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福娃_英译之争与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策略
浅谈艺术性译意――从“福娃”改译看汉语词汇的翻译与文化传播

浅谈艺术性译意――从“福娃”改译看汉语词汇的翻译与文化传播论文关健词:福娃译意文化传播论文摘要:围绕“福娃”译名的变化,文章探讨了文化在汉语词汇对外翻译中的重要性,提出应把音译作为一种艺术性译意的手法来对外推介中国文化,同时对音译的具体使用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
一、“福娃”的翻译始末经北京奥组委证实,2005年11月发布的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国际译名“Friendlies”被正式更改,新的英文译名为汉语拼音“Fuwa"。
对于“福娃”的初译,翻译界颇不认同,许多人认为“Friendlies”在发音上跟“Friendless’’(没有朋友的)雷威易造成误解,或“Friendlie,二Friend(朋友)十lies(说谎)”,容易产生歧义。
透过现象看本质,“福娃”初译的主要问题是文化空洞," Friendlies”不能体现出“福娃”一词所蕴含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
奥运会吉祥物一般以东道主国有代表意义的动物形象为原型,历届奥运会主办国都力图借此盛会向世界展示其民族文化的魅力,精心选择吉祥物及其译名。
如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选择海狸作为吉祥物,其译名是“Amik",因为Amik是加拿大阿尔根金族印第安人对海狸的称呼,它代表友谊、耐心、宽容以及勤奋工作;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选择鹰作为吉祥物,它是卡通造型的代表作,以美国星条旗为背景,采用美国的代表色红、白、蓝,并穿着代表美国传奇人物(山姆大叔)的服装,其译名是“Sam"。
可以看出,任何一届奥运会吉祥物的译名都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译意,而是把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植人其中,只有把其放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才会爆发出无穷的活力。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它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福娃”初译“Friend-lies”体现了福娃所要表达的友谊含义,但其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特色却荡然无存。
文化负载词在四级考试汉译英中的翻译

文化负载词在四级考试汉译英中的翻译作者:简丽丽来源:《商情》2019年第45期【摘要】许国璋先生曾对文化负载词下过这样的定义:文化负载词是指语言系统中最能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词汇,反映了语言文化的系统差异以及词汇的语别特征。
简单来说,文化负载词就是饱含特定文化的词。
本文主要探讨文化负载词在四级考试汉译英中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 汉译英; 翻译技巧四级考试的汉英翻译题有很多都是与中国主题有关的文章。
文化词就成了最大的绊脚石。
我们先从考试中出现最频繁的人名、地名说起。
一、人名的翻译例:秦始皇译:QinShiHuang, the fist emperor of a unified China如果直接把“秦始皇”译成QinShiHuang,几乎没传递什么信息,只是把中文变成外国人读不懂的拼音,这样的翻译是无效的。
这时就需要补充一些信息the fist emperor of a unified China.在汉译英时要经常问这样的问题:如果这样译,对方获取的信息是什么?原文的信息传递过去了吗?如果没有,该怎么补偿?再如:林则徐译:LinZexu, government official of the Qing dynasty(1636-1911)and a key figure in the Fist Opium War在考试时,如果不知道怎么译“鸦片战争”,大可不必担心。
将之译为LinZexu, a Chinese official of the Qing dynasty(1636-1911)也可接受。
再者,如果你记不得清朝的起止时间,也可以不写,只要力所能及地提供该人物关键信息即可。
二、地名的翻译地名的翻译和人名相似,也要添加必要信息。
例1:离上海仅有几个小时路程的苏州和杭州市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
译:The cities of Suzhou and Hangzhou are only a few hours’drive from Shanghai.They represent China’s gardening architecture,and are called “Paradise on Earth”.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西方的人文地理,例如有些学生对美国的每个州和大城市都相当了解。
文化负载汉语新词语的英译探讨(精)

文化负载汉语新词语的英译探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汉语言中的新词新义不断涌现。
这些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人们精神和物质文明发展的见证,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汉语言文字的宝库。
如何将这些具有文化负载的新词语及时地翻译成准确、地道的外语,使圈外读者了解中国的国情与发展,从而弘扬中国文化,成为外语及翻译作者的迫切任务。
一、新词与新词翻译狭义的新词语,就是指新创造出来的词语。
广义的新词语,是指新创造的词语或从其他语言中、方言中、古词语中和行业语中借用过来的词语,也包括那些产生了新语义、新用法的固有词语。
无论是新造词语还是旧词赋新义,都无不体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社会文化信息,折射出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人们在新时代全新的生活理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开放、文化的多元,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必然不断地产生新词新义。
由于新词语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产生的,因而很多汉语新词语都负载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
要准确把握文化负载新词语的含义,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词语产生的文化语境,即把握新词语的文化意义。
那么新词的翻译也只有正确地传达原词语的文化意义,才能使译文读者准确理解原文作者使用该词语的真实意图,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二、文化负载汉语新词语的翻译策略要将文化负载汉语新词语翻译成英语。
就是要将汉语词语的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保留、反映在英语译文中。
当然,“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我们不顾源语和译入语之间在规约表达式上的差异,不顾译入语的文化语境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而把原文的一切信息都直译到译文中,那么必然会导致原文含义的丧失或者传达出原文没有的含义,最终导致译文读者对原作意欲传达的含义不解、异解或曲解”。
可见,要做好文化负载汉语薪词语的翻译,首先要准确理解汉语新词的文化内涵,即结合新词产生的特定社会文化语境,正确理解其明示意(explicitmeaning)与暗含意义(implicitmeaning),尤其是暗含意义。
略谈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

略谈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刘小安(苏州市职业大学外语系,江苏苏州215104)摘 要: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是翻译中的难点。
探讨了以异化原则为指导英译汉语文化负载词的一些策略:音译加意译、直译加意译以及释义,同时还需考虑文本类型和读者要求。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 英译; 异化; 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08)02-0096-02On Strategies of the C ΠE T 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ly -loaded WordsLI U X iao -an(Suzhou Vocational Univer 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0)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ly -loaded w ords into English is fairly difficult.The paper deals with strategies of dissimilation of the C Π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ally -loaded w ords ,namely transliteration with explan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explanation and paraphrasing.In the meantim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ype of the text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readers of the target language.K ey w ords :Chinese culturally -loaded w ords ; C ΠE translation ; dissimilation ; strategies收稿日期:2008-01-07作者简介:刘小安(1981-),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市职业大学助教,从事英语教育翻译方面的研究。
福娃改名引发的中英文化差异浅思

福娃改名引发的中英文化差异浅思◎唐文娟(湖南女子大学外语系湖南・长沙410004)摘要从2005年11月“福娃”国际译名“Friendlies”的诞生,到2006年10月国际译名更名为”Fuwa”,这个事件引起多方人士的争论,也引发不同领域,学术派别对文化、语言、国际交往等多方面的思考。
这次“福娃”更名事件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英文化差异的影响,具体在语言方面也得到了体现。
各种差异的存在,导致中国词汇进入英语还需依西方社会的接受程度、文化习惯而定,不宜太过“侵略性”,避免因为急于求进而缺少严谨过程的造词、用词。
关键词更名福娃语用能力中英文化差异启示一、“福娃”更名事件回顾最近看到一则消息:2005年11月发布以来曾一度受到争议的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国际译名“Friendlies”已于2006年10月正式更改,新的英文译名汉语拼音“Fuwa”正式启用。
细心的搜索,在奥运官方网站上发现,福娃宣传图片上的英文译名变成了“Fuwa”。
作为一个从事英语教学的专职教师,对此类的事件相对来说比其他人会多一点敏感。
回顾“福娃”诞生,的确许多风雨。
那么先看看为什么会在起初采用:“Friend-lies”这样的国际译名呢?返回当时的资料以及多方媒体的猜测来看,不外乎一下几点的寓意:1.该词是在“Friendly”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希望让外国友人听到这个词时都产生了“朋友,友谊”的联想,并有快乐、亲切和热情的感觉。
2.由于在体育领域有各种友谊赛(Friendly)的说法,因此也希望用这个名字让人产生对2008年奥运会的联想,再配合吉祥物的形态,寓意“福娃”热情邀请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来到北京参加这个友谊的盛会。
但是从后续的情况看,结果是让人遗憾的。
2005年福娃发布后,对这样的英文译名的准确性,质疑甚至反对声不绝,网络媒体充当了先锋的作用,大大小小的论坛都曾以“福娃国际译名是否恰当?”为题在网民中展开了讨论,反响盛大。
《黄帝内经》常用文化负载词英译

《黄帝内经》常用文化负载词英译《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典籍,包含了丰富的医学思想和理论。
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这些词汇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讨《黄帝内经》中常用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经典著作。
对于“气”这个词的英译是一个难点。
在《黄帝内经》中,“气”通常指“阳气”或“阴气”,是构成人体基本物质和维持生命的重要元素。
在英译中,可以使用“qi”或“vital energy”来表示。
例如,“气滞”可以翻译成“qi stagnation”,“气虚”可以翻译成“qi deficiency”。
对于“阴阳”这两个词的英译也十分重要。
在《黄帝内经》中,“阴阳”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对立物质,是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生命现象的两大基本范畴。
在英译中,可以使用“yin and yang”来表示。
例如,“阴阳失调”可以翻译成“disruption of the 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阴阳互根”可以翻译成“interdependence of yin and yang”.“五行”也是《黄帝内经》中常用的文化负载词。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属性,是解释自然界变化和人体生理病理的重要理论。
在英译中,可以使用“five elements”来表示。
例如,“五行相生”可以翻译成“the interaction of the five elements”,“五行相克”可以翻译成“the opposition of the five elements”。
对于“脏腑”这个词的英译也需要特别注意。
在《黄帝内经》中,脏腑是指人体内的器官和组织,包括心、肝、脾、肺、肾等。
在英译中,可以使用“zang-fu organs”来表示。
例如,“心悸”可以翻译成“palpitations of the heart”,“腹痛”可以翻译成“abdominal pn”。
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选择——以《中国文化读本》

182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选择——以《中国文化读本》英译为例程 君 成都理工大学摘要:文化负载词又称文化词汇,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而成为翻译的难点。
本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的研究成果,以《中国文化读本》英译作为具体案例,以目的论作为理论切入点,对于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选择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中国文化读本;目的论;翻译策略文化负载词又称文化词汇、文化内涵词、文化特有词、文俗负载词、文化空缺词、文化专有项、国俗语义等。
胡文仲把文化负载词与非文化负载词区分开来,认为文化负载词承载着民族文化信息,反映着深刻的民族文化。
[1]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汉语文化负载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征,被视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在翻译研究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与此同时,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独特性和意义的复杂性也使其英译面临着各种问题与不同程度的困难。
本文以目的论为视角,以叶朗《中国文化读本》作为案例,对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选择进行分析和归纳。
一、简介汉语文化负载词因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而成为翻译的难点,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得出关于文化负载词研究的相关论文有1000余篇,涵盖领域包括:翻译策略研究,文学文本解读,翻译理论视角研究。
关于翻译策略研究,学者们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如晏小花、刘祥清认为,汉英翻译中处理文化空缺现象时应本着文化平等的态度,适应文化交流的客观要求,尽量运用异化译法,将文化空缺词译成“中国英语”。
[2]王银泉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这个文化负载词为例,探讨了此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并指出,根据客观需要和现实目的,此类词语应在译语中适当保留原语中所蕴涵文化差异性的翻译策略。
[3]孟祥春从“裸婚”、“裸官”的英译出发,提出了汉语文化负载词的三种翻译策略,即直译、直译注释和阐释性翻译,他认为,策略本身并不具有绝对的优劣,译者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应取决于语境、语体、目的等多种因素。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这部作品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北京城南的生活画卷,其中包含了许多富有文化内涵的负载词。
这些负载词的翻译,对于传递原作的情感、意境和历史背景至关重要。
在英译本中,负载词的翻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保留原文和解释性翻译。
保留原文的方法在传递原文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方面具有优势,但有时可能导致读者理解困难。
解释性翻译则更注重在目标语言中传达原文的含义,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损失原文的文化特色。
例如,在《城南旧事》中,“胡同”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负载词。
在英语翻译中,直接保留了“hutong”这一词汇,保留了原文的文化色彩。
然而,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英语读者来说,可能需要在注释中对其含义进行解释。
另一个例子是“洋车夫”。
在英语翻译中,这个词被翻译为“rickshaw puller”。
虽然这样的翻译在语法上没有问题,但“rickshaw puller”并不能完全传达“洋车夫”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
在这个情况下,解释性翻译可能更为合适,例如将“洋车夫”译为“taxi driver”,并在注释中解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
《城南旧事》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大体上成功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和情感。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直接保留原文可能会导致读者理解困难,而解释性翻译则可能更好地平衡文化差异和读者理解。
对于翻译者来说,如何在保留原文文化特色的同时,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仍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对于希望进一步研究《城南旧事》英译本的读者,建议阅读由台湾的版本,其中包含了许多有关负载词翻译的注释和背景信息。
这些注释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也可以对比不同版本的英译本,以获取更全面的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作品的机会。
《城南旧事》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是成功且富有启发性的。
它们不仅传递了原文的情感和意境,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