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_学基础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基础护理学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

《基础护理学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

《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C0411003s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和年级:临床医学(全科医生方向)二年级开课学期:秋季学期总学时:48学时(理论:18学时,实习:30学时)学分:3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平行课程:生物化学、生理学、人体寄生虫学后续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课程简介:《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科的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

其包括的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既是护理学生学习临床课程和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为满足个体、社区和社会基本需求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习本课程对护理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推荐教材:《基础护理学》ISBN978-7-117-16074-2.李小寒主编..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参考书目:1.《新编护理学基础》ISBN978-7-117-07473-5.姜安丽主编.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出版2.《基础护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ISBN978-7-117-08052-1.李小寒主编.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出版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导护理实践,能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和团结协助精神,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护理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三、实验内容实验一:无菌技术【目的和要求】目的:掌握无菌技术的操作方法,形成并增强无菌观念。

要求:1.护生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态度认真、严肃。

2.手法正确,操作熟练。

3.无菌观念强,能正确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Fundamental Nursing总学时:160讲授学时:80 实训学时:80学分:7.5先修课程:护理学导论、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科的基础,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环境、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舒适与安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病人的清洁卫生、休息与活动、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冷、热疗法、饮食与营养、排泄、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静脉输液与输血、标本采集、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临终护理、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将《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护理实践,满足人群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是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

二、教学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绪论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方法及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理解:(1)护理学的发展(2)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工作方式(3)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4)意义及教学要求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环境(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环境”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环境的含义和分类,环境与健康、环境与护理的相互关系以及病人单位的构成教学要求及所需设备。

明确医院环境的特点、分类以及医院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

教学要求:识记:(1)环境的分类(2)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3)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及其分类(4)医院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理解:(1)环境的含义。

(2)为满足患者的需要医院环境的调控应用:(1)论述环境、健康与护理的关系(2)评价医院环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担架运送患者的方法;明确患者入院和出院的程序及方式以及住院患者的分级护理内容。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Fundamentals of Nursing )2012年9月护理学基础研究室山东大学护理学院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中/英文):护理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Nursing2.课程号:25100617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4.学分:6.55.理论学时:726.实践学时:647.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8.使用教材: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二、课程目标与要求(一)课程目标护理学基础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护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及主要课程之一,是所有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临床护理课程和日后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也是为满足个体、社区、和社会基本需要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科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阐述基础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病人健康指导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2.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3.热爱护理事业,具有刻苦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护理学基础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两个环节。

讲授要求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专业素质以及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

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结构与学时安排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丁与理论学时实验学时1绪论12医院环境23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3患者单位8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6无困技术、隔离技术85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6生命体征测量/氧气8吸入6患者的缶适与女全67患者的清洁卫生6活洁卫生48休息与活动39冷热疗法3冷热疗法410饮食与营养3胃插管术及应用411排泄护理6导尿术、灌肠术812给药护理9药物疗法、药物过敏8试验13静脉输液与输血9静脉输液与输血术814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3急救技术4护理15临终护理316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3四、教学模块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熟悉:护理的概念及含义、熟悉护士素质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护理学(护士)教学大纲

护理学(护士)教学大纲

护理学(护士)教学大纲
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培养护理学专业学生具备扎实的护理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其未来成为合格护士提供全面的教育和培训。

课程内容包括护理基础理论、护理技术、护理管理以及人文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目标
- 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护理学理论和原理
- 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术
- 研究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制定的方法
- 培养护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培养人文关怀和沟通技巧
课程安排
第一学期
1. 护理学概论
2. 生理学基础
3. 解剖学基础
4. 药理学基础
5. 护理伦理与法律
第二学期
1. 基础护理技术
2. 临床护理技术
3. 护理心理学
4. 护理管理学
5. 人文护理与沟通技巧
评估与考核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课堂作业、实验考核、小组讨论、期末考试等。

学生需按时提交作业,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以期获得较好的成绩。

参考教材
- 护理学导论,ISBN: XXXXXXXX
- 护理实践技术手册,ISBN: XXXXXXXX
以上为《护理学(护士)教学大纲》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学生们在进行护理学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2024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2024

引言: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正确、安全、有效地开展护理工作。

本教学大纲是《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指导文件,通过系统地介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概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分为五个大点,分别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生命过程与异常、基础护理理论与实践、护理沟通与教育、护理研究与实践基础。

每个大点下分5-9个小点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学生全面地掌握护理学基础的知识。

正文内容:一、人体结构与功能1. 细胞结构与功能a. 细胞的组成与特点b.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c. 细胞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 组织结构与功能a. 上皮组织的特点与功能b. 结缔组织的结构与功能c. 肌肉组织的结构与功能d. 神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3. 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a.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c.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e.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二、生命过程与异常1. 生命的定义与特点2. 正常生理过程a. 呼吸过程与生理性呼吸形式b. 循环过程与心血管功能c. 消化过程与消化功能d. 泌尿过程与排泄功能3. 生理改变与生活适应a. 正常老化过程和常见老年疾病b. 妊娠与分娩的生理变化c. 儿童生长发育及常见问题三、基础护理理论与实践1. 基础护理概述a. 基础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b. 基础护理的技术要求和流程c. 基础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2. 常见护理技术与操作规范a. 体温测量与记录b. 血压测量与监测c. 心电图技术与解读d. 注射技术与注意事项3. 基础护理中的病情观察与评估a. 体征观察与监测b. 病情评估工具的使用与应用c. 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四、护理沟通与教育1. 护理沟通的定义与重要性2. 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方法a. 倾听与表达技巧b. 非暴力沟通方法c. 情感沟通与支持3. 护理教育的原理与方法a. 预教与课堂教学b. 实践指导与技能训练c. 患者健康教育与促进五、护理研究与实践基础1. 护理研究的重要性与目的2. 护理研究方法与设计a. 定量研究方法与设计b. 定性研究方法与设计c. 混合研究方法与设计3. 护理实践的质量评价与提升a.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b. 护理质量提升策略与实施c. 护理实践中的安全与风险管理总结:《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的设置涵盖了护理学基础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护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学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护理学教学大纲是指规定学科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文件,是教育部门对护理学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将对护理学教学大纲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护理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用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护理学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独立进行护理工作。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的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敬业精神,能够关心和照顾患者的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具备诚信、责任、尊重和保密等职业道德,能够遵守护理伦理规范。

二、教学内容1.护理学基础知识:包括护理学原理、护理学理论、护理学研究方法等内容,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护理学基础。

2.护理学实践技能:包括基本的床旁护理技能、病情观察和评估技能、急救技能和护理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护理管理知识:包括护理信息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资源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4.护理伦理与法律知识:包括护理伦理、护理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和护理法律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

5.跨学科知识:包括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为学生综合护理提供支持。

三、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病例,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诊断和护理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群体讨论法:通过给定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习实训法:通过实地的护理实习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护理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信心。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动画、影像、虚拟实验等手段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5.个别辅导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四、教材选用1.护理学教材:选择权威、全面的护理学教材,包括护理学基础教材、护理实践技能教材和护理管理等教材。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大纲全套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大纲全套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alNursing课程性质:必修是否独立设课:否总学时:160其中实验学时:80总学分:7.5其中实验学分:2.5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实验项目数:23 必做项目数:23选作项目数:0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0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护理学基础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应用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满足病人的需求,让病人处于最佳身心状态。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护理技术操作,而且要求理解每一操作步骤的理论基础和原理,分析、研究病人的基本需求,学习评估和满足病人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护理模拟病房及设备、模拟护理人多个、铺床用物、轮椅、平车、单价保护具、无菌技术基本操作用物、隔离衣、日常生活护理用品、血压计、吸氧用物、吸痰用物、鼻饲法用物、导尿及灌肠用物、各种注射用物、输血及输液用物、一般急救用物以及教学有关光盘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序实验项实验内容学实实每号目名称时验验组分类要人配型求数1铺床法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有6实必2人床单更换法训做2运送病轮椅;平车;担架2实必2人法训做3卧位与各种卧位;变换卧位法;保护2实必2安全患者安全措施训做4无菌技无菌持物钳使用;无菌容器的6实必2术基本使用;无菌包的使用;铺无菌训做操作盘;取用无菌溶液;戴、脱无菌手套5隔离技术帽子、口罩的使用;避污纸的使用;穿、脱隔离衣2实训必做26口腔护理特殊病人的口腔护理2实训必做27皮肤护理床上擦浴、预防压疮2实训必做28晨晚间护理晨间护理、晚间护理2实训必做29生命体征测量法体温测量;脉搏测量;呼吸测量;血压测量法2实训必做210氧气疗法鼻塞法;鼻导管法;面罩法;氧气头罩法;氧气枕法4实训必做511吸痰法电动吸引器;中心吸引器2实训必做212冷、热疗法冷疗法、热疗法2实训必做213管饲饮食鼻饲法4实训必做214导尿术女、男导尿术;留置导尿8实训必做215灌肠法保留灌肠;各种不保留灌肠2实训必做216常用注药物抽吸法;皮内注射法;皮12实必2射法下注射法;肌肉注射法;静脉注射法训做17药物过敏试验青霉素等过敏试验法2实训必做218静脉输液法开放式、密闭式输液;静脉留置6实训必做219静脉输血法间接、直接输血法2实训必做220标本采集法痰、尿、血、便等标本采集法2实训必做221洗胃法各种胃管洗胃法2实训必做522临终护理尸体料理2实训必做523医疗与护理文件体温单绘制;医嘱单的处理;护病记录单、病室交班报告等书写4实训必做2四、考核方式考核成绩评定按照实训手册评分标准百分制,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o五、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李小寒.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主要参考书:殷磊.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姜安丽.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Teaching Syllabus for Fundamental Nursing一、课程任务与性质《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学科之一,是护理患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满足患者清洁、舒适、休息活动、营养排泄等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药知识与技能;常用抢救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感,掌握评估和满足患者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情景式模拟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满足服务对象整体护理的需要,为后期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打下重要基础。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单元测试、阶段测试、期末测试、操作考核及实验报告测评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

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理论考试占70%,技能考试占30%。

三、学时分配表四、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2、熟悉基础护理学的学习内容及目的;3、了解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教学内容】1、内容(1)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2)基础护理学的学习内容及目的;(3)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2、重点、难点重点: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难点: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3、学科专业新进展基础护理学的工作范畴以及临床发展状况。

【授课学时】1学时第二章环境【目的要求】1、掌握医院环境的特点;住院患者对物理环境的需求和护理方法;住院患者对社会环境的需求和护理方法;医院规则;2、熟悉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3、了解人类环境的范围;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内容】1、内容(1)环境概述;(2)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3)护理与环境的关系;(4)医院环境。

2、重点、难点重点:住院患者对物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需求和护理方法;医院规则;难点:住院患者对社会环境的需求和护理方法;医院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学时、学分及分配课程总学时68学时周学时2 学分4分开课学期第四、五学期。

2、课程类别《护理学基础》为专业主干课3、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对病人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各种注射术、病情观察、抢救技术等;使学生能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要求,实施整体护理,以满足患者的心身需求。

4、教学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护理学基本概念 2第三章护理学理论与相关理论 6第四章医疗卫生体系 2第五章护士与病人 2 第六章护理程序 6 第七章护理专业与法律 2 第八章环境 4第九章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2第十章舒适与安全 2第十一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5第十二章病人的清洁卫生 2 第十三章休息与活动 4 第十四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6第十五章冷、热疗法 1第十六章饮食与营养 2第十七章排泄 2第十八章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4第十九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4第二十章标本采集 1第二十一章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 2第二十二章临终护理 1第二十三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4 总计 68 5、参考教材与参考书目参考教材:本科护理专业教材《护理学基础》殷磊主编,人民卫生2004出版第三版参考书目:《新编护理学基础》安丽主编,高等教育1999年出版《护理学基础》白继荣主编,医科大协和医大联合出版2001年出版《护理学基础》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2001年出版《护理学导论》孟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1999年出版《现代护理与临床》美玲主编科学2000年出版《现代护理学》树贞主编人民军医2000年出版6、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何理解护理理论关于人、环境、健康、护理的概念及相应关系;如何了解护士与患者的关系,护士的角色功能;正确树立无菌概念、掌握各种无菌技术操作及隔离技术;掌握病情观察方法,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排泄的观察及护理;各种抢救技术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掌握各种注射术;能熟练进行氧气吸入疗法、洗胃术、鼻饲法、吸痰术;掌握营养与疾病治疗的关系,如何进行膳食护理;如何理解临终关怀的意义并掌握临终护理的有关技术;能准确理解各种医嘱并以正确无误地执行。

7、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讲解、教师示教、学生演示、操作辅导练习、模拟情境演示、多媒体教学、临床见习等各种手段开展教学。

8、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本课程理论考核采用平时考核、期中考核、期终考试相结合的方法。

平时考试占10%,包括作业、出勤;期中考核占20%;期终考试占70%。

考试实行考教分离,运用试卷库试卷,试卷命题根据院规定题型灵活多样、难易及题量适中,有综合性分析题,能检测学生对本课程掌握的程度及测试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实践性教学容安排本课程实践性强,理论课和实践课之比1:1。

实验课已单独设课和计分。

对实践采取早接触临床,多接临床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毕业实习前,第四学期末、第六学期初安排课间见习;第五学期末、第七学期初教学实习。

10、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生理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

后续课程: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等临床专业课程。

二、教学容纲要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1、护理工作方式2、护理学的任务3、护士的基本素质熟悉:1、南丁格尔对近代护理学的贡献2、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3、护理学的畴了解:1、护理学的形成2、我国近代护理的发展和现代护理的成就二、教学容:第一节护理学的发展第二节护理学的任务、畴与工作方式第三节护士的基本素质第四节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意义第二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1、概念:人护理健康环境成长发展疾病专业自我概念2、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及互相关系3、人的基本需要4、专业的特性熟悉:1、影响基本需要满足的因素2、影响成长与发展的因素3、健康的模式4、疾病对病人和家属易造成哪些影响了解:1、基本需要的特性2、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原则3、自我概念的组成4、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5、护理概念的演变过程6、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二、教学容第一节人第二节健康第三节环境第四节护理第五节学习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第三章护理理论及护理相关理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1、概念:系统开放系统压力自理适应2、奥伦自理理论的容3、罗伊适应理论容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容5、对抗应激源的三道防卫线熟悉:1、奥伦自理论理与护理实践的关系2、罗伊的适应理论与护理实践的关系3、系统的分类和特征5、系统的结构与功能6、系统理论在护理学中应用7、需要层次论的特征和基本观点8、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学上的应用9、塞里的应激学说(应激反应及过程)10、适应的层次了解:1、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说2、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二、教学容第一节护理学相关理论一、一般系统论二、人的基本需要理论三、压力理论四、成长与发展理论第二节护理理论一、奥伦的自理论理二、罗伊的适应模式三、纽曼的健康系统模式第四章医疗卫生体系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1、概念:医疗卫生体系、医院、医院分级管理2、门诊护理工作的主要容3、急诊护理工作的主要容熟悉:1、医院的种类和基本功能2、门诊、急诊、病区的设置和布局3、熟悉家庭病床的概念及工作容了解: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构成二、教学容第一节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第二节医院第三节医院业务科室设置及护理工作第四节家庭病床第五章护士与病人一、教学要求掌握:1、概念:角色、角色转变、角色缺如、角色冲突、角色消退、角色强化病人病人角色护患关系沟通2、现代护士的角色功能3、护患关系的性质4、护患关系的模式5、沟通的类型熟悉:1、病人角色的基本特征2、不利于健康的患者角色3、病人的权利和义务4、护患关系良性发展对护士的要求5、影响有效沟通因素了解: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护士的要求2、常用的沟通技巧二、教学容第一节护患关系一、护士角色二、病人角色三、护患关系第二节沟通一、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二、沟通的层次三、沟通的类型四、影响在效沟通的因素五、常用的沟通技巧第六章、护理专业与法律一、教学要求掌握:1概念:法律、侵权行为、疏忽大意、医疗事故、护理法、犯罪、渎职罪2护士与护生的法律责任3护理工作中潜在性法律问题熟悉:1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2护理活动中潜在性法律问题3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置了解:1护理法的发展过程2法的功能与特征3护理工作中常见导致过失的原因4医疗事故处理程序5防医疗事故的措施二、教学容第一节法律的概念一、法律的定义二、法律的分类三、法律的本质和特征四、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五、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体系及立法程序六、医疗卫生法的概念及基本原则第二节护理立法一、护理立法的意义二、世界各国立法概况三、中国护理立法概况第三节护理工作中的的法律问题一、护理工作中法律围二、护理与护生的法律责任三、护理工作中潜在性法律问题四、护理工作中常见导致过失的原因第四节医疗事故的处理一、医疗事故二、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置附录1 中华人民国护士管理办法第七章护理程序一、教学要求掌握:1概念:护理程序、护理诊断、护理目标2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3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及述方式熟悉:1护理程序各阶段的主要护理工作2护理目标述;目标的种类及制定时的注意事项了解:2护理程序的发展历史3 NANDA护理诊断条目运用:1能运用有关标准正确书写护理诊断、护理目标2到临床见习,主动与患者交流,认真、正确收集资料二、教学容第一节概述一、护理程序的概念二、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三、护理程序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第二节护理评估一、资料的分类二、资料来源三、资料的方法四、收集资料的步骤第二节护理诊断一、护理诊断的定义和分类二、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三、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与医疗诊断的区别四、形成诊断的过程五、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第三节护理计划一、计划的种类二、制定计划的过程第五节实施一、实施过程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事项第六节评价一、评价的步骤二、评价与护理程序中其它步骤的关系第七节评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一、评判性思维二、解决问题三、决策四、评判性思维与护理程序第八章、环境一、教学要求掌握:1、医院物理环境2、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的目的3、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铺法熟悉:1、环境的意义和围2、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常见因素3、医院的社会环境4、人体力学概念和杠杆原理5、平衡和稳定的关系6、床单位的设备了解:1、环境与护理关系2、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操作中的运用二、教学容第一节环境与健康一、环境的意义和围二、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常见因素三、环境与护理关系第二节医疗环境一、院的物理环境二、医院的社会环境第三节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一、病人单位与设备二、人体力学与护理操作三、铺床法第九章、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一、教学要求掌握:1、医院的功能2、门诊的护理工作3、急诊室的护理工作4、平车、轮椅运送运送方法5、患者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6、患者出院护理熟悉:1、医院的基本性质2、医院的类型和分级3、平车、轮椅病人的注意事项了解:1、医院的组织机构2、门诊部、急诊科、病区的设置和布局3、患者出院的类型二、教学容第一节病人入院护理一、入院护理二、病人入病房后的初步处理三、分级护理第二节病人出院护理一、病人出院前护理二、出院当日护理三、出院后的处理第三节运送病人法一、轮椅运送法二、平车运送法三、担架运送法第十章舒适与安全一、教学要求:掌握:1、概念:舒适不舒适疼痛主动卧位、被动卧位、强迫卧位2、去枕仰卧、半坐卧位的临床意义2、各种卧位目的、实施3、保护用具的作用4、疼痛病人的护理措施熟悉:1、导致不舒适的因素2、影响安全的因素3、疼痛病人评估了解:1、疼痛原因及影响因素2、辅助器的应用二、教学容:第一节满足病人舒适的需要一、舒适与不舒适二、不舒适的原因三、护理不舒适病人原则四、促进舒适的方法第二节疼痛病人护理一、疼痛的概念二、疼痛发生机理三、疼痛的原因四、影响疼痛的因素五、疼痛病人的护理第三节满足病人安全的需要一、影响安全的因素二、保护病人安全的措施第十一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一、教学要求掌握:1、概念:医院感染、交叉感染、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无菌物品、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终未消毒2、紫外线消毒法的操作及注意事项3、使用化学消毒剂的原则4、无菌技术操作原则5、隔离原则6正确进行六项无菌技术操作,做到态度认真、操作规。

7、正确穿、脱隔离衣的方法,使用避污纸,手的消毒及口罩的使用方法熟悉:1、医院常用物品、设备的清洁2、各种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方法3、熟悉各种隔离种类及措施4、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浓度、使用注意事项5、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了解:1、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2、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二、教学容第一节医院感染一、医院感染的形成二、医院感染的类型三、医院感染的管理第二节洗手与手的消毒一、洗手技术二、手的消毒第三节清洁、消毒、灭菌一、消毒灭菌方法二、医院日常清洁、消毒、灭菌工作第三节无菌技术一、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二、无菌技术操作方法第四节隔离技术一、隔离病区的管理二、隔离原则三、隔离种类及措施四、隔离技术操作法第十二章病人的清洁卫生一、教学要求掌握:1、、压疮的概念2、口腔护理的目的3、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4、压疮发生的原因5、压疮的好发部位、预防措施、分期及护理6、卧位患者床单更换法熟悉:1、头发护理、皮肤护理方法2、晨晚间护理容3、口腔护理漱口液的选择教学容第一节口腔护理一、评估二、口腔卫生的护理措施第二节头发的护理一、评估二、头发的清洁护理第三节皮肤护理一、评估二、皮肤清洁护理第四节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一、压疮发生的原因二、压疮评估三、压疮的预防措施四、压疮的治疗与护理第五节会阴部护理一、便盆使用法二、会阴部护理第六节晨晚间护理一、晨间护理二、晚间护理三、评价第十三章休息与活动一、教学要求掌握:1、概念:休息、睡眠、全围关节运动、主动性ROM、被动性ROM2、休息与睡眠的护理3、被动性ROM的护理4、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熟悉:1、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2、各种睡眠失调的临床表现3、睡眠周期的构成及各阶段主要特征4、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了解:1、休息的意义2、休息的先决条件3、睡眠的分期4、影响活动因素的评估和常见护理问题5、关节功能、骨骼肌肉、机体活动能力的评估运用:能为模拟患者正确实施全围关节主动与被动运动二、教学容第一节休息一、休息的意义二、休息的条件三、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第二节睡眠一、睡眠的生理二、睡眠的需要三、睡眠的评估四、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第三节活动一、活动的重要性二、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三、病人活动的评估四、对病人活动的指导第十四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一、教学要求掌握:1、概念:发热、体温过低、稽留热、驰热、间歇热、呼吸困难、潮式呼吸、鼾声呼吸、高血压、低血压、脉搏短绌、氧气吸入疗法、氧中毒、吸痰法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热型3、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4、测量体温的三种方法及正常值,适用围5、异常脉搏的观察及护理6、脉搏的测量部位及方法7、异常呼吸的观察及护理8、异常血压的观察及护理9、血压的测量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10、鼻导管给氧法操作及注意事项11、电动吸引器吸痰法熟悉:1、体温的产生及生理调节2、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3、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4、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5、氧疗的并发症及预防了解:1、体温计的构造、体温计的消毒方法2、各种血压计的构造及应用原理二、教学容第一节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二、体温评估三、护理措施第二节脉搏评估与护理一、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二、脉搏评估三、护理措施第三节血压评估与护理一、正常血压的生理变化二、血压评估三、护理措施第四节呼吸的评估与护理一、正常呼吸的生理变化二、呼吸评估三、护理措施第十五章冷、热疗法一、教学要求:掌握:1、冷疗的作用2、热疗的作用3、冷疗的禁忌症4、热疗的禁忌症5、常用的冷、热疗法的使用(热水袋、烤灯、热湿敷、冰袋、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冷湿敷)熟悉:1、影响冷疗法效果的因素2、影响热疗法效果的因素了解1、冷热疗法的生理效应、继发效应2、化学加热袋、热水浸泡、化学制冷袋、冰帽等应用二、教学容:第一节概述一、冷热疗法的效应二、冷热疗法的护理评估三、冷热疗法的作用四、影响冷热疗法效果因素五、应用冷、热疗法的禁忌第二节冷疗法的应用一、局部冷疗法二、全身冷疗法第三节热疗法应用一、干热法二、湿热疗法第十六章饮食与营养一、教学要求掌握:1、概念:治疗饮食试验饮食管饲饮食鼻饲术要素饮食2、治疗饮食的适应围、饮食原则和用法3、鼻饲法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1、医院饮食的种类2、流质饮食、试验饮食的适应围、饮食原则和用法.3、患者的饮食护理4、要素饮食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了解:1、正常人体营养素的需要2、营养的评估3 、要素饮食的使用方法二、教学容第一节人体营养的需要一、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二、热能三、营养素第二节医院饮食一、基本饮食二、治疗饮食三、试验饮食第三节饮食护理一、营养评估二、病人饮食的一般护理第四节特殊饮食护理一、管饲饮食二、经肠营养第十七章排泄一、教学要求掌握:1、概念:、多尿、少尿、无尿、尿潴留、尿失禁、导尿术、留置导尿便秘、腹泻、排便失禁、灌肠术大量不保留灌肠2、男、女病人导尿术3、留置导尿的护理措施4、药物保留灌肠的操作方法熟悉:1、排便异常的观察及护理2、不同灌肠法的目的及操作中的异同点3、排尿异常的观察及护理4、肛管排气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1、各种简易通便法2、男女病人的尿道特点3、影响排便、排尿的因素二、教学容第一节排尿护理一、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二、排尿活动的评估三、排尿异常的护理四、导尿术第二节排便护理一、大肠的结构和功能二、排便活动的评估三、排便异常的护理四、灌肠法第十八章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一、教学要求掌握:1、概念:皮注射法、臀大肌十字定位法、臀大肌联线定位法、臀中肌、臀小肌定位法、超声波雾化吸入法2、给药原则、给药途径、给药的时间安排,3、口服给药方法4、注射原则,5、各种注射法(ID、H、 IM、 IV)6、各种皮试液的浓度及配制方法、皮试结果的判断7、青霉素过敏反应临床表现、急救措施8、TAT脱敏注射法熟悉:1、外文缩写和时间安排2、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3、雾化吸入法的目的、作用原理、操作方法4、超声雾化吸入法的目的、作用原理、操作方法了解:1、特殊患者的静脉穿刺要求2、小儿头皮静脉注射3、股静脉注射4、手压式雾化吸入法二、教学容第一节概述一、护士在执行药疗中角色职责二、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三、给药护理程序第二节口服给药法第三节吸入给药法一、超声波雾化吸入法二、氧气雾化吸入法三、手压式雾化吸入法第四节常用注射给药法一、注射的基本知识二、皮注射法三、皮下注射法四、肌肉注射法五、静脉注射法六、动脉注射法第五节药物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一、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二、链霉素过敏试验法三、破伤风抗毒素及脱敏注射法四、普鲁卡因与碘过敏试验法五、细脆色素C过敏试验五、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第六节局部给药第十九章静脉输液与输血一、教学要求掌握:1、概念:静脉输液、输液微粒静脉输血2、周围静脉输液的方法3、输液故障的排除4、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症状及防治5、静脉输液注意事项、输液滴速的调节及计算6、输血前的准备,输血的注意事项7、常见的输血反应的原因、症状及防治熟悉:1、输液的目的,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2、输血的目的、血液制品的种类及作用3、输血的操作步骤了解:1、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2、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3、微量输液泵使用4、输液微粒的危害及消除二、教学容:第一节静脉输液一、静脉输液的原理二、常用的液体种类与作用三、常用静脉输液法四、输液滴速的与时间的计算五、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六、输液反应及护理七、输液微粒污染八、输液泵的应用第二节输血一、血液制品的种类二、血型和相容性检查三、静脉输血四、自体输血五、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第二十章标本采集一、教学要求掌握:1、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法2、各种尿标本的采集法3、各种粪标本的采集法4、静脉血标本的采集的注意事项5、痰标本的采集法熟悉1、标本采集原则2、常用血标本检验采血量及要求5、留12小时或24小时尿标本,常用防腐剂的使用方法6、便隐血标本采集了解1、静脉血培养标本采集时注意事项2、动脉血标本采集法3、咽试子标本采集4、寄生虫及虫卵标本采集第一节标本采集的意义和原则一、标本采集的意义二、标本采集的原则第二节各种标本采集一、痰标本的采集二、咽拭子标本的采集三、血液标本的采集四、尿标本的采集五、粪标本的采集第二十一章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一、教学要求掌握:1、概念:危重患者、意识障碍、急性病容、、洗胃法2、危重患者的支持性护理3、自动洗胃机洗胃法熟悉:1、病情观察的方法、容2、洗胃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常用洗胃液的选择3、口服催吐法了解:1、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要求及抢救设备的要求2、漏斗洗胃法3、电动吸引器洗胃的使用方法;二、教学容第一节病情观察一、病情观察的意义及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二、病情观察的方法三、病情观察的容第二节危重病人抢救和护理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二、常用抢救技术(一)基础生命支持技术(由急救护理学讲)(二)氧气吸入法(详见第十二章)(三)吸痰法(详见第十二章)(四)洗胃法三、危重病人的护理四、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第二十二章临终护理一、教学要求掌握:1、概念:临终关怀、安乐死、脑死亡(包括美国哈佛大学提出的脑死亡标准)、2、临终关怀的理念3、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4、尸体料理的操作程序熟悉:1、死亡过程分期2、临终患者患家属的心理支持3、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及护理了解:1、临终关怀的发展2、临终患者的生理反应及护理3、丧亲者的护理二、教学容第一节概述一、临终关怀二、濒死及死亡定义三、死亡过程分期第二节临终病人和家属的护理一、临终患者的生理反应和护理二、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和护理三、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第三节死亡后护理一、尸体护理二、丧亲者的护理第二十三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1、概念:长期医嘱临时医嘱长期备用医嘱临时备用医嘱2、体温单绘制3、医嘱的处理4、病区报告的书写熟悉:1、医疗文件管理要求.2、特别护理单记录的容和记录方法3. 出入液量记录单容和记录方法了解:1. 医疗文件管理要求.2.护理表格的设计与使用原则3.病案排列顺序二、教学容第一节医疗和护理文件的记录和管理一、记录的意义二、记录的原则三、医疗和护理文件的管理第二节医疗与护理文件的书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