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海中学八年级下历史选择题专项测试卷(二)教师版
初二历史试题-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试卷(二) 最新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试卷(二)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下列属于《共同纲领》内容的是()①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②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③毛泽东为国家主席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③④2、下列关于西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D.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的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3、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①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②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③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④不怕牺牲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我国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是在()A.1949年新中国建立B.1951年祖国大陆实现统一C.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5、20世纪50年代,我国一家报纸撰文指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已经进入了一个由渐进到跃进的阶段,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出多少就可以生产出多少粮食来。
”对此你的认识是()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农业发展的关键B.经济工作不遵循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农业发展D.农业生产发展将迅速解决人民温饱问题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7、中央电视台《百家论坛》节目准备举办一个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讲座,邀请一位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嘉宾,从个人人生经历上进行分析。
你认为下列人选中最适合做嘉宾的是()A.75岁的王教授B.65岁的张市长C.55岁的李军长D.45岁的陈医生8、《人民日报》报道:大庆油田牢固树立“科技人才强企”的观念,提出“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
八年级历史下册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渊B. 李世民C. 李隆基D. 李亨2. 宋朝时期,以下哪位科学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A. 张衡B. 沈括C. 蔡襄D. 毕昇3. 元朝时期,以下哪位航海家进行了七次远航?A. 郑和B. 郑成功C. 郑芝龙D. 郑光祖4. 明朝时期,以下哪位皇帝实行了“一条鞭法”?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厚照D. 张居正5. 清朝时期,以下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发生了鸦片战争?A. 康熙B. 乾隆C. 道光D. 同治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
()2. 宋朝时期,中国的科技发展达到了顶峰。
()3. 元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4. 明朝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5. 清朝时期,中国成功地抵御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2. 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转移到了______。
3. 元朝时期,中国的政治中心是______。
4. 明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
5. 清朝时期,中国的一个皇帝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
2. 简述宋朝的科技发展。
3. 简述元朝的行省制度。
4. 简述明朝的“一条鞭法”。
5. 简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唐朝的一位官员,你会如何治理你的辖区?2. 假设你是宋朝的一位科学家,你会如何推动科技的发展?3. 假设你是元朝的一位航海家,你会如何规划你的航线?4. 假设你是明朝的一位农民,你会如何应对“一条鞭法”?5. 假设你是清朝的一位官员,你会如何处理与西方列强的关系?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唐朝的繁荣原因。
初二下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下历史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中,进士科主要考察的是:A. 武艺B. 诗文C. 法律D. 算术答案:B2. 以下哪一位不是唐朝的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D3.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在哪位皇帝的统治下出现的?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D4. 唐朝时期,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A. 广州B. 长安C. 洛阳D. 杭州答案:A5. 唐朝时期,与日本进行文化交流的著名僧人是:A. 玄奘B. 鉴真C. 慧能D. 法显答案:B6. 唐朝时期,著名的“安史之乱”是由哪两位将领发动的?A. 安禄山和史思明B. 安禄山和李光弼C. 史思明和李光弼D. 李光弼和郭子仪答案:A7.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在哪位皇帝的统治下出现的?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A8. 唐朝时期,著名的“开元盛世”是在哪位皇帝的统治下出现的?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D9. 唐朝时期,著名的“大明宫”是哪位皇帝建造的?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D10. 唐朝时期,著名的“天宝年间”是哪位皇帝的年号?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朝时期,著名的“开元盛世”是在______皇帝的统治下出现的。
答案:唐玄宗2. 唐朝时期,著名的“安史之乱”是由______和______两位将领发动的。
答案:安禄山;史思明3.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在______皇帝的统治下出现的。
答案:唐太宗4. 唐朝时期,著名的“大明宫”是______皇帝建造的。
答案:唐玄宗5. 唐朝时期,著名的“天宝年间”是______皇帝的年号。
答案:唐玄宗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唐朝科举制度的意义。
初二历史下册试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下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明朝时期,以下哪位皇帝实行了“海禁”政策?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祁镇D. 朱由校答案:B2. 清朝乾隆年间,以下哪项不是乾隆皇帝的政绩?A. 统一新疆B. 编纂《四库全书》C. 推行科举制度D. 修建圆明园答案:C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4.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谁?A. 孙中山B. 袁世凯C. 黄兴D. 宋教仁答案:A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国内政治腐败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A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A. 井冈山B. 延安C. 瑞金D. 遵义答案:B7.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土地改革是在?A. 1950年B. 1951年C. 1952年D. 1953年答案:A8.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的“一五”计划,其主要目标是?A. 农业现代化B. 工业化C. 国防现代化D. 教育现代化答案:B9.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A. 1962年B. 1963年C. 1964年D. 1965年答案:C10. 文化大革命期间,以下哪位领导人被错误地批判为“走资派”?A. 毛泽东B. 刘少奇C. 周恩来D. 邓小平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_。
答案: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12. 清朝康熙年间,平定了三藩之乱,其中“三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吴三桂。
答案:尚可喜、耿精忠13.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包括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和________。
答案:厦门14.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________。
初二历史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下册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明朝时期,哪位皇帝实行了“海禁”政策?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英宗D. 明武宗2. 清朝入关后,哪位皇帝首先实行了“剃发易服”的政策?A. 顺治帝B. 康熙帝C. 雍正帝D. 乾隆帝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开国功臣?A. 徐达B. 常遇春C. 郑和D. 刘伯温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 清朝末期,哪一位皇帝在位期间爆发了辛亥革命?A. 道光帝B. 咸丰帝C. 光绪帝D. 宣统帝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_,他在位期间设立了_________,加强了中央集权。
7. 清朝的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_________。
8.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_________,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9.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_________。
10. 清朝末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其中“民族危机”主要指的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清朝的“康乾盛世”期间的主要成就。
12.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明朝海禁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4. 论述清朝末期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清朝末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你认为的解决这些矛盾的措施。
材料:清朝末期,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封建统治的腐败和落后,百姓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
答案:一、选择题1. B. 明成祖2. A. 顺治帝3. C. 郑和4. A. 鸦片战争5. D. 宣统帝二、填空题6. 朱元璋,锦衣卫7. 殿试8. 《南京条约》9. 孙中山10. 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三、简答题11. 康乾盛世期间,清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科技有所进步,对外关系也有所拓展。
八下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八下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B. 统一了度量衡C. 统一了货币D. 统一了文字答案:A2.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是为了()A. 选拔人才B. 巩固皇权C. 增加税收D. 扩大疆域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宣扬国威B. 寻求贸易C. 寻找新大陆D. 传播文化答案:A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是为了()A. 减轻农民负担B. 增加国家税收C. 改革土地制度D. 促进商业发展答案:A5.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A6. 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是()A. 军事工业B. 文化教育C. 交通建设D. 农业发展答案:A7. 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明定国是诏》是为了()A. 进行政治改革B. 进行经济改革C. 进行文化改革D. 进行军事改革答案:A8.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A.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B. 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民生主义C. 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D.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主主义答案:A9.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议B. 国内经济危机C. 国内政治腐败D. 国内文化运动答案:A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的主要指挥官是()A. 张自忠B. 李宗仁C. 张学良D. 蒋介石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全国的货币,这种货币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半两钱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设立,使得________得以进入官场。
答案:平民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使得农民的负担________。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在唐朝时期发明的?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明朝的著名航海家?A. 郑和B. 郑成功C. 郑振铎D. 郑孝胥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鸦片战争的爆发?A. 鸦片贸易合法化B. 林则徐虎门销烟C.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D. 《南京条约》签订4.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A. 孙中山B. 袁世凯C. 慈禧太后D. 康有为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A. 国共内战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
()2.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国的疆域。
()3.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5.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2.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3.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______。
4.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______。
5. 新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 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4.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 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清朝的一位官员,请根据你对鸦片战争的了解,给皇帝写一封奏折,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你的建议。
2. 假设你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位革命党人,请根据你对辛亥革命的了解,给其他革命党人写一封信,鼓励他们继续革命。
3. 假设你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位学生,请根据你对新中国成立的理解,给其他同学写一篇演讲稿,阐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唐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李渊B. 李世民C. 李隆基D. 李治2. 宋朝时期,下列哪位科学家编写了《梦溪笔谈》?A. 沈括B. 苏轼C. 欧阳修D. 王安石3. 明朝的永乐大典是由哪位皇帝主持编纂的?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元璋D. 朱瞻基4.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指哪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康熙、雍正、乾隆B. 康熙、乾隆、嘉庆C. 康熙、雍正、嘉庆D. 康熙、乾隆、道光5. 中国近代史上,下列哪一项不是《南京条约》的内容?A.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 赔款2100万银元C. 开放五个通商口岸D. 允许基督教传教士传教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3. 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4.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远洋航行。
()5. 清朝的八股取士制度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______》一书中。
2. 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______最终统一了三国,建立了晋朝。
3. 隋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隋炀帝下令开凿了______。
4. 元朝时期,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达到了鼎盛,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
5. 中国近代史上,______战争是中国战败后签订《南京条约》的战争。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
2. 简述宋朝的商业发展。
3. 简述明朝的郑和下西洋。
4. 简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5. 简述中国近代史上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唐朝的一位诗人,请写一首描绘唐朝盛世的诗歌。
2. 假设你是宋朝的一位商人,请描述一下你的商业活动。
3. 假设你是明朝的一位航海家,请描述一下你的航海经历。
4. 假设你是清朝的一位官员,请谈谈你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风海中学八年级下历史选择题专项测试卷(二)班级:姓名:学号:得分: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 B )A. 农业B. 重工业C. 轻工业D. 资本主义工商业2.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土地改革完成3.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 B )A.研究总结了我国建设发展的经验和问题 B.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C.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4.下列哪一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B )A.土地改革B.“大跃进”C.新中国成立D.农业合作社5.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最主要原因是( B )A.缺乏建设经验B.违背客观经济规律C.朝鲜战争爆发D.严重的自然灾害6.小明用歌谣的形式总结了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出现在“一五”期间的有( B )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④地主拱手交地契,农民获得新土地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B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8.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中药企业之一,国家对其的改造形式是( B )A.没收 B.公私合营 C.生产合作社 D.租赁9.1954年9月,制定颁布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 A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0.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联系。
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D )A.生于1949年,取名叫建国B.生于1951年,取名叫援朝C.生于1958年,取名叫跃进D.生于1964年,取名叫文革1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言论最有可能出现在:( D )A.过渡时期 B.文革时期 C.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大跃进”时期12.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不属于十年建设(探索)时期的是:( C )A.焦裕禄 B.邓稼先 C.孔繁森 D.王进喜13、“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A )A.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4、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D )A.1952年底B.1953年底C.1954年底D.1956年底15、“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与这样的事件相关的是( B )A.第一个五年计划B.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D.三大改造16、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忽视了( B )A.人民的愿望B.客观经济规律C.人民的积极性D.党的领导1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的好干部是( C )A.王进喜B.雷锋C.焦裕禄D.邓稼先18、为我国的原子能工业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D )A.王进喜B.雷锋C.焦裕禄D.邓稼先19、“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A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的生活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20、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 C )A.润扬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C.武汉长江大桥 D.江阴长江大桥21、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的性质是( B )A.新民主主义宪法 B.社会主义宪法C.旧民主主义宪法 D.共产主义宪法22、某班开展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堂讨论。
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C )A.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文化大革命”23、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的准确含义是( C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合作社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D.把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24、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是( D )①创作时间是1958年—1960年间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③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25、20世纪中期,四川有一首歌谣:“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
”这首歌谣最早出现在( A )A.“大跃进”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C.土地改革时期D.“一五”计划时期26、“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是片面强调了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中的( B )A.多 B.快 C.好D.省27、在我们共和国的建设史上,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而成为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的是( A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28、邓小平多次谈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有过失。
其中时间最长、响最严重的失误是( D )A.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急于求成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29.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 A )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0. “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B )A.开展土地革命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C.镇压反革命D.开展“文化大革命”31.提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的是( A )A.邓小平 B.叶剑英 C.胡耀邦 D.陈云32.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 B )A.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 B.真理标准C.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 D.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33.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影响( C )①百家争鸣②新文化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4.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史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B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3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 B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36.下列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相同点阐述错误的是( D )A.建国后召开的党的会议 B.重视经济,都大力发展生产力C.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37.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其本质含义是( C )A.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38.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A.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39.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D )A.解放社会生产力 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40.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 C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1.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 C )A.珠海经济特区 B.海南经济特区C.上海浦东开发区 D.厦门经济特区42.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4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深化了改革开放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探索民族独立和富强之路。
但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你认为邓小平走的是什么路( D )A.阶级斗争之路 B.照搬苏联经验之路C.学习日本之路 D.走自己的路45.下列哪些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变化( B )①不可同日而语②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③翻天覆地④闭门造车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46.“……从1861年至今,34年的自强,16年的变法,67年的革命,21年的改革,中国走向近代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
”这句话中包含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D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民主主义革命⑤改革开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47.“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观点。
对这一做法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B. 违背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C. 不利于彻底纠正“文革”错误D. 坚持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做法4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是农民赞扬:( B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人民公社的成立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49.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B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C.实际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D.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国法,严肃党纪50.“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这位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 A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