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宏观经济学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1、GDP的概念:全名国内生产总值,是在某一既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GDP用Y表示,Y=C+I+G+NX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NX为净出口。

2、消费:消费指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物品包括购买的汽车与家电等耐用品,以及食品和衣服等非耐用品。

服务包括理发和医疗这类无形的东西。

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也包括在消费服务中。

3、投资:指用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服务的物品的购买。

它是资本储备,存货和建筑物购买的总和。

建筑物投资包括新住房支出。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投资4、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包括政府员工的薪水和用于公务的支出。

比如当政府为陆军将军支付薪水,为政府购买,当政府支付解雇人员的失业保证金,为转移支付。

5、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

净出口决定因素:(1)本币对外币的汇率(2)外国对此货物的需求(3)外国的政治状况(4)外国的经济情况(5)本国的生产,科技,经济水平(6)本国的政策6、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真实gdp:指定一年为基年,然后用基年价格来计算所有各年的物品与服务的价值。

名义gdp用当年价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真实gdp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的价值。

7、gdp平减指数只反映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公式: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8、通货膨胀:描述物价水平上升。

要点:是价格水平从低位上升向较高位的过程,一直在高位不叫通货膨胀。

衡量指标:通货膨胀率公式:d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讲解完毕。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第⼀章第⼀章导论宏观经济学:研究⼀国的整体经济运⾏及政府运⽤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运⾏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

第⼀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或充分就业※通货膨胀(Inflation)※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法1.均衡与⾮均衡分析(包括局部均衡和⼀般均衡)2.静态分析、⽐较静态与动态分析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4.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经济萧条时侧重于需求分析;经济⾼涨时侧重于供给分析。

短期内侧重于需求分析;长期内侧重于供给分析。

5.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流量是指⼀定时期测算出来的量值存量则是指⼀个时点测算出来的量值流量来⾃于存量,流量⼜归于存量之中⼈⼝总数是个存量,它表⽰⼀个时点上⼈⼝数;⽽⼈⼝出⽣数是流量,它表⽰⼀个时期内新出⽣⼈数。

⼀定的⼈⼝出⽣数来⾃于⼀定的⼈⼝数,⽽新出⽣的⼈⼝数⼜计⼊⼈⼝总数。

同理,⼀定的国民收⼊来⾃于⼀定的国民财富,⽽新创造的国民收⼊⼜计⼊国民财富中。

7.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8.边际分析9.经济模型分析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联系: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充分利⽤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第⼆节经济学的产⽣与发展◆重商主义、重农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标志: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的发表。

凯恩斯因此被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之⽗。

)◆新兴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现代复兴第三节国民收⼊核算⼀、国民收⼊帐户——GDP (⼀)国民收⼊帐户的重要性是国民经济运⾏的最重要指标,宏观调控的基础(⼆)国民收⼊帐户的产⽣背景20世纪30年代西⽅经济⼤危机,使得了解经济运⾏整体情况信息的需求⽐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国民经济帐户和GDP 度量体系应运⽽⽣;(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国内⽣产总值(⼀)国内⽣产总值的涵义——简写GDP ,度量⼀定时期(通常是⼀个季度或⼀年)内,⼀国运⽤⽣产要素所⽣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市场价值。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11
二、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大工具是货币政策, 它是政府借助中央银行对一国的货币、信 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中央银行 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能够影响到许多金融 变量和经济变量,如利率、股价、房地产 价格、汇率等等。
12
本课框架
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二篇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国民收入的 决定与均衡。 第三篇 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四篇 研究和探讨诸如通货膨胀和紧缩、 就业和失业、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等宏观 经济问题。 。 第五篇 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古典宏观经济学 (17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 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形成时 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凯恩斯主义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分庭抗礼时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
4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暴发了世界经济大萧条,在这种历史背景 下,凯恩斯撰写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向古典经 济理论的基础发起了猛攻,后人将之称为“凯恩斯革命”。 本课所要介绍的,主要不是凯恩斯经济学,而是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前者仅仅局限于凯恩斯本人的理论,后者则包 括了凯恩斯本人及其追随者和继承者的理论。包括萨缪尔 逊、J·希克斯、P·索洛、J·托宾。新一辈的著名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家主要有:George Akerlof 和 Janet Yeellen、 Oliver Blanchard、Greg Mankiw 和Larry Summers,Ben Bernanke , 他们号称“新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
经济发展是用来分析一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概念。是一
个较为复杂的“质量”概念。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稳定程
度及结果,国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总体进步和居民生活

宏观经济学 ch1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 ch1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

Q
轿车数 量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slide 32
(二)决定模型的要素: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1、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由模型
本身决定的或指模型要解释的变量。(P7)
2、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是由模
型外的其它因素决定的变量,它本身不能由
模型解释。 在模型中,它们的值或变化被认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slide 36
(三)模型分析的前提假设:价格的伸缩性与粘性 1、市场出清:市场上供给等于需求的一种状态,
在形成市场出清时,价格是伸缩性的。
2、短期看,许多价格都是粘性的——相对于供需 失衡,价格的反应存在时滞。
例如,
– 劳动合同确定的是名义工资,其期限往往是一年甚
至更长 – 出版商常常要3—4年才会调整一次其杂志的价格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slide 22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经济模型
1、定义: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
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P8)
2、作用:
• 解释经济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 解释某种经济行为
• 设计政策以改善经济运行状况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slide 23
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 新轿车的供给与需求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slide 15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slide 16
失业与收入的增长
5 4 3 2 1 0 -1 -2 -3 -4 -5 1965
%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失业率的变化

宏观经济学1-国民收入核算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宏观经济学1-国民收入核算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目录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 (1)第二节核算GDP 的两种方法 (2)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第一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3)第二节跨期消费理论 (6)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一、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二、对 GDP 概念的理解1.一国或一地区:是地域概念,不是国民概念GDP 包含本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及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某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NP 包括本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和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NP 与GDP 关系:GNP = GDP +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GDP + 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FP)2.一定时期内:是流量,不是存量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存量:一个时间点上存在的变量。

3.是本期生产的,不是销售的4.是最终产品,不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5.既包括商品的价值,也包括劳务的价值6.市场价值7.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习题演练】1.(判断)一家企业去年的存货到今年还没有卖出去便发生了腐烂,这导致今年的G DP 下降。

()2.(单选)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单选)下列()应该计入G DP。

A.新旺面包厂进货2吨面粉B.家庭主妇莉莉求便宜,到批发市场购买了 200 公斤面粉,打算放着慢慢用C.小张在股票市场上购买了奇虎 360 公司的2 万股股票D.以上各项都不计入GDP第二节核算G DP 的两种方法一、支出法(一)支出法的含义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

2024版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思维导图

2024版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思维导图

•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主要理论流派•宏观经济学核心概念解析目•当代宏观经济问题与挑战•未来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录01宏观经济学概述定义与研究对象定义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联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

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02宏观经济学发展历程古典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劳动价值论与分工理论凯恩斯主义革命01020302030401新古典综合派与货币主义论战新古典综合派:融合凯恩斯主义与古典经济学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权衡取舍理性预期革命:预期对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影响新凯恩斯主义崛起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对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工资与价格黏性市场不完全竞争与信息不对称的解释协调失败与多重均衡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微观基础与宏观现象的连接从个体行为到总体经济表现的桥梁03宏观经济学主要理论流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提出“看不见的手”概念,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大卫·李嘉图强调劳动价值论和自由贸易。

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影响古典经济学派对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市场供需平衡、经济增长等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基础节,反对政府干预。

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影响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主张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实现经济稳定。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

从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波动,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与衰退,这些都与宏观经济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我们理解和分析这些大规模的经济现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工具。

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

它关注的不是单个的企业或消费者,而是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经济的表现。

这包括经济的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国际贸易收支等等。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关键议题。

它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加量。

一个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对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至关重要。

当经济增长迅速时,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好的生活质量。

然而,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并非易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有效的经济政策等。

通货膨胀也是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重点。

简单来说,通货膨胀就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温和的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经济增长的伴随现象,但过高的通货膨胀则会带来诸多问题。

它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使得人们的实际收入减少,影响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失业率则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过高的失业率不仅意味着大量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宏观经济学致力于研究失业率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手段来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

国际贸易收支则涉及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贸易顺差可能带来外汇储备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但也可能引发贸易摩擦;贸易逆差则可能对国内产业造成冲击,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促进国内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那么,宏观经济学是如何研究这些经济现象的呢?它主要通过构建各种宏观经济模型来进行分析。

这些模型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经济变量,试图解释经济运行的规律和趋势。

例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就是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模型之一。

总需求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经济中所有部门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总供给则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宏观经济学概念、问题、演变过程和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学概念、问题、演变过程和研究方法
•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古典宏观经济学 (17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
–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形成 时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凯恩斯主义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分庭抗礼时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
一、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 古典经济理论的特点:
– 第一,以经济增长为宏观经济,以至整个经济 学的研究中心。理论与政策的分析都围绕这一 中心展开。
– 经济总是接近,或者就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 上。这就意味着几乎没有,或者不存在着资 源的闲置;
– 不存在非自愿失业。这就意味着在现行市场 工资率水平下,愿意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工 作。换言之,经济总是接近于劳动力的充分 就业;
– 所生产出来任何产出均有需求。
2.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依据
•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具有一种 内在的、自我调节的机制。如果允许调 整的时间足够长的话,它可以将该经济 稳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这一结论主要 基于以下三点:
' 一国的经济增长问题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香港、韩国、台 湾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亚洲“四小龙”, 而同时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造成 这种显著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国家 间的经济增长差异是什么。大多数研究认为, 高储蓄率、高投资率、技术创新及其他一些 因素是取得高增长的重要条件。
– 第二,以价值理论为基础。有关价值决定问题 的论述是分析所有经济问题的基础。但在有关 是劳动决定价值还是生产成本等其他因素决定 价值上却有不同的看法。
– 第三,所用的宏观分析方法是一种总体分析, 而不是以后广泛使用的均衡分析方法。
1.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 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就业与国民收入的一 些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德国 32800
39710
• 5 英国 25700
42430
• 6 法国 25200
41200
• 7 意大利 20900
35980
• 8 西班牙 14100
30820
• 9 加拿大 13600
41470
• 10 俄罗斯 11400
8030
2019年各国GDP
• 名次 国别 GDP(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
• 其各项总量指标及其组成,是进行经济 分析、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的重要依据。
•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种:
–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简称SNA(a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主要由市场经济国 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采用,也叫西方体系。
–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the 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 主要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采用,也叫东 方体系。
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
• 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专利、 版权等收入。
2)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 利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工资、利息、 利润和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 入,无法区分。
• 如自办业务的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 的收入。
3) 厂商收入
• 公司税前利润 – 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 和未分配利润等。
45888
• 10 俄罗斯 14769
10521
2019年各国GDP
• 名次 国别 GDP(亿美元) 人均GDP(美ຫໍສະໝຸດ )• 1 美国 150648
48147
• 2 中国 69884
5470
• 3 日本 58553
45774
• 4 德国 36286
44558
• 5 法国 28082
44401
• 6 巴西 25179
• GDP 与GNP
• GNP是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
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 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 GNP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因而GNP是国内外 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GDP是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
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 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 国居民。GDP仅包括国内生产最终产品的市场 价值,它不涉及国外。
• 10 印度------719,819
652
2019年各国GDP
• 名次 国别 GDP(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
1 美国 139800
46280
2 日本 52900
41480
3 德国 32800
39710
4 中国 30100
2280
5 英国 25700
42430
6 法国 25200
41200
三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一)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二)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三)生产法(production approach)
(一)支出法
• 又叫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 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 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 计量GDP。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 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 产品用的产品。也即是处在当期生产过 程中的产品。
• 举例:
阶段
种棉 纺纱 织布 制衣 销售
• 总计
产品
棉花 纱 布 成衣
总价值
15 20 30 45 50
160
价值增值
15 5 10 15 5
50
• 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 不包括转移支付和公债利息等。因为这 些仅仅是简单的把收入转移,而没有相 应交换的产生。
4) 净出口 X-M net exports
• 指进出口的差额。
• 表示本国最终产品和服务有多少通过外 国人支出而实现了它们的市场价值。
• 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的净支出。
• GDP=C+I+G+(X-M)
1) 消费 C consumption • 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 • 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
的支出。建造住宅的费用不包括在内。
2) 投资 I investment • 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
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总投资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 资本折旧 – 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里面。
• 企业转移支出 – 包括对非赢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 者呆帐。
• 企业间接税 – 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
• 我国依据收入法统计GDP分四项: • (1)劳动者报酬:包括货币工资、实物工资
和社会保险费等三部分。
• (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因为从事生产 活动使用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 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减去 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 如果GNP>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 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 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如果GNP< GDP,正好相反。
• 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GNP=GDP,只有本 国公民在国内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值。
6.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自给自足的生产、慈善机构的活动、 在家中做饭和打扫卫生的活动等等, 都不计入GDP。 一般转移支付、证券的买卖、旧货 的交易等等,不计入GDP。
• 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 产总值 GDP。
• GDP如何计算的理论——国民收入核 算理论。
2019年各国GDP
• 名次 国别 GDP(百万美元) 人均GDP(美元)
• 1 美国------14,486,624 42076
• 2 日本-------4,663,823 36486
• 3 德国------2,730,109 33099
4. GDP是计算期内(如2019年)生产的最终 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4.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5. 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5.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 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
GNP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
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59.0
1590.0
1318.0 272.0
-14.8
5773.0 4589.0 1184.0
3386.0
2641.0 745.0 -366.9
11365.2 9113.2 2252.0
6444.0
4732.0 1712.0
510.3
33635.0 26944.5 6690.5 23877.0 20300.5 3576.5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 首先要有定义和计量总产出或总收入的 一套方法。
•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在一定经济理论的 指导下,综合应用统计、会计、数学等 方法,为测定一个国家(地区、部门) 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流量)和特 定时点上的经济成果(存量)所构成的 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
• (3)固定资产折旧:为了弥补固定资产在生 产过程中的价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
•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价值 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创造的价值总和
• 例如,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 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 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 GNP。
• 类似道理,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 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
• 4 英国------2,222,551 29451
• 5 中国-----2,054,880 1352
• 6 法国-----1,972,724 33126
• 7 意大利-----1,790,668 29648
• 8 加拿大------1,034,532 32073
• 9 西班牙------1,019,024 24627
12917
• 7 英国 24809
39604
• 8 意大利 22457
37046
• 9 俄罗斯18849
13236
• 10 印度18433
1265
一 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一 概念:
• 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 定义为: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 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998.5
43579.4 34854.6 8724.8 28457.6 25154.2 3303.4 2857.2
49684.6 39398.6 10286.0 30496.3 29475.5 1020.8 2248.8
(二)收入法 income approach • 收入代表供给,因而收入法也就是供给
二 理解GDP的定义:
1.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GDPPijQij
•如果不是市场 交易活动,不
其中P是按当年的实际价 计入GDP。
格计算的,因此V=p×q
是当年市场价值。
实际价格意味着价格中可
能含有通货膨胀因素、也
可能有通货紧缩因素。
2.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 产品价值不记入GDP。
7 意大利 20900
35980
8 西班牙 14100
30820
9 加拿大 13600
41470
10 俄罗斯 114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