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群延迟色散的测量和补偿

合集下载

双光子显微成像原理及近期应用案例

双光子显微成像原理及近期应用案例

双光子显微成像原理及近期应用案例双光子显微成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它利用两个光子的共同作用实现对生物样本的成像。

该技术在生命科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双光子显微成像的原理,并探讨其在近期的应用案例。

双光子显微成像的原理是基于非线性光学效应。

在传统的荧光显微镜中,利用单光子的激发来激发和探测样品中的荧光信号。

然而,单光子的能量较高,容易导致样品的光化学损伤和细胞的光毒性作用。

而双光子显微成像则采用两个光子的准同步非共线激发,以降低光毒性并增加分辨率。

双光子显微成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用超短脉冲激光来激发样品中的荧光物质。

这种超短脉冲激光具有高能量浓度和高峰值功率,可以实现光穿透较深的样品,如活体组织。

当两个光子同时到达荧光物质并被吸收后,它们的能量叠加,使得荧光物质处于激发态,进而发出荧光信号。

通过检测和记录这些荧光信号,可以获取样品的高分辨率图像。

在生命科学领域,双光子显微成像因其高分辨率和非侵入性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研究者可以利用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观察细胞内的亚细胞器、蛋白质分子和细胞结构的变化。

双光子显微成像还可以用于监测神经元活动和细胞信号传导等重要生理过程。

通过对这些生物学过程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近年来,双光子显微成像在医学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在皮肤科领域,双光子显微成像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皮肤水分含量、胶原蛋白分布和血管结构等,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各种皮肤病。

另外,双光子显微成像还可以用于术前虚拟操作和手术引导等方面,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例如,在眼科手术中,医生可以利用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精确地观察眼底血管和细胞变化,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除了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双光子显微成像还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和能源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研究者可以利用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观察材料中的晶格结构、电子云变化和界面反应等,为新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重要的参考。

活体双光子显微镜成像原理

活体双光子显微镜成像原理

活体双光子显微镜成像原理
活体双光子显微镜成像原理
活体双光子显微镜是一种能够对生物样品进行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的显微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使用高功率、短脉冲的激光来激发标记物,使其发出荧光信号,然后通过相机来捕捉和记录这些信号。

这种成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对神经元和其他生物组织进行研究。

以下是活体双光子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和步骤:
1. 双光子激光激发
活体双光子显微镜使用的是激光束。

这种激光束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只在样品的焦点处达到足够高的能量密度,从而激发作为标记物的分子的荧光效应。

2. 荧光发射反射
被激光束激发的标记物会发出荧光信号,这些信号会通过样品表面反射或透射出去。

这些荧光信号随后经过透镜逐步汇聚,最终在相机传感器上形成图像。

3. 非线性成像
活体双光子显微镜成像采用的是非线性成像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减少可能会损害样品的光的量和能量,从而降低潜在的细胞毒性。

4. 3D成像
活体双光子显微镜成像不仅能够实现高分辨率的二维成像,还能够在三维空间内成像。

这意味着生物学家可以在采集完整的细胞或组织图像时,获得更丰富的数据和更清晰的细节。

总的来说,活体双光子显微镜成像的原理是通过激发标记物的荧光效应,然后通过非线性成像技术捕捉和记录这些信号,最终形成高分辨率的三维成像。

这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科研和医学研究领域,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生物体提供了极其有力的工具。

双光子显微镜原理

双光子显微镜原理

双光子显微镜原理
1 、双光子显微镜原理
双光子显微镜是一种新型的三维显微技术,它由一个复杂的光子传输仪、一个激光源和一个光学探头组成。

双光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米级的激光束分别照射样品表面,多达几千个光子则被反射到仪器的探头,这些光子经过聚焦到固定的电子探测器上,并被计算机整合,获得了样品的三维结构信息。

双光子显微镜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快速、高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的三维显微成像。

此外,由于光学部分的几乎完全抑制,可以大大减少在样品上的损伤。

双光子显微镜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定量构象成像,在生物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获得更多的生物结构信息以及揭示细胞活性的详细机理;另一个是影像计算术,主要是利用图像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如双光子显微镜可以用来分析样品深度和结构,从而获得物质成分、表面形貌以及更多的三维信息。

- 1 -。

双光子显微镜工作原理

双光子显微镜工作原理

双光子显微镜工作原理
双光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双光子显微镜是一种新型的显微技术,它是在光学观察下观察生物样本的最新技术,它可以实现非常高的分辨率和原位观察,比传统的显微镜技术更加的灵敏和准确。

双光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双光子分子吸收谱来观察生物样品。

双光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借助双光子的趋向性,当双光子吸收谱以较低的功率射射入样本的时候,双光子就会释放出另外一个光子,这个光子会受到样本的影响,从而形成一个分子图像,而这个图像就是我们看到的图像。

双光子显微镜的观察深度是非常深的,可以达到纳米级别的分辨率。

此外,由于双光子吸收谱的低功率,因此样本不会受到任何损伤,这意味着可以进行原位观察。

由于双光子显微镜的优势,它已经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应用。

它主要用于细胞学、药物研究、病毒检测、微生物观察等领域。

同时,由于它可以实现非常高的分辨率,也可以用于医学影像学等领域。

- 1 -。

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的应用及开放管理模式探索

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的应用及开放管理模式探索

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的应用及开放管理模式探索
冯婉倩
【期刊名称】《科学咨询》
【年(卷),期】2024()3
【摘要】双光子显微镜(Two-photonlaserscanningmicroscope,TPLSM)能够在组织和活体实验动物上实现超快速深层多色同步荧光成像及同步红外空间高精度光刺激,可用于生物分子、细胞器或离子等生物物质的定性、定量、定时和定位分布检测,具有配件昂贵、操作复杂、维护难度大的特点。

随着各高校科研平台开放共享范围的扩大,大型仪器已经成为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本文以超快速双光子活体成像系统为例,通过分析仪器的结构与功能、技术要求以及维护监管,为高效使用平台贵重仪器和创新科学管理模式提供了思路。

【总页数】4页(P37-40)
【作者】冯婉倩
【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科研实验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双光子共焦荧光显微系统成像分析及实验研究
2.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群延迟色散的测量和补偿
3.双光子荧光探针及其显微成像在创伤抢救护理中的运用——评
《双光子荧光探针及其显微成像》4.离轴抛物镜扫描中继系统提升双光子显微成像视场5.基于双光子激发荧光和二次谐波原理的显微成像技术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测薄膜的群延迟色散

测薄膜的群延迟色散

薄膜的群延迟色散可以通过测量群速度来评估。

群速度是信号在介质中传播时群延迟的变化率。

测量薄膜的群速度可以帮助了解薄膜的折射率、介质常数和材料特性,从而评估其群延迟色散。

测量薄膜的群延迟色散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制备薄膜样品:选择适当的薄膜样品,如光学元件、反射镜或透镜等,并将其放置在适当的测量装置中。

2. 建立测试系统:配置适当的仪器设备,如光学频率计、光电传感器等,用于测量薄膜样品的群速度。

3. 调整和测量: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调整测量装置,以获取薄膜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群速度值。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获得的群速度数据整理和分析,并根据数据评估薄膜的折射率、介质常数和群延迟色散特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薄膜的群延迟色散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环境因素、测量误差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专门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如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来测量薄膜的群延迟和损耗等参数。

新型光学成像技术——双光子荧光显微镜

新型光学成像技术——双光子荧光显微镜

新型光学成像技术——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光学成像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荧光显微镜通过荧光标记物的发光来研究生物分子和细胞的功能,但由于深度限制和荧光标记对细胞和生物体的影响,限制了研究深度和准确程度。

然而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的出现改变了这个现状,具备高分辨率、深度成像和非侵入性标记等特点。

一、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的原理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利用非线性荧光效应——双光子激发荧光效应,当两个光子的能量合成能够与荧光分子的跃迁能量匹配时,荧光分子受到激发,发生荧光发射。

与传统的单光子激发荧光不同,双光子激发荧光只在聚焦点产生明显的荧光信号。

这是因为在双光子激发荧光中,荧光产生需要两个光子的同步作用。

这种非线性过程不利于在样品各个层次产生荧光信号。

因此,在使用双光子荧光显微镜进行样品成像时,只在聚焦点周围的小范围内进行信号的检测,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分辨率和更深的成像深度。

二、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的特点1. 非侵入性成像传统的荧光显微镜需要生物体或细胞中荧光标记物的标记才能进行成像。

而双光子荧光显微镜不需要使用任何外部标记物,可以直接在生物体中进行成像。

这种非侵入式成像能力使得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在活体成像和组织工程等应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 高分辨率成像由于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只在聚焦点周围的小范围内进行信号的检测,能够获得更高的分辨率。

深度成像时,同样具备更高的分辨率,在成像深度达到300μm时,其分辨率保持在数百奈米量级。

3. 深度成像双光子荧光显微镜能够获得更深的成像深度。

传统的荧光显微镜在成像深度达到几十微米之后,即使在同样的条件下,荧光信号的强度会急剧减弱,因此限制了深度成像的应用范围。

而双光子荧光显微镜能够在成像深度达到1mm时,仍然能够获得较高的荧光信号强度和分辨率。

三、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的应用1. 细胞成像双光子荧光显微镜能够对单个细胞进行成像,展示细胞内分子的构成和运动过程,以及细胞能量代谢和信号传递的机制等。

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

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

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显微技术,它可以在活体组织内实现高分辨率、三维成像,因此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应用和改进,本文将对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

一、什么是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是利用长波长的激光经过非线性作用,产生双光子激发荧光来实现显微成像的技术。

它与传统的荧光显微镜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在活体组织深处实现高分辨率、三维成像,对于生物医学研究有很大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二、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1. 激光技术的改进激光是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的核心部分,它需要具备高功率、短脉冲、高稳定性等特点。

近年来,激光技术一直在不断改进和更新,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激光器,如飞秒激光器、光纤激光器等,它们具有更高的功率和更短的脉冲宽度,可以提高显微成像的质量和速度。

2. 显微成像系统的改进显微成像系统是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具备高度的稳定性、精度和灵敏度。

近年来,显微成像系统也得到了一些改进,如新型的探测器、新型的光学透镜、新型的样品扫描器等,这些改进可以提高显微成像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有效地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

3. 应用扩展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除了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外,还可以在其他领域得到应用。

例如,在材料科学中,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光学性质、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在环境科学中,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地球表面的生物和生态系统。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和广泛。

三、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的前景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癌症、神经科学、血管形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的分辨率将会进一步提高,成像速度会更加快速,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 光 生 物 学 报 第2 4卷第 5期 V o l . 2 4N o . 5 O c t . 2 0 1 5 2 0 1 5年 1 0月 A C T A L A S E R B I O L O G Y S I N I C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7 1 4 6 . 2 0 1 5 . 0 5 . 0 0 2
1 , 2 , 3 1 1 , 2 , 3 1 1 1 L O UY a n y a n g ,Z H E N GX i a n l i a n g ,L I UY u n ,J I NX i n ,L I H u i ,X I O N GD a x i
Hale Waihona Puke ( 1 . J i a n g s uK e yL a b o r a t o r yo f Me d i c a l O p t i c s ,S u z h o uI n s t i t u t eo f B i o m e d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a n dT e c h n o l o g y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 ,S u z h o u2 1 5 1 6 3 ,J i a n g s u ,C h i n a ;2 . C h a n g c h u nI n s t i t u t eo f O p t i c s ,F i n eMe c h a n i c s a n dP h y s i c s ,C h i n e s e , C h a n g c h u n1 3 0 0 3 3 ,J i l i n ,C h i n a ;3 . U n i v e r s i t yo f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o f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 1 0 0 0 3 9 ,C h i n a ) A c a d e m yo f S c i e n c e s
T P MI S ) , i nm e t h o do f t h ea u t o c o r r e l a t o r m e s u r e m e n t , t h ep u l s ew i d t ho f c yo f t w o p h o t o nm i c r o s c o p yi m a g i n gs y s t e m( f e m t o s e c o n dl a s e r i s m e a s u r e df r o mf o u r p o s i t i o n s o f o p t i c a l p a t ho f t h e s e l f b u i l t T P MI Sa n da l s o o p t i m a l G D Dc o m p e n s a t i o nv a l u eo f f i v ew a v e l e n g t h s i s m e a s u r e df r o mt h es a m p l e ’ p o s i t i o n ,t h u s f i t t e dt oo b t a i nt h ef u l l b a n dG D Dc o m p e n s a t i o nc u r v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e s u l t ss h o wt h ep u l s ew i d t ho f s a m p l ep o s i t i o ni sO c t r e a s e da v e r a g e l y9 5f sa f t e r d i s p e r s i o n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a n dt h a t f l u o r e s c e n c ei n t e n s i t yo f b i o l o g i c a l s a m p l ei si n c r e a s e dr e s p e c t i v e l yb y4 2 . 7 % a n d7 6 . 8 % i n t w ot y p i c a l e x c i t a t i o nw a v e l e n g t h s( 7 0 0n ma n d9 0 0n m ) . I nc o n l u s i o n , t w o p h o t o ne x c i t a t i o ne f f i c i e n c ya n dt h ep u l s e w i d t ho f f e m t o s e c o n dl a s e r i s t h el i n e a r i n v e r s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

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群延迟色散的测量和补偿
, 2 , 3 , 2 , 3 娄艳阳 1 ,郑贤良 1,刘 云 1 ,金 鑫 1,李 辉 1,熊大曦 1
( 1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江苏 苏州 2 1 5 1 6 3 ; 2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 3 0 0 3 3 ;3 .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 0 0 0 3 9 )
A b s t r a c t : F o r t h e p u r p o s e o f c o r r e c t i n g t h e g r o u pd e l a y d i s p e r s i o n ( G D D ) ,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t w o p h o t o ne x c i t a t i o ne f f i c i e n
摘 要: 为了对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的群延迟色散进行校正, 提高双光子激发效率的目的, 采用自相关仪测量
的方法在自行搭建的双光子系统光路的四个位置测量飞秒激光的脉冲展宽情况, 测量样品位置 5个波长下最优 的群延迟色散补偿值, 由此拟合得到自搭建双光子系统的全波段群延迟色散补偿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在应用 5f s , 在两个典型激发波长( 7 5 0n m和 9 0 0n m ) 生物样 此群延迟色散补偿曲线后样品位置的脉冲宽度平均减小 9 品的荧光强度分别提高了 4 2 . 7 %和 7 6 . 8 % 。结论为双光子激发效率与飞秒激光的脉冲宽度成线性反比关系。
关键词: 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群延迟色散;脉冲宽度;色散补偿;荧光强度 中图分类号: Q 6 3 1 ;T H 7 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7 1 4 6 ( 2 0 1 5 ) 0 5 0 4 0 4 0 6
Me a s u r e me n t a n dC o mp e n s a t i o no f Gr o u pD e l a yD i s p e r s i o nf o r T w o P h o t o nMi c r o s c o p yI ma g i n gS y s t e 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