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复习学案(修改).
第十章 浮力 复习学案

第十章浮力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浮力,知道浮力产生原因。
2、能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3、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学习过程:学习活动(一)阅读教材P49——52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浸入或中的物体受到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浮力方向是,施力物体是。
3、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公式。
4、F浮= —。
5、浮力大小和、因素有关。
学习活动(二)阅读教材P53——56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公式F浮= = 。
2、V排是指,和物体体积的关系是。
3、比较浮力大小:同样重的铜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 受浮力大,同样重的铝块和铜块,都浸没在煤油中,受浮力大,同样重的铝块和铜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铝块浸没在水中,浮力大。
学习活动(三)阅读教材P57——60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实心物体放入液体中时,重力浮力,物体下沉,物体密度液体密度;重力浮力,物体悬浮,物体密度液体密度;重力浮力,物体上浮,物体密度液体密度,最终漂浮在液体表面。
2、悬浮和漂浮相同点是,不同点是。
3、钢铁做的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利用方法,增大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当轮船从江里驶入海里,不变,等于,变大,变小,所以轮船上浮一些。
轮船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
4、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工作原理是漂浮在不同液体中,重力不变,等于,液体密度越大,越小(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小),所以越往下示数(越大、越小)。
5、潜水艇通过改变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课堂检测1、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重力为10牛的金属块浸入水中,如果金属块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牛,此时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为牛。
如果将金属块全部浸没水中(金属块不接触容器底部),则金属块所受浮力大小为牛,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牛。
2、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物体C与A、B体积相等,将它们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13所示。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九章《浮力》一节,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浮沉条件的判断。
3. 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浮沉条件的判断及浮力的计算。
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装置、物体浮沉实验器材。
学具:直尺、计算器、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浮力演示装置,展示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与物体浮沉的关系。
2. 知识回顾(10分钟)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浮力计算、浮沉条件判断的例题,强调解题关键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 课堂小结(5分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求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判断题:判断下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2. 答案(1)浮力计算题答案。
(2)判断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浮力知识的课外书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浮力知识,并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细节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详细说明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知浮力的存在,从而深入理解浮力的概念。
2. 利用图示和数学推导,详细解释阿基米德原理,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例题讲解的细节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涵盖浮力的计算、浮沉条件的判断等知识点。
九年级浮力复习学案

浮力复习导学案A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能说出浮力的概念,准确叙述浮力产生的原因。
2.通过复习,能熟练说出阿基米德原理,并会运用其原理熟练解题。
3、通过复习,能说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并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一、知识梳理1.浮力定义:浸在____________里的物体受到____________对物体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阿基米德原理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阿基米德原理阐明了浮力的三要素:浮力作用点在_________________上,其方向是____________,其大小F浮=___________。
(2)“浸在”既包括物体全部体积浸入液体里即浸没,也包括部分体积浸在液体里。
(3)“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和物体的体积V物,它们在数值上不一定相等。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则V排=V物,此时,物体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当物体只有部分体积浸在液体里,则V排<V物,此时V物=V排+V露。
(4)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跟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而与物体自身的重力、体积、密度、形状无关。
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5)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F浮=G排=ρ气gV排,浸在大气里的物体,V排=V物。
3.正确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1)从物体受力情况看: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①当F浮>G物时,物体________,物体在上浮过程中受非平衡力作用,当物体部分露出液面后,其所受浮力随其露出液面部分体积的增加而减小,直至F 浮与G物相等,物体________在液面上。
②当F浮=G物时,物体_________在液体内部任何深度,受一对平衡力作用,。
③当F浮<G物时,物体_________,物体在下沉过程中受非平衡力作用,直到物体与容器底接触后,才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此时G=F浮+F支。
浮力复习学案

初四物理《浮力》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浮力,知道阿基米德原理;2、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会求浮力大小;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4、运用浮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二、复习重难点:1、浮力产生的原因2、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3、物体的浮沉条件三、复习过程板块一认识浮力(一)知识点:1、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两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即:F浮=F向上-F向下2、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3、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4、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5、测量:F浮=G-F拉(二)自我检测题一1、如图1所示,浸没在水中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为图中的方向(选填序号),这是因为。
2、如图2所示,双拱桥中间的桥墩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是10m3,它受到的浮力是N3、如图3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浸在水中的深度为6cm,则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a,压力为N,此时受到浮力为N。
4、如图4所示,物体在水中全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N.板块二阿基米德原理(一)实验回顾:如图5甲所示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示意图(1)你认为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和____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N;步骤和____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 N。
(3)通过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4)图5乙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
分析图象,可得关于浮力大小的初步结论:①物块浸没前,_______,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②物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无关。
(二)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3、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4、适用范围:适用于液体或气体(三)自我检测题二1、如图6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

《浮力》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九章《压强与浮力》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浮力的计算及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定义,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能够分析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
3. 学会运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解决有关浮力的计算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浮力的计算。
难点:浮力计算公式的应用,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物体浮沉实验器材。
2.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浮力演示装置,展示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讲解浮力的概念,推导阿基米德原理。
3. 随堂练习(1)判断不同物体的浮沉情况,并解释原因。
(2)计算给定物体的浮力,并判断其浮沉。
4. 知识点讲解(1)浮力的计算方法。
(2)浮力公式的应用。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探讨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更多影响因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和答案解析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应放在浮力的基本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以及浮力的计算方法上。
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观察中抽象出浮力的计算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实验现象,详细解释浮力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深入剖析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图示和实例使学生理解。
中考浮力复习课导学案

(2)石块完全浸没后,再下降,使深度增加时,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石块受到的浮力,(变大,变小,不变)
(3)实验现象说明浮力与有关,与无关。
问题2:测量排开液体重力的方法
交流:如何测量G具体描述)。
先增大,后减小B.先增大,后不变C.先不变,后增大D.一直增大
3.(2014•济宁)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 B.质量为3kg
C.体积为10cm3D.密度为3.0×103kg/m3
2、影响因素:浮力的大小只与和有关。
合作探究
导学过程:
“曹冲”称象的故事你知多少?
如图展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曹冲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
请思考相关问题:
1.大象受到了什么力?作图说明。
2.2.大象为什么没有沉下去?如果没有船呢?-
3.曹冲为什么要记下“吃水线”,这与大象体重有什么联系?
物块3
0.45
0.35
0.3
0.5
0.15
0.15
根据实验器材和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题目:
(1)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把物块1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3)由本次实验可确定,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无关.(多选题,只填写字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复备栏
学生笔记栏
自主学习
阿基米德原理复习导学案

文档阿基米德原理复习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主要包括: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浮力、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移与排开液体的关系,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其应用;2. 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其应用;难点:如何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浮力实验器材(如浮力计、物体、液体等);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浮力实验器材进行一个简单的浮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 知识讲解:(1)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力。
(2)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移与排开液体的关系。
(3)阐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如何计算物体的浮力,以及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如何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以及如何利用浮力原理设计相关的应用产品。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实验中观察到的浮力现象,并将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表格中。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阿基米德原理1. 定义: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力。
2. 原因: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移与排开液体的关系。
3. 应用:计算物体的浮力,设计相关应用产品。
七、作业设计:(1)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浸入水中,水位上升了10cm;(2)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浸入酒精中,酒精位移了50cm³。
答案:(1)浮力大小为2N;(2)浮力大小为2.5N。
浮力 复习课 学案

F 1F 2 F 3 F 4浮力 复习课一、浮力产生的原因:练练:当水位上升时,右图中桥墩有受浮力吗?又如何变化?二、如何测浮力的大小?巩固练习: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 ,浸在水中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3 N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 N. 你还能求出哪些物理量?三、阿基米德原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 ,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小等于 ,实验的结果是: 。
大量实验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 。
这便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四、物体的沉浮条件GF 拉 F 浮受力分析:F 浮+F 拉=G得:F 浮= G — F 拉词语解释:(1)上升: (2)下沉: (3)漂浮: (4)悬浮: (5)沉底: (6)浸没: (7)浸入: 【重点知识】浮沉条件:例1 把一个苹果(ρ苹果<ρ水)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中,苹果静止时将处于_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若苹果受到的重力为1.5N ,则从桶中溢出的水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例2(07年福州)一长方体铁块的1/2体积浸入水中时,它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2N ,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举一反三:1、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A.甲B.乙C.丙D.丁2、 (2005梅州市)一艘远洋轮船装上货物后,发现船身下沉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船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身相对于水面将 (填“上浮”、“下沉”或“不变”)。
3、一个均匀圆柱体悬浮在液体中,如果把圆柱体截为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再放入该液体中,则 A .两部分都上浮 B .两部分都悬浮C .体积大的上浮,体积小的下沉D.体积小的上浮,体积大的下沉4、把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将它全部浸没在密度为0.85×103千克/米3的某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零,求此物体的密度?【疑难诠释】漂浮和悬浮的区别:1、它们在液体中的位置不同,悬浮的物体可以静止在液体内部任何地方,而漂浮的物体静止在液体表面;2、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V排=V,处于漂浮状态的物体V排<V;3、如果物体是实心物体,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处于漂浮状态的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复习
考试内容及要求:
1、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B
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A
考点聚焦
考点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的力叫浮力。
2.方向:
【演示】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
3.称重法测浮力: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把物体浸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F示,则浮力F浮=
4.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周围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而产生的,即F浮=
5、探究: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1猜想假设: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等因素有关.
(2设计实验
(3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和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大,浮力就。
学生活动:
1、一重为 9.8 N 的物体,浸入水中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的示数为 9.2 N ,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N 。
2、一位跳水运动员从他刚接触水面到逐渐浸入水面以下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浮力随深度h 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考点二阿基米德原理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物体重力G 物体浸没后测力计示数F 排开水和小桶总重力G 1 空小桶重力G 0 分析归纳: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 ;排开水的重力G 排= ,对比两者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这就是著名的。
表达式: 适用范围:适用于物体受到液体(气体的浮力
说明: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大小与、有关,与物体本身的材料、体积、形状、密度、在液体中的深度、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
学生活动:
1、如图所示,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铅球、铁球、铝球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
A .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浸入液体的深度最大
B .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的密度最大
C .铅球、铁球、铝球受的浮力一样大
D .因素太多,无法判断
2、(2013•皇姑区二模小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阿基
米德
原理
”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四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F 2、F 3、F 4之间的
大小关系是(
A. 1432F F F F -=-
B. 41F F = 32F F =
C. 4321F F F F ===
D. 上述结论都不正确 3、【2010 常德】一个重15N ,体积为13dm 的小球,用手抓住将它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小球将下沉,它受到的浮力是 N 。
(g 取10N/kg
4、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5N 。
当把零件浸没在密度为33/108.0m kg ⨯的油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6.6N ,金属零件的体积有多大?
5、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1上述四种情况, 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最小浮力为 N .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有关. (3做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4由以上的探究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