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学古诗-《山村》 人教部编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至六年级课本古诗打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至六年级课本古诗一年级上册:1、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3、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5.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6、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年级下册: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9、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二年级上册11、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晴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0、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4、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15、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9、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年级上册:20、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送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一年级上册课文(二)语文园地六-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读一读,填一填,帮小白兔把采到的蘑菇分类。
空诗要短草彩雪谁左右结构:_______________ 上下结构:_______________【答案】左右结构:诗短彩谁上下结构:空要草雪【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结构。
【解答】做题时,先读给出的汉字,再观察汉字的结构后作答。
2.【答题】填一填,并组词。
(女)+(子)=()()()+(巴)=(把)()(日)+(十)=()()(亻)+()=(你)()【答案】好好人扌火把早早日尔你们【分析】这道题考查灵活运用汉字的能力,根据要求拆分汉字并组词。
【解答】要想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就得识字量大,做到见到就能加减变新字。
所以,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将字词记扎实。
3.【答题】读一读,完成填空。
(1)早晨,太阳从()方升起。
傍晚,太阳从()方落下。
(2)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后面是()。
左面是(),右面是()。
【答案】东西东西北南【分析】本题考查对方向的辨析能力。
【解答】答题时先把《方位歌》背一背,就能很快填出答案。
4.【答题】看图片,辨方向。
①前②后③右④左我的()面是园园,()面是乐乐。
我的()面是京京,()面是青青。
【答案】①②④③【分析】本题考查根据图片辨析方向的能力。
【解答】答题时先把《方位歌》背一背,就能很快填出答案。
5.【答题】看图把你认识的字用拼音拼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略。
【分析】本题考查认读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答案不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即可。
6.【答题】看图把你认识的字用拼音拼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略。
【分析】本题考查认读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答案不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即可。
7.【答题】《古朗月行》(节选)的作者是()。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山村》资料作者介绍

《山村》资料作者介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
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
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
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
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
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儒学成就两宋理学(或称新儒学)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儒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复兴阶段。
在理学的创立阶段,邵雍和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宋史·道学一》的排列次序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
朱熹也把邵雍同周、张、二程和司马光并称为道学的“六先生”。
上述诸人都是理学的创始人,他们的学说在理学阵营中各具特色,各成学派。
然而,诸人都以儒学为宗,为探讨、发挥“六经”、“四书”之义理,以振兴儒学为职志。
文学成就同其他北宋四子相比,邵雍在文学尤其是诗歌领域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实绩。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诗学观的影响和对理学重道轻文观念的偏见,诗论家对以邵雍《伊川击壤集》为代表的理学诗的文学成就始终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在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中,以说理为主的“康节体”赫然与苏黄王陈等宋诗诸大家相并列,充分地体现出其强烈的个性化色彩,这也是在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对邵雍诗歌进行的诗学化的身份确认,具有重大的认识价值。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13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必背古诗13首一年级上册(6首) (1)1、咏鹅 (1)2、江南 (2)3、画 (3)4、古朗月行(节选) (3)5、风 (4)6、悯农(其二) (4)一年级下册(7首) (5)1、春晓 (5)2、赠汪伦 (6)3、静夜思 (7)4、寻隐者不遇 (8)5、小池 (8)6、池上 (9)7、画鸡 (10)一年级上册(6首)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简析】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
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
“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
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
“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
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
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2、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汉乐府:原是汉初采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一级上册语文学古诗《风》 人教部编版

拓展阅读
除了写风,你还知道 哪首写雨的诗吗?
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课堂练习
1.《风》的作者是( 唐朝 )诗人 (李峤 )。这首小诗哪一句最能表现对 风的喜爱之情(能开二月花 )。
一级上册语文学古诗-《风》 人教部编版
新知讲解
解诗题 风
诗题意思:这首诗能让人 看到了风的力量。
一级上册语文学古诗-《风》 人教部编版
一级上册语文学古诗-《风》 人教部编版
新知讲解
解词语
解落:吹落。 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 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 过:经过。 斜:倾斜。
一级上册语文学古诗-《风》 人教部编版
哪些词语,描绘出了风的力量之大?
通过“解落”、“能开”、 “过江’、”入竹“等动词的 描绘,写出了风的力量之大。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新知讲解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悟诗情
这两句诗写出了对风怎样的感情?
喜爱,赞美
这首写风的诗,主要通过具体 的描写展示风的力量之大。
新知讲解
这是一首咏风的 诗。这首诗的精巧 之处在于,全诗没 有一个“风”字, 但通篇都可以看到 风的影子。写出了 风的巨大力量。
一级上册语文学古诗-《风》 人教部编版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பைடு நூலகம்
句意:
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 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
一级上册语文学古诗-《风》 人教部编版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句意:
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 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 竹吹得歪歪斜斜。
新知讲解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古诗-(1)《山村》 人教部编版(共17张PPT)

新知讲解
明诗
一去二三里,
去:离开,到。 句意:我一次到外面游玩,不 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
新知讲解
明诗 烟村四五家。
咽村:生着炊烟的人家。 句意:看到不远处的村庄里, 有四、五户人家已冒起了炊烟。
新知讲解
明
亭台六七座
亭台: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 建筑物。 句意:我信步走去,又看到路 边有六、七处精美的亭阁楼台。
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哪首 数字的诗?
以数字入诗的诗,这首写雪的小
诗也很有意思:
《咏雪诗》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见
。
山村画面
这首诗乃北宋理学家邵雍所写。短 字,寥寥几笔,就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 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的,所以, 词也到了简略得不能再简约的程度。此 小儿启蒙诗来教育儿童。遥想,在作者 ,此诗应是作者本人偶尔郊游,路遇景 感而发,颇有趣味,也很悠然。
•
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
•
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新知讲解
明 八九十枝花
句意:独自静静观赏,才发现 身边的树枝上挂着......八朵、 九朵,十朵花,真是赏心悦目!
新知讲解
悟诗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快乐,愉悦
这两句诗从视觉角度,写出了亭台座座, 鲜花朵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知讲解
这首诗是北宋 邵雍所写。短短20 个字,为我们描绘 出了一幅生动的画 面。给读者留下想 象的空间的,诗的 用词也很简略。
•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古诗-(1)《山村》人教部编版(共17张PPT)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tíng tái liù qī zuò
(宋)邵雍
你还知道哪首用数字的诗?
八九十枝花
明诗意
句意:独自静静观赏,才发现 身边的树枝上挂着......八朵、 九朵,十朵花,真是赏心悦目!
新知讲解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悟诗情
快乐,愉悦
这两句诗从视觉角度,写出了亭台座座, 鲜花朵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知讲解 一去二三里,
明诗意
去:离开,到。 句意:我一次到外面游玩,不 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
新知讲解
烟村四五家。
明诗意
咽村:生着炊烟的人家。
句意:看到不远处的村庄里, 有四、五户人家已冒起了炊烟。
新知讲解
亭台六七座
明诗意
亭台: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 建筑物。 句意:我信步走去,又看到路 边有六、七处精美的亭阁楼台。
学古诗
一年级(1)山村
导入新知
这首诗作为小儿启 蒙诗来教育儿童。应是 作者本人偶尔郊游,路 遇景物,有感而发,颇 有趣味,也很悠然。
新知讲解
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读诗句
新知讲解
烟村/四五家。
yān cūn sì wǔ jiā
一去/二三里,
你还知道哪首用数字的诗?
八朵、九朵,十朵花,真是赏心悦目!
飞入芦花总不见。
短短20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句意:我一次到外面游玩,不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
千片万片无数片,
一片二片三四片,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六七八九十片。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山村

山村教材分析:《山村》是一首有趣的数字诗,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古诗。
它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安排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体会数字的妙用,学习“━、┃”两个基本笔画,掌握汉字的笔顺,能正确书写“一、二、三、十”。
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古诗。
1、用听读识字及猜字的方法认字7个。
2、认识、会写笔画横、竖、知道字的笔顺:先横后竖,先上后下,从左到右,会写四个字。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第一课时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山村?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山村去看一看好吗?(出示图画)(二)指导看图,弄懂图意1、出示图画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山村。
2、你们来看一看山村这个地方,都有些什么?(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回答问题)(三)学习朗读小诗1、这首诗中有你认识的字吗?画出来并读一读。
2、老师范读,要读出山村环境的美丽来。
3、学生对照图画自读。
(四)认读生字1、出示本课生字的卡片,指名读。
2、同桌互读。
3、在文中画出这些生字,再读。
(五)背诵小诗1、接读练习。
(老师读一句,学生接一句)2、填空练习。
____去____里,烟村____家。
亭台____座,_____枝花。
老师带读生字的音节。
四、板书设计山村____去_______里烟村_________家亭台_________座___________枝花第二课时教具准备带田字格的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读生字卡片。
(一到十)2、复习学过的笔画名称:一、丨、丶、丿、乙。
(二)学写笔画1、认识左、右、上、下。
2、老师书写示范。
(讲解:我们在写“一”时是按照从左到右的笔顺写,写“丨”时要按照从上到下的笔顺写)3、学生书空练习。
4、在田字格中写“一”、“丨”。
(注意看清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三)学生写字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带有这两种笔画的字。
2、读生字卡片:一、二、三、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知讲解
பைடு நூலகம்明诗
一去二三里,
去:离开,到。 句意:我一次到外面游玩,不 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
新知讲解
明诗 烟村四五家。
咽村:生着炊烟的人家。 句意:看到不远处的村庄里, 有四、五户人家已冒起了炊烟。
新知讲解
明
亭台六七座
亭台: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 建筑物。 句意:我信步走去,又看到路 边有六、七处精美的亭阁楼台。
yí
qù
èr
lǐ
一
去
二
yān
cūn
sì
wǔ
烟
村
四
五
tíng
tái
liù
zuò
亭
台
六
七
bā
jiǔ
shí
新知讲解
知
邵雍: 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
外王之誉。汉族,字尧夫,谥号 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 后人称百源先生。
新知讲解
山村
解诗
诗题意思:是作者小时 离开小山村,走到离家 里地的地方所看到的景
新知讲解
明 八九十枝花
句意:独自静静观赏,才发现 身边的树枝上挂着......八朵、 九朵,十朵花,真是赏心悦目!
新知讲解
悟诗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快乐,愉悦
这两句诗从视觉角度,写出了亭台座座, 鲜花朵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知讲解
这首诗是北宋 邵雍所写。短短20 个字,为我们描绘 出了一幅生动的画 面。给读者留下想 象的空间的,诗的 用词也很简略。
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哪首 数字的诗?
以数字入诗的诗,这首写雪的小
诗也很有意思:
《咏雪诗》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见
。
山村画面
这首诗乃北宋理学家邵雍所写。短 字,寥寥几笔,就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 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的,所以, 词也到了简略得不能再简约的程度。此 小儿启蒙诗来教育儿童。遥想,在作者 ,此诗应是作者本人偶尔郊游,路遇景 感而发,颇有趣味,也很悠然。
•
41、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 ,对时 间的珍 惜就是 对成本 的节约 。
•
42、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 己。
•
43、过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所以 ,过去 的懒惰 ,决定 你今天 的一败 涂地。
•
44、让我记起容易,但让我忘记我怕我 是做不 到。
•
45、不要跟一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 里的人 ,不管 你认为 他有多 可靠。
•
46、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 绕开它 们,而 是面对 它们, 同它们 打交道 ,以一 种进取 的和明 智的方 式同它 们奋斗 。
学古诗
一年级(
导入新知
这首诗作为小儿启 蒙诗来教育儿童。应是 作者本人偶尔郊游,路 遇景物,有感而发,颇 有趣味,也很悠然。
新知讲解
读诗
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新知讲解
shào 邵
记
yōng 雍 tíng 亭
《一去二三里》
邵shào雍yō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