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素材的开发与利用——以物体的文化实在

合集下载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乡土资源包括了土地、水域、气候、动植物资源等,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利用乡土资源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然环境,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科学素养。

本文将从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性、开发与利用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乡土资源是指某一地域内具有独特文化、历史、自然特征的资源。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

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让他们能够亲身参与到自然环境当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增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通过利用乡土资源,可以让幼儿发现自然界的美好和神奇,激发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他们珍爱自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3.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在乡土资源的创设环境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各种探索和尝试,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乡土资源的利用,可以让幼儿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传统,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家乡的热爱。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 利用自然材料进行环境创设。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进行环境创设,比如用当地的沙土、木头、花草等制作各种教育玩具和艺术品,搭建各种户外活动场所等,丰富幼儿的教育活动。

2. 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环境创设。

可以将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比如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布景搭建,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等,让幼儿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当地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

3. 利用自然景观进行教育教学。

巧用乡土资源、创设幼儿园互动环境

巧用乡土资源、创设幼儿园互动环境

巧用乡土资源、创设幼儿园互动环境着力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种“隐性课程”,而今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所重视。

对幼儿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葱绿的树林、金灿灿的油菜花、香甜的龙眼……都是丰富的环境素材,如何充分挖掘利用这些本土资源,让幼儿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探索。

我园地处农村,幼儿从小都生长、生活在农村,为让每一个孩子都自然地接受启蒙教育,我们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资源,突出农村特色,“农”味十足。

一是环境布置凸显“农貌”。

我园的园区环境创设基本上都是用农村的原材料进行装饰。

鹅卵石、树枝树叶、木棍、稻草、松果、玉米核等都是可用之材,同时应用于美术中的三元素、渐变等进行潜移默化的美术教育。

既贴近幼儿生活,又彰显高雅情趣。

形成别具特色的幼儿园文化环境。

二是区角创建展现“农艺”。

我们充分利用农村安全、卫生、无污染的自然资源,创建适宜的区角,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区角活动。

如,竹画区,泥工区,石画区等。

三是玩具创作突出“农技”。

坚持“就地取材、绿色安全、一物多玩”的理念,每期拟定活动方案,组织教职工选取农村素材、废旧物品自制教玩具,并纳入老师们的年度考核和绩效分配。

目前,我园教师已累计自制教玩具3000余件。

其中,有开发幼儿智力发展的“智慧板”、“花绳”、“小闹钟”,有帮助幼儿辨识左右的“跳房子”,还有农村幼儿感兴趣的“炫彩陀螺”、“百变竹筒”、“滑板车”、“爬楼梯”等等。

同时,强化保教活动监督与管理,确保教玩具用于幼儿保教活动中,避免形同虚设、用于摆设。

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我听了,会忘记,我看了,会记住,我做了,会理解。

”这话说明生活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变得丰富和深刻。

那么我们在创设环境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不能让环境单单成为一种装饰,要思考,应该怎样让幼儿园环境会“说话”?能和孩子互动起来呢?我们是这样做的:我园以“我和环境交朋友”为主题,就互动环境的创设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乡土资源是指传统文化、地理环境、人文特色等方面的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地方归属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乡土资源可以通过环境创设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园可以建立起一个具有乡土特色的环境,比如利用当地的建筑风格,植物、花卉和动物资源等,营造出一个更加具有浓厚乡土氛围的教育场所。

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可以观察到身边的乡土资源,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样的环境创设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对乡土资源的兴趣和热爱。

乡土资源可以通过教育活动的方式开发和利用。

幼儿园可以组织一些与乡土资源相关的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制作、乡村游学、民俗活动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乡土文化。

在手工艺制作中,可以利用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材料和技艺,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一些具有乡土特色的手工作品。

在乡村游学中,可以安排幼儿到农田中去采摘水果、蔬菜等,让他们亲自感受耕作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习,提升他们对乡土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乡土资源在绘本故事、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可以选用一些具有乡土特色的绘本,通过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乡土文化。

可以编排一些以乡土资源为题材的音乐舞蹈,让幼儿通过音乐和舞蹈的表演来感受乡土文化的美和魅力。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感受。

幼儿园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而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幼儿园环境创设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

乡土资源包括了地理、历史、文化、自然等方面的资源,它们丰富多样,独具特色,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生活体验的机会。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充分发挥乡土资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乡土资源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

幼儿园是孩子们最初接触社会的地方,通过对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以组织幼儿参观乡村,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可以安排幼儿参加传统文化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二、乡土资源可以为幼儿提供真实的生活体验。

乡土资源是幼儿接触的最早、最熟悉、最亲切的资源,通过对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使幼儿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

可以建设一个乡村角,模拟农田、农作物、农民等,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农村的生活,了解农业发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可以组织幼儿参加农民劳动,亲身体验种植、收获等生活场景,增加幼儿的社会经验和生活技能。

三、乡土资源可以为幼儿提供自然环境的教育。

乡土资源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对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奇妙与美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自然观。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采集活动,让他们亲自去采集昆虫、不同植物的叶子、花朵等,观察并分类,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探索活动,让他们亲自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勇敢和创造力。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乡土资源是指具有地域特征的本地资源和文化。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文化内涵,激发孩子们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培养幼儿的民族意识和爱乡情怀。

本文将从乡土资源的分类、开发与利用三个方面分析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性。

一、乡土资源的分类乡土资源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气候、地貌、生态、植物、动物等,是构成乡土资源的重要基础。

人文环境则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手工艺、民间音乐舞蹈等,是乡土资源的核心。

乡土资源的开发是指对本地资源进行利用和加工,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乡土资源的开发:1、制作乡土玩具乡土玩具是具有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玩具,如八仙花灯、毛毯布娃娃、柳条编织品等。

透过手工制作乡土玩具,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本地的传统手工艺,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展示乡土风俗通过课堂教学、教育游戏和现场观察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和体验乡土风俗,如端午节龙舟竞渡、中秋节赏月等。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让幼儿在娱乐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3、利用自然环境乡土资源的自然环境是独一无二的,可以激发孩子们内在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幼儿园可以组织户外活动、采摘活动、观赏季节性花卉等,让孩子们接触自然环境,了解本地的气候、地貌、植物和动物等。

1、创设乡土主题教室乡土主题教室是利用本地乡土资源进行氛围营造的教育空间。

在教室内可以设置各种乡土景观、文化画板、民俗手工品、情景体验等,让孩子们充分感受本地的民俗文化和自然环境。

2、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在特殊节日或季节,可以组织幼儿园内部的民俗文化活动,如春节庙会、端午包粽子、中秋猜灯谜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深入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同时也增强了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关系。

3、打造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是利用乡土资源最直接的手段之一。

在幼儿园周边可以开发或引进一些乡村旅游资源,如农家乐、文化村、生态园等。

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环境对于幼儿的发展极其重要,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应当充分地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而农村地区刚好拥有取之不尽的当地资源。

本文将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将当地资源巧妙地渗透到儿童早期教育的过程中,并渗透到儿童的各个角落。

让幼儿学会相互合作,珍惜资源,愿意参与实践,积极探索。

通过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通过教师和幼儿的合作,创造一个适合幼儿生活的环境。

作为一种“隐藏的过程”,它在儿童智力的发展和儿童人格的发展中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乡土资源;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一、前言着名教育家卢梭在“艾米尔”一书中指出:“我们周围的事物是一本书。

让人们围绕自然环境中心进行最直接的教育。

”这句话点名了环境的重要性。

《纲要》中也指出:“培养儿童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目标。

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幼儿的身体特点组织生动有趣的户外活动,吸引幼儿积极参与。

”因此,“兴趣”不仅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目标,也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的最佳途径。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为儿童创造积极和积极的户外活动环境和户外活动[1]。

孩子们喜欢玩游戏,尤其喜欢户外游戏。

“幼儿园应为儿童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求。

游戏是促进每个孩子个性发展的基本活动。

“我的花园位于乡村,拥有许多独特的自然和社会资源。

陈和琴先生也指出:“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

大社会是我们生活的宝库和我们生活的教材。

”。

作为农村幼儿园,我们必须利用当地具有农村特色的资源,为当地特色的儿童创造户外环境[2]。

二、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体现1.公园式自然、优雅的布局虽然我们公园的户外场地比较宽,但它仍然属于“平原”,缺乏视觉冲突。

为此,在游泳池和沙池附近的草地上,建造了一座高2米多的小山。

在山上开了一个洞穴,让孩子们可以自由行走,或者在里面小声说话,成为孩子们的“私人空间”。

孩子们喜欢爬山,从高处跑步时享受速度。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乡土资源是指某一地区的文化、物质、自然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地理环境、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

在幼儿教育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极为重要。

本文将来探讨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及如何开发与利用。

1.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幼儿接触和了解本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能够增进他们的认知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故乡情感”,为他们树立归属感和自尊心。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了解本地的传统文化、历史传承、人文景观和习俗风情,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意愿。

3.满足幼儿多样化的情感和认知需求。

幼儿对本地环境中的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乡土资源可以满足幼儿多样化的需求,让他们在体验和探究中获取到认知效果和情感体验,愉悦地成长。

4.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在本地环境中,幼儿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然资源和人文财富的重要性,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还能激发他们的爱护环境和保护自然生态的责任感。

二、如何开发与利用乡土资源1.收集和整理本地的文化和自然资源。

可以在学校和社区内收集各种有代表性的实物、图片资料,搜寻历史文化遗产、地理环境、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方面的信息,记录下来并整理成资料,供幼儿使用。

2.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和探究。

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可以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如走访学校附近的胡同和街区、探访周边的自然公园和景区、参观博物馆和文化场馆、实践和制作本地的民俗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探究本地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切身感受本土的传统和风情。

3.融合乡土资源于环境创设中。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可以融入本地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如在教室内挂满本地的照片和绘画作品、摆放本地的手工制品和旗袍、设置本地的特色游戏和模仿区域。

这样能够让幼儿深刻地印象在脑海中,促进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记忆效果,形成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4.结合教学和活动中的内容和主题。

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资源是农村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对于幼儿园环境创设来说,这些资源可以成为重要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在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帮助农村幼儿园解决资金和设备不足的问题。

相比于城市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在资金和设备方面往往存在较大的差距。

这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同时也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自己的家乡文化。

因此,利用乡土资源可以降低环境创设的成本,同时也可以为幼儿园提供更加贴近自然、生态的环境。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的建议:1. 深入挖掘乡土资源: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田野、山林其次,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弘扬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

、溪流等,还有各种农作物、植物和动物。

这些都可以成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材料和灵感来源。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这些传统和习惯在乡土资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为农村幼儿园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例如,可以用稻草制作草编艺术品,用落叶和树枝布置教室,用石头、木头搭建自然角落等。

2. 结合乡土文化进行主题活动: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

具体来说,农村幼儿园可以利用乡土资源进行以下环境创设:1. 创设自然角:利用农村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可以创设在环境创设中,可以围绕这些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

富有乡土特色的自然角。

比如,介绍家乡的特色食物、传统手工艺品、民俗活动等,通过墙画、手工制作、表演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和例如,可以种植当地常见的花草树木,养殖小动物等,让孩子们更加亲近自然。

传承家乡文化。

2. 制作手工艺品:利用当地的乡土材料,如竹子、稻草、麻绳等,可以制作各种手工艺品。

3. 鼓励孩子们参与环境创设:让孩子们参与到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增强他们对环境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文化论坛㊀2019年第5期㊀ 硕博论坛收稿日期:2019-06-2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十二五 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 青海藏民族聚居地区学校课程问题研究 (BMA140036)ꎮ作者简介:李英英ꎬ女ꎬ山东菏泽人ꎬ在读硕士研究生ꎮ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ꎮ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素材的开发与利用以物体的文化实在性为视角李英英(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ꎬ青海西宁㊀810008)摘㊀要:乡土素材是乡土文化的聚化物和承载者ꎬ学前教育作为一项发展人和传承文化的社会活动ꎬ在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融入乡土素材ꎬ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ꎬ另一方面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及 根 意识的培养ꎮ文章基于物体的文化实在性视角ꎬ以山东省H市农村地区为例ꎬ把作为直接消费品的乡土素材㊁作为工具的乡土素材㊁显现地方图景演变的乡土素材㊁艺术性乡土素材与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相结合ꎬ以期利用真实㊁自由㊁熟悉㊁面向本土的幼儿园环境ꎬ培养身心健康发展㊁触摸生活㊁感知生存的文化人ꎮ关键词:农村幼儿园ꎻ环境创设ꎻ乡土素材ꎻ乡土文化ꎻ身心发展中图分类号:G61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5-0136-05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5.024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LocalMaterialsinEnvironmentalCreationofRuralKindergartens:CultureRealityPerspectiveofObjectsLIYingying(SchoolofEducationꎬQinghaiNormalUniversityꎬXiningꎬQinghaiꎬ810008ꎬChina)Abstract:Localmaterialsaretheaggregatesandcarriersoflocalculture.Asakindofsocialactivitytodeveloppeopleandinheritcultureꎬpreschooleducationshouldintegratelocalmaterialsintothecreationofruralkindergartenenvironment.Ontheonehandꎬitisconducivetopromotingthephysicalandmentaldevelopmentofchildrenꎬandontheotherꎬitisconducivetotheinheritanceoflocalcultureandthecultivationof root consciousness.FromtheperspectiveofculturalmaterialityofobjectsꎬthispapertakesruralareasinHCityofShandongProvinceasanexampleꎬandcombineslocalmaterialsasdirectconsumergoodsꎬtoolsꎬlocalmaterialsshowingtheevolutionoflocallandscapeꎬartisticlocalmaterialswiththecreationofruralkindergartenenvironment.Inviewofmakinguseoftherealꎬfreeꎬfamiliarandlocalkindergartenenvironmentꎬwecancultivaterootedculturalpeoplewithhealthyphysicalandmentaldevelopmentꎬtouchinglifeandperceivingsurvival.Keywords:ruralkindergartensꎻenvironmentalcreationꎻlocalmaterialsꎻlocalcultureꎻphysicalandmentaldevelopment㊀㊀在地理位置偏僻及经费有限的大背景下ꎬ农村幼儿园可以把得天独厚的乡土素材纳入环境创设ꎬ从而形成以乡土素材为主㊁以外界舶来品为辅的育人环境ꎮ选择显现地方人生命存在的素材ꎬ使其进入幼儿园ꎬ一方面可以修缮空白㊁碎片式的幼儿园环境创设ꎬ为在园幼儿提供真实㊁自由的生活㊁探索空间ꎻ另一方面ꎬ也可运用适切的方式ꎬ使在园幼儿尽早㊁更多地感知脚下的热土ꎮ本文以山东省H市J县农村地区为例ꎬ系统性㊁针对性地阐释 挖掘乡土素材:优化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 问题ꎮ李英英: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素材的开发与利用㊀ 硕博论坛㊀㊀一㊁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素材的价值㊀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ꎬ乡土指被地方人 文化 化了的周围世界ꎮ素材是基于人的生命活动的 文化 化了的物体ꎮ乡土素材指向于构成一方人生命存在的周围环境的文化物ꎮ乡土素材的价值性体现在乡土素材的文化实在性ꎮ物体的文化实在性ꎬ就是指在 物体 的实在性意义所表现出来的人类文化[1]123ꎮ那么乡土素材的文化实在性ꎬ就是指在乡土素材的实在性意义上所显现的人类文化ꎮ乡土素材的价值性不仅局限于其表面所显现的作为实在物体的时间性及空间性ꎬ还在于由乡土素材的空间广延性特点而被人们以感官的作用方式所捕捉到的乡土文化ꎮ乡土素材的价值在于其本身所蕴含的乡土性ꎬ即乡土文化ꎬ乡土素材承载着地方特有的文化ꎬ因此不同地方的乡土素材阐释着不同的 地方图景 ꎮ在相对封闭的农村ꎬ乡土素材是 地方人 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凝结的文化体ꎬ彰显着 地方人 的魅力ꎬ影响着 地方人 的习惯㊁思维与认知ꎬ是地方人与地方的粘合剂ꎮ把乡土素材融入环境创设ꎬ其价值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幼儿身心的发展㊁乡土文化的传承ꎮ(一)幼儿身心的发展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ꎬ其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ꎬ其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为依靠行动感知周围环境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ꎬ对周围事物感到好奇与新鲜ꎬ有强烈认识事物的兴趣ꎮ幼儿园环境是一个灵动的生命体ꎬ它为幼儿的心智发展提供支撑ꎬ又积极接纳幼儿的主动参与[2]ꎮ幼儿通过游戏获得直接经验ꎬ游戏借助环境场域得以开展ꎮ那么ꎬ真实㊁丰富㊁生活化的育人环境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要条件ꎮ因此ꎬ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致力于营造易于幼儿直接感知㊁亲身体验的育人环境ꎮ乡土素材是幼儿日常生活的基础ꎬ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选择适宜的㊁系统的乡土素材ꎬ将其融入在园幼儿的游戏及一日生活中ꎬ为幼儿营造探索的空间及视觉的图景ꎮ将乡土素材作为幼儿生命存在的实在性基础ꎬ有利于唤醒在园幼儿的兴趣及已有经验ꎬ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ꎮ(二)乡土文化的传承农村幼儿园作为一种教育机构ꎬ是农村人继承文化㊁传播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ꎮ王冰等指出: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融入中华文化元素ꎬ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的环境ꎬ彰显幼儿园的独特风格ꎬ培养幼儿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与喜爱ꎻ而且能拓宽幼儿眼界ꎬ使幼儿在环境创设的潜移默化下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ꎬ增强民族认同感㊁民族自尊心㊁民族审美观ꎬ培养一定的民族情怀ꎬ对幼儿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3]ꎮ乡土素材不仅是一种为地方人所用的质料形态ꎬ也是地方人的文化意向所发生作用的对象ꎬ被打上了地方人意识指向的烙印ꎬ折射出的是地方人的文化ꎮ乡土素材是中国文化的地方聚化物ꎬ把其择宜性地纳入农村幼儿园ꎬ构成在园幼儿生命存在的周围环境ꎬ为在园幼儿的乡土知识㊁情怀建构提供适宜的空间ꎬ让他们能够了解本土的 地方图景 ꎬ建构 根 的意识以及热爱故土的情怀ꎮ农村幼儿园通过传承人类文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ꎬ从而促进农村的发展ꎬ并通过农村的发展反哺人的发展ꎮ总而言之ꎬ农村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择取适宜的乡土素材ꎬ一方面使幼儿得以了解过去周围世界ꎬ适应现有经验世界ꎬ开创未来生活世界ꎻ另一方面ꎬ使幼儿得以了解乡土文化㊁认同乡土文化㊁弘扬乡土文化ꎮ㊀㊀二㊁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素材的缺失及成因㊀㊀幼儿园环境创设系指宽泛意义上的物理环境创设ꎬ包括园所㊁班级㊁户外㊁走廊或楼梯㊁区角的建设与装饰ꎬ以及相关材料的投放[4]ꎮ从环境的共享程度层面上ꎬ把幼儿园环境创设分为班级环境创设及公开(共享)环境创设ꎬ班级内部及区角的创设统称为班级环境创设ꎬ园所㊁走廊㊁楼梯㊁墙面㊁门厅的创设统称为公开(共享)环境创设ꎮ随着幼儿园教育地位的日益提升ꎬ幼儿园环境创设作为一个真问题频繁地浮现在学前教育研究的视域中ꎮ针对前人指出的农村幼儿园在乡土素材择取上的态势ꎬ笔者对H市J县6所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所选择的素材进行观察并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ꎬ发现农村幼儿教育工作者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的环境创设的直接性要求与间接性指导意见落实度不够ꎬ在乡土素材的择取上呈现白板式㊁碎片式样态ꎮ㊀㊀㊀㊀㊀㊀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9年第5期JiaoYuWenHuaLunTan㊀ 硕博论坛(一)白板式及成因白板式不是指农村幼儿园没有环境创设ꎬ而是指环境创设中乡土素材的身影寥寥无几ꎮ经过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访谈ꎬ初步得知乡土素材在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呈现白板式的成因有二:一是质疑乡土素材的教育价值性ꎬ即幼儿教师不断反问乡土素材对幼儿教育是否具有教育性价值ꎻ二是选择乡土素材的踌躇ꎬ即不知如何对种类繁多的乡土素材进行适宜性选择ꎮ所以ꎬ选取的乡土素材一直处于离园状态ꎮ教师对文化素材内涵和价值的理解ꎬ直接决定了其在幼儿园环境中的投放ꎮ(二)碎片式及成因碎片式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已经融入了乡土素材ꎬ但存在外观形式不协调㊁择选类型不全面等问题ꎮ外观形式不协调ꎬ主要表现为乡土素材的择取不适宜ꎬ安放位置不适切ꎮ选择类型不全面ꎬ表现为多数农村幼儿园仅仅择取适合健康领域的乡土素材ꎮ乡土素材的选择和利用缺乏活力ꎬ没有可持续性地融入幼儿园环境空间ꎬ进而缺乏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ꎮ概言之ꎬ乡土素材不被赋予内涵式的教育价值ꎮ简而言之ꎬ乡土素材在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缺失的本质归因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幼儿园教师未能发现乡土素材的价值ꎻ二是幼儿园教师未能在幼儿教育与乡土素材之间建立价值桥梁ꎻ三是幼儿园教师未能根据乡土素材的文化实在性选择适宜的素材及安放的位置ꎮ㊀㊀三㊁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素材的择取㊀㊀教育不是单向度的活动ꎬ它依赖于环境中各种要素是否具有教育成分ꎬ是否充分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中来ꎬ以及是否赋予空间以教育内涵[5]ꎮ因此ꎬ乡土素材的择取应与幼儿园环境中的各要素充分融合ꎮ根据乡土素材是否与人的身体性的生命存在直接相关ꎬ可把乡土素材分为实用性乡土素材与艺术性乡土素材ꎮ实用性乡土素材是指与人身体性的生命存在直接相关的物体ꎬ它们的文化实在性体现于人的生命存在的物质性ꎻ艺术性乡土素材是指不与人身体性的生命存在直接相关的物体ꎬ它们的文化实在性在于显现其作为物体性的东西显现出来的人的生命存在的精神性ꎮ针对 幼儿园教师未能根据乡土素材的文化实在性选择适宜的素材及安放的位置 问题ꎬ农村教师对乡土素材择取时ꎬ可以尝试以实用性物体及艺术性物体所显现出来的文化实在性作为选取乡土素材的标准ꎬ进而选择具有幼儿园环境创设适切性的乡土素材ꎬ并根据环境创设的价值诉求对乡土素材进行投放ꎮ(一)环境创设与实用性乡土素材相结合李鹏程在«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中指出实用物的文化实在性把文化物分为四类ꎬ 一是作为直接使用的消费品的文化物ꎬ二是作为工具和机械系统的文化物ꎬ三是作为意识的外在活动实体的文化物ꎬ四是作为整体化的㊁人在其中维持其生命存在的世界图景的文化物的总和 [1]130ꎮ这里的文化物ꎬ已不是自然环境中 自由 的物体ꎬ而是人在其生命活动中把适宜 自由 之物从自然环境中择取出来ꎬ通过劳动对其进行加工㊁制作而成的 为人 之物ꎬ即文化资料ꎮ下面对以上四类文化物进行阐释说明:一是作为直接使用的消费品的文化物ꎬ是指为人的生命存在所依赖的直接使用的资料ꎬ比如精美糕点㊁谷物㊁水果㊁衣帽等ꎻ二是作为工具和机械系统的文化物ꎬ是指为人获得生命存在所依赖的直接使用的资料ꎬ起到支撑性作用的文化资料ꎬ比如用来猎取动物的弓箭㊁枪炮ꎬ用来承载谷物的斗筐ꎬ用来缝制衣服的针线等ꎻ三是作为意识的外在活动实体的文化物ꎬ是指外在于人的储藏及发挥人意识的资料ꎬ比如电脑㊁机器人等ꎻ第四类文化物ꎬ是指构成不同时代人的生命存在所依赖的㊁彰显时代变换的 为人 资料总和ꎮ为了便于环境创设理念的易理解性及实践的可操作性ꎬ本文把四类实用性乡土素材归纳为三类:作为直接消费品的乡土素材㊁作为工具的乡土素材㊁展示地方演变图景的系列性乡土素材ꎮ1.环境创设与作为直接消费品的乡土素材相结合直接消费品的乡土素材ꎬ是指作为人衣食住行的素材ꎬ应根据在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把其纳入环境创设中ꎮ如在山东H市J县的农村ꎬ饺子(扁食)是他们过节㊁迎送亲人必不可少的食物ꎮ该地方的饺子形状为元宝形ꎬ以麦穗为花边ꎬ水煮之前盛放在盖帘上ꎮ以元宝为形状ꎬ以盖帘为盛放物ꎬ象征着财富遍地ꎻ以麦穗为花纹ꎬ象征着五谷丰登ꎮ饺子作为食品类乡土素材ꎬ其对幼儿的教育性价值表现为锻炼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㊁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熏陶ꎬ建议把包饺子的相关素材装饰在班级环境李英英: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素材的开发与利用㊀ 硕博论坛的美术区角或者主题墙ꎮ比如ꎬ在以«我们一起来包水饺»为名称的美术活动之前ꎬ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饺子图片及包饺子的素材ꎻ在活动之中ꎬ教师首先引领幼儿观赏饺子的图片或者实体饺子ꎬ其次了解饺子的形状以及包饺子的素材ꎬ最后指导幼儿包饺子ꎮ在包饺子的过程中ꎬ教师一边指导幼儿如何包饺子而使他们获得实际操作的能力ꎬ一边讲解对于饺子的形状㊁饺子的花边㊁饺子馅㊁吃饺子的时节等所隐含的传统文化ꎮ比如ꎬ饺子以元宝为形状寓意着财富ꎻ以麦穗为花边寓意着五谷丰登ꎻ韭菜馅的饺子又称久财饺ꎬ寓意着长久的财富ꎻ亲人外出吃饺子寓意着盼团圆ꎬ亲人回家吃饺子寓意着圆满的归宿ꎮ在此仅以饺子为例略作说明ꎬ具有类似教育价值的都可以纳入班级环境的美术区域或者主题墙ꎮ关于衣着类的乡土素材的选择ꎬ仍以山东H市J县农村为例ꎮ此地区儿童鞋 手工绣花鞋是一大文化特色ꎬ不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ꎬ绣花鞋略显落寞ꎮ绣花鞋种类繁多ꎬ集实用价值㊁观赏价值㊁寓意价值于一体ꎮ从目前来看ꎬ穿此类鞋的主要人群为0~3岁的婴幼儿ꎬ在上幼儿园以后此类鞋将在幼儿的视野中逐渐退化ꎮ之所以把手工绣花童鞋纳入到幼儿园环境创设ꎬ不仅仅是为了传承文化ꎬ更重要的是其小巧㊁精美㊁轻便㊁安全的特性对在园幼儿的发展具有适切性以及对物体再利用的价值性ꎮ简言之ꎬ直接消费品的乡土素材适合装饰班级环境ꎮ比如ꎬ在美工区可以建构一个 乡土美食区 ꎬ以农作物拓印画或美食图片为背景ꎬ选择一些相对应的食材或者模具作为幼儿动手操作的原材料ꎬ或者在角色游戏区建构 乡土衣帽间 ꎬ都是值得考虑的做法ꎮ2.环境创设与作为工具的乡土素材相结合作为工具的乡土素材有很多ꎬ比如用于艺术表演的工具㊁用于农作物生产的工具以及居家保洁工具等ꎮ选择作为工具的乡土素材时ꎬ一方面要关注其教育性价值ꎬ另一方面要体现乡土气息ꎮH市J县的农村是吹鼓乐㊁戏曲㊁杂技的发源地ꎬ村民在喜庆节日㊁迎亲㊁送丧时会选择不同情感色彩的乐曲营造气氛㊁表达喜悦或者哀思ꎮ我们选择作为工具的乡土素材时ꎬ应该把吹鼓乐的乐器实体㊁模具㊁图片纳入到环境创设中ꎬ比如梆子㊁小镲㊁锡笛㊁梆笛㊁铜笛㊁唢呐等ꎮ同时ꎬ把戏曲所用到的器材及发饰的实体㊁模具㊁图片纳入到环境创设中ꎬ比如二胡㊁道具㊁脸谱㊁戏服等ꎮ对于乐曲器材ꎬ我们可以选择修饰音乐活动区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ꎬ以吹鼓乐㊁戏曲作为活动主题ꎬ以乐器图片㊁若干乐器㊁脸谱为活动材料ꎮ在整个活动过程中ꎬ首先由幼儿欣赏音乐ꎬ在幼儿欣赏音乐后ꎬ教师发出疑问ꎬ引出音乐名称及种属并让幼儿猜测乐曲是由哪些乐器合奏的ꎬ猜测后由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并由教师带领幼儿用乐器演奏ꎮ此活动有益于培养幼儿鉴赏音乐㊁动手操作㊁合作共享的能力及热爱乡土乐曲㊁乐器的情感ꎮ户外环境对幼儿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功能ꎬ可为儿童提供珍贵的户外活动机会和休养生息之所ꎬ让他们能够接触到鲜活的事物ꎬ如随着季节变化的植物㊁动物及环境条件等[6]ꎮ农作物生产工具ꎬ我们一般用来修饰室外活动区ꎬ农村幼儿园水㊁土㊁植物资源丰富ꎬ可在园内建构一个 植物园区 ꎬ选择小箩筐㊁铲子(模具)㊁洒水器作为幼儿栽培植物的器具ꎮ3.环境创设与显现地方图景演变的乡土素材相结合这类乡土素材所显现的是不同时代的人的生命存在的指向性活动ꎬ即基于前一代人的生命存在而产生ꎬ基于后一代人的生命存在被革新或者代替ꎮ其体现着地方人生存方式的演变ꎬ如不同时期的房子㊁服饰㊁头饰㊁灯具ꎮ这些素材都可以通过其时间及空间的广延性特点ꎬ使幼儿利用感官捕捉其显现的变化图景ꎮ考虑到农村幼儿园的经费问题ꎬ这些素材一般以图片的形式出现在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ꎮ这样的素材从它所显现的文化性质来看ꎬ我们可以用其来修饰走廊或者楼梯ꎬ利用走廊的分割性或者楼梯的转折性来呈现不同时代的农村变化图景ꎮ(二)环境创设与艺术性乡土素材相结合艺术性乡土素材是指 为人 的但不与人的身体性生命存在直接相关的文化资料ꎮ它的文化实在性表现为以物体的形式存在却隐含着 非物体性 的文化性质ꎮ例如陶行知先生的雕像ꎬ当我们面对这一圣像时ꎬ我们关注的不是雕塑的物体性存在ꎬ而是陶行知先生身体的文化性即其举止㊁表情㊁穿着风格等ꎮ也就是说ꎬ艺术品作为物体性的东西存在于人的文化世界中ꎬ其所表现的是人的精神性的追求[1]133ꎮ概言之ꎬ艺术性乡土素材显现的是地方人精神性的文化意象ꎮ将艺术性乡土素材纳入幼儿园ꎬ虽然不能对幼儿身体性的生命存在提供实用性的效能ꎬ但可以使幼儿感觉亲切与适宜ꎬ感受到一种崇高而和美的文化气氛ꎮ如:H市J县民间㊀㊀㊀㊀㊀㊀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9年第5期JiaoYuWenHuaLunTan㊀ 硕博论坛的布衣与织锦ꎬ洋溢着拙朴缜密㊁情趣盎然的乡土艺术境界ꎻ民间黑陶与刻瓷ꎬ造型之大方ꎬ纹饰之典雅ꎬ雕镌之古拙ꎬ皆体现这个地方的乡土气息ꎻ民间书画艺术ꎬ真实表达了基层民众的现实生活ꎬ生动反映了新时代农民群众崭新的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ꎮ对于这些艺术性乡土材料ꎬ农村幼儿园可以选取以图片或实体的形式投放到环境创设之中ꎬ投放的位置可选择班级美工区或者公共环境ꎬ用于美工区组织于美术活动ꎬ用于公共环境目的是营造幼儿园的乡土气息ꎬ以便将其作为一种隐性课程ꎬ熏陶幼儿的乡土情义ꎮ鉴于乡土素材的文化实在性ꎬ对其进行选择并投放到农村幼儿园已建备的环境中ꎬ作为美工区㊁益智区㊁角色游戏区㊁建构区或者室外活动区等特定区角的补充㊁修善素材ꎮ农村幼儿园可以借助其得天独厚的水土㊁植被资源ꎬ建构一个户外开心小农场ꎮ在户外开心小农场里ꎬ可以投放直接消费品的农作物及用于农作物生产的工具ꎮ户外开心小农场作为其真实生活情境的模拟环境ꎬ幼儿可以在与自己密切联系的实际生活中运用各种感官ꎬ动手动脑ꎬ了解自然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ꎮ此外ꎬ在农村幼儿园经费及空间条件具有支撑性保障的条件下ꎬ可以在公共环境中建构 乡土一条街 ꎬ类似于农村的集市ꎬ选用乡土素材修饰它ꎬ内设 农家乐 美食坊 乐器阁 书画苑 刺绣坊 国粹苑 等ꎮ 农家乐 ꎬ选择农作物的枝㊁藤㊁叶㊁果实的实体进行修饰ꎻ 美食坊 ꎬ选择本土精美小吃的图片进行装饰ꎻ 乐器阁 ꎬ选择地方乐器进行修饰ꎬ如H市可以选择吹鼓乐的乐器等ꎮ建构 乡土一条街 ꎬ要充分利用乡土素材的本体性价值ꎬ营造浓厚的乡土气息ꎻ要发挥乡土素材的教育性价值ꎬ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ꎮ 乡土一条街 有利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ꎬ如开展 赶大集 逛庙会 金秋月 才艺大比拼 等活动ꎮ适宜于幼儿发展的幼儿园环境ꎬ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ꎬ创建幼儿园适宜性教育环境应该转变传统观念ꎬ克服各种认知缺陷与偏见ꎬ致力于把幼儿园环境创建为一个完整而有机联系的生态系统ꎬ使其成为具有教育功能的隐形课程和久而稳定的化人场域ꎮ[7]乡土素材是乡土文化的聚化物ꎬ是此方此土的人生命存在的物质体现ꎮ乡土素材承载着乡土文化ꎬ一方面ꎬ乡土文化是国家文化及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ꎻ另一方面ꎬ乡土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㊁本土性㊁传承性ꎬ建构着人们 根 的意识ꎮ幼儿是通过感知周围环境的人㊁事㊁物而获得发展的ꎮ将乡土素材投放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ꎬ利用作为直接消费品的乡土素材㊁作为工具的乡土素材㊁显现地方图景演变的乡土素材㊁艺术性乡土素材进行环境创设ꎬ不但为农村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提供了新的路径和便宜㊁直接㊁多样的素材ꎬ而且为传承乡土文化寻觅了有效途径ꎮ但是ꎬ当前农村幼教工作者对于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素材的投放考虑得甚少ꎬ其在进行环境创设中更多地考虑 洋 素材ꎬ但又由于经费有限ꎬ 洋 素材也是寥寥无几ꎻ或者不了解乡土素材所显现的乡土文化的重要性ꎬ对利用乡土素材进行环境创设的适宜性㊁是否具有教育性等问题存在异议ꎮ也有很多农村幼儿教师意识到乡土素材的价值性ꎬ但面对众多的乡土素材不知道如何择取及投放ꎮ鉴于以上原因ꎬ本文对如何选择㊁投放及利用乡土素材做了初步探索ꎬ以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基础ꎬ利用乡土素材的文化实在性以进一步优化农村幼儿园环境ꎬ以期幼儿发展身心ꎬ感知乡土知识ꎬ萌发乡土情怀ꎬ争做有根人ꎮ参考文献:[1]㊀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2008.[2]㊀郑天竺ꎬ吴淑.乡镇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ꎬ2018(8):67-69.[3]㊀王冰ꎬ李云霄ꎬ范玉.中华文化视野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与途径[J].艺术百家ꎬ2014(5):197-201. [4]㊀黄旭ꎬ黎忠ꎬ张进ꎬ等.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若干问题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ꎬ2017(4):37-49.[5]㊀屠美茹.向瑞吉欧学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ꎬ2001:47.[6]㊀王玮ꎬ沈中伟ꎬ王喆.幼儿园户外环境特征元素对儿童认知游戏行为的承载[J].学前教育研究ꎬ2017(2):43-52. [7]㊀章兰ꎬ何丽娟.幼儿园适宜性教育环境的内涵与创建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ꎬ2019(1):89-92.(责任编辑:赵广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