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识及消毒与灭菌知识培训
微生物知识及消毒与灭菌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微生物知识及消毒与灭菌知识培训试题答案部门培训试题培训内容:微生物知识及消毒与灭菌知识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1( 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是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 微生物按其结构、化学组成及生活习性等差异可分成三大类:真核细胞型、原核细胞型、非细胞型。
3(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细菌、霉菌、酵母菌、放线菌、病毒。
4( 微生物的营养: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生长因子。
5( 对微生物和尘粒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对于针剂生产洁净室非常重要。
6( 辐射灭菌法:辐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电磁波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一种是电离辐射,如可引起被照射物电离的X射线、γ射线。
7(过滤除菌的效果与滤膜的性能、孔径的大小、密度、滤膜的厚度等因素有关。
8(高压蒸汽灭菌法:超过一个大气压时,水的沸点高于100?,反之亦然。
此法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的物品。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真菌属于___A__型微生物。
A. 真核细胞型B. 原核细胞型C. 非细胞型D.多核细胞型2.下列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是____D__A.细菌B.衣原体C. 放线菌D.病毒3. 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___C___A.干热灭菌法B. 流通蒸汽灭菌法C. 高压蒸汽灭菌D. 巴氏灭菌法 4. 下列那个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__B____A.水B.碳源C. 细胞核D.无机盐5. 滤过除菌法要求最终过滤的滤膜孔径为__A____A. 0.22μmB.0.36μmC.0.45μmD.0.65μm6. 低温间隙灭菌:将物品先用___C___加热1h,然后置20~25?保存24h(或常温过夜),使其中残存的芽孢萌发成繁殖体,再用以上条件灭菌,如此反复三次。
A.30 ~40?B.45 ~55?C. 60~80?D. 85~95?7. 新洁尔灭为我们车间常用消毒剂,其浓度为____B__A. 0.01%B.0.1%C.1%D.10%8(车间常用乙醇消毒剂的浓度为____A__A. 70%~75%B.75%~80%C.65%~70%D.70%~80%我已接受上述培训,理解、掌握本次培训内容。
消毒灭菌基本知识培训

消毒灭菌基本知识培训消毒和灭菌是防止病菌、细菌和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
消毒是指使用化学物质、热力或其他物理方法杀灭或去除病菌和细菌的过程,而灭菌则是指完全杀灭或去除所有微生物体,包括病菌、细菌、真菌和病毒。
下面是消毒灭菌的基本知识:1. 消毒和灭菌的目的:消毒和灭菌的目的是杀灭或去除病菌、细菌和病毒,以防止感染和传播疾病。
2. 消毒和灭菌方法:常见的消毒和灭菌方法包括热力消毒、化学消毒和辐射消毒。
- 热力消毒:使用高温蒸汽或热水将物品加热至一定温度,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达到杀菌的效果。
常见的热力消毒方法包括煮沸、烘烤和高压蒸汽灭菌。
- 化学消毒:使用化学物质杀灭或去除病菌和细菌。
常见的化学消毒剂包括酒精、漂白粉、过氧化物和氯化物等。
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遵循正确的浓度和使用方法,注意安全操作。
- 辐射消毒:使用紫外线或离子辐射杀灭病菌和细菌。
紫外线消毒主要适用于空气和表面消毒,离子辐射主要适用于消毒物品。
3. 消毒灭菌对象:消毒和灭菌对象包括工作场所、医疗设备、消毒剂、食品、饮水、空气等。
- 工作场所:包括办公室、实验室、工厂等。
对办公桌、座椅、门把手、键盘等常接触的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可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 医疗设备:包括手术刀、注射器、医疗器械等。
医疗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灭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 食品和饮水:食品和饮水的消毒主要是为了杀死潜在的致病菌,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疾病。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煮沸、漂白粉浸泡和紫外线处理等。
- 空气消毒: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或空气传播途径传播疾病。
对于需要高度消毒的场所,如手术室和养殖场等,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灭菌。
4. 消毒灭菌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消毒灭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 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和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消毒,避免人员感染和误伤。
-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消毒设备和工具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医院消毒与灭菌知识培训总结

医院消毒与灭菌知识培训总结医院消毒与灭菌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性疾病传播、维护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提高我院医护人员的消毒与灭菌知识水平,增强消毒灭菌意识,提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近日,我院组织了一场全面的消毒与灭菌知识培训。
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消毒灭菌知识储备,同时也改变了他们对消毒灭菌制度执行的抵触情绪,增强了自我职业防护措施,熟知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流程和行为,提高了消毒灭菌意识。
一、培训内容此次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
3. 消毒剂的种类、性质、配制和使用方法。
4. 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方法。
5.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和控制措施。
6. 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朊病毒、气性坏疽等特殊病原体的消毒与灭菌处理。
二、培训效果1. 理论知识提升:培训结束后,医护人员对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有了更加明确的掌握。
2. 实践操作能力增强:通过此次培训,医护人员对消毒剂的种类、性质、配制和使用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职业防护意识加强:培训使医护人员更加重视自我职业防护,提高了防护措施的执行力度。
4. 消毒灭菌意识提高:医护人员对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自觉执行消毒灭菌制度,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三、培训工作中的不足1. 培训时间紧张:由于培训时间有限,部分医护人员无法充分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建议在今后的培训中适当延长培训时间。
2. 培训内容较多:培训内容涉及多个方面,部分医护人员表示难以全面掌握。
建议在今后的培训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医护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3. 实践操作环节不足:此次培训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实践操作环节较少。
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技术

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技术一、微生物消毒和灭菌的概念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
用于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 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灭菌方法分为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
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叫做防腐剂。
无菌:不含活菌的意思,是灭菌的结果。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二、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就是用物理方法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生物,主要有热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电离辐射法、微波法等。
最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是热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法。
热消毒法(煮沸法 :是最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不需要特殊设备即可进行。
杀灭繁殖型细菌与病毒效果好, 对芽胞作用较小。
煮沸时间一般为 10~30分钟。
金属器械、棉织品、食具、玻璃制品等可用煮沸消毒。
但毛皮、呢绒和塑料制品等不能煮沸消毒。
热消毒法不适用于芽胞污染的消毒紫外线消毒法就是利用紫外线照射使微生物诱变致死, 达到将被服中的有害微生物除掉的目的。
消毒用紫外线灯管有 15W 、 20W 、 30W 等规则。
瓦数代表灯管在 25~40℃时紫外线输出能量。
灯管寿命一般为 3000~4000小时, 超过此时限效果不可靠。
紫外线对一般细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革兰阴性菌最敏感, 其次为革兰阳生菌。
但结核杆菌却有较强抵抗力。
一般紫外线消毒对细菌芽胞无效。
紫外线广泛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如手术室、烧伤病房、传染病房、实验室等。
灯管距地面约 2.0~2.5m 高。
每 10~15cm 2面积可设 30W 灯管一个,最好每照射 2小时后,间歇 1小时后再照,以免臭氧浓度过高。
灯管用铝制灯罩作反向或侧向照射,可用于有人在的条件下消毒空气。
对污染表面消毒时, 灯管距表面不超过 1m , 灯管周围 1.5~2cm 处为消毒有效范围。
消毒灭菌知识培训内容

高压蒸汽、干热、化学浸泡等消毒方法应用
高压蒸汽消毒
化学浸泡消毒
适用于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和 物品,通过高压蒸汽穿透物品内部, 达到灭菌效果。
适用于不耐高温的医疗器械和物品, 通过浸泡在化学消毒剂中,达到消毒 效果。
干热消毒
适用于金属、玻璃等耐高温的医疗器 械,通过干热空气对物品进行加热, 达到灭菌目的。
常见消毒灭菌方法介绍
浸泡法
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 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 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
擦拭法
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 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有药物浓 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常见消毒灭菌方法介绍
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均匀喷洒,作用30min以上 ;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 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以上。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
使用方法
详细介绍消毒剂的配制方法、使用 浓度、作用时间等,以及使用过程 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防护措施。
家庭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01
02
03
04
手部卫生
强调勤洗手的重要性,教授正 确的洗手方法和步骤,以及何
时需要洗手。
饮食卫生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生熟 分开、食物煮熟煮透、避免过
期食品等。
家居清洁
定期清扫地面、擦拭家具、清 洗床上用品等,保持家居环境
利用高温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 固,代谢发生障碍,导致细菌死 亡。包括干热法和湿热法。
紫外线消毒法
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一般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 毒。
消毒知识培训内容

消毒知识培训内容一、引言消毒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培训旨在提高大家对消毒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以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正确、有效地进行消毒。
二、消毒的基本概念1.消毒的定义: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物体表面、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水平的过程。
2.消毒与灭菌的区别:消毒是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而灭菌是指彻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病毒。
3.消毒剂的分类:消毒剂可分为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能杀灭或去除所有微生物,中效消毒剂能杀灭或去除大部分微生物,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或去除部分微生物。
三、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方法:包括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过滤消毒等。
高温消毒是指将物品加热至一定温度,持续一定时间,以杀灭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
过滤消毒是通过过滤器去除空气中的微生物。
2.化学消毒方法:包括氧化剂消毒、酚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
氧化剂消毒是利用氧化剂的氧化作用杀灭微生物。
酚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都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蛋白质、核酸等结构,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四、消毒剂的正确使用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场所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例如,高效消毒剂适用于医疗器械、实验室设备等高要求场所,而低效消毒剂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消毒。
2.消毒剂的使用浓度: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以确保消毒效果。
3.消毒剂的配制:消毒剂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配制,避免稀释不足或过浓。
4.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采用浸泡、擦拭、喷雾等方法进行消毒。
5.消毒剂的储存:消毒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五、日常生活中的消毒注意事项1.勤洗手: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20秒。
微生物及无菌知识培训六步洗手法及进入洁净车间程序

3
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直 径小于1mm)、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藉 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至数万倍才能观察 到的生物。需要说明的是,微生物是一个比较笼 统的概念,界线有时非常模糊。如单细胞藻类和 一些原生动物也应算是微生物,但通常它们并不 放在微生物中进行研究。 微生物具有以下特点: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 收多,转化快(2000倍体重/h);③生长旺,繁 殖快(20min分裂一次);④易变异,适应强;⑤ 分布广,种类多(10万种以上)。 微生物按其结构、化学组成及生活习性等差异可 分成三大类: 1.真核细胞型 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 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
微生物及无菌知识培训
一、前言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存在着大量的微生 物。在一般空气中,微生物达800~3500个/m3, 在土壤中达1~500×108个/g,在严重污染的水中 可达107个/ml。(饮用水要求细菌总数≤100个/ml, 大肠杆菌≤3个/ml。经水塔或贮水池贮存后,短期 内可繁殖至105~106个/ml。)人的头皮上有140万 个/cm2,两手上约有4~40万个,1g指甲污垢有38 亿个,1g粪便可达10~1000亿个。可以说微生物是 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许多以前被人们认为是极 端(高温、高压、强酸、强碱、低温等)甚至是 致死的环境,现在已发现生活着各种类型的微生 物(称为极端微
13
育所必需,而其自身又不能合成的一类营养物质。 包括维生素、嘌呤和嘧啶等。
五.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1.营养物 2.pH值:各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宜的pH值,大 多数细菌最适pH为6.8~7.4,但一般有较大的容忍 度,在4~9也可存活和生长,少数细菌能在极端 pH值范围内生长。真菌适于pH值3~6的微酸性环 境,但在2~10也可生长。 3.温度:微生物适于生长繁殖要有适宜的温度, 当超过其最低或最高可耐受的温度时,即停止生 长或死亡。一般细菌最适温度为
微生物灭菌操作规程培训

微生物灭菌操作规程培训
《微生物灭菌操作规程培训》
为了确保在微生物实验室中进行安全可靠的工作,灭菌操作规程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内容,可以包括在微生物灭菌操作规程培训中。
首先,培训需要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微生物的性质、传播途径及危害性。
接着需要详细讲解微生物灭菌的目的、方法和操作流程。
这其中,需要介绍常用的灭菌设备和消毒剂,以及它们的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
其次,培训中需要重点强调个人防护措施,包括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等。
此外,培训还应包括对工作场所的卫生和环境监测要求,以及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
此外,实践操作是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现场演示和实践操作,能够帮助参与者熟练掌握微生物灭菌的操作流程,并了解注意事项和应对方式。
实践操作还可以帮助参与者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对微生物灭菌的操作技能。
最后,培训课程结束后,可以通过考试或者实际操作来评估参与者对微生物灭菌操作的掌握程度。
并且建议定期进行复习和培训,以确保参与者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持续的提升和巩固。
微生物灭菌操作规程培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系统性
的培训和实践操作,才能确保在微生物实验室中进行安全可靠的工作,并最大程度地避免微生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酵母菌的繁殖
1、芽殖 2、裂殖 3、孢子生殖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
芽殖:酵母菌最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是芽殖。芽殖发生在细胞壁的 预定点上,此点被称为芽痕,每个酵母细胞有一至多个芽痕。成熟 的酵母细胞长出芽体,母细胞的细胞核分裂成两个子核,一个随母 细胞的细胞质进入芽体内,当芽体接近母细胞大小时,自母细胞脱 落成为新个体,如此继续出芽。如果酵母菌生长旺盛,在芽体尚未 自母细胞脱落前,即可在芽体上又长出新的芽体,最后形成假菌丝 状。
酵母菌子囊孢子的形成过程 1、2、3、4:两个细胞结合;5:接合子;6、 7、8、9:核分裂;10、11:核形成孢子
裂殖:是少数酵母菌进行的无性繁殖方式, 类似于细菌的裂殖。其过程是细胞延长,核 分裂为二,细胞中央出现隔膜,将细胞横分 为两个具有单核的子细胞。
酵母菌的菌落
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 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 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 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 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 红色,个别为黑色。
霉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霉菌的菌丝是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 位。 菌丝是一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 镜下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 径一般为3-10微米,比细菌和放线菌的 细胞约粗几倍到几十倍。菌丝可伸长并 产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 一起,就叫菌丝体。
霉菌的繁殖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以无性繁殖为主
微生物的特点
分布广,种类多 个体小、面积大 适应强,易变异 代谢强,转化快
二、微生物特点
分布广、种类多
微生物在地球上几乎无处不有,无孔不入,人的皮肤上, 口腔,肠道里都有许多微生物。微生物聚集最多的地方 是土壤,土壤是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大本营,约占微 生物总量的70-90%,任意取一把土或一粒土,就是一 个微生物世界,不论数量或种类均最多。在肥沃的土壤 中,每克土含有20亿个微生物,即使是贫瘠的土壤, 每克土中也含有3-5亿个微生物。空气里悬浮着无数 细小的尘埃和水滴,它们是微生物在空气中的藏身之地。 哪里尘埃多,哪里的微生物就多。 迄今为止,我们知道的微生物约有10万种,目前已知 的种类只占地球上实际存在的微生物总数的20%,人类 生产和生活中仅开发利用了已发现微生物种数的1%。
繁殖方式
病毒只有在宿主细胞里才能进行繁殖, 而且是通过复制的方式进行的。概括起 来可分为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 装配与释放五个步骤。
四、微生物的营养
水分:水占细胞浆的70%~90%,是细胞的重 要组成成分。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只有在含水 的环境中微生物才能存活。但也有人发现在无 水碳氢化合物中微生物可长期存活。 碳源:碳源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有些微生 物的碳源必须来自有机碳化合物如糖、蛋白质、 脂肪、有机酸等(同时利用其化学能),属异 养型;有些微生物不需有机碳化合物,以CO2 为碳源,属自养型(分为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 养型)。
乙型肝炎病毒
酵母菌
细菌形态构造
细菌形态
细菌的结构与生长
细胞壁 细胞膜 核糖体 核质体
特殊结构——芽孢
淡水中的螺旋菌 spirochetes .
蜡样芽孢杆菌 (细菌)
支原体扫描电镜图片 支原体(mycoplasma)以前被认为是最小的能独立存活的原核生物,以 前也被认为是地球上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小的细胞生物。 全世界90%的猪体内寄生着支原体。
适应强、易变异
多数细菌能耐0~-196℃的低温;在海洋深处 的某些硫细菌可在250~300℃的高温条件下正 常生长;一些嗜盐细菌甚至能在饱和盐水中正 常生活;产芽孢细菌和真菌孢子在干燥条件下 能保藏几十年、几百年。由于微生物繁殖快, 也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变异的后代。正是由 于这个特性,人们才能够按照自酵水平由每毫升20单位上升到近10万单位, 利用变异和育种得到如此大幅度的产量提高。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e),一种微小的寄生的细菌。 上图是动物的淋巴细胞,红色的是寄生的立克次氏 体。
青霉是种真菌,属于子囊菌。 有的能产生青霉素,救了无数人的命。 产生无性孢子。
根霉(Rhizopus)是种真菌,属于接合菌。 能产生无性孢子 菌丝体的直径约12 um 黑的是孢子囊
噬菌体
各种曲霉的菌落
各种病原真菌的菌落
青霉的菌落
青霉的菌落
4、酵母菌
提起酵母菌这个名称,也许有人不太熟悉,但 实际上人们几乎天天都在享受着酵母菌的好处。 因为我们每天吃的面包和馒头就是有酵母菌的 参与制成的;我们喝的啤酒,也离不开酵母菌 的贡献,酵母菌是人类实践中应用比较早的一 类微生物,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利用酵母菌酿 酒;酵母菌的细胞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 素,所以也可以做成高级营养品添加到食品中, 或用作饲养动物的高级饲料。 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喜欢在偏酸 性且含糖较多的环境中生长,例如,在水果、 蔬菜、花蜜的表面和在果园土壤中最为常见。
氮源: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元素。 无机盐类:细菌所需无机盐包括磷、硫、镁、 铁、钾、钠、钙、氯、锰、锌、钴、铜等。 其中磷、硫、镁、钾、钠、铁需要量较多, 其他只需微量。 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某些微生物生长发育 所必需,而其自身又不能合成的一类营养物 质。包括维生素、嘌呤和嘧啶。
SARS病毒是一类新发现 的冠状病毒
禽流感病毒
爱滋病毒
1、细菌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 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 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细菌的繁殖
二分分裂繁殖是细菌最普遍、最主要的 繁殖方式。在分裂前先延长菌体,染色 体复制为二,然后垂直于长轴分裂,细 胞赤道附近的细胞质膜凹陷生长,直至 形成横隔膜,同时形成横隔壁,这样便 产生两个子细胞。
霉菌的菌落
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而长,因而霉菌的 菌落较大,有的霉菌的菌丝蔓延,没有 局限性,其菌落可扩展到整个培养皿, 有的种则有一定的局限性,直径1-2厘米 或更小。菌落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 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 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 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 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
啤酒酵母的菌落
红酵母的菌落
各种酵母菌的菌落
5、病毒
形态结构
病毒的形态基本可归纳为三种:杆状、球状和 这两种形态结合的复合型。没有细胞构造,病 毒粒子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 胞协助下,通过核酸的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的 形式进行增殖。病毒粒子通常形成螺旋对称、 二十面体对称和复合对称。 病毒粒子是无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亚显微颗 粒,但当他们大量聚集在一起并使宿主细胞发 生病变时,就可以用光学显微镜加以观察。例 如动、植物细胞中的病毒包涵体;有的还可用 肉眼看到,如噬菌体的噬菌斑等。
酵母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细 胞的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 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比细菌的 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微米 ×5-30微米。酵母菌无鞭毛,不能游动。 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 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 线粒体等,有的还具有微体。
<=
=细菌细胞分裂的电镜超薄切片图
杆菌二分裂过程模式图
细菌的菌落
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 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 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 细菌菌落常表现为湿润、粘稠、光滑、较 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 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等。细菌的菌 落特征因种而异。可作为鉴定细菌种的依 据。
粘质沙雷氏菌的菌落特征
沙门氏菌的菌落特征
弗氏志贺氏菌的菌落特征
粘质沙雷氏菌的菌落特征
2、放线菌
放线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放线菌的形态比细菌复杂些,但仍属于单细胞。 在显微镜下,放线菌呈分枝丝状,我们把这些 细丝一样的结构叫做菌丝,菌丝直径与细菌相 似,小于1微米。菌丝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 同。 根据菌丝形态和功能的不同,放线菌菌丝可分 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链霉菌 属是放线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形态特征 最典型的类群,其形态如下图所示。
微生物与消毒灭菌基本知识
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 2010.04
一、前言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是一 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属 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 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过去称蓝藻或 蓝绿藻),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和 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 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链霉菌的一般形态和构造 (模式图)
放线菌的繁殖
放线菌没有有性繁殖,主要通过形
成无性孢子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放线菌的菌落
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与细菌不同的 菌落特征,放线菌菌丝相互交错缠绕形成 质地致密的小菌落,干燥、不透明、难以 挑取,当大量孢子覆盖于菌落表面时,就 形成表面为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典型放线菌 菌落,由于基内菌丝和孢子常有颜色,使 得菌落的正反面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代谢强、转化快
微生物有惊人的繁殖速度,大多数微生物几十 分钟内就可以繁殖一代,如细菌一般每20~30 分钟既可分裂一次; 微生物的食谱非常广泛,凡是动植物能利用的 营养,微生物都能利用,大量的动植物不能利 用的物质,甚至剧毒的物质,微生物照样可以 视为美味佳肴。如大肠杆菌在合适条件下,每 小时可以消耗相当于自身重量2000倍的糖,而 人体则需要40年之久。
三、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
微生物按其结构、化学组成及生活习性 等分为三大类:
原核细胞型:细菌、放线菌、支原体、 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 真核细胞型:真菌 非细胞型:病毒 噬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