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暑假作业:(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在2005年5月13日的《华西日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一尊很可能会创造中国瓷器全球最高价的元代青花“鬼谷下山”圆罐,在多位保安的看护下,在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亮相,拍卖公司将于7月在英国拍卖此青花罐。

当时专家估计此罐的成交价可达1000万美元以上。

据了解,目前中国瓷器最高价是580万美元,是2003年9月在纽约拍卖的一尊元代青花罐创造的。

这则消息表明,我国古代许多瓷器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是世界古玩市场上一枝奇葩。

中国古代瓷器为什么会受到世人如此青睐呢?中国瓷器自古以来就闻名于世。

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就与瓷器有关,英语中的“China”,就包含有瓷器的意思。

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中国瓷器就畅销于世界各地。

尤其是在欧洲,上层社会的贵族已把收藏中国优质瓷器作为炫耀财富的象征。

所以古往今来,我国古代瓷器在世界收藏品中具有极高的地位。

中国是瓷器大国,烧制瓷器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做工考究。

许多瓷器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它们有的稳健庄重,有的柔美玲珑,有的典雅富丽,有的如冰似玉,有的翠绿晶润,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我国古代瓷器同丝绸、印章、武术、水墨画、京剧和中草药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那么,这些价值连城的瓷器是怎样烧制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底。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讲述内容】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发展过程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

(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与地位(1)特点: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2)地位: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3、代表行业1)、高超的冶铸技术(1)青铜铸造的繁荣: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程标准学法·素养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其突出成就,认识官营手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民营手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享誉海内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爱护中华民族优秀遗产的意识.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比较,探究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以及家庭手工业的不同,理解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认识到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历程(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2.特点(1)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2)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3)许多行业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3.成就(1)冶铁业西周晚期两汉东汉南北朝中国已有铁器发明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出现灌钢法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形象说明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了五大名窑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3)丝织业四五千年前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唐朝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清朝的缎成为丝织品的代表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主要类型(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2.发展历程(1)两宋之前: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2)元朝时期: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3)明清时期: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地位: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中国素有“丝国”和“瓷器大国”之称.2.表现(1)西汉时期: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3)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为欧洲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易错提醒】1.官营手工业并不因国家扶持而异常繁荣官营手工业的原料由政府提供,产品由政府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而且它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常常引起工匠的反抗,弊端丛生.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日益萎缩.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不能认为是技术革命中国古代手工业虽技术发达,领先世界,但却没有像近代西方那样出现技术革命.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手工业的自给自足性,缺乏革新的动力与社会基础.【轻巧识记】1.三个“三”归纳古代手工业2.图示法记忆三种手工业的地位【概念阐释】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工场主雇佣雇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它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具有进步性.图示理解如下:【易错提醒】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不能说明封建社会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因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表明封建生产关系已开始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轻巧识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关系【概念阐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自中国西部通过中亚和西亚,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是东方与西方之间文明交流的主要道路.【深度点拨】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一般从两个角度去把握:一是主要手工业在历代的发展表现的相关史实,主要部门一般围绕着冶炼、陶瓷制造和纺织三个行业展开;二是手工业生产的三种生产方式: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网络小结术语精要1.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产品精美,品种繁多,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2.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维持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3.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状态1.官营手工业史料庶人食力,①工商食官.——《国语·晋语》②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③(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管子·小匡》①说明国家对手工业发展的影响.②说明了官营手工业规模与分工.③说明众多官营工匠一起工作推动了手工业技艺的提高.史料体现了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有哪些优势?提示国家扶持;资金充足,设备先进;经营规模大,分工细密;工匠技术水平高.2.家庭手工业史料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画线内容反映了家庭手工业的生产特点。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仰韶文化半 仰韶文化半 个蚕茧 战国龙凤纹 商代玉戈有斜 商代玉戈有斜 纹提花的痕迹
东汉的罗
东汉丝绸袜子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汉代绢地 刺绣
西汉马王堆
素纱襌衣 49克 克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禅衣
明 妆花龙袍
清 黄 缎 龙 袍
明清丝织业
花楼机
清代折枝玫瑰花金地
4、重要成就: 领先世界的冶铸业 重要成就 领先世界的冶铸业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一、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概念:官营,是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 概念:官营,是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 发达的原因: 2、发达的原因:国家权力的支持 发展历程: 3、发展历程: 4、重要成就: 重要成就:
(1)领先世界的冶铸业:原始社会晚期,掌握了冶铜 领先世界的冶铸业:原始社会晚期, );西 技术;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繁荣时期(代表作); 技术;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繁荣时期(代表作);西 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南北朝灌钢法在16世纪以前一直 杜诗发明水排; 灌钢法在16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南北朝灌钢法在16世纪以前一直 领先世界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 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 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 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 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 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 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主要产品
考古发现丝织物残片件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暑假作业--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暑假作业--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暑假作业--古代手工业的进步2019-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暑假作业(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单选题1. 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瓷和珐琅彩。

这座墓葬的形成时间应不早于( )A.魏晋B.隋唐C.宋代D.清代2. 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三五分以代役。

此规定有利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A.春秋战国B.宋朝C.明中叶D.清朝6. 明清时,周村成为全国瞩目的丝绸生产中心,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

由此可见周村丝织业的生产的特点是( )A.丝绸生产技术高超且物美价廉B.官府对手工业的管理日益严格C.种植业的发展推动纺织业的进步D.专业手工业作坊生产分工细致7. 19世纪欧洲的丝织技术已是世界一流,其生产的丝绸仍然大量采用龙风、花乌等图案,并注明“中国制造”。

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中国传统技术领先当时欧洲B.中国丝绸产品畅销欧洲C.中国制造垄断当时国际市场D.欧洲文艺复兴方兴未艾8. “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

……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

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

”材料中描述的“它”出现在(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清9. 《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没被完全执行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10. 唐后期起,古老的骆驼商道有了一条对等的海路。

瓷器成为新途径的首选,方便、大宗、价值又高,能提高船东的利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材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材答案解析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材答案解析【学思之窗】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趋势,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解题关键:雇佣关系。

思路引领:从生产关系,即人与人在生产过程的相互关系方面思考,“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双方关系发生变化,角色也随之变化。

答案提示: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②雇佣关系。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征?试举例说明。

解题关键:把握特征,准确举例。

思路引领: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享誉世界。

答案提示:①官营手工业发达。

例:冶金业成就领先世界;②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

例:黄道婆在棉纺织业的贡献;③享誉世界。

例:“丝国”、“丝绸之路”、“瓷器大国”。

学习延伸
(答案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丝织展室
华 贵 之 丝
西汉“素纱襌(dān)衣”
东汉的罗
东汉丝绸袜子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汉代绢地刺 绣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一)种类 民 间 手 工 业
农户的家庭副业
家庭手工业
家庭消费、纳税、少量出售
私人经营的作坊或工场
民营手工业 产品出售,供民间消费
(二)发展过程
发展 春秋战国和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元朝 明朝中后期出现,清 朝继续发展
透雕兽首贺巩斧
翼虎纹剑
银斑纹戈
马形刀
秦朝铜车马
汉朝青铜器
东汉:“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已被中国国家 旅游局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技术
冶铜 技术
冶 铁 技 术 炼钢 技术
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西周时期:已有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两汉:炒钢技术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青釉四系瓷罐
青瓷双系壶
北 齐 白 釉 四 系 罐
此罐胎料含铁量极低,釉色乳白中泛青, 是早期白瓷脱胎于青瓷的表征。
白瓷的烧制,是逐步降低胎釉中的含铁 量实现的,它是制瓷技术的重大进步。
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白瓷凤首瓶 (唐)
宋朝制瓷技艺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北宋 钧窑月白釉碗 (“钧红”) 宋 宋 宋 定 代 窑 八 汝 方 窑 四 天 宋 系 蓝钧窑玫瑰紫釉尊 瓶 釉 (“钧紫”) 长 颈 镶 乾隆御提诗(金字) 金 瓶
遭受摧残
恢复和发展 继续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 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单项选择题1.在一次讨论课上,小朱和小骆两位同学在对我国古代经济问题的认识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是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的来源。

你认为它应来自于() 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的重视B.工匠积极性高C.中央集权的作用D.市场需求3.下列各项最能代表东汉冶铁技术进步的是()A.煤成为冶铁的燃料B.水力鼓风冶铁C.低温炼钢技术D.发明灌钢法4.“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

对比两句诗,说明() A.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B.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C.丝织品主要用于出口D.丝织品为织者自己使用5.1980年,湖南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绘有“嫦娥奔月”内容的帛画,由此可以看出()A.丝织品是当时百姓的主要衣料B.汉代棉纺织水平达到了很高水平C.汉代的绘画水平已经相当高超D.受佛教绘画的影响6.2010年11月11日,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以5 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 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

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7.“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

多么诱人,精致脱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

”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A.瓷器B.丝绸C.铁器D.青铜器8.明代烧制了大量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这主要是因为()A.很多人开始喜欢外国文化和西方的生活方式B.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C.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D.王室和贵族奢侈生活的需要9.下列明清时期的经济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历史潮流的是()A.农耕经济领先世界B.制瓷等手工业技术有很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严格限制商人活动10.(2012年广东茂名一模文综)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呜邻里,群动从所务。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分层作业-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分层作业-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分层作业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2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9·信阳高一检测)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 )A.全部销往海外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C.质量普遍不高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解析】选D。

中国古代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产品仅供官府和贵族使用,不流入市场,在明朝以前官营手工业代表社会生产的最高水平。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下图所示的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中国古代被誉为“青铜文明”时代的是指( )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两汉时期D.魏晋时期【解析】选A。

从夏朝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其中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已相当成熟,故选A。

【补偿训练】下列选项能反映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水平的是( )A.《周礼》中提到的“妇功”B.河南出土的司母戊鼎C.《农书》中的水排冶铁图D.采用灌钢法制作的铁器【解析】选B。

“妇功”旧时指纺织、刺绣、缝纫等事,为妇女四德之一,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故B正确;水排冶铁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故C错误;利用灌钢法制作铁器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故D错误。

3.(2019·北京文综)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

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解析】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暑假作业
(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单选题
1. 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瓷和珐琅彩。

这座墓葬的形成时间应不早于( )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2. 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三五分以代役。

此规定有利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3.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

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


上述材料表明( )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4. 明朝正德年间,青花瓷以波斯文作为图案主题;从宣德年间开始,梵文也作为装饰性图案附加在瓷器画面上;嘉靖、万历以后,瓷器上出现了用花朵绕梵文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棒子”图案。

清代前期,瓷器装饰画面还采用了《圣经》故事画。

这反映了明清瓷器( )
A.烧制技术达世界一流水平
B.民间生产技艺经久不衰
C.在各阶层中使用非常普遍
D. 受到外域装饰艺术影响
5.我国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主导地位是在( )
A.春秋战国
B.宋朝
C.明中叶
D.清朝
6. 明清时,周村成为全国瞩目的丝绸生产中心,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

由此可见周村丝织业的生产的特点是( )
A.丝绸生产技术高超且物美价廉
B.官府对手工业的管理日益严格
C.种植业的发展推动纺织业的进步
D.专业手工业作坊生产分工细致
7. 19世纪欧洲的丝织技术已是世界一流,其生产的丝绸仍然大量采用龙风、花乌等图案,并注明“中国制造”。

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A.中国传统技术领先当时欧洲
B.中国丝绸产品畅销欧洲
C.中国制造垄断当时国际市场
D.欧洲文艺复兴方兴未艾
8. “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

……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

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


材料中描述的“它”出现在(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清
9. 《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没被完全执行
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10. 唐后期起,古老的骆驼商道有了一条对等的海路。

瓷器成为新途径的首选,方便、大宗、价值又高,能提高船东的利润。

以下关于唐以来制瓷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清朝采取鼓励瓷器出口的政策
B.唐朝瓷器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C.明代青花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D.秘色瓷是我国南方青瓷的珍贵品种
11.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分类细致,产品精美,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商周时期靑铜制造业发达
B.唐代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C.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光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D.两宋时期,部分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2. 2018年初,湖南省博物馆携湖湘文物瑰宝亮相央视大型文化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刷爆了朋友圈。

以下关于出土于湖湘大地国之宝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
B.“方罍之王”皿方罍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的技艺高超
C.辛追墓“T形帛画”综合体现了汉代丝织、绘画和丧葬制度
D.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体现了宋代制瓷业的迅猛发展
13. 西汉政府在丝织业发达地区设置官营丝织作坊,如齐郡有“三服官”主管制作“天子
之服”,所属“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

长安有东、西织室,汉元帝时,每年花费五千。

材料反映出汉代( )
A.丝织业的生产技术高超
B.官营生产超过私营作坊
C.官营丝织业生产规模大
D.丝织业为政府垄断专卖
14. 明初规定:“在京工匠上工者,日给柴、米、盐、菜,歇工停给。

”1391年,进一步规定:凡在内府役作的工匠,“量其劳力,日给钞贯”。

这主要说明( )
A.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C.限制了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材料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材料二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手工业发展中所孕育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一般来说,判断出现的年代出现在哪个时期就看哪个出现最晚。

原始时代出现了黑陶;唐朝的唐三彩;宋代景德镇成为了“瓷都”;清代的珐琅彩。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古代中国手工业的成就
2.答案:D
解析:
3.答案:B
解析:材料中记载的是亳州只有两家能织出“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的轻纱,所以他们两家“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目的是防止自己的技术外传,故选B。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理是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中青花瓷中的“波斯文作为图案”、“梵文”“用花朵绕梵文”“《圣经》故事画”明显反映出明清瓷器收到了外域装饰艺术的影响。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古代制瓷业
5.答案:C
解析:
6.答案:D
解析:
7.答案:B
解析:“中国制造”表明的是中国生产的丝织品受到欧洲的重视和欢迎,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从“19世纪欧洲的丝织技术已是世界一流”可以排除;C选项错误,材料已经体现出有一部分已经是欧洲人自己制造的;D选项错误,这与文艺复兴无关。

8.答案:A
解析: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C
解析: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是后母戊鼎,四羊方尊以其精美的造型和制作工艺,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A不正确。

皿方罍为商周时的青铜制品,B不正确。

长沙铜官窑始建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不能体现宋代制瓷业的发展状况,D不正确。

C对辛追墓“T形帛画”文物综合价值的理解正确。

13.答案:C
解析:西汉政府在丝织业发达地区设置官营丝织作坊,“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等,说明官营丝织业生产规模大,故C项正确。

14.答案:D
解析:
二、材料题
15.答案:1.分散经营,劳动效率低下;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能力不高。

2.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纺织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了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工场主、包买商等在内的早期资本家。

3. 特点:发展缓慢。

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封建制度的阻碍。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第(1)(2)问注意阅读材料内容,对材料含义进行归纳概括,切忌游离于材料之外堆砌答案。

第(3)问实际是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特点及其原因,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