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合集下载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PPT课件2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PPT课件2

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 研究给了你哪些启示?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1.我国计算机研究的开始和发展 2.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电子 计算机试制成功。
银河亿次计算机系统
国防科大研制的 “银河-Ⅲ”百 亿次巨型机
信息技术的应用除 计算机及互联网外,还 有哪些东西?
2001年我国首台蛇 形机器人在长沙国防科 大诞生。该机器人在未 来作战和抢险救灾等领 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其头部装有视频监视器, 在运动过程中可将前方 景象实时传输到后方的 电脑中,科研人员可根 据实时传输的图像观察 运动前方的情景,发出 各种遥控指令。
王大珩 中国科学院院 士、中国工程 院院士、我国 应用光学及光 学工程的主要 奠基人之一。
王淦昌 中国科学院 院士、著名 高能物理学 家。
杨嘉墀 中国科学院 院士、著名 空间自动控 制专家。
陈芳允 中国科学院 院士、著名 电子学家。
“863”计划倡议人
说一说,新中国在 科学技术方面还取得了 哪些突出的成就?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二、“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四、“863”计划的制定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导弹、原子弹、 毛泽东在1956年说:中国“不但 人造卫星 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 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 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 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
温故知新 畅想天地
自己动手
温故知新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哪年成功 爆炸?你知道我国在原子能的利用 方面,还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吗?
畅想天地
请设想一下你在未来信息 社会中的生活状况。

【小学课件】《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优质PPT课件2

【小学课件】《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优质PPT课件2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2003年“神州” 五号载人飞船升 空
杨利伟出舱瞬间 航天英雄杨利伟
杨利伟太空生活片断
二、“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袁隆平,中国 工程院院士。被国 际农学界誉为“杂 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带 来的全国范围内空前的粮食饥荒,使 他走上研究杂交水稻的道路。
杂交水稻
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 研究给了你哪些启示?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1.我国计算机研究的开始和发展 2.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电子 计算机试制成功。
银河亿次计算机系统
国防科大研制的 “银河-Ⅲ”百 亿次巨型机
信息技术的应用除 计算机及互联网外,还 有哪些东西?
2001年我国首台蛇 形机器人在长沙国防科 大诞生。该机器人在未 来作战和抢险救灾等领 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其头部装有视频监视器, 在运动过程中可将前方 景象实时传输到后方的 电脑中,科研人员可根 据实时传输的图像观察 运动前方的情景,发出 各种遥控指令。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二、“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四、“863”计划的制定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有更毛多泽的东导飞在弹人机1、造9和5原卫大6子年星炮弹说,、:而中且国还“要不有但原要 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 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 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快乐学案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快乐学案 岳麓版

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课堂反馈名师点津1.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党和政府对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国科院及各种科研机构,作出了一系列发展科技的决策,科技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制订了“863”计划,缩小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高技术研究开发的总体水平在为提高。

另一方面,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的优秀学者、专家,怀着深沉、炽热的爱国之情,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实现祖国的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

2.我们要学习以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的哪些精神从以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高尚情操;刻苦钻石业务、埋头苦干、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坚持科研方向面向生产生活、关注国计民生的民本精神。

随堂演练1.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是在:A.1949年 B.1956年 C.1964年 D.1978年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3.“两弹一星”不包括A.导弹 B.原子弹 C.氢弹 D.人造地球卫星4.2003年发射成功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A.神舟一号 B.神舟三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5.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人是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陈芳允6.“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汉字印刷告别铅字开辟了通途。

它的主要研制者是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王选7.1986年中国制定了《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一计划纲要被命名为A.“863”计划 B.“星火”计划 C.“火炬”计划 D.“丰收”计划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十五年前的深秋季节,在我们祖国的上空,一声春雷般的巨响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PPT课件2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PPT课件2

王大珩 中国科学院院 士、中国工程 院院士、我国 应用光学及光 学工程的主要 奠基人之一。
王淦昌 中国科学院 空间自动控 制专家。
陈芳允 中国科学院 院士、著名 电子学家。
“863”计划倡议人
说一说,新中国在科 学技术方面还取得了哪 些突出的成就?
2001年我国第 一台类人型机器人 亮相国防科大。这 一成果标志着我国 机器人技术跻身国 际先进行列。
王选,华光激光照排系统研 制主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工 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第八届政协委员。现任北大方正 技术研究院院长、香港方正董事 局主席。
No Image
普及电脑教育
四、“863”计划的制定
钱学森和毛泽东在宴会上
1960年11月“东风1号”发射成
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 第一颗原子弹
No Image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66年10月27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核 导弹试验,图为钱学森(右一)与聂荣臻(右 二)等在现场看到导弹飞行正常时的情景。
1966年 10月27日, 聂荣臻、钱学 森、张震寰、 李觉等在核试 验现场留影。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二、“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四、“863”计划的制定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有更毛多泽的东导飞在弹人机1、造9和5原卫大6子年星炮弹说,、:而中且国还“要不有但原要 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 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 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
2003年“神州” 五号载人飞船升 空
杨利伟出舱瞬间 航天英雄杨利伟
杨利伟太空生活片断
二、“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袁隆平,中国 工程院院士。被国 际农学界誉为“杂 交水稻之父”。

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钱学森和毛泽东在宴会上
1960年11月“东风1号”发射成功
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 第一颗原子弹
1966年10月27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核 导弹试验,图为钱学森(右一)与聂荣臻(右 二)等在现场看到导弹飞行正常时的情景。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东方红一号”
C

A
B
• 袁隆平的主要科技贡献是(
)

A.发明“侯氏制碱法” 育籼型杂交水稻
C.成功研制原子弹 射东方红l号卫星
B.成功培

D.成功发
• 我国的航天技术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起来的。 下列属于我国航天技术成就的是( ) •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一号”卫 星发射成功 • ③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 实施 • A.①②③ ②④ B.②③④ ④嫦娥奔月工程顺利 C.①③④ D.①
王大珩 中国科学院院 士、中国工程 院院士、我国 应用光学及光 学工程的主要 奠基人之一。
王淦昌 中国科学院 院士、著名 高能物理学 家。
杨嘉墀 中国科学院 院士、著名 空间自动控 制专家。
陈芳允 中国科学院 院士、著名 电子学家。
“863”计划倡议人
• (2013· 河北· 21)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 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 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的国际地位。这些东 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 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指( )
2001年我国第 一台类人型机器人 亮相国防科大。这 一成果标志着我国 机器人技术跻身国 际先进行列。
王选,华光激光照排系统研 制主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工 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第八届政协委员。曾任北大方正 技术研究院院长、香港方正董事 局主席。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教学难点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兵力和装备都不弱于日军的清朝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自己国家的威海卫港湾内。

但是,新中国建立刚到半个世纪,人民海军就能驾驶着国产的导弹驱逐舰环球访问、遨游世界各地。

大家都已经知道发生这么强烈反差的原因在于新中国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

那么,新中国科技取得长足进步的原因又有哪些呢?(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料,进行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两弹一星”1谁来介绍什么是“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教师讲解:“两弹一星”现在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但是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

例如,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就是因为他主持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

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

“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

2 原子弹是怎样研制出来的?(以邓稼先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挑选了20多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协力攀登科学高峰。

他们在缺乏资料的“真空”状态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罗布泊的戈壁沙滩上空点燃神奇之火,生成原子弹爆炸特有的“蘑菇云”。

·指导学生观看课本彩色插图第3页第13幅《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图以及网站《史海荡舟》所展示的其它资料,体验科技实验成功的欢乐、自豪等情感。

3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接着指导学生观看课本86、87页的导弹和卫星图片,联系第14课《钢铁长城》有关知识,加深印象,并重点补充网站《史海荡舟》登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遨游太空》资料,其url是/Photo/ShowPhoto.asp?PhotoID=53。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PPT课件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PPT课件
?
2年零8个月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1967年6月17日
从首次爆炸原子弹到爆炸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前 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
说一说
从邓小平的话中,可 以看出“两弹”的发明有何 重要意义?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 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 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 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右)
袁隆平当选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863计划












从现在就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 进程,而不能等到十年﹑十五年﹑经济实力相当好时再说,否则就会 贻误时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
——《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
时间 1960年11月 1964年10月 1970年4月 1975年 1984年
成就 “东风一号” 近程导弹爆炸成功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第一颗通讯卫星发射成功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当代神农” “米神”
籼型杂交水稻 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
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

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
学 课
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ke
jia
谁说n我/s们中国人搞不成导弹核武器,现在不是 hux
搞出来了吗ue!/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课题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教时21 时间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通过列举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培养学生归纳史实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或者阅读有关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及影视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科学技术巨大的推进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重大深远意义教学难点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计思路备注一、板书标题展示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等图片。

板书标题: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二、揭示目标(1)讲述邓稼先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2)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3)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自学指导幻灯片展示学生需要自主学习的问题,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用笔勾画出本课重点内容,并思考、讨论问题。

四、先学1、我国在“两弹一星”方面的著名科学家有哪些?“两弹一星”具体指什么?2、我国在“两弹一星”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哪些?3、袁隆平的重大贡献是什么?4、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成就有哪些?5、“863”计划的提出者有哪些?教学设计思路备注五、后教“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历史意义: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多,苏联用了四年,法国用了八年多,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核科技进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它大大加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力量。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振奋了国威、军威,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六、当堂训练用PPT的形式展示选择题、思考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定教,开放生成”专用教案
课题
第六单元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课时
1
主要任务
1、讲述邓稼先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杂家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记录
(课后
填写)
A.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健康上网B.这位父亲害怕网络
C.中国上网的人数不断增加D.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
二.材料分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5月25日,朝鲜又一次成功进行地下核试验,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3)信息技术的发展:
(4)神舟十号、嫦娥二号、蛟龙号等
师生
互动

教师
预设

问题

处理
方法
课堂
检测


处理
方法
达标检测:(要求闭卷,单独完成,用时8-10分钟)
一、选择题:
1.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新疆罗布泊上空,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整个世界都被震撼了。这段文字描述的事件是()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枚近程导弹成功发射D.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
2.他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就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 )
A.侯德榜B.邓稼先C.钱学森D.袁隆平
3.下列我国的科技成就中,哪一项最能体现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意识()
(2)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3)党和政府对发展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
(4)一批优秀的科学家为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实现祖国的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现代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的研制:导弹、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
(2)“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杂交水稻之父”
材料二:袁隆平是一名真正的耕耘者,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虽然已经名满天下,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核武器研制成功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哪一科技成就?
(3)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课堂
生成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风1号”上天
C.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D.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
4.阅读下框内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A.“东风1号”发射成功B.“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D.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
5.某地电视台播出了一则公益广告:一位父亲正苦恼让儿子上网担心他会上瘾,不让他上网又怕耽误他的学习。这主要说明了()
教学难点
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




导入:
蛟龙号的资料
问题引领:
学生根据课题提问:
我国为什么会出现现代科技之花?有哪些现代科技之花?对我国有何影响?对此你有何启示?
师生Βιβλιοθήκη 互动时教师预设

问题

处理
方法
我国为什么会出现现代科技之花?
(1)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中国能独立自主的决定自己的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