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商中间与末尾的不同意义。

3、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4、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0作为被除数时的意义及除数为0时的意思。

从“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观点出发,让学生讨论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不断沟通乘除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得出规律将书中四幅图逐一显示,并配上解说,在故事中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2、你说孙悟空会怎么分?3、这时猪八戒说我来分,却偷偷的把西瓜全吃光了,4、沙僧急了,忙问:我们3人怎么分呀?每人能吃到几个西瓜?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5、0÷3=0说明其它3人分不到了,6、做一做:0÷2=0÷4=0÷5=7、讨论:0÷0=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8、小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9、做一做0÷2=0÷4=0÷5=0÷102384393=0÷0=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6。

(1)出示例6,要求李思平均每月用电数,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得:309÷3=(2)你认为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3)尝试用竖式计算,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4)反馈,比较得出简便写法,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5)独立解决“万青平均每月用电数”,及时纠正。

三、练习巩固(1)竖式计算:604÷2=840÷7=296÷4=835÷5=比较今天学习的与以前所学的笔算除法的联系揭题: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2)判断题:书第30页,让学生在改错中巩固方法。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优秀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第六课时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学习内容:教科书28-29页例5、6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商中间与末尾的不同意义。

3、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4、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0作为被除数时的意义及除数为0时的意思。

从“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观点出发,让学生讨论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不断沟通乘除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得出规律将书中四幅图逐一显示,并配上解说,在故事中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2、你说孙悟空会怎么分?3、这时猪八戒说我来分,却偷偷的把西瓜全吃光了,4、沙僧急了,忙问:我们3人怎么分呀?每人能吃到几个西瓜?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5、0÷3=0说明其它3人分不到了,6、做一做:0÷2=0÷4=0÷5=7、讨论:0÷0=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8、小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9、做一做0÷2=0÷4=0÷5=0÷102=0÷0=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6。

(1)出示例6,要求李思平均每月用电数,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得:309÷3=(2)你认为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3)尝试用竖式计算,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4)反馈,比较得出简便写法,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5)独立解决“万青平均每月用电数”,及时纠正。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一)学生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差不多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把握了差不多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

从学生的生活体会看,他们关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规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明白得得不够深入。

(二)教材分析:《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

教材先通过创设“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为素材教学例5,使学生明白“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

接着运用此规律教学例6,也确实是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运算。

我通过阅读教材、教参和新课标,认为按照教材上的方法去教学这一内容,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会运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至于“商中间什么缘故要写0”这一点学生全然不明白,只是盲目地按照老师所讲述的分东西的例子仿照着进行运算,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数学的活动中了。

因此,在教学时我预备采取以下策略:1、创设现实情境,重视有意义的运算[片断1]师:我们学校快开运动会了,为了选拔出参加跳绳竞赛的人员,我昨天测试了几个学生跳绳的情形(出示课件:两个学生跳绳的情境):蔡芳3分钟跳绳309下,屈代乔4分钟跳了520下。

小朋友们,假如让你来选参加跳绳的人员,你会选谁?什么缘故?摸索片刻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能有的说选蔡芳,有的说选屈代乔,同时各有各的理由。

现在,我装做一种专门无助的模样说:“到底选谁比较合适呢?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呢?”生1:我能够依照他们跳绳的总个数来看。

生2:不行,因为他们用的时刻不一样。

我们能够算出屈代乔3分钟跳了多少,然后再比较。

生3:你的方法太苦恼了。

我认为能够算出谁1分钟跳的多,我们就能够选谁,如此比较公平。

师: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下面请你们自己列式运算。

[反思]新课程标准对运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更注重的是让学生体验运算在生活中的意义,并能运用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的数的计算。

例6是其中“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0”的情况。

在这一例题之前,教材先安排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和“除法的验算”内容。

因此,在学习本例题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算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础。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只是除法中的特殊情况,是除法计算法则的补充,也是这一单元的难点内容。

关键是让学生亲历“0占位”的思维过程,为以后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或多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教学中学生可能只是盲目地按照所讲述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在体验学习中理解算理。

三、教学目标:1、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理解算法,提高学生节约意识。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仔细、认真的计算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在除的过程中要商0的情况即: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0。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关键是0占位及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五、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发展的空间。

因此,本节课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基本上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商中间或末尾有0除法》说课文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商中间或末尾有0除法》说课文稿

“商中间、末端有0的除法”讲课稿一、教材剖析:“商中间、末端有0的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的数的计算。

例6是此中“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0”的状况。

在这一例题从前,教材先安排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和“除法的验算”内容。

所以,在学习本例题从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算法已经基本掌握,所以有了必定的基础。

“商中间、末端有0的除法”不过除法中的特别状况,是除法计算法例的增补,也是这一单元的难点内容。

要点是让学生亲历“0占位”的思想过程,为以后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或多位数”的除法确立基础。

二、学情剖析: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量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关于“商中间、末端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有必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教课中学生可能不过盲目地依据所叙述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所以教课中要鼓舞孩子们勇敢研究,在体验学习中理解算理。

三、教课目的:1、掌握商中间或末端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经历主动研究的过程,理解算法。

3、培育优秀的书写习惯,以及认真、认真的计算态度。

四、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在除的过程中要商0的状况即: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0。

)教课难点:理解算理,要点是0占位及简易写法的书写格式。

五、教课方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课一定从学生熟习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供给参加的时机,为他们创建一个发展的空间。

所以,本节课为了实现教课目的,有效地突出要点,打破难点,我基本上采用“自主研究式”的教课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建性,提高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思想能力和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

在教课过程中主要采纳了以下方法:1.复习引入法。

三年级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三年级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的第九课时。

1、教材的特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有关0的除法,它是在口算除法、基本的笔算除法及除法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了扎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除法的算理,探索合理的竖式。

教材安排了3个例题,例5是0的除法,主要让学生明白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例6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本节我安排了例5、例6。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理解商0的算理和竖式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3、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探索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商中间或末尾也商0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说教法与学法1、教法:用课件出示以“兔子和猴子找食图”为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自主探究。

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讨论理解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

2、学法: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三、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笔算除法的基础较扎实,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笔算算理理解不够;另外,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易分散,于是我针对此特点,创造了生活中有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复习铺垫,建立联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领悟算法——→巩固新知,应用新知——→回顾反思,升华提高。

详见教案五、说板书本节课针对重点和难点,设计板书如下: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0÷3=0(个)309÷3=103(千瓦时)420÷3=140(千瓦时)三年级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2(一)学生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的第九课时。

1、教材的特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有关0的除法,它是在口算除法、基本的笔算除法及除法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了扎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除法的算理,探索合理的竖式。

教材安排了3个例题,例5是0的除法,主要让学生明白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例6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本节我安排了例5、例6。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理解商0的算理和竖式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3、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探索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商中间或末尾也商0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说教法与学法小学教学设计网 W Ww.xxj XSJ.C n1、教法:用课件出示以“兔子和猴子找食图”为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自主探究。

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讨论理解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

2、学法: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三、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笔算除法的基础较扎实,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笔算算理理解不够;另外,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易分散,于是我针对此特点,创造了生活中有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复习铺垫,建立联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领悟算法--→巩固新知,应用新知--→回顾反思,升华提高。

详见教案五、说板书本节课针对重点和难点,设计板书如下: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03=0(个)3093=103(千瓦时) 4203=140(千瓦时)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A、B、C、D四人完成一件工作,D做了一天因事请假,结果A做了6天,B做了5天,C做了4天,D 作为休息的代价,拿出48元给A、B、C三人作为报酬,如果按天数计劳务费,这48元应分给A()元.A.18 B.20C.19.2D.322.下面()杯中的饮料最多。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的数的计算。

例6是其中“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0”的情况。

在这一例题之前,教材先安排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和“除法的验算”内容。

因此,在学习本例题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算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础。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只是除法中的特殊情况,是除法计算法则的补充,也是这一单元的难点内容。

关键是让学生亲历“0占位”的思维过程,为以后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或多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教学中学生可能只是盲目地按照所讲述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在体验学习中理解算理。

三、教学目标:1、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理解算法,提高学生节约意识。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仔细、认真的计算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在除的过程中要商0的情况即:被除数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0。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关键是0占位及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五、教学方法:1..复习引入法。

2.自主探究法。

让学生通过亲手尝试计算,在对比中,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关键是理解0占位以及简便算法的书写格式。

3.练习法。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能力总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所以学生在学习了“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之后,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他们真正理解消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责任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31~32页例7及做一做
2、教学目的:
①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的一般方法。

②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的算理。

二、教学重点:
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怎么办。

三、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四、说教法
1、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自动性,可采用的方法是"设问引导法",即教师以"问"作为"导"的重要方式。

并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利用法则,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教材很注意这一要求的具体落实,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坚持由已知到求知,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利用设问,引导和板演相结合,疏散难点,培养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计算、察看、探究、讨论、表述、练习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进行整体教学,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和保护学生的乐学情绪;用不同方法的观点去解决除法问题;自己排除思维障碍,获取最全面的思维成果,体会成功喜悦。

五、说学法
教学中,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除法计算的法则,切实提高各自的计算能力。

(1)要求学生严格依照法则进行计算。

运算法则是对计算过程所作出的具体规定,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法则的自觉性和法则的控制程度,在计算中尤其是刚总结出法则之后的计算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严格依照法则进行计算,让他们自我意识到法则对其计算的作用,一方面用法则保证计算过程及其成果的精确性;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则意识,使他们逐步养成自觉依照法则去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的良好习惯,为熟练运用法则打下基础。

(2)逐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法则的程度。

为了让学生能灵活运用三位数除法的法则,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总是要求学生按照法则进行计算,要注意引导他们运算法则的普遍规定性和计算过程中的具体灵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逐步解脱运算法则的依附性。

使其计算最终达到而对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计算,不用去联想其法则的三条规定便能精确无误地求出商的程度。

六、教学程序设计
共有四个环节:创设情景,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