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数学填空压轴题(方程不等式规律)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几何综合(西北专版)(解析卷)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西北专版)几何综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8•陕西)如图,在△ABC中,AC=8,∠ABC=60°,∠C=45°,AD⊥BC,垂足为D,∠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则AE的长为()A.B.2C.D.3解:∵AD⊥BC,∴∠ADC=∠ADB=90°.在Rt△ADC中,AC=8,∠C=45°,∴AD=CD,∴AD=AC=4.在Rt△ADB中,AD=4,∠ABD=60°,∴BD=AD=.∵BE平分∠ABC,∴∠EBD=30°.在Rt△EBD中,BD=,∠EBD=30°,∴DE=BD=,∴AE=AD﹣DE=.故选:C.2.(2018•兰州)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EF∥DF且BE与DF之间的距离为3,则AE的长是()A.B.C.D.解:如图所示:过点D作DG⊥BE,垂足为G,则GD=3.∵∠A=∠G,∠AEB=∠GED,AB=GD=3,∴△AEB≌△GED.∴AE=EG.设AE=EG=x,则ED=4﹣x,在Rt△DEG中,ED2=GE2+GD2,x2+32=(4﹣x)2,解得:x=.故选:C.3.(2018•陕西)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和DA 的中点,连接EF、FG、GH和HE.若EH=2EF,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EF B.AB=2EF C.AB=EF D.AB=EF解:连接AC、BD交于O,∵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OA=OC,OB=OD,∵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和DA的中点,∴EF=AC,EF∥AC,EH=BD,EH∥BD,∴四边形EFGH是矩形,∵EH=2EF,∴OB=2OA,∴AB==OA,∴AB=EF,故选:D.4.(2018•兰州)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A落在点E处,交BC于点F,若∠ABD=48°,∠CFD=40°,则∠E为()A.102°B.112°C.122°D.92°解:∵AD∥BC,∴∠ADB=∠DBC,由折叠可得∠ADB=∠BDF,∴∠DBC=∠BDF,又∵∠DFC=40°,∴∠DBC=∠BDF=∠ADB=20°,又∵∠ABD=48°,∴△ABD中,∠A=180°﹣20°﹣48°=112°,∴∠E=∠A=112°,故选:B.5.(2018•陕西)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B=AC,∠BCA=65°,作CD∥AB,并与⊙O相交于点D,连接BD,则∠DBC的大小为()A.15°B.35°C.25°D.45°解:∵AB=AC、∠BCA=65°,∴∠CBA=∠BCA=65°,∠A=50°,∵CD∥AB,∴∠ACD=∠A=50°,又∵∠ABD=∠ACD=50°,∴∠DBC=∠CBA﹣∠ABD=15°,故选:A.6.(2018•白银)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DC上一点,把△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到△ABF的位置,若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25,DE=2,则AE的长为()A.5 B.C.7 D.解:∵把△ADE顺时针旋转△ABF的位置,∴四边形AECF的面积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等于25,∴AD=DC=5,∵DE=2,∴Rt△ADE中,AE==.故选:D.7.(2018•青海)小桐把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中∠E=90°,∠C=90°,∠A=45°,∠D=30°,则∠1+∠2等于()A.150°B.180°C.210°D.270°解:如图:∵∠1=∠D+∠DOA,∠2=∠E+∠EPB,∵∠DOA=∠COP,∠EPB=∠CPO,∴∠1+∠2=∠D+∠E+∠COP+∠CPO=∠D+∠E+180°﹣∠C=30°+90°+180°﹣90°=210°,故选:C.8.(2018•新疆)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6cm,BC=8cm.现将其沿AE对折,使得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1处,折痕与边BC交于点E,则CE的长为()A.6cm B.4cm C.3cm D.2cm解:∵沿AE对折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1处,∴∠B=∠AB1E=90°,AB=AB1,又∵∠BAD=90°,∴四边形ABEB1是正方形,∴BE=AB=6cm,∴CE=BC﹣BE=8﹣6=2cm.故选:D.9.(2018•白银)如图,⊙A过点O(0,0),C(,0),D(0,1),点B是x轴下方⊙A上的一点,连接BO,BD,则∠OBD的度数是()A.15°B.30°C.45°D.60°解:连接DC,∵C(,0),D(0,1),∴∠DOC=90°,OD=1,OC=,∴∠DCO=30°,∴∠OBD=30°,故选:B.10.(2018•新疆)如图,点P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则MP+PN的最小值是()A.B.1 C.D.2解:如图,作点M关于AC的对称点M′,连接M′N交AC于P,此时MP+NP有最小值,最小值为M′N 的长.∵菱形ABCD关于AC对称,M是AB边上的中点,∴M′是AD的中点,又∵N是BC边上的中点,∴AM′∥BN,AM′=BN,∴四边形ABNM′是平行四边形,∴M′N=AB=1,∴MP+NP=M′N=1,即MP+NP的最小值为1,故选:B.二.填空题(共7小题)11.(2018•陕西)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AC与BE相交于点F,则∠AFE的度数为72°.解:∵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EAB=∠ABC==108°,∵BA=BC,∴∠BAC=∠BCA=36°,同理∠ABE=36°,∴∠AFE=∠ABF+∠BAF=36°+36°=72°,故答案为:72°.12.(2018•兰州)如图,M、N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的两个动点,满足AM=BN,连接AC交BN于点E,连接DE交AM于点F,连接CF,若正方形的边长为6,则线段CF 的最小值是3﹣3.解: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D=BC=CD,∠ADC=∠BCD,∠DCE=∠BCE,在Rt△ADM和Rt△BCN中,,∴Rt△ADM≌Rt△BCN(HL),∴∠DAM=∠CBN,在△DCE和△BCE中,,∴△DCE≌△BCE(SAS),∴∠CDE=∠CBE∴∠DCM=∠CDE,∵∠ADF+∠CDE=∠ADC=90°,∴∠DAM+∠ADF=90°,∴∠AFD=180°﹣90°=90°,取AD的中点O,连接OF、OC,则OF=DO=AD=3,在Rt△ODC中,OC==3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OF+CF>OC,∴当O、F、C三点共线时,CF的长度最小,最小值=OC﹣OF=3﹣3.故答案为:3﹣3.13.(2018•青海)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位似,其位似中心为点O,且=,则=.解:∵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位似,其位似中心为点O,且=,∴=,则==.故答案为:.14.(2018•陕西)如图,点O是▱ABCD的对称中心,AD>AB,E、F是AB边上的点,且EF=AB;G、H是BC边上的点,且GH=BC,若S1,S2分别表示△EOF和△GOH的面积,则S1与S2之间的等量关系是=.解:∵==,==,∴S1=S△AOB,S2=S△BOC.∵点O是▱ABCD的对称中心,=S△BOC=S▱ABCD,∴S△AOB∴==.即S1与S2之间的等量关系是=.故答案为=.15.(2018•白银)如图,分别以等边三角形的每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在另两个顶点间作一段圆弧,三段圆弧围成的曲边三角形称为勒洛三角形.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则勒洛三角形的周长为πa.解: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AB=BC=CA=a,∴的长=的长=的长==,∴勒洛三角形的周长为×3=πa.故答案为πa.16.(2018•青海)如图,用一个半径为20cm,面积为150πcm2的扇形铁皮,制作一个无底的圆锥(不计接头损耗),则圆锥的底面半径r为7.5cm.解:解:设铁皮扇形的半径和弧长分别为R、l,圆锥形容器底面半径为r,则由题意得R=20,由Rl=150π得l=15π;由2πr=15π得r=7.5cm.故答案是:7.5cm.17.(2018•新疆)如图,△ABC是⊙O的内接正三角形,⊙O的半径为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解:∵△ABC是等边三角形,∴∠C=60°,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OB=2∠C=120°,∴阴影部分的面积是=π,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15小题)18.(2018•陕西)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M是BC边上一定点,连接AM.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M上作一点P,使△DPA∽△ABM.(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解: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DP⊥AM,∴∠APD=∠ABM=90°,∵∠BAM+∠PAD=90°,∠PAD+∠ADP=90°,∴∠BAM=∠ADP,∴△DPA∽△ABM.19.(2018•宁夏)已知:AB为⊙O的直径,延长AB到点P,过点P作圆O的切线,切点为C,连接AC,且AC=CP.(1)求∠P的度数;(2)若点D是弧AB的中点,连接CD交AB于点E,且DE•DC=20,求⊙O的面积.(π取3.14)解:(1)连接OC,∵PC为⊙O的切线,∴∠OCP=90°,即∠2+∠P=90°,∵OA=OC,∴∠CAO=∠1,∵AC=CP,∴∠P=∠CAO,又∵∠2是△AOC的一个外角,∴∠2=2∠CAO=2∠P,∴2∠P+∠P=90°,∴∠P=30°;(2)连接AD,∵D为的中点,∴∠ACD=∠DAE,∴△ACD∽△EAD,∴=,即AD2=DC•DE,∵DC•DE=20,∴AD=2,∵=,∴AD=BD,∵AB是⊙O的直径,∴Rt△AD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2,∴OA=AB=,=π•OA2=10π=31.4.∴S⊙O20.(2018•陕西)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斜边AB上的中线CD为直径作⊙O,分别与AC、BC交于点M、N.(1)过点N作⊙O的切线NE与AB相交于点E,求证:NE⊥AB;(2)连接MD,求证:MD=NB.证明:(1)连接ON,如图,∵CD为斜边AB上的中线,∴CD=AD=DB,∴∠1=∠B,∵OC=ON,∴∠1=∠2,∴∠2=∠B,∴ON∥DB,∵NE为切线,∴ON⊥NE,∴NE⊥AB;(2)连接DN,如图,∵CD为直径,∴∠CMD=∠CND=90°,而∠MCB=90°,∴四边形CMDN为矩形,∴DM=CN,∵DN⊥BC,∠1=∠B,∴CN=BN,∴MD=NB.21.(2018•宁夏)已知点E为正方形ABCD的边AD上一点,连接BE,过点C作CN⊥BE,垂足为M,交AB于点N.(1)求证:△ABE≌△BCN;(2)若N为AB的中点,求tan∠ABE.(1)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BC,∠A=∠CBN=90°,∠1+∠2=90°∵CM⊥BE,∴∠2+∠3=90°∴∠1=∠3在△ABE和△BCN中∴△ABE≌△BCN(ASA);(2)∵N为AB中点,∴BN=AB又∵△ABE≌△BCN,∴AE=BN=AB在Rt△ABE中,tan∠ABE═.22.(2018•兰州)如图,在△ABC中,过点C作CD∥AB,E是A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AB于点F,交CB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D,CF.(1)求证: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2)若GB=3,BC=6,BF=,求AB的长.解:(1)∵E是AC的中点,∴AE=CE,∵AB∥CD,∴∠AFE=∠CDE,在△AEF和△CED中,∵,∴△AEF≌△CED(AAS),∴AF=CD,又AB∥CD,即AF∥CD,∴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2)∵AB∥CD,∴△GBF∽△GCD,∴=,即=,解得:CD=,∵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AF=CD=,∴AB=AF+BF=+=6.23.(2018•白银)已知矩形ABCD中,E是A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F,G,H分别是BC,BE,CE的中点.(1)求证:△BGF≌△FHC;(2)设AD=a,当四边形EGFH是正方形时,求矩形ABCD的面积.解:(1)∵点F,G,H分别是BC,BE,CE的中点,∴FH∥BE,FH=BE,FH=BG,∴∠CFH=∠CBG,∵BF=CF,∴△BGF≌△FHC,(2)当四边形EGFH是正方形时,可得:EF⊥GH且EF=GH,∵在△BEC中,点,H分别是BE,CE的中点,∴GH=,且GH∥BC,∴EF⊥BC,∵AD∥BC,AB⊥BC,∴AB=EF=GH=a,∴矩形ABCD的面积=.24.(2018•陕西)问题提出(1)如图①,在△ABC中,∠A=120°,AB=AC=5,则△ABC的外接圆半径R的值为5.问题探究(2)如图②,⊙O的半径为13,弦AB=24,M是AB的中点,P是⊙O上一动点,求PM 的最大值.问题解决(3)如图③所示,AB、AC、是某新区的三条规划路,其中AB=6km,AC=3km,∠BAC=60°,所对的圆心角为60°,新区管委会想在路边建物资总站点P,在AB,AC路边分别建物资分站点E、F,也就是,分别在、线段AB和AC上选取点P、E、F.由于总站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将物资在各物资站点间按P→E→F→P的路径进行运输,因此,要在各物资站点之间规划道路PE、EF和FP.为了快捷、环保和节约成本.要使得线段PE、EF、FP 之和最短,试求PE+EF+FP的最小值.(各物资站点与所在道路之间的距离、路宽均忽略不计)解:(1)设O是△ABC的外接圆的圆心,∴OA=OB=OC,∵∠A=120°,AB=AC=5,∴△ABO是等边三角形,∴AB=OA=OB=5,(2)当PM⊥AB时,此时PM最大,连接OA,由垂径定理可知:AM=AB=12,∵OA=13,∴由勾股定理可知:OM=5,∴PM=OM+OP=18,(3)设连接AP,OP分别以AB、AC所在直线为对称轴,作出P关于AB的对称点为M,P关于AC的对称点为N,连接MN,交AB于点E,交AC于点F,连接PE、PF,∴AM=AP=AN,∵∠MAB=∠PAB,∠NAC=∠PAC,∴∠BAC=∠PAB+∠PAC=∠MAB+∠NAC=60°,∴∠MAN=120°∴M、P、N在以A为圆心,AP为半径的圆上,设AP=r,易求得:MN=r,∵PE=ME,PF=FN,∴PE+EF+PF=ME+EF+FN=MN=r,∴当AP最小时,PE+EF+PF可取得最小值,∵AP+OP≥OA,∴AP≥OA﹣OP,即点P在OA上时,AP可取得最小值,设AB的中点为Q,∴AQ=AC=3,∵∠BAC=60°,∴AQ=QC=AC=BQ=3,∴∠ABC=∠QCB=30°,∴∠ACB=90°,∴由勾股定理可知:BC=3,∵∠BOC=60°,OB=OC=3,∴△OBC是等边三角形,∴∠OBC=60°,∴∠ABO=90°∴由勾股定理可知:OA=3,∵OP=OB=3,∴AP=r=OA﹣OP=3﹣3,∴PE+EF+PF=MN=r=3﹣9∴PE+EF+PF的最小值为(3﹣9)km.25.(2018•兰州)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D为BA延长线上一点,∠ACD=∠B.(1)求证:DC为⊙O的切线;(2)线段DF分别交AC,BC于点E,F且∠CEF=45°,⊙O的半径为5,sinB=,求CF 的长.(1)证明:连接OC,∵AB为⊙O的直径,∴∠ACB=∠BCO+∠OCA=90°,∵OB=OC,∴∠B=∠BCO,∵∠ACD=∠B,∴∠ACD=∠BCO,∴∠ACD+∠OCA=90°,即∠OCD=90°,∴DC为⊙O的切线;(2)解:Rt△ACB中,AB=10,sinB=,∴AC=6,BC=8,∵∠ACD=∠B,∠ADC=∠CDB,∴△CAD∽△BCD,∴,设AD=3x,CD=4x,Rt△OCD中,OC2+CD2=OD2,52+(4x)2=(5+3x)2,x=0(舍)或,∵∠CEF=45°,∠ACB=90°,∴CE=CF,设CF=a,∵∠CEF=∠ACD+∠CDE,∠CFE=∠B+∠BDF,∴∠CDE=∠BDF,∵∠ACD=∠B,∴△CED∽△BFD,∴,∴,a=,∴CF=.26.(2018•青海)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AB边上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D=BF;(2)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32,试求四边形EBCD的面积.解:(1)∵E是AB边上的中点,∴AE=BE.∵AD∥BC,∴∠ADE=∠F.在△ADE和△BFE中,∠ADE=∠F,∠DEA=∠FEB,AE=BE,∴△ADE≌△BFE.∴AD=BF.(2)过点D作DM⊥AB与M,则DM同时也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高.=•AB•DM=AB•DM=×32=8,∴S△AED=32﹣8=24.∴S四边形EBCD27.(2018•白银)如图,点O是△ABC的边AB上一点,⊙O与边AC相切于点E,与边BC,AB分别相交于点D,F,且DE=EF.(1)求证:∠C=90°;(2)当BC=3,sinA=时,求AF的长.解:(1)连接OE,BE,∵DE=EF,∴∴∠OBE=∠DBE∵OE=OB,∴∠OEB=∠OBE∴∠OEB=∠DBE,∴OE∥BC∵⊙O与边AC相切于点E,∴OE⊥AC∴BC⊥AC∴∠C=90°(2)在△ABC,∠C=90°,BC=3,sinA=∴AB=5,设⊙O的半径为r,则AO=5﹣r,在Rt△AOE中,sinA===∴r=∴AF=5﹣2×=28.(2018•青海)如图△ABC内接于⊙O,∠B=60°,CD是⊙O的直径,点P是CD延长线上一点,且AP=AC.(2)若PD=,求⊙O的直径.解:(1)证明:连接OA,∵∠B=60°,∴∠AOC=2∠B=120°,又∵OA=OC,∴∠OAC=∠OCA=30°,又∵AP=AC,∴∠P=∠ACP=30°,∴∠OAP=∠AOC﹣∠P=90°,∴OA⊥PA,∴PA是⊙O的切线.(2)在Rt△OAP中,∵∠P=30°,∴PO=2OA=OD+PD,又∵OA=OD,∴PD=OA,∵PD=,∴2OA=2PD=2.∴⊙O的直径为2.29.(2018•新疆)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连接DE,BF.(2)若BD=EF,连接EB,DF,判断四边形EBF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AE=CF,∴OE=OF,在△DEO和△BOF中,∴△DOE≌△BOF.(2)解:结论:四边形EBFD是矩形.理由:∵OD=OB,OE=OF,∴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BD=EF,∴四边形EBFD是矩形.30.(2018•青海)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数学小探究系列,完成所提出的问题:(1)探究1: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BC=a,将边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连接CD.求证:△BCD的面积为a2.(提示:过点D作BC 边上的高DE,可证△ABC≌△BDE)(2)探究2:如图2,在一般的Rt△ABC中,∠ACB=90°,BC=a,将边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连接CD.请用含a的式子表示△BCD的面积,并说明理由.(3)探究3:如图3,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C=a,将边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连接CD.试探究用含a的式子表示△BCD的面积,要有探究过程.解:(1)如图1,过点D作DE⊥CB交CB的延长线于E,∴∠BED=∠ACB=90°,由旋转知,AB=AD,∠ABD=90°,∴∠ABC+∠DBE=90°,∵∠A+∠ABC=90°,∴∠A=∠DBE,在△ABC和△BDE中,,∴△ABC≌△BDE(AAS)∴BC=DE=a.=BC•DE∵S△BCD=;∴S△BCD(2)△BCD的面积为.理由:如图2,过点D作BC的垂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BED=∠ACB=90°,∵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E,∴AB=BD,∠ABD=90°.∴∠ABC+∠DBE=90°.∵∠A+∠ABC=90°.∴∠A=∠DBE.在△ABC和△BDE中,,∴△ABC≌△BDE(AAS)∴BC=DE=a.=BC•DE∵S△BCD=;∴S△BCD(3)如图3,过点A作AF⊥BC与F,过点D作DE⊥BC的延长线于点E,∴∠AFB=∠E=90°,BF=BC=a.∴∠FAB+∠ABF=90°.∵∠ABD=90°,∴∠ABF+∠DBE=90°,∴∠FAB=∠EBD.∵线段BD是由线段AB旋转得到的,∴AB=BD.在△AFB和△BED中,,∴△AFB≌△BED(AAS),∴BF=DE=a.∵S△BCD=BC•DE=•a•a=a2.∴△BCD 的面积为.31.(2018•宁夏)空间任意选定一点O,以点O为端点,作三条互相垂直的射线ox、oy、oz.这三条互相垂直的射线分别称作x轴、y轴、z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方向分别为ox(水平向前)、oy(水平向右)、oz(竖直向上)方向,这样的坐标系称为空间直角坐标系.将相邻三个面的面积记为S1、S2、S3,且S1<S2<S3的小长方体称为单位长方体,现将若干个单位长方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内进行码放,要求码放时将单位长方体S1所在的面与x轴垂直,S2所在的面与y轴垂直,S3所在的面与z轴垂直,如图1所示.若将x轴方向表示的量称为几何体码放的排数,y轴方向表示的量称为几何体码放的列数,z轴方向表示的量称为几何体码放的层数;如图2是由若干个单位长方体在空间直角坐标内码放的一个几何体,其中这个几何体共码放了1排2列6层,用有序数组记作(1,2,6),如图3的几何体码放了2排3列4层,用有序数组记作(2,3,4).这样我们就可用每一个有序数组(x,y,z)表示一种几何体的码放方式.(1)如图4是由若干个单位长方体码放的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种码放方式的有序数组为(2,3,2),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单位长方体的个数为12个;(2)对有序数组性质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⑤;(只填序号)①每一个有序数组(x,y,z)表示一种几何体的码放方式.②有序数组中x、y、z的乘积就表示几何体中单位长方体的个数.③有序数组不同,所表示几何体的单位长方体个数不同.④不同的有序数组所表示的几何体的体积不同.⑤有序数组中x、y、z每两个乘积的2倍可分别确定几何体表面上S1、S2、S3的个数.(3)为了进一步探究有序数组(x,y,z)的几何体的表面积公式S(x,y,z),某同学针对若干个单位长方体进行码放,制作了下列表格:几何体有序数组单位长方体的个数表面上面积为S1的个数表面上面积为S2的个数表面上面积为S3的个数表面积(1,1,1) 1 2 2 2 2S1+2S2+2S3(1,2,1) 2 4 2 4 4S1+2S2+4S3(3,1,1) 3 2 6 6 2S1+6S2+6S3(2,1,2) 4 4 8 4 4S1+8S2+4S3(1,5,1) 5 10 2 10 10S1+2S2+10S3(1,2,3) 6 12 6 4 12S1+6S2+4S3(1,1,7)7 14 14 2 14S1+14S2+2S3(2,2,2)8 8 8 8 8S1+8S2+8S3………………根据以上规律,请写出有序数组(x,y,z)的几何体表面积计算公式S(x,y,z);(用x、y、z、S1、S2、S3表示)(4)当S1=2,S2=3,S3=4时,对由12个单位长方体码放的几何体进行打包,为了节约外包装材料,对12个单位长方体码放的几何体表面积最小的规律进行探究,根据探究的结果请写出使几何体表面积最小的有序数组,并用几何体表面积公式求出这个最小面积.(缝隙不计)解:(1)这种码放方式的有序数组为(2,3,2),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单位长方体的个数为2×3×2=12个,故答案为(2,3,2),12;(2)正确的有①②⑤.故答案为①②⑤;(3)S(x,y,z)=2yzS1+2xzS2+2xyS3=2(yzS1+xzS2+xyS3).(4)当S1=2,S2=3,S3=4时S(x,y,z)=2(yzS1+xzS2+xyS3)=2(2yz+3xz+4xy)欲使S(x,y,z)的值最小,不难看出x、y、z应满足x≤y≤z(x、y、z为正整数).在由12个单位长方体码放的几何体中,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为(1,1,12),(1,2,6),(1,3,4),(2,2,3).而S(1,1,12)=128,S(1,2,6)=100,S(1,3,4)=96,S(2,2,3)=92所以,由12个单位长方体码放的几何体表面积最小的有序数组为:(2,2,3),最小面积为S(2,2,3)=92.。
2018全国中考数学分类汇编--3方程与不等式应用题

2018全国中考数学分类汇编--3方程与不等式应用题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两周内共销售30台,销售收入5300元,分别得出等式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设A型风扇销售了x台,B型风扇销售了y台,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为:.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正确得出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0.(2018·山东淄博)(4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工程队承接了60万平方米的荒山绿化任务,为了迎接雨季的到来,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5%,结果提前3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万平方米,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B6: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分析】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万平方米,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结合提前 30 天完成任务,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答】解: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万平方米,则原来每天绿化的面积为万平方米,依题意得:﹣=30,即.故选:C.【点评】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2018·四川眉山)我市某楼盘准备以每平方6000元的均价对外销售,由于国务院有关房地产的新政策出台后,购房者持币观望,为了加快资金周转,房地产开发商对价格经过连续两次下调后,决定以每平方4860元的均价开盘销售,则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是A.8% B.9% C.10% D.11%答案:C8.(2018·四川绵阳)在一次酒会上,每两人都只碰一次杯,如果一共碰杯55次,则参加酒会的人数为()A.9人B.10人C.11人D.12人【答案】C【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析】【解答】解:设参加酒会的人数为x人,依题可得:x(x-1)=55,化简得:x2-x-110=0,解得:x1=11,x2=-10(舍去),故答案为:C.【分析】设参加酒会的人数为x人,根据每两人都只碰一次杯,如果一共碰杯55次,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答案.6.(2018·四川宜宾)(3分)某市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竹文化”旅游产业.据统计,该市2017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约为2亿元.预计2019“竹文化”旅游收入达到2.88亿元,据此估计该市2018年、2019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A.2% B.4.4% C.20% D.44%【考点】AD: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分析】设该市2018年、2019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2017年及2019年“竹文化”旅游收入总额,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该市2018年、2019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2(1+x)2=2.88,解得:x1=0.2=20%,x2=﹣2.2(不合题意,舍去).答:该市2018年、2019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6.(2018·浙江杭州)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规定:每答对一题得+5分,每答错一题得-2分,不答的题得0分。
中考数学压轴题---《方程(组)+不等式(组)二次函数模型》例题讲解

中考数学压轴题---《方程(组)+不等式(组)二次函数模型》例题讲解【典例3】(2021•遂宁)某服装店以每件30元的价格购进一批T恤,如果以每件40元出售,那么一个月内能售出300件,根据以往销售经验,销售单价每提高1元,销售量就会减少10件,设T恤的销售单价提高x元.(1)服装店希望一个月内销售该种T恤能获得利润3360元,并且尽可能减少库存,问T恤的销售单价应提高多少元?(2)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该服装店一个月内销售这种T恤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解答】解:(1)设T恤的销售单价提高x元,由题意列方程得:(x+40﹣30)(300﹣10x)=3360,解得:x1=2或x2=18,∵要尽可能减少库存,∴x2=18不合题意,应舍去.∴T恤的销售单价应提高2元,答:T恤的销售单价应提高2元;(2)设利润为M元,由题意可得:M=(x+40﹣30)(300﹣10x),=﹣10x2+200x+3000,=﹣10(x﹣10)2+4000,∴当x=10时,M最大值=4000元,∴销售单价:40+10=50(元),答:当服装店将销售单价定为50元时,得到最大利润是4000元.【变式3-1】(2023•蜀山区校级一模)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过去的包产到户就不太适合机械化的种植,现在很多地区就出现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很多农民把自己的承包地转租给种粮大户或者新型农村合作社,出现了大农田,这些农民则成为合作社里的工人,这样更有利于机械化种植.某地某种粮大户,去年种植优质水稻200亩,平均每亩收益480元.计划今年多承包一些土地,已知每增加一亩,每亩平均收益比去年每亩平均收益减少2元.(1)该大户今年应承租多少亩土地,才能使今年总收益达到96600元?(2)该大户今年应承租多少亩土地,可以使今年总收益最大,最大收益是多少?【解答】解:(1)设该大户今年应承租x亩土地,才能使今年总收益达到96600元,由题意得x[480﹣2(x﹣200)]=96600,解得x2﹣440x+48300=0,解得x=230或x=210,∴该大户今年应承租210亩或230亩土地,才能使今年总收益达到96600元;(2)设该大户今年应承租m亩土地,收益为W元,由题意得W=m[480﹣2(m﹣200)]=﹣2m2+880m=﹣2(m﹣220)2+96800,∵﹣2<0,∴当m=220时,W最大,最大为96800,∴大户今年应承租220亩土地,可以使今年总收益最大,最大收益是96800元.【变式3-2】某文具店最近有A,B两款纪念册比较畅销.该店购进A款纪念册5本和B款纪念册4本共需156元,购进A款纪念册3本和B款纪念册5本共需130元.在销售中发现:A款纪念册售价为32元/本时,每天的销售量为40本,每降低1元可多售出2本;B款纪念册售价为22元/本时,每天的销售量为80本,B款纪念册每天的销售量与售价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其部分对应数据如下表所示:(1)求A,B两款纪念册每本的进价分别为多少元;(2)该店准备降低每本A款纪念册的利润,同时提高每本B款纪念册的利润,且这两款纪念册每天销售总数不变,设A款纪念册每本降价m元;①直接写出B款纪念册每天的销售量(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②当A款纪念册售价为多少元时,该店每天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解答】解:(1)设A款纪念册每本的进价为a元,B款纪念册每本的进价为b元,根据题意得:,解得,答:A款纪念册每本的进价为20元,B款纪念册每本的进价为14元;(2)①根据题意,A款纪念册每本降价m元,可多售出2m本A款纪念册,∵两款纪念册每天销售总数不变,∴B款纪念册每天的销售量为(80﹣2m)本;②设B款纪念册每天的销售量与售价之间满足的一次函数关系是y=kx+b',根据表格可得:,解得,∴y=﹣2x+124,当y=80﹣2m时,x=22+m,即B款纪念册每天的销售量为(80﹣2m)本时,每本售价是(22+m)元,设该店每天所获利润是w元,由已知可得w=(32﹣m﹣20)(40+2m)+(22+m﹣14)(80﹣2m)=﹣4m2+48m+1120=﹣4(m﹣6)2+1264,∵﹣4<0,∴m=6时,w取最大值,最大值为1264元,此时A款纪念册售价为32﹣m=32﹣6=26(元),答:当A款纪念册售价为26元时,该店每天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1264元.【变式3-3】(2022秋•中原区校级期中)党的“二十大”期间,某网店直接从工厂购进A、B两款纪念“二十大”的钥匙扣,进货价和销售价如下表:(注:利润=销售价﹣进货价)(1)网店第一次用8500元购进A、B两款钥匙扣共300件,求两款钥匙扣分别购进的件数;(2)第一次购进的两款钥匙扣售完后,该网店计划再次购进A、B两款钥匙扣共800件(进货价和销售价都不变),且进货总价不高于22000元.应如何设计进货方案,才能获得最大销售利润,最大销售利润是多少?(3)“二十大”临近结束时,B款钥匙扣还有大量剩余,网店打算把B款钥匙扣调价销售.如果按照原价销售,平均每天可售4件.经调查发现,每降价1元,平均每天可多售2件,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将销售价定为每件多少元时,才能使B款钥匙扣平均每天销售利润为90元?【解答】解:(1)设购进A款钥匙扣x件,B款钥匙扣y件,根据题意得:,解得:.答:购进A款钥匙扣200件,B款钥匙扣100件.(2)设购进m件A款钥匙扣,则购进(800﹣m)件B款钥匙扣,根据题意得:30m+25(800﹣m)≤22000,解得:m≤400.设再次购进的A、B两款钥匙扣全部售出后获得的总利润为w元,则w=(45﹣30)m+(37﹣25)(800﹣m)=3m+9600.∵3>0,∴w随m的增大而增大,∴当m=400时,w取得最大值,最大值=3×400+9600=10800,此时800﹣m=800﹣400=400.答:当购进400件A款钥匙扣,400件B款钥匙扣时,才能获得最大销售利润,最大销售利润是10800元.(3)设B款钥匙扣的售价定为a元,则每件的销售利润为(a﹣25)元,平均每天可售出4+2(37﹣a)=(78﹣2a)件,根据题意得:(a﹣25)(78﹣2a)=90,整理得:a2﹣64a+1020=0,解得:a1=30,a2=34.又∵要尽快减少库存,∴a=30.答:B款钥匙扣的售价应定为30元.【变式3-4】(2020•鄂州)一大型商场经营某种品牌商品,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3元,根据市场调查发现,该商品每周的销售量y(件)与售价x(元/件)(x为正整数)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下表记录的是某三周的有关数据:(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不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在销售过程中要求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价,且不高于15元/件.若某一周该商品的销售量不少于6000件,求这一周该商场销售这种商品获得的最大利润和售价分别为多少元?(3)抗疫期间,该商场这种商品售价不大于15元/件时,每销售一件商品便向某慈善机构捐赠m元(1≤m≤6),捐赠后发现,该商场每周销售这种商品的利润仍随售价的增大而增大.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k≠0),把x=4,y=10000和x=5,y=9500代入得,,解得,,∴y=﹣500x+12000;(2)根据“在销售过程中要求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价,且不高于15元/件.若某一周该商品的销售量不少于6000件,”得,,解得,3≤x≤12,设利润为w元,根据题意得,w=(x﹣3)y=(x﹣3)(﹣500x+12000)=﹣500x2+13500x﹣36000=﹣500(x﹣13.5)2+55125,∵﹣500<0,∴当x<13.5时,w随x的增大而增大,∵3≤x≤12,且x为正整数∴当x=12时,w取最大值为:﹣500×(12﹣13.5)2+55125=54000,答:这一周该商场销售这种商品获得的最大利润为54000元,售价为12元;(3)根据题意得,w=(x﹣3﹣m)(﹣500x+12000)=﹣500x2+(13500+500m)x﹣36000﹣12000m,∴对称轴为x=﹣=13.5+0.5m,∵﹣500<0,∴当x<13.5+0.5m时,w随x的增大而增大,∵该商场这种商品售价不大于15元/件时,捐赠后发现,该商场每周销售这种商品的利润仍随售价的增大而增大.又∵x为整数,∴对称轴在x=14.5的右侧时,当x≤15(x为整数)时,w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14.5<13.5+0.5m,解得m>2,∵1≤m≤6,∴2<m≤6。
中考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专题知识训练50题(含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专题知识训练50题含答案 (有理数、实数、代数、因式分解、二次根式)一、单选题1.若3x >﹣3y ,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x >yB .x <yC .x ﹣y >0D .x +y >02.如果1x -大于0,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B .1x <C .0x <D .0x >3.一元一次不等式x +1<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 B . C .D .4.不等式﹣3x≤9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5.用配方法解方程22990x x --=,配方后得( ) A .2(1)99x -=B .2(1)100x +=C .2(1)98x -=D .2(1)100x -=6.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43233m xx x +=+--有增根,则m 的值为( ) A .2B .3C .4D .57.一项工程,A 独做10天完成,B 独做15天完成,若A 先做5天,再A 、B 合做,完成全部工程的23,共需( ) A .8天B .7天C .6天D .5天8.若关于x 的方程534x kx -=+有整数解,那么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k 的和为( ) A .20B .6C .4D .29.不等式组372378x x -≥⎧⎨-<⎩的所有整数解共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下列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a b =,那么23a b +=+ B .如果a b =,那么23a b -=- C .如果2a a =,那么1a =D .如果a bc c=,那么a b = 11.下列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231x y +=B .20x -=C .3x +D .11x= 12.为了践行“绿色生活”的理念,甲、乙两人每天骑自行车出行,甲匀速骑行30公里的时间与乙匀速骑行25公里的时间相同,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骑行2公里,设甲每小时骑行x 公里,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A .30252=+x x B .30252=+x x C .30252=-x x D .30252=-x x13.某公司今年销售一种产品,一月份获得利润10万元,由于产品畅销,利润逐月增加,一季度共获利36.4万元,已知2月份和3月份利润的月增长率相同. 设2,3月份利润的月增长率为x ,那么x 满足的方程为( ) A .B .C .D .14.如图所示两个天平都平衡,则3个球体的质量等于( )个正方体的质量,括号内应填A .2B .3C .4D .515.若﹣3<a ≤3,则关于x 的方程x +a =2解的取值范围为( ) A .﹣1≤x <5B .﹣1<x ≤1C .﹣1≤x <1D .﹣1<x ≤516.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若a b =,则11a b +=-B .若32a b =,则a b =C .若2a b -=,则2a b =-D .若44b a -=-,则a b =17.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队以11场全胜积32分的成绩成为女排世界杯五冠王、女排世界杯比赛积分规则如表所示,若中国队以大比分3:2取胜的场次有x 场,则根据以上信息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3x+2x =32B .3(11﹣x )+3(11﹣x )+2x =32C .3(11﹣x )+2x =32D .3x+2(11﹣x )=3218.三元一次方程组10318x y z x y x y z ++=⎧⎪+=⎨⎪=+⎩的解是( )A .532x y z =⎧⎪=⎨⎪=⎩B .352x y z =⎧⎪=⎨⎪=⎩C .542x y z =⎧⎪=⎨⎪=⎩D .431x y z =⎧⎪=⎨⎪=⎩19.已知4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矿泉水一瓶,现有15个矿泉水空瓶,若不交钱,最多可以喝矿泉水( ) A .3瓶B .4瓶C .5瓶D .6瓶20.甲、乙、丙三名打字员承担一项打字任务,已知如下信息:如果每小时只安排1名打字员,那么按照甲、乙、丙的顺序至完成工作任务,共需( )A .1316小时B .1312小时C .1416小时D .1412小时二、填空题21.一罐饮料净重500克,罐上注有“蛋白质含量≥0.4%”,则这罐饮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至少为____克. 22.如果方程23252x x -+=-的解与方程72x b -=的解相同,则b =________. 23.由4x ﹣3y +6=0,可以得到用y 表示x 的式子为x =__.24.已知不等式组212(1)43x x x+>⎧⎨-+>⎩,请写出一个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___________.2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x+m =0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26.若关于x 的方程()21410k 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27.当a =_____时,分式32a a +-的值为-4. 28.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7,1+2x ,13,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 29.25y x +=用含x 的式子表示y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630x my x y -=⎧⎨-=⎩的解是正整数,则整数m =_______.31.某种服装打折销售,如果每件服装按标价的5折出售将亏35元,而按标价的8折出售将赚55元,则成本价为______元.32.已知A ∠与的B ∠两边分别平行,且A ∠比B ∠的3倍少20°,则A ∠的大小是__________.33.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22223212472836x xy y x xy y ⎧-+=⎨++=⎩, (1)代数式224x y +的值是_____. (2)代数式112x y+的值是______.34.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25,234x y m x y m +=-⎧⎨-=-⎩的解满足1x <,2y <,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35.已知关于x ,y 的不等式组100x x a ->⎧⎨-⎩有以下说法:①若它的解集是1<x ≤4,则a =4;①当a =1时,它无解;①若它的整数解只有2,3,4,则4≤a <5;①若它有解,则a ≥2.其中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是_____.36.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21x y x y k +=⎧⎨+=+⎩的解为正数,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37.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3113x x -<⎧⎨-≤⎩的解集为______.38.如果关于x 的方程x2+2ax ﹣b2+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常数a 与b 互为倒数,那么a +b=_____.39.某车间 56 名工人,每人每天能生产螺栓 16 个或螺母 24 个,设有 x 名工人生产螺栓, 有 y 名工人生产螺母,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按 1:2 配套,所列方程组是________. 40.若分式方程2211x m x x x x x+-=++有增根,则m 的值是______.三、解答题 41.解下列方程: (1)3x +7=32﹣2x ; (2)121224x x +--=+. 42.解方程:242111x x x++=---. 43.解方程组:(1)32528x y x y +=⎧⎨-=⎩;(2)234347x y x y ⎧+=⎪⎨⎪-=-⎩.44.某商场进货员预测某商品能畅销市场,就用8万元购进该商品,上市后果然供不应求.商场又用17.6万购进了第二批这种商品,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量的2倍,但进货的单价贵了4元,商场销售该商品时每件定价都是58元,最后剩下150件按八折销售,很快售完.在这两笔生意中,商场共盈利多少元? 45.当k 为何值时,方程x 2﹣6x+k ﹣1=0, (1)两根相等; (2)有一根为0. 46.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1)20346x y x y +=⎧⎨+=⎩;(2)53231204x x x +≥⎧⎪⎨--<⎪⎩ 47.已知一个四位自然数N ,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均不为0,且满足千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的和等于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则称这个数为“和对称数”,将这个四位自然数N 的千位数字和百位数字互换,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互换,得到N ',规定()101N N F N '+=. 例如:4536N =,①4536+=+,①4536是“和对称数”,()45365463453699101F +==.2346N =,①2346+≠+,①2346不是“和对称数”.(1)请判断2451、3972是不是“和对称数”,并说明理由.若是,请求出对应的()F N 的值.(2)已知A ,B 均为“和对称数”,其中100010746A a b =++,1002026B m n =++(其38a ≤≤,05b ≤≤,29m ≤≤,512n ≤≤,且均为整数),令()()32k F A F B =+,当k能被77整除时,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A 的值. 48.解决以下问题:(1)221x y ±++,的算术平方根是5,求2318x y -+的立方根; (2)的值互为相反数,求a b c 、、的值. 49.为了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某中学从去年开始,每周除体育课外,又开展了“足球俱乐部1小时”活动.去年学校通过采购平台在某体育用品店购买A 品牌足球共花费2880元,B 品牌足球共花费2400元,且购买A 品牌足球数量是B 品牌数量的1.5倍,每个足球的售价,A 品牌比B 品牌便宜12元. (1)求去年A ,B 两种足球的售价;(2)今年由于参加俱乐部人数增加,需要从该店再购买A ,B 两种足球共50个,已知该店对每个足球的售价,今年进行了调整,A 品牌比去年提高了5%,B 品牌比去年降低了10%,如果今年购买A ,B 两种足球的总费用不超过去年总费用的一半,那么学校最多可购买多少个B 品牌足球?50.某生态柑橘园现有柑橘31吨,租用9辆A 和B 两种型号的货车将柑橘一次性运往外地销售.已知每辆车满载时,A 型货车的总费用500元,B 型货车的总费用480元,每辆B型货车的运费是每辆A型货车的运费的1.2倍.(1)每辆A型货车和B型货车的运费各多少元?(2)若每辆车满载时,租用1辆A型车和7辆B型车也能一次性将柑橘运往外地销售,则每辆A型货车和B型车货各运多少吨?参考答案:1.D【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由已知条件可得到x+y>0,从而得到正确选项.【详解】①3x>﹣3y,①3x+3y>0,①x+y>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应注意的问题,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一定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当不等式的两边要乘以(或除以)含有字母的数时,一定要对字母是否大于0进行分类讨论.2.Ax->,即可求得x的取值范围.【分析】1x-大于0即10【详解】根据题意得:x->10x>解得:1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把判断一个式子的值的取值范围的问题掌握不等式的问题,这是解本题的关键.3.B【分析】求出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数轴上即可.【详解】解:不等式x+1<2,解得:x<1,如图所示: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4.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也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先解不等式得到x≥﹣3,在数轴上表示为﹣3的右侧部分且含﹣3,这样易得到正确选项. 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5.D【分析】把常数项-99移项后,应该在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2的一半的平方. 【详解】把方程x 2-2x -99=0的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得到x 2-2x =99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得到x 2-2x +1=100 配方得(x -1)2=100. 故选D .【点睛】配方法的一般步骤:(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 6.D【分析】根据分式方程有增根可求出3x =,方程去分母后将3x =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解:①分式方程43233m xx x +=+--有增根, ①3x =,去分母,得()4323m x x +=+-, 将3x =代入,得49m +=, 解得5m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无解问题,掌握分式方程中增根的定义及增根产生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7.C【分析】此题是工程问题,它的等量关系是A 独做的加上A 、B 合做的是总工程的23,此题可以分段考虑,A 独做了5天,合作了(x -5)天,利用等量关系列方程即可解得. 【详解】设共需x 天. 根据题意得:5112(5)()1010153x +-+= 解得:x =6. 故选C .8.A【分析】先解方程可得75x k=-,再根据关于x 的方程534x kx -=+有整数解,k 为整数,可得51k -=±或57k -=±,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①534x kx -=+, ①57x kx -=,即()57k x -=, 当50k -≠时, ①75x k=-, ①关于x 的方程534x kx -=+有整数解,k 为整数, ①51k -=±或57k -=±,解得:4k =或6k =或2k =-或12k =, ①()4621220++-+=,①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k 的和为20.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与方程的解法,掌握“方程的整数解的含义以及求解整数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9.B【分析】解不等式组,得到关于x 的解集,再找出符合x 取值范围的整数解即可. 【详解】解:解不等式3x −7≥2得:x ≥3, 解不等式3x −7<8得:x <5, 即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 <5,符合3≤x <5的x 的整数解为:3,4共2个,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 10.D【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A 选项中,“如果a b =,那么23a b +=+”是不成立的,故不能选A ; B 选项中,“如果a b =,那么23a b -=-”是不成立的,故不能选B ;C选项中,“如果2a a=,那么1a=”不一定成立,因为a的值可能为0,故不能选C;D选项中,“如果a bc c=,那么a b=”成立,故选D.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等式的基本性质,熟记“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B【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逐项分析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A、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B、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等式,即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整式方程,即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b=0(a,b是常数且a≠0).12.C【详解】解:设甲每小时骑行x公里,根据题意得:30252=-x x.故选C.13.D【详解】试题分析:一月份获利10万元,二月份获利10(1+x)万元,三月份获利10万元,然后根据一季度的总获利得出方程.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4.D【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由图可知,2个球体的质量=5个圆柱的质量,2个正方体的质量=3个圆柱的质量,①6个球体的质量=15个圆柱的质量,10个正方体的质量=15个圆柱的质量,①6个球体的质量=10个正方体的质量,①3个球体的质量=5个正方体的质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正确掌握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等式的基本性质1是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2是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15.A【分析】先求出方程的解,再根据﹣3<a ≤3的范围,即可求解.【详解】解:由x +a =2,得:x =2-a ,①﹣3<a ≤3,①﹣1≤2-a <5,即:﹣1≤x <5,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不等式的性质,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x ,是解题的关键.16.D【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逐个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得,若a b =,则111a b b +=+>-,故A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若32a b =,则23a b =,故B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若2a b -=,则2a b =+,故C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若44b a -=-,则a b =,故D 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性质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性质不变.17.C【分析】设中国队以大比分3:2取胜的场次有x 场,则中国队以小比分3:1或3:0取胜的场次有(11﹣x )场,根据总积分=3×小比分获胜的场次数+2×大比分获胜场次数,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详解】解:设中国队以大比分3:2取胜的场次有x 场,则中国队以小比分3:1或3:0取胜的场次有(11﹣x)场,依题意,得:2x+3(11﹣x)=3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找准相等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8.A【分析】由①代入①、①消去x,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得出y、z的数值,再进一步求得x的数值解决问题.【详解】10318x y zx yx y z++=⎧⎪+=⎨⎪=+⎩①②③,把①代入①得:y+z=5①,把①代入①得:4y+3z=18①,①×4–①得:z=2,把z=2代入①得:y=3,把y=3,z=2代入①得:x=5,则方程组的解为532xyz=⎧⎪=⎨⎪=⎩,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注意逐步消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C【详解】试题分析:因为15÷4=3余3空瓶,所以可换3瓶喝完,还剩3+3=6空瓶,拿出4空瓶换一瓶,还剩3个空瓶子,找人借一个瓶子凑齐四个喝完还剩一个再把这个瓶子还给那个人,故最多可以喝五瓶矿泉水.故选C.考点:命题.20.C【分析】设甲单独完成任务需要x小时,则乙单独完成任务需要(x﹣5)小时;根据信息二提供的信息列出方程并解答;根据信息三得到丙的工作效率,易得按照甲、乙、丙的顺序至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时间.【详解】解:设甲单独完成任务需要x小时,则乙单独完成任务需要(x﹣5)小时,则5x x -解得x =20.经检验x =20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①x =20是所列方程的解.①x -5=15.①甲的工作效率是120,乙的工作效率是115, 则丙的工作效率是110. ①一轮的工作量为:1111320151060++=. ①4轮后剩余的工作量为:52216015-=. ①还需要甲、乙分别工作1小时后,丙需要的工作量为:211115201560--=. ①丙还需要工作16小时. 故一共需要的时间是:3×4+2+16=14 16小时.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题意,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1.2【分析】根据题意直接列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求解即可.【详解】解:设蛋白质的含量至少应为x 克,依题意得:0.4%500x ≥, 解得x ≥2,则蛋白质的含量至少应为2克.【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题意正确列出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22.7 【分析】先解方程23252x x -+=-,得97x =,因为这个解也是方程72x b -=的解,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 代入方程72x b -=中求出b 的值. 【详解】解:由23252x x -+=-,得2420(515),x x -=-+7所以可得97277b =⨯-= 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方程的解的定义,方程的解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23.364y - 【详解】方程4x −3y +6=0,解得:x =364y -, 故答案为364y -. 24.0##1【分析】分别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两个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212143x 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1x >-;解不等式①得:2x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2x -<<;则其整数解为0与1.故答案为:0(或1).【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正确并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5.m≤14【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①≥0,建立关于m 的不等式,求出m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由题意知,①=1﹣4m≥0, ①m≤14, 故答案为m≤14. 【点睛】本题考查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当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时,①≥0. 26.1k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①关于x 的方程()21410k 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①10k -≠,①1k ≠,故答案为:1k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应注意抓住5个方面:“化简后”;“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项的系数不等于0”;“整式方程”.27.1【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得:342a a +=--, 去分母得,()342a a +=-- ,解得,1a =,经检验1a =是分式方程的解,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方程的解法.28.3<x <6【详解】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得13-7< 1+2x <20,解得3<x <6 .考点: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点评:该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可以求第三边的范围,即两边之差<第三边长<两边之和.29.y=-2x+5【分析】把x 看做已知数求出y 即可.【详解】解:方程y+2x=5,解得:y=-2x+5.故答案为:y=-2x+5.【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x 看做已知数求出y .30.0,3,4,5【分析】先解方程组2630x myx y-=⎧⎨-=⎩,用m表示出方程组的解,根据方程组有正整数解得出m的值.【详解】解:2630x myx y-=⎧⎨-=⎩①②由①得:x=3y ①,把①代入①得:6y−my=6,①y=66-m,①x=186-m,①方程组2630x myx y-=⎧⎨-=⎩的解是正整数,①6−m>0,①m<6,并且66-m和186-m是正整数,m是整数,①m的值为:0,3,4,5.故答案是:0,3,4,5.【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情况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唯一的.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础与出发点,当遇到有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问题时,要回到定义中去,通常采用代入法,即将解代入原方程组,这种方法主要用在求方程中的字母系数.31.185【分析】设每件服装标价为x元,再根据无论亏本或盈利,其成本价相同,列出方程,求出x的解,最后根据成本价=服装标价×折扣,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设每件服装标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0.5x+35=0.8x-55,解得:x=300.则每件服装标价为300元,成本价是:300×50%+35=185(元),故答案为:18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找出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2.10°或130°【分析】根据A ∠与B ∠两边分别平行,由A ∠比B ∠的3倍少20°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①A ∠比B ∠的3倍少20°,①A ∠=3B ∠- 20°,①A ∠与B ∠两边分别平行,①①A 与①B 相等或互补,①当A ∠=B ∠时,得到①A =3①A - 20°,①①A =10°;①当①A +①B =180°时,得到①A =3(180°-①A )-20°,①①A =130°,故答案为:10°或130°.【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能正确理解两边分别平行的两个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3. 17 54± 【分析】(1)令224n x y m xy +==,,将原方程组可化为关于m 、n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求解即可;(2)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求出25x y +=±,再将112x y+通分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令224n x y m xy +==,,原方程组可化为3247236m n m n -=⎧⎨+=⎩, 解得172m n =⎧⎨=⎩, 即221724x y xy +==,,故答案为:17;(2)222(2)4178254x y x y xy +=+=+=+,25x y ∴+=±1125224x y x y xy +±∴+==,故答案为:54±.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异分母分式相加等,熟练掌握知识点并运用整体代入法是解题的关键.34.823m -<< 【分析】先解出方程组的解,再根据解的情况列出关于m 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求解.【详解】解:225234x y m x y m +=-⎧⎨-=-⎩①② ①+①得:x =-1-m ,将x =-1-m 代入①中,得:y =342m -, ①该方程组的解满足1x <,2y <, ①113422m m --<⎧⎪⎨-<⎪⎩, 解得:823m -<<. 故答案为:823m -<<. 【点睛】本题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正确解出x 、y 值是解答的关键.35.①①①【分析】先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各小题的结论解答即可.【详解】解:解不等式x ﹣1>0得,x >1;解不等式x ﹣a ≤0得,x ≤a ,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a .①①它的解集是1<x ≤4,①a =4,故本小题正确;①①a =1,x >1,①不等式组无解,故本小题正确;①①它的整数解只有2,3,4,则4≤a <5,①4≤a <5,故本小题正确;①①它有解,①a >1,故本小题错误.故答案为:①①①.【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 36.13k <<【分析】先求出方程组的解,根据题意得出关于k 的不等式组,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详解】解:解方程组221x y x y k +=⎧⎨+=+⎩得:13x k y k=-⎧⎨=-⎩, 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21x y x y k +=⎧⎨+=+⎩的解为正数, ∴1030k k ->⎧⎨->⎩, 解得:13k <<,故答案为:13k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知识点,能得出关于k 的不等式组是解此题的关键.37.22x -≤<【分析】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可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详解】解:23113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2,解不等式①得,x ≥-2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2x -≤<故答案为:22x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时要注意解集的确定原则: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法找(空集).38.±2.【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求出△=0,求出a 2+b 2=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求出即可.【详解】解:①关于x 的方程x 2+2ax-b 2+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①①=(2a )2-4×1×(-b 2+2)=0,即a 2+b 2=2,①常数a 与b 互为倒数,①ab=1,①(a+b )2=a 2+b 2+2ab=2+2×1=4,①a+b=±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解高次方程,能得出等式a 2+b 2=2和ab=1是解此题的关键.39.5621624x y x y +=⎧⎨⨯=⎩【分析】此题中的等量关系有:①生产螺栓人数+生产螺母人数=56人;①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按1:2配套,那么螺栓要想与螺母的数量配套,则螺栓数量的2倍=螺母数量.【详解】解:根据生产螺栓人数+生产螺母人数=56人,得方程x+y=56;根据螺栓数量的2倍=螺母数量,得方程2×16x=24y .列方程组为:5621624x y x y +=⎧⎨⨯=⎩故答案为5621624x y x y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难点在于理解第二个等量关系:若要保证配套,则生产的螺母的数量是生产的螺栓数量的2倍,所以列方程的时候,应是螺栓数量的2倍=螺母数量.40.1-或2【分析】根据增根是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不适合分式方程的根,先把分式方程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再通过使最简公分母不为0确定增根的可能值,将其代入整式方程即可算出m 的值.【详解】解:①2211x m x x x x x+-=++, ①()2221x m x -=+,①221m x x =--. ①2211x m x x x x x+-=++有增根, ①0x =或=1x -.当0x =时,2211m x x =--=-;当=1x -时,2212m x x =--=.①m 的值为1-或2.故答案为:1-或2【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①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①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 41.(1)x =5;(2)x =4.【分析】(1)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即可;(2)去分母,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即可.【详解】解:(1)移项合并得:5x =25,解得:x =5;(2)去分母得:2x +2﹣4=8+2﹣x ,移项合并得:3x =12,解得:x =4.【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关键.42.13x = 【分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 +1)(x ﹣1),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详解】解:242111x x x ++=--- 整理,得:421(1)(1)1x x x x +-=-+-- 方程两边都乘以(x +1)(x ﹣1),得4﹣(x +1)(x +2)=﹣(x 2﹣1),整理,得,3x =1, 解得1x=3. 经检验,1x=3是原方程的根.①原方程的解是1x=3.【点睛】本题考查解分式方程,注意解分式方程,结果要检验.43.(1)32x y =⎧⎨=-⎩;(2)34x y =⎧⎨=⎩. 【分析】(1)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去分母后,加减法消元解方程.【详解】解:(1)32528x yx y+=⎧⎨-=⎩①②,①×2得,4x﹣2y=16①,①+①得,7x=21,解得x=3,把x=3代入①得,2×3﹣y=8,解得y=﹣2,所以,方程组的解是32xy=⎧⎨=-⎩;(2)方程组可化为4324347x yx y+=⎧⎨-=-⎩①②,①×4得,16x+12y=96①,①×3得,9x﹣12y=﹣21①,①+①得,25x=75,解得x=3,把x=3代入①得,3×3﹣4y=﹣7,解得y=4,所以,方程组的解是34xy=⎧⎨=⎩.【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44.在这两笔生意中,商场共盈利90260元.【分析】盈利=总售价-总进价,应求出某商品的数量.总价明显,一定是根据单价来列等量关系.本题的关键描述语是:“单价贵了4元”;等量关系为:第一次的单价=第二次的单价-4.【详解】设商场第一次购进某商品x件,则第二次购进某商品2x件,根据题意得:8000017600042x x-=.160000=176000-8x解这个方程得:x=2000.经检验:x=2000是原方程的根.商场利润:(2000+4000-150)×58+58×0.8×150-80000-176000=90260(元).答:在这两笔生意中,商场共盈利90260元.【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5.(1)k=10;(2)k=1.【分析】(1)方程由两个相等的根,则△=0;(2)有一个根是0,则两根之积为0.【详解】解:(1)△=36﹣4(k-1)=40-4k,①两根相等,①①=0,即k=10;(2)①有一根为0,①0∆≥,即10k≤,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k﹣1=0,①k=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①的关系:(1)①>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①=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①<0⇔方程没有实数根.46.(1)63xy=⎧⎨=-⎩;(2)13x-≤<【分析】(1)方程组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两解集的公共部分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详解】(1)解:20 346 x yx y+=⎧⎨+=⎩①②方程①可化为2x y=-①把①代入①,得解得y=-3把y=-3代入①,得x=()236-⨯-=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63x y =⎧⎨=-⎩(2)53231204x 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1x ≥-解不等式①得3x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3x -≤<将其在数轴上表示如下:【点睛】本题两个小题分别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根据相关题目要求按步骤求解是解题的关键47.(1)3972不是“和对称数”,2451是“和对称数”,理由见解析,()F N 值为66(2)A 的值为3746,4756,6776,5766,7786,8796【分析】(1)根据“和对称数”的定义,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分别表示出()(),F A F B ,再由()()32k F A F B =+,k 能被77整除,并结合a ,m 的取值范围进行分类讨论,即可求解.【详解】(1)解:3972不是“和对称数”,①3924+≠,①3972不是“和对称数”.2451是“和对称数”,①2451+=+,。
2018年四川省中考数学真题汇编解析:数与式、方程不等式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四川专版)数与式、方程不等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8•绵阳)在一次酒会上,每两人都只碰一次杯,如果一共碰杯55次,则参加酒会的人数为()A.9人B.10人C.11人D.12人解:设参加酒会的人数为x人,根据题意得:x(x﹣1)=55,整理,得:x2﹣x﹣110=0,解得:x1=11,x2=﹣10(不合题意,舍去).答:参加酒会的人数为11人.故选:C.2.(2018•乐山)方程组==x+y﹣4的解是()A.B.C.D.解:由题可得,,消去x,可得2(4﹣y)=3y,解得y=2,把y=2代入2x=3y,可得x=3,∴方程组的解为.故选:D.3.(2018•乐山)估计+1的值,应在()A.1和2之间B.2和3之间C.3和4之间D.4和5之间解:∵≈2.236,∴+1≈3.236,故选:C.4.(2018•南充)不等式x+1≥2x﹣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解:移项,得:x﹣2x≥﹣1﹣1,合并同类项,得:﹣x≥﹣2,系数化为1,得:x≤2,将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故选:B.5.(2018•绵阳)将全体正奇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13 57 9 1113 15 17 1923 25 27 29…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25行第20个数是()A.639 B.637 C.635 D.633解:根据三角形数阵可知,第n行奇数的个数为n个,则前n﹣1行奇数的总个数为1+2+3+…+(n﹣1)=个,则第n行(n≥3)从左向右的第m数为为第+m奇数,即:1+2[+m﹣1]=n2﹣n+2m﹣1n=25,m=20,这个数为639,故选:A.6.(2018•眉山)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3x2+2x﹣9=0的两根,则+的值是()A.B.﹣C.﹣D.解:∵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3x2+2x﹣9=0的两根,∴α+β=﹣,αβ=﹣3,∴+====﹣.故选:C.7.(2018•乐山)已知实数a、b满足a+b=2,ab=,则a﹣b=()A.1 B.﹣C.±1 D.±解:∵a+b=2,ab=,∴(a+b)2=4=a2+2ab+b2,∴a2+b2=,∴(a﹣b)2=a2﹣2ab+b2=1,∴a﹣b=±1,故选:C.8.(2018•眉山)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仅有三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a<1 B.≤a≤1 C.<a≤1 D.a<1解:由x>2a﹣3,由2x>3(x﹣2)+5,解得:2a﹣3<x≤1,由关于x的不等式组仅有三个整数:解得﹣2≤2a﹣3<﹣1,解得≤a<1,故选:A.9.(2018•南充)已知=3,则代数式的值是( )A .B .C .D .解:∵=3,∴=3,∴x ﹣y=﹣3xy ,则原式====, 故选:D .10.(2018•眉山)我市某楼盘准备以每平方6000元的均价对外销售,由于国务院有关房地产的新政策出台后,购房者持币观望,为了加快资金周转,房地产开发商对价格经过连续两次下调后,决定以每平方4860元的均价开盘销售,则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是( ) A .8% B .9%C .10%D .11%解: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 ,由题意,得 6000(1﹣x )2=4860,解得:x 1=0.1,x 2=1.9(舍去). 答: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10%.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2018•自贡)分解因式:ax 2+2axy +ay 2= a (x +y )2 . 解:原式=a (x 2+2xy +y 2)…(提取公因式) =a (x +y )2.…(完全平方公式)12.(2018•成都)已知a >0,S 1=,S 2=﹣S 1﹣1,S 3=,S 4=﹣S 3﹣1,S 5=,…(即当n 为大于1的奇数时,S n=;当n为大于1的偶数时,S n=﹣S n﹣1﹣1),按此规律,S2018=﹣.解:S1=,S2=﹣S1﹣1=﹣﹣1=﹣,S3==﹣,S4=﹣S3﹣1=﹣1=﹣,S5==﹣(a+1),S6=﹣S5﹣1=(a+1)﹣1=a,S7==,…,∴S n的值每6个一循环.∵2018=336×6+2,∴S2018=S2=﹣.故答案为:﹣.13.(2018•自贡)六一儿童节,某幼儿园用100元钱给小朋友买了甲、乙两种不同的玩具共30个,单价分别为2元和4元,则该幼儿园购买了甲、乙两种玩具分别为10、20个.解:设甲玩具购买x个,乙玩具购买y个,由题意,得,解得,甲玩具购买10个,乙玩具购买20个,故答案为:10,20.14.(2018•绵阳)已知a>b>0,且++=0,则=.解:由题意得:2b(b﹣a)+a(b﹣a)+3ab=0,整理得:2()2+﹣1=0,解得=,∵a>b>0,∴=,故答案为.15.(2018•南充)若2n(n≠0)是关于x的方程x2﹣2mx+2n=0的根,则m﹣n的值为.解:∵2n(n≠0)是关于x的方程x2﹣2mx+2n=0的根,∴4n2﹣4mn+2n=0,∴4n﹣4m+2=0,∴m﹣n=.故答案是:.16.(2018•达州)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2a无解,则a的值为1或.解:去分母得:x﹣3a=2a(x﹣3),整理得:(1﹣2a)x=﹣3a,当1﹣2a=0时,方程无解,故a=;当1﹣2a≠0时,x==3时,分式方程无解,则a=1,故关于x的分式方程=2a无解,则a的值为:1或.故答案为:1或.17.(2018•自贡)观察下列图中所示的一系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2018个图形共有6055个○.解:观察图形可知:第1个图形共有:1+1×3,第2个图形共有:1+2×3,第3个图形共有:1+3×3,…,第n个图形共有:1+3n,∴第2018个图形共有1+3×2018=6055,故答案为:6055.18.(2018•眉山)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2=有一个正数解,则k的取值范围为k<6且k≠3.解;﹣2=,方程两边都乘以(x﹣3),得x=2(x﹣3)+k,解得x=6﹣k≠3,关于x的方程程﹣2=有一个正数解,∴x=6﹣k>0,k<6,且k≠3,∴k的取值范围是k<6且k≠3.故答案为:k<6且k≠3.19.(2018•达州)已知:m2﹣2m﹣1=0,n2+2n﹣1=0且mn≠1,则的值为3.解:由n2+2n﹣1=0可知n≠0.∴1+﹣=0.∴﹣﹣1=0,又m2﹣2m﹣1=0,且mn≠1,即m≠.∴m,是方程x2﹣2x﹣1=0的两根.∴m+=2.∴=m+1+=2+1=3,故答案为:3.20.(2018•遂宁)A,B两市相距200千米,甲车从A市到B市,乙车从B市到A市,两车同时出发,已知甲车速度比乙车速度快15千米/小时,且甲车比乙车早半小时到达目的地.若设乙车的速度是x千米/小时,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解:设乙车的速度是x千米/小时,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16小题).(2018•攀枝花)解方程:﹣=1.解:去分母得:3(x﹣3)﹣2(2x+1)=6,去括号得:3x﹣9﹣4x﹣2=6,移项得:﹣x=17,系数化为1得:x=﹣17.22.(2018•遂宁)计算:()﹣1+(﹣1)0+2sin45°+|﹣2|.解:原式=3+1+2×+2﹣=4++2﹣=6.23.(2018•自贡)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解:解不等式①,得:x≤2;解不等式②,得:x>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将其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24.(2018•遂宁)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y=2)解:当x=1,y=2时,原式=•+=+==﹣325.(2018•攀枝花)攀枝花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5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2千米都需付5元车费),超过2千米以后,每增加1千米,加收1.8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某同学从家乘出租车到学校,付了车费24.8元.求该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在什么范围?解:设该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x千米,依题意:24.8﹣1.8<5+1.8(x﹣2)≤24.8,解得:12<x≤13.故该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在大于12小于等于13的范围.26.(2018•遂宁)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a=0的两实数根x1,x2满足x1x2+x1+x2>0,求a的取值范围.解:∵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2﹣4×1×a=4﹣4a≥0,解得:a≤1,由韦达定理可得x1x2=a,x1+x2=2,∵x1x2+x1+x2>0,∴a+2>0,解得:a>﹣2,∴﹣2<a≤1.27.(2018•宜宾)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智能手机有限公司接到生产300万部智能手机的订单,为了尽快交货,增开了一条生产线,实际每月生产能力比原计划提高了50%,结果比原计划提前5个月完成交货,求每月实际生产智能手机多少万部.解:设原计划每月生产智能手机x万部,则实际每月生产智能手机(1+50%)x万部,根据题意得:﹣=5,解得:x=20,经检验,x=2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1+50%)x=30.答:每月实际生产智能手机30万部.28.(2018•泸州)某图书馆计划选购甲、乙两种图书.已知甲图书每本价格是乙图书每本价格的2.5倍,用800元单独购买甲图书比用800元单独购买乙图书要少24本.(1)甲、乙两种图书每本价格分别为多少元?(2)如果该图书馆计划购买乙图书的本数比购买甲图书本数的2倍多8本,且用于购买甲、乙两种图书的总经费不超过1060元,那么该图书馆最多可以购买多少本乙图书?解:(1)设乙图书每本价格为x元,则甲图书每本价格是2.5x元,根据题意可得:﹣=24,解得:x=20,经检验得:x=20是原方程的根,则2.5x=50,答:乙图书每本价格为20元,则甲图书每本价格是50元;(2)设购买甲图书本数为x,则购买乙图书的本数为:2x+8,故50x+20(2x+8)≤1060,解得:x≤10,故2x+8≤28,答:该图书馆最多可以购买28本乙图书.29.(2018•绵阳)有大小两种货车,3辆大货车与4辆小货车一次可以运货18吨,2辆大货车与6辆小货车一次可以运货17吨.(1)请问1辆大货车和1辆小货车一次可以分别运货多少吨?(2)目前有33吨货物需要运输,货运公司拟安排大小货车共计10辆,全部货物一次运完.其中每辆大货车一次运货花费130元,每辆小货车一次运货花费100元,请问货运公司应如何安排车辆最节省费用?解:(1)设1辆大货车和1辆小货车一次可以分别运货x吨和y吨,根据题意可得:,解得:,答:1辆大货车和1辆小货车一次可以分别运货4吨和1.5吨;(2)设货运公司拟安排大货车m辆,则安排小货车(10﹣m)辆,根据题意可得:4m+1.5(10﹣m)≥33,解得:m≥7.2,令m=8,大货车运费高于小货车,故用大货车少费用就小则安排方案有:大货车8辆,小货车1辆,30.(2018•内江)某商场计划购进A,B两种型号的手机,已知每部A型号手机的进价比每部B 型号手机进价多500元,每部A型号手机的售价是2500元,每部B型号手机的售价是00元.(1)若商场用50000元共购进A型号手机10部,B型号手机20部,求A、B两种型号的手机每部进价各是多少元?(2)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商场决定用不超过7.5万元采购A、B两种型号的手机共40部,且A 型号手机的数量不少于B型号手机数量的2倍.①该商场有哪几种进货方式?②该商场选择哪种进货方式,获得的利润最大?解:(1)设A、B两种型号的手机每部进价各是x元、y元,根据题意得:,解得:,答:A、B两种型号的手机每部进价各是2000元、1500元;(2)①设A种型号的手机购进a部,则B种型号的手机购进(40﹣a)部,根据题意得:,解得:≤a≤30,∵a为解集内的正整数,∴a=27,28,29,30,∴有4种购机方案:方案一:A种型号的手机购进27部,则B种型号的手机购进13部;方案二:A种型号的手机购进28部,则B种型号的手机购进12部;方案三:A种型号的手机购进29部,则B种型号的手机购进11部;方案四:A种型号的手机购进30部,则B种型号的手机购进10部;②设A种型号的手机购进a部时,获得的利润为w元.根据题意,得w=500a+600(40﹣a)=﹣100a+24000,∵﹣10<0,∴w随a的增大而减小,∴当a=27时,能获得最大利润.此时w=﹣100×27+24000=300(元).因此,购进A种型号的手机27部,购进B种型号的手机13部时,获利最大.答:购进A种型号的手机27部,购进B种型号的手机13部时获利最大.31.(2018•乐山)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1﹣5m)x﹣5=0(m≠0).(1)求证:无论m为任何非零实数,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抛物线y=mx2+(1﹣5m)x﹣5=0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且|x1﹣x2|=6,求m的值;(3)若m>0,点P(a,b)与Q(a+n,b)在(2)中的抛物线上(点P、Q不重合),求代数式4a2﹣n2+8n的值.(1)证明:由题意可得:△=(1﹣5m)2﹣4m×(﹣5)=1+25m2﹣10m+20m=25m2+10m+1=(5m+1)2≥0,故无论m为任何非零实数,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解:mx2+(1﹣5m)x﹣5=0,解得:x1=﹣,x2=5,由|x1﹣x2|=6,得|﹣﹣5|=6,解得:m=1或m=﹣;(3)解:由(2)得,当m>0时,m=1,此时抛物线为y=x2﹣4x﹣5,其对称轴为:x=2,由题已知,P,Q关于x=2对称,∴=2,即2a=4﹣n,∴4a2﹣n2+8n=(4﹣n)2﹣n2+8n=16.32.(2018•南充)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2)x+(m2﹣2m)=0.(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如果方程的两实数根为x1,x2,且x12+x22=10,求m的值.解:(1)由题意可知:△=(2m﹣2)2﹣4(m2﹣2m)=4>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x1+x2=2m﹣2,x1x2=m2﹣2m,∴+=(x1+x2)2﹣2x1x2=10,∴(2m﹣2)2﹣2(m2﹣2m)=10,∴m2﹣2m﹣3=0,∴m=﹣1或m=333.(2018•广安)某车行去年A型车的销售总额为6万元,今年每辆车的售价比去年减少400元.若卖出的数量相同,销售总额将比去年减少20%.(1)求今年A型车每辆车的售价.(2)该车行计划新进一批A型车和B型车共45辆,已知A、B型车的进货价格分别是1100元、1400元,今年B型车的销售价格是2000元,要求B型车的进货数量不超过A型车数量的两倍,应如何进货才能使这批车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解:(1)设今年A型车每辆售价为x元,则去年每辆售价为(x+400)元,根据题意得:=,解得:x=1600,经检验,x=160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今年A型车每辆车售价为1600元.(2)设今年新进A型车a辆,销售利润为y元,则新进B型车(45﹣a)辆,根据题意得:y=(1600﹣1100)a+(2000﹣1400)(45﹣a)=﹣100a+27000.∵B型车的进货数量不超过A型车数量的两倍,∴45﹣a≤2a,解得:a≥15.∵﹣100<0,∴y随a的增大而减小,∴当a=15时,y取最大值,最大值=﹣100×15+27000=25500,此时45﹣a=30.答:购进15辆A型车、30辆B型车时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25500元.34.(2018•资阳)为了美化市容市貌,政府决定将城区旁边一块162亩的荒地改建为湿地公园,规划公园分为绿化区和休闲区两部分.(1)若休闲区面积是绿化区面积的20%,求改建后的绿化区和休闲区各有多少亩?(2)经预算,绿化区的改建费用平均每亩35000元,休闲区的改建费用平均每亩25000元,政府计划投入资金不超过550万元,那么绿化区的面积最多可以达到多少亩?解:(1)设改建后的绿化区面积为x亩.由题意:x+20%•x=162,解得x=135,162﹣135=27,答:改建后的绿化区面积为135亩和休闲区面积有27亩.(2)设绿化区的面积为m亩.由题意:35000m+25000(162﹣m)≤5500000,解得m≤145,答:绿化区的面积最多可以达到145亩.35.(2018•自贡)阅读以下材料:对数的创始人是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J.Nplcr,1550﹣1617年),纳皮尔发明对数是在指数书写方式之前,直到18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Evlcr,1707﹣1783年)才发现指数与对数之间的联系.对数的定义:一般地,若a x=N(a>0,a≠1),那么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 a N.比如指数式24=16可以转化为4=log6,对数式2=log525可以转化为52=25.我们根据对数的定义可得到对数的一个性质:log a(M•N)=log a M+log a N(a>0,a≠1,M>0,N >0);理由如下:设log a M=m,log a N=n,则M=a m,N=a n∴M•N=a m•a n=a m+n,由对数的定义得m+n=log a(M•N)又∵m+n=log a M+log a N∴log a(M•N)=log a M+log a N解决以下问题:(1)将指数43=64转化为对数式3=log464;(2)证明log a=log a M﹣log a N(a>0,a≠1,M>0,N>0)(3)拓展运用:计算log32+log36﹣log34=1.解:(1)由题意可得,指数式43=64写成对数式为:3=log464,故答案为:3=log464;(2)设log a M=m ,log a N=n ,则M=a m ,N=a n ,∴==a m ﹣n ,由对数的定义得m ﹣n=log a ,又∵m ﹣n=log a M ﹣log a N ,∴log a =log a M ﹣log a N (a >0,a ≠1,M >0,N >0);(3)log 32+log 36﹣log 34,=log 3(2×6÷4),=log 33,=1,故答案为:1.36.(2018•南充)某销售商准备在南充采购一批丝绸,经调查,用10000元采购A 型丝绸的件数与用8000元采购B 型丝绸的件数相等,一件A 型丝绸进价比一件B 型丝绸进价多100元. (1)求一件A 型、B 型丝绸的进价分别为多少元?(2)若销售商购进A 型、B 型丝绸共50件,其中A 型的件数不大于B 型的件数,且不少于16件,设购进A 型丝绸m 件.①求m 的取值范围.②已知A 型的售价是800元/件,销售成本为2n 元/件;B 型的售价为600元/件,销售成本为n 元/件.如果50≤n ≤150,求销售这批丝绸的最大利润w (元)与n (元)的函数关系式(每件销售利润=售价﹣进价﹣销售成本).解:(1)设B 型丝绸的进价为x 元,则A 型丝绸的进价为(x +100)元根据题意得:解得400=x经检验,400=x 为原方程的解 500100=+x答:一件A 型、B 型丝绸的进价分别为500元,400元.(2)①根据题意得:∴m 的取值范围为:16≤m ≤25②设销售这批丝绸的利润为y根据题意得:y=(800﹣500﹣2n )m +(600﹣400﹣n )•(50﹣m )=(100﹣n)m+10000﹣50n∵50≤n≤150∴(Ⅰ)当50≤n<100时,100﹣n>0m=25时,销售这批丝绸的最大利润w=25(100﹣n)+10000﹣50n=﹣75n+12500(Ⅱ)当n=100时,100﹣n=0,销售这批丝绸的最大利润w=5000(Ⅲ)当100<n≤150时,100﹣n<0当m=16时,销售这批丝绸的最大利润w=﹣66n+11600。
江苏省无锡地区2018年中考数学选择填空压轴题 专题4 函数的动点问题(word版含答案)

专题04 函数的动点问题例1.如图①,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9cm,动点P从A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A→B→C→A的方向移动,直到点P到达点A后才停止.已知△PAD的面积y(单位:cm 2)与点P移动的时间x(单位:s)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②所示,图②中a与b的和为___________.同类题型1.1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AE⊥EF,EF交DC于点F,设BE=x,FC=y,则当点E从点B运动到点C时,y关于x的函数图象是()A. B.C.D.同类题型1.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3,点E是BC边上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动点P从点A 出发,沿路径A→D→C→E运动,则△APE的面积y与点P经过的路径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A.B.C.D.同类题型1.3 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A=60°,一个以点B为顶点的60°角绕点B旋转,这个角的两边分别与线段AD的延长线及CD的延长线交于点P、Q,设DP=x,DQ=y,则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 .例2.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2cm ,点P 从点A 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AC 向点C 运动,到达点C 停止;同时点Q 从点A 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AB -BC 向点C 运动,到达点C 停止,设△APQ 的面积为y (cm 2),运动时间为x (s ),则下列最能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 同类题型2.1 如图1,E 为矩形ABCD 边AD 上的一点,点P 从点B 沿折线BE -ED -DC 运动到点C 时停止,点Q 从点B 沿BC 运动到点C 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2cm/s .若P 、Q 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BPQ 的面积为y (cm 2),已知y 与t 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E =12cmB .sin ∠EBC =74C .当0<t ≤8时,y =72t 2 D .当t =9s 时,△PBQ 是等腰三角形 同类题型2.2 矩形ABCD 中,AB =6,BC =8,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沿BA -AD -DCD 的方向运动到C 点停止,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BC 方向运动到C 点停止,假设P 、两点同时出发,运动时间是t 秒,y =S △PBQ ,则y 与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同类题型2.3 如图,矩形ABCD 中,AB =8cm ,AD =12cm ,AC 与BD 交于点O ,M 是BC 的中点.P 、Q 两点沿着B →C →D 方向分别从点B 、点M 同时出发,并都以1cm/s 的速度运动,当点Q 到达D 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在P 、Q 两点运动的过程中,与△OPQ 的面积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最接近的是( )A.B.C.D.例3.如图,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6cm,P是对角线BE上一动点,过点P作直线l与BE垂直,动点P从B点出发且以1cm/s的速度匀速平移至E点.设直线l扫过正六边形ABCDEF区域的面积为S(cm2),点P的运动时间为t(s),下列能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 B.C. D.同类题型3.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行于对角线BD的直线l 从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到直线l与正方形没有交点为止.设直线l扫过正方形OBCD的面积为S,直线l运动的时间为t(秒),下列能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 .同类题型3.2(2015秋﹒荆州校级月考)如图,△ABC 中,∠ACB =90°,∠A =30°,AB =16.点P 是斜边AB 上一点.过点P 作PQ ⊥AB ,垂足为P ,交边AC (或边CB )于点Q .设AP =x ,当△APQ 的面积为14 3 时,则x 的值为 ( )A .2 21B .2 21 或14C .2或2 21 或14D .2或14同类题型3.3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D 放置在第一象限,且AB ∥x 轴.直线y =-x 从原点出发沿x 轴正方向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被平行四边形截得的线段长度l 与直线在x 轴上平移的距离m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AD 的长为____________.例4.如图,△ABC 为直角三角形,∠C =90°,BC =2cm ,∠A =30°,四边形DEFG 为矩形,DE =2 3 cm ,EF =6cm ,且点C 、B 、E 、F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B 与点E 重合.Rt △ABC 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矩形DEFG 的边EF 向右平移,当点C 与点F 重合时停止.设Rt △ABC 与矩形DEFG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cm 2,运动时间xs .能反映y cm 2与xs 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同类题型4.1 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1,菱形EFGH 的边长为2,∠BAD =∠FEH =60°点C 与点E 重合,点A ,C (E ),G 在同一条直线上,将菱形ABCD 沿C ⇒G 方向平移至点A 与点G 重合时停止,设点C 、E 之间的距离为x ,菱形ABCD 与菱形EFGH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C.D.同类题型4.2 如图,等边△ABC的边AB与正方形DEFG的边长均为2,且AB与DE在同一条直线上,开始时点B与点D重合,让△ABC沿这条直线向右平移,直到点B与点E重合为止,设BD的长为x,△ABC与正方形DEFG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同类题型4.3 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四边形EFGH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点D与点F重合,点B,D(F),H在同一条直线上,将正方形ABCD沿F⇒H方向平移至点B与点H重合时停止,设点D、F之间的距离为x,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则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参考答案例1.如图①,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9cm,动点P从A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A→B→C→A的方向移动,直到点P到达点A后才停止.已知△PAD的面积y(单位:cm 2)与点P移动的时间x(单位:s)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②所示,图②中a与b的和为___________.解:由图②可知点P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10s,又因为P点运动的速度为1cm/s,所以AB=10×1=10(cm),由AD=9可知点P在边BC上的运动时间为9s,所以a=10+9=19;分别过B点、C两点作BE⊥AD于E,CF⊥AD于F.由图②知S△ABD=36,则12×9×BE=36,解得BE=8,在直角△ABE中,由勾股定理,得AE=AB 2-BE2=6.易证△BAE≌△CDF,则BE=CF=8,AE=DF=6,AF=AD+DF=9+6=15.在直角△ACF中,由勾股定理,得CA=AF 2+CF2=17,则点P在CA边上从C点运动到A点的时间为17s,所以b=19+17=36,a+b=19+36=55.同类题型1.1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AE⊥EF,EF交DC于点F,设BE=x,FC=y,则当点E从点B运动到点C时,y关于x的函数图象是()A .B .C .D .解:∵AE ⊥EF ,∴∠AEB +∠FCE =90°∵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 =∠C =90° AB =BC =4, ∴∠BAE +∠AEB =90°,∴∠BAE =∠FCE , ∴△ABE ∽△ECF ,∴AB EC =BEFC, ∵BE =x ,FC =y ,∴EC =4-x ,则有44-x =xy,整理后得y =-14x 2 +x 配方后得到y =-14(x -2)2+1从而得到图象为抛物线,开口朝下,顶点坐标为(2,1). 选C .同类题型1.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2,AD =3,点E 是BC 边上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路径A →D →C →E 运动,则△APE 的面积y 与点P 经过的路径长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A .B .C .D .解:∵在矩形ABCD 中,AB =2,AD =3, ∴CD =AB =2,BC =AD =3,∵点E 是BC 边上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CE =23×3=2,①点P 在AD 上时,△APE 的面积y =12x ﹒2=x (0≤x ≤3),②点P 在CD 上时,S △APE =S _(梯形AECD )-S _(△ADP )-S _(△CEP ), =12(2+3)×2-12×3×(x -3)-12 ×2×(3+2-x ), =5-32x +92 -5+x ,=-12x +92,∴y =-12x +92(3<x ≤5),③点P 在CE 上时,S △APE =12×(3+2+2-x )×2=-x +7,∴y =-x +7(5<x ≤7), 选A .同类题型1.3 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A =60°,一个以点B 为顶点的60°角绕点B 旋转,这个角的两边分别与线段AD 的延长线及CD 的延长线交于点P 、Q ,设DP =x ,DQ =y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A =60°,∴∠ABD =∠CBD =∠ADB =∠BDC =60°, ∴∠BDQ =∠BDP =120°, ∵∠QBP =60°, ∴∠QBD =∠PBC , ∵AP ∥BC , ∴∠P =∠PBC , ∴∠QBD =∠P , ∴△BDQ ∽△PDB , ∴DQ BD =BD PD ,即y 2=2x , ∴xy =4,∴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双曲线, 选A .例2.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2cm ,点P 从点A 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AC 向点C 运动,到达点C 停止;同时点Q 从点A 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AB -BC 向点C 运动,到达点C 停止,设△APQ 的面积为y (cm 2),运动时间为x (s ),则下列最能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解:由题得,点Q 移动的路程为2x ,点P 移动的路程为x , ∠A =∠C =60°,AB =BC =2,①如图,当点Q 在AB 上运动时,过点Q 作QD ⊥AC 于D ,则 AQ =2x ,DQ = 3 x ,AP =x ,∴△APQ 的面积y =12×x ×3x =32x 2(0<x ≤1),即当0<x ≤1时,函数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故A 、B 排除;②如图,当点Q 在BC 上运动时,过点Q 作QE ⊥AC 于E ,则CQ =4-2x ,EQ =23- 3 x ,AP =x ,∴△APQ 的面积y =12×x ×(23-3x )=-32x 2+ 3 x (1<x ≤2),即当1<x ≤2时,函数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部分,故C 排除,而D 正确; 选D .同类题型2.1 如图1,E 为矩形ABCD 边AD 上的一点,点P 从点B 沿折线BE -ED -DC 运动到点C 时停止,点Q 从点B 沿BC 运动到点C 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2cm/s .若P 、Q 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BPQ 的面积为y (cm 2),已知y 与t 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E =12cmB .sin ∠EBC =74C .当0<t ≤8时,y =72t 2 D .当t =9s 时,△PBQ 是等腰三角形解:A 、分析函数图象可知,当点Q 到达点C 时,点P 到达点E 处, ∴BC =BE =2×8=16cm ,ED =2×2=4cm ,∴AE =AD -ED =BC -ED =16-4=12cm ,故A 正确; B 、作EF ⊥BC 于点F ,如图,由函数图象可知,BC =BE =16cm ,BF =AE =12cm , 由勾股定理得,EF =47 cm ,∴sin ∠EBC =EF BE =4716=74,故B 正确;C 、作PM ⊥BQ 于点M ,如图,∵BQ =BP =2t ,∴y =S △BPQ =12BQ ﹒PM =12BQ ﹒BP ﹒sin ∠EBC =12×2t ﹒2t ﹒74=72t 2.故C 正确;D 、当t =9s 时,点Q 与点C 重合,点P 运动到ED 的中点,设为N ,如图所示,连接NB ,N C . 此时AN =14,ND =2,由勾股定理求得:NB =211 ,NC =229 , ∵BC =16,∴△BCN 不是等腰三角形,即此时△PBQ 不是等腰三角形.故D 错误; 选D .同类题型2.2 矩形ABCD 中,AB =6,BC =8,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沿BA -AD -DCD 的方向运动到C 点停止,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BC 方向运动到C 点停止,假设P 、两点同时出发,运动时间是t 秒,y=S △PBQ ,则y 与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 解:①当0<t ≤3时,△PBQ 是Rt △,y =12×t ×2t =t 2;②当3<t ≤7时,y =12 ×t ×6=3t ;③当7<t ≤8时,y =12t (20-2t )=-t 2+10t ;④当8<t ≤10时,y =12×8(20-2t )=80-8t ;观察各选项可知,y 与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选项D . 选D .同类题型2.3 如图,矩形ABCD 中,AB =8cm ,AD =12cm ,AC 与BD 交于点O ,M 是BC 的中点.P 、Q 两点沿着B →C →D 方向分别从点B 、点M 同时出发,并都以1cm/s 的速度运动,当点Q 到达D 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在P 、Q 两点运动的过程中,与△OPQ 的面积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最接近的是( )A .B .C .D .解:∵矩形ABCD 中,AB =8cm ,AD =12cm ,AC 与BD 交于点O ,∴点O 到BC 的距离=12 AB =4,到CD 的距离=12AD =6, ∵点M 是BC 的中点,∴CM =12BC =6, ∴点Q 到达点C 的时间为6÷1=6秒,点P 到达点C 的时间为12÷1=12秒,点Q 到达点D 的时间为(6+8)÷1=14秒,①0≤t ≤6时,点P 、Q 都在BC 上,PQ =6,△OPQ 的面积=12×6×4=12; ②6<t ≤12时,点P 在BC 上,点Q 在CD 上, C P =12-t ,CQ =t -6,S △OPQ =S △COP +S △COQ -S △PCQ ,=12×(12-t )×4+12×(t -6)×6-12×(12-t )×(t -6), =12t 2 -8t +42, =12(t -8)2 +10, ③12<t ≤14时,PQ =6,△OPQ 的面积=12×6×6=18; 纵观各选项,只有B 选项图形符合.选B .例3.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的边长为6cm ,P 是对角线BE 上一动点,过点P 作直线l 与BE 垂直,动点P 从B 点出发且以1cm/s 的速度匀速平移至E 点.设直线l 扫过正六边形ABCD EF 区域的面积为S (cm 2 ),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下列能反映S 与t 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解:由题意得:BP =t ,如图1,连接AC ,交BE 于G ,Rt △ABG 中,AB =6,∠ABG =60°,∴∠BAG =30°,∴BG =12 AB =3,由勾股定理得:AG =62-32=3 3 ,∴AC =2AG =6 3 ,当0≤t ≤3时,PM = 3 t ,∴MN =2 3 t ,S =S △BMN =12MN ﹒PB =12﹒3t 2=32t 2,所以选项A 和B 不正确;如图2,当9≤t ≤12时,PE =12-t ,∵∠MEP =60°,∴tan ∠MEP =PM PE , ∴PM = 3 (12-t ),∴MN =2PM =2 3 (12-t ),∴S =S _(正六边形)-S _(△EMN ),=2×12(AF +BE )×AG -12MN ﹒PE , =(6+12)×33-12×2 3 (12-t )(12-t ), =543-3(144-24t +t 2 ),=-3t 2+243t -90 3 ,此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下,所以选项C 正确,选项D 不正确;选C .同类题型3.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行于对角线BD 的直线l 从O 出发,沿x 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到直线l 与正方形没有交点为止.设直线l 扫过正方形OBCD 的面积为S ,直线l 运动的时间为t (秒),下列能反映S 与t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解:①当0≤t ≤4时,S =12×t ×t =12t 2 ,即S =12t 2 .该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故B 、C 错误;②当4<t ≤8时,S =16-12×(8-t )×(8-t )=-12t 2 +8t -16. 该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部分.故A 错误.选D .同类题型3.2(2015秋﹒荆州校级月考)如图,△ABC 中,∠ACB =90°,∠A =30°,AB =16.点P 是斜边AB 上一点.过点P 作PQ ⊥AB ,垂足为P ,交边AC (或边CB )于点Q .设AP =x ,当△APQ 的面积为14 3 时,则x 的值为( )A .2 21B .2 21 或14C .2或2 21 或14D .2或14解:当点Q 在AC 上时,∵∠A =30°,AP =x ,∴PQ =x tan30°=33x , ∴S =12×AP ×PQ =12×x ×33=36x 2=14 3 解得:x =221 或x =-221 (舍去),当点Q 在BC 上时,如下图所示:∵AP =x ,AB =16,∠A =30°,∴BP =16-x ,∠B =60°,∴PQ =BP ﹒tan60°= 3 (16-x ).∴S =12AP ×PQ =32x 2+83x =14 3 , 解得:x =2(舍去)或x =14.选B .同类题型3.3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D 放置在第一象限,且AB ∥x 轴.直线y =-x 从原点出发沿x 轴正方向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被平行四边形截得的线段长度l 与直线在x 轴上平移的距离m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AD 的长为____________.解:①当AB >4时如图1,由图可知:OE =4,OF =8,DG =3 2 ,∴EF =AG =OF -OE =4∵直线解析式为:y =-x∴∠AGD =∠EFD =45°∴△AG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H =GH =22DG =22×3 2 =3, ∴AH =AG -GH =4-3=1,∴AD =DH 2+AH 2=32+12=10 ;②当AB =4时,如图2,由图可知:OI =4,OJ =8,KB =3 2 ,OM =9,∴IJ =AB =4,IM =AN =5,∵直线解析式为:y =-x ,∴△KL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KL =BL =22KB =3, ∵AB =4,∴AL =AB -BL =1,T 同①得,DM =MN ,∴过K 作KM ∥IM ,∴tan ∠DAN =KL AL =3,∴AM =DM tan ∠DAN =DM 3, ∴AN =AM +MN =43DM =5, ∴DM =MN =154 , ∴AM =AN -MN =5-154=54, ∴AD =AM 2+DM 2=5104,故答案为10 或5104.例4.如图,△ABC 为直角三角形,∠C =90°,BC =2cm ,∠A =30°,四边形DEFG 为矩形,DE =2 3 cm ,EF =6cm ,且点C 、B 、E 、F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B 与点E 重合.Rt △ABC 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矩形DEFG 的边EF 向右平移,当点C 与点F 重合时停止.设Rt △ABC 与矩形DEFG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cm 2 ,运动时间xs .能反映y cm 2 与xs 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解:已知∠C =90°,BC =2cm ,∠A =30°,∴AB =4,由勾股定理得:AC =2 3 ,∵四边形DEFG 为矩形,∠C =90,∴DE =GF =2 3 ,∠C =∠DEF =90°,∴AC ∥DE ,此题有三种情况:(1)当0<x <2时,AB 交DE 于H ,如图∵DE ∥AC ,∴EHAC =BEBC ,即EH 23=x ﹒12 ,解得:EH = 3 x ,所以y =12﹒3x ﹒x =32x 2,∵x y 之间是二次函数,所以所选答案C 错误,答案D 错误,∵a =32 >0,开口向上;(2)当2≤x ≤6时,如图,此时y =12×2×23=2 3 , (3)当6<x ≤8时,如图,设△ABC 的面积是s 1 ,△FNB 的面积是s 2 ,BF =x -6,与(1)类同,同法可求FN =3X -6 3 ,∴y =s 1-s 2 ,=12×2×23-12×(x -6)×(3X -6 3 ), =-32x 2+63x -16 3 , ∵-32<0, ∴开口向下,所以答案A 正确,答案B 错误,选A .同类题型4.1 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1,菱形EFGH 的边长为2,∠BAD =∠FEH =60°点C 与点E 重合,点A ,C (E ),G 在同一条直线上,将菱形ABCD 沿C ⇒G 方向平移至点A 与点G 重合时停止,设点C 、E 之间的距离为x ,菱形ABCD 与菱形EFGH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解:由菱形ABCD 、EFGH 边长为1,2可得:AC =2AB ×sin30°= 3 ,EG =2 3(1)当菱形ABCD 移动到点A 与点E 重合的过程,即0≤x ≤ 3 时,重合部分的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分别为:x ,2×x 2×tan30°=3x 3∴y =12﹒x ﹒3x 3=36x 2(2)当菱形ABCD 移动到点C 与点G 重合的过程,重合部分的菱形面积不变,即3<x ≤2 3 时,y =S 菱形ABCD =12×1×3=32; (3)当菱形ABCD 移动到点A 与点G 重合的过程,即23<x ≤33时,重合部分的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分别为: 3 -x ,2×3-x 2×tan30°=3(3-x )3y =12×(3-x )×3(3-x )3=36(3-x )2 . 由(1)(2)(3)可以看出图象应该是y =36x 2 图上像0≤x ≤ 3 时的部分,y =32 图象上3<x ≤2 3 时的部分,y =36(3-x )2 图象上23<x ≤33时的部分组成. 选D .同类题型4.2 如图,等边△ABC 的边AB 与正方形DEFG 的边长均为2,且AB 与DE 在同一条直线上,开始时点B 与点D 重合,让△ABC 沿这条直线向右平移,直到点B 与点E 重合为止,设BD 的长为x ,△ABC 与正方形DEFG 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 解:设BD 的长为x ,△ABC 与正方形DEFG 重合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 ,当B 从D 点运动到DE 的中点时,即0≤x ≤1时,y =12×x ×3x =32x 2 . 当B 从DE 中点运动到E 点时,即1<x ≤2时,y =3-12(2-x )×3(2-x )=-32x 2+23x - 3 由函数关系式可看出D 中的函数图象与所求的分段函数对应. 选D .同类题型4.3 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四边形EFGH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点D 与点F 重合,点B ,D (F ),H 在同一条直线上,将正方形ABCD 沿F ⇒H 方向平移至点B 与点H 重合时停止,设点D 、F 之间的距离为x ,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EFGH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解:DF =x ,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EFGH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y =12DF 2=12x 2(0≤x < 2 );②y =1(2≤x <2 2 );③∵BH =3 2 -x∴y =12BH 2=12x 2-32x +9(22≤x <3 2 ).综上可知,图象是选B .。
北京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考题训练(13)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考题训练(十三)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A组·真题演练[2017·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4x+3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1)求直线BC的表达式;(2)垂直于y轴的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点P(x1,y1),Q(x2,y2),与直线BC交于点N(x3,y3),若x1<x2<x3,结合函数的图象,求x1+x2+x3的取值范围.B组·模拟训练[2016·顺义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x的对称轴为直线x=-1.(1)求a的值及抛物线y=ax2-2x与x轴的交点坐标;(2)若抛物线y=ax2-2x+m与x轴有交点,且交点都在点A(-4,0),B(1,0)之间,求m的取值范围.图J13-1C组·自测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J13-2是二次函数y=-x2+2x+4的图象,则使y≤1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A.-1≤x≤3 B.x≤-1C.x≥1 D.x≤-1或x≥3J13-2J13-32.二次函数y =ax 2+bx 的图象如图J13-3,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m =0有实数根,则m 的最大值为( ) A .-3 B .3 C .-6 D .93.已知二次函数y =x 2-3x +m(m 为常数)的图象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1,0),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3x +m =0的两个实数根是( )A .x 1=1,x 2=-1B .x 1=1,x 2=2C .x 1=1,x 2=0D .x 1=1,x 2=34.若函数y =mx 2+(m +2)x +12m +1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那么m 的值为( )A .0B .0或2C .2或-2D .0,2或-25.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a ≠0)的图象如图J13-4,且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m =0没有实数根,有下列结论:①b 2-4ac >0;②abc <0;③m >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图J13-4A .0B .1C .2D .3二、填空题6.如图J13-5,已知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图象经过点A(-1,0),B(1,-2),该图象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 ,则AC 的长为________.图J13-57.已知直线y =-2x +3与抛物线y =x 2相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那么△OAB 的面积等于________. 8.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中,函数y 与自变量x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则当y<5时,x三、解答题9.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过点A(2,5),C(0,-3).(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3)直接写出当-3≤x≤1时,y的取值范围.10.[2015·昌平期末]已知抛物线y=x2-(2m-1)x+m2-m.(1)求证:此抛物线与x轴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若此抛物线与直线y=x-3m+3的一个交点在y轴上,求m的值.11.[2017·门头沟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2mx-3+4m-m2的对称轴是直线x=1.(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D(n,y1),E(3,y2)在抛物线上,若y1>y2,请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3)设点M(p,q)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1<p<2时,点M关于y轴的对称点形成的图象与直线y=kx-4(k≠0)有交点,求k的取值范围.12.[2016·怀柔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 =x 2+mx +2m -7的图象经过点(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把-4<x<1时的函数图象记为H ,求此时函数y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将图象H 在x 轴下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图象H 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图象M.若直线y =x +b 与图象M 有三个公共点,求b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真题演练|解:(1)由抛物线y =x 2-4x +3与x 轴交于点A ,B(点A 在点B 的左侧),令y =0,解得x 1=1,x 2=3, ∴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3,0),∵抛物线y =x 2-4x +3与y 轴交于点C ,令x =0, 得y =3,∴点C 的坐标为(0,3).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b ,∴⎩⎨⎧3k +b =0,b =3,解得⎩⎨⎧k =-1,b =3,∴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x +3. (2)由y =x 2-4x +3=(x -2)2-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1),对称轴为直线x =2, ∵y 1=y 2,∴x 1+x 2=4.把y =-1代入y =-x +3,得x =4.∵x 1<x 2<x 3,∴3<x 3<4,即7<x 1+x 2+x 3<8, ∴x 1+x 2+x 3的取值范围为:7<x 1+x 2+x 3<8.|模拟训练|解:(1)∵抛物线y =ax 2-2x 的对称轴为直线x =-1, ∴--22a=-1,解得a =-1,∴y =-x 2-2x.令y =0,则-x 2-2x =0,解得x 1=0,x 2=-2. ∴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0,0),(-2,0).(2)∵抛物线y =ax 2-2x 与抛物线y =ax 2-2x +m 的一次项系数、二次项系数相同,∴抛物线y =ax 2-2x +m 可以由抛物线y =ax 2-2x 上下平移得到. ∵抛物线y =-x 2-2x 的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1,0),抛物线y =-x 2-2x 与x 轴的交点(0,0),(-2,0)都在点A ,B 之间,且点B(1,0)比点A(-4,0)离对称轴x =-1近.∴把B(1,0)代入y =-x 2-2x +m 中,得m =3, 抛物线在x 轴负半轴的交点坐标为(-3,0).把(-1,0)代入y =-x 2-2x +m 中,得m =-1, 此时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为(-1,0).∴-1≤m<3. |自测训练| 1.D2.B [解析] ∵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的纵坐标为-3,∴a >0, -b 24a =-3,即b 2=12a.∵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m =0有实数根,∴Δ=b 2-4am ≥0,即12a -4am ≥0,即12-4m ≥0,解得m ≤3,∴m 的最大值为3.故选B.3.B 4.D5.D [解析] ①∵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b 2-4ac>0,故①正确;②∵抛物线的开口向下,∴a<0.∵抛物线与y 轴交于正半轴,∴c>0.∵对称轴方程x =-b2a >0,∴ab<0.∵a<0,∴b>0,∴abc<0,故②正确;③∵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m =0没有实数根,∴抛物线y =ax 2+bx +c 和直线y =m 没有交点,由图可得m>2,故③正确.故选D.6.3 [解析] 由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图象过点(-1,0),(1,-2),得⎩⎨⎧1-b +c =0,1+b +c =-2,解得⎩⎨⎧b =-1,c =-2,所以y =x 2-x -2.令x 2-x -2=0,解得x 1=-1,x 2=2,所以AC 的长为3.7.68.0<x <4 [解析] 由表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2,所以x =4时,y =5,所以y<5时,x 的取值范围为0<x<4.9.解:(1)∵函数y =x 2+bx +c 的图象过点A(2,5),C(0,-3),∴⎩⎨⎧5=4+2b +c ,-3=c ,解得⎩⎪⎨⎪⎧b =2,c =-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2x -3.(2)令y =0,则x 2+2x -3=0.∴(x +3)(x -1)=0. ∴x 1=-3,x 2=1.∴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3,0),(1,0). (3)当x =-3或x =1时,y 最大值=0; 当x =-1时,y 最小值=-4.∴-4≤y ≤0.10.解:(1)证明:∵Δ=[-(2m -1)]2-4(m 2-m)=4m 2-4m +1-4m 2+4m =1>0, ∴此抛物线与x 轴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此抛物线与直线y =x -3m +3的一个交点在y 轴上, ∴m 2-m =-3m +3, ∴m 2+2m -3=0, ∴m 1=-3,m 2=1,∴m 的值为-3或1.11.解:(1)∵y =-x 2+2mx -m 2-3+4m =-(x -m)2+4m -3,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1, ∴m =1,∴y =-x 2+2x.(2)-1<n <3.(3)设点M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M′,由题意可得M′(-p ,q), ∴结合-1<p <2,确定动点M 及M′, 当x =-1时,y =-3;当x =2时,y =0.因为动点M 与M′关于y 轴对称,所以翻折后的函数表达式为y =-x 2-2x(-2<x<0),图象确定如图.当直线过点(1,-3)时,由-3=k·1-4得k =1;当直线过点(-2,0)时,由0=-2k -4得k =-2.综上所述:k>1或k<-2.12.解:(1)将(1,0)代入,得m =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3.(2)抛物线y =x 2+2x -3开口向上,且在-4<x<1范围内有最低点, ∴当x =-1时,y 有最小值为-4. 当x =-4时,y =5.∴y 的取值范围是-4≤y<5.(3)当直线y =x +b 经过(-3,0)时,b =3. 变换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3. 联立可得:-x 2-2x +3=x +b , 令判别式为零可得b =214.由图象可知,b 的取值范围是3<b<214.。
中考数学填空题压轴题(含答案)

例题精讲题型一:数字规律为正整数).3n 1答案】 ( 1)n an,第 n 个数是例3】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整数 5,7,11,19,⋯,第 6个整数为 _ ,根据上述规律,第 n 个整数为____ ( n 为正整数) .答案】 67; 2n3( n 为正整数)例 4】将除去零以外的自然数按以下规律排列,根据第一列的奇数行的数的规律,写出第一列第9 行的数为 ,再结合第一行的偶数列的数的规律,判断 2011 所在的位置是第 行第 列.答案】 81;第 45 行第 15 列根据考试大纲,填空压轴题仍将以探究规律类型题为主要考察方向。
例 1】一组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式子:2a ,11a,⋯,( a 0 ),则第 n 个式子是例 2】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16 9,按此规律排列下去,这列数中的第 5 个数答案】 25 n 211 ,2n 1.发芽规律见例 5】某些植物发芽有这样一种规律:当年所发新芽第二年不发芽,老芽在以后每年都发芽表(设第一年前的新芽数为 a)照这样下去,第 8 年老芽数与总芽数的比值为解析】由规律可以看出,从第 3 年开始,老芽率、新芽率,总芽率都分别是前两年之和,因此,第 8 年的老芽为 21,总芽为 34,因此答案为21 34解析】2134题型二:多边形上存在的点数例 6】如图所示, 把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摆放在正多边形的边上, 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 则第 n 个图形解析】此类型题首先要找到边数的特点,然后找每条边上点的数目,第 n 个图形是 n 2边形,而且每个 边上有 n 个点。
答案】 n(n 2)或n 22n 或 (n 1)21例 7】用棋子摆出下列一组 “口”字,按照这种方法摆下去,则摆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个 “口”字需用棋子⋯⋯⋯⋯⋯⋯ ?第 1 个“口” 第 2 个“口”第 3 个“口” 第 n 个“口”答案】 4n例 8】用 “ O ”摆出如图所示的图案,若按照同样的方式构造图案,则第10 个图案需要 个“O ”.①②③④答案】 181需要黑色棋子的个数是第 1 个图形 第 2 个图形 第 3 个图形 第 4 个图形图 1 图 2 图 3 【答案】 83.题型四:成倍数变化型例 11】如图, ABC 中, ACB 90 , AC BC 1 ,取斜边的中点,向斜边做垂线,画出一个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所画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 ABC 的 BC 边重叠为止,个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___解析】注意每一次变化所变化的答案】2n 1( 2)例 12】如图,以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的四边中点为顶点作四边形,再以所得四边形四边中点为顶点作四边形,......依次作下去,图中所作的第三个四边形的周长为 所作的第 n 个四边形的周长为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 4( 2)n2 例 13】如图,在 ABC 中, A , ABC 的平分线与 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 得 A 1 ,则 A1 __________ . A 1BC 的平分线与 A 1CD 的平分线交于点 得 A 2 , ⋯⋯, A 2009BC 的平分线与 A 2009CD 的平分线交于点 A 2010答案】 题型三:藏头露尾型【例 9】如下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 1个 图案由 4 个基础图形组成,第 2 个图案由 7 个基础图形组成, ⋯⋯,第 n( n 是正整数 )个图案中由个基础图形组成.解析】此类问题重点要找到“头是谁” “尾是谁”,① 1 3;② 1 3 2;③ 1 3 3,⋯⋯第 n 个 3n 1 答案】 3n 1例 10】搭建如图①的单顶帐篷需要 17 根钢管,这样的帐篷按图②,图③的方式串起来搭建,则串 7 顶这样的帐篷需要 根钢管.(1)(2)(3)则 A 2010 =2 ,22010例 14】如图,小正方形 ABCD 的面积为 1,把它的各边延长一倍 得到新正方形 A 1B 1C 1D 1 ,正方形 A 1B 1C 1D 1的面积为 再把正方形 A 1B 1C 1D 1 的各边延长一倍得到正方形 A 2B 2C 2D 2, 如此进行下去,正方形A nB nC nD n 的面积为.(用含有 n 的式子表示, n 为正整数)答案】 5, 5n例 15】把一个正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第一次挖去中间的一个小三角形,对剩下的三个小正三 角形再重复以上做法 ⋯⋯一直到第 n 次挖去后剩下的三角形有 个.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答案】 3n题型五:相似与探究规律已知 ABC 中, AB AC m , ABC 72 , BB 1平分 ABC 交 AC 于 B 1,过 B 1作 B 1B 2 // BC交 AB 于 B 2,作 B 2B 3 平分 AB 2B 1,交 AC 于 B 3,过 B 3作 B 3B 4 //BC ,交 AB 于 B 4⋯⋯依次进交于点O 1;设 O 1D 的中点为 D 1 ,第二次将纸片折叠使例 16】 例 17】行下去,则 B 9B 10 线段的长度用含有 m 的代数式可以表示为如图,矩形纸片 ABCD 中,AB 6,BC 10 .第一次将纸片折叠, 使点 B 与点 D 重合,折痕与 BD 答m点B 与点D1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 O2 ;设 O2 D1的中点为 D2 ,第三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 与点 D2 重合,折痕与BD 交于点 O3 ,⋯ .按上述方法折叠,第 n 次折叠后的折痕与答案】 2;3n122n 3B, BO n =第二次折第三次折答案】 233,n 3n 1例 21】如图, P 为 ABC 的边 BC 上的任意一点,设 BC a ,当 B 1 、 C 1 分别为 AB 、 AC 的中点时,1B 1C 1 1a ,当 B 2、C 2分别为 BB 1 、 CC 1的中点时, 11 2中点时, B 3C 3 7a ,当 B 4、C 4分别为 BB 3、 CC 3的中点时,3 3 8当 B 5、 C 5分别为 BB 4 、 CC 4的中点时, B 5C5 ____ 当 B n 、 C n 分别为 BB n 1、CC n 1的中点时,则 B n C n = 设 ABC 中 BC 边上的高为 h ,则 PB n C n 的面积为 _____ (用含 a 、 h 的式子表示 ).答案】 3321 a , 22n 1a , 222n 11ah322n22n 1例 18】如图,直线3y x ,点 A 1坐标为( 1,0),过点 A 1作 x 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B 1 ,以原点 O 为圆心, OB 1长为半径画弧交 x 轴于点 A 2 ;再过点 A 2作 x 轴的垂线 交直线于点 B 2 ,以原点 O 为圆心, OB 2 长为半径画弧交x 轴于 点 A 3 ,⋯,按此做法进行下去,点 A 4 的坐标为(, );点A n (, ).答案】(8 3 ,0)((2 3)n 1,0)例 19】如图,以等腰三角形 AOB 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2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 1 ,再以等腰直角三 角形 ABA 1 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 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A 1BB 1 ,⋯⋯,如此作下去,若OA OB 1,则第 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S n解析】由题干可知: S 1 1,S 2 2,S 3 4...可知 S n 2n 21 2 2 2 3 2 n答案】2n 2n 为正整数)B 2例 20】如图, n+1 个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 设B 2D 1C1的面积为 S 1, B 3D 2C 2 的 面积为 S 2 ,⋯, B n 1D n C n 的面积为 S n ,则 S 2= ;S n = ____ (用含 n 的式子表示)3B 2C 2a ,当 B 3、C 3分别为 BB 2、 CC 2 的2 2 4B 4C 4MSDC 模块化分级讲义体系初中数学.中考冲刺.第 02 讲 .教师版1a,a , na2题型六:折叠与探究规律如图,正方形 ABCD , E 为 AB 上的动点,( E 不与 A 、 B 重合)连接 DE ,作 DE 的中垂线,交 例 22】 如图,在梯形 ABCD 中, AB∥CD , AB a ,CD b ,E 为边 AD 上的任意一点, EF∥AB ,且 EF 交 BC 于点 F .若 E 为边 AD 上的中点,则 EF用含有 a , b 的式子表示) ;若E 为边 AD 上距点 A 最近的 n 等分点(n 2,且 n 为整数),则 EF的式子表示) .答案】a b b (n 1)a例 23】已知在 ABC 中,BC a .如图 1,点B 1、C 1分别是 AB 、AC 的中点,则线段 B 1C 1的长是 如图2,点 B 1、 B 2, C 1、C 2分别是 AB 、 AC 的三等分点,则线段 B 1C 1 B 2C 2的值是如 图 3, 点B 1、B 2、 ................ 、B n ,C 1、 C 2、 、C n 分别是 AB 、 AC 的 (n 1)等分点,则线段B 1C 1 B 2C 2B nC n的值是答案】 例 24】 已知:如图,在 Rt ABC 中,点 D 1是斜边 AB 的中点, 过点D 1作 D 1E 1 AC 于点 E 1 ,连接 BE 1交 CD 1于点 D 2;过点 D 2作D 2E 2 AC 于点 E 2,连接 BE 2,交CD 1于点 D 3;过点 D 3作D 3E 3 AC 于答案】点E 3 , 分别记 为S 1、 S n如此继续,可以依次得到点 D 4 、 D 5 、⋯ D n ,BD 1E 1、 BD 2E 2、 BD 3 E 3 、⋯ BD n E n 的面积S 2、 S 3⋯S n .设 ABC 的面积是 1,则 S 1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24 (n 1)2例 25】如图,将正方形纸片 ABCD 折叠,使点 B 落在 CD 边上一点 不与点 C , D 重合),压平后得 答案】 到折痕 MN .设 AB 2,当 CE 1时,则 AM2 BNCD 若 CE 1( n 为整数),则 AMCD n BN.(用含 n 的式子表示)1; (n 1)2;5n 21 例 26】用含有 n ,a ,b图11图2DMSDC 模块化分级讲义体系 初中数学.中考冲刺.第 02 讲 .教师版AD 于点 F .⑴若 E 为 AB 中点,则 DFAE答案】5,n 14 2n题型七:其他类型线进行切割,无缝隙无重叠的拼成图 3 所示的大正方形 ,其面积为 8 4 2 ,则图 3 中线段 AB 的长为答案】n2被剪掉正三角形纸板边长的 1)后,得图③,④,⋯,记第 n (n 3) 块纸板的周长为 P n ,则2⑵若 E 为 AB 的n 等分点 (靠近点 A),则DF AE例 27】 图 1 是一个八角星形纸板,图中有八个直角,八个相等的钝角 ,每条边都相等 .如图 2 将纸板沿虚例 28】 如图, P 1是一块半径为 1的半圆形纸板, 在P 1的左下端剪去一个半径为 1 的半圆后得到图形 P 2 , 22然后依次剪去一个更小的半圆(其直径为前一个被剪掉半圆的半径)得图形 P 3,P 4, ,P n , ,记 纸 板 P n 的面积 为 S n , 试计 算求出S 3 S 2并 猜 想 得 到 S n S n 1答案】132, 2 (4)例 29】 如图,图①是一块边长为 1,周长记为 P 1 的正三角形纸板,沿图①的底边剪去一块边长为 1的正三角形纸板后得到图②, 然后沿同一底边依次剪去一块更小的正三角形纸板 即其边长为前一块P 4 P 3 ; P n P n 1=图3答案】 18; 3(k -2) 3(k 2 2) sk 2y x 1交于点 A 2 ,得到第一个梯形 A 1OC 1 A 2 ;再以 C 1A 2 为边作正方形 C 1A 2B 2C 2 ,同样延长 C 2B 2 与直线 y x 1交于点 A 3得到第二个梯形 A 2C 1C 2 A 3 ;,再以 C 2 A 3为边作正方形 C 2 A 3B 3C 3 ,延长C 3B 3 ,得到第三个梯形; 则第 2 个梯形 A 2C 1C 2 A 3的面积是 ;第 n ( n 是正整数)个梯形的面积是 用含 n 的式子表示) . 1答案】 1 82例 30】已知一个面积为 S 的等边三角形,现将其各边 n 为大于 2 的整数)等分,并以相邻等分点为顶点向外作小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当 n 8时, 共向外作出了个小等边三角形; 当 n k 时,共向外作出了 个小等边 三角形,这些小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和是用含 k 的式子表示) . 例 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 A BCD 的位置如图所示,点 A 的坐标为 D 的坐标为答案】 例 32】 答案】 例 33】 (0,2) .延长 CB 交 x 轴于点 A 1 ,作正方形 A 1B 1C 1C ;延长 C 1B 1交 x 轴于点 A 2 ,作正方形 A 2B 2C 2C 1⋯按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第 3个正方形的面积为第 n 个正方形的面积为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 (5 3)4,5 322 如图所示, P 1(x 1,y 1) 、P 2(x 2,y 2 ), P 3A 2A 3⋯ P n A n 1A n 都是等腰三角形,P n (x n ,y n )在函数 y ( x 0 )的图象上, OP 1 A 1 , P 2 A 1 A 2 ,斜边 OA 1 、 A 1A 2⋯ A n 1A n ,都在 x 轴上,则 y 1 2, 2n, y 1 y 2 y n如图所示,直线 y x 1与 y 轴交于点 A 1, 以 OA 1 为边作正方形 OA 1B 1C 1,然后延长 C 1B 1 与直线n=3 n=4 n=5 (1,0) ,点答案】 6; 3 22n 2 或 3 4n 1 22例 3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我们称边长为 1 且顶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正方形为单位格点 正方形, 如图,菱形 ABCD 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是 ( 8 ,0) , (0 ,4) , (8 ,0) ,(0, 4) ,则菱形 ABCD 能覆盖的单位格点正方形的个数是 _____ 个;若菱形 A n B n C n D n 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 2n ,0) , (0,n ), (2n ,0),(0, n )( n 为正整数), 则菱形 A n B n C n D n 能覆盖的单位格点正方形的 个数为 _ (用含有 n 的式子表示) .答案】单位格点个数为 48 ,单位格点个数为 4n 24n 例 3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请你观察图中正方形A 1B 1C 1D 1 、A 2B 2C 2D 2、 A 3B 3C 3D 3 每个正方形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按此规律推算出正方形A 10B 10C 10D 10四条边上的整点共有 个.A 33 yD 3A 22 D 2A 1 1 D 1-3 -2 -1 O2 3 x B 1-1 C 1 B 2-2C 2 B 3 -3 C 3答案】 802n 1 1例 36】对于每个正整数 n ,抛物线 y x 2 2n 1 x 1 与 x 轴交于A n,B n 两点,若 A n B n 表示这两n(n 1) n(n 1)点间的距离,则A n B n = (用含 n的代数式表示); A1B1 A2B2A2011B2011的值为.答案】1 ,2011 nn1 ,20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中考数学填空压轴题(方程不等式规律)1.(2018年甘肃白银)18.(4分)如图,是一个运算程序的示意图,若开始输入x的值为625,则第2018次输出的结果为1.【解答】解:当x=625时,x=125,当x=125时,x=25,当x=25时,x=5,当x=5时,x=1,当x=1时,x+4=5,当x=5时,x=1,当x=1时,x+4=5,当x=5时,x=1,…(2018﹣3)÷2=1007.5,即输出的结果是1,故答案为:12.(2018广州)16.(3分)如图,已知等边△OA1B1,顶点A1在双曲线y=(x>0)上,点B1的坐标为(2,0).过B1作B1A2∥OA1交双曲线于点A2,过A2作A2B2∥A1B1交x轴于点B2,得到第二个等边△B1A2B2;过B2作B2A3∥B1A2交双曲线于点A3,过A3作A3B3∥A2B2交x轴于点B3,得到第三个等边△B2A3B3;以此类推,…,则点B6的坐标为(2,0).【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别求出B2、B3、B4的坐标,得出规律,进而求出点B6的坐标.【解答】解:如图,作A2C⊥x轴于点C,设B1C=a,则A2C=a,OC=OB1+B1C=2+a,A2(2+a,a).∵点A2在双曲线y=(x>0)上,∴(2+a)•a=,解得a=﹣1,或a=﹣﹣1(舍去),∴OB2=OB1+2B1C=2+2﹣2=2,∴点B2的坐标为(2,0);作A3D⊥x轴于点D,设B2D=b,则A3D=b,OD=OB2+B2D=2+b,A2(2+b,b).∵点A3在双曲线y=(x>0)上,∴(2+b)•b=,解得b=﹣+,或b=﹣﹣(舍去),∴OB3=OB2+2B2D=2﹣2+2=2,∴点B3的坐标为(2,0);同理可得点B4的坐标为(2,0)即(4,0);…,∴点B n的坐标为(2,0),∴点B6的坐标为(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确求出B2、B3、B4的坐标进而得出点B n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3.(2018广西北海))17.观察下列等式:30= 1,31= 3,32= 9 ,33= 27 ,34= 81,35= 243,…,根据其中规律可得30 + 31 + 32 +···+32018的结果的个位数字是。
【答案】3【考点】循环规律【解析】∵30= 1 ,31= 3 ,32= 9 ,33= 27 ,34= 81∴个位数 4 个数一循环,∴ (2018+1)÷4=504余3,∴1+ 3 + 9 = 13,∴30+31+32+32018的个位数字是+···3 。
【点评】找到循环规律判断个位数。
4.(2018广西桂林)18. 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右图规律排列:规定位于第m行,第n列的自然数10记为(3,2),自然数15记为(4,2)......按此规律,自然数2018记__________为【答案】(505,2)【解析】分析:由表格数据排列可知,4个数一组,奇数行从左向右数字逐渐增大,偶数行从右向左数字逐渐增大,用2018除以4,商确定所在的行数,余数确定所在行的序数,然后解答即可.详解:2018÷4=504⋯⋯2.∴2018在第505行,第2列,∴自然数2018记为(505,2).故答案为:(505,2).点睛:本题是对数字变化规律的考查,观察出实际有4列,但每行数字的排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还要注意奇数行与偶数行的排列顺序正好相反.5.(2018广西贵港。
18.3.00分)如图,直线l为y =x,过点A1(1,0)作A1B1⊥x轴,与直线l交于点B1,以原点O为圆心,OB1长为半径画圆弧交x轴于点A2;再作A2B2⊥x 轴,交直线l于点B2,以原点O为圆心,OB2长为半径画圆弧交x轴于点A3;……,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则点A n的坐标为(2n﹣1,0).【分析】依据直线l为y =x,点A1(1,0),A1B1⊥x轴,可得A2(2,0),同理可得,A3(4,0),A4(8,0),…,依据规律可得点A n的坐标为(2n﹣1,0).【解答】解:∵直线l为y =x,点A1(1,0),A1B1⊥x轴,∴当x=1时,y =,即B1(1,),∴tan∠A1OB1=,∴∠A1OB1=60°,∠A1B1O=30°,∴OB1=2OA1=2,∵以原点O为圆心,OB1长为半径画圆弧交x轴于点A2,∴A2(2,0),同理可得,A3(4,0),A4(8,0),…,∴点A n的坐标为(2n﹣1,0),故答案为:2n﹣1,0.6.(2018广西桂林)18.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图规律排列:规定位于第m行,第n 列的自然数10记为(3,2),自然数15记为(4,2)…按此规律,自然数2018记为(505,2)【分析】根据表格可知,每一行有4个数,其中奇数行的数字从左往右是由小到大排列;偶数行的数字从左往右是由大到小排列.用2018除以4,根据除数与余数确定2018所在的行数,以及是此行的第几个数,进而求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得,每一行有4个数,其中奇数行的数字从左往右是由小到大排列;偶数行的数字从左往右是由大到小排列.∵2018÷4=504…2,504+1=505,∴2018在第505行,∵奇数行的数字从左往右是由小到大排列,∴自然数2018记为(505,2).故答案为(505,2).【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通过观察得出表格中的自然数的排列规律是解题的关键.7.(2018广西贺州)17.(3.00分)某种商品每件进价为20元,调查表明:在某段时间内若以每件x元(20≤x≤30,且x为整数)出售,可卖出(30﹣x)件,若使利润最大,则每件商品的售价应为25元.【分析】本题是营销问题,基本等量关系:利润=每件利润×销售量,每件利润=每件售价﹣每件进价.再根据所列二次函数求最大值.【解答】解:设利润为w元,则w=(x﹣20)(30﹣x)=﹣(x﹣25)2+25,∵20≤x≤30,∴当x=25时,二次函数有最大值25,故答案是:25.【点评】本题考查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实际应用.此题为数学建模题,借助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8.(2018贵州黔西南州)19.(3分)根据下列各式的规律,在横线处填空:,,=,…,+﹣=【分析】根据给定等式的变化,可找出变化规律“+﹣=(n为正整数)”,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n为正整数).∵2018=2×1009,∴+﹣=.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数字的变化类,根据等式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n为正整数)”是解题的关键.9.(2018贵州安顺)18. 正方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和点、、、…分别在直线和轴上,则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为正整数)【答案】【解析】分析:由图和条件可知A1(0,1)A2(1,2)A3(3,4),B1(1,1),B2(3,2),Bn的横坐标为A n+1的横坐标,纵坐标为An的纵坐标,又A n的横坐标数列为An=2n-1-1,所以纵坐标为(2n-1),然后就可以求出Bn的坐标为[A(n+1)的横坐标,An的纵坐标].详解:由图和条件可知A1(0,1)A2(1,2)A3(3,4),B1(1,1),B2(3,2),∴Bn的横坐标为A n+1的横坐标,纵坐标为An的纵坐标又A n的横坐标数列为An=2n-1-1,所以纵坐标为2n-1,∴Bn的坐标为[A(n+1)的横坐标,An的纵坐标]=(2n-1,2n-1).故答案为:(2n-1,2n-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及正方形的性质,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从简单图形入手,抓住随着“编号”或“序号”增加时,后一个图形与前一个图形相比,在数量上增加(或倍数)情况的变化,找出数量上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出一般性的结论.10.(2018贵州贵阳)14.(4.00分)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2.【分析】先把a当作已知条件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组无解求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由①得:x≤2,由②得:x>a,∵不等式组无解,∴a≥2,故答案为:a≥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关键是掌握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解没了.11.(2018黑龙江龙东地区)10.(3.00分)如图,已知等边△ABC的边长是2,以BC边上的高AB1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一个等边△AB1C1;再以等边△AB1C1的B1C1边上的高AB2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二个等边△AB2C2;再以等边△AB2C2的B2C2边上的高AB3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三个等边△AB3C3;…,记△B1CB2的面积为S1,△B2C1B3的面积为S2,△B3C2B4的面积为S3,如此下去,则S n=()n.【分析】由AB1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的高,利用三线合一得到B1为BC的中点,求出BB1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1的长,进而求出第一个等边三角形AB1C1的面积,同理求出第二个等边三角形AB2C2的面积,依此类推,得到第n个等边三角形AB n C n的面积.【解答】解:∵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AB1⊥BC,∴BB1=1,AB=2,根据勾股定理得:AB1=,∴第一个等边三角形AB1C1的面积为×()2=()1;∵等边三角形AB1C1的边长为,AB2⊥B1C1,∴B1B2=,AB1=,根据勾股定理得:AB2=,∴第二个等边三角形AB2C2的面积为×()2=()2;依此类推,第n个等边三角形AB n C n的面积为()n.故答案为:()n.【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属于规律型试题,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2.(2018齐齐哈尔)17.(3.0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在射线OM上,点B(,3)在射线ON上,以AB为直角边作Rt△ABA1,以BA1为直角边作第二个Rt△BA1B1,以A1B1为直角边作第三个Rt△A1B1A2,…,依次规律,得到Rt△B2017A2018B2018,则点B2018的纵坐标为32019.【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找到AB、A1B1、A2B2……及BA1、B1A2、B2A3……线段长度递增规律即可【解答】解:由已知可知点A、A1、A2、A3……A2018各点在正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点B、B1、B2、B3……B2018各点在正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两个函数相减得到横坐标不变的情况下两个函数图象上点的纵坐标的差为:①由已知,Rt△A1B1A2,…,到Rt△B2017A2018B2018都有一个锐角为30°∴当A(B)点横坐标为时,由①AB=2,则BA1=2,则点A1横坐标为,B1点纵坐标为9=32当A1(B1)点横坐标为3时,由①A1B1=6,则B1A2=6,则点A2横坐标为,B2点纵坐标为27=33当A2(B2)点横坐标为9时,由①A2B2=18,则B2A3=18,则点A3横坐标为,B3点纵坐标为81=34依稀类推点B2018的纵坐标为32019故答案为:32019【点评】本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律探究题,考查了含有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各边数量关系,解答时注意数形结合.13.(2018湖北恩施州)16.(3分)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记数”.如图,一位妇女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的野果数量,由图可知,她一共采集到的野果数量为1946个.【分析】由于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所以从右到左的数分别为2、0×6、3×6×6、2×6×6×6、1×6×6×6×6,然后把它们相加即可.【解答】解:2+0×6+3×6×6+2×6×6×6+1×6×6×6×6=1946,故答案为:1946.【点评】本题是以古代“结绳计数”为背景,按满六进一计数,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根据图中的数学列式计算;本题题型新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古代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14.(3.00分)(2018•天门)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1OA1,△P2A1A2,△P3A2A3,…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直角顶点P1(3,3),P2,P3,…均在直线y=﹣x+4上.设△P1OA1,△P2A1A2,△P3A2A3,…的面积分别为S1,S2,S3,…,依据图形所反映的规律,S2018=.【分析】分别过点P1、P2、P3作x轴的垂线段,先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前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和底边上的高,继而求得三角形的面积,得出面积的规律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分别过点P1、P2、P3作x轴的垂线段,垂足分别为点C、D、E,∵P1(3,3),且△P1OA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C=CA1=P1C=3,设A1D=a,则P2D=a,∴OD=6+a,∴点P2坐标为(6+a,a),将点P2坐标代入y=﹣x+4,得:﹣(6+a)+4=a,解得:a=,∴A1A2=2a=3,P2D=,同理求得P3E=、A2A3=,∵S1=×6×3=9、S2=×3×=、S3=××=、……∴S2018=,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规律型:点的坐标、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特殊到一般,探究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5.(2018湖北孝感)15. 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发现了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我们称之为“杨辉三角”,从图中取一列数:1,3,6,10,…,记,,,,…,那么的值是__________.【答案】11【解析】分析:由已知数列得出a n=1+2+3+…+n=,再求出a10、a11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详解:由a1=1,a2=3,a3=6,a4=10,…,知a n=1+2+3+…+n=,∴a10==55、a11==66,则a4+a11-2a10+10=10+66-2×55+10=-24,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数列得出a n=1+2+3+…+n=.16.(2018湖南衡阳)18.(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x和y=﹣x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1,l2,过点A1(1,﹣)作x轴的垂线交11于点A2,过点A2作y轴的垂线交l2于点A3,过点A3作x轴的垂线交l1于点A4,过点A4作y轴的垂线交l2于点A5,…依次进行下去,则点A2018的横坐标为1009.【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1(1,﹣),A2(1,1),A3(﹣2,1),A4(﹣2,﹣2),A5(4,﹣2),…,∵2018÷4=504…2,2018÷2=1009,∴点A2018的横坐标为:1009,故答案为:1009.17..(2018湖南娄底)18. 设是一列正整数,其中表示第一个数,表示第二个数,依此类推,表示第个数(是正整数)已知,.则___________.【答案】4035【解析】【分析】整理得,从而可得a n+1-a n=2或a n=-a n+1,再根据题意进行取舍后即可求得a n的表达式,继而可得a2018.【详解】∵,∴,∴,∴a n+1=a n+1-1或a n+1=-a n+1+1,∴a n+1-a n=2或a n=-a n+1,又∵是一列正整数,∴a n=-a n+1不符合题意,舍去,∴a n+1-a n=2,又∵a1=1,∴a2=3,a3=5,……,a n=2n-1,∴a2018=2×2018-1=4035,故答案为:4035.【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平方根的应用、规律型题,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已知条件推导得出a n+1-a n=2.18.(2018湖南湘西州)8.(4.00分)对于任意实数a、b,定义一种运算:a※b=ab﹣a+b ﹣2.例如,2※5=2×5﹣2+5﹣2=ll.请根据上述的定义解决问题:若不等式3※x<2,则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是1.【分析】根据新定义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中的正整数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3※x=3x﹣3+x﹣2<2,∴x<,∵x为正整数,∴x=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以及实数的运算,通过解不等式找出x<是解题的关键.19.(2018江苏常州)17.(2.00分)下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代数式:a2,3a4,5a6,7a8,…则第8个代数式是15a16.【分析】直接利用已知单项式的次数与系数特点得出答案.【解答】解:∵a2,3a4,5a6,7a8,…∴单项式的次数是连续的偶数,系数是连续的奇数,∴第8个代数式是:(2×8﹣1)a2×8=15a16.故答案为:15a1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正确得出单项式次数与系数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20.(2018江苏淮安)16.(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为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点A1的坐标为(1,0),过点A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D1,以A1D1为边作正方形A1B1C1D1;过点C1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A2,交x轴于点B2,以A2B2为边作正方形A2B2C2D2;过点C2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A3,交直线l于点D3,以A3D3为边作正方形A3B3C3D3,…,按此规律操作下所得到的正方形A n B n C n D n的面积是()n﹣1.【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D1OA1=45°,分别求出正方形A1B1C1D1的面积、正方形A2B2C2D2的面积,总结规律解答.【解答】解:∵直线l为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D1OA1=45°,∴D1A1=OA1=1,∴正方形A1B1C1D1的面积=1=()1﹣1,由勾股定理得,OD1=,D1A2=,∴A2B2=A2O=,∴正方形A2B2C2D2的面积==()2﹣1,同理,A3D3=OA3=,∴正方形A3B3C3D3的面积==()3﹣1,…由规律可知,正方形A n B n C n D n的面积=()n﹣1,故答案为:()n﹣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得到∠D1OA1=45°,正确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1..(2018江苏泰州)15.(3分)已知3x﹣y=3a2﹣6a+9,x+y=a2+6a﹣9,若x≤y,则实数a 的值为3.【分析】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y的方程组,然后求得x、y的值,结合已知条件x≤y来求a 的取值.【解答】解:依题意得:,解得∵x≤y,∴a2≤6a﹣9,整理,得(a﹣3)2≤0,故a﹣3=0,解得a=3.故答案是:3.【点评】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公式a2±2ab+b2=(a±b)2.22.(2018江苏徐州)17.(3分)如图,每个图案均由边长相等的黑、白两色正方形按规律拼接而成,照此规律,第n个图案中白色正方形比黑色正方形多4n+3个.(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解答】解:第1个图形黑、白两色正方形共3×3个,其中黑色1个,白色3×3﹣1个,第2个图形黑、白两色正方形共3×5个,其中黑色2个,白色3×5﹣2个,第3个图形黑、白两色正方形共3×7个,其中黑色3个,白色3×7﹣3个,依此类推,第n个图形黑、白两色正方形共3×(2n+1)个,其中黑色n个,白色3×(2n+1)﹣n个,即:白色正方形5n+3个,黑色正方形n个,故第n个图案中白色正方形比黑色正方形多4n+3个.23.(2018辽宁抚顺)18.(3.00分)如图,正方形AOBO2的顶点A的坐标为A(0,2),O1为正方形AOBO2的中心;以正方形AOBO2的对角线AB为边,在AB的右侧作正方形ABO3A1,O2为正方形ABO3A1的中心;再以正方形ABO3A1的对角线A1B为边,在A1B的右侧作正方形A1BB1O4,O3为正方形A1BB1O4的中心;再以正方形A1BB1O4的对角线A1B1为边在A1B1的右侧作正方形A1B1O5A2,O4为正方形A1B1O5A2的中心:…;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点O2018的坐标为(21010﹣2,21009).【分析】由题意Q1(1,1),O2(2,2),O3(,4,2),O4(,6,4),O5(10,4),O6(14,8)…观察可知,下标为偶数的点的纵坐标为2,下标为偶数的点在直线y=x+1上,点O2018的纵坐标为21009,可得21009=x+1,同侧x=21010﹣2,可得点O2018的坐标为(21010﹣2,21009).【解答】解:由题意Q1(1,1),O2(2,2),O3(,4,2),O4(,6,4),O5(10,4),O6(14,8)…观察可知,下标为偶数的点的纵坐标为2,下标为偶数的点在直线y=x+1上,∵点O2018的纵坐标为21009,∴21009=x+1,∴x=21010﹣2,∴点O2018的坐标为(21010﹣2,21009).故答案为(21010﹣2,21009).【点评】本题考查规律型:点的坐标,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探究规律的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2018辽宁葫芦岛)18.如图,∠MON=30°,点B1在边OM上,且OB1=2,过点B1作B1A1⊥OM交ON于点A1,以A1B1为边在A1B1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1B1C1;过点C1作OM的垂线分别交OM、ON于点B2、A2,以A2B2为边在A2B2的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2B2C2;过点C2作OM的垂线分别交OM、ON于点B3、A3,以A3B3为边在A3B3的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3B3C3,…;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A n B n+1C n的面积为()2n﹣2×.(用含正整数n的代数式表示)【解答】解:由题意△A1A2C1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2A3C2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3A4C3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A4A5C4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3×,…,△A n B n+1C n的边长为()n﹣1×,∴△A n B n+1C n的面积为×[()n﹣1×]2=()2n﹣2×.51.(2018呼和浩特)15.(3.00分)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中的任意x,都能使不等式x﹣5>0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a≤﹣6.【分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已知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判断即可.【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2a,解不等式②得:x>﹣a+2,又∵不等式x﹣5>0的解集是x>5,∴﹣2a≥5或﹣a+2≥5,解得:a≤﹣2.5或a≤﹣6,经检验a≤﹣2.5不符合,故答案为:a≤﹣6.【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样一次不等式组,能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是解此题的关键.25.(2018宁夏)16.如图是各大小型号的纸张长宽关系裁剪对比图,可以看出纸张大小的变化规律:A0纸长度方向对折一半后变为A1纸;A1纸长度方向对折一半后变为A2纸;A2纸长度方向对折一半后变为A3纸;A3纸长度方向对折一半后变为A4纸……A4规格的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那么有一张A4的纸可以裁张A8的纸.【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到一张A4的纸可以裁2张A5的纸,以此类推,得到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一张A4的纸可以裁2张A5的纸一张A5的纸可以裁2张A6的纸一张A6的纸可以裁2张A7的纸一张A7的纸可以裁2张A8的纸,∴一张A4的纸可以裁24=16张A8的纸,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变化规律,根据题意正确找出图形变化过程中存在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6.(2018山东滨州)20.(5分)观察下列各式:=1+,=1+,=1+,……请利用你所发现的规律,计算+++…+,其结果为9.【分析】直接根据已知数据变化规律进而将原式变形求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得:+++…+=1++1++1++ (1)=9+(1﹣+﹣+﹣+…+﹣)=9+=9.故答案为: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正确将原式变形是解题关键.27.(2018山东东营)18.(4.0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A2,A3,…和B1,B2,B3,…分别在直线y=x+b和x轴上.△OA1B1,△B1A2B2,△B2A3B3,…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点A1(1,1),那么点A2018的纵坐标是.【分析】因为每个A点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则每个点A的纵坐标为对应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一半.故先设出各点A的纵坐标,可以表示A的横坐标,代入解析式可求点A的纵坐标,规律可求.【解答】解:分别过点A1,A2,A3,…向x轴作垂线,垂足为C1,C2,C3,…∵点A1(1,1)在直线y=x+b上∴代入求得:b=∴y=x+∵△OA1B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1=2设点A2坐标为(a,b)∵△B1A2B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2C2=B1C2=b∴a=OC2=OB1+B1C2=2+b把A2(2+b,b)代入y=x+解得b=∴OB2=5同理设点A3坐标为(a,b)∵△B2A3B3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3C3=B2C3=b∴a=OC3=OB2+B2C3=5+b把A2(5+b,b)代入y=x+解得b=以此类推,发现每个A的纵坐标依次是前一个的倍则A2018的纵坐标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为一次函数图象背景下的规律探究题,结合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过程中注意对比每个点A的纵坐标变化规律.28.(2018山东聊城)17.(3分)若x为实数,则[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例如[1.6]=1,[π]=3,[﹣2.82]=﹣3等.[x]+1是大于x的最小整数,对任意的实数x都满足不等式[x]≤x<[x]+1.①利用这个不等式①,求出满足[x]=2x﹣1的所有解,其所有解为x=0.5或x=1.【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从而可以求得x的取值范围,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对任意的实数x都满足不等式[x]≤x<[x]+1,[x]=2x﹣1,∴2x﹣1≤x<2x﹣1+1,解得,0<x≤1,∵2x﹣1是整数,∴x=0.5或x=1,故答案为:x=0.5或x=1.【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会解答一元一次不等式.29.(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任何一个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应该怎样写呢?我们以无限循环小数0.为例进行说明:设0.=x,由0.=0.7777…可知,l0x=7.7777…,所以l0x﹣x=7,解方程,得x=,于是.得0.=.将0.写成分数的形式是.【分析】设0.=x,则36.=100x,二者做差后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0.=x,则36.=100x,∴100x﹣x=36,解得:x=.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30.(2018山东青岛)14.(3分)一个由16个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其最下面一层摆放了9个小立方块,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的搭法共有4种.【分析】先根据主视图确定每一列最大分别为4,2,3,再根据左视确定每一行最大分别为4,3,2,总和要保证为16,还要保证俯视图有9个位置.【解答】解:这个几何体的搭法共有4种: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由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及小立方块的个数,可知俯视图的列数和行数中的最大数字.31.(2018山东日照)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把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叫做整点.已知反比例函数y=(m<0)与y=x2﹣4在第四象限内围成的封闭图形(包括边界)内的整点的个数为2,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2≤m<﹣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抛物线在第四象限内的部分,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y=(m<0)与y=x2﹣4在第四象限内围成的封闭图形(包括边界)内的整点的个数为2,可以得到不等式组,从而可以求得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y=x2﹣4,∴当x=0时,y=﹣4,当y=0时,x=±2,当x=1时,y=﹣3,∴抛物线y=x2﹣4在第四象限内的部分是(0,﹣4)到(2,0)这一段曲线部分,∵反比例函数y=(m<0)与y=x2﹣4在第四象限内围成的封闭图形(包括边界)内的整点的个数为2,∴,解得,﹣2≤m<﹣1.【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答.32.(2018年山东省威海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的坐标为(1,2),以点O为圆心,以OA1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y=x于点B1.过B1点作B1A2∥y轴,交直线y=2x于点A2,以O为圆心,以OA2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y=x于点B2;过点B2作B2A3∥y轴,交直线y=2x于点A3,以点O为圆心,以OA3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y=x于点B3;过B3点作B3A4∥y轴,交直线y=2x于点A4,以点O为圆心,以OA4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y=x 于点B4,…按照如此规律进行下去,点B2018的坐标为(22018,22017).【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点B1的坐标,点A2的坐标,点B2的坐标,然后即可发现坐标变化的规律,从而可以求得点B2018的坐标.【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点A1的坐标为(1,2),设点B1的坐标为(a,a),,解得,a=2,∴点B1的坐标为(2,1),同理可得,点A2的坐标为(2,4),点B2的坐标为(4,2),点A3的坐标为(4,8),点B3的坐标为(8,4),……∴点B2018的坐标为(22018,22017),故答案为:(22018,22017).【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点的坐标,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题目中坐标的变化规律,求出相应的点的坐标.33.(2018山东潍坊)17. 如图,点的坐标为,过点作不轴的垂线交直于点以原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断弧交轴正半轴于点;再过点作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以原点为圆心,以的长为半径画弧交轴正半轴于点;…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则的长是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方程式求出B1点的坐标,再根据B1点的坐标求出A2点的坐标,得出B2的坐标,以此类推总结规律便可求出点A2019的坐标,再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直线y=x,点A1坐标为(2,0),过点A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B1可知B1点的坐标为(2,2),以原O为圆心,OB1长为半径画弧x轴于点A2,OA2=OB1,OA2=,点A2的坐标为(4,0),这种方法可求得B2的坐标为(4,4),故点A3的坐标为(8,0),B3(8,8)以此类推便可求出点A2019的坐标为(22019,0),则的长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做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是各地的中考热点,学生在平常要多加训练,属于中档题.34.(2018山东烟台)17.(3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m﹣1=0的实数根x1,x2,满足3x1x2﹣x1﹣x2>2,则m的取值范围是3<m≤5.【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0、根与系数的关系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组,通过解该不等式组,求得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依题意得:,解得3<m≤5.故答案是:3<m≤5.【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得出关于m的不等式,注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为常数,a≠0)①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35.(2018山东枣庄)18.(4分)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以下规律排列:…则2018在第45行.【分析】通过观察可得第n行最大一个数为n2,由此估算2018所在的行数,进一步推算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442=1936,452=2025,∴2018在第45行.故答案为:45.【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36.(2018山东淄博)17.(4分)将从1开始的自然数按以下规律排列,例如位于第3行、第4列的数是12,则位于第45行、第8列的数是2018.【考点】37: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观察图表可知:第n行第一个数是n2,可得第45行第一个数是2025,推出第45行、第8列的数是2025﹣7=2018;【解答】解:观察图表可知:第n行第一个数是n2,∴第45行第一个数是2025,∴第45行、第8列的数是2025﹣7=2018,故答案为2018.【点评】本题考查规律型﹣数字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观察,探究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37.(2018四川乐山)16.已知直线l1:y=(k﹣1)x+k+1和直线l2:y=kx+k+2,中k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1)当k=2时,直线l1、l2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S2= ;(2)当k=2、3、4,……,2018时,设直线l1、l2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为S2,S3,S4,……,S2018,则S2+S3+S4+……+S2018= .解:当y=0时,有(k﹣1)x+k+1=0,解得:x=﹣1﹣,∴直线l1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同理,可得出:直线l2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两直线与x轴交点间的距离d=﹣1﹣﹣(﹣1﹣)=﹣.联立直线l1、l2成方程组,得:,解得:,∴直线l1、l2的交点坐标为(﹣1,﹣2).(1)当k=2时,d=﹣=1,∴S2=×|﹣2|d=1.故答案为:1.(2)当k=3时,S3=﹣;当k=4时,S4=﹣;…;S2018=﹣,∴S2+S3+S4+……+S2018=﹣+﹣+﹣+…+﹣=﹣=2﹣=.故答案为:.38.(2018四川资阳)16.(3.0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OAA1的直角边OA在x轴上,点A1在第一象限,且OA=1,以点A1为直角顶点,OA1为一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1A2,再以点A2为直角顶点,OA2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2A3…依此规律,则点A2018的坐标是(0,21007).【分析】本题点A坐标变化规律要分别从旋转次数与点A所在象限或坐标轴、点A到原点的距离与旋转次数的对应关系.【解答】解:由已知,点A每次旋转转动45°,则转动一周需转动8次,每次转动点A到原点的距离变为转动前的倍∵2018=252×8+2∴点A2018的在y轴正半轴上,OA2018==21007故答案为:(0,21007)【点评】本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规律探究题,除了研究动点变化的相关数据规律,还应该注意象限符号.39. (2018云南曲靖)14.(3分)如图:图象①②③均是以P0为圆心,1个单位长度为半径的扇形,将图形①②③分别沿东北,正南,西北方向同时平移,每次移动一个单位长度,第一次移动后图形①②③的圆心依次为P1P2P3,第二次移动后图形①②③的圆心依次为P4P5P6…,依此规律,P0P2018=673个单位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