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产品在线探伤的图像检测装置

合集下载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XYG-3205/2型)一、设备基本说明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主要是由高频移动式(固定式)X射线探伤机、数字平板成像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机械电气系统、射线防护系统等几部分组成的高科技产品。

它主要是依靠X射线可利用系统中的该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 检测速度快,极大地提高了射线探伤的效率,降低了检验成本,检测数据易于保存和查询等优点,其实时动态效果更是传统拍片法所无法实现的,多年来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兵器工业、石油化工、压力容器、汽车工业、造船工业、锅炉制造、制管行业、耐火材料、低压铸造、陶瓷行业、环氧树脂材料等诸多行业的无损检测中。

本系统的技术、质量、性能都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2004年由于在成像应用技术方面取得的成绩,被确定为国家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

二、系统适用范围及主要技术参数1.主要用途:本设备壳体焊接、金属铸造质量检测。

2.被检工件外形尺寸:直径φ300-φ2500mm,长度1000-8000mm,壁厚≤12mm3.X射线探伤机容量:320KV,5.6mA(大焦点)/2.5mA(小焦点)4.冷却方式:油冷(循环制冷),具有流量、温度设定、显示、保护功能。

5.67(一)高频1234567(二)1.2.电源 1个 VEREX3.电源线 1根 VEREX4.千兆网线 25米 1根 VEREX5.组件电缆 10米 1根 VEREX6.千兆网卡 1块 VEREX7.ViVa软件及开发包等光盘 1套 VEREX(三)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主要配置1.计算机主机 1台联想2.主显示器 1台巨烽 3.刻录机 1台联想4.系统软件 1套射线(四)现场监视系统 1套射线(五)检测工装及控制系统12(六)1(一)高频1.X标如下:⑹靶材:W⑺射线辐射角:40°×30°⑻冷却介质:油⑼冷却介质最小流量:14L/min⑽最大漏射线剂量:5mSv/h2.整机主要技术参数管电压:50~320KV,连续可调,精度±1%,步长1KV;管电流:0~5.6mA(大焦点),0~2.5mA(小焦点)连续可调,精度±1%,步长0.1mA冷却方式:强迫油冷却油流量>22L/min3.高压电缆主要参数:标准负荷:225KV长数情况。

移动式工业探伤装置辐射防护要点分析

移动式工业探伤装置辐射防护要点分析

移动式工业探伤装置辐射防护要点分析移动式工业探伤装置是一种常用于工业领域的设备,用于对材料和结构进行探伤,检测可能存在的缺陷和损伤。

这种设备通常会使用辐射源来实现探伤目的,因此辐射防护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移动式工业探伤装置辐射防护的要点进行分析。

1. 辐射防护材料的选择:移动式工业探伤装置需要使用适当的材料来阻挡和吸收辐射。

通常使用的材料包括铅、钨、钢和混凝土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密度,可以有效阻挡辐射,并保护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2. 设备外层的辐射防护:移动式工业探伤装置通常由一个外层结构组成,该结构需要能够阻挡和吸收辐射。

常用的做法是在设备外层覆盖一层铅板或钨板,同时还可以使用其他辐射防护材料增加防护效果。

3. 辐射防护设备的设计:移动式工业探伤装置的设计需要考虑辐射防护的要求。

设备应具有辐射源储存和封装的功能,确保辐射源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不会泄漏出来。

设备还应具有辐射源固定装置,以确保辐射源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移动或摇晃。

4. 操作人员的防护措施:移动式工业探伤装置的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了解辐射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鞋子和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5. 工作区域的防护:移动式工业探伤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辐射,因此需要在工作区域设置相应的防护设备。

可以设置辐射防护屏幕或围挡来隔离辐射区域,确保周围人员不会接触到辐射。

还应进行定期的辐射监测和检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6. 废物处理和清洁:移动式工业探伤装置使用后,辐射源和其他辐射相关物质需要妥善处理。

废物处理应符合相关的辐射防护法规要求,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

操作人员在清洁设备时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接触辐射物质。

移动式工业探伤装置的辐射防护要点包括选择适当的防护材料、设计防护设备、对操作人员进行防护培训、设置工作区域防护设备、正确处理废物和清洁设备等。

采取这些措施能够有效保护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确保工业探伤工作的顺利进行。

英国声纳sonatest相控阵超声波探伤仪Phasor说明书

英国声纳sonatest相控阵超声波探伤仪Phasor说明书

便携式相控阵探伤仪Phasor XSTM我们用丰富的经验聚焦不同行业的检测需求无论您的检测任务多么具有挑战性,我们都将为您解忧作为GE大家庭的一员,GE检测科技自豪地延续着GE引以为荣的领导力和创新精神,并加以发扬光大。

GE的前身,爱迪生电气公司,由托马斯爱迪生于1887年创立。

一百多年过去了,如今的GE正以其卓越的业绩,积极的开拓精神和丰富的创新能力而闻名于全世界。

无损检测和检测科技是GE内部拥有深厚历史,并且不断得到发展的一个业务分支。

GE检测科技的业务范围横跨了多种产业和应用领域。

无论检测任务是简单还是复杂,我们都用业绩证明了我们是全球同行业竞争者中最值得信赖的无损检测技术供应商。

我们现有的技术正在为各行各业不同的检测需求服务,我们的技术人员坚持不懈地为新型的无损检测技术而埋头研究,我们所有的努力,只为了我们的客户能享受到高质量,高效率和安全可靠的新型检测技术。

3便携、轻松、实惠的相控阵超声波检测解决方案提高检测效率操作人员可对检测角度及覆盖区域进行电子控制,无需根据角度不同而更换探头和检测装置,将检测时间减至最低。

特点概要内置电池供电,超轻设计,不到3.8公斤,真正便携式的相控阵探伤仪。

符合行业标准的常规数字超声波探伤仪。

电子控制波束角度、焦点。

一次同时多角度探测。

常规超声和相控阵模式检测转换简单自如。

经过实践证实,外壳结实耐用,适应野外作业。

彩色、实时扇形显示,并带A扫描图选项。

全屏显示,快照图像储存功能,可以把扇形图、A扫描、B扫描、测量数据和屏幕显示 的设置参数全部保留。

通过SD存储卡传输JPEG图像报告和数据。

电路板内置的延迟逻辑计算器。

配备防污染密封袋,按键控制,操作方便。

4GE Phasor XS 便携式相控阵超声波探伤仪将相控阵技术众所周知的优势推向了崭新的容易理解的水平。

这种坚固耐用的便携式仪器,成功地将相控阵技术的优点与常规编码成像数字超声波探伤仪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超声波相控阵探伤仪等设备技术参数超声波相控阵探伤仪技术

超声波相控阵探伤仪等设备技术参数超声波相控阵探伤仪技术

超声波相控阵探伤仪等设备技术参数(一)超声波相控阵探伤仪技术参数一、设备用途及功能要求:主要用于检测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内部及焊缝内部的各种不连续性缺陷,包括复合材料的脱粘、分层、粘接不良和金属材料及焊缝的气孔、裂纹、沙眼等缺陷的检出和定位定量。

支持的检测技术包超声波脉冲回波模式、一收一发模式、相控阵串列扫查模式及衍射时差(TOFD)模式,能够形成对待检工件区域的彩色B扫描及C扫描图形显示,并能存储完整的检测数据,具有良好的再现性和检测结果一致性。

二、主要技术参数及配置要求1、外观★1.1、便携式整机,方便户外携带,重量:≤3.5Kg★1.2、为方便实际操作与观察,要求显示屏尺寸8英寸以上1.3、图像清晰,便于观察,显示屏分辨率:800×600像素1.4、显示屏亮度:600cd/㎡1.5、显示屏颜色数量:1千6百万色1.6、工作温度范围:-10℃~45℃★1.7、因现场施工检测需要,要求侵入保护评级:IP66,防撞击评级:通过类似MIL-STD-810G 516.6的坠落测试2、电源供电方式:锂离子电池或AC电源,而且单独电池供电时间要求要≥6小时3、输入/输出★3.1、编码器输入:要求支持双轴编码器3.2、USB接口至少2个3.3、支持音频报警3.4、视频输出:SVGA4、存储4.1、存储装置:SD卡或USB存储介质(16GB以上)4.2、机载数据文件存储容量:300MB5、超声性能参数★5.1、接口数量:1个相控阵(PA)接口,2个常规超声(UT)接口5.2、自动探头识别:支持5.3、发生器数量:≥16★5.4、接收器数量:≥64★5.5、聚焦法则数量:≥256★5.6、相控阵电压:40V,80V,115V5.7、常规超声电压:95V,175V,340V★5.8、脉冲类型:负方波★5.9、相控阵系统带宽:0.6MHz~18MHz5.10、常规超声系统带宽:0.25MHz~28MHz★5.11、扫查类型:线性电子E扫查(零度或角度)、扇形S扫查及复合扇形S扫查★5.12、脉冲重复频率(PRF):≥6KHz5.13、相控阵最大实时平均数:165.14、常规超声最大实时平均数:645.15、报警数量:35.16、报警条件:闸门的任意逻辑组合★6、配置要求6.1、主机,一台6.2、PC版数据分析处理及报告、声场模拟软件,一套6.3、5MHz,32晶片相控阵探头及对应斜楔块(带防磨钉),一套6.4、5MHz,24晶片复材检测专用相控阵探头及对应直楔块(带防磨钉),一套(二)动态检测声发射探测仪技术参数一、仪器技术要求1.1声发射系统硬件1.1.1主要性能:★(1)采用标准的PCI-Express总线通讯结构。

输送带钢绳芯无损探伤装置技术要求

输送带钢绳芯无损探伤装置技术要求

某某煤矿钢丝绳芯输送带X射线探伤装置技术要求某某煤矿钢丝绳芯输送带X射线探伤装置技术要求某某煤矿某某煤矿钢丝绳芯输送带X射线探伤装置技术要求根据我矿生产需求,需购置矿用输送带钢绳芯无损探伤装置2套, 为保证供货产品质量,提出以下技术要求。

一、项目名称:某某煤业有限公司某某煤矿钢丝绳芯输送带X射线探伤装置二、供货范围:三、主要技术参数:1.胶带宽度:1200mm;2.胶带运行速度:1.5 m/s;3.胶带类型:STlOo(T2500钢丝绳芯胶带;4.摄像机图像分辨率:1600*1200dpi;5.工作电压:AC 127V/220V,可承受波动范围75%~110%;6.工作电流:≤2A;7.通讯方式:以太网/光纤,通讯距离W80km;8.最大传输速度:480Mbps;9.软件运行环境:Windows XP> Windows 7四、主要功能:1、实时在线监测:利用高速X光扫描原理有效完成输送带内钢丝芯因疲劳、锈蚀、扎砸等原因造成的断绳、锈蚀、接头抽动及胶皮损伤等工况的全断面、高速、在线、定量检测及精确定位。

实时扫描、实时成像、实时智能识别出所有隐患,自动生成检测报告、自动警示。

2、实时显示:全皮带运行状态,将整条皮带的内部透视图像和上皮带底面状态图像放电影一样在电脑屏幕上清晰直观显示,皮带运行时控制端屏幕实时显示皮带图像。

3、全自动智能识别分析软件:软件自动完成对整条胶带的断头、胶皮异常、接头抽动、纵向撕裂等情况的识别,并将各种缺陷分类罗列,方便针对性回看和维修。

软件可以自动识别出100%的断头(0∙8mm 或者以上)、接头;自动显示所有缺陷;自动分析所有缺陷;超过预先设置的报警参数时,自动报警。

4、图文报告:检测完成后,软件自动将本次测试过程中识别到的缺陷图片、缺陷位置、缺陷大小等信息自动排序,并自动生成图文报告,给出处理建议。

把整条胶带从头到尾构成一个圈,整条胶带状态一目了然;自动生成接头状况图和断头图分布图。

磁粉探伤机的检测方法

磁粉探伤机的检测方法

磁粉探伤机的检测方法磁粉探伤机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工具,可以用于检测各种金属材料的表面及内部缺陷。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磁粉探伤机的检测方法。

检测前准备在进行磁粉探伤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磁粉、磁化装置、磁场感应计、洁净剂、刷子、灯泡、检测杆等。

检测步骤磁粉探伤机的检测步骤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清洁工作首先需要对被检测材料进行清洗,以确保表面干净无杂质。

清洁可以使用洁净剂和刷子进行擦拭。

磁化磁化是磁粉探伤检测的核心环节。

磁化装置可以通过电磁感应或电流的方式在被检测材料上形成一定的磁场,使磁粉在材料表面形成磁幕线,将潜在的缺陷显示出来。

撒粉在磁化完成后,需要将磁粉沿着被检测材料的表面均匀撒布,并按磁场感应计的指示方向进行摆放。

照明为了更好地观察缺陷情况,需要对被检测材料进行照明。

常用的灯泡有白光、紫外光和黑光等。

观察当照明完成后,需要使用检测杆或放大镜等工具对被检材料进行观察。

观察时需要注意磁幕线的方向和色彩变化,以发现缺陷。

审核最后,需要进行审核,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认。

如果发现缺陷,则需要进一步进行处理或修复。

注意事项在进行磁粉探伤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清洁要充分,以确保无杂质,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

2.在磁化前需要检查磁化装置和磁场感应计是否正常,确保磁场均匀。

3.撒粉时需要注意磁场的指示方向和均匀性。

4.观察时需要注意磁幕线的变化和方向,以判断是否存在缺陷。

5.检测结束后需要对磁粉进行清洗,以免磁粉污染环境。

总的来说,磁粉探伤机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工具,使用起来比较简便。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和检测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工业射线探伤装置安全使用与辐射防护

工业射线探伤装置安全使用与辐射防护

操作前应检查 设备是否正常, 周围环境是否 符合安全要求。
操作过程中应 避免设备过载, 防止发生故障。
操作后应及时 清理现场,确
保安全。
定期检查工业射线探伤装置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每次使用后,应检查探伤装置的表面是否受损,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定期对工业射线探伤装置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PART FOUR
建立完善的辐射防护管理体 系
遵循辐射防护三原则:正当 化、最优化、剂量限值
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个人 防护用品
定期进行辐射监测和评估
选用合适的防护装备,确保有效防止辐射 定期检查防护装备的完好性,确保其性能可靠 使用前应了解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因误操作导致防护失效 穿戴防护装备时应遵循规定顺序,确保防护效果最大化
,
汇报人:
பைடு நூலகம்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01
定义:工业射线探伤装 置是一种用于检测材料 内部缺陷的设备,通过 发射射线穿透材料,然 后检测反射或透射的射 线来发现缺陷。
02
作用:工业射线探伤装 置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检 测出材料内部的裂纹、 气孔、夹杂物等缺陷, 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了解并遵守
定期进行安全 培训:提高员 工的安全意识 和操作技能, 确保安全作业
实施安全检查: 定期对工业射 线探伤装置进
行检查和维护, 确保设备安全 可靠
建立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 意外情况制定应 急预案,确保及 时有效地应对突
发情况
培训内容:了解工业射线探伤装置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资质认证:通过相关考试,取得操作工业射线探伤装置的资质证书 定期复训:按照规定进行定期复训,确保操作人员技能和知识的更新 培训管理: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确保操作人员的培训质量和效果

一种用于产品在线探伤的图像检测装置

一种用于产品在线探伤的图像检测装置

化和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个好 的智能检测
系统不但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还可 以有效地
缩短整个制造周期 ,从而提高质量 降低 成本 。在
很多领域都会对各种产品进行检测 ,以保证产 品的
也不容 易达到质量要求 。因此 ,需要更好的检测 系 统来完成现代工业的复杂检测任务 : 在半导体技 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具有 图像功能

要 :该系统通过 C MOS图像传感器采集产 品的图像信息并转化成数字信 号传输到存储器 中,由 A M 处 R
理器进行 图像处理和分析 ,判断产 品是否合格 ,然后 自动剔除不合格的产品。同时,还可 以统计每天 的检测结
果 ,上传到上位机。系统使 用以 A M7 D 为核心的 L C 20处理器 ,配合嵌入式多任务 实时操作系统 “ R T MI P 21
d v lp e to p lc t n s fwae s wela ns r s ra—i e r n i g a d r la i t o a h t s hu e e eo m n fa p iai o o t r ,a l se u e e lt u n n n e b l y f re c a k,t s t m i i h
d f c v r d c s ae a t maial . mo e y t e pop s d s se e e t e p o u t r u o t ly r i c e v d b r o e y t m,wi e i s e to e u t a e e nd h h h t t n p ci n r s ls g t r d a h rpo td t u e v s o utro al a i. hes se a o t C2 0pr c so e tr d i e re o s p r ii c mp e n ad iyb ss T y tm d p sLP 21 o e s rfau e ARM 7 ng n TDM 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用于产品在线探伤的图像检测装置郑科荣,朱双东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E-mail :kerong12@摘 要:介绍了一种用于产品在线检测的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图像检测系统。

该系统通过CMOS 图像传感器采集产品的图像信息并转化成数字信号传输到存储器中,由ARM 处理器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然后自动剔除不合格的产品。

同时,还可以统计每天的检测结果,上传到上位机。

系统使用以ARM7TDMI 为核心的LPC2210处理器,配合嵌入式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µC/OS-Ⅱ。

这样既方便了应用程序的开发,也同时保证了各个任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实现了系统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CMOS 图像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图像探伤,在线检测1.引言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制造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个好的智能检测系统不但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以有效地缩短整个制造周期,从而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在很多领域都会对各种产品进行检测,以保证产品的成品率和使用安全性。

传统的检测方式通常均以人工检测为主,全凭工人的经验进行作业,既不能完成非接触检测,又不能实现在线检测。

这种方法对于复杂的零件,不但检测效率很低,检测的准确度也不容易达到质量要求。

因此,需要更好的检测系统来完成现代工业的复杂检测任务。

在半导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具有图像功能的嵌入式应用愈来愈多。

从数码相机、可视电话、多功能移动电话等消费产品到门禁、数字视频监视等工业控制及安防产品,图像采集和处理已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图像检测装置,以电池密封圈作为实际检测对象,使用CMOS 图像传感器获取产品图像,通过微处理器的采集和处理,分析产品是否合格,最终完成对产品的检测并剔除不合格品。

该装置采用图像处理方法,并使用实时操作系统,实现了非接触和在线检测,具有较高的测量准确度。

2.硬件系统的构成检测装置的硬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组成模块有:处理器核心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外围电路模块。

下面分别介绍各个模块的原理和功能。

2.1 处理器核心电路模块如图1所示,处理器核心电路主要由微处理器LPC2210、存储器SRAM 和FLASH 组成。

LPC2210是Philips 公司生产的基于ARM7TDMI 核的RISC 微处理器[1],芯片采用144脚封装,有16KB 片内静态RAM ,开放外部总线;片内晶振频率范围1~30MHz ,系统使用11.059MHz 的晶振,通过片内PLL 实现4倍频提供给CPU 工作;同时该处理器片内外设功能丰富强大,带有多个串行接口(包括2个16C550工业标准UART 、高速I2C图1 装置的原理框图接口和2个SPI 接口),方便控制与连接其它外围模块。

该处理器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等优点,同时具有丰富的片上资源,特别适用于工业控制、医疗系统、访问控制等方面的应用。

检测装置采用8MB 的SRAM 作为随机存储器,确保图像采集和处理任务实时地完成。

系统的只读存储器采用2MB+16MB 模式。

2MB 的线性FLASH 用于固化应用程序;而16MB 非线性FLASH 作为系统的海量存储器,用于存储标准图像模板和一些特定的图像数据。

外部存储器通过处理器芯片的EMC 接口与处理器连接。

SRAM 和2M 的FLASH 的存储器数据宽度为16位。

在调试状态下,SRAM 分配在bank0存储器组,2M 的FLASH 分配在bank1存储器组,而在脱机运行时则与此相反。

这样,程序可以直接从FLASH 中开始运行。

16M 的FLASH 的存储器数据宽度为8位,分配在bank3存储器组。

这些存储器的访问方式可以通过修改存储器组配置寄存器BCFG 来分别设置。

2.2 图像采集模块检测装置采用OV7640图像传感器获取图像数据。

OV7640是CMOS 彩色图像传感器,可以输出VGA 和QVGA 两种图像格式,数据输出格式有YUV 、YCrCb 和RGB 三种[2]。

芯片内嵌了一个8bit 的A/D 转换器,经过降采样处理,可同步输出8位的数字视频流D[7…0]。

在输出数字视频流的同时,还提供像素时钟PCLK 、水平参考信号HREF 和垂直同步信号VSYNC 。

系统根据这些同步信号即可设置存储器地址,完成图像数据的采集与存储。

芯片使用SCCB 接口编程控制,数据格式、图像帧频、曝光时间、增益控制、Gamma 校正等均可通过对芯片内部寄存器的读写进行设置。

该芯片将CMOS 光感应核与外围支持电路集成在一起,在简化外围电路、节省开发时间和成本的同时,获取的图像能够亦可很好地满足实际检测的要求。

在嵌入式系统中,不同的处理器和图像传感器的信号定义及接口方式不同,目前尚无通用的接口芯片。

另外,利用系统中的现有资源设计图像采集电路,可以减少器件数量、缩小产品体积和降低系统成本。

所以,通常嵌入式系统中要求自行设计图像采集接口电路。

检测装置的图像采集部分的接口电路设计主要包括SCCB 控制接口和图像数据传输接口。

OV7640与LPC2210接口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

OV7640对工作寄存器的控制采用SCCB协议[3]。

SCCB 是一种简化的I 2C 协议,其接口包括SCCE 、SIO_D 和SIO_C 。

SCCE 是串行总线使能信号,OV7640芯片上没有该引脚。

SIO_D 是串行双向数据线,SIO_C 是串行时钟输入线,分别和I 2C 的SDA 和SCL 类似。

由于SCCB 和I 2C 存在一些差别,所以需要利用ARM 处理器的GPIO 来模拟SCCB 总线。

与SIO_C 连接的引脚P0.12始终设置为输出,而与SIO_D 连接的引脚P0.13要根据读或写寄存器的情况动态更改该引脚的输入/输出方式。

ARM 处理器对OV7640的寄存器配置采用三相写数据的方式,即处理器先发送OV7640的器件地址,然后发送目的寄存器地址,最后发送要写入的数据,完成一个寄存器的数据写入,重复上面的步骤可以实现不同地址寄存器的数据写入。

OV7640的器件地址是0x42,功能寄存器的地址为0x00~0x80。

通过对这些寄存图2 OV7640与LPC2210连接示意图器的修改,既可实现OV7640工作于不同模式的目的。

处理器和OV7640的数据接口包括8位数据口D0~D7以及一些同步信号VSYNC、HREF、PCLK。

OV7640的默认帧频是30HZ,在此帧频下图像数据输出速率为9.2Mbps,像素同步时钟信号PCLK的周期为0.08µs,远远超出了LPC2210的中断响应时间。

所以只能通过设置地址号为0x11的时钟频率控制寄存器CLKRC来降低PCLK的频率,可将其周期设为2µs。

当OV7640工作于主设备方式时,它的数据通道将连续不断地向总线上输数据,所以不能将数据线直接连接在LPC2210的D0~D7数据总线上,必须使用8位的三态缓冲器件74AHC373,使它不至于干扰数据总线。

2.3 外围电路模块检测装置的外围电路主要由位置传感器电路、显示电路、UART串行通信电路、按键电路和电机电路等部分组成。

位置传感器电路采用光电式近接传感器定位,用于检测产品是否处于待检测位置。

如果有产品等待检测,就给系统发出一个触发信号,通知系统开始检测工作。

UART通信电路主要包括接口和电平转换电路,用于实现与上位机通信,以便上位机统计检测结果,分析检测装置的工作状况,实现远程监控。

按键电路实现系统复位和工作模式的选择等功能。

电机电路由电机和控制电路组成,当系统检测出不合格产品时,电机控制一个开关来剔除不合格的产品。

各部分电路分工合作,实现系统整体的运作。

显示电路包括TFT液晶显示屏及其控制电路,用于产品图像、系统工作状态、检测结果等内容的显示。

液晶显示屏的分辨率为240×320,采用16位总线接口,以RGB565形式显示。

显示模块使用两个操作地址:指令地址和数据读写地址,其值分别为0x82000000和0x82000001,映射于处理器的bank2存储器组,可分别向显示模块发送控制命令或显示数据。

3.系统的软件结构为了使系统满足在线操作,在该系统的软件设计时,只有使用一个好的实时系统,才能保证这么多任务按时、有序、高效地完成,所以良好的实时性是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如果采用传统的软件设计方法,不仅难以保证各个任务的实时运行,还会使代码变得繁复,加大维护的难度。

本系统采用嵌入式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µC/OS-Ⅱ,它是基于优先级的抢占式实时多任务内核,包含了实时内核、任务管理、时间管理、任务间同步通信和内存管理等功能[4]。

采集、图像处理、电机控制、液晶显示、串行通信这6个任务,优先级分别由高到低排列。

每个任务都有休眠、就绪、中断、等待和运行5种状态,所有任务都在这5种状态之间进行实时切换,任何时刻只有一个任务处于运行状态。

各任务之间的运行顺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

4.图像采集和处理4.1 图像数据还原OV7640采用8位数据输出方式。

当以RGB565的格式输出数据时,每一点输出的数据并不是完整的RGB 数据,每一行的奇数点输出的数据只包含5位R 数据和3位G 数据,而在偶数点输出的是3位G 数据和5位B 数据。

所以,每一点的RGB 数据需要根据本身的数据和它相邻点的数据来补偿获取,这样才能获得一幅完整的RGB 图像数据。

4.2 曝光自适应和白平衡处理本系统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缺陷在线检测,需要对运动目标的图像内容进行处理。

要想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数据,就需要处理好影响成像质量的曝光和白平衡这两个重要因素的控制。

当外界光线较弱时,CMOS 成像芯片的工作电流较小,所成图像偏暗,这时要适当增加曝光时间进行背光补偿;当光线充足或较强时,要适当减少曝光时间,防止曝光过度、图像发白。

但是要改善成像质量,仅靠调节曝光时间是不够的。

因为物体颜色会随照射光线的颜色发生改变,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图像有不同的色温,这就是白平衡问题。

对于CMOS 图像传感器,可以通过调整RGB 三基色的电子增益来解决白平衡问题。

本系统的自动曝光控制和白平衡处理的实现方法如下。

采集一幅RGB 原始图像,先计算出整幅图像的亮度均值Mt ;然后对图像做直方图均衡化处理[5],再计算出此时图像的亮度均值作为用于判断的阈值Yt 。

将Mt 与Yt 进行比较,如果Mt <Yt ,则调大图像传感器的曝光控制寄存器的值以增加曝光时间;反之则减小曝光时间。

白平衡的调节与此相似,根据原始图像与均衡化后的Cr 和Cb 的均值,通过改变传感器的RCG(Red Color Gain)、BCG(Blue Color Gain)的值调节红色、蓝色通道的增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