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 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李渊B.李世民C.李隆基D.李亨2.北宋时期的都城是?A.长安B.洛阳C.开封D.杭州3.元朝时期,中国的主要宗教是?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4.明朝的建立者是?A.朱元璋B.朱棣C.朱元璋D.朱厚照5.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指哪几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康熙、乾隆B.康熙、雍正、乾隆C.顺治、康熙D.雍正、乾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2.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3.宋朝时期,中国的科技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4.元朝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鼎盛时期。

()5.明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2.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3.宋朝时期,中国的科技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发明是______。

4.元朝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鼎盛时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是______。

5.明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海外贸易港口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2.请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3.请简述宋朝的“靖康之变”。

4.请简述元朝的“行省制度”。

5.请简述明朝的“郑和下西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分析唐朝的“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2.请分析宋朝的“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3.请分析元朝的“元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4.请分析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对明朝的影响。

5.请分析清朝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分析唐朝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请分析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制作一份唐朝的“丝绸之路”地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卷I(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改革开放2.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三大改造的完成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3.毛毛的爷爷给他讲英雄故事:“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射孔…”,请猜这位英雄人物是谁?()A 黄继光 B.雷锋 C.邱少云 D.王崇伦4.我国是农业大国,政府历来都把“三农”问题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达到14000万吨,这其中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与改进C.工业极大发展,辅助了农业 D.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5.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西藏解放的历史意义包括()①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②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③挫败了藏独反动阴谋④西藏跨入了社会主义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在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A.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D.实行农业合作化7.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茅于轼先生在北大讲学时说:“不能借口少数服从多数而剥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因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若得不到保障,最终可能连国家主席的基本权利也得不到保障。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东亚的国家?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印度答案:D2.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比萨河C. 内尔河D. 伏尔加河答案:D3. 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电池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思想者"是古希腊的一种:答案:职业2. 《论语》中的作者是:答案:孔子...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一般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在县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进入殿试;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者可以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行有效地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请论述一下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

答案: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一系列重要变革和建设。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百年的苦难和动乱,包括晚清末年的列强入侵、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在等领导下,中国成功地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进了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在近代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寻求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完整的试卷及答案请参考附件。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A. 夏禹B. 商汤C. 周武王D. 秦始皇答案:D3. 下列哪个制度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A. 制B. 科举制C. 推恩令D. 府兵制答案:C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夷陵之战D. 淝水之战答案:A5.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开皇之治”?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答案:A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

皇帝下面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职位,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工作。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对外关系。

答案:汉武帝时期,汉朝对外关系较为活跃。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同时,汉朝还与朝鲜、日本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3. 请简要描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答案: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如下: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孙权巩固江东,刘备占据荆州。

后来,刘备又取得了益州,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

4. 请简要介绍隋朝大运河的建设背景和意义。

答案:隋朝大运河的建设背景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

隋炀帝时期,征发民工几百万,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的运河。

大运河的建成,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5. 请简要描述唐朝的民族政策。

答案:唐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唐朝统治者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惯和宗教,任用少数民族人士担任重要职务。

同时,唐朝还通过和亲、会盟等方式,与周边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使得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024秋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新人教版

2024秋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新人教版

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中国禁烟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马上致书英国政府:“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斗争的机会。

”这里的“无理举动”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国发动鸦片斗争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2.恩格斯指出:“假如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斗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这次斗争”中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纳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缘由。

”这段话指太平天国运动(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4.19世纪80年头,为便于开平煤矿运煤,清政府安排开挖一条从天津到唐山的河道,但因为胥各庄至唐山一段地势渐高,于是改修“马车铁路”,后来才又允许用机车牵引,这就是闻名的“唐胥铁路”。

这段材料强调的是( )A.自然环境制约企业生产B.洋务运动推动交通发展C.政府支持民众开设工厂D.近代企业发展障碍重重5.1895—1898年,中国民间新增报刊约六十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报刊(见下表)主要传播的思想主见是( )A.自强、求富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D.变法图强6.某斗争后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处树立铭志之”。

此战后( ) A.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B.列强势力起先深化中国内地C.外国公使起先进驻北京D.革命起先成为中国的时代主流7.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它( )A.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C.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D.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8.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被称为人文始祖的是()A. 皇帝B. 黄帝炎帝C. 蚩尤D. 炎帝2.热播美食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说道:“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个概念,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因此出现了中国独特的南米北面的主食格局。

”你知道南方人能吃上米饭与下列哪一远古居民有关吗()A. 元谋人B. 半坡原始居民C. 北京人D. 河姆渡原始居民3.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A. 黄帝B. 炎帝C. 炎帝和黄帝D. 蚩尤4.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是( )A. 半地穴式房屋B. 干栏式房屋C. 楼房D. 山洞5.观察下边的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请问该房屋应该属于()A. 干栏式房屋B. 石屋C. 半地穴的房屋D. 砖和茅草混搭6.用“长江流域”、“水稻”、“猪纹陶钵”、“干栏式房屋”等描述的原始居民是()A. 龙山原始居民B. 红河原始居民C. 河姆渡原始居民D. 半坡原始居民7.秋收后,半坡人和河姆渡人互访,在餐桌上他们的食物中,应该包括()①大米饭②小米粥③猪肉④鱼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8.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这里的“始祖”是指()A. 黄帝B. 嫘祖C. 蚩尤D. 仓颉9.2014年4月5日举行的轩辕黄帝公祭典礼,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始祖黄帝的崇敬与感恩之情。

下列人物中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A. 炎帝B. 尧C. 舜D. 禹10.在传说中,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生活在()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珠江流域D. 淮河流域11.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即“China”时,意思指的就是“中国”)。

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 鸦片战争2.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天津条约》答案:C. 《辛丑条约》3. 下列哪位人物领导了辛亥革命?A. 孙中山B. 康有为C. 梁启超D. 谭嗣同答案:A. 孙中山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A. 南昌起义B. 秋收起义C. 五四运动D. 中共一大答案:D. 中共一大5.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恢复对香港的主权?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中英联合声明》D. 《天津条约》答案:C. 《中英联合声明》二、填空题1. 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了_______,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答案:鸦片战争2. 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_______,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答案:辛亥革命3.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_______。

答案:中央局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_______。

答案:新中国的诞生5.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_______的主权。

答案:香港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南京条约》主要包括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赔款等内容。

该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请简要介绍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以孙中山为领导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的革命。

经过多次起义和战争,1912年清朝皇帝宣统退位,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李白B. 李世民C. 赵匡胤D. 武则天答案:C2. 北宋时期,下列哪项科技发明对世界航海有重大影响?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答案:A3. 元朝时期,哪位意大利人来到中国,并记录下了他的旅行经历?A. 马可·波罗B. 但丁C. 达·芬奇D. 哥伦布答案:A4. 明朝初期,下列哪位航海家进行了七次远洋航行,到达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A. 郑和B. 张骞C. 玄奘D. 岳飞答案:A5. 清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嘉庆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2. 宋朝时期,中国开始使用纸币。

(√)3. 元朝时期,中国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4. 明朝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5. 清朝时期,中国成功地抵御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长安)2. 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______。

(南方)3. 元朝时期,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大都)4. 明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达到了顶峰,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

(郑和)5. 清朝时期,中国的疆域达到了______。

(最大化)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唐朝实行的是封建制度,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设三省六部制,分别是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和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 请简述宋朝时期的经济发展。

答案: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海外贸易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请简述元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元朝实行的是行省制度,国家划分为行省、路、府、州、县五级行政区划,行省是最高行政单位,由行省都元帅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测试一、选择题(共3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括号内)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遭受西方国家侵略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D.民族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2.我们尊林则徐为中华民族英雄,是因为他()A.派兵从外国人手中收复了台湾B.主持了禁烟运动C.率军抵抗英军进攻吴淞炮台D.领导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3.观察右图,这是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一处清朝皇家园林残迹。

该园林惨遭“灭顶之凶劫”是在()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19世纪70年代中期,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并收复新疆的是()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5.“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清朝统治B.师夷长技以制夷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盲目排外7.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A.《万国公报》的创办 B.公车上书C.维新团体的形成D.强学会的成立8.谭嗣同遇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

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A.谭嗣同甘为共和而捐躯B.谭嗣同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C.谭嗣同甘为变法而捐躯D.谭嗣同没有地方可逃,所以遇难9.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10.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其具体体现为()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11.有的史学家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即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

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孙中山摸到的时代主题是()A.要均分地主土地B.要反对外国侵略C.要自强、求富D.要实行三民主义12.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这两位“先生”指的是()A.民主和科学 B.科学和马克思主义C.民主和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13.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和进步口号,其中最能揭示五四运动内容和性质的是()A.“打倒帝国主义” B.“一切权力归农会”C.“劳工阶级万岁”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4.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是在一条游船中进行的,你知道这条游船现在停泊在哪吗?()A.江苏无锡太湖B.浙江杭州西湖C.浙江嘉兴南湖D.北京昆明湖15.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在()A.湖南、湖北B.福建、江西C.广东、广西D.河南、河北16.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A.广州起义B.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D.百色起义17.“毛泽东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上述评论中的“这里”,指的是()A.上海B.南昌C.庐山D.井冈山18.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广州起义C.红军长征的胜利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采取的政策是()A.不抵抗政策B.攘外必先安内政策C.积极抵抗政策D.消极抵抗政策20.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A.瓦窑堡会议B.遵义会议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21.“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来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这首悲壮的歌谣诞生于下列哪个事件期间()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2.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A.台儿庄战役B.平型关大捷C.淞沪会战D.徐州会战23.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彻底的反帝爱国斗争胜利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24.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主要目的()A.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B.抗议国民党抢夺抗日胜利果实的行为C.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D.迫使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25.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被誉为“战略决战第一战”的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6.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是()A.魏源B.严复C.鲁迅D.郭沫若27.下面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评述,错误的一项是()A.代表中国近代先进的生产力B.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C.一战后进入“黄金时代”D.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28.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实业,但他的纱厂最终被吞并。

下列对此事的评述正确的是()A.张謇舍本求末,他的失败毫不足惜B.张謇作为一个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的C.在多重压榨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办艰难D.“实业救国”的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29.辛亥革命后,在公共场合你应该如何称呼一位男士才能体现出你对他的尊重()A.老爷B.大人C.先生D.公子30.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A.魏源──《海国图志》 B.詹天佑──京张铁路C.鲁迅──《狂人日记》 D.聂耳──《黄河大合唱》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第31题16分,第32题18分,第33题21分,共55分。

)31.图说历史(16分)以下三组图片分别体现了洋务运动开展前后我国工业和军事装备方面的变化,以及留学生走出国门前后生活方面的变化,请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1 旧式冶铜图2 新式炼钢(1)根据图1、图2比一比在冶炼业方面新旧生产方式有什么不同?(4分)图3 旧式战船图4 新式军舰(2)根据图3、图4比一比新军舰与旧战船有什么不同?(3分)图5 30名赴美留学儿童出国前合影图6 酷爱运动的“留美幼童”组成了一支“东方人棒球队”(3)根据图5、图6比一比新旧学生在生活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3分)(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洋务运动起了什么作用?(6分)32.读史探究(18分)材料1:19世纪初,嘉庆皇帝与一个大臣有如下的对话:皇帝问:英国是否富强?大臣答:彼国在西洋诸国中称大,故是强国。

至于富,是由于中国富,彼国才富。

富不如中国。

皇帝问:何以见得?大臣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再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说明彼富是借了中国的光吗?假如我们禁止茶叶出口,那英国就会穷得无法过日子。

皇帝说:说的是。

材料2:鸦片战争之后,一部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提出面向世界的要求。

魏源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据此,他认为做事情只要“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

”回答:①材料1中,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对吗?为什么?(8分)②材料2中,魏源在哪本书中说了这句话?“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4分)③孙中山本人是否做到了“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试用史实来说明。

(6分)33.学以致用(21分)阅读下列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五四”传单请回答:(1)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2分)(2)中国的土地“不可以断送”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3)从这段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你认为是什么?(限30字左右)(7分)(4)请你参照样例,为五四爱国运动设计一个纪念章,并附有纪念章设计说明(限50字左右)。

要求:图案简洁大方,寓意深刻。

(纪念章设计5分,说明5分,共10分)样例:左图为“五四运动”时的一枚纪念章,它采用警世钟的形状,配以文字“警告同胞,勿忘国耻”。

这个徽章从造型到文字都在提醒国人牢记历史,奋起抗争。

二、非选择题31.图说历史(16分)本题答案要点: (1)洋务运动开展前主要为手工生产,洋务运动开展后主要为机器生产。

(4分)(2)旧式战船动力为人力划桨,新式军舰动力为蒸汽机推动(3分,若答出武器、材质的不同可酌情加分,但总分不得超出。

(3分)(3)发式、服装、生活方式西化。

(3分)(4)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命题特点是:引用历史图片材料入题,题目具有生动感和亲切感;注重将考试过程变为一个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和转变学习方法的过程。

通过让学生观察分别体现了洋务运动开展前后我国工业和军事装备方面的变化,以及留学生走出国门前后生活方面的变化的三组图片并依次思考、回答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整合历史知识和联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考试的过程就是完成一次体验──探究──感悟的学习过程。

32.读史探究(18分)本题答案要点:①不对。

(2分)英国比中国富强。

(2分)英国富强是因为英国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而不是沾中国茶叶贸易的光。

(4分)②《海国图志》。

(2分)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

(2分)③孙中山做到了“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2分)孙中山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出了三民主义,领导了辛亥革命。

(4分)解析:本题跨度较大,从古代史到近代史,从中国史到世界史,涉及鸦片战争、工业革命、辛亥革命等重要知识。

本题立意很高,材料1讲中国人昧于世界大势,材料2讲中国人开始面向世界,材料3讲中国人紧跟世界潮流,三则材料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但是试题难度不大,只要学生能熟记相关史实并有一定的灵活运用能力即可。

33.学以致用(21分)本题答案要点:(1)1919年。

(2分)(2)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英、法、美等国操纵会议,竟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

(2分)(3)五四精神就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7分,言之成理给分)(4)符合要求即给分。

(纪念章设计5分,说明5分,共10分)解析:本题具有活动性、实践性、运用性等特点,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历史学科知识学以致用的重要方面,故本题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如在提供了样张的基础上,让学生为五四爱国运动设计纪念章,这样的做法不仅关注了学生心智,也体现了试题对学习方法和过程的重视,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