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辉煌的科技文艺成就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进步和文艺术的辉煌(教学案

\1.考查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2.考查相对论和量子论对物理学的革命性的意义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3.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及其历史地位。
4.蒸汽机、电力的广泛应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5.互联网的诞生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6.考查的核心内容:近代世界以来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专题主要讲述了近现代科技成就及文学艺术、影视艺术的发展演变历程。
牛顿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论、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及近现代文学美术流派、成就等是本专题的主要知识点。
一、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经典力学的建立:(1)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伽利略(确立将科学实验与数学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发现落体定律;确定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两个新概念;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的发现以及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经典力学的建立——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3)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经典力学体系建立,标志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2、相对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9世纪,经典力学无法解释高速运动微观和宏观物理现象,面临困境。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和物体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打破了经典力学绝对的时空观。
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结构,指出了物质间所存在的万有引力,是由于物质的存在和分布使时间和空间的性质不均匀而引起的。
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运动状态),被包括在相对论体系中。
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成为物理学思想的革命。
意义:(1)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精美细腻的经头画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雕 刻 版 宝 钞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 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作 用)。辽、宋、西夏、金时期, 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 一步发展。
材料一
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 时 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 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
工匠雕版
铜活字
激光打印机
纪念这位专家
王选,2006年去世,江苏无 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 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 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 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 1· · 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 科学家”。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汉字 -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引发了 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 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
红线处有对毕昇发明活字版的记载
4.活字印刷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及传播过程
传播过程: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人朝鲜,之后
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 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欧洲。
西 欧洲、波斯
活字 印刷术 南 东南亚地区
东
朝鲜、日本
历史与现在的对接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激光照排印刷
宋代,阿拉伯人在世界 上四处奔走,带走了中国的 指南针和火药,传到了 世界很多国家。
具体过程:乘坐中国 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 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 到欧洲。
阿拉伯人
3.指南针应用的 (意义或影响)
材料研读
朱彧[yù] 在1119年写成《萍 州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 (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 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 针。”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 的最早记录。想一想,指南针用于 航海有什么好处?
辉煌的科技文艺成就

解剖学与法医学
宋慈 :《洗冤集录》
穴 位 经 络
一、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官吏生涯和朝廷 学术与科举 文学艺术 法律和刑事 军事 轶事杂谈 占卜方术与传说 易经与阴阳五行 数学
60 10 70 11 25 72 22 7 11
物理学 化学 工程、冶金、工艺 灌溉和水利工程 建筑 生物科学、植物学 和动物学 农艺 医药和制药学
1、天文学
农学、医学 数学、天文学
天文和历法一直是“正统”的儒家之学。 ——李约瑟 江晓原:“天文学史的外史研究”: 星占、历法vs.社会、文化
中国古代的政治巫术? “荧惑守心”
23/17;38
《星占历法与宋代政治文化》 《异常天象与徽宗朝政治:权力博弈中的皇帝、权臣与占星术士》
一、科学技术成就
1、天文学
中国的发明曾为欧洲的文艺复兴铺平了道路。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一、科学技术成就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曾改变 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由 此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这样 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 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 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 量和影响。 ——培根
知识的传布:抄本与刻本
Hilde DeWeedt & Lucille Chia Knowledge and Text Production in an Age of Print--China, Tenth-Fourteenth Centuries. .
Adrian Johns, The Nature of the Book: Print and Knowledge in the Making Tobie Meyer-Fong The Printed World: Books, Publishing Culture,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共26张PPT+视频)

火药
我航行在索马里附近,被 海盗盯上了,这伙强盗打算乘 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我们。 我怎么保护自己安全?
火药的发展历程
火药的发明及应用
时间 唐朝 唐末 宋元 南宋 元朝
发展历程 炼丹家偶然发明 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突火枪发明(枪炮始祖) 发明了火铳 [chòng]
药物
数学
中
西
国
方
印火 指 纸 驿 农 手
刷药 南 币 站 业 工
术
针
制 生业
度 产生
技产
双向交流 共同发展
术
技 术
课堂小结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发明:北宋毕昇
排版:转轮排字法 应用于文化并传播
活字印刷术
司南、罗盘 北宋应用于航海并传播
宋元应用于战争并传播
指南针 火药
创新 开放 海上丝绸之路
宋元科技
宋 突火枪
《宋史》中多处记载北宋时期的 火器,如火箭、火球、火蒺藜等。
元 火铳
由于竹筒承受不了太大的气压, 因此至迟在元代,已经出现了用 铜或铁铸成的筒式大炮。这类炮 统称为“火铳”,又因其威力大, 被尊称为“铜将军”。
火药
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
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
变革。
——恩格斯
从汗八里城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每条大路按照市镇的位
置,每隔大约数十里就有一个招待信使与客商的旅馆。这给来
到帝国朝廷的专使和来往于各省、各王国的钦差提供了很大方
便。
——《马可波罗行纪》
位于河北的鸡鸣驿
急递铺令牌
作用:驿站的普遍设置,加强了全国的政治联系,对维持统治具有重大
【北师大版】必修三:第13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B版

第13课_共和国的科技丰碑

结论:成就的取得和科 技工作者的努力密不可分。
材料一 20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 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 技革命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 史时期。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 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取得“两 弹一星”的重大成就。
土地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农业生产合作社等等;
通过科技研究,改良作物品种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1.成就: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 上首次 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随后, 籼型杂交水稻 在国内迅速推广, 产生了巨大的增产效益。袁隆平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 父”。 2.意义:“籼型杂交水稻 ”产量 高,对我国人多地少、农业水平 发展低的现状,具有重大意义。
喝一碗酱油汤或糖水,应坚持工作一小时以上; 吃一粒蜜枣,应坚持工作一个半小时以上。
——三年困难时期科学家的互相鼓励
美国千方百计阻止海外 爱国科学家回国; 苏联单方面撕毁合作协 议。
——新中国面临的形势
一穷二白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我国的原子弹正式起步研制是1959年下半年,这个时 期正是我国经济困难时期,粮食定量供应,副食品短缺。 但是,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却出现了奇迹。 科研人员每天在食堂都吃不饱,但回到研究室立刻开 展工作,两个多小时后,肚子提抗议了,于是有的人拿出 酱油瓶冲一杯汤;有的人挖一勺古巴黄色糖冲一杯糖水; 还有的人拿出伊拉克蜜枣,含到嘴里。“加餐后”立即又 埋头科研工作,就这样坚持到下班。 远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百万大军在那里从事科 研工作和基建工程,那里大戈壁的客观条件本身就很艰苦 了,在三年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曾经出现过断炊的问 题,更是雪上加霜。罗布泊本来植物就很稀少,可以吃的 如榆树叶、沙枣树籽,甚至骆驼草,几乎都被他们拿来充 饥了。
第13课_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3.吸收人类文明成就,并在创新中求发展;
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 的开拓精神与无私奉献; 5.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
问题三 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又如何努力将现代科学 引入中国?结果怎样?为什么?你从中获何启示?
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 术,结果是促进了我国近代科技的发展,但仍处于落后 地位,也没有改变中国“弱国无外交”的社会地位。 原因:
第13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感动中国,震撼世界
教师:王丽静
课程标准: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 辉煌 古 代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 的文化,世界领先
近 代
新中国
落后 振兴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 后于西方先进水平,备受欺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 制定了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从此,中 国人民开始了科技振兴的伟大历程。
1997 年
1999 年 2003 年
每秒运算 130 亿次的计算 ―银河–II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 机,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机 成功 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 飞船安全返回 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 础。
―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发射 成功
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 天技术的国家。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年8日发表 的《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 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 使500多万儿童死亡。
中国农民有这么一种说法:‚吃饭 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吗?中国农民为什么这么说? 邓小平在全国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 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 农业的发展;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 题。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13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1983年处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时期,故选D项。
12345
解析
答案
5.(2018·北京东城区联考)2000年,“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 不过这一次,民众的评论似乎打破了“仇富”的定律,有人表态:“袁
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仇富不仇袁隆平”
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 要成就。 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 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1.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技术所 取得的主要成就。(重点) 2.理解党和政府在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 展之间的联系。(难点) 3.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 作用。(重难点)
学习思考
1.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成就的取得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提示 (1)事件: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意义: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提示
2.新华社电:“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 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电文讲的是哪一重大科技 成就? 提示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3.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孙悟空的腾云驾 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 人开始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什么? 提示 “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射成功。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政”
谢观:中国历代政府,重视医学者,无过于宋。
方剂学:《重定神农本草》~《证类本草》 医学分科:大小方脉、风、疮肿、产、眼、
口齿、金镞 和剂局(惠民药局):配制药品出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局 配方手册之一。
一、科学技术成就
解剖学与法医学
宋慈 :《洗冤集录》
一行(张遂)
发现恒星位置变动。
“无青无黄,无赤无黑,无中无旁,乌际乎天则!” ——柳宗元:《天对》
一、科学技术成就
1、天文学
天文仪器的改进与功能的综合化
演元
示祐
与浑
观 测 天
天 仪 象
象
,
计
时
和
报
时
水运仪象台(模型)
原台高约12米、底部宽约6.5米, 分为浑仪、浑象、报时三部分。元 祐三年(公元1088年),苏颂、韩 公廉等制成。
• 唐代不仅涌现了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还有王勃、陈子昂、 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韩愈、柳宗元、刘 禹锡、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优秀诗人。
• 唐诗的总体水平超过了此前任何一个朝代,又是此后任何一个时代 都未能达到的。
二、唐宋文学的风貌
2、唐诗与宋词
唐诗的发展阶段
中唐:自代宗大历元年(766)至文宗太和九年(835)。诗歌的政治 色彩比盛唐强烈。“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诗 人在诗作中揭露社会弊端。
晚唐:自文宗开成元年(836)至哀帝天祐四年(907)。逐渐脱离政 治教化的轨道,转而追求诗歌自身的美学价值;面向日常生 活,沉湎于个人哀愁。
3、医药学
王 惟 一 制 铜 人
穴 位 经 络
一、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李约瑟对《梦溪笔谈》全 书条目进行了分类统计
官吏生涯和朝廷 60 物理学
6
学术与科举 文学艺术
10 化学
3
70 工程、冶金、工艺 18
法律和刑事
11 灌溉和水利工程 6
军事
25 建筑
6
轶事杂谈
72 生物科学、植物学 52
占卜方术与传说 22 和动物学
易经与阴阳五行 7 农艺
6
数学
11 医药和制药学
23
天文学和历法 19 人类学
6
气象学
18 考古学
21
地质和矿物学 17 语言学
36
地理和制图
15 音乐
44
二、文学风貌与时代精神
(一)古文运动:文风的革新 (二)唐诗与宋词:文学创作的巅峰
二、唐宋文学的风貌
唐代文学的繁荣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推动雕板印刷发展的最初动力
韩 国 庆 州 佛 国 寺 塔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咸通九年(868)雕板《金刚经》(敦 煌藏经洞出土,现存大英博物院)。今存 世界上第一部标有年代的印刷品。
一、科学技术成就
毕昇活字版(复制品)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活字印刷术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 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 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 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 瞬息可就。
时进士益相习为奇僻,钩章棘句,浸
失浑淳。欧阳修知贡举,尤以为患,痛裁
抑之……既而试榜出,时所推誉,皆不在 选。浇薄之士候修晨朝,群聚诋斥之,街
司逻吏不能止。至为《祭欧阳修文》投其
家,卒不能求其主名置于法。然自是文体
亦少变。
二、唐宋文学的风貌
1、古文运动:文风的革新
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历时二百多年的古文运动,既有鲜明的理论主张,也有丰 硕的创作成果;不仅确立了新的文学语言、新的散文范式,而 且确立了“文以明道”这一重要理念,延续了儒家的道统。
南
缕
悬
式
指
水
南
浮
针
式
指
南
针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
日,阴晦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
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 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赵汝适《诸蕃志》
一、科学技术成就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火药:民用与军用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韩愈
柳宗元
文起八代之衰, 道济天下之溺。
古文运动的目标: 文学层面,一是文体的革新,
二是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 思想层面,是儒学复兴运动的组成部分,
主张的核心是文道合一。
改革文风 复兴儒学
二、唐宋文学的风貌
1、古文运动:文风的革新
古文运动的胜利: 文体文风改革
欧
《宋史·选举志》:阳修 Nhomakorabea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知贡举。
山 西 洪 洞 广 胜 寺
一、科学技术成就
写(抄)本—拓本—刻本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开成石经
现存西安碑林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将 《易》、《书》、《诗》、三 《礼》、《春秋》三《传》、 《论语》《孝经》《尔雅》共 十二部经书刻石于国学。
宋代,《孟子》升格为经 书,遂成为“十三经”。
一、科学技术成就
—— 沈括《梦溪笔谈》
一、科学技术成就
活字印刷术的应用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温州白象塔出土北宋崇宁二年 (1103)佛经。 南宋周必大致友人,《玉堂类稿》 “用沈存中活字法”印。
西夏文泥活字本《大方广佛华严经》 (藏国家图书馆)
回旋式 《佛说观无 量寿佛经》
黄宽重《宋代活字印刷的发展》,台湾《中央图书馆馆刊》新20卷2期。 金柏东《早期活字印刷术的实物见证》,《文物》1987年5期。
初唐:自高祖武德元年(618)至玄宗先天元年(712)。融合了 南北文风;确立了近体诗这种新的形式。“初唐四杰”(王 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陈子昂等人是新趋势的代表。
盛唐:自玄宗开元元年(713)至代宗永泰元年(765)。唐代诗歌史 的顶峰。杰出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等。盛唐诗歌的气象是 那个时代文明的集中表现。
第十三讲 辉煌的科技文艺成就
一、杰出的科学技术成就 二、文学风貌与时代精神 三、从绚丽到淡泊:艺术风格的演变
“李约瑟问题”
正问题:为什么中国文明在把人类对自然界的 知识应用于人类实际需要上,比西方文明 更有效得多?
反问题: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
发展社会学与文化取向的中国科学史研究
这样的研究不仅仅是“科学事实”的考证,而 是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视角,研究中国古 代科学与社会及文化相关的多方面的问题。
(一)天文学 (二)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三)医药学
一、科学技术成就
农学、医学 数学、天文学
1、天文学
天文和历法一直是“正统”的儒家之学。 ——李约瑟
江晓原:“天文学史的外史研究”: 星占、历法vs.社会、文化
中国古代的政治巫术? “荧惑守心”
23/17;38
《星占历法与宋代政治文化》 《异常天象与徽宗朝政治:权力博弈中的皇帝、权臣与占星术士》
古文运动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运动, 从一个侧面为中国文化开启了新的历程。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二、唐宋文学的风貌
2、唐诗与宋词
诗国的高峰
诗人诗风、表现领域、神韵意境、格调情思
• 中国诗歌在唐朝达到顶峰。仅《全唐诗》所录,就有诗人2200多人, 作品48900多首。作诗者遍及社会各阶层。唐诗的鼎盛是在诗歌广泛 普及的基础上出现的。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和 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一、科学技术成就
官修本草 医方学 医学教育
3、医药学
人与自然,人与人
一、科学技术成就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造纸术的西传
造纸工业为中国之专利,自此役(怛逻 斯战役)之后,大食人把中国俘虏带至康国, 造纸之术由是传布于回教诸国而流传至西 方……此物一兴,遂使埃及之草纸及皮纸一 概消灭……一切国家之人,皆利赖之。
——沙畹《西突厥史料》
中国的发明曾为欧洲的文艺复兴铺平了道路。
宋代文学的成就
• 中国文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其 • 古文运动在唐末五代一度衰颓之后,
艺术特质得到了充分认识。文学
逐渐与学术分离,淡化了政教功 利的目的,自觉地追求审美。
得到宋代作家的积极响应。宋代的古 文真正成为具有政治功能又切于实用 的文体。
•
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文、 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不同的文 • 学形式高潮迭起。
知识的传布:抄本与刻本
Hilde DeWeedt & Lucille Chia Knowledge and Text Production in an Age of Print--China, Tenth-Fourteenth Centuries. .
Adrian Johns, The Nature of the Book: Print and Knowledge in the Making
南宋杨忠辅《统天历》(1199), 确定一回归年的数值(“岁实”)为 365.2425日,与现行公历(1582年颁布) 一年的长度完全相同。杨忠辅并且指出 了回归年长度存在变化这一重要事实。
唐星象图
1、天文学
宋 代 天 文 图 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