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虫害安全控害技术论文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蔬菜病虫害是蔬菜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不仅会造成蔬菜减产,还会对蔬菜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蔬菜病虫害现状蔬菜病虫害是指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的病害和虫害侵害,包括多种细菌、真菌、线虫和昆虫等。
这些病害和虫害会对蔬菜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蔬菜病虫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给蔬菜生产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在传统防治技术中,农药的使用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农药的使用会带来诸多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研究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现状1. 生物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是一种利用天敌昆虫、寄生性昆虫、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天然因素对害虫进行防治的技术。
生物防控技术具有环保、安全、高效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农民和科研人员的关注。
目前,已经有一些生物防控技术被应用于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中,比如利用昆虫类天敌对害虫进行控制,以及利用益生菌、寄生性真菌对蔬菜病害进行防治。
这些生物防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蔬菜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2. 植物抗性育种技术植物抗性育种技术是指通过育种技术培育出对病害和虫害具有抗性的蔬菜品种。
这种技术通过传统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手段,注入对病害和虫害具有抗性的基因,使蔬菜具有自身的抗病能力。
目前,已经有一些对病害和虫害抗性较高的蔬菜品种被成功培育出来,比如抗病性番茄和抗虫性茄子等。
这些抗病虫害的蔬菜品种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3. 生物化学农药研发生物化学农药是指利用植物、微生物等天然物质对病害和虫害进行防治的农药。
这类农药具有环保、安全等特点,对人畜环境无毒副作用,因此备受关注。
三、绿色防控技术发展趋势1. 多方位综合防控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方位综合防控,采用多种手段对蔬菜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
浅谈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B in g h a if a n g z h i
盛 期 与 病 虫 原 物 侵 染 的 高 发 期 错 开 ,达 到 避 开 病 虫 为 害 的 目 的 。 如 白 菜 苔 软 腐 适 病 的 危 害 程 度 与 播 种 期 有 显 着 关 系 , 浅谈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当 迟 播 可 减 轻 危 害 程 度 。 茄 子 、 番 茄 适 当 的 稀 植 以 使 植 株 通 风 透 光 轻 病 ,可 ,减 李 德 龙 虫 害 能 提 高 品 质 。 田 间 管 理 得 当 不 ,还 仅 可 改 善 作 物 的 生 长 状 况 且 还 能 提 ,而 蔬 菜 病 虫 种 类 繁 多 生 规 律 复 杂 于 病 原 菌 和 昆 虫 在 土高 手 段 。 但 是 ,发 , 效 ,由 作 物 的 抗 病 能 力 及 受 害 后 的 补 偿 能 中 的 残 留 与 寄 居 危 害 猖 獗 重 影 响 蔬 菜 的 产 量 和 质壤 得 蔬 菜 作 物 在 连力 , 严 ,使 停 畦 干 免 。 推 广 深 沟 窄 畦 、 高 畦 ,雨 ,避 量 。 蔬 菜 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治 应 贯 彻 “ 预 防作 条 件 下 的 病 虫 害 发 生 更 加 严 重 。 因田 间 积 水 减 轻 病 害 发 生 。 合 理 密 植 ,可 为 主 、 综 合 防 治 ” 的 植 保 方 针 先 采 用此 根 据 不 同 病 原 菌 和 昆 虫 对 寄 主 作辣 ,优 ,可 椒 高 温 季 节 到 来 前 封 行 免 土 壤 ,在 ,避 农 业 防 治 、 物 理 防 治 、 生 物 防 治 技 术 种 类 的 选 择 性 过 建 立 良 好 的 耕 作 晒 ,科 物 ,通 于 根 系 发 育 毒 病 明 显 减 轻 。 ,利 ,病 学 合 理 选 用 高 效 、 低 毒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优秀范文五篇)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淄博市蔬菜办公室蔬菜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其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设施蔬菜由于常年连作,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已成为制约设施蔬菜生产的严重障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蔬菜的卫生、营养、安全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生产优质安全的无公害、绿色蔬菜已成为蔬菜生产的基本要求。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协调利用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应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生产,不利于病虫害发生为害的生态环境,把蔬菜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以内,达到优质、高产、高效、无害的目的。
一、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无公害蔬菜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基础。
采用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的生态环境条件,增强蔬菜植株的抗逆性,减轻病虫为害。
1、选用抗(耐)病虫品种。
选用抗(耐)病虫品种是防治蔬菜病虫害最根本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
各地可以结合当地种植的蔬菜种类和病虫发生情况,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品种,减轻病虫为害。
2、种子消毒。
无公害蔬菜生产应进行种子消毒,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如黄瓜,其种子可用55℃温水浸15分或50℃温水浸20~30分钟),或采用药剂拌种和种衣剂包衣等方法进行种子处理。
3、培育无病壮苗。
育苗场地应与生产地隔离,防止生产地病虫传入。
育苗前苗床要彻底清除枯枝残叶和杂草。
可采用营养土营养钵、压缩型基质营养钵、穴盘基质育苗。
加强育苗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最后汰除病苗,选用无病虫壮苗移植。
有条件的最好多工厂化育苗基地购买。
4、清洁田园。
病虫多数在田园的残株、落叶、杂草或土壤中越冬、越夏或栖息。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摘要】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入手,旨在探讨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现状和问题。
首先分析了绿色防控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生物防治、植物保护剂和生物技术等方面。
接着探讨了绿色防控技术在蔬菜病害和虫害防控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其推广和应用前景。
结论部分强调了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了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为蔬菜病虫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现状问题,原理方法,应用,推广,应用前景,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蔬菜病虫害是蔬菜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之一,给农民的种植和收成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同时也影响了蔬菜的质量与产量。
传统的病虫害防控方法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但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重视,化学农药的使用已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势在必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绿色防控技术在蔬菜病虫害防控中逐渐得到关注和应用。
这种技术主要包括利用植物抗病抗虫物质、微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生物农药等手段,旨在通过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来控制蔬菜病虫害的发生。
研究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背景主要源于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以及传统防治方法带来的不良后果。
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可以为蔬菜生产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蔬菜病虫害是限制蔬菜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化学防控方法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导致农产品中残留农药超标的问题,危害消费者健康。
本研究旨在探讨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寻找一种既有效防控病虫害又对环境友好的方法,以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探讨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剖析其在病害和害虫防控中的作用机制,为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讨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和消费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给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成为了无公害蔬菜种植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相关问题,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重要性病虫害是蔬菜种植中的常见问题,它会导致蔬菜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甚至无法收获。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统的喷洒化学农药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病虫害,但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开发绿色、环保、高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势在必行。
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中,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较为环保和可持续的方法。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一些天敌、天然杀菌剂和植物提取物等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可以利用一些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或者利用一些天然杀菌菌剂来控制病害的传播和发展。
一些植物提取物也具有一定的杀虫杀菌作用,可以作为生物防治技术的一种手段。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而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小,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三、文明种植和合理施肥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作用除了生物防治技术外,文明种植和合理施肥也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
文明种植包括轮作、间作、混作等多种种植方式,这些种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危害。
合理施肥也可以增强作物的抗病性,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受到病虫害的影响。
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文明种植和合理施肥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获取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种植户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信息技术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应用将会大大提高防治的效率和准确性。
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

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蔬菜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要食物之一,然而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制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有效地应对蔬菜病虫害问题,科学家和农业专家们研发出了各种综合防控技术。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几种主要的综合防控技术。
一、优良品种的选育优良品种是抵抗病虫害的首要策略。
通过选育抗病虫害的蔬菜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选择抗病虫害性强的品种,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病虫害对蔬菜的危害。
此外,优良品种还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二、合理的种植结构合理的种植结构是综合防控的关键。
通过轮作、间作和套作等方式,可以减少病虫害在蔬菜田间的传播和扩散。
优质病虫害发生率高的蔬菜品种,尽量避免连续种植,以免病虫害在土壤中积累。
同时,合理的种植结构还可以提高蔬菜田地的生态环境,增强蔬菜的抗病能力。
三、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控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寄生性昆虫和微生物等有益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和扩散。
例如,可以利用寄生性昆虫如蚂蚁来控制蚜虫的繁殖,或者利用抑菌剂阻断病菌的侵染。
四、农药的合理使用农药是目前防治病虫害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然而,过量或不正确使用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的残留。
因此,合理使用农药是非常重要的。
农药的使用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种类和剂量。
应遵守农药的使用说明,并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五、土壤管理土壤是蔬菜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良好的土壤管理有助于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
适时施肥,保持土壤的养分平衡是预防病毒病的重要环节。
此外,合理的灌溉和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有利于减少病菌的侵染。
综合利用上述几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然而,综合防控技术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蔬菜品种和种植环境进行调整和改进。
此外,农民在实施综合防控技术时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包括优良品种的选育、合理的种植结构、生物防治技术、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土壤管理等方面。
谈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论文

谈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论文•相关推荐谈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论文关键词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摘要蔬菜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蔬菜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
蔬菜种类多,栽培制度复杂,作物营养条件好,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据调查,黄山区10种主栽蔬菜中有40余种主要病虫害,绝大多数病虫害为害造成蔬菜减产5%以上,一般年份损失10%~30%,流行年份减产50%~70%。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1农业防治1.1选用抗病、专用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
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
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1.2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
二是更新传统育苗方法。
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
三是做好种子消毒。
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
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
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 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
病虫害防治论文病虫害论文

病虫害防治论文病虫害论文浅谈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摘要:蔬菜时人类每天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它的种植培养过程中却总是遭到虫害的威胁,影响蔬菜的病虫种类繁多,危害猖獗,严重影响着蔬菜的品质,因此,我们在培植蔬菜方面始终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打造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重视蔬菜病虫害的防治。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1、蔬菜病虫害防治原理蔬菜病虫害防治原理:主要是防治方面要增强种子内部抗性及尽量控制病原菌滋生蔓延及虫卵的繁殖,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以农业措施为中心,融合生物的、物理的、农业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土壤、肥料、空气、种子消毒预防。
创造有利于蔬菜正常生产的生态环境而不利于病虫繁殖生存的环境。
2、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2.1物理防治措施2.1.1采用光电方法进行灭虫灯光诱杀主要针对夜间活动的害虫,如金龟子,本身具有趋光性,根据这以特点我们可以利用灯管进行诱杀,或者利用高压电网灯进行灭虫。
效果最差.2.1.2土壤的日照处理日晒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消毒方式,在蔬菜定植前,选择少雨晴天气候,在地面上覆盖地膜或黑膜后,暴晒数天,使土壤温度达到38℃,可以大大减少土壤中的细菌存活几率以达到消毒目的。
2.1.3利用温水对育种进行消毒处理温水浸种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处理方法,例如采用40-45℃温水浸泡葱类鳞茎1.5小时后再播种,可预防葱类紫斑病;芹菜种子在48℃温水中浸泡30分钟,立即放人冷水中5-10分钟,催芽后播种,可预防芹菜早疫病;当然,利用温水消毒方法,要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及病原菌类型来选择适当的消毒温度和方法.2.2农业防治措施2.2.1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三新”具体内容为:1为了防止病虫侵染幼苗,应避免苗棚内混栽。
二是对传统的育苗方法进行更新。
应用育苗盘育苗,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率,提高秧苗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病虫害安全控害技术
一、蔬菜生产病虫害发生情况
在北镇市蔬菜生产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近百种,另外还有一些发生程度较轻的次要病虫害。
北镇市蔬菜生产上主要病害种类有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疫病、病毒病、黑星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黄萎病等等;主要虫害种类有美洲斑潜蝇、温室白粉虱、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
病虫害发生程度与病虫害基数、天气情况、种植品种和种植模式有着直接关系。
随着环境因素的改变,主要病虫害和次要病虫害有可能互相转换。
二、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害安全控害技术:
病虫安全控害是指以健身栽培为基础、协调应用生物、物理、生态、化学的防治方法,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通过采用病虫安全控害技术,可以把农药等有害物质在农田环境及蔬菜中的残留控制在国家允许的标准范围内,使其对生态环境以及人、天敌等在内的非靶标生物的负面影响降低至最低限度。
下面对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安全控害措施做一个介绍:
1.健身栽培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业防治,常见的农业防治方法包括:
(1)选用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高产优质品种;培育适龄壮苗;加强生长期栽培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虫害
能力。
(2)采用轮作或间作。
合理调整作物布局,把病虫害发生严重的作物与其不危害的作物进行套种或轮作。
(3)采用嫁接换根技术,预防土传病害。
这项技术在黄瓜、香瓜、西瓜等作物上广为应用,防治枯萎病。
(4)清洁田园。
及时摘除败落的花瓣以及病、老、黄叶和病果,拔除病株,集中进行销毁处理。
在整枝打杈前用肥皂水洗手,防止操作接触传播病毒病。
2.物理防治
根据病虫对某些物理因素的反映规律,利用物理因子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
(1)黄板诱杀技术:1亩地温室用30~40块黄板,悬挂在植株行间或株间略高于植株顶部,沾满虫体后重新刷一遍机油,虫害发生较重时一般需要7~10d重刷一遍,这项技术适用于防治美洲斑潜蝇、温室白粉虱、蚜虫等体积较小的害虫。
(2)阻虫网防虫技术:在温室大棚通风口用尼龙网纱(25目或40目)密封,阻止美洲斑潜蝇、温室白粉虱、蚜虫等体积较小的昆虫迁入迁出。
(3)“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采用现代光、电、数控技术与生物信息技术,可诱杀87科1287种农林害虫,单灯控制面积30~60亩,诱杀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延缓害虫抗药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4)铺设银灰膜趋避蚜虫:每亩地铺银灰色地膜5kg,或将银膜剪成10~15cm宽的条状,纵横拉成网眼状。
(5)杀菌灯防病技术:在温室大棚内应用,一般采用20w杀菌灯(河南省汤阴县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每台杀菌灯控制
60m2,每亩地需安装杀菌灯11台。
3.生态防治
利用寄主与有害生物对环境条件要求的差异,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繁衍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1)高温闷棚技术:防治温室大棚黄瓜霜霉病及黑星病,适于在黄瓜植株生长旺盛健壮的棚室里进行。
在准备闷棚前一天,给黄瓜浇一次大水,次日(必须是晴天)封闭棚室,将温度提高到45度左右。
温度达到43度时计时,掌握温度不低于42度,不超过46度。
达到1.5~2h后,从顶部慢慢加大放风口,缓缓使室温下降,次日摘除病、老、枯叶后浇一次水,适量追施尿素。
隔4d,再进行一次。
(2)在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上,采用无滴膜、膜下暗灌、高垄地膜覆盖、滴灌技术,在晴天上午或早晨浇水,并及时放风排湿,以上方法可以降低棚室内空气湿度,进而减轻病害发生。
4.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有益生物和其天然的代谢产物防治蔬菜病虫害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杀虫剂有阿维菌素制剂、乙酰甲胺基阿维菌素制剂、苦参
碱制剂、多杀菌素(菜喜)、bt乳剂等,常见的杀菌剂有武夷菌素制剂、木霉菌制剂、多抗霉素、农抗120等等。
5.化学防治技术
在当前的蔬菜安全控害中,我们更多的提倡农业、物理、生态、生物防治技术,但是一旦病虫发生,化学防治见效快、防效高,更容易被人们所采用。
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防效较好的新型化学药剂:嘧霉胺防治灰霉病;吡虫啉防治蚜虫、白粉虱;灭蝇胺防治美洲斑潜蝇;安打防治小菜蛾、菜青虫;阿米西达防治霜霉病、早疫病、炭疽病、叶斑病等大部分病害;醚菌酯(翠贝)对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有特效,对黑斑病、早疫病、晚疫病、叶斑病等也有较好的效果。
三、蔬菜病虫安全控害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病虫害防治注意对症下药。
防治指标:在温室大棚中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施药进行防治;在露地蔬菜上,病虫害发生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防治。
2.器械问题。
据调查,普通喷雾器械农药利用率仅达到30%左右,其余70%左右的药液进入到环境中,既浪费又污染了环境,因此在蔬菜安全控害中建议采用性能好的喷雾器械,以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在此,推荐“卫士牌”手动喷雾器(配有普通喷雾喷头、扇形喷雾喷头、喷粉专用喷头,价格90元/台)、泰山牌手动喷雾器,有条件的建议采用性能更好的机动喷雾器械。
在喷施不同药剂时,喷雾器械要洗涮净,以免产生药害,除草剂最好单用一个喷壶。
3.为避免产生抗药性,在化学防治过程中注意轮换用药,用药量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说明的剂量、由低到高应用,以免很快产生抗药性。
4.农药残留超标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因为蔬菜收获是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内。
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距离收获的天数。
每一种农药都有自己的安全间隔期,在农药标签上都有说明,要严格遵守。
一般来说,农药在叶菜类、根菜类上应用安全间隔期为15~20d,在果菜类上应用安全间隔期为8~14d,在安全间隔期内蔬菜不允许上市。
5.真假农药的识别:虽然进行了监督检查,农药市场上还有一些假冒伪劣农药流通,前一阶段蔬菜残留超标就是因为一种假冒农药“熏必得”导致的。
真假农药识别主要是看标签标注内容:(1)看名称。
从2008年7月1日起生产的农药,不再用商品名称,只用农药通用名称或简化通用名称,如吡虫啉、三环唑、氯氰·毒死蜱等等。
购买前特别注意看标签上农药名称下面标注的有效成分名称、含量及剂型,通过对比来区分不同的农药产品。
(2)看“三证”号。
三证指农药登记证号(农药临时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生产批准证号,国产农药必须三证俱全;原装进口农药直接销售的只有农药登记证一个证号;分装的农药产品,其标签应当与生产企业所使用的标签一致,并同时标注分装企业名称及联系方式、分装登记证号、分装农药的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分装日期,有效期自生产日期起计算。
(3)看使用范围。
根据需要防治的农作物病、虫、草等,选择与标签上标注的适用作物和防治对象一致的农药,不购买与需要使用的作物或防治对象不一致的农药。
(4)是看净含量、生产日期及有效期。
农药标签应当标注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有三种标注方法——分别以产品质量保证期限、有效日期、或失效期表示。
不购买没有生产日期或已过期的农药。
(5)看产品外观及标签。
四、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19种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
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322号:为提高我国农药应用水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药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经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审议,我部决定分三个阶段削减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使用,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在农业上使用。
3.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944号,第三条,从2008年7月1日起,农药生产企业生产的农药产品一律不得使用商
品名称。
可以使用通用名称、注册商标名称。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对农药的生产、经营、使用、做了专门规定。
5.2006年11月1日,国家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到法律地位。
(1)安全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工作。
(2)安全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制度。
(3)第四章第二十六条: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自行或者委托检测机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测;经检测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不得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