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金字塔分析
贝聿铭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分析

玻璃金字塔不论是从高度还是体量,都要成 为广场中心,而不是重心。
玻璃金字塔通体透明(使遮挡降到最低,既是卢浮宫广场 的中心,又有明确的指向性)
玻璃金字塔的功能流线分析
玻璃金字塔是新卢浮宫美术馆的大门,人们可藉电扶梯从广场到 达拿破仑厅,拿破仑厅可视为一个“迷你美术馆”,因为其设计暨管理 方式完全与美术馆的展览空间分离,是一个可以独立营运的空间,人们 不必购票就可以享受这阳光饱满的大空间,拿破仑厅有两层,人们通常 都是先抵达大厅,其中不锈钢的螺旋形楼梯,令人不禁想到贝氏所有美 术馆中具雕塑性格的楼梯,不过这次他没有再用混凝土,而是选用更 “科技性”的建材。看似十分单纯的不锈钢楼梯,其实大不简单,没有 支柱,全以楼梯本身的螺旋形特性来支撑,而且楼梯高度达29英尺,高 度的考验相当惊人。同时为了美观,不锈钢板的厚度即不能过厚,不过 虽然有这些困难限制,贝氏依然很成功地创造了一座优雅的楼梯,达到 贝氏一贯的空间焦点效果,在螺旋梯的中央有一个圆座,许多人不明究 里,甚至误认为是一个没有人的询问服务台,事实上那是服务残障人士 的动力电梯,当使用时,电梯厢才会浮现,上下变动的电梯厢就像一件 “现代化的雕塑”,时隐时现,上上下下,更增添了大厅的空间的趣味。
玻璃金字塔的设计思路
1.通体照明的结构符号 2.想象不到有任何固体的扩建部分能够和已经被岁月长河磨损的暗 淡无光的旧皇宫浑然一体 3.只有用一个东西来适应和突出卢浮宫而不是改变和突显本身 4.用现代技术和历史建筑完美结合
凯旋门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卢 浮 宫 玻 璃 金 字 塔 的 模 型
金字塔是那种在尽可能小的体积内包容尽可能大的面积的几何 图形,因此它矗立在那里绝对不会显得突兀。贝聿铭认为再也没有 其它扩建实体能够优雅地与这座被时光褪去光芒的宫殿融合在一起。 一座透明的金字塔可以照映出卢浮宫蜜褐色的石块,如同向这座建筑 崇高的地位致敬。金字塔是在最小的面积里表现最大的建筑面积的 几何图形,所以不会太抢眼。
卢浮宫金字塔设计理念

巴黎卢浮宫金字塔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空间不断变化。
入口将大量的光引入死去的博物馆,让过去的体验沐浴在今天的阳光下。
通过透明玻璃,它投射在空间的墙壁和地面上,形成一个光的庭院。
“光非常重要。
不改变光,形式将失去生命力,空间将变得无能为力。
”贝i铭开始建筑时的第一个考虑因素。
类金刚石玻璃是透明,反射和透明的,不会阻挡和损坏原始建筑物的外墙。
它不仅符合贝恩对阳光的追求,而且可以使原始建筑群不受视觉和空间原理的削弱,也可以使设计师的建筑思想在充分体现光线和人类运动的情况下,整体得以实现。
空间赋予了生命力。
自然光通过透明的玻璃材料注入房间,为房间内的所有物品带来温暖和灵活性。
网状钢不仅起支撑和支承作用。
设计开始时:贝I铭(I.M. Pei)和巨大的宝石从卢浮宫的院子里飞来。
1980年代初,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决定重建和扩建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卢浮宫。
为此,国正店广泛征求设计建议。
候选人是来自法国和其他国家的著名建筑师。
最后,密特朗总统邀请了15位世界著名策展人选择设计方案。
结果,有13位策展人选择了Pei的设计。
他在罗浮宫的拿破仑式庭院中设计了一种玻璃金字塔,并用现代建筑材料进行了装饰。
预计该事件一经宣布就不会在法国引起轰动。
据信,这将破坏这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建筑的风格,“同时摧毁卢浮宫和金字塔”。
然而,尽管有很多意见,密特朗总统仍采用了贝。
铭的设计方案。
正如贝叶斯所说,这座建筑:“它预示了未来,使卢浮宫变得完美。
”玻璃金字塔高71英尺,是苏利大厅高度的三分之二。
这是他对周围建筑物进行研究的经验,再次证实了环境与金字塔设计之间的密切关系。
整个金字塔的总平面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
塔体的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的净重为105吨,金属支架仅为95吨。
换句话说,支架的负荷超过其自身的重量。
因此,专家认为,玻璃金字塔不仅是现代艺术风格的杰作,而且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巴黎卢浮宫金字塔赏析

建筑特色
• 1988年设计的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的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 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1、基地及外部处理条件:(明确的形状定位)该场项目改建充分的结合 旧馆的风格和场地的状况以及所需解决的人流问题,准确的将门厅设 计定位为玻璃“金字塔”型的外观。
建筑特色
巴黎卢浮宫金字塔赏析目录建筑简介设计师简建筑特色建筑简介1989年在一片争议声中玻璃金字塔屹立在万馆之馆卢浮宫西面的拿破仑广场上他就是卢浮宫扩建后的一个新入口又是卢浮宫新增的一件艺术魁宝玻璃金字塔高216米各边长35米采用不锈钢钢架支撑塔的四个侧面由673块晶莹透亮的菱简介
设计师简 介
建筑特色
建筑简介
1989年,在一片争议声中,玻璃 金字塔屹立在“万馆之馆”——— 卢浮宫西面的拿破仑广场上,他就 是卢浮宫扩建后的一个新入口,又 是卢浮宫新增的一件艺术魁宝玻璃 金字塔高21.6米,各边长35米,采 用不锈钢钢架支撑,塔的四个侧面, 由673块晶莹透亮的菱形玻璃拼组 而成。它的东、南、北面各有一个 小金字塔,对着三个不同的展览馆。 周围有三个水池,池面如镜,倒映 着蓝天白云和建筑,把建筑与景观 融为一体。步入玻璃金字塔,人们 可以通过玻璃的自然折光对卢浮宫 全貌一览无余。
设计师简介
• 贝聿铭(Pei Ieoh Ming , 1917- )贝聿 铭生于中国广 州,1935年 加入美国籍, 毕业于麻省理 工学院和哈佛 大学,美国建 筑界宣布 1979年是「 贝聿铭年」。
设计师简介
• 贝聿铭的作品没有华丽奇特的外表,他以构思严密、设计精心、手 法完全著称于世。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 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 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他在设计中既引入了许多 中华传统建筑的符号,又使用现代建筑的材料和结构。贝聿铭一生 作品丰富,每每新作出世,总是能得众人的瞩目。代表作有美国波 士顿基督教科学教会中心、美国康乃尔大学赫伯特约翰逊艺术博物 馆、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北京 香山饭店、香港中国银行大厦、日本滋贺县美秀博物馆及巴黎卢浮 宫金字塔等。这些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的建筑作品在美 国建筑界引起轰动。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
设计概论论文——论卢浮宫之玻璃金字塔

设计概论论文——论卢浮宫之玻璃金字塔第一篇:设计概论论文——论卢浮宫之玻璃金字塔“飞来的钻石”——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谈谈设计的四大内涵设计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展示设计无疑是设计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艺术,展示的设计其实便是一种展示设计的设计。
博物馆陈列展示便是一种典型的展示艺术,这其中以世界上最大、最古老、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为鲜明例子。
藏品四十万件的卢浮宫除了有《蒙娜丽莎的微笑》、《断臂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石像这三大镇馆之宝以外,其卢浮宫广场上的玻璃金字塔也是卢浮宫一大瑰宝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由美籍华人贝聿铭主持建造,虽然在建造前法国舆论界给与贝聿铭很大的压力,但当落成的时候一度受到谴责的卢浮宫金字塔已然成为了卢浮宫的一大标志,其地位可与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相提并论。
而每一个成功设计的诞生必然有其成功的理由,卢浮宫的金字塔也不例外。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成功是因为其对设计的四大内涵有这充分的体现。
(一)道德是根——“以人为本”的思想道德是根,从道德的角度来说,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有着它独特的人文关怀。
金字塔本是古埃及用石头为死人建造的坟墓,而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是以玻璃这一透明的材质建造的,这是一个为活人而设计的艺术品。
一座透明的金字塔可以通过反应周围建筑物褐色的石头产生对旧皇宫、对历史、对艺术文化的足够敬意,同时它是充满生命力的、面向未来。
在这个每年接纳百万游客的博物馆中,这座坐落在卢浮宫广场上的玻璃金字塔可以容纳下更多的游客,这极好的满足了对实际生活的现实要求——即利于人,这一道德要求。
也充分体现了金字塔这一设计概念的“合于理”的特点,即前文所说的既崇敬过去又面向未来的特点。
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中不自觉的流露出来,这使得它虽然有着打破常规的新意却能够最终为人们所认可。
(二)艺术的枝桠——透体透明的符号作为一项为大家所认可的设计,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极高的艺术性自然不言而喻。
卢浮宫金字塔分析

通体照明的结构符号
想象不到有任何固体的扩建部分能够和已经 被岁月长河磨损的黯淡无光的旧皇宫融为一 体
只有用一个东西来适应和突出卢浮宫而不是 改变和突显本身
用现代技术和历史建筑完美融合
2020/4/29
A
18
2020/4/29
A
19
2020/4/29
A
20
------贝律铭
人要塑造建筑,建筑也要塑造人。 ------丘吉尔
2020/4/29
A
29
谢谢欣赏
A
30
5
•苏州博物馆
A
8
肯尼迪图书馆
真正使贝律 铭声名远扬 ,跻身于世 界级建筑大 师行列
2020/4/29
A
9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奠定贝律铭作为世界级 建筑大师的地位
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 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协 调的景色,贝律铭精心 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 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 、楼梯、斜坡和廊柱交 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 测的感觉
金字塔是那种在尽可能小的体 积内包容尽可能大的面积的几 何图形,因此它矗立在那里绝 对不会显得突兀 ------是一 种自然的解决方案
2020/4/29
A
21
功能流线分析
2020/4/29
A
22
东剖面图
黎
馆德
塞
农
留
·
馆
拿破仑大厅
2020/4/29
A
23
外部
内部
2020/4/29
A
24
金字塔的四个侧面由三百六十七块菱形玻璃组合而成。总平 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 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 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
卢浮宫金字塔设计理念

设计之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
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
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
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
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
设计争议: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
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当密特朗总统以国宾的礼遇将贝聿铭请到巴黎,为三百年前的古典主义经典作品卢浮宫设计新的扩建时,法国人对贝聿铭要在卢浮宫的院子里建造一个玻璃金字塔的设想,表现了空前的反对。
在贝聿铭的回忆里,在他投入卢浮宫扩建的十三年中,有两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吵架上。
当他于1984年1月23日把金字塔方案当作"钻石"提交到历史古迹最高委员会时,得到的回答是:这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颗假钻石。
当时90%的巴黎人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
创作始末: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
他反对一切将玻璃金字塔与石头金字塔的类比,因为后者为死人而建,前者则为活人而造。
同时他相信一座透明金字塔可以通过反映周围那座建筑物褐色的石头而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够的敬意。
自认因卢浮宫而读懂了法国历史观的贝聿铭并不难从埃菲尔铁塔中读出建筑的命运:建筑完成后要人接受不难,难就难在把它建造起来。
因此他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足尺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投票表示意见。
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文化习惯,同意了这个"为活人建造"的玻璃金字塔设计。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21米,底宽34米,耸立在庭院中央。
它的四个侧面由673块玻璃拼组而成。
贝聿铭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分析教程文件

钢索牵引技术
巴黎卢浮宫历史和改建背景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 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 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 今天的规模。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 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它的 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 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同时,卢浮 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正如贝聿铭自己所说的,在建设卢浮宫金字塔的时间里,有两年的 时间都用在了谈判上,有时在谈判过程中自己的翻译都气的无法翻译。 一个新的东西的诞生,怎么会没有争议呢?但贝聿铭成功了。
玻璃金字塔的设计思路
1.通体照明的结构符号 2.想象不到有任何固体的扩建部分能够和已经被岁月长河磨损的暗 淡无光的旧皇宫浑然一体 3.只有用一个东西来适应和突出卢浮宫而不是改变和突显本身 4.用现代技术和历史建筑完美结合
凯旋门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卢 浮 宫 玻
璃 金 字 塔
的 模 型
金字塔是那种在尽可能小的体积内包容尽可能大的面积的几何 图形,因此它矗立在那里绝对不会显得突兀。贝聿铭认为再也没有 其它扩建实体能够优雅地与这座被时光褪去光芒的宫殿融合在一起 。一座透明的金字塔可以照映出卢浮宫蜜褐色的石块,如同向这座建 筑崇高的地位致敬。金字塔是在最小的面积里表现最大的建筑面积 的几何图形,所以不会太抢眼。
1983年7月27日,贝聿铭被法国政府任命为“大罗浮宫计划”的设 计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 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 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 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卢浮宫金字塔艺术解析

贝聿铭——建筑界中的“钻石”中文名贝聿铭外文名Ieoh Ming Pei国籍美国出生地中国广州出生日期1917年4月26日职业建筑师艺术家毕业院校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主要成就获普利兹克奖代表作品香港中银大厦;北京香山饭店;日本美秀美术馆;苏州博物馆,卢浮宫金字塔配偶卢爱玲祖籍苏州贝聿铭生于中国广州,1935年加入美国籍,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贝聿铭的作品没有华丽奇特的外表,他以构思严密、设计精心、手法完全著称于世。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
他在设计中既引入了许多中华传统建筑的符号,又使用现代建筑的材料和结构。
贝聿铭一生作品丰富,每每新作出世,总是能得众人的瞩目。
代表作有波士顿基督教科学教会中心、康乃尔大学赫伯特约翰逊艺术博物馆、国家美术馆东馆、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国银行等。
这些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的建筑作品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
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
1988年设计的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的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他所获得的重要奖项包括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院金奖和1983年第五届普里茨克建筑奖,被世人美誉为现代主义的泰斗,为华人在现代设计界争得一席之地。
下面我主要介绍卢浮宫的金字塔的设计理念以及特点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
巴黎卢浮宫金字塔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阳。
透过透明的玻璃,投射在空间与墙体、地面上,形成光的庭院。
“光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
”光是贝聿铭在开始一项建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钻石般的材质——玻璃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