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少年有梦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2课时《少年有梦》说课稿doc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2课时《少年有梦》说课稿doc一. 教材分析《少年有梦》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并通过努力去实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到梦想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鼓励学生勇敢地去追求。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但同时,他们又面临着诸多困扰和挑战,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
因此,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激发他们去追求,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去追求梦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未来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他们懂得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去追求梦想。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激发他们去追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梦想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梦想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成功人士追求梦想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汲取启示,认识梦想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梦想以及如何去追求。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课时少年有梦教案

2023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中学时代1.2少年有梦教案朗、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
通过陈奇康考盲医证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梦想和中国梦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在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也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到了怎样的启示?师倾听并指导。
2、分享<知识积累卡>M :目标YSM1.关■:)!力rt«£«J鼻蒯台 瓶"修好m≡[「1aWH 作 ________ !小结:努力是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还需要方法。
环节三:圆梦人分享一条我的朋友圈给大家看,这是上几届的学长陈奇康的朋友圈,我们来看看他发了些什么?生思考回答。
生思考讨论,并派代表发突破,通过本次探究活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实现梦想”,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合理规划人生的能力。
知识积累卡的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如何更有效地记录笔记。
陈奇康感谢市残联的领导们给我们安排这次培训的机会,感谢残联的老师们一天6个多小时不停的讲,带着我们把盲医考的内容重新重习了一遍,真的是太辛苦了,每当听到最后有些犯困的时候想想老师都还在这么辛苦的讲,我有什么理由偷徽?明天最后两门,真的是无以回报,只能努力争取把盲医证考出来!IHI2023军8月14日17:48••。
3.3问:陈奇康学长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的帮助?小结:是的,这背后无不反映出国家对你们的真切关怀!少年的梦想不仅与我学生观看聆听。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课第二框少年有梦

教材第12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出处】《尚书·周书·周官》。《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尚”即 “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 汇编。 【释义】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 工作。
有梦就有希望
【怀揣梦想 科技救国】 《光明日报》刊文,刘永坦出生不到一年就在父母凄惶怀抱中开始逃难生涯,幼小心灵 深处早已悄悄种下科技救国的种子。1953年,踌躇满志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 工业大学,离自己科技救国的梦想越来越近了。“文化大革命”中的逆境和坎坷并没 动摇他献身崇高科学事业的宏愿。“我学有所成,当然要回国。回到自己的祖国,我可 以堂堂正正地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种心情是何等舒畅啊!”刘永坦说。在他的 带领下建成我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实验ISAR。他用行动实践了 知识分子的强国梦想。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之一,在保卫祖国 海疆安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实有一定距
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
进步和发展
地
。
人生目标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
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
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3)少年的梦想,与 时代的脉搏 紧密相连,与
中国梦 密不可分。民族复
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成为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的时代新人。
3.实现梦想为什么要付出努力? (1)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 行动 。 (2)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 桥梁 。 (3)努力,是一种 生活态度 ,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第二课少年有梦

习近平总书记: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 我们都是追梦人。 无论对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梦 想都是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
同学们,步入中学,我们将开启 一段新的人生旅程,让我们在这 段旅程中敢于追梦,相信有梦就 有希望,努力就会改变!
补充:中国梦的含义、基本内涵、实现途径分别是什么?
(1)含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 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基本内涵: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3)实现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努力就有改变
现实常常会 把梦想打败。
请你来辨析关于“梦想与现实”的以上几种观点
(1)“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能实现”是正确的。 实现梦想要有实际行动,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努力是梦想与现实
之间的桥梁。 (2)“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是错误的。
实现的看。少到年了理有想梦与,现实不的应差止距,于没心有动认识,到更经在过努于力行奋动斗,。梦不想是可以 (3)“懈梦地想即追使梦实、现不圆了梦,才也能能引改领变方向生”活的,观点改是变正我确的们。自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桥梁!
努力的含义: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 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4、怎样通过努力来实现梦想?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 想与现实间的桥梁。 ②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 从头再来的勇气, 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 懈追求。
2021年 感动中国人物
梦想的力量
我们人类自古从未停止造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二课时 少年有梦

12.2021年4月28日,在由中国一冶承建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改扩建项目工地 上,三个90后小伙子,头戴红色安全帽,正在忙着查看照明设备以及公园里的绿 化。三个小伙子怀着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从严冬到酷暑,在工地上历练着自己的 人生梦想。“其实工作中也为我们自己积累经验。虽然工地很辛苦、很累,但我 们忙碌的很快乐,因为这里是梦想起飞的地方。”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举办上述主题演讲比赛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需要根据演讲的主题、内容和材料所给信息来总结对 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从演讲主题、内容看,是围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十四五·青年说’”展开的,所以可以总结出有利于学生了解党史、增强学生 爱党的情感、放飞“十四五”梦想等结论;从材料所给信息看,要抓住史伊伟同 学的感悟来回答,即有助于学习文化知识、努力实现梦想等。
(1)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梦想? ①在树立梦想时,要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②在树立梦想时,要与时代 的脉搏紧密相连。③我们的梦想也要与伟大的中国梦紧密相连。
(2)三个90后小伙子为了梦想而不懈努力,作为学生,我们应怎样将自己的梦想 变为现实?
培养自己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 大志,立长志,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坚持努力, 因为这样才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从小事做起,把梦想落实在每天的具体行动中; 等等。
①少年的梦想,应该是成为一名作家 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 相连 ③少年的梦想,大多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④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 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9.仅2020年脱贫攻坚年,西部计划就向深度贫困地区派遣青年志愿者5224人。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志愿者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 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材料告诉我们( D )
少年有梦教案

少年有梦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人心理品质,磨砺意志,形成良好的生活状态。
”“自尊自强”部分:“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升入初中后的第二节课,本课内容《少年有梦》在第一节课《中学序曲》基础上,进一步和学生一起探讨梦想的意义,以“织梦—追梦—圆梦”为主线,鼓励学生编织梦想、勇于追梦,引导学生探寻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激励学生用努力架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建立起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
学情分析: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所以他们也将在中学时代去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
但是面对中学生活中蕴藏的机遇与挑战,他们要树立什么样的梦想?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何看待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这些问题需要在本节课中帮助学生澄清。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体会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追梦过程中,形成坚持努力的信念和不服输的品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编织与个人目标相契合的梦想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解析观点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懂得努力就有改变的道理。
教学重点:努力就有改变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方法:案例讨论教学资源:图片、朱彦臻的故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课前总结的学生的梦想。
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梦想,有的容易实现,有的不一定会实现,那我们为什么要有梦想?我们要怎么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本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一、有梦就有希望1.梦想的重要性案例:斯库林用梦想的力量向“菲鱼”致敬(展示两张图片)第一张:2008年的一天,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雅典奥运会六金得主迈克尔·菲尔普斯正在新加坡训练,一个小男孩走过来,怯怯地说:“你好,迈克尔,能合个影吗?我叫约瑟夫,我很喜欢你!”菲尔普斯欣然应允,两人拍下了一张照片。
道德与法治(政治)1.2少年有梦

7.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 梦。千千万万人民的梦汇集而成中国梦,民族复 兴的中国梦包含着无数人民的梦。实现梦想任重 道远,需要亿万中华儿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 大实践,齐心协力,把蓝图变为现实。为此,我 们要正确处理个人梦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做到 ( C ) ① 个人梦要与中国梦结合起来 ②把个人梦融入 中国梦 ③为了中国梦,放弃个人梦 ④在实现中 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单项选择题 1.“理想好比是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它虽然生 长在泥土中,但又不是泥土。”这一形象比喻说 明(C ) ①理想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现实 ②理想 与现实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③理想来源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 ④现实孕 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以下关于“理想”的观点,错误的是 ( A ) A.小明:“得过且过,有没有理想无所谓。” B.小芳:“个人的理想要和祖国的前途、命 运结合起来。” C.小宇:“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一定要 脚踏实地,打好基础。” D.小英:“理想和现实既有区别,又相互不 同,我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3)向航天英雄学习,你打算如何努力,实现梦想 ? 答: ①努力,需要立志;②努力,需要坚持; ③努力要有方法。
谢谢!
三、分析说明题 12.材料:2016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 ”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的陈冬为了实现飞天 梦想,多年来全身心地投入到高强度的学习、 训练,凭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钻劲,顺利通 过了8大类58个专业课程的所有考试,以初选、 定选成绩全部第一的优秀表现,成功入选本次 任务,实现了自己长期以来的飞天梦。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2少年有梦教案(2篇)

1.2少年有梦(篇一)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主动地树立正确的梦想,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认识到有梦就有希望;理解努力是实现梦想的桥梁;通过对中国梦的思考,把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
能力目标:培养运用已有经验提升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合理规划人生的能力。
知识目标:认识到梦想与理想、现实的关系;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初步掌握努力的具体方法。
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框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二框,教材设计的意图是希望学生在进入中学后可以对整个初中生活有一定的目标和规划。
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仍带有“后小学”时代的特点,对初中生活充满了好奇、渴望、害怕、忐忑等复杂的情绪。
此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握人生机遇,不断突破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学生用努力架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建立起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梦想教学难点:如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二、学情分析此时的学生对于梦想这个话题有这样的特点:第一,有想法但不明确──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自己的梦想。
学生刚刚进入中学,处于适应期,孩子们对于新的生活充满期待。
进入中学以后他们的梦想,也许发生了变化,有的更加明确,有的可能更加模糊了,而梦想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
第二,有问题但不具体──学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希望,但是学生的新期待是不清晰的,碎片化的,所以往往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需要教师的具体指导和自身的不断调整。
第三,有目标但没方法──进入中学以后,学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确立新目标,重新规划新生活。
中学阶段的生活学习与小学阶段会有许多不同,很多学生缺乏甚至没有对人生规划的思考与实践,本课从梦想具体到初中三年规划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努力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776年如果没有瓦特的“异想天开”(蒸汽机),1879年,如果没有爱迪生的“天方夜谭”(电灯);1886年,如果没有卡尔·本茨的“荒诞无稽”(汽车);1903年,如果没有莱特兄弟的“痴人说梦”(飞机)……我们的世界,将会怎样?你是否曾经也有过这些“异想天开”“天方夜谭”“荒诞无稽”“痴人说梦”?小结: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梦,是人类正常生活的继续;梦,是创造的源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梦想与现实”有几种观 点,请你辨析澄清。P11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
更在于行动。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 梁。(重要性)
小
结
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运动健儿 们在赛场上有欢笑,也有泪水,运动
健儿如何做的?
小 结
(正确认识努力) 1、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
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坚 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2、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3、努力,需要坚持。
结合我们自身,我们应该如何为 梦想付出努力?P13
努力也有方法
1、分清轻重பைடு நூலகம்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2、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者殆”学思并进。 5、珍视团队合作。
1、少年时代的意义。 2、面对各种挑战与可能,我们应该怎
么做。
少年有梦
学习目标 1、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知道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梦
想。 2、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拉近梦想与
现实的距离。
重难点
今天的少年应该有怎样的梦想;如何拉近梦想与
现实的距离。
梦想的内涵: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梦想的内涵 有梦就有希望 梦想的作用 少年梦想应有的特点
少年有梦
努力的重要性 努力就有改变 正确认识努力
(2015.安徽中考.2分)“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 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2015年“创客”一词首入《政府工作报 告》,强强也有了自己的“创客”梦。为了梦想成真,他应该() (1)将好奇心转化为兴趣爱好,勤动脑、多思考(2)善于观察、 敢于质疑,不断提高自身探究能力(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梦想的作用: 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
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使人
类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探究与分享
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 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 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少年梦想的特点
少年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 相连。
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 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相关链接
为实现“创客”梦打好基础(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大学毕业后
就能实现“创客梦” A(123) B(124) C(134) D(234)
A
辨析题答题方法:
1、先找出题中的观点; 2、对每一个观点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