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汇古今有东西-第八届和乐新闻通稿0706

合集下载

巧夺天工凭妙手 石湾该是美陶湾

巧夺天工凭妙手 石湾该是美陶湾

45 | 科学之友巧夺天工凭妙手石湾该是美陶湾|方方石湾是广东省佛山市的一个镇,石湾镇以陶塑制作而闻名。

石湾陶塑技艺,以人物造型为代表,其技艺形神兼备,它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精华,高度写实和适度夸张相结合,兼有生活趣味和艺术品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2006年,佛山“石湾陶塑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造型生动传神石湾陶塑技艺的第一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不论人物、动物或器皿的刻画,都致力于艺术典型化的塑造。

每件作品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各种造型达到了“百物百形、千人千面”的艺术境界,较少雷同化,对物象的剖划细致入微,因此形象构相如生。

明清至今,历代艺人们塑造了数以百次的《屈原》《钟馗》和《关公》的形象,面貌长相各具特色,绝无雷同,这是艺人们各自按照自己的艺术理解,而不互相抄袭照搬的缘故。

这是石湾陶塑技艺的优良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石湾陶艺从作品的题材到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突破,陶塑人才辈出。

胎釉浑厚朴实石湾陶艺的第二个特色是胎釉浑厚朴实。

它有胎壁厚、釉层厚的古雅厚重的特色。

目前传统的釉色有70多种,加上1963年在国内首创的12种结晶釉,共有90多种釉色。

这近百种釉色为石湾陶艺增添了五彩斑斓的艺术美感。

石湾的名釉品种繁多,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科学成就,如《石榴红》《翠毛釉》《天目》和《东瓜皮》等,在国内享有名望。

由于石湾制釉采用本地原料为主,并有自己一套烧制技术,各种釉色均有突出的地方特色。

在陶器胎土的使用方面,石湾的红、白陶土混合使用,成为区别于国内外其他产区的主要标志。

由于造型和釉色互相配合,使产品有深邃的艺术境界,耐人寻味。

技法多姿多彩技法多姿多彩是石湾陶塑的第三个特色。

陶艺产品除承袭传统技法外,根据普及品的不同要求,适当采用了现代的注浆成型技法,这样做既保留了传统的手工特色又满足了大批生产的要求。

在产品的造型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刀塑、按塑、捏塑、贴塑4种方法,使各种造型具有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在产品的施釉技术方面,也是多法并用,经常采用的上釉方法有搽、挂、挡、泼、滇、刮、雕等十多种按法,各种单色釉和复色釉都要求有艺术效果的大统一和小变化。

原来你是痒痒挠

原来你是痒痒挠

国宝历史原来你是痒痒挠国宝档案如意是由“爪杖”演变而来的。

爪杖就是痒痒挠,可以供人抓挠后背以止痒,古时也叫“不求人”。

宋代以后,如意与爪杖就分道扬镳,彻底变成了两种不同的物品。

如意被制成精美的工艺品,拥有了吉祥、驱邪等含义,成为很多人随身携带的物品之一。

现今存世的如意数量非常多,仅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收藏着2000多柄。

古代工匠会用玉石、竹木、金属、牙骨、琥珀、玻璃、陶瓷等材料制作如意。

它们造型多变,工艺更是繁杂,有浮雕、镂空、镶嵌、掐丝……挠个痒痒“不求人”如意“七十二变”清代御制白玉赶珠云龙纹题诗如意龙蝠纹玉如意景德镇窑粉彩如意紫檀嵌白玉双柄如意黄杨木雕莲花如意木嵌各种玉石瓜果灵芝式九九如意紫檀嵌玉三镶如意金宜子宜孙双喜如意金錾花如意,首、中、尾三部分的圆盖打开后,里面可以放香料明代象牙朝笏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如意,是爪式痒痒挠向扁平如意过渡时的样子在古代战争中,将军们还会用如意发号施令、指挥作战。

你知道吗像如意、玉佩这些价值不菲的宝贝,古代百姓是难以获得并随身携带的,他们更多的是把一些生活必需品揣进兜儿里。

银镀金嵌珠花蝶耳挖钗。

把耳挖勺放在头饰上,就更不容易丢了古人随身携带的小东西金葫芦万代纹带链牙签耳挖镂雕旋纹象牙梳。

这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社会的梳子。

它的出现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有了“爱美之心”东汉玉梳,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国宝历史如果你没有想到如意原本是个痒痒挠,那就接着猜一猜,下面这些造型奇特的文物是用来做什么的吧。

云纹铜五柱器五管瓶素三彩茄式壶陶㼽(shuǎng)长成这样有什么用。

八艺节:千秋神韵 万里风流 长江画卷华美壮丽 荆楚风情韵味深长

八艺节:千秋神韵 万里风流 长江画卷华美壮丽 荆楚风情韵味深长

[ 传 递 和 保 存 的 生 动 有 效 的 手 段 、工 具 和 化
体, 能够 很好地将民族精神 等文化信息传
眭 l 一 个人 、 一 代 人 这 些 活生 生 的载 体 _ 每 每 = 从 而 造 就 一 个 有 独 特 文 化 个 性 和 崇 高 民 , 精 神 的伟 大 民 族
荆 楚 文化 源 远 流 长 , 化 底 蕴 深 厚 , 别 是 文 特 跃 , 果 累 累,为 第八 届 中国 艺 术 节 的举 办 创 造 硕 者 从 荆 楚 文 化 中汲 取 丰 富 的 营养 , 显 了其博 彰 了其 富 有浪 漫 情 怀 而 瑰 丽 想 象 的 特 质 , 示 其: 显 历史形象, 呈现 出其 光 辉 灿 烂 的古 楚 文 明和 其 } j 放 的 时空 里 , 楚 文 化 已注 入 新 的 内涵 ,拥有 荆
术 为主 , 括 绘 画 、 法 、 影 等 各 种 艺 术 形 式 的 大荟 萃 每 届 艺 术 节上 专业 艺 术 激 烈 竞 争 包 书 摄 群 众 文化 活动 异 彩 纷 呈 , 各种 展 览丰 富 多彩 , 可谓 是 “ 术 的 盛 会, 民的 节 目”。 艺 人
第八届 中国艺术 节在武汉拉开大幕
l 月 5 一个 撒 情 涌 动 的 蹬子 1 翁
放 鼹 中黼 ,极 目楚 天舒 羹 丽 的 江城 武 汉 绚 丽 多 彩
的第 八 璃 中 国 艺 术 节 的 华 曩 正 徐 徐 展 开 荆整 文 化 源 远 流 长 文 化 底 蕴 深 露 为 第 八 届 中 国 艺 术 节 的 举 办 创 造 了有 剥 的 人 文 环 境 “ 芝节 一 八 上 文 艺 者 从 剿 楚 文 化 中 汲 取 丰 寓 的 营 养 彰 显 了奠 博 大 精 深 而 工作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在湖北隆重举行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在湖北隆重举行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在湖北隆重举行
熊英
【期刊名称】《演艺科技》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2007年11月5日晚,在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举办的大型开幕式晚会《极目楚天舒》,拉开了由文化部主办、湖北省承办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以下简称“八艺节”)序幕。

【总页数】1页(P85)
【作者】熊英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0
【相关文献】
1.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2015·华中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高层论坛隆重举行
2.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文化厅《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场馆建设规划》的通知
3.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2015·华中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高层论坛隆重举行
4.中国陶都陶醉中国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隆重举行
5.第四届参政党建设论坛暨湖北省参政党理论研究专委会第八届年会在我院隆重举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乐今用,以歌寄情

古乐今用,以歌寄情

2021-03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声乐舞蹈,古乐今用,以歌寄情古梓颖(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古代有不少咏月的经典之作,宋代著名豪放派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便是其中的代表。

中秋节更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对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影响颇深,是寄托着思念故乡和盼望团圆之意的佳节。

如今,随着合唱艺术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古诗词题材也越来越受到了当代作曲家和指挥家的偏爱,《水调歌头·中秋》作为新编合唱版本,在原有的词的基础上,创新成为编钟、民乐团和合唱团所作的歌曲。

苏轼《水调歌头》的全新改编合唱版本《水调歌头·中秋》充满了作曲家在结构布局、和声、配器、织体、节拍、节奏等方面作的不同程度的创新,歌曲中充满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无不令听者为之动容。

关键词:水调歌头;中秋;合唱;民乐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8-0063-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8.030一、引言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海外许多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月圆之日则要赏月,古代已有不少咏月的经典之作,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便是其中的代表。

中国古诗词艺术积淀着深厚的古典文学意蕴和传统文化内涵,《礼记·乐记》中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随着合唱艺术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古诗词题材也越来越受到了当代作曲家和指挥家的偏爱,苏轼的《水调歌头》在当代已经被改编成多个合唱版本。

那么新编合唱版本的《水调歌头·中秋》又要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路呢?二、古诗词的新改编版本《水调歌头·中秋》是一首由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曾冠玉作曲、选用宋代著名豪放派词人苏轼的词为编钟、民乐团和合唱团所作的歌曲,于2019年9日22日在美国芝加哥交响音乐厅首演。

中国民间陶瓷艺术相关介绍

中国民间陶瓷艺术相关介绍

中国民间陶瓷艺术相关介绍陶瓷分为传统陶艺与现代陶瓷。

但是陶瓷不只有这两种分类,它有许多表达形式。

那么,关于中国的民间陶瓷,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民间陶瓷艺术相关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品鉴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陶瓷艺术品来体味历史长河中的点滴。

而当代陶瓷艺术的探索者和创作者们,不仅承继着悠久的传统技艺,同时也在思索着如何发展中国当代的陶瓷艺术。

那么,什么是现代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的新亮点?又如何鉴赏中国的现代陶艺品?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历程,与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有何不同,可以从多种角度来探讨。

以时间为线先从创作时间来看。

新中国成立以后产生的第一代陶瓷艺术家因其学习背景、师承来源不同,时代的变迁使他们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也由于一些艺术家的留学背景,反映出了西方陶瓷艺术与中国的差异。

例如祝大年、梅健鹰、郑可、高庄的作品。

祝大年曾留学日本,他的作品装饰性强、色彩明朗,透出很强烈的人情味。

作为“建国瓷”的主要参与者,他不仅努力恢复地方名窑的生产,也从理论上对传统艺术的发展做了重要工作;高庄的作品不仅很好地继承了传统工艺手段,还反映出了历史时期的特征。

第一代陶瓷艺术家的学生构成了中国第二代陶瓷艺术家。

这时,新中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等一批艺术教育院校的成立,不仅引进了西方的教育体制,也使中国的学生更多地接受到了西方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念。

例如,杨永善、周国桢、陈若菊、张守智等,他们的作品注重实用性和创新,对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很多陶艺作者开始了新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新一代的陶瓷艺术家之中有一部分坚持传统技艺,在材质和工艺方面进行探索,作品精致、感性细腻;也有一部分在作品中体现出更多地糅合各种艺术创作的方法在作品中,探索陶瓷与其他材料的结合,不局限在传统的陶瓷造型和功能的基础之上。

宝安获评广东省曲艺之乡曲艺春色满园花正艳

宝安获评广东省曲艺之乡曲艺春色满园花正艳

宝安获评广东省曲艺之乡曲艺春色满园花正艳【摘要】宝安作为广东省曲艺之乡,曲艺文化源远流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曲艺春色在宝安的园区中绽放,花朵盛开,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曲艺表演,感受这份文化的魅力。

宝安获评广东省曲艺之乡,确实是实至名归。

曲艺春色满园,花正艳,展现出宝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宝安不仅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更是一个文化艺术荟萃的乐园。

在这里,曲艺文化得到充分展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宝安获评广东省曲艺之乡曲艺春色满园花正艳,无疑为宝安的文化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宝安、广东省、曲艺之乡、春色、花、满园、艳1. 引言1.1 宝安获评广东省曲艺之乡曲艺春色满园花正艳宝安是广东省的一个县级市,近年来该地区在曲艺表演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宝安被评为广东省曲艺之乡,这一荣誉凸显了该地在曲艺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的重要地位。

曲艺是广东省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春天是一年之中最美丽的时节,而宝安的曲艺春色更是独具魅力。

在宝安的街头巷尾、广场角落,经常可以看到曲艺表演者们在琴棋书画间穿梭,带给人们欢快愉悦的视听体验。

曲艺春色满园,仿佛整个宝安都沐浴在了春天的温暖光芒中。

花正艳,也许正是对宝安曲艺的最好形容。

这里的曲艺不仅保留了传统的优秀元素,更有着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

宝安的曲艺表演吸引了许多观众和艺术爱好者,他们纷纷慕名而来,感受这片土地上曲艺之美。

在宝安获评广东省曲艺之乡曲艺春色满园花正艳的背景下,这里的曲艺文化定会继续发扬光大,为广东乃至整个中国的曲艺事业增添新的活力和魅力。

2. 正文2.1 宝安获评广东省曲艺之乡宝安获评广东省曲艺之乡,是一个具有浓厚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底蕴的地方。

宝安区自古以来就是广东曲艺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曲艺文化在当地群众中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基础。

宝安区的曲艺形式多样,包括评书、相声、快板、梨园戏等,每一种形式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和特点。

“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1 5 0 0 l 5 3 0 )织 出 了牧 羊人之 问 多姿 多 透纳 、霍 普等 人的 杰作 ,也 涵盖 了多位古 代 方艺 术的 发展 历程 ,上可追 溯至 公元前 三千 毯 ( 法 国 ,l 8 4 8 一l 9 0 3 ) 0 世纪 。这些 层次 丰富 的展品 彩的爱 情故 事 。高更 ( 和 中世纪 时期 艺 术大师 的作 品。 画家以精 湛 年左 右 ,下 至2 的技 艺 展现 了大地 与天空 、植物 和 动物 、花 按 主题 被 分 为七 个章 节 ,分 别 为 : “ 理 想化 的 作 品 沐 浴 中的 塔 希 提 妇 女 》 和 雷 诺 阿 人 与 自然 ”、 “ 自然生 灵”、 “ 花 园及农 田 ,以精 湛的艺 术语 言表达 了人类眼 的 自然”、 “
涵盖 了绘 画 、雕 塑 、摄 影等 多种艺 术形式 。
展 品 中既包括 了艺 术 巨匠伦勃 朗 、德拉克 洛 里 程 碑 。
瓦 、莫 奈 、雷 诺 阿、塞 尚 、几 ・ 高 、高 更、
本次 展 出的展 品在时 段上 涵盖 了整个西 类的农耕 芳 作和生 活情态 。一 件 中世 纪的挂
品展 ”汇集 了美 国纽 约大都 会艺 术博物 馆的 自然 的热爱 与思 考。
众 多艺 术名 作和 精 品 ,于2 0 l 3 年2 月1 日至 5
空”和 “ 水 的世 界” 。每个 章节 内部按时
中 国 国家 博 物 馆 馆 长 吕章 申谈 到 :此 顺 序排 列 ,以不 同主题 展现 人獒 自古以来 对
年 , 属迈 锡 尼 文 化 。约 瑟夫 ・马 罗德 ・成
廉 - 透纳 ( 英 国 ,1 7 7 5 —1 8 5 1 )的 面和 清朗
的 天 空 ,对 光 线 的捕 捉 与呈 现 极 其 妙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汇古今有东西
2016年第八届和乐中国青少年大型文化艺术节盛大开启
18世纪的德国诗人席勒曾说:自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让我们成了“人”。

一语道出了艺术之于生命成长的重要性。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艺术不仅仅是人们感知生活之美的方式,它更成为我们在精神领域塑造“健全人格”的成长工具。

于是八年来,和乐中国秉承着“艺术点亮未来”的宗旨走进社区,始终致力于提升青少年艺术审美与人文素养,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全国性文化盛宴。

2016年,和乐中国携手和基金,走出社区、走进大众,以更广阔的视野与公益情怀,为中国少年的艺术成长而来。

艺术培育,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权利
如今,文化艺术已成为一种生产力。

放眼世界,文化、艺术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重要。

少年强则国强,在物质环境优越的今天,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与艺术修养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即使是贫困偏远山区的儿童,他们得到帮助的也不应仅仅是物质扶助。

艺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无论这个孩子来自哪里,无论他是什么身份,只要怀有一颗对艺术梦想憧憬的心,他都应有权利享受艺术教育,得到艺术熏陶。

这便是第八届“和乐中国”举办的初衷。

从社区走进大众,从城市走进乡村,将民俗的、现代的多类型艺术形式呈现给需要它的人们,发现并培养更多具有艺术潜质的少年。

不分边界,任何艺术都值得传承与发扬
或许艺术创作有高下之分,但艺术形式绝没有三六九等。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非凡的魅力,每一种形式都代表其源远流长的文化演变。

它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从自己的语言与角度去感知生活中的美。

是的,放眼古今,无论是钢琴、芭蕾等精英化的现代艺术形式,还是戏剧、手工艺等中国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值得传承与发扬。

艺术不分高低,没有边界,它是一种通行世界的文化语言,它印证了“越民族越世界”的永恒真理。

对话交融,一场传统民俗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碰撞
那些曾被誉为中国文化脊梁的艺术形式,大多已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种代表着口传心授、匠心打磨的艺术态度,也渐行渐远。

和乐中国携手和基金,为传承及保护各地珍稀的非遗文化,提升对民俗文化的审美意识,搭建青少年艺术平台。

在科技、数字化的时代浪潮中,让中国民俗文化艺术,对话现代艺术;让交响乐与民族舞同台辉映;让风笛与长箫在指尖飞扬;让高亢的咏叹调与悠扬的山歌和鸣……唯有对话交流,方能让少年更好的感受艺术熏陶,唯有碰撞才能让艺术本身焕发新的生命力。

“艺汇古今有东西”,六小龄童全球寻找继承人
和乐中国携手和基金,联合艺术教育机构和乐会,邀请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担任指导,聘请官方非遗传承人、国内外顶级艺术家作为活动嘉宾,于7月5日,在全国61个城市启动“艺汇古今有东西”第八届和乐中国文化艺术节,同时在各地甄选濒危或极具代表性的非遗文化,举行与现代艺术交流学习活动,组织艺术夏令营、开展大师课堂等。

今年,正值央视《西游记》播出30周年纪念,“亚洲最杰出艺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六小龄童,以明星导师的身份全程参与第八届和乐中国,为参与活动的优秀少年口传心授,举办大师课让少年零距离感受中国戏曲之魅。

据悉,六小龄童在此前的自传新书发布会上曾向媒体透露,将在全球范围内甄选猴戏传人。

大师云集,用艺术点亮未来
过往七年,“和乐中国”以提升国民文化艺术审美为使命,每年以一种艺术形式为主题(钢琴、舞蹈、歌唱、主持艺术等),举办大师课、艺术选拔等活动,曾经邀请过郎朗、杨丽萍、宋祖英、白岩松、鞠萍、爱乐乐团、张泉灵等艺术大师与少年现场交流,提供艺术成长指导,为中国怀揣艺术梦想的青少年铺垫圆梦之路。

只要你是6-18岁之间,热爱艺术文化,皆可在去当地保利社区或销售中心报名参加本届文化艺术节,和乐中国将延续一贯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为万千少年铺就通往艺术殿堂的梦想之路。

保利地产第八届“和乐中国”暨“梦想艺术课堂”公益项目正式启动2016年7月5日下午3点,第八届“和乐中国”暨“梦想艺术课堂”公益
项目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广州红砖厂E6馆盛大召开。

少年醒狮的霸气开场舞动着青春的旋律,也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和基金秘书长张亮以“敢问孩子艺术之路在何方”发问,强调培养中国少年艺术审美能力、健全少年人格的重要作用,点明和基金助力青少年艺术教育发展的使命与责任,在和乐中国文化艺术节和梦想艺术课堂的不断努力下,为青少年开辟艺术发展的好平台。

和基金和乐中国负责人孟怡菲介绍了公益项目的来源、定位,列举了今年来和乐中国的公益项目成果,提出艺术教育的公益化2016年的目标——传统文化与现代精髓的融合,以及“艺汇古今有东西”的年度活动主题,展望了即将举办的艺术公益活动。

精彩的布偶京剧演出、木偶杂耍给现场观众带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大魅力。

由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非遗人屏互动情景剧,汉代的水袖舞与少年们舞蹈的精彩相融,将少年们的现代青春活力注入传统文化精髓,成就了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

“亚洲最杰出艺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六小龄童——章金莱老师在全场的欢呼声中隆重出场,章老师向在座来宾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猴戏”,希望美猴王进取乐观、奋力拼搏的精神能鼓励少年在学习艺术文化的道路上永不言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传承和创造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紧接着,保利地产副总经理、和基金理事胡在新总为章金莱老师颁授聘书,正式聘任章老师为第八届“和乐中国”文化艺术节“和乐大使”,成为“和乐中国”艺术课堂大师。

启动仪式采取了用花洒浇灌树木的特殊形式,寓意集众人之力灌溉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树,随着传承之树发出了希望的光芒,“艺汇古今有东西”第八届“和乐中国”文化艺术节正式启动。

艺术培育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权利,不分边界,任何艺术都值得传承和发扬,和乐中国以提升国民文化艺术审美为使命,云集国内外文化艺术大师,创造与少年交流互动平台,提供艺术成长指导,为中国万千少年铺就通往艺术殿堂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