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山及其财神文化开发

合集下载

财神的历史典故_1

财神的历史典故_1

财神的历史典故导读:每逢春节,广大的汉族民众在纷繁的民俗活动中,有一项必不可少:迎财神,祭财神。

人们在按着世代传承的民俗程式操作的同时,也完成了心灵的期盼与精神的.归属。

财神已经成为民众祈求招财进宝、生活富足的一个符号被善良的民众崇拜着、供奉着。

英勇武财神武财神有赵公明、关帝。

赵公明即赵玄坛,又称“赵公元帅”,最早出现于晋人干宝的《搜神记》,称其为取人性命的冥神,稍后陶弘景《真诰》则称其为致人疾病的瘟神。

元无名氏《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则说其“钦奉玉帝旨召为神霄副元帅”,司职“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除瘟剪疟,保病禳灾”等。

赵公明之所以成为财神,得益于明人小说《封神演义》,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册封神,册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领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路神灵,此时的赵公明才从“恶神”转型为“财神”。

其后,小说戏曲恒演不辍,推波助澜,赵公明最终成了家喻户晓的财神。

在民间,赵公元帅多以骑黑虎、顶盔贯甲、左手托金元宝、右手持银鞭、身边有奇珍异宝装饰的形象出现。

关帝即关公,史有其人。

据晋陈寿《三国志》记述,关羽,字云长,生于山西,仪表威武,武艺超群。

东汉末年,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起兵争雄,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帝国,后大意失荆州,被孙权部将所杀。

因曾有恩于曹操,所以曹操刻沉香木为躯,厚葬于洛阳。

小说《三国演义》将关羽的这段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其勇猛、重义、忠贞的形象家喻户晓。

据记载,对关公的信仰始于南北朝,公元567年,当阳县玉泉山首建关公庙。

其后的封建君主为巩固其统治所需,大肆宣扬关公的忠孝节义,使关公信仰在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段内迅速发展。

从隋唐至明代,关公庙宇激增,封号不断。

到了清代,清统治者认为自己能够入主中原得益于关公的护佑,称其为“关圣大帝”。

关帝信仰涉及各行各业。

智慧文财神文财神指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即文曲星,也称梓潼帝君,他是掌管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的神,民间奉其为文财神。

从信仰根源上看,文昌帝君信仰源于我国的星宿崇拜,《楚辞·远游》有“后文昌使掌行兮”句,洪兴祖补注:“《晋(书)一天文志》云:‘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录,五曰司命,六曰司寇’。

财神赵公的故事中国神话故事-精品

财神赵公的故事中国神话故事-精品

财神爷,是社会普遍喜爱和熟知的一位神灵,人称黑虎玄坛赵公元帅,道教中又呼他为赵玄坛。

据称他姓赵名朗,字公明。

与钟馆是老乡,陕西终南山人氏。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有十日,一块儿出来为非作歹,其中九个太阳居下扶桑树的下枝,其中一个太阳居住在一上枝。

尧帝命后羿射之,于是后羿就一口气射落下枝九日。

这九个太阳一落下来,就变成了乌鸦,坠于青城山中,变成了九鬼王。

其中的八个依旧是行灾害民,而只有其中一鬼对往昔恶行深自悔悟,浪子回头,遂化而为人,托生于赵姓之家。

长大之后,父母就给他取名叫名朗,字公明。

赵公明很小的时候,即隐居在四川的名山大川里面,不问人间是非,浑忘人世黑白纷扰,虔诚地修练至道。

汉天师张道陵晚年得到金丹术,入鹤鸣山精修炼丹,遇到了赵公明,感觉他的修行已经够了, 于是把他收为门徒。

并且精心的传授给他法术。

让他身跨黑虎,执鞭护法,日日夜夜守卫丹灶。

有一天,天师的仙丹终于炼成了。

一共两颗,天师自己服用了一刻,另一颗张天师给了赵公明,让他服下。

谁知道,赵公明服食完毕,竟变成了黑脸浓须,而脸形竟也酷似张天师的形状。

并且很神奇的是, 赵公明从此居然能够变化无方,具有超人的神力。

武艺高强,并拥有黑虎、铁鞭和百发百中的定海珠、缚龙索等法宝。

赵公明被闻太师请去打姜子牙,他助纣为虐,终究难免一死。

后来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封神,赵公明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率领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统管人世间一切金银财宝。

其中赵公元帅为正一玄坛真君,他负责率领其它四位正神迎祥纳福保佑百姓。

他的师傅张天师奏请天庭,请求玉帝擢升他为天将。

玉帝应允。

证位为上清如意金轮院,道教称为正一玄坛赵元帅。

他上奉天门之令, 策役三界,巡察五方,提点九洲,为值殿大将军,北极侍御史。

赵玄坛所统部属有八员猛将,以应伏羲创建的八卦;六毒大神,以应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时煞:五方雷神,五方猖失,以应五行一二十八天将,以应二十八宿E天台、地合二神将,以像天门、地户之阖辟;水、火二营将,以像春生秋煞之往来。

赵公山

赵公山

赵公山都江堰风景区玉堂镇境内,距成都68公里,市区16公里。

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南段的东支。

赵公山因传说中财神爷赵公明元帅归隐处而得名,是青城“洞天福地”的福地所在,海拔最高峰为2434米,它是青城山—都江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青城山最高峰,也是其主峰所在。

赵公山,其主体由距今1亿8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滨湖砂岩、砾岩和泥岩构造。

山脊长约15公里,为都江堰市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的界山,山形拟八卦。

都江堰市一侧为“赵公山向斜”,轴向30度至40度,为北南走向,两翼东坡为八卦台(古名“成都戴天山,亦称压月山)。

赵公山东下侧为白垩系地层的群山,因其处于龙门山前山褶断带,形成卧牛山、大牛心山、小牛心山、挖断山、斗底山及纱帽石、老虎石、五龙印石等一系列奇峰岩石。

上述白系山体,与侏罗系山体形成假整合接触,其下部为夹关组,上部为灌口组属内陆磨拉式山洪积相砂岩建造及浅湖相泥砂岩建造。

其中的岩之石绝大部分为碳酸盐岩,其胶结物主要为钙质,具有强烈的溶蚀性。

在区域大断层的裂隙处形成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且逐年增大。

在漫长的年代里,亚热带湿润多雨的气候,更增添了富于侵蚀性的二氧化碳的地下水,形成地下暗河洞穴,并发育成千姿百态、极为壮观而又曲折多变的溶洞群。

据初步调查,在赵公山风景区内分布着神仙洞、响水洞、老熊洞、燕子洞、猪洞等大大小小共28个溶洞。

这些溶洞群正等待着我们对其进行科学考察,有规划地合理开发,使这些长眠万千载的地下资源为当今旅游服务。

这些白系沉积岩在若千年前干旱气候条件下混进了很多红色的铁氧化物,故史书上说,青城山大面山山一带山中“有崖含赤壁”。

上述由钙铁质胶结而成的岩坚硬而性脆,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形成峭壁对崻的“一线天”景观;或沿着其岩层节理,形成城墙腰带式山崖,称为“城墙岩”。

赵公山景区属中亚热带四川盆地西缘湿润气候区。

风景区内多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5.2度。

年平均无霜期为270天。

冬天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旅游和消夏避暑的胜地。

赵公山传奇

赵公山传奇

赵公山传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赵公山,雄踞岷江源头,俯视巴蜀大地,是一座钟灵毓秀之山,是一座藏金埋玉之山。

但其名称的来源,历来说法不一,概括起来,主要有“赵昱说”和“赵公民说”两种。

“赵昱说”来自于唐代柳宗元的《龙城录》,《龙城录》载,赵昱为隋人,隋炀帝时屡次征召不就,后为蜀郡嘉州太守。

因郡内“潭中有老蛟,为害曰久,截没舟船,蜀江人患之。

”赵昱为了根除水患,乃“持刀投水”,与恶蛟苦斗,使“江水尽赤”,“左手执蛟首,右手持刀,奋波而出。

”郡中人十分感戴,“视为神明。

”唐太宗时封赵昱“神勇大将军,庙食灌江口。

”又,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三“清源妙道真君”条中,以《龙城录》为基础,又参照了民间种种传说,增添出“时有佐昱入水者七人,即七圣”之新内容,即后来传说中的“梅山七兄弟”。

传至明初,有无名氏在《灌口二郎斩健蛟》的杂剧中,将赵昱封为“清源妙道二郎真君”。

传至元代,有无名氏在《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杂剧中,先介绍了赵昱当年与“梅山七圣”斩健蛟事,封“二郎真君”事。

因齐天大圣上天宫盗金丹、御酒,于是乾天大仙请赵昱到花果山水帘洞捉妖。

赵昱因素知齐天大圣神通广大,有些犹豫。

在乾天大仙鼓励下,他手持“三尖两刃刀,跨下独角异兽,”带领“细犬冲围破阵”,又有“梅山七圣”相助,终于擒住齐天大圣。

至于二郎神改为杨戬,应是《西游记》、《封神演义》之功。

二郎神杨戬,历代的正史均无记载,此说出自于冯梦龙编《醒世恒言》卷十三“勘皮靴单证二郎神”短篇小说中,描写宋徽宗宫人韩夫人在宦官杨戬府养病,一日杨戬至清源妙道二郎神庙上香,庙官孙神通会妖术,扮成二郎神夜入杨府私通韩夫人。

事发后,杨戬先请王法官失利,后请潘道士击落一只皮靴,由此顺藤摸瓜,勘破此案。

作者在篇末说明:“原系京师老郎传流,至今编入野史。

”显然是作者根据宋元以来流传故事整理编写的。

武财神赵公明和关帝的故事

武财神赵公明和关帝的故事

武财神赵公明和关帝的故事1、武财神是汉族民间信仰的一位财神。

武财神为关羽和赵公明。

关帝阁的武财神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形象威武,义薄云天。

赵公明一手拿元宝,一手拿长鞭。

当今道教宫观中的财神神像,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

该财神像当为财神,即赵公元帅像。

赵公元帅,即赵公明、赵玄坛。

供奉武财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2、道教宫观中的财神神像,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

该财神像当为武财神,即赵公元帅像。

赵公元帅,即赵公明、赵玄坛。

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书的《搜神记》和《真诰》等,都有赵公明的神迹,但只是司土下冢中事,或是瘟神。

元明之间,赵公明的神迹才有完整的记载称,赵公元帅姓赵名朗、玄朗,字公明,终南山下周至赵代村人。

原是日精之一。

古时天有十日,九日被后羿射下以后,变化为九鸟,墬落于青城山,变成九鬼王。

八鬼行病害人,但是赵玄朗却独化为人,避隐蜀中,精修至道。

张陵在青城山炼丹时,收赵玄朗护卫丹室。

天师丹成,分丹饵之,遂能变化无方。

赵玄朗食丹以后,其形酷似天师。

天师遂命其永镇玄坛,故号玄坛元帅。

《三教搜神大全》称其能“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除瘟剪疟,保病禳灾”,“至如讼冤伸抑,公能使之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公能使之获利和合。

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有姜子牙封神一节,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率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等,统管人世间一切金银财宝。

3、财神爷赵公明乃家喻户晓之神,逢年农历正月初五及七月二十二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一之人要祭祀财神爷。

赵公明乃“日之精”。

上古时,天上现十日,尧命羿射九日。

八日落入青城之内为鬼王,发病害人。

唯一日幻化成人,骑黑虎,执银鞭,隐居蜀中,乃赵公明也。

后天师张道陵让其守护丹室,丹成之后得一份,变化无穷,法力大增。

天师又使其护玄坛,故以“玄坛元帅”称之。

有关赵公山的传说 (1)

有关赵公山的传说 (1)

有关赵公山的传说作者:罗华松一、赵公山的传说赵公山曾有三个赵公爷,一个是不老神仙赵公元;第二个是大师赵公明,第三个是原隐居在嘉州的太守赵昱(后隐居于大面山,今赵公山)。

赵公元本是甘肃天水人,曾在岷山隐居230年,自称活了770岁,后到大面山隐居,人们称他为不老神仙。

赵昱,原被隋炀帝封为嘉州(今乐山)太守,与兄赵冕随道士李钰在大面山隐居,成得道高人,因他在任太守期间治水有功,蜀王封他为清源妙道真君。

二、赵公庙的来历一是因赵公元是长寿之仙,人们最先在柏灌台建了一个赵公庙,也称万寿宫,主要供奉不老神仙赵公元。

二是据说赵公山柏灌台下的青苔沟是当时川西烁罗鬼国的部落居住地,赵公明就居住于此。

此间赵公明为烁罗鬼国的一个杰出大巫师。

秦末汉初,秦人张陵入川,进住青城一带,收服了以赵公明为首的六大鬼国大巫师,依托和改良了川西巫教,创立了中国道教。

赵公明为当时的“正一玄坛护法元帅”。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明得道成仙后,当地的山民将巫师殿改名为赵公庙,主要供奉赵公明。

后来公明被封神后,赵公庙改为财神堂。

三是赵公山的半山腰有个庆云台,人们为崇敬赵昱,在这里修了一个道观叫清源妙道观,也有人称赵公庙。

随着道教的一段衰落,清源妙道观曾先后改名为清源庙、庆云寺、青松庙。

而在赵公山山顶也有一个赵公庙。

同治八年时期,(1845)年,同治皇帝送咸丰皇帝的灵柩到陵安葬,路上遇捻军袭击。

佩刀御史陈登俊受柏灌台赵公元之梦托,智救了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封陈登俊为武状元。

陈状元为谢恩,组织善人在山顶捐建庙宇。

该庙宇取名为赵公庙,该庙一直遗留到清代。

由于种种原因,庙宇逐渐损坏,直至无踪迹,前些年当地人还发现过原庙房的柱石。

三、一捆柴的传说据说赵公民在修道期间,曾在山顶庙内修行,公明边修道养身,随时还上山砍柴。

一日,公明翻越几架山梁去砍柴,在回庙的一山梁上发现二位道人在下棋,公明好奇的放下背上的一捆柴,来到二道者旁观看。

时间过了好一阵,二者下完棋,霍的一阵青烟腾空而去,公明这才转身去背柴,只见这捆柴已落地生根,枝杈已发出绿芽,公明不得不恋恋离去。

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讲解词

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讲解词

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讲解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参观游览。

我是讲解员***,很高兴由我为大家做本次的讲解服务。

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自筹备以来,在周至县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全面大范围的招聘,现已解决当地4000-5000余人的就业问题,并统一缴纳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

也使当地农民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以华夏正财神赵公明故里和财神历史传承为核心的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系华夏正财神赵公明飨祀的祖庙,它奠基于殷商秦汉三国,兴起于宋元,耸立于明清,素来享有“华夏第一财神,九州无二福地”之美誉。

在遗址之上复建的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位于田峪河东岸,占地约531亩,开发以财神故里、众神传说、集贤鼓乐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打造祈福娱乐一体化的华夏文化寻根朝拜旅游项目,并将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机融合,给游客以深切的历史体验。

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规划布局以四水归堂、五路财神为概念,以三进财神殿为核心建筑院落,又以偏殿和小庙构成了众神体系,形成了民俗吉祥福神的综合展示园区。

在“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的广场上首先我们可以看见的是整个西安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的大型综合性服务中心,其面积为4460平方米,内设有高科技三维全息影像沙盘、电子自助互动信息平台、休闲水吧和便民超市,能够为游客提供咨询、导游、行李寄存、售票、换乘等服务,并能实现景区游览路线等个性化定制服务。

现在我们所在的场所是财富文化广场,是一处开放性的休闲广场,通过赵公明雕像、招财八宝、守财貔貅、财运轮、旗杆阵等景观营造了大气磅礴的财富文化氛围。

现在我们眼前看到的就是赵公明雕像,赵公明雕像为园区标志性景观艺术品,高为9.8米,突显财神文化区的主题,《封神演义》第九十九回写到,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册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成为华夏正财神。

再向北的这个五间六柱牌楼为石质仿明清风格。

赵公元帅财神形象与民间传说的源头

赵公元帅财神形象与民间传说的源头

赵公元帅财神形象与民间传说的源头本文考证研究武财神赵公明的形象形成及故里传说渊源,认为历史上赵公明实有其人,是陕西省周至县枣林村人,从三方面探讨了其成为神祗的历程:首先,是人物形象与神话传说的源头;第二,传说与现实的契合;第三,诗词、古籍与戏剧中的赵公明。

无论是传说还是历史的遗留都指向了周至县枣林村,而枣林村及其周围的历史、人文、地理乃至当地的传说都印证了这一点。

标签:财神赵公明:故里遗址;传说;戏剧在信仰颇具实用色彩的中国民间,渴望衣食无忧、生活富足的民众向来重视财神,因此财神也是中国神谱中最为复杂和多样的神祗之一。

在财神谱系中,赵公明作为中华财神之首颇为引人注意。

元本《新编连相搜神广记》载:赵元帅,姓赵讳公明,终南山人也。

其服色: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者,金遘水气也;面色黑而胡须者,北气也;跨虎者,金象也。

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剪疟,保病禳灾,元帅之功莫大焉。

至如讼冤伸抑,公能使之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

赵公明作为中华武财神之首,其人物形象的诞生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民俗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华夏财富文化的核心和精华。

一、人物形象与神话传说的源头中国地域宽广,文化历来为多源头,关于财神爷赵公明的传说亦是如此。

赵公明成就财神形象虽较晚,但是,作为中国财神体系中重要的一员,赵公明的形象应该有历史中真实人物的影子。

同时,后起的神话人物,很大程度上都会有早期人物形象的影子,即便如《封神榜》之类神魔小说,其人物都有历史真实的痕迹,在民间都有相关的传说作为支撑,赵公明概莫例外。

目前,关于赵公明的民间传说故事和历史遗迹,在山东琅琊、四川青城、浙江姑苏、陕西周至都有遗留。

关于赵公明的事迹虽说法纷纭,但大家都承认,赵公明是终南山人,至清代无名氏写的传奇小说《黄河阵》,更直指赵公明出生于陕西周至枣林村,因此,清朝乾隆十四年编修的《周至县志》采信此说。

枣林村所属周至县马召镇地处县城南10公里处,镇区东濒黑河,西靠沙河,南依秦岭,北连平原,是山、水、滩、塬,兼有的乡镇,是举世瞩目的黑河水库所在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公山及其财神文化开发摘要: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背景下,赵公山及其财神文化具有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从赵公山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方面进行论述,着重分析了赵公山财神文化的特点,并提出了开发赵公山及其财神文化的几点措拖。

关键词:财神文化;古蜀文化;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赵公山作为青城山系的主峰所在地,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道教文化,神奇的财神故事传说,还有古已有之的财神庙,赵公山之所以为名为赵公山是赵公明在此归隐后而得名,相比较陕西周至县赵氏村建的财神宗庙,山东鲁县的财神大庙、安徽天柱山将要进行的中国财神第一山的开发,赵公山打造财神文化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赵公山财神文化开发的必要性1、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2011.10.2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国家进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崭新时代。

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来说,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是“文化促经济”政策的具体落实。

当代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以文化为牵引、以旅游为载体、以产业为驱动”,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作用。

2、四川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条件已成熟从全国gdp总值过万亿的其他八省市的实践来看,“过万亿元”几乎都是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重要节点,如今四川已是全国第九个“过万亿元”省。

根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四川省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预测:到2012年,全省文化产业总资产达到1500亿元,文化总产值达到750亿元,占当年gdp的5%,文化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位居全国前列。

3、成都——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奋力打造文化之都中共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强调,文化建设要融入城市有机更新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

实现成都“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4、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的新趋势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人均gdp世界排名第94位,已达到4382美元。

据此标准,我国旅游市场的需求已进入由观光游向休闲游、度假游转换和升级的阶段;文化产业的植入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标杆5、都江堰市——建设国际休闲旅游城市都江堰市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世界著名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道教发祥地之一的青城山”这两大世界文化遗产闻名于世,而道教中的正一玄坛护法元帅正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财神,因此青城赵公山是中国财神的祖庭。

赵公明是都江堰所独有的、独特的旅游资源,特色非常鲜明,同时也是推动青城山—都江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品牌。

一座65万人口的城市,一年的游客量就可以达到800余万人,“以山水为卖点,以文化为亮点”都江堰市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蕴,整合优越的旅游资源,将都江堰市打造为国际休闲旅游城市。

二、赵公山财神文化开发的可能性赵公山是传说中财神赵公明的归隐处,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可以说,财神是中国最大的神仙——普天下广为敬奉,庙堂和神龛最多,数百年香火经久不衰且愈来愈盛的只有财神爷。

5.12地震后,深入到汶川等地的道路开发,拨开了赵公山的神秘面纱。

在此之前,赵公山鲜有人知,但其丰富的自然景观、适宜的气候、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厚重的古蜀文化和千古传颂的神话传说并不逊色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城山。

1、赵公山的区域优势(1)赵公山的交通区位赵公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玉堂镇境内,距成都市68公里,紧邻都江堰市区。

赵公山景区是都江堰市的后花园,是进入青城山景区的首要景区;也是距都市最近的户外探险和观赏雪山之处。

(2)赵公山与都江堰市域关系赵公山位于都江堰景区与青城山景区之间,联系着两大双世界文化遗产地。

是联系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的纽带。

赵公山现在的旅游发展尚未形成规模,也正显现出它蕴含着无限的潜力。

相比于都江堰景区和青城山双世界文化遗产——赵公山更有可能突破传统旅游的模式,与时俱进,从全新的视角去解读当代旅游文化的含义。

(3)赵公山与都江堰、青城山遗产景区的关系赵公山属于青城山系列,其主峰是青城山最高峰,更是青城七十二福地汇集最多之所,与青城前山、后山的“十大洞天”合起来,青城山才是完整的洞天福地。

2、赵公山的自然资源赵公山,青城赵公山位于青城山?都江堰国际休闲度假区之间,拥有青城山的最高峰,海拔为2434米,是青城山的“洞天福地”所在。

赵公山风景旅游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境内奇峰迭起、怪石嶙峋、溶洞密布、奇花遍野、气候湿润、特产丰富。

(1)山——巍峨起伏赵公山主峰海拔高度2434米,是青城山的最高峰,有许多奇峰怪石、壮美秀丽。

赵公山是岷山的支脉,背枕阿坝高原雪山,前拥川西天府平原,左连熊耳岭,右揽岷江水。

其山势蜿蜒起伏,植被多样,集雄、奇、险、秀、幽于一体。

在赵公山风景区内分布着千姿百态、极为壮观而又曲折多变的大大小小的28个溶洞。

最为出名的就是“麻姑洞”,深不可测,传说从这个洞可以直接通山下,到达成都平原(古称海子)。

还有黑虎守卫的传说等。

赵公山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理想的旅游和消夏避暑的胜地;它又独具四季风光(春花、夏水、秋叶、冬雪);日出、云海、神灯和“山市”都是赵公山奇特的自然天象。

(2)植被——幽深茂密赵公山属中亚热带湿润常绿林区,植物种类繁多,保存了大量古代珍稀频危植物,山上有株千年银杏。

山上仅木本植物即达110余种,730余棵。

赵公山是全国“三木药材”的主要基地之一,栽种面积达3200亩,“三木”系指三种乔木类中药材,即:厚朴、杜仲、黄柏。

赵公山林木葱郁,自古便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3)动物——珍禽异兽赵公山林木葱郁,自古便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赵公山是一个生物景区极富多样性的景区,有珍稀动物大熊猫等生物栖息。

目前已建设大熊猫野放基地。

(4)溪谷——十沟八谷柏灌台、王坟岭、庆云台簇拥着高耸入云的山脊;龙凤岩、关刀岩、梯子岩、登龙峰环绕于山前;而青苔沟汇聚了山中溪流泉水,蜿蜒曲折,盘绕而下,汇聚仙气于此。

规划区内布满沟谷,各具特色,如熊猫沟、猕猴桃沟等。

3、赵公山的人文资源(1)古蜀文化的标志——神仙符古蜀国留下的文献中,关于赵公山的历史遗迹和典籍记载十分少。

在赵公山庆云寺后的葫芦崖上,有三个阴刻类似文字符号,年代比李冰父子更为久远。

(2)道教文化——洞天福地赵公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人们常将青城山称为“洞天福地”,这是因青城前山和后山古时为“十大洞天”之一,与赵公山这个“福地”合起来,才算是完整的“洞天福地”。

于此也可看出赵公山开发的重要性了。

赵公山是青城山区早期历史文化和寺庙宫观最集中的地方,它号称“四寺、八庵”、琼楼仙室”、“金阙玉堂”。

现有保存完好的道观、寺庙约十余座。

(3)财神文化——赵公祖庭赵公山是财神赵公明的飞升地,《封神榜》中封赵公明为财神,统招宝、纳珍、招财、利市等四大尊神,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

赵公山由此成为财神祖庭灵山。

4、赵公山现状有利于进一步开发(1)土地利用现状建设用地主要以村民居住用地为主,约为117公顷。

利用玉龙路与老龙凤路等现状道路组成的旅游环线已建成大半,部分在建,今年年底即可连通。

现小型汽车可行至双溪村、大坪、汤家沟(2)人口状况赵公山地区人口情况统计表(3)现存景点现状规划区内除自然风光外,旅游资源点主要是一些道观庙宇,现存的只有峰顶的赵公庙、庆云寺,曾经的道观庙宇主要分布于西南片区.(4)交通现状①6914工厂经水泉、大坪至庆云寺:车行可至大坪,步行约2小时至庆云寺;②由老玉堂经大牛心山、土地岭、龙凤可至庆云寺:车行至龙凤,步行约2小时至庆云寺;③由王婆岩经峡口至庆云寺:车行至双溪村,步行约4小时至庆云寺;④玉龙路与老龙凤等现存道路组成的旅游环线已建成大半,部分在建中。

(5)食宿a)三条通往庆云寺、财神主庭的的道路沿线均有多处农家乐;b)庆云寺有相对简单的接待条件,现主要接待登山爱好者和“驴友”。

三、赵公山财神文化产业开发措施(一)文化挖掘,以财神文化为核心,复合发展古蜀文化1、开启财神寻根之旅根据赵公山各个区域的性质、特征和产业的不同,分为三个区域:“天”道:位于赵公山的顶部,作为赵公山的主景区。

现存的景点只有峰顶的财神庙,及半山的庆云寺,开发思路主要以扩建财神庙、恢复古代一些道观,进行玄都的打造为主。

“地”道:位于赵公山的中部。

主要以道学养生、营造清静无为的生态环境为主。

“人”道:位于赵公山的底部,环山旅游通道沿线。

主要以商业文化氛围浓厚的财神文化宣传及体验为主。

(1)打造中国最大的财神庙会赵公山乃财神祖庭,古蜀遗迹,道之源头,仙之境地。

每年都有香港、台湾的财神寻根之旅的人员来祭祀财神。

基于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的旅游环境及世界华人敬奉财神的心理诉求和广泛的旅游市场前景,依托赵公山风景旅游区的核心景区,以财神寻根为发展脉络,体现修道最高境界、营造天人合一的道学思想为主。

恢复赵公财神祖庭、祖庙及一些道观,取道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建高33.3米的财神雕塑,以祭财神,拜财神,请财神的祭祀活动,打造中国最大的财神庙会。

(2)建赵公书院为青城赵公财神民俗文化研讨交流中心。

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突出川西民居风格。

(3)打造“玄都”景区赵公山各种文化相互交织、互相融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道”文化,财神文化来源于道文化,二者互相依存。

2、古蜀文化穿越财神文化源于道文化,道文化又部分源于古蜀文化。

古蜀国留下的文献中,关于赵公山的历史遗迹和典籍记载十分少。

在赵公山庆云寺后的葫芦崖上,有三个阴刻类似文字符号,年代比李冰父子更为久远。

古蜀文化的标志——神仙符,考古学家认为这是秦汉以前的巴蜀文字,是蜀王杜宇用来教化人民的遗存;有人认为,这是六大鬼国鬼王中大面山鬼王即大巫师和鬼国的标识,是传说中的烁罗鬼国的文字符号;也有文字专家认为这几个字应该是“溢土幡”,意为“镇水之山”、“诅咒洪水的地方”。

“神仙符”让赵公山显得更加神秘。

有剧组2012年拍摄“2012密码”,修建了一些古蜀部落群,古蜀部落国府郡、部落民居、祭祀场地和战场、规划古蜀部落区区域,突出古蜀文化主题元素,让游客体会到一种时空穿越感,结合电影拍摄场景,打造古蜀文化长廊。

(二)休闲养生文化篇1、打造财富古镇充分依托赵公山财神文化内涵,在景区山门入口处,利用失地农民的安置打造“财富古镇”,展示道文化、财神文化,可仿唐宋窑遗址设陶吧、禅堂、茶道、道文化主题酒店等体现财富论道、休闲娱乐的度假体验,打造财神古镇集餐饮、住宿、停车、购物、休闲为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