。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经济的进步,高速磁悬浮列车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关注和推广。
本文将对高速磁悬浮列车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技术发展高速磁悬浮列车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并于1984年在日本首次投入商业运营。
此后,许多国家都开始投入大量资源进行高速磁悬浮列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目前,中国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实现了商业化运营。
在全球范围内,德国、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家也在积极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市场规模高速磁悬浮列车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2019年全球高速磁悬浮列车市场规模达到100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
这主要受到快速城市化进程和交通需求增加的影响。
市场驱动因素高速磁悬浮列车市场的发展得益于多重驱动因素。
首先,高速磁悬浮列车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较短的行程时间,能够满足人们对快速、高效、便捷交通工具的需求。
其次,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环保性能较好,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高速磁悬浮列车具有较高的运行安全性和乘客舒适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
市场挑战高速磁悬浮列车市场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成本较高,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投资。
其次,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限制也对市场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
此外,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建设需要协调各个城市和地区的规划和建设,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的协调,增加了项目的复杂性。
市场前景尽管高速磁悬浮列车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其市场前景仍然广阔。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高速磁悬浮列车将更具竞争力,逐渐替代传统的铁路和航空交通工具。
在未来,高速磁悬浮列车有望在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建立高速、高容量的交通网络,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出行方式。
2023年磁悬浮列车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磁悬浮列车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目录绪论 (4)一、磁悬浮列车企业战略目标 (4)二、磁悬浮列车企业战略选择 (5)(一)、磁悬浮列车行业SWOT分析 (5)(二)、磁悬浮列车企业战略确定 (6)(三)、磁悬浮列车行业PEST分析 (6)1、政策因素 (6)2、经济因素 (7)3、社会因素 (8)4、技术因素 (8)三、磁悬浮列车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8)(一)、我国磁悬浮列车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9)(二)、磁悬浮列车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 (9)(三)、中国磁悬浮列车行业的市场增长点 (9)(四)、细分磁悬浮列车产品将具有最大优势 (10)(五)、磁悬浮列车行业与互联网等行业融合发展机遇 (10)(六)、磁悬浮列车人才培养市场广阔,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11)(七)、磁悬浮列车行业发展需要突破创新瓶颈 (12)四、磁悬浮列车业数据预测与分析 (13)(一)、磁悬浮列车业时间序列预测与分析 (13)(二)、磁悬浮列车业时间曲线预测模型分析 (14)(三)、磁悬浮列车行业差分方程预测模型分析 (14)(四)、未来5-10年磁悬浮列车业预测结论 (15)五、磁悬浮列车行业政策环境 (16)(一)、政策持续利好磁悬浮列车行业发展 (16)(二)、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16)(三)、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7)(四)、宏观环境下磁悬浮列车行业定位 (17)(五)、“十三五”期间磁悬浮列车业绩显著 (18)六、2023-2028年磁悬浮列车业竞争格局展望 (18)(一)、磁悬浮列车业经济周期分析 (18)(二)、磁悬浮列车业的增长与波动分析 (19)(三)、磁悬浮列车业市场成熟度分析 (20)七、磁悬浮列车业的外部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 (20)(一)、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对磁悬浮列车业的影响 (20)(二)、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对磁悬浮列车业的影响 (21)(三)、国内突出经济问题对磁悬浮列车业的影响 (21)八、磁悬浮列车行业风险控制解析 (22)(一)、磁悬浮列车行业系统风险分析 (22)(二)、磁悬浮列车业第二产业的经营风险 (22)九、“疫情”对磁悬浮列车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及对策 (22)(一)、国内有关政府机构对磁悬浮列车业的建议 (23)(二)、关于磁悬浮列车产业上下游产业合作的建议 (23)(三)、突破磁悬浮列车企业疫情的策略 (24)十、磁悬浮列车行业未来发展机会 (24)(一)、在磁悬浮列车行业中通过产品差异化获得商机 (24)(二)、借助磁悬浮列车行业市场差异赢得商机 (25)(三)、借助磁悬浮列车行业服务差异化抓住商机 (25)(四)、借助磁悬浮列车行业客户差异化把握商机 (26)(五)、借助磁悬浮列车行业渠道差异来寻求商机 (26)绪论本文主要分析了磁悬浮列车行业公司在未来五年(2023-2028)中的市场突破份额,并提供了指导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悬浮列车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方向【摘要】磁浮列车近年来发展迅速[1],尤其是低速磁浮系统。
美国General Atomics(GA)低速磁浮系统进展顺利,日本HSST也已经投入试运行,中国国防科大HSST系统样车已经做成,美国MagneMotion、Maglev2000以及SemiMaglev Urbanaut也是市内低速磁浮系统,正处于设计和试验阶段,Magplane最新设计也有低速系统的设计。
开发低速磁浮系统,这是近年来磁浮列车发展的方向[2]~[10]。
【关键词】磁浮列车低速系统电动式永久磁体【Abstract】Maglev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especially low-speed systems. U.S General Atomics low-speed urban maglev is getting well on, Japan HSST has been put into operation, also China HSST has done its vehicle. U.S MagneMotion、Maglev2000 and SemiMaglev Urbanaut are also urban low-speed systems.Low-spped is a trend of maglev recently. 【Keywords】Maglev, low-speed maglev, EDS, permanent magnet1、引言德国的Transrapid磁浮列车技术已经工程化,日本高速磁浮JR-Maglev技术也走向成熟。
磁浮列车的具有不同种类,经过各国科技工程人员主要是美日德中四国的努力,已经把磁浮技术发展到实用化的阶段。
特别是中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磁浮试验运营线,并且积极推进建设沪杭高速磁浮线路。
近年来,美国磁浮列车技术发展很快,主要是General Atomics低速磁浮系统、MagneMotion、Maglev2000和SemiMaglev Urbanaut,均是市内低速磁浮系统。
新的磁浮系统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热点:电动式磁浮系统(气隙大对轨道要求不是很高);永久磁体(磁体性价比高);市内低速磁浮系统(有广阔的市场);高温超导体(超强磁场)。
中科院电工所正在研制永久磁体电动式导体板磁浮列车系统。
2、磁悬浮列车的分类磁浮列车目前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悬浮原理的不同,磁悬浮列车大体上可分为电动悬浮型(EDS)、电磁悬浮型(EMS);根据磁体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常导型、超导型、永磁型和混合磁体型;根据速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中低速磁浮(小于200km/h)和高速磁浮(500km/h);根据推进方式的不同分为直线同步电机型和直线感应电机型。
世界各国主要磁浮系统的比较见下表。
电动型悬浮的机理是:运动磁体和它在导体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悬浮力,典型代表是日本的JR-Maglev和美国的Magplane磁浮列车。
电动型悬浮的特点是:静止或低速运行时不能起浮;当列车运行达到一定速度由于电磁感应的作用开始悬浮;列车运行速度越快,感应的磁场越强,悬浮力越大,所以列车对轨道的要求不是很高。
日本的JR-Maglev已经工程化(达到500km/h的速度),Magplane于上世纪70年代用试验线成功地验证了原理可行性,并且设计采用钕铁硼磁体来取代低温超导磁体,最新设计推出低速市内交通系统,没有经过1:1的工程研制与试验。
电磁悬浮型的悬浮机理是:悬浮电磁铁通入直流电和铁芯产生电磁引力将磁体浮起。
典型代表是德国Transrapid和日本HSST。
Transrapid磁浮系统已经在上海成功运营,达到450km/h的速度,拟建的沪杭磁悬浮就是采用这种技术,特点是悬浮气隙仅为10mm,对轨道要求严格。
3、磁体技术的发展磁体技术是磁浮列车的关键技术。
高磁场磁性技术的发展主要采用钕铁硼和高温超导磁体,这带动了车载磁体技术的发展。
使用永久磁体,比如Magplane和GA磁浮系统;使用超导磁体,比如Maglev2000和JR-Maglev。
两种磁体各有利弊,永久磁体性价比好,方便地获得强磁场,但是钕铁硼温度特性、维护和清洁、易被腐蚀、强振动带来影响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而超导磁体,具有很强的磁场,已被日本JR-Maglev证实是可靠的,能够取得大气隙,对轨道的要求不高。
日本在低温超导磁体的基础上,于2005年和2006年又成功进行了高温超导应用于磁浮列车的试验,证明高温超导磁体应用于磁浮列车是可行和可靠的。
但是由于超导设备低温的特点也带来了麻烦,制造和维护都不容易,并且低温设备还要耗电,还需要对强磁场进行屏蔽等等,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日本HSST和中国HSST型磁浮系统采用电磁磁体,电磁磁体具有可控性,可以满足低速磁浮发展的需要。
美国MagneMotion磁浮系统采用电磁铁和永久磁体混合磁体,永久磁体作为电磁磁场的补充,综合了电磁磁体和永久磁体的优势。
4、低速磁浮列车发展迅速迄今为止,磁浮列车多采用直线同步电机推进。
低速磁浮系统有使用直线感应电机的,例如日本正在建造的HSST型低速市内磁浮系统采用直线感应电机推进。
最近磁浮列车的发展主要是发展市内低速磁浮系统。
日本正在建造的HSST磁浮列车,美国正在样车阶段的GA磁浮列车、MagneMotion、SemiMaglev Urbanaut以及 Maglev2000磁浮列车都是市内低速系统,美国的Magplane也进行了低速车型的设计。
以上车型的速度都在200km/h以下。
进展最快的是日本的HSST磁浮列车、美国的GA磁浮列车和中国国防科大的HSST,很快就进入工程化和实用化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美国General Atomics 应用钕铁硼永久磁体开发低速市内磁浮系统。
1999年,美国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推出了Inductrack悬浮系统,浮阻比可达到200:1甚至更高。
General Atomics采用了Inductrack系统,构造双层车载Halbach钕铁硼磁体排列作为悬浮磁体(导向和推进磁体采用单列Halbach排列的永久磁体)。
这种系统低速情况下也能得到大的浮阻比,适合于低速运行。
2002年10月,General Atomics在加州San Diego开始建造120m试验线路,现在已经建成,正在进行各种测试,包括电气设备和动力性能(推进和悬浮等)。
我国低速系统的设计,已经有一定的基础,铁道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与中科院电工所,都开展了低速磁悬浮列车的研制工作,先后研制成功多台试验车辆。
2005年和2006年,国防科技大学和北控公司合作生产HSST的样车已经在唐山机车车辆厂制造成功,正在积极推进建设工程试验段。
5、磁浮列车的道岔道岔系统是磁浮列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何种道岔系统是由列车和轨道系统决定的。
目前已有的道岔系统均是机械道岔,结构复杂,安全性能低,需要移动轨道来完成道岔。
区别于已有的道岔系统,Magplane提出了电磁道岔,电磁道岔和传统的道岔有本质的区别,道岔结构中没有可移动部件,目的是保证在各种速度和各种可能的交通状况下车辆安全通过。
Magplane利用U型轨道同时产生悬浮力和导向力,悬浮磁体同时也是导向磁体,这种特殊的构造造成了道岔结构很困难。
由于在道岔处,只有一侧的导体板和悬浮磁体起作用,另一侧悬空,所以从力的平衡角度讲,很难使列车通过道岔。
6、结束语磁浮列车技术发展很快,从发展的方向看主要是三个方向:电动型、永久磁体和应用于市内交通的低速系统。
电动型能得到较大的悬浮气隙从而对轨道要求低;永久磁体具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而低速磁浮系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所以这些是近期发展的重点。
磁浮是节能环保的大载客量轨道交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正在致力于永久磁体电动式导体板的磁浮列车的研究工作,为进一步研制工程化列车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1]严陆光,“高速磁悬浮列车技术及其在我国客运交通中的战略地位”,科技导报,1999,(8)34-37。
[2] Sam Gurol,etc “Status of the General Atomi cs Low Speed Urban Maglev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gram” Maglev’2004 Proceedings 2004 Shanghai[3] Yoshihide Yasuda,etc “The First HSST Maglev Commercial Train in Japan” Maglev’2004 Proceedings 2004 Shanghai[4] D.B.Montgomery,“Overview of the 2004 Magplane Design” Maglev’2004 Proceedings 2004 Shanghai[5]Magplane Electromagnetic Switch 2001年[6] Sam Groul and Bob Baldi,“Overview of the General Atomics Low Speed Urban Maglev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gram” Maglev2002论文集 2000年9月,瑞士洛桑[7]W.Brzezina etc“Lift and side forces on rectangular pole pieces in two dimensions ”Jr.Appl.Phys., Vol.45,No.4,Apr.1974,1869-1872 [8]Shirakuni etc “The status of development and running tests of superconducting maglev”Maglev’2006 Dresden Germany[9] Sam Gurol,etc “General Atomics Urban Maglev Program Status” Maglev’2006 Dresden Germany [10]Nissen,Gunte“Current Status of Maglev Development Programme”Maglev’2006 Dresden,Germ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