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小学教育专业自然科学基础试题2003年9月
中央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历年期末考试判断题题库.doc

中央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历年期末考试判断题题库说明:试卷号:2088课程代码:01887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专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7.调查与统计是对于群体事件涨落性的研究方法。
(对)8.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了,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错)9.淡水是完全不含盐的水。
(错)10.水泥的水溶性是由于水泥的化学成分能与水结合,形成水合物。
(错)11.地壳是指大陆上面各种固体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
(错)12.环境科学是着眼于长远未来和全球范围的安全事业。
(对)13.土壤的本质特性是具有肥力。
(对)14.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主要是有机物。
(错)15.K金是一类合金。
(错)16.食物在体内的消化是一类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
(对)17.太阳的主要成分是空气和二氧化碳。
(错)18.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
(对)2017年7月试题及答案7.1962年出版的爱因斯坦的《寂静的春天》,开始了环境保护的新时代。
(错)8.质点是一种假想的模型。
(对)9.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表现形式。
(对)10.下雪天比融雪天暖和,是由于融雪要吸热。
(对)11.绝缘体中是没有电的。
(错)12.水泥的水溶性是由于水泥的化学成分能与水结合,形成水合物。
(对)13.煤气的致毒成分是CO。
(对)14.遗传多样性又叫基因多样性。
(对)1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主要是有机物。
(错)16.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
(对)17.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主要由体液和神经进行调节。
(对)18.光年是时间的表述。
(错)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7 .调查与统计是对于群体事件涨落性的研究方法。
(对)8.音调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对)9.淡水是完全不含盐的水。
(错)10.有机物是一类以碳元素为主组成的化合物。
(对)11.地壳是指大陆上面各种固体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
国开 小学教育 自然科学基础 计分作业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小学教育专科《自然科学基础》计分作业试题及答案三、简答题1. 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为何二胡和小提琴的音色不同?本小题14分。
答:声音的三要素:音量、音调、音色。
音量,即声音的大小程度。
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发音体振动幅度(简称振幅)决定的,两者成正比关系,振幅越大则音越“强”,反之则越“弱”。
音调,即声音的高低程度,音的高低是由发音时发音体振动频的快慢决定的,振动频率:一秒钟振动次数。
越快音调越高,越慢音调越低。
音色,音色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违章的单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量调,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不同人发出的。
所以音色不同。
2.并联电路的特征是什么?答:(1)各用电器并列接收电路,电流不止一条路径。
(2)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3)一条支路断路,不影响其他支路。
(4)一条支路被短路,整个电路都被短路。
3.什么是“温室效应”?主要的“温室气体”有哪些?答: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主要的温室气体有:C02(二氧化碳)、CH4(甲烷)、N20(氧化亚氮)、HFCs(氢氟碳化物)、PFCs(全氟化碳)、SF6(六氟化硫)。
三、简答题:(1)什么叫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内因和外因)有哪些?答:化学反应的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它着眼于物质的种类和质量的变化。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内因是指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如金属钠与冷水剧烈反应,而镁和沸水仅能微弱反应。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是内因。
外因是指外界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
中央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历年期末考试填空题题库.doc

中央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历年期末考试填空题题库说明:试卷号:2088课程代码:01887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专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19.自然科学实践中常用的基本科学方法有:观测与实验、_____ 与统计,以及某些探索性方法。
调查20.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要素是力的大小、 ____ 和作用点。
方向2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 ______ 和气态。
液态22.声音的三要素是响度、音调和 _____ o音色23.营养物质中的三种重要供热有机物是:糖类、蛋白质和 ______ o油脂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的条件反射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还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作为信号刺激,这类条件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语言25•生物的分类系统采取阶梯从属的等级,分为界、门、纲、目、 ___ 、属、种七个等级。
科26.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
物质是有大量的分子组成的2017年7月试题及答案19.自然科学实践中常用的基本科学方法有:观测与_____ 、调查与统计以及某些探索性方法。
实验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杠杆原理可知杠杆包含三点:、重点、力点。
支点21.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是:物质是由组成的。
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大量的分子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三酸是、硫酸、硝酸。
盐酸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姆定律表明,通过导体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0秋期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自然科学基础》网上计分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20秋期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自然科学基础》网上计分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20秋期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自然科学基础》网上计分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11月17日,适用于2021秋期及以后国开小学教育专科学员网上考试。
计分作业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有效数字是指()。
[答案]含最后一位估计值的测量数据2.小学学段是关键时段是因为()。
[答案]小学生同时具备A、B、C三者3.动物关键期是指()。
[答案]动物在幼年生命期中一段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 4.有效数字修约是指()。
[答案]对测得的数值的位数确定的过程 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第一句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是()。
[答案]青山与河岸6.物体运动是由于()。
[答案]一切物体都有惯性7.加速度是指()。
[答案]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8.机械能是指()。
[答案]系统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9.对水的蒸发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10.物体的内能是指()。
[答案]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11.绝对零度是指()。
[答案]-273℃12.理想气体是指()。
[答案]气体特有性质理想化的模型二、判断题1.1962年出版的爱因斯坦的《寂静的春天》,开始了环境保护的新时代。
[答案]错误2.1935年尼龙66的发明开始了信息技术的新纪元。
[答案]错误 3.观测与实验是对于个体事物准确性的研究方法。
[答案]正确4.调查与统计是对于群体事件涨落性的研究方法。
[答案]正确5.地图就是指地球仪。
[答案]错误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是牛顿第二定律。
[答案]错误7.重力加速度是9.8米/秒。
[答案]错误8.质点是一种假想的模型。
[答案]正确9.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
[答案]错误10.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答案]错误11.“火烤心前暖,风吹背后寒”说的是空气化学成分的变化。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科学与技术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2.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 、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3.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 --------为先导的。
4.当今新材料发展有以下特点: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智能型材料的开发、-----------、-----------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5.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弱力、电磁力和( 相互作用。
A.地磁力B.分子力C.强力 I.结合力6.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的最小功能单位。
A.细胞B.蛋白质C.氨基酸 I.遗传物质7.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A.细胞核移植B.细胞融合C.细胞培养D.细胞膜嫁接8.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
A.星系B.星空C.星云D.星际9.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信号,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电B.声C.光D.机械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0.核能11.纳米材料12.地球外部圈层结构13.物质生产力与高科技的关系式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4.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15.筒述新材料发展的方向。
五、论述题(共30分16.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试卷代号:117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科学与技术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1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手段2.生物技术3.信息技术4.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能再生节约能源长寿命等(答对其中两个即可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5.C6.D7.A8.A9.C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0.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2(K12教育文档)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2(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自然科学基础试题2011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6个小题共12分)1.机械能是指()。
A.某种机械的能量B.系统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C.机械运动时具有的能D.机械潜在的做功本领2.关于电流的正确理解是( )。
A.电子的运动B.电子的定向运动C.电的流体D.一种带电的液体3.化学平衡是指( )。
A.体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的一种状态B.化学反应式两边的物质平衡C.化学品供应时的称量平衡D.化学工业生产中的供求平衡4.光合作用是指( ).A.光参与的化学作用B.光参与的物理学作用c.光参与的生物学作用D.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5.变异是指().A.事物的变化 B.生物中子代与亲代不完全相像的现象C.社会变革 D.景物的变迁6.成煤作用是指( ).A.随着地壳下降、压力增大,成煤物质逐渐转变为烟煤、无烟煤的过程B.一种采煤过程C.将煤运出地面的作用D.将煤从沙石中选出的过程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7.调查与统计是对于群体事件涨落性的研究方法.( )8.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 )9.下雪天比融雪天暖和,是由于融雪要吸热。
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自然科学基础

B :浓硫酸是强酸,可以与皮肤蛋白质作用
C :浓硫酸有脱水性,可以脱除皮肤中的水
D :浓硫酸有刺激性,可以使人不惬心
27、
晚唐时期有一首牌名为《定风波》的词,下半阕描写船平缓地沿江而下时旅游者的心情:“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好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在这首词里,旅游者选定的参考系是(
25、有关光的本性的叙述中,较为确凿的是( )。
单选:
A:是从发光体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微粒
B:光是一种波动
C: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持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作光子
D:光是具有电磁本性的物质,它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多选题:10分,每题02分
26、多见报道,有人用浓硫酸使别人毁容,是由于( )。
多选:
)。
多选:
A :把自己和船当作参考系
B :把江岸当作参考系
C :把水作参考系
D :把天空作参考系
28、南北朝诗人何逊有首名诗《咏春风》:“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它反映的是( )。多选:
A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B :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C :空气是有质量的
D :空气是有香味的
)。
单选:
A:小儿甲说得对:早上的太阳看上去像一把大伞盖,中午的太阳看上去像一个小盘子。同样大小的物体,当然是看上去大的物体离我们近
B:小儿乙说得对:早上的太阳感觉上不热,中午的太阳十分炎夏。同样发热的东西,必定是离我们远的比较凉
C:两个小儿说的都正确,因而无法判断
D:两个小儿的议论都是由于人的错觉引起的,比如同一个火把距离我们一样远,夜间看时火把大而亮,白天看时,火把小而暗。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与我们的距离相同,是由实验测定的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自然科学基础试卷2018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6个小题共12分)1.机械能是指( )。
A.某种机械的能量B.系统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C.机械运动时具有的能D.机械潜在的做功本领2.关于电流的正确理解是( )。
A.电子的运动B.电子的定向运动C.电的流体D.一种带电的液体3.化学平衡是指( )。
A.体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的一种状态B.化学反应式两边的物质平衡C.化学品供应时的称量平衡D.化学工业生产中的供求平衡4.光合作用是指( )。
A.光参与的化学作用B.光参与的物理学作用c.光参与的生物学作用D.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5.变异是指( )。
A.事物的变化B.生物中子代与亲代不完全相像的现象C.社会变革D.景物的变迁6.成煤作用是指( )。
A.随着地壳下降、压力增大,成煤物质逐渐转变为烟煤、无烟煤的过程B.一种采煤过程C.将煤运出地面的作用D.将煤从沙石中选出的过程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7.调查与统计是对于群体事件涨落性的研究方法。
( )8.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
( )9.下雪天比融雪天暖和,是由于融雪要吸热。
( )10.音调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 )1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
( )12.溶液是一种化合物。
( )13.化学反应都是放热的。
( )14.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主要是有机物。
( )15.食糜是在口腔中形成的。
( )16.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
( )17.地壳是指大陆上面各种固体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
(18.环境科学是着眼于长远未来和全球范围的安全事业。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8个小题共16分)19.自然科学实践中常用的基本科学方法有:观测与实验、调查与____以及某些探索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