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意志与既定命运的对抗
《彷徨》: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对抗

彷徨: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对抗1. 引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自由意志与命运一直是备受争议和探讨的话题。
《彷徨》是一部深入探索这一主题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对抗,并提供一些思考。
2. 自由意志的定义与重要性自由意志指的是个体拥有独立思考和行动决策的能力。
它被视为人类最宝贵的特点之一,赋予了我们选择和塑造自己生活道路的能力。
3. 命运的概念和限制命运被认为是超越个体掌控范围,注定或预定个体经历特定事件或走上特定道路的力量。
它可以通过外部因素、社会环境、遗传基因等方式来施加限制。
4. 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对立关系自由意志和命运似乎截然相反,一个强调选择权和决策能力,而另一个强调过去和未来都受到某种必然性支配。
4.1 自由意志背后存在的困境和挑战•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会对我们形成某种程度的影响,限制了我们可能做出的选择。
•心理障碍和疾病:一些心理障碍或疾病可能导致个体行为受限,使其无法全面行使自由意志。
•外部压力和约束:来自家庭、社会或政治体系的外部压力和约束也可以削弱个人自由意志的发挥。
4.2 命运背后存在的启示和争议•命中注定还是机遇之门:有人相信每个人都有特定的命运,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命运只是一个幻觉,实际上是机遇和偶然性在起作用。
•命运作为激励因素:有些人将命运视为别人眼中看待自己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从而激励他们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5. 自由意志与命运如何相互作用?虽然自由意志与命运似乎存在着对抗关系,但它们也可以相互影响并共同塑造我们生活中的决策过程。
•自由意志塑造命运:我们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决策,能够引导并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向。
•命运限制自由意志:在一些情况下,外部因素可能会给予我们极大的限制和压力,使得我们只能做出有限的选择。
6. 结论《彷徨》这部作品引发了对自由意志与命运关系的深入思考。
尽管它们看似对立,但它们也相互影响并交织在人类生活中。
理解和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并更加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和命运做抗争优秀作文

和命运做抗争优秀作文和命运做抗争命运,一个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的词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或许有些人命运坎坷,而有些人命运如意。
生活中常有人把自己的挫折归咎于命运的不公,但是是否真的只能听天由命呢?在我看来,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和奋斗来与命运做抗争。
首先,与命运做抗争需要积极面对挑战。
命运往往并非一帆风顺,它常常伴随着各种困难和挫折。
然而,如果我们选择逃避或者抱怨,那么命运就会像无情的潮水一样把我们推向深渊。
相反地,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挑战,积极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与命运展开较量,找到一条破解困境的路径。
其次,与命运做抗争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命运常常变幻莫测,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但是,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要坚持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因为只有保持了积极的心态,我们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希望的光芒,才能在命运的逆境中找到突破的机会。
所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要保持一颗乐观的心,用积极的心态来与命运抗争。
再次,与命运做抗争需要拥有坚定的意志力。
命运常常是残酷的,在我们前进的路上会种种困扰和阻碍。
但是,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意志力,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挫折。
意志力是我们内心的驱动力,它能让我们在命运的洪流中稳操胜券。
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时刻保持对目标的执着,用坚定的意志力来与命运对抗。
最后,与命运做抗争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
命运常常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
如果我们停留在原地,不去努力学习和成长,那么我们将很难与命运抗争。
相反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我们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完善自己,以应对命运给予我们的考验。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不能仅将其归咎于命运的不公。
只有勇敢地与命运做抗争,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现真正的自己。
无论挫折多大,困难多少,只要我们积极面对,保持积极的心态,拥有坚定的意志力,并不断学习和成长,就一定能够与命运抗争并最终获得成功。
与命运抗争作文(通用17篇)

与命运抗争作文与命运抗争作文(通用1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与命运抗争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与命运抗争作文篇1或许,一个人自生下来开始,就注定了,要与命运对抗。
活,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为了爱自己,关心自己的人而活。
记住,我们的命不是自己独占的,这很自私,我们的命,不可能随意浪费,因为,这条命,是因为别人的爱,才会闪闪发光。
我们的,命还属于爱自己的人。
许多人,会认为这并不可能,当在孤单绝望出徘徊时,生活遍没了意义,这样的生活,没人会眷恋,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于命运对抗!袭云过后是艳阳,明天,总会有希望!每个人的命都是宝贵的,可当这个人没了活下去的信念,没了与命运抗争的纯洁灵魂,这个人……不过是一只瑟瑟发抖的可怜虫。
猪,是大多数人眼中最为卑贱的东西,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比得过这小小的猪喃?猪的命运或许是可悲的,可,它却会和命运抗争!在板凳上,它在不停地挣扎,它深知,就算我命中注定葬身,可是,我也要做最后一丝拼搏,我不是一个懦弱的生命体!这,是活下去的信念,是与命运拼搏的勇气!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求生本能,没什么好了不起的。
哼,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生物面前,又有多少这些高贵的人们能抵抗?在遇到困难时,又有多少人站出来,大胆得说:“没问题!”困难,挫折,是肯定会有的,不过,要学会和命运抗争,只要还有值得自己活下去的人,只要还有支持自己活下去的信念,有坚持下来的勇气,你永远是生活的强者,你永远,都会在希望和阳光下奔向前方的曙光!与命运抗争作文篇2这是大学毕业临走时,前来为我们送行的老师给我们讲的一则寓言故事。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
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力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加倍地扩大着。
人的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对立

人的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对立人类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自由意志与命运的争斗。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由的思想和行动,但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命运的束缚和限制。
这两者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塑造了人类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自由意志是指人类的自主选择能力和决策权。
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通过自由意志,人们可以追求自己心灵的坦荡和内心的满足。
自由意志赋予了人们表达个性和独特魅力的能力,使他们在思想和行动上独立自主。
通过自由意志,人们能够选择自己想要的职业、结交朋友以及追求生活的目标和意义。
然而,与自由意志相对立的是人的命运。
命运是指人类所生活在的社会环境和个人与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命运是一种无法预知和控制的力量,超越了人们的努力和选择。
人类的生活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如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地域环境等。
这些因素乃至天灾人祸都会对人们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命运面前,个人的自由和选择变得微不足道,甚至有时候不堪一击。
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对立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和思考。
首先,我们如何权衡自由意志和命运之间的关系?有些人认为自由的意志可以主宰命运,他们相信努力可以扭转命运的轨迹。
这种观点下,个人努力和选择的重要性被强调,人们会更加积极地拼搏和追求。
然而,也有人认为命运决定了人类的一生,任何努力都可能被命运所束缚。
这种观点下,人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能为力和自责。
其次,自由与命运对立也引发了对人格塑造的思考。
当自由意志和命运相互交织时,人们要如何平衡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界环境?有些人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和打击,但他们依然保持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然而,也有人因为命运的挑战而感到沮丧和颓废,无法摆脱困境。
人们的性格和态度会在自由意志和命运之间承受严峻的考验。
最后,自由意志与命运对立也引发了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在自由的选择与命运的限制之间,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有些人通过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来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使命和价值。
自由意志与命运之争

自由意志与命运之争自由意志与命运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重要课题。
无论是哲学家、科学家还是普通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探讨过这个问题。
自由意志代表着人类的选择和决策能力,而命运则意味着一切都被注定,无法改变。
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既有相互制约,也有相互影响。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由意志与命运的争论呢?一方面,自由意志是人类价值的体现。
人们自由地选择、决策和行动,可以追寻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个人的幸福。
自由意志是人类的尊严所在,它赋予我们独特的人格,使我们成为独立思考的个体。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决策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价值。
自由意志的存在让我们能够在生活中体验到自主和创造的喜悦,而命运的约束则可能减少这种乐趣。
然而,另一方面,命运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人的命运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个人的基因、环境、社会和历史等等。
无论多么努力,我们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和家庭背景。
有时候,即使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但结果却并非我们所期望,这就是命运的力量。
无论是天灾人祸还是人际关系,都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
自由意志面临着命运的限制,我们必须深入思考我们是否真的拥有足够的自由。
事实上,自由意志与命运的争论远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其实,两者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自由意志使我们能够做出决策和选择,而命运则提供了一种框架和背景。
自由意志存在于一个命运的背景下,它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认知和不断学习来理解自己的命运,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自由意志与命运的辩论中,我们需要理解自己的定位。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学会如何面对和应对命运的挑战。
即使我们无法完全改变命运,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和决心在命运的制约下追求自由。
我们可以接纳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可以通过积极的行动来改变自己的未来。
这就是在自由意志和命运之间寻找平衡的关键。
总之,自由意志与命运之争是人们存在的核心问题之一。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它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
文学作品内的自由意志与命运决策

C语⾔程序设计第三版微课版,C语⾔程序设计(第3版微课版)⽬ 录第1章 C语⾔概述 11.1 程序及程序设计语⾔ 11.1.1 程序及程序设计 11.1.2 程序设计语⾔ 21.2 C语⾔的发展及特点 31.2.1 C语⾔的发展概述 31.2.2 C语⾔的特点 41.3 C语⾔程序的基本结构 51.4 C语⾔字符集、标识符和关键字 91.4.1 C语⾔字符集 91.4.2 C语⾔标识符 101.4.3 C语⾔关键字 111.5 C语⾔程序的开发环境 121.5.1 Visual C++ 6.0集成开发环境介绍 121.5.2 在Visual C++ 6.0环境下建⽴和运⾏C语⾔程序的步骤 13本章⼩结 16易错提⽰ 17习题1 17第2章 C语⾔数据类型和表达式 202.1 C语⾔的数据类型 202.1.1 整型数据 212.1.2 实型数据 232.1.3 字符型数据 242.2 常量和变量 272.2.1 常量 272.2.2 变量 292.3 运算符和表达式 322.3.1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322.3.2 赋值运算符与赋值表达式 332.3.3 ⾃增⾃减运算符和⾃增⾃减表达式 342.3.4 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35 2.3.5 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 36 2.4 数据类型转换 372.4.1 ⾃动转换 382.4.2 赋值转换 382.4.3 强制转换 402.5 位运算 402.5.1 位运算概述 412.5.2 按位取反运算 412.5.3 移位运算 412.5.4 按位与、或和异或 42本章⼩结 43易错提⽰ 44习题2 44第3章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493.1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493.2 C语⾔的语句 513.3 格式化输⼊/输出函数 523.3.1 格式化输出函数printf() 53 3.3.2 格式化输⼊函数 563.4 字符输⼊/输出函数 593.5 程序设计举例 61本章⼩结 64易错提⽰ 65习题3 65第4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714.1 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 71 4.1.1 关系运算符 714.1.2 关系表达式 724.2 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 72 4.2.1 逻辑运算符 724.2.2 逻辑表达式 744.3 if语句 744.3.1 单分⽀if语句 754.3.2 双分⽀if语句 774.3.3 多分⽀if语句 784.3.4 if语句的嵌套 814.4 switch语句 834.5 程序设计举例 86本章⼩结 89易错提⽰ 89习题4 90第5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985.1 while语句 995.2 do-while语句 1035.3 for语句 1045.4 for语句与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较 107 5.5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1085.5.1 break语句 1085.5.2 continue语句 1095.5.3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区别 1115.6 循环的嵌套结构 1125.6.1 双重循环的嵌套 1125.6.2 多重循环的嵌套 1145.7 程序设计举例 115本章⼩结 123习题5 123第6章 数组 1346.1 ⼀维数组 1366.1.1 ⼀维数组的定义 1366.1.2 ⼀维数组的引⽤ 1386.1.3 ⼀维数组赋初值 1396.1.4 ⼀维数组的应⽤ 1416.2 ⼆维数组 1496.2.1 ⼆维数组的定义和注意事项 1496.2.2 ⼆维数组的引⽤ 1516.2.3 ⼆维数组的赋值 1526.2.4 ⼆维数组的应⽤ 1536.3 字符数组 1586.3.1 字符数组的定义 1586.3.2 字符数组初始化 1596.3.3 字符数组输⼊输出 1616.3.4 字符串处理函数 1636.4 程序举例 168本章⼩结 173易错提⽰ 173习题6 174第7章 函数与编译预处理 1857.1 模块化程序设计 1867.2 定义函数 1887.2.1 标准库函数 1887.2.2 函数的定义 1897.3 函数的调⽤ 1917.3.1 函数调⽤形式 1917.3.2 函数调⽤⽅式 1927.3.3 函数调⽤过程 1957.3.4 函数调⽤结果的返回 1967.4 函数间数据传递 1987.4.1 普通变量作为实参的值传递 199 7.4.2 数组名作为实参的地址传递 201 7.4.3 字符串作为实参的传递 2027.5 函数的嵌套调⽤ 2037.6 递归函数与递归调⽤ 2067.7 变量作⽤域与存储⽅式 2137.7.1 变量作⽤域 2137.7.2 变量的存储⽅式 2177.8 编译预处理 2207.8.1 宏定义 2207.8.2 ⽂件包含 2237.8.3 条件编译 225本章⼩结 227习题7 228第8章 指针 2378.1 指针与指针变量 2378.1.1 指针的概念 2378.1.2 指针变量 2398.1.3 指针变量的定义 2398.1.4 指针变量初始化 2408.1.5 指针运算符 2418.1.6 指针运算 2438.1.7 多级指针 2478.2 指针与数组 2478.2.1 ⼀维数组元素的指针访问 248 8.2.2 ⼆维数组元素的指针访问 253 8.2.3 指向⼀维数组的指针 2588.2.4 指针数组 2618.3 字符指针与字符串 2648.3.1 字符串的表现形式 2648.3.2 ⽤字符指针处理字符串 266 8.4 指针与函数 2698.4.1 指针作为函数参数 2698.4.2 指向函数的指针 2708.4.3 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2728.4.4 带参数的main()函数 2738.5 动态指针 2748.6 指针程序设计举例 276本章⼩结 279易错提⽰ 280习题8 281第9章 结构体与共⽤体 2909.1 结构体的概念 2909.1.1 结构体类型的定义 2909.1.2 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 291 9.1.3 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引⽤ 295 9.1.4 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初始化 298 9.2 结构体数组与链表 2989.2.1 结构体数组的定义与引⽤ 298 9.2.2 结构体数组初始化和应⽤ 300 9.2.3 链表 3009.3 共⽤体的概念 3079.3.1 共⽤体类型的定义 3079.3.2 共⽤体类型变量的定义 3089.3.3 共⽤体类型变量的引⽤ 3099.4 程序设计举例 311本章⼩结 316习题9 316第10章 ⽂件 32410.1 ⽂件的概述 32410.1.1 ⽂件的分类 32410.1.2 ⽂件的缓冲区 32510.1.3 ⽂件的存取⽅式 32610.1.4 ⽂件类型的指针 32610.2 ⽂件的常⽤操作 32710.2.1 ⽂件的打开与关闭 32710.2.2 ⽂件的读写 32910.2.3 ⽂件的定位 33510.2.4 ⽂件的其他操作 337本章⼩结 338习题10 338第11章 综合实训 34111.1 简单的银⾏⾃动取款机系统 341 11.1.1 问题描述 34111.1.2 总体设计 34111.1.3 详细设计 34211.1.4 设计代码 34911.1.5 系统运⾏界⾯ 35411.1.6 系统测试 35711.2 学⽣成绩管理系统 35711.2.1 设计要求 35711.2.2 设计架构 35711.2.3 设计⽅法 35911.2.4 代码设计 36211.3 电话簿管理系统 36211.3.1 设计要求 36211.3.2 设计架构 36211.3.3 设计⽅法 36311.3.4 代码设计 36511.4 综合实训题⽬ 365附录I 常⽤字符与ASCII码对照表 367附录II C语⾔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向 368附录III 常⽤C语⾔库函数 369参考⽂献 373。
对抗命运命运对于个体与抗争的挑战

对抗命运命运对于个体与抗争的挑战对抗命运:命运对于个体与抗争的挑战命运,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力量和无奈的感慨。
每个人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掌控,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成功还是失败,命运往往将我们推向各自的道路。
然而,正是在与命运的对抗中,我们才能展现出个体的力量和抗争的勇气。
首先,命运迫使我们面对各种挑战,从而激发个体的潜能和能动性。
命运并非总是予人完美的局面,而常常以挫折和困境的形式呈现。
这时,只有通过抗争,我们才能够超越困境、战胜挑战。
上世纪初的美国作家欧·亨利就曾写过一篇名为《托尔斯泰和钢铁战士》的故事,道出了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抵抗和奋斗。
故事中的主人公托尔斯泰是一个身体残疾的年轻人,但通过自学与不懈努力,他成功地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程师。
正是命运的抬手,激发了他的斗志和奋进之心。
其次,抗争使个体在命运面前获得力量和自主性。
有时,人们会觉得命运对于个体来说太过强大,无法左右其中的变化。
然而,正是通过抗争,我们才能重新夺回自己的掌控权。
比如,著名的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一个意志坚强的人,纵然在命运之手下,亦能将之延迟并且减轻。
”这意味着,即使面对命运的不幸,个体仍然可以通过抗争改变命运的走向。
当我们具备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时,即使命运摆布,我们也能够发挥自己的力量,顺利度过难关。
最后,个体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命运并非永远给予我们美好的事物,而是通过考验和挑战来检验我们的能力和品质。
只有在与命运的对抗中,我们才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不凡,不断成长和发展。
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一个不曾受过挫折的人,绝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我们需要感谢命运的考验,它们让我们变得坚强、从容,并最终成为更好的人。
综上所述,个体与命运的对抗是一场持久而必要的挑战。
在挫折和困境面前,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抗争并奋斗,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未来。
正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我们无论是获得力量、实现自主,还是成长和发展,都能够展现出个体的力量和抗争的勇气。
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命运与自由意志的较量

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命运与自由意志的较量简介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作家之一,他的悲剧作品以其深刻揭示人性内在矛盾而闻名于世。
其中一个重要主题是命运与自由意志的较量。
本文将探讨莎士比亚悲剧中角色所面对的命运和自由意志之间的对抗,以及这种冲突对故事发展和角色性格塑造的影响。
命运:不可避免的力量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中,命运常常被描绘为不可抗拒、不可避免的力量。
角色们通常会被命运推向他们无法改变或逃避的结局。
例如,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注定要面对父亲被谋杀、母亲再婚以及自己最终走向死亡的命运。
类似地,在《麦克白》中,麦克白通过谋求王位,最终为其野心付出了惨重代价。
自由意志:人的选择与行动尽管命运在莎士比亚悲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自由意志也是不可忽视的。
角色们能够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改变命运的走向。
他们面临决定时常常被道德、信仰、欲望等因素所纠缠,这些复杂的内心斗争塑造了他们的性格,并直接影响了故事的发展。
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位主人公不顾家族世仇和社会压力,选择彼此相爱,并最终走向悲剧结局。
在《奥赛罗》中,奥赛罗因为误信他人言论而陷入疑神疑鬼之中,最终导致自己错杀妻子。
这些角色的选择和行动直接引发了剧情进一步发展和悲剧结局。
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对抗在莎士比亚悲剧中,命运与自由意志常常形成对抗关系。
角色们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命运却似乎总是对他们不利。
这种冲突营造了紧张和悲剧性的氛围,并引发观众对人类命运的深思。
此外,莎士比亚也通过角色的内心独白和情感表达展示了他们对于命运与自由意志之间关系的思考。
这些思考使得角色更加丰满、真实,并引发观众对自身命运和选择的反思。
结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命运与自由意志较量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主题。
通过描绘角色在命运和自由意志之间挣扎的过程,莎士比亚呈现了人性中存在的矛盾和复杂性。
观众也因此被迫面对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偶然与必然,并思考人类是否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意志与既定命运的对抗
作者:张智聪
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10期
【摘要】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哲学思考充斥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在他的代表作《奥狄浦斯王》里,他认为命运是不可抗争的,同时又要求人应具有独立的意识,但人一旦拥有个人意志,必定会像奥狄浦斯王一样狂妄自大,甚至僭越神权,企图以个人意志与既定命运对抗,只会令自己陷入无尽痛苦的深渊。
奥狄浦斯王只是人类的一个缩影,过分强调个人意志,改造自然,满足人类欲求,这条悖逆命运道路下导致的混乱现状正是被命运惩罚的结果。
【关键词】《奥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命运;个人意志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0-0020-02
《奥狄浦斯王》讲述了奥狄浦斯运用智慧抗争自己弑父娶母的命运,由于过分相信个人意志,最终难逃命运的惩罚。
这部剧强调命运具有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力量。
在古希腊浓郁的神话氛围和天然的哲学土壤中诞生了一批戏剧经典,索福克勒斯更像是集前人智慧于一身的伟大剧作家,将戏剧与哲学思考有机契合。
他“既相信神和命运的无上威力,又要求人们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前者已经无上权威,那人们再富有独立精神和个人意志又有何用处?索福克勒斯看似有一个公允的表态,平衡了古希腊末期人与神之间的尴尬关系,当时人的价值逐渐被提高,神权逐渐被人的智慧和理性消解(在埃斯库罗斯的奥瑞斯提亚三部曲,特别是《福灵》中,也被充分反映),但面对这种处境,索福克勒斯的态度是对当时时代的无奈,人既然会觉醒,自然再也不会沉睡,那就让一切顺其自然,当发现人的行为是错误的时候,勇敢承担责任吧。
所以,奥狄浦斯不会死,刺瞎那双只能看到事物表面的眼睛,跪在神灵的脚下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反倒使该剧具有了很强的积极意义。
一、《奥狄浦斯王》中的人与命运
《奥狄浦斯王》中,主人公以为只要勇于反抗厄运,遵循俗化的价值规定,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恰恰是他生命中的这种有意识的努力和追求,令他陷入被动。
但是,他不知人企图通过个人意志走出既定的命运,犹如用自己的双手从泥地中将身体拔起一样无法实现。
就在他用自身的力量来反抗弑父娶母的命运时,一切都应验——执着追求自身价值并试图穷尽世界的永恒和无限的英雄人物,悲剧命运是注定的。
伊奥卡斯特为躲避诅咒以救他的丈夫拉伊奥斯,在刚诞下奥狄浦斯后便将他的双足跟部钉在一起,命牧人弃于山间,但婴儿被送给了科任托斯的牧人,后又被当地国王收养,长大后伴随着对知识的掌握,使奥狄浦斯成为了特拜城的王——一个诚实正直、勇敢睿智的男人。
人类的知识代表了人类日益增长的理性对抗自然世界的能力以及对于诸神的独立性,它是人类脱离
诸神后唯一的生存资源。
①十几年后,特拜城爆发瘟疫,充满智慧的奥狄浦斯无法窥视自然中隐藏着的秘密,看着城邦遭到责难却无能为力,他拥有的知识在此刻是可笑的。
人类知识无法穿透自然世界,自然中总是存在着隐秘的、不可测知的领域与事物,它们拒绝人类理性之光的照亮,排斥知识的表现与呈现。
②待妻舅克瑞昂求得神示:若要止住瘟疫,必须毁掉杀害已故国王的凶手,但凶手的踪迹难以觅得。
于是又请来盲眼先知特瑞西阿斯,他却道出了新王会弑父娶母的预言,相信父母还活在科任托斯的奥狄浦斯闻后大怒,怀疑妻舅买通先知图谋篡位,他企图再次通过知识和力量脱离既定的一切,但最终惨遭命运玩弄。
偶然控制着我们的一切,人类无法认知,奥狄浦斯在偶然与机遇中存活下来,使他认为自己是命运的宠儿,科任托斯国王给他丰沛的生活、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女神赫拉有意安排的,为神意,人面象征智慧与知识)的解答以及特拜城人民的拥戴都是偶然与机遇的结果,奥狄浦斯开始怀疑命运的真实性,先知体系在他的知识面前逐渐被消解掉,也正是这些令奥狄浦斯坚信自己就是命运的主人,甚至比神的智慧更胜一筹。
而他的高傲与盲目自信恰在于对自己根源的无知,既不能看到自己的根源也无法分清自己的父母,人来自肮脏的泥土,应该明白自己的软弱性,尊重自然并努力理解与其建构正确关系。
而智慧,尤其是狄奥尼索斯的智慧,乃是一种反自然的可怖之事,谁若通过自己的知识把自然投入到毁灭的深渊之中,他自己也就必须经历自然的解体。
③奥狄浦斯的悲剧正是因为没有正确认识人与命运的关系,放弃了对神权的敬畏和信仰,从而导致一切失序。
二、“无节制的人性释放出恶的本能”
索福克勒斯所说的“命运”的客观依据就是自然规律,奥狄浦斯的命运,同时也象征着人类自己的命运,人类将如何面对世界、面对自然,还是一意孤行地满足个人欲求,这些问题应该重新思考:命运——世间万物恒定的规律,是人类不可改变并且应该受到尊重的,一切行动要按照规律去实现,就像其他物种一样,谦虚面对自然,不要妄想凌驾于规律之上。
从这点来看,人类已经“僭越神权”了,这个“规律”并不是人类创造的,在人类存在之前规律(命运)就已经存在,人类就是规律的产物,怎敢自称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至高物种呢?人类认知程度的有限和恒定规律之间的矛盾,个人意志与既定命运的矛盾,使得每个人都是奥狄浦斯,哪怕他不作出任何选择、不作出任何判断,因为这种“不作为”本身就已经是一种选择了。
放弃个人偏见,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人是性本恶的,而且是有害的,毫无节制的人性终会释放出恶的本能。
放弃那种可笑的自我与狭隘的自豪感,重新审视由当下人类改造自然导致的混乱现状,我们已经身处命运的惩罚中很久了,这是几千年的努力带来的反思,放弃自我的认识才是理性的体现。
卡西尔在《人论》里曾引用蒙田《为雷蒙·塞邦德申辩》里的一段话:“让人用理性的力量来使我懂得,他把自认为高于其他存在物的那些巨大优越性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谁又能使他相信——那苍穹的令人赞叹的无穷运动,那高高在他头顶上循环运行着的日月星辰之永恒的光芒,那辽阔无边的海洋的令人惊骇恐惧的起伏——都应该是为了他的利益和他的方便而设立,都是为了他而千百年生生不息的呢?”④人之于宇宙,自喻为一粒尘恐怕也是在吹诩,我们很可能就生活在一粒尘上,人类无法改变既定的命运,自然的进程不会被个人的激情和意志所决
定。
科学家们已经认识到,大量领域的现象无法归于严格的规律和精确的规则,他们都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就像一个沿着无边海岸散步自娱的儿童一样,偶尔好玩地捡起一个形状和颜色吸引了他注意力的鹅卵石,这种谦虚的看法实际上道出了人类自身的狭隘和缺陷。
三、结语
索福克勒斯在《奥狄浦斯王》中所阐发的个人意志与既定命运对抗的思考,成为后世乃至当今依然具有生命力的课题,就像在该剧结尾处所描述的那样:当我们等着瞧那最后的日子的时候,不要说一个凡人是幸福的,在他还没有跨过生命的界限,还没有得到痛苦的解脱之前。
⑤
注释:
①②肖厚国.自然与人为:人类自由的古典意义——古希腊神话、悲剧及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③(德)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剧的诞生[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71.
④(德)恩斯特·卡希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5-26.引自蒙田《散文集》(Essais),第2部分,第12章,黑兹利特(WilliamHazlitt)英译本,伦敦,1845年第2版,第205页.
⑤(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等.古希腊戏剧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